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族问题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3-06-01 15:44:23
民族问题研究

民族问题研究第1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稳定;北方民族大学

一、影响民族院校稳定的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为了获取有关民族院校稳定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我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展开了问卷调查,向包括预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等在内的15个学院总共发放了506份问卷,最终收上来480份问卷,回收率94.9%,其中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占回收上来的97%,下面是有关的基本统计数据:

从上述的统计结果可以基本反映北方民族大学的整体基本情况:学校立足于西部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1.4万余名全日制在校学生;7个学科门类的49个本科专业,在原有10个二级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申报获得了5个一级硕士学位点和工程学专业硕士点。

1.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民族院校稳定的影响。在调查中,有30.6%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别的民族的学生关系不是很好,或者一般,认为学校各民族之间关系一般或者不好的占49.4%;介意或者有点介意与非本民族异性谈恋爱的占37.4%;信教的同学达到38.4%,认为宗教和民族问题会影响我国及学校稳定的超过一半;有老乡会的民族或者地区的达63.3%;有19.2%的同学收到过境内外不法分子发送的关于宗教、等的反动信息。

2.社会矛盾带来的就业难等各种问题。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在问卷中,有15.4%的学生认为我国目前不稳定,认为一般的达到40%;在问到哪些因素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中,有22.5%的同学选择贫富差距拉大,有21.7%的同学选择,有12%的同学选择就业压力大,有10.8%的同学选择分配不公。

3.民族院校自身管理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影响民族院校稳定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于民族院校内部,比如在调查结果中对学校教学质量不满的有一半左右、对学校后勤管理不满的比例超过70%、对辅导员工作不满的达到61.3%、对学校行政效率不满的也超过六成、对学校的治安工作不满的也多于50%等就是凸性显现,这应该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

二、维护民族院校稳定的对策

1.充分认识在民族院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为了抵制民族、宗教问题对民族院校稳定的影响,民族院校应尽快建立起系统的“四个认同”教育内容体系,合理科学地安排教育内容。要完成上述工作,就需要相关部门和高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表现,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和民族院校开展“四个认同”教育的特点,认真研究、精心选取和组织教育内容,建立起规范、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科学地选编材,保证教学内容的规范,为有效实施“四个认同”教育提供依据和保障,提高教育的实效。

2.强化就业指导机制,切实解决就业问题。民族院校大学生结合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应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来进行,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努力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便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民族问题研究第2篇

【关键词】民族问题;民族经济

民族问题伴随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人民要求更快的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将长期存在,这是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因为,“民族特点、民族差别还将长期存在;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存在还将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偏见、民族隔阂的残余,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完全消除;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影响的长期存在,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民族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一、民族问题的概念

民族问题就是与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相互联系的社会现象和矛盾的总称,凡是与民族这相关的社会现象,都属于民族问题,它包括各民族本身的特点、内容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各民族间的关系和民族之间的矛盾等等。关于什么是民族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是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是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问题;是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基于民族差别而产生的一切问题的总和;从中国国情来看,仅仅指的是国内少数民族问题;是内涵是多层次的,概念是在发展中的,不应当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并把它看成固定不变的东西;民族问题是表示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括性的概念,凡是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相关的社会现象,都属于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以上这些关于民族问题不同观点,既有相同的又有存在分歧的地方,民族关系问题、民族矛盾问题是民族问题的内容,而且是重要内容,这是一致的,分歧在于民族这个人们的共同体自身的事物和问题是否也包括在民族问题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 并从各个方面探寻其产生的根源。

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该民族而不是别的民族, 正是由于其基本特征的差异, 以及在这些特征上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各民族在接触和交往过程中, 这些各不相同的特点和差异, 便是造成互相矛盾的因素。“差异就是矛盾, 有民族差异就会有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文化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根源。”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形成的。各民族的特点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各民族的变迁,其相应的民族特点也会出现缓慢的变化发展,而不像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更替那种急剧地变化。

(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民族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任何历史现象的终极原因, 都应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寻找原因,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民族差异表现在各个民族生产力水平、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发展的社会历史等等。形成民族差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因素, 是各民族之间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性导致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各种主客观条件对人们的限制将被人类克服, 地区间、民族间的差异, 将在各地区、各民族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消除, 民族间的共同性、统一性将日益增多, 但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依然存在。但可以肯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民族差异、民族特点将最终消失。

(三)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

民族问题作为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始终受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每个社会的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都与当时的社会总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往在民族问题中存在的民族对抗因素基本消失,但是“就是因为存在着基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文化特征等原因所造成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显著地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各项社会公益权利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权益格局也重新洗牌,社会阶层重新分层,贫富差距格局拉大并有结构固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又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形成了新的矛盾。这种体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差距和因此产生的矛盾,就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

三、我国的民族经济与民族问题

我国民族地区面积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中华大地孕育了拥有各自独特灿烂文化的56个民族。“最初的民族,必然地是一群拥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人当中形成。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也往往是首先由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的”。加快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目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愿望。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国家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民族团结的需要。民族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民族地区存在的所有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

(一)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有待开发

“十一五”期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3708亿元,新发现产地2839处,我国新探明的多处重要矿产资源大型储量地多数位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例如:“发现或评价塔河和华庆等7个亿吨级油田,苏里格和塔中1号等10个千亿立方米级气田,新疆准东煤田奇台县人井・将军庙矿区等3个百亿吨级煤田,辽宁本溪人台沟等2个十亿吨级铁矿,和曲龙等两个千万吨级铜矿”,最近又有媒体报道:“地质勘查人员近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探明一处超大型金矿,资源储量为148.5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各种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自然环境相对较恶劣,各种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二)基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由于基础设施供给短缺,丰富的资源优势不能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的“瓶颈”约束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中东部仍然很落后。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导致了投资环境的恶劣,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积累的问题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环境的得分均居于全国末尾”。

(三)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演进,现在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的总体格局。我国陆地边境2.2 万公里,在143 个陆地边境县中民族自治地方112 个,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有3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与境外民族血缘同根,语言文化同源,风俗习惯相似,相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条件及部分政治因素,我国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低,相对封闭落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

(四)教育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

建国以前,整个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包括教育发展水平在内,都是处于一个比较低水平阶段。伴随着60年的发展,民族教育本身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分配偏低等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民族地区教育还是相对发展不足。比如,民族地区的师资资源匮乏,少数民族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学校分不少量少;少数民族家庭贫困较多,为其子女教育投入较低。长期以来,东南沿海一直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当然也是人才聚结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较差、教育落后、教育经费等资源投入少,本地区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就偏少,再加上本地人才外流,外地人才不愿意调入,因此人才的匮乏不言而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缺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而高等院校当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只占6.23%”,研究生的比例就更低了。

四、解决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的方针对策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应将经济民生发展和“文化”发展并重。“民族地区发展过程实际是一个民族因素、经济因素、地域因素等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经济发展中摒弃那种GOP+维稳+民生的怪圈模式,在国家大力援助和帮扶下,更大的依赖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即尊重各民族自我发展的主体性,让个民族成员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去。“今后凡是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必须重视各个地方和民族的特殊情况,注意听取当地的意见,先试点后推行。”加强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建设,改善供电供水状况,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务必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行。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兴办民族院校,举办少数民族师资培训班。从软硬件环境方面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真正做到社会主义发展成果与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实现各民族自由平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

参考文献

[1]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

[2] 施正一主编.民族经济学教程(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世涛.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M].成都: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5] .加强各大民族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携手前进,选自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6] 周传斌.论民族问题的诸影响因素[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7] 张祥云.苏联民族危机再认识[J].聊城大学学报,2003 (6).

[8] 郝时远.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理论与实践误区[J].新疆社会科学,2012(2).

[9] 黄雪芬.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9).

[10] 鲁明泓.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4(2).

[11] 牟本理.抓好第一要务 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民族,2003(08).

民族问题研究第3篇

快速的城市化,使城市的人口数量与构成、城市建设、行政区划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原本就和谐与问题相伴的城市民族关系,使城市民族关系变得更加的复杂、敏感,与城市化进程联系紧密的民族关系新问题不断涌现。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立足与融入城市生活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少数民族在交往紧密的同时,民族间的差异性、竞争性与矛盾有所增强,突出表现在流动人口的就业、子女上学、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等问题。1.就业与培训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外出工作是出于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在昆明的谷律地区,由于其距昆明较远,特别是团结镇最为边缘的乐苗村,村内无矿产或特色农业,因此外出打工,摆脱贫困生活成为此类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不二选择。外出务工者多为年轻人,据统计,全村1400人中,长期在外打工的有240人,主要从事建筑业、汽车修理和做小生意。打工地多集中在昆明;全村还有短期工和季节性打工者300多人,其中苗族有10多个人,从事的职业依然是建筑工人。从统计数据来看,除去老人和小孩,1400人中,有近550个年轻劳动力,几乎是全村所有的主力劳动在外打工,可见外出务工对民族流动人口的意义。但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始终是以技术含量低、收入低、工作量大而辛苦的工作为主,且这种工作具有非稳定性、随意性与低层次性的特点。昆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在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制约了他们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及收入水平,他们是需要提供就业教育培训帮助的弱势群体。据2012年统计数据,昆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没上过学的约占10%、小学文化水平约占20%、中学文化水平约占60%、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约占40%、大专文化以上约占10%。从现有的职业培训来看,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培训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手工技能培训,具有培训时间短、内容简单、见效快的特点,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快速实现非农就业。但是,这些低层次的技能培训无法真正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素质,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接受培训的实际情况来看,昆明的船房社区曾举办过以“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电脑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妈妈学校”,在报名初期参与者的热情程度很高,但实际全程坚持的人寥寥无几。该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联系了西山区职业技校,针对青少年开展免费技能培训,三年学费全免,每个月还有500元的生活补助,保证就业,结果发出去4000多份招生传单,只有两个人愿意去技校参加培训。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注重眼前利益,且生计繁重,参加培训和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所以此类活动的效果不显著。2.婚姻与家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很少有人在本地选择配偶结婚。因为工作在异地,且生活在城市,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其结果导致与汉族普遍通婚。在昆明团结镇谷律村,全村30余对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配偶几乎全是外地来的汉族。另外据昆明市民宗委2012年统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出现问题的相关数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其他少数民族通婚的情况开始变得普遍,这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使其在不同的家庭角色与关系中出现了因常年外出而产生的家庭矛盾问题。使本应该有利于民族关系的普遍通婚,与家庭矛盾交织在一起。造成夫妻两地分居、家庭矛盾、夫妻感情平淡等问题不断出现,破坏了家庭的稳定。3.创业与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创业相对较少,最简单的创业形式就是常见的流动摊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为普遍缺乏资金来源以及担保人脉,因而限制了其创业的可能。同时少数民族自身的管理能力差,以及缺乏创业技能,也是导致其创业难的因素。

少数起步较早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从创业步入到了发展期,他们需求的政策空间越来越大。例如回族作为具有丰富的经商意识和抱团取暖思想的民族,进入城市后的发展步伐以及在某一领域的掌控能力强于其他少数民族,昆明的牛羊屠宰市场、粮油加工市场、废旧物品收购市场、二手车市场基本都由回族掌握,他们需要的支持与发展就会体现在经营地点的选择与扩大、内部员工的管理等方面。4.交往与融入城市少数民族,由于其选择的职业工作时间长且负荷重,下班后几乎没有过多空闲的时间,简单枯燥的业余生活使大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缺乏与外界沟通。(见表3)以上数据,说明昆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外界的交往不多,缺乏获得外界信息的能力。由于城中村拆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规模聚居的城市居住模式己被打破,其安全感变低,且主要居住在未改造的城中村、老旧小区、城郊结合地区。迫于收入,他们只能租住在环境相对较差、租金相对低廉的破旧小区,如位于昆明市北部二环一带的工厂家属区、佳园小区等。据统计,像佳园小区一类的社区,下岗工人在工厂资产的处置上和收入上一直有不满意的情绪,自身享受的公共服务资源又受到外来者的分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安全感、无归属感和缺乏认同感的情绪也存在,二者的矛盾或者情绪有同性,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困境,同时也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潜在因素。

(二)城市建设超前性与少数民族失地人群的利益冲突问题城市的规划往往仅从城市自身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却常常忽略的是人的利益与发展空间。因此,个人的发展在城市发展面前往往是弱势的、是妥协与牺牲的。2010年昆明市区待改造的城中村多达233个,为城市建设而暂时妥协的民族流动人口,他们的城市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城市行政区划的改变也造成了“二元户籍”与失地农民问题的尴尬局面,同时城市世居民族对撤乡建镇所引发的强烈反弹对快速城市化建设时期的昆明城市民族关系提出挑战。1.“二元”户籍制度城市化进程中以城中村问题为背景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与“二元”户籍制度问题以及因城中村拆迁给城市民族关系造成矛盾的趋势不断增加。城中村的出现是由于昆明快速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农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政府仅给每户农民保留一定量的住宅用地,少数民族农民失去土地后无法从事农业生产,但其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特征等仍然保留原有农村形态。少数民族失地农民一方面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和保障,另一方面又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昆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逐渐沦为看客。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农民只能通过“种地”来维持生存,违法建私房屡禁不止。昆明呈贡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突破口、主战场,出现了大批的少数民族失地农民。而呈贡新区拥有世居少数民族近1.4万人,占全区人口的7%。这里的世居少数民族在沦为失地农民后,出现了失业与再就业、二元户籍与生活保障之间的矛盾等等。可以说城市化使世居少数民族农民由农业生产者变为社会弱势群体,而因失地外出打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则成为二元户籍制度下的“黑户”,生活保障无从谈起。2.“撤乡建镇”“撤乡建镇”而引起的民族关系矛盾是伴随昆明城市化进程的一大事件。其中最有代表的是谷律乡与团结乡的撤并。在这场撤并过程中,争论围绕着保留民族乡与直接撤乡建镇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世居少数民族群众认为,保留民族乡有利于向上级政府争取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党委政府则认为,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之所以仍然保留农业人口身份,就是因为城市化滞后造成的,撤乡建镇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果党委政府的主张占了上风,团结镇于2005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团结镇的彝族群众认为建镇是强行推行的结果,弊大于利。白族群众则担心撤乡建镇后谁来扶持团结镇的少数民族。而苗族群众则认为撤并是好事,为国家节约开支。上述意见,无疑给撤并后团结镇的民族关系带来了考验。撤乡建镇后的团结镇,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原来的两个行政单位合为一个,这引发了一些新问题。以谷律地区与团结地区的合并为例,由于谷律地区的苗族没有矿砂资源,因此苗族被团结地区的彝族和白族排除在石英砂产业之外,苗族在该地区的民族交往中受到了显性或隐性的歧视。昆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管身处城市的中心区域,但实际是被城市生活边缘化的。由于就业层次低,且就业咨询多以“亲代亲,老乡带老乡”的模式,决定了其生活半径的有限性和单一性。民族交往尚未扩展到城市生活的大范围。长此以往会出现“微型民族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过分“扎堆抱团”,加大了昆明城市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的爆发机率。世居少数民族在面对身份转变时,出现情绪的波动。由农业生产者转变为失地农民,由受政策照顾的民族地区群众转变为撤乡建镇后的普通地区群众等等一系列转变,使民族群众在心理上无法迅速接受。谁来照顾扶持撤乡建镇后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谁来管?诸多疑问深入世居少数民族的内心,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对新环境,求生存、谋发展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都很重,面对城乡差别往往心理失衡,遇事容易浮躁。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他们在享受农村医保和城市医保上出现尴尬局面,其子女求学考试方面的阻碍重重,诸因素易造成他们心理上较大的波动与不满。

(三)城市化水平不均衡与少数民族收入差距问题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制约了个体发展的水平与层次,直接体现在收入的差距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整个昆明的城市化水平不协调。其中昆明最发达的五华区2010年的生产总值是540.8亿元,最不发达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10年生产总值仅为32.62亿元,两者相差近17倍,而其中两者的第二产业更惊人的相差近38倍,城市化率相差近12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昆明城市少数民族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昆明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据2012年统计数据,昆明市年人均收入1.89万元,发展水平较高的盘龙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3万元;发展水平较低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万元。两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0.58万元。另外从年收入水平统计区间来看,昆明城市少数民族年收入在1.8万以下的占41.8%;年收入在1.8万~2.4万之间的占34.8%;年收入在2.7万元的是以在昆明时间长且已经有一定事业的个体经营者为主。以上的数据说明了无论是世居少数民族的年收入,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年收入,较昆明市的平均水平都有差距,那么较昆明最发达的地区,则差距更加明显。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性不仅反映在民族地区与一般中心城区之间,而且也存在于民族地区内部。在合并后的团结镇各村镇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清晰可见。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团结镇发展水平最高的龙潭村,年农业生产总值2329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24074万元;团结镇发展水平最低的苗朵村,年农业生产总值仅为586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仅为350万元。发展水平最低的苗朵村委会和水平最高的龙潭村委会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1倍多,农业生产总值相差近4倍,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相差68倍。如此巨大的差距是昆明城市民族关系的问题和隐患。

(四)民族问题城市化与突发事件问题目前,国内出现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80%以上发生在城市,民族问题城市化的特点日趋突出。昆明市近几年所发生的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治安的大小事件,80%涉及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其中属于管理不当而引发事端的占20%,属于不服管理而引发事端的占47%,属于利益纠纷引发事端的占15%,属于社会治安及刑事犯罪的占8%,属于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而引发事端的占7%,因新闻和文艺作品伤害少数民族感情而引发事端的占3%。这些问题由于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而且相互交织,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并存。

二、和谐城市民族关系构建的现实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见,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现实策略是解决城市民族问题和调处城市民族关系的途径。它既有自身的目标价值取向,又具有多位一体和不同层次的体系结构,是调控方式的综合运用。它是动态发展的,但又不可一蹴而就,它需要在矛盾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得到完善,使其适应民族关系调控过程的需要。民族关系调控体系建设的成败直接反映了政党的执政水平和科学的社会治理能力。

(一)不断提高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在就业与发展方面,对于已经落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重点是积极引导他们就业,畅通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指导,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学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举办单独面向他们的培训班,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求职能力,城市公益性岗位和国有企业,尽可能的划定比列、单设岗位、放宽条件招收他们。对于已经站稳并寻求发展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获得相关发展政策的支持、赢得尊重和融入社会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对招收一定比列的少数民族员工的企业按现行的优惠政策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优惠。在婚姻家庭与交往融入方面,昆明市目前已经建立“少数民族婚姻服务所”,开展婚姻关系维护、家庭沟通技巧、家庭教育理念培育等利于家庭建设的培训。同时,引导外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主动参与所居住社区各项工作和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社区意识,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城市社区的发展相协调。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各项资源,通过提供培训、教育、保障等项目的服务,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知识和法律意识,为保障其合法权益,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和帮助。

(二)不断提高对城市少数民族失地人群的保障与再就业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城市民族失地人群、撤乡建镇地区城市世居少数民族的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少数民族失地人群与撤乡建镇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问题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站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角度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系统规划和统筹兼顾,解决少数民族失地人群与撤乡建镇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的生活和生存问题。要将其社会保障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建立少数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继续对撤乡建镇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完善各项补贴政策,将生活困难且没有就业的少数民族失地人群和撤乡建镇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要按照各级财政每年拨付一部分,街道、社区两级从征地补偿费、民族地区的各项扶持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予以补助的方式,安排专项少数民族失地人群就业经费,加强其就业培训,建立创业基金,提高其就业率和创业率。要搭建发展平台,帮助撤乡建镇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利用自身资源投资或发展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失地人群与撤乡建镇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持续发展问题。

(三)不断提高对城市少数民族弱势群体扶持政策的针对性针对昆明城市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首要任务是制定适应城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最好是“一村一策”,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扶持细则,动用更多的财政资金解决生产生活、教育、收入、就业的差距和不平衡问题。

民族问题研究第4篇

【关键词】 民族学 少数民族教育 问题 探究

【项目基金】 本文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关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若干探究”(项目编号:14XHXY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宏涛,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教学办主任,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学、高等教育管理;章治宁,宁夏大学讲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3级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史学理论及西夏历史与文化等。

【中图分类号】 G7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44-02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民族已经实现了地位的平等,并且进一步实现了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民族学视角,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进行若干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并推动我国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建设。

一、民族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从实践调查的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导致其不愿意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愿意在学习中付出足够的努力,最终使得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族群相对较小,其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在这种背景下,这部分少数民族对知识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概念,对学习也就没有足够高的认识。其次,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家庭还不能承担相对高昂的教学费用。基于此,学生家长通常对学生的教育不够支持,而部分学生也从主观上认为学习是家庭的负担,也就不愿意主动积极的学习。最后,从宏观上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当地政府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从主观上忽视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无法在当地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居民的观念始终得不到改善,始终无法使其认真对待教育工作。可以说,少数民族教育始终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不支持,这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极大关系。正因为经济和教育的欠发达,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家长不愿意支持学生的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2. 辍学率较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辍学率远高于汉族地区。简单地说,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放弃自己的学业,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接受完整的初中教育就走上了就业岗位。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家庭难以承担较高的教育费用,只能让学生被迫放弃学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相对落后,办学的质量也相对较差。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希望,从主观上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无法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最终只能半途放弃学业。

3. 教材的不合用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使用的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文化,也无法迎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具体地说,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制定的,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改变,但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大多数是以发达地区和以主流文化――汉族文化为主,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民族学生对有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难以理解。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学习兴趣不浓。其次是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下,相当多的民族地区采用将汉语教材翻译为民族语言文字的教材教学,这样的教材不但受语言表达方式和翻译水平的影响难以保证质量,而且形式单调,内容陈旧,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调动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更新速度慢,不能与时俱进,不受师生欢迎。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没有合适的教材进行有力支撑,进一步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前途,而只能放弃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4. 教学资源的匮乏

从资源角度来说。少数民族教育相比于主流的交流而言,其拥有的教学资源明显更加匮乏,远远无法与城镇中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相比。首先,少数民族教育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经济的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很难招收到优秀的教师,也就无法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其次,教育经费短缺也一直是少数民族学校头疼的问题。虽然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这种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经费短缺的问题。具体地说,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难以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环境。最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当地政府无力为贫困学生承担学杂费,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进入学校学习,使得教育公平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挑战,也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大问题。

二、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策略

1. 加大投入,转变认识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要通过更强有力的宣传,使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随着宣传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才能够意识到自身思想的局限性,才会产生“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基于此,少数民族家庭才会更支持学生进入学校参加学习,而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进而在教学中更加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就。

2. 要因地制宜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为了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家庭以及学生的意识,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观念,要在特定的地区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换言之,政府应该通过因地制宜的职业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成为被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教育的成效突显出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少数民族家庭与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进一步转变认识,从抵触到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充分考虑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专业,才能够培养被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显现出教育的巨大力量。

3. 对教材进行改革

同时,政府需要对少数民族教育现行的教材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具有民族语言的版本,特别是在中小学中,教材是否具有民族语言版本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具体地说,当前少数民族的教材往往是对汉族教材的直接翻译,这就导致部分教材在翻译过程中的表述不正确,使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领会真实的意思,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能够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要能够切合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要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继承与宣扬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换言之,少数民族使用的教材不但要包括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囊括各个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风俗、工艺等知识。这样的教材更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教育的特色,也更能迎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4. 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目的,少数民族学校就应该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从调查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教育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和不支持,以及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逐步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少数民族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改变家长错误的观念,使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和意识,使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培养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教育关系到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融合。这就需要政府部分正确分析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雷明珠.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民族问题研究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民族问题;研究现状

【作 者】单菲菲,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高永久,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07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4-454X(2007)02-0026-006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of Study in Ethnic lssues in China ’s Urbanization Process

Shan Feifei,Gao Yongjiu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e ethnic issue is a pivo tal posi tion,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academic c om munity.In this paper,based on a lot of research literature to scholars and sum med up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of study in ethnic issues in China’s urbanizatio n process with a view to the ethnic issue with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The article is 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research p riority areas.The study also summarizes the current academic focus and attentio n,and summed up the steps and operation of the solution,At last,a national st udy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rend.

Key words:urbanization,ethnic issues,the recent achieveme nts of study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具有 特殊性。民族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 试图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更 加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一、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

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重点对城市化战略、民族社区建设、民族社 团建设、民族文化变迁、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等几个领域作了研究。

1.城市化战略研究

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对民族问题的妥善处理意义重大,因此,学者们针对不同地区的 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例如,高永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必须选择合乎实 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到城市化建设的 过程中来,主张采取一条建立大、中、小型城市并举的城市化战略之路,实现城市环境与经 济协调发展。①柏贵喜根据西南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城市化中心区域”和“城市化边缘 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前者以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为战略目标 ,后者则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指导小城镇建设,以城镇为中心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②张仁开等认为中国西部城市可以实行以大城市为依托、 逐 步推进的“龙头带动型”战略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层序推进型”战略。③李遐龄对 新疆城市化的特色和发展战略也作了研究。④

2.民族社区建设研究

民族社区是少数民族生活的载体,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 者们对民族社区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社区的变迁、社区的建设、社区的功能、社区内的民族 关系以及社区现存的问题上。高永久指出,城市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 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内容,是现代城市的细胞和基础,在城市 化的进程中,社区成员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地方 语言和特点象征都在发生变化,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复杂关系是处理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 。⑤高永久还对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化社区多元类型及演化趋势作了分析。⑥周光大和周 劲松 提出了解决城市社区民族问题的对策:充分照顾人口较少民族的利益;认真贯彻多元一体文 化的政策;落实相关法规;深入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⑦李吉和以武汉市回族 社 区为例,分析了民族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民族文化旅游功能和民 族社区的政治功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⑧周建新提出的“移居社区”的概念,为城市 外来移民族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⑨

3.民族社团建设研究

城市中的民族社团是政府与少数民族沟通的桥梁,是调节民族关系的最佳载体。正如沈 林所指出的,少数民族在城市中属于少数,有着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在心理上需要一个社 团来求得保护,获得一种认同感。民族工作的相当一部分需要社团去做,政府包办一切的做 法难以取得成效,并且也很难取得少数民族的信任。⑩在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社团的研究 方 面,以某个城市为例,分析和探讨民族社团组织在城市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更为丰富一些 。例如,李筱文以广州市为例,论述了民族社团组织能从政治上、生活上保障城市少数民族 的合法权益,在增进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上起到了很大作用,确保了城市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11]陈延超以广州市满族联谊会为例,分析了民族社团在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中的重要作用。[12]此外,高兴烈也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了民族社团的基本功能。 [13]

4.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各民族文化的涵化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如果抛开政治的或经济的因素不 谈,我们可以将城市民族问题还原为文化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不 容回避的基本问题。[14]所以学者们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 从研究 成果来看,多集中在对城市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及如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问 题进行讨论。例如,李德洙提出城市是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场所,而不是磨 灭民族特点的磨房。谢志峻等人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待少数民族文化,既不能以一元化 否定多元化,也不能强调多元化而忽视一元化,城市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在实质上都是多 元文化的统一体。[15]高永久、范生姣、刘亚丽等人都提出了在城市化背景下,应保 护少数 民族传统文化。程苹提出应当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弘扬与重塑 。[16]此外,高永久还提出了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涵化的主要四种类型:全涵 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17]

5.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市聚焦,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特点和带来的影响。例如,郑信哲分 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定位以及给城市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18]乌兰察夫以深圳 市为例 ,阐述了少数民族人口的结构、增长的主要原因、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建 立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协调机制。[19]林钧昌[20]、徐钢泓[21]研究了少数 民族流动人口对东 部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凌锐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是正反两个方面 的。[22]在如何处理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来的问题上,杨健吾以成都市为例, 分析了 成都市有关部门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各种措施。[23]周大鸣与王廷通过对广 州市H 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治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的治理模式,指出了治理有效性的 不足,提出了相应对策。[24]此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犯罪率的提升也是一 个极为 棘手的问题。吴大华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入手,研究该群体的犯罪态势以及原因 ,并寻求控制此类犯罪的基本对策,为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提供了启示 。[25]

二、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着力点与关注点

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里,学者们又寻求研究的着力点与关注点,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研究

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问题,学者们主要从少数民族的政治权益保障、 经济权益保障、法律权益保障、教育权益保障、风俗习惯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入手, 探讨了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权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保护。在政治权益保障方面,周竞红认 为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能力得到很大 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队伍在成长。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政治权益保障还有待于进一步 提高。[26]在经济权益保障方面,林钧昌认为要把帮助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作为第一 要务, 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城市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27]在法律权益保障方面,邓行的一系 列研究 分析了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和现实的法律保护,[28]尤其是强调了 对城 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29]高永久等提出通过法 律手段 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30]在教育 权益保 障方面,王积超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具有“教育客体的多民族性、学习载体的 多元文化传统、教育规律的特殊性”等特点,应当采取“优惠政策;提高父母素养、完善家 庭教育;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切实提高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与教学的质量”等措施 来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权益。此外,肖俊论述了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权益的重要性 。[31]

2.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主要包括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对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民族 关系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协调城市民族关系的途径。例如,郑信哲指出了研究城市民 族问题(主要是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认为我国的城市正沿着多民族化的方向发展。[32]周竞红分析了城市民族关系的新特点,提出建立城市民族关系调整新机制。[33]陈乐 齐认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关系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成因客观上是由“两个不适应”, 主观上是由“五个不到位”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城市服务和管理功能,建立完善 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34]高永久带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及 社区建 设研究》课题组以临夏市为例进行田野考察,选定民族居住格局、人口流动、族际通婚、宗 教因素等作为衡量临夏市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状况的变量进行了定量研究。[35]周 健以广 西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出现的新情况及广西处理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做法与 经验。[36]此外,李忠斌认为城市民族关系具有异质同构、主流导向、交换互补、意 识整合等功能。[37]

3.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研究

学者们对此的研究主要是探 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具代表性的著 作是沈林、张继焦、杜宇、金春子等人撰写的《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既 回顾了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城市民族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又对中国 城市与民族问题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进 行了探索。[38]李华权[39]、邢淑芳[40]等人也研究了城市民族工作的特 点、地位和作用。盘 小梅[41]、安顺爱[42]等人分别就广东、辽宁的民族工作作了调研,对这些省 民族工作的 特点、面临的问题、发挥的作用以及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方法作了探讨。马旭等人以成都市 为例,强调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要突出对少数民族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完善调控民族 关系网络机制。[43]喇明清等人也以成都市社区为例,强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重要意 义,并 对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44]邓行的研究是对城 市民族 工作的概念、对象、范围、内容作了界定,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关 系和城市民族工作的现状,阐述了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工作的重心。[45]

三、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操作步骤研究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操作步骤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体系建构

2005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并且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定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在城市 化背景下,学者们围绕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体系建构各抒己见。南文渊指 出少数民族城市化发展的差距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加快少数民族城市化 步伐,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46]毛公宁认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应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制度 、加强民族团结几个方面入手。[47]王宗礼[48]、李鸿[49]、王有星[50]等也对如何建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体系谈了自己的看法。

2.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改善民族群众生活质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民族问题 的基础是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改善民族群众生活质量。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解 决思路与操作步骤,例如,对城市中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企业,以及主要由少数民 族经营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应当继续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把帮扶民族企业、发展清真 食品和改善民族乡、镇的发展条件作为工作着力点,努力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保障少 数民族群众就业和维护他们的经济权益等。在如何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方面,黄木桂等人还认 为应当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且提出了加强中心城 市的辐射作用应采取的对策。[51]

3.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

城市民族法律法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引起 了学者们的重视。邓行指出了在城市民族法制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城市少数民族权益 保障法的法律层次及效力问题;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立法的前瞻性和现实性问题;城市少 数民族的界定及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52]徐合平在其研究中探讨了 民族立 法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加快立法步伐,完善城市民族法 律部门的立法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53]

4.尊重并维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

民族风俗习惯、历来是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 ,仍然要尊重并维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高永久等人以伊宁为例,指出城市化进 程中的清真寺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清真寺不仅在建筑上别具风格,同时也具有文物价值和 历史史料价值,迁居伊宁的回族,其历史情况仍可从现在一些清真寺的寺名中反映出来。所 以,修建和保护清真寺不仅可以解决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场所问题,而且对 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54]

5.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民族问题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竞红在研究少数民族流 动人口构成和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长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民族工作在内容 、范围、方式方面均应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城市民族工作应更注重政策环境的建设,注重法 制建设,注重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建立起更有效的机 制,从而有效地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并保障少数民族应有的权益。[55]此外,闫 丽娟提出民族工作的社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56]

四、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是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广大研究者们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城市化进 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城市化”和“民族问题”的概念,拓宽研究领域

对于少数民族“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的过程,它也是少 数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是一个民族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全面变迁的过程。同样,“民族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关系,还包括 其他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时,要把握“城市化”与“民族 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拓宽研究领域,尤其是进一步去发掘、探索和研究现存的大量未经触 及和深入的领域,不断丰富研究成果。

2.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尤其是重视对策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个案研究非常丰富。相当多的成果停留在对地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上 ,以某个地区的调查报告形式出现,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行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 究,应当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城市化规律,尤其是要针 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或解决途径,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

3.加强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关系少数民族切实利益的问题的研究

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和文 化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维护少数民族的权益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工作重点。我们 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所关注的(例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文化的传承、产业、教育 、医保、救助体系)问题的研究,关心少数民族的切实利益,让研究面对现实,让理论真正 指导实践,让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水平能有根本提高。

4.认识少数民族城市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少数民 族城市化滞后制约着我国改革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城市化发展的 不平衡影响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这些阻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57]因此,探讨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地位与作用 非常必要。

5.关注城市的“国际化”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沿着“集镇市镇化,市镇城市化,小城市大城市化,大城市国际化 ”的“梯级”城市化模式前进[58],中国沿边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少城市已开始向国 际化城 市迈进。城市的国际化引起了新的城市民族问题,使城市民族问题掺杂了国际因素。在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时,学者们应当对这些新问题予以关注。

6.丰富研究方法

从目前对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方法来看,还是比较单一的,缺乏跨学科、跨 地域、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吸取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 、民俗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各个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来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 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加大研究的理论建构力度,提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层次。

民族问题研究第6篇

《20世纪的中国民族问题》一书由概论、正文十五章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共计73万字。全书以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为背景,以国外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内民族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发展不平衡问题,民族分裂主义问题,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和体制问题,民族主义和民族凝聚力问题等为内容,依托翔实的史料、宽阔的视野,全景式地论述了中国百年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重要事件及过程,深入分析和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的成败得失。所持理论和观点对当下民族问题研究的一些热点或焦点也不失为一种学术回应。该书内容之丰富、见解之深刻、体系之严谨给人以深刻印象。通览全书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宏观视野,科学地把握了20世纪中国民族问题的演变脉络。作者将民族问题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将20世纪中国的民族问题分为国家民族(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两个层次,全书的内容和结构都围绕这两个层次的民族问题展开研究。作者认为,中国百年民族问题大致可划分为两段:20世纪上半叶为前半段,国外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这个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决定这时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的民主革命相关联;20世纪下半叶为后半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理,这个时期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主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联。

第二,除了以时间为顺序,总结20世纪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外,还对有重大影响的民族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例如,研究指出,辛亥革命前后边疆危机导致的民族问题,不仅影响到整个20世纪中国国家统一问题,而且遗留到21世纪;解读中国的民族主义时,始终将其与近现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国家存亡密切联系。这种专题性研究不仅让读者可以全面了解20世纪中国的蒙古、、新疆、台湾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是怎样形成的,而且也能看清民族问题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包括对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该书运用大量史料,提出重要观点。例如,在论述国内民族关系时,作者认为辛亥革命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中华民族朝着民族解放和振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这一革命是在虽经“清扫”但仍然十分浓郁的“民族复仇”氛围中发生的,“虽然了旧世界,却也为新世界的建立留下了难以修复的民族裂痕”,而且这种裂痕波及到20世纪的蒙汉、藏汉关系。又如,起自晚清,延续至民国时期的边疆“新政”及作为“新政”基本内容的“移民实边”,是“中国民族分布杂居化、散居化结构形成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对历史上清朝实行民族隔离政策的革命”等。这些观点见微知著,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上做出了突破和推进。

第三,围绕20世纪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这一宏大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洞见的观点。例如,作者指出,20世纪的中华民族着重解决的是两大基本问题:一是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解放和平等;二是摆脱贫穷,实现民族振兴和繁荣。前一个问题自鸦片战争开始,经一百年的浴血奋斗,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便告基本解决;后一个问题自20世纪中期开始,至今仍在努力解决之中。事实证明,民族发展是一个较之民族解放更为艰巨、漫长的过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发展差距问题不但成为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而且成为我国民族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对其他民族问题具有主导和制约作用。再如,对于民族关系的论述,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各民族的关系总的趋势是相互接近、相互认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日益巩固。然而,20世纪也是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现象依然存在的时期,是各民族自我认同和权益意识得到空前强化的时期。这一状况决定了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和冲突成为中国民族关系的另一面而长期存在”。作者对于20世纪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民族政策及治理体制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它们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产,值得认真总结、批判、继承和发展。关于民族凝聚力问题,作者认为中华民族自古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但这种凝聚力的传统凝聚因素在100年的历史发展中实现了更新和重构。这一更新和重构是成功的,在民族国家建设史上堪具典范意义。然而,中国民族凝聚力至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失,值得人们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和清醒的认识。这些论点,不但揭示了不同时期民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实质,而且高度概括了中国百年来诸民族问题的总体状况。

第四,全书始终注意将历史上的民族问题研究与对现实民族问题的认识紧密结合,除了在相关章节对20世纪中国民族问题做了动态性的分析外,还对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深刻的评论。作者指出,在迈进新世纪后的今天,20世纪的中国民族问题不但大部分在延续,而且很多还在“升级”,认识这些问题,要以社会历史大背景、民族过程规律、“民族牌”的功利性运用等视点来考察;以此便可看出,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过程规律性的表现,是民族问题固有特性在新时期的必然反映,在未来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民族问题仍将持续,同时也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民族过程不断得到化解。这些论点既揭示了当今中国民族问题凸显的内在机理,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今中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视角。

民族问题研究第7篇

[关键词]原住民;民族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290-01

台湾的“原住民”属于南岛语族。直到1994年宪法的修订,才正式将其统称为“原住民”,后又改为“原住民族”。 台湾“原住民”和少数民族有着不同之处,根据联合国的说法,原住民主要是指在外来殖民者到来之前就已经住在该地,而成员身份均取决于该族群自己。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台湾“原住民”已经逐渐向主流社会回归。尽管如此,台湾的民族问题依然是台湾的“原住民”中的主要问题,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国家的认同,另一种是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文中探讨台湾的“原住民”及民族问题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 台湾“原住民”的发展历程

根据资料显示,台湾“原住民”发展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台湾原住民的祖先

在分批由东亚大陆或南洋群岛陆续泛舟迁台后,便因海洋阻隔,很少与外界接触,一直过着封闭的原始部落的生活。在清代,台湾少数民族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直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宝岛台湾之后,实行“藩政”,而台湾少数民族也被称为“藩族”,后因日本昭和天皇抵台巡视,“藩族”便又被改为“高砂族”。由于日本的典型的民族压迫性政策,使得台湾少数民族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从而民族称谓来看,日本学者将其划分为“高砂族”和“平埔族”两类。同时以生活习俗和婚姻等相关情况将“高砂族”划分为泰雅、布农等不同8-10族,而“平埔族”则分为西拉雅、巴布拉、道卡斯等不同的10族,这也为台湾少数民族的称谓奠定了基础。自1945年,接管台湾后,台湾少数民族又被称为“高山族”,后又称为“山胞”,从此,台湾少数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直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高山族”逐渐被称为“原住民”或者“原住民族”。到后期,我国宝岛台湾政局形式出现了重要变化,之外的势力要求结束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政治的要求。而此时,台湾“原住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掀起台湾“原住民”民族运动以维护自身民族的权益。

台湾“原住民”相对于我国传统所说的“土著”而言,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具有一定的政治含义,因此,台湾“原住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发展历程。尤其在西方列强的进入之后,对社会组织和人口等都受到严重损害,出现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他们能够保留着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依然处于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而土著人口大约有3亿,分布在世界各地。1984年,由台湾少数民族人士组成的原权会,掀起了正名运动,而这次的正名运动和土著人运动密切相关的,直至台湾少数民族以“原住民”作为统称,以此来体现他们是台湾宝岛的初始居民。因此,在台湾,“原住民”和“土著”有着共同的名字,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同时也是企图立足于世界地位的政治称谓。

二、未来台湾原住民的人口的发展趋势

当前的台湾“原住民”人口分布不均,且人均变化比较大。从台湾人口统计的数量来看,2003年,台湾“原住民”总人口数约43.4万人,大都分布在台湾省的十八个县、乡、镇中,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台北、台中、新竹等地,而早在1996年人口仅达到369251人,由此可见,台湾“原住民”居住人规模呈现发展之势。由于人口的发展和婚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台湾原住民婚姻方式来说,台湾原住民在恋爱和婚姻生活中和大陆少数民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台湾阿美族和大陆云南的摩梭人都保留着母系制,婚姻由女性做主,家务由女性掌管,婚姻真正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不受财产和权势的影响,因此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在恋爱和婚姻方面,既没有民事纠纷,也没有刑事犯罪。所以,这种和南方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共同的风俗,且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在男女谈情说爱的时候,常常男用口琴,女用鼻箫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是经历几千年而不变的风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行,台湾“原住民”婚姻、年龄阶层或是出生等方面禁忌或者是风俗都得到了自由发展,比如,台湾“原住民”和汉族的广泛通婚,使得原住民彻底被汉化。与此同时,这种文化变迁的方式也影响着汉民族和台湾“原住民”,最终形成了混合文化。但随着台湾政策不断革新,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的逐渐提升,在逐渐恢复台湾“原住民”身份的同时,未来台湾“原住民”人口将会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三、 现代台湾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原住民”造成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台湾“原住民”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早在清代,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的同化政策,使得台湾“原住民”的文化遭到极大流失,尤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其传统文化流失更为严重。台湾“原住民”语言的消失就是其中最显著的标志。而今,随着多元文化理念的大力倡导,使得人们对于教育文化更加重视,力图恢复母语教育。尤其在1998年《原住民教育法》的公布,更是推动了原住民教育的提升和发展。而今,台湾“原住民”的文化生活已经得到了巨大提升,尤其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原住民”的文化已经逐渐满足现代台湾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需要。另外,在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方面,台湾“原住民”已逐步进入城市化生活的进程中,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精神文明的提升,更是具有社会的普遍性。

四、台湾“原住民”民族的发扬广大和与时俱进

台湾“原住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在新世纪的到来时,台湾“原住民”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台湾“原住民”民族的发扬广大和与时俱进迎来了新的契机。首先,台湾“原住民”的社会政策由原来的救急式和临时性的福利逐渐向制度化和保障性的社会服务模式转变,足以体现政府对台湾“原住民”民族发展的重视度。其次,台湾“原住民”被动式的福利逐渐向积极性的福利转变,尤其是台湾“原住民”的社会政策,为其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最后是多元化思维的转变。在台湾“原住民”发展的进程中,医疗卫生和住宅等方面的均得到倾斜性关照,同时针对儿童、老人也出现相应的保障政策,为改变台湾“原住民”边缘性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台湾“原住民”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时刻紧跟时展的脚步,促使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等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满足“原住民”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也将自身优势得到传承和发扬,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台湾“原住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不仅经历了民族压迫和殖民的奴役,同时还经历了社会的歧视和民族的不平等地位。由此可见,当时台湾“原住民”生存的艰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台湾社会文明的进步,更使人们意识到台湾“原住民”民族的重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政策,从而保障了台湾“原住民”的权益,缩小了台湾“原住民”边缘性地位。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立周.从同化到多元化――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对其社会政策发展的影响[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