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证券投资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3-05-24 17:04:52
证券投资知识

证券投资知识第1篇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会计;知识产权;证券化;投资者保护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6-0159-03

投资者保护是防范资产证券化风险的重要路径之一,会计则是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以下简称科微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与其资产特征是相匹配的,在融资方式上则具有灵活性。可见,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会计投资者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1 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中的主要风险

1.1 基础资产风险

科微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专利,是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主要来源,但是该基础资产具有如下风险:一是技术风险,也叫知识产权的固有风险。多由技术缺陷、技术进步等引起。技术风险会降低知识产权的价值,从而使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二是信用风险,即因知识产权的特征、运营成果的缺陷等导致的风险。表现为本息不能收回的风险、早偿风险、风险难以分散、抵押物执行风险等。主要受原始债务人信誉、知识产权信息的透明度、基础资产债务人的分散程度、知识产权的质量、偿债时间设计的均匀性等因素影响。

1.2 提前偿付风险

提前偿付是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前偿还部分或全部借款的风险,会使投资者难以获得预期的收益。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如果被提前兑付,会打乱投资者的资金安排计划。提前偿付往往是因知识产权转让、再融资、违约等造成。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票面或内含利率、知识产权资产的特征、宏观经济形势等会影响原始债务人的提前偿付

决策。

但是,证券公司参与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由于能够在二级市场流通,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提前偿付风险。

1.3 交易结构风险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涉及知识产权人、投资者、证券公司或承销商、资产评估机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托管银行,乃至回购方等。各参与方都有可能面临风险,并加剧整个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面临的总体风险。例如,交易参与方履行职责不力、交易软件或设备故障、交易结构设计的缺陷、证券化产品被降级等。

1.4 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有时会是致命的。例如,用于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基础资产在产品发行后,被发现存在所有权纠纷。这会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打击,使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归于无效。

2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会计投资者保护路径

2.1 会计在公司治理框架中的地位

公司治理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外部公司治理还是内部公司治理,会计的地位都是中心的和不可或缺的。在包含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以会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有效传递是一个重要的机制设计。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法等都为这一机制提供了法律意义上的保障。

2.2 会计投资者保护的路径

2.2.1 会计信息质量。投资者主要通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因此会计信息质量是保护投资者的主要路径之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可靠性,可以通过盈余管理和盈余稳健性来衡量。二是相关性,可以通过年报盈余的信息含量和年报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来衡量。三是信息披露,分为非财务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

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主要通过披露知识产权及其运营有关的会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来实现。

2.2.2 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提供了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常规设计。首先从日常管理控制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构建良性的企业文化、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凝聚力并正确认识到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也是维系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稳定性和制衡性的基础性制度设计。从我国近几年的企业内控实践来看,内部控制的质量还跟内控信息的披露以及外部监督有关。

知识产权证券化属于高风险融资业务,内部控制的质量对于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2.2.3 审计质量。投资者通常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精力去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识别和判断。作为独立第三方并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师提供的审计信息成为投资者最重要的决策支持信息来源,必须具有高质量特征。审计的质量跟审计独立性(衡量指标有客户的重要性、审计收费合理性、审计任期等)、审计质量特征(衡量指标有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特长、注册会计师行业评价、注册会计师占事务所从业人员的比重等)、审计保障能力(衡量指标有法律保护程度、事务所的资产规模等)有关。

中国证监会规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事务管理报告》必须定期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审计质量对保障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2.2.4 财务运行质量。财务运行的好坏最终决定了投资者的利益能否实现。财务运行质量可通过投资质量(借助投资效率、投资结构等指标)、资金运营质量(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经营性流动资产比重等资金运营效率指标和流动比率等资金运营安全指标等来加以反映)、筹资质量(借助资本结构、股权资本成本、担保程度等指标)和股利分配质量(借助成长性、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的稳定性等指标)来衡量。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财务运行质量取决于知识产权获取未来现金流的能力,是对投资者进行分配或还本付息的基本保障。

3 科技型小微企业利用会计投资者保护防范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的建议

3.1 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

科微企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目的是为科微企业融资,从而有了“基于融资目的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问题,表明跟常规的信息披露存在差异,科微企业需要对其进行例外管理。

应做好三方面的信息披露工作来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这对解决基础资产风险、提前偿付风险和法律风险都是有益的。一是知识产权自身信息的披露,包括:法律权属信息,知识产权类型,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人所处的地区,独立性、用途、可替代性等专用性特征,剩余保护期限,技术的先进性、能够被应用的程度、独立性和所处的技术阶段,知识产权的评估金额等。二是知识产权会计信息的披露,包括:知识产权的成本信息,成本类型,运营信息,现金流量及预期信息流量信息,贬值、摊销等知识产权的价值动态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的披露范围与方式,知识产权财务风险信息等。三是与知识产权融资有关的信息披露,包括:资本增量,融资方式,担保或保证能力,科微企业的信誉、信用等级,评估机构的公信力、估价风险,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政策,企业的资金政策、资本结构、偿债能力、融资习惯,宏观政策情况等。

3.2 加强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的合规管理

实现“真实销售”后,知识产权及其融资产品的管理由科微企业转到证券公司。合规部是证券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控制部门。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的全部风险原则上都应由合规部介入进行动态的管理,特殊目的管理机构(SPV)分为公司型SPV(SPC)和信托型SPV(SPT),因此合规管理有两个最主要的管理机制:一是针对SPC的风险隔离机制。取消SPC的门槛限制,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更好地为科微企业融资服务;进一步降低证券公司发行SPC的资格限制,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为主要审查依据;严格审查SPC的对外担保行为;严格审查SPC的交易结构,避免双重税赋问题。二是针对SPT风险防范机制。重点针对SPT运行的金融体系风险和自身风险。SPT涉及信托知识产权的权属转移问题,需要通过合规管理去解决以下风险问题:撤销风险,即知识产权人申请撤销信托关系的风险,应通过事前确认信托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的稳定性来加以避免;信托性质界定风险,即信托关系被界定为融资担保关系的风险,应通过合规审查,确保信托知识产权资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权利得到妥善处理,随着真实销售,与知识产权相联系的风险确已转移至SPT;债务人行使抗辩权风险,应重点运用合同法相关条款通过事前的审查加以避免;SPT的破产风险,通过准入、行为能力、治理结构和财务结构的审查、限制和监控,使SPT远离破产风险;核算风险,主要指SPT机构的自身财产或独立于信托知识产权财产的其他财产产生的现金流,与信托知识产权产生的现金流未分开核算,导致难以实现破产风险隔离的风险,应通过强化会计核算要求来加以避免。

3.3 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管理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越复杂,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的难度就越大。证券公司或其成立的SPV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对会计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的日常管理作用。一是流程控制。通过授权与分权、审批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控制措施,把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交易结构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协作而又相互制约。二是事项控制。对特殊的事项(如提前偿付)实行例外管理,实行严格的控制程序。

3.4 强化会计监管、保护知识产权证券化投资者的利益

防范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主体是科微企业及其他直接参与方,但是光靠企业自律是不行的,还需要外部的会计监管。一是会计管理部门监管。目前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违规的查处重点是上市公司,力度远远不够。应充分发挥各级财政部门的作用,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适度的监管。二是证券管理部门的信息披露监管。证券管理部门的监管对象主要是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由于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正在形成,而分业监管(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分别监督商业银行与信托、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容易导致管理真空或职能重叠。三是多部门协作监管,以更好地进行职能界定,发挥会计监管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宏,张婷.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M].北京:法律

出版社,2011.

[2] 杜静然,姚王信.基于投资者保护的知识产权证券化

信息披露[J].会计之友,2013,(8).

[3] 谢志华,等.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评价报告

(2011)[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4] 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EB/

OL].http:///newlaw2002/slc/slc.

asp?gid=197268,Mar 15th,2013/Mar 18th,2013.

证券投资知识第2篇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投资者保护; 会计信息; 监管

2012年8月召开的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指出,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成本是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危险的主要措施。知识产权证券化有助于实现高新技术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降低融资成本。对投资者进行保护是知识产权证券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水平比2010年平均下降4.3%,全国会计信息指数的平均水平为55.10,其中纳入计算基数的内蒙古上市公司只有15家,占全国的0.78%,平均值为51.55,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借助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情境来研究区域性的基于财务与会计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不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具有前瞻性。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

(一)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简要回顾

国内对投资者保护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北京工商大学张宏亮博士所在的研究团队(吸收了南开大学研究团队的部分研究工作)在投资者保护评价方面作出过贡献,曾经过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他们对投资者尤其是股权投资进行了普适意义上的研究,但并未专门关注过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投资保护问题。而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形态正从实物资产更多地表现为无形资产;另一方面无形资产自身也具有较为特殊的价值规律,对投资者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

国内缺乏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对投资者进行保护的直接研究成果。宋红波(2011)认为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时,应立足制度设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对投资者进行保护。该研究成果虽然关注了信息披露问题,但并未将该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知识产权证券化只是知识产权融资的一种方式,如果将研究环境放宽至知识产权融资领域,相关的研究就更加深入。天津财经大学苑泽明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经发表了9篇有显示度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抓住了知识产权融资问题的核心即知识产权价值,再结合具体的融资方式去研究如何发现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然后研究基于融资目的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而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披露去解决投资者保护问题,如融资风险、信用等具体问题。笔者作为该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将延续这条研究主线,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信息披露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基本流程回顾

1.知识产权相关收益权的转让

知识产权人将知识产权未来特定期间的许可使用收费权转让给特设机构(即SPV),用于资产证券化(ABS)运作。

2.信用评级、增级与确认

SPV在实施ABS之前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用保险、信用担保、抵押等信用增级措施,提高ABS的信用级别以达到知识产权人的融资要求。SPV再次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以确认达到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信用要求。

3.证券发行与托管

SPV实施ABS,吸引投资者,用发行收入弥补向知识产权人支付的购买未来许可使用收费权的成本并获取收益。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终现金流入来自于知识产权许可费收入,该收入由托管人负责管理,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并支付中介机构等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三)基于流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投资者保护

从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流程来看,投资者对知识产权的信用“包装”、证券化后的资产收入及其分配等方面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出台规则加以保护。

1.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的目标是要建构一个能稳健处置风险的知识产权资产池,该资产能在未来产生稳健的现金流。因此通过度量风险来选择优质知识产权资产,并运用资产组合进行风险分散或对冲,是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措施。

2.风险处置

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主要风险源自SPV的破产风险,因此风险隔离是必要的风险处置措施,能够把破产风险与投资者原始资产风险、知识产权人的资产风险隔离开来,从而达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

3.信用管理

知识产权资产具有高度专用性特征,而普通投资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借助具有一定公信力、经市场准入等强制约束的中介机构,通过信用评估和增级手段来强化ABS的信用,达到对投资者进行保护的目的。

4.监管

通过强制信息披露、政府监管和制度建设等手段,加强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监管,实现对投资者的有效保护。

二、知识产权证券化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一)知识产权自身信息的披露

知识产权不仅是制度化的产物,而且在经济特性上表现为高度的资产专用性。因此,必须对知识产权自身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才能够使投资者拥有足够的信息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这些信息包括:知识产权的权属、类型、所处地区、专用性特征(独立性、用途、可替代性等)、剩余保护期限、技术的先进性、应用程度、独立性、所处技术链阶段、评估金额等等。

(二)知识产权会计信息的披露

通常,知识产权在会计上可确认为无形资产。当前我国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不足,不能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针对知识产权,这些信息应包括:知识产权的成本信息、知识产权类型、知识产权运营信息、知识产权相关的现金流量信息、知识产权的动态价值信息(如贬值、摊销等)、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披露方式、知识产权风险信息等等。

(三)知识产权融资信息的披露

包含知识产权证券化在内,基于融资目的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至少应包括如下信息:资本增量、融资方式、担保或保证能力、信誉、信用等级、信用评估公信力、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知识产权证券化等融资政策、政治联系、抵押歧视情况、估价操纵情况、估价风险情况,以及企业的资金政策、资本结构、融资习惯,中介服务机构情况,国家宏观政策情况,等等。

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财务与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构建

(一)强制信息披露

我国知识产权相关的会计信息强制披露要求主要源自无形资产准则。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

不难发现,源自会计准则的强制信息披露是基本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不能够完全满足前述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保护投资者的要求,需要通过其他的信息披露方式来进行补充,尤其是利益相关者更为关注的与知识产权融资有关的财务信息。

(二)自愿信息披露

为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投资者保护,保障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顺利实施,自愿信息披露是知识产权人、SPV和相关中介机构提高融资效率的重要手段。与会计信息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的自愿信息披露对财务信息更有价值,主要应包括:

1.SPV相关的信息

SPV的破产风险将决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成败,因此虽然会计准则中没有强制性的规定,SPV也应该披露其自身的财务信息。(1)组织结构方面的信息,例如公司章程、股东结构、控制权与关联方信息、发行证券资质、注册资本、组织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等反映机构特征方面的信息。(2)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如资产状况、负债状况、财务状况、历史发行证券情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能真实体现发行人实力与信用的信息。(3)投资与利益分配等相关信息。

2.知识产权信息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过程是围绕知识产权资产来进行的,包括知识产权资产的选择、组合、包装、评信、证券化、许可等行为。因此,虽然会计准则并没有要求详细披露知识产权信息,但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应该鼓励知识产权证券化活动中的各相关主体披露知识产权相关信息,主要包括:(1)知识产权类型;(2)核心知识产权;(3)知识产权权属;(4)知识产权剩余保护期限;(5)知识产权的先进性;(6)知识产权的固有风险;(7)知识产权的诉讼风险;(8)知识产权的质量特征;(9)知识产权的授权方式;(10)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

3.交易信息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及其组合的市场需求为前提的,因此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相关的交易信息也有助于投资者的判断。例如知识产权面临的交易限制、知识产权市场供需状况、知识产权可转让性、知识产权可替代性、知识产权的独特性、知识产权的维护成本、知识产权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状况、知识产权潜在需求者的状况等等。

4.融资信息

知识产权融资风险相关信息的披露,如知识产权的技术风险、法律风险、评估风险等,前已述及。

(三)证券信息监管

知识产权证券化在我国属于政府主导下的证券市场的投融资活动,中国证监会应对其加强监管,利用行政手段解决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主要思路是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各市场参与主体进行规范,通过审批和处罚等手段,提高强制会计信息披露甚至融资等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投资者在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息劣势地位,达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

(四)风险管理法制

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通过财务与会计信息披露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不管是财务与会计监管还是证券监管,最终都依靠相关法制的完善和执行。一是对知识产权证券化参与主体的规范。对参与SPV的机构进行审查,建立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的审批标准,并要求其向潜在的投资者公开披露财务与会计信息。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其公信力。对知识产权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资格审查制度,确保其专业胜任能力。二是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的规范。核心问题是建立风险隔离制度,使SPV的财务风险不会漫延至知识产权人和投资者。三是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风险的救济。在融资失败或SPV违约时,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分散风险并对投资者进行救济,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建立的是知识产权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宏亮.2011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状况报告[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2).

[2] 牛红军,张宏亮.会计投资者保护:评价体系及其指数检验[J].会计之友,2012(21).

[3] 宋红波.论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投资者保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 苑泽明,任志芬.融资目的的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兼谈XBRL的相关应用[J].会计之友,2011(21).

证券投资知识第3篇

(一)证券发行者教育的内容

1.证券发行者的责任

证券发行者是股票、债券或基金等有价证券的供给者,证券发行者的经营管理状况、则一务报表、利润分配和发展前景是投资者给证券合理定价的主要依据。因此,证券发行者应当增强对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的责任意识,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重大信息。

2.证券发行者的法制

证券发行者是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直接关系到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因此,证券发行者在发行股票等证券时以及证券上市后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这就要求证券发行者的相关高管和工作人员必须接受证券法制教育,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证券发行者特别是股票发行者必须依法经营管理,依法发行证券,依法披露重大信息,依法进行利润分配,依法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和收购,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证券投资者教育的内容

1.个人投资者教育的内容

(1)个人投资者的权益。个人投资者作为上市公司的普通股股东,拥有多方一面的权益。但个人投资者由于维权意识不强、缺乏投资知识经验和专门的投资时间,加上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允分以及证券市场暴涨暴跌等原因,长期以来都是证券市场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经常被侵害,投资亏损较为严重。个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得到保护,个人投资者自己首先要增强权益保护意识,因而需要接受个人投资者权益教育。个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一面:第一,信息知情权。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个人投资者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有权通过各种公开媒体知悉上市公司的各种重大信息。第二,股利分配权。中小投资者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这是投资者拥有的不容侵犯的最重要的法定权益。第三,管理参与权。每个中小投资者都要允分认识到行使管理参与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投票,这是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主要途径。第四,损失索赔权如果中小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做出错误投资决策导致投资亏损,或者因为上市公司严重违法违规等而导致投资亏损,那么中小投资者就有权向上市公司索赔。因此,证券公司应该对个人投资者进行权益教育,增强个人投资者的维权意识

(2)证券投资知识和投资风险。一是证券投资知识。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知识是个人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避免盲日性的重要基础。证券投资知识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品种、证券发行条件与程序、证券交易基本流程、证券投资组合和证券投资分析等方一面的知识。证券投资知识教育的日的在于提高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素质和水平,增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性,减少个人投资者盲日跟风、投机炒作的“羊群”投资行为,提高个人投资者自主进行投资分析与决策的能力,从而使个人投资者增加投资收益二是证券投资风险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上各类投资风险(如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类型、表现及其成因,可能出现的虚假信息披露、市场操纵、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各种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市场风险,规避、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的各种有效的方一法和手段等。投资风险教育的日的在于增强个人投资者识别证券投资风险的能力,降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损失。

(3)证券投资法律法规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必须符合证券投资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个人投资者需要接受证券投资法律法规教育,进行合法投资。证券投资法律法规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2.机构投资者教育的内容

(1)机构投资者的市场责任。机构投资者应承担稳定证券市场运行的责任,主要原因在于:一方一面,与广大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上的强势投资者,是证券监管部门基于稳定市场发展的需要而支持发展起来的投资者,理应承担一定程度的稳定市场运行的责任。如果机构投资者凭借资金、信息和资源等方一面的优势操纵证券市场或制造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就违背了证券监管部门支持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初衷。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作为中间投资者,其所动用的投资资金大多并非自有资金,而是来自于众多的个人和企业投资者或投保人,但是机构投资者不当投资的风险主要由出资人承担因此,机构投资者需要增强市场责任意识,要像上市公司对股东负责一样对投资资金的所有者负责,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同时,机构投资者需要进行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

(2)证券投资法制和道德。一是证券投资法制。自证券市场成立至今,机构投资者一直存在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市场违法行为,部分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超额投资收益,扰乱证券市场正常秩序,加剧证券市场波动,放大证券市场投资风险,侵害个人投资者利益,使许多个人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证券投资法制教育,以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守法意识,规范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证券投资职业道德。公平交易是证券市场的核心理念,也是证券投资参与者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违背公平交易准则的证券投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广大个人投资者由于投资知识、投资时间的缺乏,投资资金规模较小,风险承担能力较弱,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根本无法与机构投资者进行平等的博弈,更谈不上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不平等的博弈了。如果机构投资者还要将其超额收益建立在损害广大个人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是很不道德的。141事实上,少数机构投资者受利益驱动,一此非常离谱的股票研究报告,给一此股票提出非常离谱的日标价格,在股价处于高位、需要出货时却极力唱多误导个人投资者买人股票,而在股价处于低位、需要建仓时却恶意唱空误导个人投资者害肉卖出股票,极尽所能误导个人投资者追涨杀跌因此,需要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确保证券市场公平交易的基础性工程。

(三)证券中介机构教育的内容

1.证券中介机构的责任

证券中介机构负有对证券发行人的经营状况、会计报表、资产定价、法律责任等方一面进行尽职审查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对出具的相关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连带性责任。所以,证券监管机构要教育中介机构在为证券发行人提供资产评估、会计服务和法律服务时,必须做到尽职审查和实事求是,保证出具的相关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和全面的信息。中介机构在研究报告或者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时,必须从公司基本面和行业发展前景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预测和判断,提出基本合理的日标价,不误导中小投资者

2.证券中介法制和道德

作为证券服务机构的中介机构在为证券发行人提供中介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证券中介业务的法律法规。其中,证券公司作为保荐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证券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严格遵守《会计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律师事务所必须严格遵守《律师法》、《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中介机构在证券研究报告或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守《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办法》、《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因此,证券监管机构必须对证券中介机构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证券中介机构的法律意识。此外,证券监管机构还需要对证券中介机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使证券中介机构的中介服务符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证券监管机构教育的内容

1.证券市场知识

证券监管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应是证券市场监管方一面的专家,掌握丰富的证券市场知识,非常熟悉证券市场的运行特点和规律,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因此,证券监管机构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应接受证券市场知识教育,了解证券市场的运行特点和规律,取得证券市场监管资格;监管机构应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法规政策、制度机制的科学性、针对性、稳定性、连续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监管效率。

2.证券市场监管责任

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行和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证券监管机构应该增强对证券市场和证券投资者的责任意识,允分认识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特点及其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等问题,根据证券市场的特点推出有效的监管调控制度、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证券监管机构要督促上市公司规范经营,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抑制投资者的过度短线投机炒作行为,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价值投资,减少市场的波动频率,降低市场的波动幅度。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和持续稳健发展,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证券发行和交易秩序,优化证券市场的生态环境,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证券投资知识第4篇

1.将科学研究视为本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应鼓励师生就学术探讨广泛交流、共同参与新知识、新技术的研究,这种科学研究型的教学远远好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因为通过科研式的教学,教师能够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从而带动和推进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从这种教学方式中感到学知识是一种创造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记忆。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被冠以“研究型”就在于其拥有完善的教学和科研设施,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能够为本科学生提供一种研究型的校园文化,因此,研究型大学理应培养学生的强烈求知愿望和探知精神。只有而且只有将学术研究融入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金融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对变化莫测,新兴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和发展的证券市场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适应证券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2.将实践教学视为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

证券投资学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训环境下接受投资

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营造一种能培养探索性、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使证券投资学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互相渗透促进,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

二、研究型大学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根据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校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是“质量工程”的内在要求,是研究型大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响应,同时也是落实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体现。因此,从上述特征出发,研究型大学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教育理念的重构

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在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应从向学生传递证券投资学知识转变到让学生体验和发现证券投资学知识的过程,从让学生记忆证券投资学知识向鼓励学生运用证券投资学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品质的过程转变。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突出证券投资学的知识、证券投资学的应用能力、对证券投资学核心理念领悟的素质三维度有机结合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理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证券投资学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证券投资学的应用能力与核心理念领悟的素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从教育角度看,能力和素质是知识追求的目标。学习证券投资学知识的根本目的不是占有知识,而是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知识是死的,能力和素质是活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一定证券投资学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证券投资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证券投资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品德的培养,强调证券投资学知识、应用能力、核心理念的领悟等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2.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证券投资学”课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其创新性强,证券市场上新品种、新规则、新现象层出不穷;二是其动态性强,证券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呈现开放式的姿态,不断融合新的知识和理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物理空间和授课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难以直观地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的情况。因此,证券投资学的课堂教学应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师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中首先要知道何可言,何不可言;何可为,何不可为;何可取,何不可取。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培养学生高效的沟通技巧,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让他人迅速了解自己想法,从而对他人施加影响,充分展现自己和自己所从事项目的思想和价值。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在在任何领域的创新都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它已经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够实现的。因而,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应予以特别关注的。最后要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的证券投资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要熟悉国际文化环境,拥有国际态度和国际知识,拥有国际意识、国际活动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前瞻性是研究型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深化实践教学

证券投资知识第5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 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 应用创新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当今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2010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和财政部先后通过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联合印发或单独印发的形式,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高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事项。作为当今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就成了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动用所有教学元素,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将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立体化、全方位地与学生进行大容量的互动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正确顺利实施须有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设做支持。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主要向学生传授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等基础知识,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与公司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以及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证券投资理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应用这些知识较好地进行证券投资的实践操作。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动态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既需要学生能运用经济学、财务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证券投资的综合分析,又需要学生能紧密联系实际,实践操作体会证券投资的分析、操作和获利的过程,提高证券投资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学生能结合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行情,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对证券投资进行动态分析。

综上,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应用性的课程,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重在提高学生在证券投资方面的应用创新能力,而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打破时空限制,动用所有教学元素,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重在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故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必将有利于课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走出证券投资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分裂式的误区,实现教学维度由单一向多向的转变;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彰显“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自主性学习、多元化学习和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证券投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动态性很强的课程,应通过课堂教学、证券营业部认识考察、证券投资模拟实训等方式,将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的基础理论、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及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理论等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融会贯通,培养具备较强的证券投资综合素质的证券投资应用创新型人才。故为实现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培养目标,须构建如图1所示的包含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子体系的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

(一)构建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投资理论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子体系

证券投资指的是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投资工具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过程包含做好投资准备、确定投资理念与策略、收集投资信息、进行投资分析、做出投资决策和进行投资管理等步骤。故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组织好证券投资工具及其估值方法、证券市场与股价指数等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组织好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方面的内容,以及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和指标等技术分析方法方面的内容,还要组织好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最新出现的证券投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以形成科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子体系。

(二)建课堂讲授、模拟实践和网络平台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子体系

课堂的理论讲授是课程教学的传统手段,也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离不开课堂讲授教学手段的支持。证券投资学课程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学生未必能当堂消化吸收,还需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创建网络课堂、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及时理解的理论知识给予及时的答疑解惑。此外,证券投资学课程还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对一些理论知识的准确掌握,还需通过证券投资的模拟实践操作予以配合,故该课程的教学还须有模拟实践操作手段的配合。

(三)构建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子体系

证券投资学课程不仅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和动态性较强的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在该课程的一些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环节,应采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些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环节,应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事半功倍地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应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一些证券投资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思维为主,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构建课程考试、分析报告撰写和模拟炒股实战成果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子体系

学好证券投资学课程,首先要掌握证券投资的相关理论知识,检验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适当方式就是课程考试,这是各种课程理论知识考核不可缺少的方式。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更重视培养学生证券投资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对于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除了必要的课程考试之外,还需结合让学生提交证券分析报告,以及对其模拟操作成果进行评价的方式,来构建课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考核方式子体系。

三、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实施要点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不同,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课程学习是一个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相长的共同探索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用情景式教学、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师生关系,把课程教学的要求由“教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推动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证券投资的新知识和新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证券投资是一个需要不断应对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形成持续性学习的习惯。

(二)使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创新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课堂理论教学是支持各种课程的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堂的理论教学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有效地指导实践。针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在教师的课堂理论的讲授环节,应合理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用创设问题情境法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课程教学的课堂讲授环节,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所创设问题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难度太大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又引不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课堂讲授环节,教师要想创设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首先须熟悉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其次,应以创设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为重点。以此为基础,才能使创设的问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形成适当的跨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法下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弊端,以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新颖性的教学案例,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该教学法较适合用于偏重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的课程的课堂讲授环节。证券投资学课程与经济实际联系紧密,有很多案例可供选择分析,通过选择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以及时效性的案例实施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能提高和培养学生对重大事件和信息以及特定市场环境的敏感性和分析判断能力。

3.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自由提问、课堂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自由、创新地学习新知识。证券投资学课程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可以避免单纯理论传授的枯燥乏味。比如,选取当下证券投资领域的热点问题,采取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与学生一起进行研讨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证券投资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就证券投资领域的典型事件或热点问题,在课前五分钟进行专题演讲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证券投资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三)应用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故实践教学是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1.带学生到证券公司进行现场认知实习。教师应与当地证券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学生完成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后,带学生到当地证券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证券公司的总体运作和各部门的职能,熟悉证券投资运作的实际流程。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和了解一些在课堂上搞不明白的基础知识。

2.指导学生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证券交易模拟实训。目前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购置安装了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系统,这为教师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模拟实训手段,指а生进行证券投资的模拟交易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教师通过模拟软件,给学生建立证券交易模拟账户,指导学生进行证券交易模拟实训,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学生进行证券资讯的阅读分析,使学生学会使用证券信息分析系统搜集和甄别市场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并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学会识别和熟悉证券投资的主要技术图形和指标,掌握看盘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进行实盘证券模拟交易,从而使学生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证券交易的技巧。实训结束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提交模拟交易实训报告,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性投资分析的思维习惯,并提高学生在证券投资的分析和应用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卢智增.公共管理学科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2,(15).

[3]于丽红,兰庆高.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证券投资知识第6篇

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在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应从向学生传递证券投资学知识转变到让学生体验和发现证券投资学知识的过程,从让学生记忆证券投资学知识向鼓励学生运用证券投资学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品质的过程转变。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3]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突出证券投资学的知识、证券投资学的应用能力、对证券投资学核心理念领悟的素质三维度有机结合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理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证券投资学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证券投资学的应用能力与核心理念领悟的素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知识外化的表现,素质是知识内化的结果。从教育角度看,能力和素质是知识追求的目标。学习证券投资学知识的根本目的不是占有知识,而是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知识是死的,能力和素质是活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一定证券投资学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其证券投资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证券投资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品德的培养,强调证券投资学知识、应用能力、核心理念的领悟等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2.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证券投资学”课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其创新性强,证券市场上新品种、新规则、新现象层出不穷;二是其动态性强,证券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呈现开放式的姿态,不断融合新的知识和理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物理空间和授课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难以直观地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的情况。因此,证券投资学的课堂教学应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师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中首先要知道何可言,何不可言;何可为,何不可为;何可取,何不可取。[3]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培养学生高效的沟通技巧,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让他人迅速了解自己想法,从而对他人施加影响,充分展现自己和自己所从事项目的思想和价值。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在在任何领域的创新都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它已经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够实现的。因而,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应予以特别关注的。最后要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的证券投资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要熟悉国际文化环境,拥有国际态度和国际知识,拥有国际意识、国际活动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前瞻性是研究型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深化实践教学

证券投资知识第7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应用创新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当今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2010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和财政部先后通过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联合印发或单独印发的形式,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高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事项。作为当今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就成了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动用所有教学元素,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将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立体化、全方位地与学生进行大容量的互动知识传输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正确顺利实施须有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设做支持。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主要向学生传授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等基础知识,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与公司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以及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证券投资理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应用这些知识较好地进行证券投资的实践操作。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动态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既需要学生能运用经济学、财务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证券投资的综合分析,又需要学生能紧密联系实际,实践操作体会证券投资的分析、操作和获利的过程,提高证券投资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学生能结合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行情,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对证券投资进行动态分析。

综上,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应用性的课程,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重在提高学生在证券投资方面的应用创新能力,而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打破时空限制,动用所有教学元素,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重在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故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必将有利于课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走出证券投资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分裂式的误区,实现教学维度由单一向多向的转变;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彰显“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自主性学习、多元化学习和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证券投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动态性很强的课程,应通过课堂教学、证券营业部认识考察、证券投资模拟实训等方式,将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的基础理论、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及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理论等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融会贯通,培养具备较强的证券投资综合素质的证券投资应用创新型人才。故为实现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培养目标,须构建如图1所示的包含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子体系的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

(一)构建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投资理论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子体系

证券投资指的是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投资工具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过程包含做好投资准备、确定投资理念与策略、收集投资信息、进行投资分析、做出投资决策和进行投资管理等步骤。故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组织好证券投资工具及其估值方法、证券市场与股价指数等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组织好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方面的内容,以及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和指标等技术分析方法方面的内容,还要组织好证券投资的组合管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最新出现的证券投资理论等方面的内容,以形成科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子体系。

(二)構建课堂讲授、模拟实践和网络平台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子体系

课堂的理论讲授是课程教学的传统手段,也是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离不开课堂讲授教学手段的支持。证券投资学课程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学生未必能当堂消化吸收,还需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创建网络课堂、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及时理解的理论知识给予及时的答疑解惑。此外,证券投资学课程还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对一些理论知识的准确掌握,还需通过证券投资的模拟实践操作予以配合,故该课程的教学还须有模拟实践操作手段的配合。

(三)构建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子体系

证券投资学课程不仅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和动态性较强的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在该课程的一些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环节,应采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些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环节,应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事半功倍地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应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一些证券投资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思维为主,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构建课程考试、分析报告撰写和模拟炒股实战成果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子体系

学好证券投资学课程,首先要掌握证券投资的相关理论知识,检验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适当方式就是课程考试,这是各种课程理论知识考核不可缺少的方式。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更重视培养学生证券投资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对于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除了必要的课程考试之外,还需结合让学生提交证券分析报告,以及对其模拟操作成果进行评价的方式,来构建课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考核方式子体系。

三、基于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多元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实施要点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不同,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课程学习是一个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相长的共同探索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用情景式教学、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教学相长”的互动性师生关系,把课程教学的要求由“教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推动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证券投资的新知识和新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证券投资是一个需要不断应对新问题、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形成持续性学习的习惯。

(二)使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创新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课堂理论教学是支持各种课程的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堂的理论教学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有效地指导实践。针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在教师的课堂理论的讲授环节,应合理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用创设问题情境法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课程教学的课堂讲授环节,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所创设问题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难度太大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又引不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课堂讲授环节,教师要想创设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首先须熟悉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其次,应以创设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为重点。以此为基础,才能使创设的问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形成适当的跨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法下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弊端,以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新颖性的教学案例,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该教学法较适合用于偏重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的课程的课堂讲授环节。证券投资学课程与经济实际联系紧密,有很多案例可供选择分析,通过选择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以及时效性的案例实施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能提高和培养学生对重大事件和信息以及特定市场环境的敏感性和分析判断能力。

3.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自由提问、课堂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自由、创新地学习新知识。证券投资学课程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可以避免单纯理论传授的枯燥乏味。比如,选取当下证券投资领域的热点问题,采取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与学生一起进行研讨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证券投资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就证券投资领域的典型事件或热点问题,在课前五分钟进行专题演讲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证券投资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三)应用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故实践教学是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1.带学生到证券公司进行现场认知实习。教师应与当地证券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学生完成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后,带学生到当地证券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证券公司的总体运作和各部门的职能,熟悉证券投资运作的实际流程。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和了解一些在课堂上搞不明白的基础知识。

2.指导学生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证券交易模拟实训。目前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购置安装了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系统,这为教师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模拟实训手段,指導学生进行证券投资的模拟交易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教师通过模拟软件,给学生建立证券交易模拟账户,指导学生进行证券交易模拟实训,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学生进行证券资讯的阅读分析,使学生学会使用证券信息分析系统搜集和甄别市场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并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学会识别和熟悉证券投资的主要技术图形和指标,掌握看盘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进行实盘证券模拟交易,从而使学生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证券交易的技巧。实训结束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提交模拟交易实训报告,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性投资分析的思维习惯,并提高学生在证券投资的分析和应用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卢智增.公共管理学科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2,(15). 

[3]于丽红,兰庆高.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4]李文斌,国家税收课程立体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J].商业会计,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