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合集7篇)

时间:2023-05-23 16:50:34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第1篇

按照国家规定,从11月1日起,即进入新年度森林防火期。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冬明春的森林防火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生态保障。刚才,我们观摩了演习,表彰了先进,明确了责任,景全同志全面总结了上年度的森林防火工作,这些做法既是过去森林防火工作的成功实践,也为今后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希望各县(市)区和防指成员单位,认真领会,深刻理解,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城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就新年度的森林防火工作,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森林防火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各级经过多年的认真探索,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但在不同时期,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不同的形势和任务,也有着不同的重点和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封山育林成效明显,林中可燃物增多;近期我市干旱少雨,森林火警等级居高;南部山区观光休闲农业快速发展,进山入林人员骤增,进入防火期,我市森防形势非常严峻。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省会稳定,对森林防火工作赋予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认识森林防火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争取新成绩。

一是林业建设全面发展,给森林防火带来新压力。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40.5万亩,较年增加68万亩,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1%,同比提高26.3个百分点。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既为城乡人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森林防火带来新的压力。每年几百万人到南部山区休闲观光,也给森林防火带来诸多隐患。随着生态市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防火范围由农村向城区、由山区向平原、由林区向草地逐步扩展,森林防火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任务。

二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给森林防火提出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加强森林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实践证明,危及生态安全的森林火灾、病虫害和乱砍滥伐,尤为森林火灾危害最重,控制难度也大。因此,各级必须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森林防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防火带来新挑战。近几年,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这在明晰产权关系、促进林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重发展、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防火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责任不够落实和防火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新型林业体制与防火工作机制不够匹配。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四是十一届全运会和园博会的召开,给森林防火提出新任务。明年,我市将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和第七届国际园艺博览会,届时,国内外友人将云集。高标准的文明素质,良好的省会形象,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两会”的基本要求。从现在开始,提升全市美化、绿化和净化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已是省会城市紧迫的政治任务。这就要求,各级要倍加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卓有成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为全运会和园博会的召开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

发展和保护是林业的两大主题。林业发展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社会事业,而林业保护又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森林防火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以“预防为主、强化责任、落实措施、促进发展”为主线,采取行政、技术和法律等综合措施,建立森林防火工作长效机制,努力降低火警频率,减轻火灾损失,确保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突出抓好规模林场、重点景区、经济片林和城区周边防护,这是森林防火的重点区域。规模林场和重点景区的植被是几十年的绿化成果,代表着林业发展水平,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大;经济片林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发生火灾的损失大;城市周边尤其奥体中心、园博园等地区,发生火灾的影响大。因此,对这些地区要在预报预警、队伍配置和技术装备等方面重兵把守,重点防护。

二是突出抓好责任制落实,这是森林防火的重要环节。过去的经验教训表明,责任制落实与否决定着森防工作的成效大小。必须建立以领导负责为核心的责任制,真正做到监测预警全覆盖、巡查管护无缝隙、扑救灭火无障碍,形成环节相扣、奖惩相连的责任体系。

三是突出抓好队伍建设,这是森林防火的重要保证。各县(市)区要根据森林防火的任务,尽快建立健全人员充实、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和作风过硬的专业森防队伍,并赋予其巡查、管护和扑救等综合职责。规模林场和重点景区也必须建立专业灭火队伍,在各级防指的协调指导下,做好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驻济部队、公安、消防、武警是森林防火的主力军,要加强同他们的联系,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加强培训和训练。

四是突出抓好清明、春节等节假日预防,这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段。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节假日进山游人增多,发生森林火灾的几率高。尤其是春节、清明等节日前后,祭祀、上坟和烧荒备播的现象屡屡发生,我们要在宣传引导的同时,加大巡逻检查的密度,严格控制火源,组织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全力以赴做好节假日森林防火工作。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随着造林绿化的进展,森林防火的任务将逐渐加重。各级务必按照“预防第一、完善法制、科学防火、及时扑救”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建立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各级要注重各类观察瞭望台哨建设,强化护林防火人员的责任,制定鼓励群众报警的措施,做到火警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继续做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工作,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森林火灾预警和森林火灾分级响应措施,推进森防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责,采取全面与重点、定期与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时段的督促检查,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档,确保各项防火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检查组对发现的问题和火灾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跟踪督查,限期整改。

三是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深入分析、准确判断今冬明春森林火险形势,及时修订、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要突出抓好预案的演练工作,提前做好队伍、装备和物资准备,靠前布防,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发生火灾后,要按预案要求,迅速调集扑火队伍,科学指挥,统筹安排,合理部署兵力,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损失。

四是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是同级政府的指挥机构,要切实发挥综合协调、指导指挥等职能,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并为各级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森林防火期内,各级防火办公室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关键时段实行领导带班,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信息畅通。

五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森林防火是公益性事业,性质特殊,事关抢险救灾和社会安全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既是政府的日常工作任务,也是公共财政的支持重点。各级必须以森林防火基础建设、装备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障机制,并随着防火任务的增加和财力的增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政府规定,凡有森林防火任务的县(市)区,都要建立与扑火任务相适应的物资储备,足额配备防火物资,各级要尽早安排,保证落实到位。

六是建立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森林防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保证责任落实,各级要按照国务院提出的行政领导责任制“五条标准”要求,建立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各级政府、防火成员单位、各林场主体和有关单位务必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不作为、作为不到位、、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森林火灾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领导,凝聚合力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在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中,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保证森林资源安全相辅相成,安全扑救和有效扑救统一,只有实现了安全扑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更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1 解决农林矛盾问题,构建农林和谐稳定

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兼顾林区农民利益,把农民的利益与保护森林资源工作有机结合,变管理对象为管理主体,吸收农民参与森林资源管护承包,通过林权制度改革解决农林矛盾。积极开展吸收农民参与森林资源管护承包的试点工作,针对施业区农林交错地带,林业施业区与行政管辖区交叉、森林资源管理权与行政管理权不统一而造成的森林资源难于管理、森林火灾和林政案件频发的实际,引入利益联动机制,实行农林交错地带跨区域、跨身份吸收农民参与森林资源的管护经营,取得了国家得生态、企业卸包袱、农民得利益、社会得稳定等“多赢”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林农交错地区野外火源管理难的问题趟出了路子。

2 计划烧除,保证森林系统的和谐

计划烧除作为减轻森防工作压力与保证森林系统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清除可燃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促进森草更新、增加和改良动植物资源的同时,也伴随一种风险很大的野外用火行为。为保证计划烧除的安全实施,提出了三级风以下烧,三级风以上不烧;通知毗邻单位,落实防范措施的烧,未通知毗邻单位的不烧;有县级森林草原防火部门批准的烧,未经县级森林草原防火部门批准的不烧;有领导在场负责的烧,没有领导在场负责的不烧;已组织好扑火队的烧,没有组织好扑火队的不烧;打好防火隔离带的烧,没有打好防火隔离带的不烧。

3 加强森林消防建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当前,把提高武警森林部队的现代化水平和地方森林消防队的专业化水平作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促进部队战斗力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地方森林消防专业队大多以退役的森林部队官兵为主,人员相对稳定,经验丰富,熟悉林情社情,在历年来的扑火战斗中发挥出扑火主力军的作用。

4 强化首次扑救的成功率

首次扑救成功,防止小火酿成大灾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要确保做到打早。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全力做好火情处置工作。首先,是确保火情早发现,充分利用通讯、塔(台)了望和地上巡护等手段,及时发现突发森林火情,及时报告上级。对迟报、漏报和瞒报的从严处理。其次,是确保重兵快速扑救。扑火指挥员要把首次扑救成功作为指挥扑救工作的根本要求,在第一时间做出果断决策,确保快速用兵;同时迅速集结足够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施重兵扑救。最后,是确保火场清理彻底。明火扑灭后要迅速清理火场,保证达到“三无”的要求,防止死灰复燃。

5 加强应变能力

近年来,受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暖冬现象越来越明显,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首先,是要准备应对好高火险时段火情集中爆发的情况。认真落实预警响应机制,完善预警响应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火情提前做好处置准备,针对不同火险情况,做好相应分级响应行动。坚持靠前布兵,科学合理地布防有限的扑救力量,把队伍特别是基层单位的队伍驻防在最易发生火情的部位。其次,是要准确应对好可能发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灾。认真完善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预案。

6 坚持预防为主,建长效机制

要建立起森防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在三个方面多下功夫。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预防,相关政策、资金等要向预防方面倾斜。要认真研究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机会成本问题,加大对森林火灾预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设。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实现全社会共享森林资源带来的效益,共同承担保护森林资源的神圣责任。其次,要在实践中体现预防,把预防工作做细、做全、做实。特别是林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把野外火源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人,不能有任何死角和盲区。同时要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关口前移,提升森林火灾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机制,进一步落实预警响应预案,扑火队伍要按照黄、橙、红等不同森林火险等级,进入相应临战状态。最后,要在战略上谋划预防,积极推进生态移民把生态移民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深山区农林混居的小村屯及零散居民点可以率先进行整体搬迁,对山区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平原区进行林地转换。

参考文献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第3篇

关键词:森林防火;预防;扑救;苍南县

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116-02

1 引言

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研究,对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苍南县森林防火亟需加强的工作

苍南地处浙江省最南端,依山面海,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决定了林业在全县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由于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经营者用粗放形式经营林业,增加森林防火工作隐患。为此,我们应始终保持严防态势,争取了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动。

2.1严格森林防火责任制

严格执行《苍南县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理念,在防火期内,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多次组织督察组与巡逻组到全县各地检查,并以森林防火通报的形式向省、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以及各乡镇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2.2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宣传教育为导向,把宣传教育作为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贯穿整个防火期的始终,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动静结合,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出动宣传车,张贴森林防火通告,制作宣传牌,发《致学生和家长的公开信》,贴防火标语,大大增强了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

2.3加强扑火队伍建设

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扑火队伍的投入,更新设备,训练扑火人员,对扑火队伍进行了调整充实,农民扑火队作为扑救森林火灾的主力,防火期内在各乡镇待命,做到一有火情,马上集合,立即出动,快速扑灭,能够随时拉得出、打得赢。同时,GIS、GPS和遥感技术在森林防火中得到广泛应用。

2.4加强对野外火源管理

针对农耕时节烧田坎草、烧泥灰现象日渐增多的趋势,进一步落实野外生产生活用火申报、审批、监烧制度和森林火险限期整改制度。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在不同时段组织防火检查组深入林区进行专项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并对违章用火的单位和个人发放整改通知书,促进野外生产生活用火的有效管理。

2.5加强森林防火意识

年年防火,年年有火。由于近几年来天然气等能源取代了柴草,山上柴木年复一年没人割除,这给森林防火造成了极大不利。同时由于留在当地都是年老体弱村民,森林防火意识淡薄,如果发生森林火灾根本做不到“打早、打小、打了”目的 。从主观上究其根源,是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保守的防扑火模式还没有有效突破,麻痹大意的思想结症还没有根本解决所致。

3 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笔者在长期的森防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探索,得出要做好森防工作,需高度注重6个方面的工作。

3.1 明确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原则

实践证明,在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中,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保证森林资源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扑救和有效扑救是统一的,只有实现了安全扑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更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3.1.1注重扑救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林火的扑救必须要以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主,所有一线扑火队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应对突变情况的自救能力。

3.1.2完善“扑火预案”和“扑火前线指挥规范”

各种扑火战术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扑火人员生命安全为前提。各主要林区特别是重点林区的乡镇、村、林场,要有人员紧急疏散避险预案,保证森林大火危及林区群众生命安全时,能够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将群众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3.1.3加强城镇、村周围火险环境治理

村庄周围要按照要求开设100~200m宽的隔离带,清除隔离带内的子垛、木耳椴及杂草等,确保真正隔断可燃物的连续性。

3.1.4调整林种结构,营造阔叶混交林

阔林混交林能改变林下可燃物,从而减少火种的漫延,并且在大片林区还需开辟防火隔离带。

3.2 落实好森林防火工作制度

进入森林防火期,制定完善各种森林防火制度:《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森林防火工作实施方案》、《森林防火扑火方案》、《森林防火扑火工作预案》、《森林防火工作制度》。由行政领导亲自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并且要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层层抓落实,责任到村、到户、到人。进入防火期后,由防火指挥部不定期地对各村进行森林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3.3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护林员的作用

进入防火期,首先召开各村干部的联谊会,使各村干部把森林防火列入其工作重点。从各村中,雇用一名有影响力的村民,作为森林防火护林员,由他一个影响到他的整个家庭,由整个家庭影响到他的亲戚和朋友,一个护林员变成了十几个、二十几个、三十几个。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发现,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3.4慎重对待计划烧除问题

计划烧除作为减轻森防工作压力与保证森林系统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清除可燃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促进森草更新、增加和改良动植物资源的同时,也伴随一种风险很大的野外用火行为。为保证计划烧除的安全实施,要做到“六烧六不烧的原则”:①三级风以下烧,三级风以上不烧;②通知毗邻单位,落实防范措施的烧,未通知毗邻单位的不烧;③有经县级森林防火部门批准的烧,未经县级森林防火部门批准的不烧;④有领导在场负责的烧,没有领导在场负责的不烧;⑤已组织好扑火队的烧,没有组织好扑火队的不烧;⑥打好防火隔离带的烧,没有打好防火隔离带的不烧。但是,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看,把计划烧除作为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措施,其可操作和科学性都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5重视首次扑救的成功率

首次扑救成功,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防止小火酿成大灾的关键,其核心就是要确保做到打早。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严肃要求各地要按照“火情发生3h内,将过火面积控制在5hm2以内”的首次扑救成功标准,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全力做好火情处置工作,努力提高首次扑救成功率。①确保火情早发现。充分利用卫星监测、塔(台)t望和地空巡护等手段,及时发现突发森林火情,及时报告上级。对迟报、漏报和瞒报的从严处理。②确保重兵快速扑救。各级扑火指挥员要把首次扑救成功作为指挥扑救工作的根本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做出果断决策,优先使用武警森林部队和直升飞机,确保快速用兵;同时迅速集结足够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实施重兵扑救。③确保火场清理彻底。明火扑灭后要迅速清理火场,保证达到“三无”的要求,防止死灰复燃。

3.6 积极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

要建立起森防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在2个方面多下功夫。

(1)思想上重视预防,相关政策、资金等要向预防方面倾斜。政府和森林防火工作部门在高度重视火灾扑救工作的同时,更要认真研究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机会成本问题,加大对森林火灾预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设。森林火灾预防上应“坚持教育管理相结合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实现全社会共享森林资源带来的效益,共同承担保护森林资源的神圣责任。

(2)在实践中体现预防,把预防工作做细、做全、做实。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林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把野外火源管理的责任明确到人,不能有任何死角和盲区。同时要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关口前移,提升森林火灾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机制,进一步落实预警响应预案,扑火队伍要按照黄、橙、红等不同森林火险等级,进入相应临战状态。

4 结 语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全民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参与森林防火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火意识相信,我们的森林会更加茂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丽,经济社会会更加繁荣和谐。

参考文献:

[1]姚树人,文定元.森林消防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第4篇

关键词:罗山;森林防火;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08-03

1 罗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宁夏罗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0年,1982年建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3 710hm2,主要保护对象为以青海云杉、油松为代表的荒漠区域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有植物资源65科202属366种,陆生野生动物4纲25目67科141属218种(165亚种),昆虫有20目(纲)167科591属872种,森林覆盖率为9.61%。罗山纵贯宁夏中部,介于贺兰山和六盘山之间,森林植被具有典型的过渡性、稀有性和自然性,四周被荒漠所围,有“荒漠翡翠”的美誉,是研究荒漠地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实验室。

保护区交通便利,同红公路、滚新公路通过保护区。区内有巡护道路约200km,保护区边界总长度120km。保护区与同心县、红寺堡区和太阳山开发区5乡(镇)27个自然村相邻,区域人口20多万,林地、荒山荒地、草原与保护区交错相连,周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对保护区构成较大威胁,火险等级高,火灾隐患大,防火重点区域面广线长,森林防火日常管理强度大。

2 森林防火现状

罗山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晋升部级自然保护区,成立罗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部,2011年设置森林防火科,目前配备森林防火专职人员3名。罗山自然保护区自建立63a以来仅发生1次一般性森林火灾。

2.1 森林防火管理体系建设 保护区以基层管理站为核心,2002年成立了罗山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部;2005年成立了新庄集管理站、红城水管理站、沙泉管理站、施家塘管理站森林防火指挥部,建设有18个护林点;2009年通过中德合作项目建立了社区共管关系。运行几年来,在火源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中效果显著。据统计,2002年以前,周边社区群众人为生产生活活动对保护区资源威胁较大,自罗山森林防火体系建立运转以来,周边社区的防火责任亦纳入社区共管,责任明确,力度加大,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威胁指数明显下降。

2.2 扑火队伍建设 目前罗山管理局成立了1支由男职工组成的20人半专业扑火队伍和周边社区300名群众组成的4支义务扑火队。保护区职工对发生的森林火灾担负着扑救任务,是罗山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主体。4个管理站的扑火队配备了55台风力灭火机、扫把546把、斧头50把、抽水机2台、灭火水枪118个等设备。每年进入防火期,各管理站均对半专业扑火队进行培训和实战演练,以提高他们的防扑火能力。

2.3 防火望通讯网络建设 目前,保护区建设有5个望塔,管理局配备海事卫星电话1部,每个管理站配备无线电话1部及2~3部对讲机(近距离通话),防火信息传递畅通,保证了火情信息传递,多年来未发生过因通讯问题而延误火情的事件。

2.4 森林防火设施及其它设备建设 在设施建设方面,共建大型防火宣传牌6座,大理石界碑6座,宣传牌100面;交通工具配备以基层管理站为重点,各站都配备森林防火工作车1辆(皮卡)和摩托车。

3 存在问题

罗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位置和复杂的周边社区环境始终是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最根本的威胁因素,决定了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火险等级高、火灾隐患大、防火重点区域面广线长;随着社区经济及同心县、红寺堡区旅游业的发展,流动人员逐年增加,森林防火日常管理强度亦逐年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3.1 扑火装备缺乏 高端扑火装备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科技山地扑火装备,扑火专业培训较少,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依然是“人海战术”,扑救火灾技术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3.2 通讯网络未建立 保护区面广线长,野外巡护期间,管理局、管理站和护林点的三级无线通讯网络尚未建立,制约着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3.3 防火设施建设滞后 防火设施特别是社区宣传设施的建设 对森林防火工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受资金因素制约,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是保护区防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4 防火资金投入 防火资金偏重于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而“软件”方面的投资欠缺。特别是设施设备的运转费、防扑火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费、野外巡护监测、宣传教育等项目费用缺少投入、甚至没有投入。

3.5 防火建设项目科技含量低 防火建设项目缺少科技含量,制约着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森林防火工作要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首先就要做到早发现,快速精确定位,而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实现。防火建设项目应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配备先进仪器设备,持续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的防火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3.6 森林防火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站、护林点工作人员受文化程度和环境闭塞的制约,一些现代的森林防火管理观念和技术难以推广。管理制度重视“形式”的程度远远高于“内容”。

4 对策及建议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之中,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总理说:“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仅靠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和广大社区群众的自觉性远远不够。从罗山自然保护区自身来讲,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4.1 将森林防火工作从事后救援向事前预防转变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燃烧速度快、区域性广、危害性大等特点,不仅烧毁森林,伤害森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甚至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是生物多样性的大敌。要树立“实现罗山梦,依靠罗山人”的管理理念,坚持森林防火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力度,全面防控森林火灾的发生。

4.2 加大森林防火项目的投入 多渠道寻找项目,积极争取各方面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投入,改善设施设备建设滞后的现状,特别是将森林防火日常工作经费纳入自治区林业局经费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年适当增加投入,从制度上建立稳定的投入渠道。

4.3 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持续培训一批掌握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的森林防火专业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4.4 做好森林防火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使用 为了保证防火资金投入与森林防火工作持续协调发展,将森林防火经费合理划分为防火机构公务经费和森林防火设施设备的投资。防火机构公务经费用于防火组织机构、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转、工作人员的培训、年度宣传教育、巡护监测、社区群众培训、中小学生森林防火知识培训等“软件”建设;森林防火设施设备的投资实行项目制管理。森林防火“硬件”建设内容有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设、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扑火队伍建设、巡护望网络建设、通讯指挥能力建设、宣传教育6个方面。以此为基础,罗山自然保护区根据区域实际,拟定项目建设方案,按程序上报,列入投资计划,争取资金,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地解决设施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森林防火的关键是预防,在任何时期森林防火资金都是有限的,因此防火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重点应放在加强预防和扑救上。主要是加强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建设、小范围超短波网建设、扑火队伍建设、宣传教育以及巡护监测预报网络建设,建设的要点应注重现代科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更应注重实践效果,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4.5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社区群众防火意识 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要让全社会深刻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特别是进入防火期,各管理站要分别在其辖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宣传思路,始终把提高社区群众的防火观念和参与防火工作意识作为宣传工作的最终目标。扩大宣传教育广度,保证宣传教育深度,提高宣传教育成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4.6 妥善处理好保护区、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在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群众需求的平衡中,保护区管理者必须认清形势,摆正自己的位置,紧密联系群众,处理好各种关系。保护区工作的复杂性不仅要求保护区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更要体恤民情,体贴民意,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在帮扶中教育,在疏导中灌输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实施保护行动。基础、基层工作做好了,就会为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稳定好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4.7 强化制度的建立、落实和执行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建设美丽罗山,实现永续发展,应该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严格的制度安排。把森林防火、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保护区安全评价体系。积极推行“654321”工作法(即“六清五化四勤三管二确保一否决”。六清:辖区本底清、巡护任务清、管理制度清、社区信息清、火源类别清、隐患排查清;五化:责任明确化、管理人文化、防控科学化、工具现代化、手段信息化;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脚勤;三管:分类管、有序管、科学管;二确保: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一否决:实行一票否决权制)。这样,有思想引导,有工作方法,也有制度约束,才能走出一条罗山保护与发展共赢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宁夏罗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Z].2000.

[2]国家林业局.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Z].2001.

[4]胡培兴.森林与生态思考[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5]阚振国.林火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第5篇

(一)以“1987.5.6”大火为转折,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国曾是森林火灾多发国家,历史上深受其害。1950-1987年38年间,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近1.6万起,受害森林面积95万公顷,伤亡788人,并多次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特别是1987年5月6日,黑龙江大兴安岭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过火面积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特大森林火灾。这起大火持续燃烧27个昼夜,过火面积133万公顷,烧毁3个林业局址(城镇)、9个林场、6.4万平方米房屋,造成213人死亡、226人受伤、5.6万人流离失所,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亿元。1987年“5.6”大火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我国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强化工作管理和技术防范,逐步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发生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明显下60《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政策法规研究降。1988-2014年的27年间,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0.7万起,受害森林面积9万公顷,伤亡196人,三项指标与此前的年均数相比,分别下降了52%、90%和75%。

(二)制定《森林防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依法治火,是推动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转折的重大举措

1.《条例》制定过程。1987年“5.6”大火后,原林业部以《森林法》的相关条款为依据,迅速启动了《条例》的起草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颁布《森林防火条例》,1988年3月15日起正式生效。此后,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纷纷出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条例》。大量基层乡(镇)、村(屯)也根据《条例》精神,制订了森林防火方面的乡规民约。逐步形成了以《条例》为龙头的森林防火法规体系。《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全面走上了依法治火之路,这是推动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转折的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2.《条例》的关键内容。《条例》在全面总结多年来我国森林防火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行政立法方式将其固定下来,并上升为国家法律意志。《条例》非常符合当时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关法条也比较科学,操作性较强。可以说,《条例》是对多年来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经验的全面集成,其中最为关键的规定有以下几项:一是首次确立了森林防火实行地方行政领导负责制,将森林防火责任全面落实到地方政府。二是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健全了森林防火组织管理机构。三是实施严格的野外火源管理和用火审批制度,有效减少了火险隐患和火灾发生机率。四是全面规定了扑救森林火灾的具体要求和措施,特别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强化了扑火工作。五是要求各级政府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森林防火的根基。3.《条例》实施的成效。《条例》颁布后,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条例》规定和要求,广泛宣传,全面贯彻,狠抓落实。各级林业和森林防火部门根据《条例》的要求,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条例》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初步实现了立法意图。在《条例》的要求和引领下,我国从上至下健全了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全国共建有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3327个,办事机构3545个。逐步完善了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各地普遍建立了野外火源管理的具体措施。形成了卫星监测、飞机巡护、地面瞭望的监测体系,做到有火及时发现。航空护林、武警森林部队、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不断发展壮大,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够做到及时出动,快速扑救。国家对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也得到不断提升。4.《条例》重新修订。《条例》在颁布实施20余年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适应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对《条例》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完善。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明确并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的责任,明确了林业经营主体的防扑火责任,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制度,更加强化了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新《条例》更加适应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与要求。新《条例》实施后6年里(2009-2014年),我国森林火灾损失实现“六连降”,森林火灾受害率长年低于0.5‰,明显好于同期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纵观1988年以来我国27年依法治火的成功实践,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1.坚持依靠法治,这是依法治火的根本。马克思指出,法的职能“既包括执行一切由社会属性而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特殊职能。”恩格斯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些论述,充分阐述了法治对于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性。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具体到森林防火工作,同样要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或其他管理方式。2.坚持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火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且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我国制定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就是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多年来森林防火工作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固定下来,上升为国家法律意志,并用于指导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真正做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3.坚持从严执法,这是依法治火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既强调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性,也强调法律权威的作用,他们指出:“所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政党或阶级,就其本性来说,都要求由革命创造的新的法律基础得到绝对承认,并被奉为神圣的东西。”对于《条例》来说,同样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直到每一位公民都严格遵循,服从法律权威。4.坚持与时俱进,这是依法治火的保障。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条文有其滞后性和局限性,必须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做到与时俱进。2008年重新修订《条例》,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一次重要改革。

二、新的机遇和挑战给依法治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国家改革发展大势,对深入推进依法治火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现在起直到2020年,我国将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并作出全面部署。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建设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要按照深化改革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些既为依法治火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为依法治火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森林防火工作的深入发展,为深入推进依法治火提供了不竭动力

森林火灾与水灾、旱灾、地震、台风等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它具有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属性。从自然属性看,高温、干旱、大风等不利天气条件,是造成森林火灾的根本原因。当前,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过程,持续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全球已进入新一轮的森林火灾高发期,希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相继爆发了历史罕见的森林大火。专家预测未来我国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并且发生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和频率大幅增加。从人为属性看,人为用火行为,是导致森林火灾多发的直接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且村林相间、林农交错,绝大多数森林火灾均由人为引发。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之清明、五一等节假日增多,进山入山生产作业、旅游度假人员大幅增加,野外生产生活用火与祭祀庆典民俗用火交织,人为火源点多面广,管控难度必将不断加大,引发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大幅增加。面对日趋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各级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副总理同志指出,宁可千里无火,不可一日不防。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同志提出了包括森林火灾“零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各地森林防火战线的同志结合本地实际,实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措施和办法。这些都为依法治火提供了新的动力。形势迫切要求不断完善森林防火相关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不断推进依法治火向纵深发展。

(三)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使依法治火面临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林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国情、社情、林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林业生产的管理体制、经营形式、投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当前推进依法治火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森林防火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森林防火责任的落实还不到位。各级政府、森林防火成员单位、森林经营主体责任还不够明晰,森林防火部门监督不到位。基层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专职指挥制度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目前,全国共有防火办3555个,人员编制1.3万人,平均每个机构不足4人。人员不足问题越到基层就越突出。而基层是直接承担预防和扑救任务的第一线,任务重,责任大。由于力量严重不足,也直接影响到相关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在基层的落实。2.火灾综合防控能力还不强。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数量不足,发展不平衡,北京、河北、黑龙江、江西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队数量占全国80%以上,甘肃、宁夏、新疆等西北重点林区大多没有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已经建成的专业队伍建队标准不高,管理体制不规范,缺乏系统训练,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营房、训练场等基础保障设施建设标准低,装备差,机具数量不足,尤其是大型装备、以水灭火设施设备匮乏,控制较大森林火灾的能力不足,距离“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航空护林亟待加强。森林航空消防机源数量不足,机型单一,缺少大中型飞机,尤其是适合高海拔地区森林航空消防作业的飞机数量严重不足,与林业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如:加拿大森林面积为3.10亿公顷,灭火飞机超过1000架;韩国森林面积630万公顷,拥有专业灭火飞机40架。航站和机降点区域分布不尽合理,数量少、密度低,巡护扑救覆盖面积小,航空直接灭火范围有限,难以靠前驻防。部分航站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性能下降,甚至影响到飞行安全。航护飞行时间不足,航空护林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防火道路及阻隔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重点林区路网密度仅为2米/公顷,不足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1/10。现有道路路况差,桥涵毁坏严重,通行能力差,快速机动能力受到制约。重点目标、关键区域和敏感地带生物、工程阻隔系统建设数量不足,未能有效发挥阻火作用。防火信息化水平不高。有线基础网络带宽严重不足,难以满足高清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和防火业务系统等的需要。林区通信覆盖率仅为67.7%,通信网络种类较多,不能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卫星通信保障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应急通信需求。信息指挥系统标准规范不统一,兼容性差,难以共享,“信息孤岛”现象突出。预警监测体系不完善。预警系统模型的适用性不强,运行体制模式标准不健全,建设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预警平台。瞭望塔和视频监控系统数量不足,瞭望覆盖率仅为68.1%,瞭望人员工作环境艰苦,生活设施简陋。林火视频监控建设标准不统一,网络兼容性较差,维护保养成本高、不到位。卫星林火监测时间盲区较多,空间分辨率仅为1公里,不能对全国形成全面的覆盖,管理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用有关法律法规加以明确和保障。3.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依法治火的意识亟待加强。很多情况下,相关法律、法规还只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能力在起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凭经验办事的情况较多,依法办事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很多山区、林区留守的老人、儿童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农事用火、民俗习惯用火还很普遍,野外用火管理的难度还相当大。在扑火过程中,人员伤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统领大力推进依法治火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森林防火工作,总的思路应以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和国家林业局党组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依法治火进程。

(一)要做到科学立法

立法要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回应时代关切,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深入推进依法治火,首先要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深入研究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在适时重新修订《森林防火条例》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明确。要认真总结《条例》颁布以来,依法治火几十年的成功经验,用法律、法规的形式保证成功经验的推广普及。森林防火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山区、林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立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要与时俱进,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和森林防火工作实际,研究探讨使森林防火工作的基本方针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强调分区施策,更加注重科学扑救。又如,为确保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贯彻落实,可研究出台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使之更加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要做到严格执法

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针对新《条例》实施中存在的落实不够、执行不力等问题,应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从严落实。一要狠抓责任落实。研究制定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二要狠抓组织管理。研究设置常设性指挥机构,明确人员编制标准,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三要狠抓灾前防范,坚持疏堵结合。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把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基层;另一方面应完善野外违章用火处罚制度并敢于执法、公正执法。四要狠抓应急处置。及时修订完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并经常演练,充分发挥专业化队伍的作用,以人为本、科学扑救。五要狠抓经费保障。研究制定森林防火各项经费保障标准并明确经费的来源,积极拓宽森林防火资金筹集渠道。五要充分发挥森林公安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这支队伍在落实责任、火源管理、隐患排查、督导检查、火案侦破等各个环节的职能。

(三)要做到全民守法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第6篇

一、开展“森林防火百日大宣传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大举措。要求各村社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该认识到开展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我镇森林防火工作,而且还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为此镇党委政府于2012年10月27日召开了村(社区)、镇属各部门紧急会,布置了该项工作,成立了森林防火百日大宣传活动工作领导,落实了森林防火百日大宣传活动方案下发到各村(社区)镇属各部门。

二、在10月27日至11月27日发动阶段中,通过赶场天上街宣传、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不断提醒林区群众注意森林防火安全,先后上街宣传2次,共发放森林防火须知宣传单(含给家长的信)10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0余人,书写宣传岩标30条,张贴标50张,出黑板报2期。

三、为全面普及森林防火知识,提高街道居民森林防火忧患意识,充分发挥森林防火宣传在预防林火发生中的有效作用,使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居民,营造人人了解森林防火、人人参与预防林火的社会氛围。11月28日至12月28日实施阶段中,镇林业工作站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各上一堂森林防火知识课,建立林区痴、呆、傻、精神病等智障人员监管名单,落实监护责任。同时召开了镇村社三干会,要求镇村社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落实专人定点责任制,严防死守,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一周拉网式安全大检查,对存在隐患的,当场通知所属村村长,安排人员现场消除。

四、防火贵在预防的观念,对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将发挥重要作用。要求各村(社区)制定和完善森林防火村规民约,张贴条幅标语等宣传森林防火。并组织民兵和村社干部人员组成巡查队伍,对重点林区反复进行巡逻检查,依法查处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火源的监控管理。要确定专人,划片包区,严防死守。

森林防火社会实践第7篇

关键词:国有林场;做好;森林防火;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有林场是林业最基层的经营单位,肩负着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职责。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做好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

一、 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1、 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作为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之一,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防火实际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

2、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火灾位于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是我国林业所要做的主要工作。然而,森林火灾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不利于林业发展。因此,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事业的基础。

3、森林防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会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因此,不仅要防止意外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而且还要同少数不法分子作斗争,防止其故意纵火,维护林区社会安定。

二、国有林场做好森林防火的措施

1、 加大群众宣传教育方面有效措施

加大《森林防火条例》宣传力度,将我国对于森林防火的法律条例在中小学课堂上加以强调,森林防火知识从娃娃抓起。在社区、乡镇等组织森林防火方面的科教普及活动,通过组织文艺汇演等活动,寓教于乐,对成年的人民群众及当地儿童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在城市和交通便利地区充分利用了广播、标语、宣传车、宣传栏等方式,积极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规、制度和安全扑救知识等。在经济较为困难的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山区,组织宣传车走村进山,尤其是森林防火重点区域,认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2、建立森林防火专业队伍

(1)组建专业化扑火队伍。从实践看,专业扑火队是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力量。专业扑火队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扑火技能培训,配备必需的扑火装备,并给予相应的待遇。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提高扑火战斗力。

(2)建好半专业化扑火队伍。一些地方虽组建了半专业扑火队伍,但组织纪律性和扑火战斗力并不强。须对这些半专业扑火队进行重新整顿、规范和建设, 统一调度指挥,做到有火扑火,无火生产工作,实现一队多用。

(3)组建季节性扑火队伍。

针对林火发生的规律, 可从有关部门和农村劳动力中,选择一批中青年人,进行专业培训后,组建季节性扑火队伍。在防火关键时期,随时待命,过后解散,组织管理人员相对固定,逐年调整。

3、加强火源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一个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控制和扑灭一场规模巨大的森林火灾,因此,预防措施在森林防火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尽最大努力减少火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在森林火灾高风险时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切实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在入山管理上,防止各类火种入山,切实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对重点人员和地区要进行细致地检查工作。在控制野外火源上,采取宁紧勿松、宁严勿宽的工作方法,堵塞各种漏洞,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加强对保护区内施工人员、露营者、放牧者及其他重点人员的监护管理,进一步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二是在景区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禁止任何人携带火源,对所有人员和车辆进行实名登记,随时掌握保护区动态,做到情况明、信息准,及时将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三是加大巡山力度,坚持巡护到位,不留死角,做到天天有巡查,处处有监督、时时有登记。四是在节日用火高风险时期,加大对重点段和重要地点的巡护、监查力度,对林区内民俗用火点实行定人定点看守。

4、强化林火阻隔体系

建设生物防火林带、防火路建设是森林防火的一项长效阻隔工程,要纳入各林场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机制。要结合造林,由各场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凡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00 亩以上的,按10%以上配置生物防火林带,与人工林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否则不予发放“造林合格证”;生态公益林和已经营造的林地,应逐步补植完善生物防火林带或开设防火路。今后各场要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与防火绩效相挂钩,对未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造林地,不予验收合格。山边、田边防火路建设,鼓励农户种植矮乔、灌木类的经济林,即有经济效益,又能发挥阻隔林火的功能。

5、强化森林防火法制化

建设森林防火工作法制化,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的根本要求,也是依法治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加大依法治火的宣传力度。要结合国家的普法规划,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防火法规规章,使广大职工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二是要加强防火监督和执法检查,建立森林消防监督机制,以消除各种森林火灾隐患。三是要严格执法。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对违反防火法规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尤其要加大对防火管理工作失职者和森林火灾肇事者的处罚力度,以儆效尤。

6 、认真落实防火责任

全面认真负责的贯彻森林防火,由于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影响面广、破坏力大、处置起来往往兴师动众,耗费也相当巨大。所以切实加强领导的责任心,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要把森林防火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森林防火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将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务实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精干高效、反应快捷、信息畅通、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做到党政一把手必须负总责,分管领导必须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必须亲自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对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领导及工作人员实行划片包干,明确分工好各自的任务与责任。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的保护关系到生态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当务之急是切实提高森林防火设施设备的综合保障能力,落实森林防火建设配套资金的政策支持,严格工程实施的管理,所以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做好森林防火宣传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防火、扑火工作。应受到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双秀,李文慧. 浅谈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技术措施[J]. 林业科技情报.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