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8 11:43:28
跨文化传播论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性质理论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比如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的高语境/低语境理论、古迪孔斯特(William B.Gudykunst)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汀·图梅(stella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以及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的大众文化传播理论等。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跨文化传播的性质却缺乏专门深人的研究,很多中外学者大多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比如萨默瓦(Larry A.Samovar)、波特(Richard E.Porter)和麦克丹尼尔(Edwin R.McDaniel)说:“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跨文化变迁的多样性,也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性理论,尽管有了这些进步,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知识主体来说,还远远没有完善,从其他学科获得的关于文化多样性的数据,还没有被充分的整合。已有的很多信息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社会的、种族的和民族问题的反映,而不是试图去定义和解释跨文化传播。”这是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大欠缺。对跨文化传播的性质缺乏深度认知,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和标准,跨文化传播学的多学科整合就会失去学术一致性。

本文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性,提出跨文化传播的三大本质特征,由此确立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性质。需要说明的是,认识和阐释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不仅要求对已有文献和经典理论进行深入的参阅,而且要求对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此,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

一、特定异文化群体间的传播

人们通常把跨文化传播解释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很多学者都有大致相同的表述,比如中国学者关世杰先生说:“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广的通用术语。它通常是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流。”美国学者萨莫瓦和波特说:“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的实质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只是跨文化传播的偶然特性,或者说外在特性,不能揭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因为我们可以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的特性。我们以大众传播为例,进一步讨说明个问题。按照大众传播的一种常识,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因此,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既可能是同文化关系,也可能是异文化关系。就文化差异存在的普遍性而言,严格地讲,任何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必然会在某个领域、某个层面上构成传者和受者的异文化关系,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活动必然经常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不是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传者和受者双方的特殊指向性,即跨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我用“特定的”这个词语,想要强调的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

我们观察和研究大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时,可以发现,跨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传者和受者——既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又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比如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当我们把中国和美国看作是两个文化群体的时候)、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或者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传者和受者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意味着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文化身份的明确认知,意味着跨文化传播必然是在两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也就是说跨文化传播的传者和受者非常明确我们是谁、他们是谁,非常明确在文化群体意义上的谁在和谁进行传播。这种特定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传播构成了非常特定的传者与受者的文化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当传者和受者明确对方所属的某一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跨文化传播活动才能产生。比如2010年初在中国上演的美国电影《阿凡达》,从传者(制作者)的角度讲,《阿凡达》在全世界的播放是一个大众传播活动,不是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就是在电影拍摄和发行的时候并没有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但是,当某些受者把《阿凡达》看做是一部美国电影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受者确定了传者所属的文化群体的时候,并且受者也同时明确了自己所属的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比如中国文化的受者,播放和观看《阿凡达》成为了一个跨文化传播活动,我们可以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讨论《阿凡达》这部电影。

传授双方的文化身份确认是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之一,如果传者和受者不能确认对方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不能确定彼此的文化身份,就不能构成跨文化传播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在特定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

二、跨越特定文化差异的传播

跨文化传播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是是特定异文化之间的传播,这样一个特性意味着影响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某种特定的文化差异。

人们通常把文化看作是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跨文化传播之所以为跨文化传播,不是文化影响了传播过程,而是文化差异影响了传播过程。从拉斯韦尔开始,人们在研究传播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文化对传播的影响,比如施拉姆的经验场论。但是,跨文化传播的发现和研究,是因为发现了在两个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导致了传播的失败。跨文化传播的奠基人爱德华·霍尔在一次访谈中,曾经根据他的切身体验说:“不同文化的成员在感知现实方面的基本差异是最根本性的传播失效的原因。”可以说,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跨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不是两种文化的总体差异,也不是某一文化要素的程度差异。而是维度差异。不同的文化只有从不同的维度上才能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文化差异是在价值判断上的,或者用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的说法是在心灵程序(mental programs)。上的分歧和对立。就两个特定的(比如精英文化群体和大众文化群体)不同的文化群体而言,他们在某个维度上可能有差异,比如权力距离维度;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就可能没有差异,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因此,在传播的条件下,当传者和受者在某一个维度上有差异的时候,而且这个维度的差异影响到了传播过程,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传播活动看作是跨文化传播活动。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维度差异,不是抽象的,独立于传播过程之外文化维度差异,而是某个特定的讯息将传受双方带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发出的某个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如图:

比如我们向法国传播中国的茶文化,那么“中国的茶文化”就是这项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定讯息。为了让法国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茶文化,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饮食文化、酒吧文化或休闲文化的特定文化差异,并在这个特定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确定向法国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再比如,某企业总经理要向员工讲解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假定这个总经理属于一个文化群体,而该企业员工属于另一个文化群体,那么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特定讯息,为了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该项跨文化传播活动不是要跨越总经理和员工这两个文化群体的文化差异,而是这两个文化群体在“奖金”问题上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

总之,超越特定文化差异意味着(1)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而不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总体文化差异;不仅如此,与之密切相关的是(2)跨文化传播的还要研究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对传播的特定影响;并且(3)研究超越特定维度文化差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笔者另有专门讨论,这里仅仅是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引出的一些结论。

三、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

从传播活动的过程上看,传播是一个信息编码、信息交换和信息解码的互动过程。从这个过程上看,跨文化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其他传播活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我们关注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和传播效果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接收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信息接收的一致性是指接收的信息与发送的信息相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指的是受者对某一信息意义的理解与传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相同。这两个一致性程度越高,传播的有效性就越高。当然这里所说的“相同”只是理论上的设定,在传播实践中只可能是一个程度问题。但无论如何,传播的有效性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传播讯息/文本,或者说对传播符号的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没有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传播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比如中国人之间打招呼常说的“你吃了吗?”这句话,无论说这句话的时候传播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有多少个人的、组织的或政治的、经济的、知识的或技术的因素介入,对这句话基本的意义共享是存在的,否则就不能理解这个讯息(你吃了吗?)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打个招呼),更不可能理解这个信息的意义(表示友好)。但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恰恰没有构成有效传播前提的这个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规范,不同的象征符号系统,导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几乎是必然的会出现:其一,是讯息/文本意义的缺失;其二,对讯息,文本意义的误解。讯息意义的缺失指的是受者接收到了讯息/文本中的信息,但是没有发现该信息有什么意义,也就是接收到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中国俗语说“对牛弹琴”就是意义缺失的极端表达。对信息的误解就是受者解读出来的讯息,文本意义与传者的意图总是缺乏一致性,经常出现的是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

传播效果是某一信息对受者的影响,有影响就是有效果,没有影响就是没效果。而所谓影响描述的是一种因(信息)果(认识、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包含着这样一种假定,即受者可以理解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在受者能够理解信息意义的前提下,才有传播效果的产生。但是,如果把这个逻辑置换到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就完全不适用了。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不是追求认知和态度的改变,更不是影响或支配人的行为,而是能够用恰当的讯息,准确地传递信息,并且能让受者理解和认可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人类其他传播活动而言,意义共享是传播活动的前提,而对于跨文化传播活动而言则是传播活动的目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构建共享的意义,这是跨文化传播活动和其他人类传播活动的本质差异。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差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汀一图梅把跨文化传播定义为“分享意义的象征符号的交换过程。”。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不是文化认同,而是从了解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认可的一个动态构建过程。“了解”是能够对接收的讯息进行有效的解码;“理解”是解码后的信息能够有一个与传者大致相符的意义解读;“认可”是对解码后的意义有一个接受的态度。当然,我们在这里必须要进行说明的是。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共享,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意义共享。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是绝对的,编码和解码的误解误读是绝对的,实现意义共享是相对的。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就是在这个相对的程度上寻找可以共享意义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古迪孔斯特的焦虑/不确定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汀一图梅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劳伦斯·金凯德(Lawrence Kincaid)的“传播趋同模式”(ConvergenceModel ofCommunication)等,都是对如何实现意义共享问题的探索和启示。另外,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这个动态过程就是通过传播建立起一个逐步实现意义共享的意义链。英国文化研究学者保罗·杜盖伊、斯图亚特,霍尔等人在谈到意义的作用的时候说:“我们好像沿着一条无尽头的意义链条从一个意义到另一个意义不断地走下去。因此,我们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意义来‘描绘’新的东西;或者我们通过将旧的意义加以转变的办法建立新的意义;或者我们通过用新的意义取代旧的意义的办法来变更意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可以通过传播新的意义转变或取代旧的意义,比如,在许多西方人的观念中,中国要么是穿长袍,拖辫子的清代形象,要么是全国人穿统一绿军装,骑自行车的文革形象,如果我们进行专门的传播,就可以改变和取代这个旧的形象,这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

跨文化传播论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性质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比如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的高语境/低语境理论、古迪孔斯特(William B.Gudykunst)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汀・图梅(stella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以及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的大众文化传播理论等。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跨文化传播的性质却缺乏专门深人的研究,很多中外学者大多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比如萨默瓦(Larry A.Samovar)、波特(Richard E.Porter)和麦克丹尼尔(Edwin R.McDaniel)说:“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跨文化变迁的多样性,也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性理论,尽管有了这些进步,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知识主体来说,还远远没有完善,从其他学科获得的关于文化多样性的数据,还没有被充分的整合。已有的很多信息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社会的、种族的和民族问题的反映,而不是试图去定义和解释跨文化传播。”这是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大欠缺。对跨文化传播的性质缺乏深度认知,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和标准,跨文化传播学的多学科整合就会失去学术一致性。

本文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性,提出跨文化传播的三大本质特征,由此确立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性质。需要说明的是,认识和阐释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不仅要求对已有文献和经典理论进行深入的参阅,而且要求对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此,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

一、特定异文化群体间的传播

人们通常把跨文化传播解释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很多学者都有大致相同的表述,比如中国学者关世杰先生说:“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广的通用术语。它通常是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流。”美国学者萨莫瓦和波特说:“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的实质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只是跨文化传播的偶然特性,或者说外在特性,不能揭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因为我们可以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的特性。我们以大众传播为例,进一步讨说明个问题。按照大众传播的一种常识,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因此,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既可能是同文化关系,也可能是异文化关系。就文化差异存在的普遍性而言,严格地讲,任何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必然会在某个领域、某个层面上构成传者和受者的异文化关系,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活动必然经常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不是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传者和受者双方的特殊指向性,即跨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我用“特定的”这个词语,想要强调的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

我们观察和研究大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时,可以发现,跨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传者和受者――既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又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比如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当我们把中国和美国看作是两个文化群体的时候)、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或者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传者和受者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意味着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文化身份的明确认知,意味着跨文化传播必然是在两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也就是说跨文化传播的传者和受者非常明确我们是谁、他们是谁,非常明确在文化群体意义上的谁在和谁进行传播。这种特定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传播构成了非常特定的传者与受者的文化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当传者和受者明确对方所属的某一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跨文化传播活动才能产生。比如2010年初在中国上演的美国电影《阿凡达》,从传者(制作者)的角度讲,《阿凡达》在全世界的播放是一个大众传播活动,不是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就是在电影拍摄和发行的时候并没有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但是,当某些受者把《阿凡达》看做是一部美国电影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受者确定了传者所属的文化群体的时候,并且受者也同时明确了自己所属的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比如中国文化的受者,播放和观看《阿凡达》成为了一个跨文化传播活动,我们可以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讨论《阿凡达》这部电影。

传授双方的文化身份确认是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之一,如果传者和受者不能确认对方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不能确定彼此的文化身份,就不能构成跨文化传播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在特定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

二、跨越特定文化差异的传播

跨文化传播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是是特定异文化之间的传播,这样一个特性意味着影响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某种特定的文化差异。

人们通常把文化看作是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跨文化传播之所以为跨文化传播,不是文化影响了传播过程,而是文化差异影响了传播过程。从拉斯韦尔开始,人们在研究传播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文化对传播的影响,比如施拉姆的经验场论。但是,跨文化传播的发现和研究,是因为发现了在两个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导致了传播的失败。跨文化传播的奠基人爱德华・霍尔在一次访谈中,曾经根据他的切身体验说:“不同文化的成员在感知现实方面的基本差异是最根本性的传播失效的原因。”可以说,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跨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不是两种文化的总体差异,也不是某一文化要素的程度差异。而是维度差异。不同的文化只有从不同的维度上才能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文化差异是在价值判断上的,或者用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的说法是在心灵程序(mental programs)。上的分歧和对立。就两个特定的(比如精英文化群体和大众文化群体)不同的文化群体而言,他们在某个维度上可能有差异,比如权力距离维度;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就可能没有差异,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因此,在传播的条件下,当传者和受者在某一个维度上有差异的时候,而且这个维度的差异影响到了传播过程,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传播活动看作是跨文化传播活动。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维度差异,不是抽象的,独立于传播过程之外文化维度差异,而是某个特定的讯息将传受双方带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发出的某个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如图:

比如我们向法国传播中国的茶文化,那么“中国的茶文化”就是这项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定讯息。为了让法国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茶文化,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饮食文化、酒吧文化或休闲文化的特定文化差异,并在这个特定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确定向法国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再比如,某企业总经理要向员工讲解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假定这个总经理属于一个文化群体,而该企业员工属于另一个文化群体,那么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特定讯息,为了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该项跨文化传播活动不是要跨越总经理和员工这两个文化群体的文化差异,而是这两个文化群体在“奖金”问题上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

总之,超越特定文化差异意味着(1)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而不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总体文化差异;不仅如此,与之密切相关的是(2)跨文化传播的还要研究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对传播的特定影响;并且(3)研究超越特定维度文化差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笔者另有专门讨论,这里仅仅是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引出的一些结论。

三、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

从传播活动的过程上看,传播是一个信息编码、信息交换和信息解码的互动过程。从这个过程上看,跨文化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其他传播活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我们关注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和传播效果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接收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信息接收的一致性是指接收的信息与发送的信息相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指的是受者对某一信息意义的理解与传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相同。这两个一致性程度越高,传播的有效性就越高。当然这里所说的“相同”只是理论上的设定,在传播实践中只可能是一个程度问题。但无论如何,传播的有效性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传播讯息/文本,或者说对传播符号的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没有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传播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比如中国人之间打招呼常说的“你吃了吗?”这句话,无论说这句话的时候传播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有多少个人的、组织的或政治的、经济的、知识的或技术的因素介入,对这句话基本的意义共享是存在的,否则就不能理解这个讯息(你吃了吗?)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打个招呼),更不可能理解这个信息的意义(表示友好)。但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恰恰没有构成有效传播前提的这个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规范,不同的象征符号系统,导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几乎是必然的会出现:其一,是讯息/文本意义的缺失;其二,对讯息,文本意义的误解。讯息意义的缺失指的是受者接收到了讯息/文本中的信息,但是没有发现该信息有什么意义,也就是接收到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中国俗语说“对牛弹琴”就是意义缺失的极端表达。对信息的误解就是受者解读出来的讯息,文本意义与传者的意图总是缺乏一致性,经常出现的是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

传播效果是某一信息对受者的影响,有影响就是有效果,没有影响就是没效果。而所谓影响描述的是一种因(信息)果(认识、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包含着这样一种假定,即受者可以理解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在受者能够理解信息意义的前提下,才有传播效果的产生。但是,如果把这个逻辑置换到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就完全不适用了。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不是追求认知和态度的改变,更不是影响或支配人的行为,而是能够用恰当的讯息,准确地传递信息,并且能让受者理解和认可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人类其他传播活动而言,意义共享是传播活动的前提,而对于跨文化传播活动而言则是传播活动的目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构建共享的意义,这是跨文化传播活动和其他人类传播活动的本质差异。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差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汀一图梅把跨文化传播定义为“分享意义的象征符号的交换过程。”。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不是文化认同,而是从了解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认可的一个动态构建过程。“了解”是能够对接收的讯息进行有效的解码;“理解”是解码后的信息能够有一个与传者大致相符的意义解读;“认可”是对解码后的意义有一个接受的态度。当然,我们在这里必须要进行说明的是。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共享,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意义共享。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是绝对的,编码和解码的误解误读是绝对的,实现意义共享是相对的。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就是在这个相对的程度上寻找可以共享意义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古迪孔斯特的焦虑/不确定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汀一图梅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劳伦斯・金凯德(Lawrence Kincaid)的“传播趋同模式”(ConvergenceModel ofCommunication)等,都是对如何实现意义共享问题的探索和启示。另外,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这个动态过程就是通过传播建立起一个逐步实现意义共享的意义链。英国文化研究学者保罗・杜盖伊、斯图亚特,霍尔等人在谈到意义的作用的时候说:“我们好像沿着一条无尽头的意义链条从一个意义到另一个意义不断地走下去。因此,我们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意义来‘描绘’新的东西;或者我们通过将旧的意义加以转变的办法建立新的意义;或者我们通过用新的意义取代旧的意义的办法来变更意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可以通过传播新的意义转变或取代旧的意义,比如,在许多西方人的观念中,中国要么是穿长袍,拖辫子的清代形象,要么是全国人穿统一绿军装,骑自行车的形象,如果我们进行专门的传播,就可以改变和取代这个旧的形象,这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

跨文化传播论文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性质理论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比如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的高语境/低语境理论、古迪孔斯特(william b.gudykunst)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汀·图梅(stella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以及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的大众文化传播理论等。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跨文化传播的性质却缺乏专门深人的研究,很多中外学者大多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比如萨默瓦(larry a.samovar)、波特(richard e.porter)和麦克丹尼尔(edwin r.mcdaniel)说:“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跨文化变迁的多样性,也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性理论,尽管有了这些进步,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知识主体来说,还远远没有完善,从其他学科获得的关于文化多样性的数据,还没有被充分的整合。已有的很多信息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社会的、种族的和民族问题的反映,而不是试图去定义和解释跨文化传播。”这是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大欠缺。对跨文化传播的性质缺乏深度认知,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和标准,跨文化传播学的多学科整合就会失去学术一致性。

本文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性,提出跨文化传播的三大本质特征,由此确立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性质。需要说明的是,认识和阐释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不仅要求对已有文献和经典理论进行深入的参阅,而且要求对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此,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

一、特定异文化群体间的传播

人们通常把跨文化传播解释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很多学者都有大致相同的表述,比如中国学者关世杰先生说:“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广的通用术语。它通常是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流。”美国学者萨莫瓦和波特说:“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的实质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只是跨文化传播的偶然特性,或者说外在特性,不能揭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因为我们可以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的特性。我们以大众传播为例,进一步讨说明个问题。按照大众传播的一种常识,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因此,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既可能是同文化关系,也可能是异文化关系。就文化差异存在的普遍性而言,严格地讲,任何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必然会在某个领域、某个层面上构成传者和受者的异文化关系,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活动必然经常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不是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传者和受者双方的特殊指向性,即跨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我用“特定的”这个词语,想要强调的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

我们观察和研究大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时,可以发现,跨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传者和受者——既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又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比如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当我们把中国和美国看作是两个文化群体的时候)、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或者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传者和受者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意味着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文化身份的明确认知,意味着跨文化传播必然是在两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也就是说跨文化传播的传者和受者非常明确我们是谁、他们是谁,非常明确在文化群体意义上的谁在和谁进行传播。这种特定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传播构成了非常特定的传者与受者的文化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当传者和受者明确对方所属的某一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跨文化传播活动才能产生。比如2010年初在中国上演的美国电影《阿凡达》,从传者(制作者)的角度讲,《阿凡达》在全世界的播放是一个大众传播活动,不是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就是在电影拍摄和发行的时候并没有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但是,当某些受者把《阿凡达》看做是一部美国电影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受者确定了传者所属的文化群体的时候,并且受者也同时明确了自己所属的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比如中国文化的受者,播放和观看《阿凡达》成为了一个跨文化传播活动,我们可以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讨论《阿凡达》这部电影。

传授双方的文化身份确认是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之一,如果传者和受者不能确认对方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不能确定彼此的文化身份,就不能构成跨文化传播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在特定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

二、跨越特定文化差异的传播

跨文化传播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是是特定异文化之间的传播,这样一个特性意味着影响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某种特定的文化差异。

人们通常把文化看作是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跨文化传播之所以为跨文化传播,不是文化影响了传播过程,而是文化差异影响了传播过程。从拉斯韦尔开始,人们在研究传播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文化对传播的影响,比如施拉姆的经验场论。但是,跨文化传播的发现和研究,是因为发现了在两个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导致了传播的失败。跨文化传播的奠基人爱德华·霍尔在一次访谈中,曾经根据他的切身体验说:“不同文化的成员在感知现实方面的基本差异是最根本性的传播失效的原因。”可以说,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跨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不是两种文化的总体差异,也不是某一文化要素的程度差异。而是维度差异。不同的文化只有从不同的维度上才能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文化差异是在价值判断上的,或者用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的说法是在心灵程序(mental programs)。上的分歧和对立。就两个特定的(比如精英文化群体和大众文化群体)不同的文化群体而言,他们在某个维度上可能有差异,比如权力距离维度;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就可能没有差异,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因此,在传播的条件下,当传者和受者在某一个维度上有差异的时候,而且这个维度的差异影响到了传播过程,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传播活动看作是跨文化传播活动。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维度差异,不是抽象的,独立于传播过程之外文化维度差异,而是某个特定的讯息将传受双方带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发出的某个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如图:

比如我们向法国传播中国的茶文化,那么“中国的茶文化”就是这项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定讯息。为了让法国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茶文化,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饮食文化、酒吧文化或休闲文化的特定文化差异,并在这个特定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确定向法国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再比如,某企业总经理要向员工讲解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假定这个总经理属于一个文化群体,而该企业员工属于另一个文化群体,那么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特定讯息,为了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该项跨文化传播活动不是要跨越总经理和员工这两个文化群体的文化差异,而是这两个文化群体在“奖金”问题上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

总之,超越特定文化差异意味着(1)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而不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总体文化差异;不仅如此,与之密切相关的是(2)跨文化传播的还要研究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对传播的特定影响;并且(3)研究超越特定维度文化差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笔者另有专门讨论,这里仅仅是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引出的一些结论。

三、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

从传播活动的过程上看,传播是一个信息编码、信息交换和信息解码的互动过程。从这个过程上看,跨文化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其他传播活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我们关注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和传播效果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接收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信息接收的一致性是指接收的信息与发送的信息相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指的是受者对某一信息意义的理解与传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相同。这两个一致性程度越高,传播的有效性就越高。当然这里所说的“相同”只是理论上的设定,在传播实践中只可能是一个程度问题。但无论如何,传播的有效性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传播讯息/文本,或者说对传播符号的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没有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传播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比如中国人之间打招呼常说的“你吃了吗?”这句话,无论说这句话的时候传播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有多少个人的、组织的或政治的、经济的、知识的或技术的因素介入,对这句话基本的意义共享是存在的,否则就不能理解这个讯息(你吃了吗?)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打个招呼),更不可能理解这个信息的意义(表示友好)。但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恰恰没有构成有效传播前提的这个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规范,不同的象征符号系统,导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几乎是必然的会出现:其一,是讯息/文本意义的缺失;其二,对讯息,文本意义的误解。讯息意义的缺失指的是受者接收到了讯息/文本中的信息,但是没有发现该信息有什么意义,也就是接收到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中国俗语说“对牛弹琴”就是意义缺失的极端表达。对信息的误解就是受者解读出来的讯息,文本意义与传者的意图总是缺乏一致性,经常出现的是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

传播效果是某一信息对受者的影响,有影响就是有效果,没有影响就是没效果。而所谓影响描述的是一种因(信息)果(认识、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包含着这样一种假定,即受者可以理解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在受者能够理解信息意义的前提下,才有传播效果的产生。但是,如果把这个逻辑置换到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就完全不适用了。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不是追求认知和态度的改变,更不是影响或支配人的行为,而是能够用恰当的讯息,准确地传递信息,并且能让受者理解和认可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人类其他传播活动而言,意义共享是传播活动的前提,而对于跨文化传播活动而言则是传播活动的目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构建共享的意义,这是跨文化传播活动和其他人类传播活动的本质差异。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差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汀一图梅把跨文化传播定义为“分享意义的象征符号的交换过程。”。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不是文化认同,而是从了解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认可的一个动态构建过程。“了解”是能够对接收的讯息进行有效的解码;“理解”是解码后的信息能够有一个与传者大致相符的意义解读;“认可”是对解码后的意义有一个接受的态度。当然,我们在这里必须要进行说明的是。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共享,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意义共享。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是绝对的,编码和解码的误解误读是绝对的,实现意义共享是相对的。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就是在这个相对的程度上寻找可以共享意义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古迪孔斯特的焦虑/不确定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汀一图梅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劳伦斯·金凯德(lawrence kincaid)的“传播趋同模式”(convergencemodel ofcommunication)等,都是对如何实现意义共享问题的探索和启示。另外,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这个动态过程就是通过传播建立起一个逐步实现意义共享的意义链。英国文化研究学者保罗·杜盖伊、斯图亚特,霍尔等人在谈到意义的作用的时候说:“我们好像沿着一条无尽头的意义链条从一个意义到另一个意义不断地走下去。因此,我们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意义来‘描绘’新的东西;或者我们通过将旧的意义加以转变的办法建立新的意义;或者我们通过用新的意义取代旧的意义的办法来变更意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可以通过传播新的意义转变或取代旧的意义,比如,在许多西方人的观念中,中国要么是穿长袍,拖辫子的清代形象,要么是全国人穿统一绿军装,骑自行车的文革形象,如果我们进行专门的传播,就可以改变和取代这个旧的形象,这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

跨文化传播论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跨文化广告;广告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经济的全球化不仅改变了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同时也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生存环境的诸多方面。它意味着,在表层经济形态之下实际上蕴含着一种超乎经济范畴的深层文化机制的运作。

一、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概述

广告文化属性的问题是把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的基础,也是关系到广告能否参与到跨文化传播中去,是否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基础性问题。同时,广告跨文化传播实际能力的显现期待着理论的研究,激励着学界的不懈探索。

(一)跨文化广告传播释义。“所谓广告文化,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推销为动力、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1]。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广告文化传播也受其影响,走向文化多元、文化融合的趋势。

(二)广告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显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原料、资本和消费全球市场的形成,跨文化公司生产、经营的全球化,以及国家民族之间种种交流的增加,跨文化传播的频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以往。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能力也越来越明显。

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过程

(一)广告跨文化传播模式。“广告跨文化传播是以广告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或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不管有意识地用广告进行跨文化传播,还是广告执行超越了文化疆域,其目的都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超出固有认知模式的限制,准确地理解广告诉求,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收到广告暗示而采取相应行动。”[2]

在模式中,A和B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它们之间广告跨文化传播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了一般的传播要素:信源、编码、渠道、解码、信宿和反馈。但由于传播过程受到不同文化影响,也带有文化冲突和融合等特点,体现出文化的互动。

因此,广告跨文化传播需要融入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考察。在文化A中,信源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条件选择传播符号,进行编码,形成传播信息,也就是广告。在这个背景下生成的广告必然带上了文化A独有的文化价值特征。在文化B中,受众通过一定渠道接触广告对广告信息进行解码,选择性地理解广告信息,产生态度和行动。由此可见,传播过程中编码、解码等都收到了两种文化的交互影响,呈现不同文化的相应特点,并由于传播过程中文化产生了交汇和杂糅,又使得它们都具有了第三文化的意味。

(二)影响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因素。首先,文化A和文化B的差异性或可接近性。“霍尔以个人和集体为切入点,将文化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根据信息传播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小,将文化分为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文化形态差异越小、越接近的两种文化之间,广告跨文化传播越容易。”[3]

其次,“本群体”和“民族中心主义”观念也影响广告跨文化传播。对其他文化抱有偏见、成见和歧视,对其他文化了解和理解不够,以至编码和信息失误,甚至触犯其他文化的禁忌,都会极大地影响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再次,传播过程的操作和传播因素本身也会影响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编码、信息、渠道等要素都能影响传播结果,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等也极大地影响着传播效果。

三、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越文化边际的有效沟通是广告传播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何既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进行广告传播活动,又能保持民族、本土的文化特色,如何在宣传本土化产品或服务的同时,又能树立起民族文化形象,是广告人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

(一)跨文化整合策略。“文化整合,又可以称为文化融合或涵化,是指当两种相异的文化相遇时,互相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并主动了解对方文化的特征,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加双方文化共享性的过程。”

(二)文化中的共性策略。应努力去寻找不同文化中人类的共性,如爱、善、友谊、亲情等。广告对大多数诉求对象来说应该是亲切的、易接受的、易理解的,它应该具有一种跨文化的包容力。

(三)表现形式国际化策略。广告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竞争时代企业实施全球市场战略的需要,是合理的,必然的。但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的一模一样化。事实上,要在全球完全相同的广告是很难的,至少语言就是个问题。

(四)实施本土化策略。本土化策略,是指跨文化广告传播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本土资源,根据东道国特殊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背景,以适合本土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经营运作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

本土化策略是解决广告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与传播效果的矛盾的有效对策,其核心就是广告计划全球化、实施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表面上是互相矛盾的,但是将跨文化广告传播作为一个连续过程来看,那么计划全球化可以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战略部分,而实施本土化则是信息的战术部分。

参考文献:

[1]陈培爱.广告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61-364.

跨文化传播论文第5篇

韩国影视剧的创作十分注重呈现本国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既包括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包括与当代流行文化的结合,表现为具有民族或国家特色的文化形式,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而影视剧作为受众常见的文艺作品和信息传播载体,其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元素对受众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因此,对于中国受众而言,韩剧中的文化自觉拉近了受众接收信息的心理距离,降低了受众的认同门槛,甚至激发受众潜在的文化反思,提高了剧集本身的文化意蕴,避免了影视作品中后现代文化的尴尬。韩国影视剧中隐含的“源于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主题模式,对人性回归和对浸润着传统道德的东方式爱情的浪漫而传奇的演绎,以及对儒家精神的新的诠释,呈现出了其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

在《来自星星的你》中,受众一方面可以感受韩国历史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剧中人与人日常生活中的寒暄以及主要角色表现出来的亲友、友情和爱情,“洋溢着完全东方式的谅解、宽容精神以及唯美精致的情调,宣扬展示了东方式的伦理价值观念”。这种传统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纠葛,在给受众强烈的现实感的同时,体现出真挚的情感滋润和人文关怀,得到受众的青睐。文化元素的铺陈同样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来自星星的你》中所折射出的城市面貌、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呈现出一种现代而又简单的生活方式,迎合了受众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增强了该剧的吸引力。

但韩剧中传递的文化内涵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文化认同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受众面临纷繁多样的文化选择,传统的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念难以取得受众认同的最大化,而文化本身在相互交流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异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的开放与自觉也是韩剧发展的必要。“从民族性到东亚性,再到世界性,是韩剧发展的几个阶段。”韩剧既要借助文化的差别性吸引受众,又需要把民族文化置于东方文化背景中以规避其弱势,既要通过文化的共性维持受众,也需要融合世界文化体现现代性的理解和世界性的观照。《来自星星的你》将韩剧中爱情演绎的清新唯美与西方美学中的对抗性叙事结合起来,将精致的画面、唯美的色彩、颇具感染力的音乐与激烈壮美的剧情冲突充分结合,体现出韩文化中静的民族性格和现代文明中动的艺术张力,动静相长,契合了当下受众的生活和情感诉求,激发人内心深处最原始和朴素的情感,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意蕴。

二、开辟多元传播,强化受众认知累积

新媒体的出现将受众的认知习惯带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受众接触的信息已经完全摆脱了原有信息的桎梏而呈现出衍生与发散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全和融的特点。一方面,新媒体打破了大众传播的原有模式,以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手段实现泛中心化的传播,信息来源、内容和传播手段都更加全面;另一方面,受众主动接触和选择不同媒介形态下的不同信息,并在某一媒介信息基础上根据个人意愿实时跨媒介搜索和获取信息,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信息不断整合相融。在多元传播之中,同一或相近主题信息不断强化对受众的影响力,通过认知累积使外界信息内化为受众的自觉意识。

跨文化传播论文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跨文化传播就是孔子学院里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是好莱坞制作里出现了《功夫熊猫》可爱的身影,是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穿着旗袍或唐装喝着龙井听着京剧;跨文化传播,就是在这全球化造就的“地球村”里,在阿姆斯特丹看到摩洛哥女郎耍弄泰拳,在美国品尝到爱尔兰式的美国硬面包圈、中国式的墨西哥玉米卷以及狂欢节日的印度餐,墨西哥的女学生穿着希腊式的罗马古典服饰跳着西班牙民族舞蹈。

出于需要理解与被理解的心愿,出于对“软实力”巨大威力的认识,出于发展与和谐的动机,跨文化传播在“地球村”得到了相当大的认可,但总有一些错误观念和意识在文化与文化之间筑起了高高的栅栏,让不同的文化在“跨栏”的时候气喘吁吁心力交瘁,没有刘翔的潇洒也没有罗伯斯的霸气。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谱系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者,都用“我是他非”牌偏光镜去观察对方,东方的偏光镜里显现出的西方是“鬼子”是“生番”,西方则感叹东方“未开化”,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彼此的“文传”道路曲折艰险,“武传”路径似乎显得开阔而畅通些。

有着五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漫漫的历史河流中曾一度是主动跨出去的一方,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玄奘印度取经,我们跨的何其豪迈!但近代以来,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架起“智力的大炮”为开端,中国文化一直处于“被跨”的地位。这样的文化休克让“智叟”有些压抑有些恼羞,面对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潮流,担忧也排山倒海般袭来:闪耀着东方文明之光的“文化版图”在“殖民化”式的传媒过程中渐渐失守。

为跨文化带来的利益而欢欣时,又有一种被“超越”的文化酸楚,跨文化让中国文化既爱又拒,想拒又盼。有些学者把跨文化传播视为“文化侵略”和“文化征服”,担心文化交流带来文化的吞并导致世界文化一元化,担心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美国化,因为一些事实总是刺激着他们的眼膜和心灵:人们讲着带美国口音的英语谈论着“村里”的昨天今天明天,人们穿着李牌牛仔裤蓝哥牌衬衫喝着可口可乐吃着麦当劳,人们用微软浏览网页关注CNN的新闻,人们因为《2012》担忧世界末日是否真的到来,因为《阿凡达》充满了对不可知未来的迷惘和向往……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中国在世界上广泛结成不是同盟的“文化同盟军”,联合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共同与美国文化,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文化较劲,谴责好莱坞在全球的文化霸权地位,批判其“堕落的”文化价值观;凡是批评美国文化的学者的观点和身影都经常见诸于大陆媒体,如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家萨义德、斯图亚特·霍尔;如“文化霸权”学说的葛兰西提出“单向度人”的马尔库塞等。

消除跨文化传播中的傲慢和偏见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对跨文化传播有正确的认识。

1959年,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指出:文化即交流。

2005年10月20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公约确认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跨文化传播不是竞技场,没有胜负之分,交流不是为了谁消灭谁,不是为了同质化一元化,而是为了一种有效融合,为了相互理解,为了多元和丰富多彩,说到底就是为了共同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和谐。

伦理合法性的跨文化传播,强调每一个传播参与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是在交流中有自我,有接受也要有坚守。如果某一文化体系作为整体受到异种文化的侵凌与支配,其文化中人将会陷入两难境地,要么附庸外来文化的影响进而沦为异己中心主义者,要么强化自身的种族中心主义倾向从而滑向原教旨主义者。异己中心主义者实际上既隔离于其本土文化,又因为其对于外来文化内在精髓的疏离,以至于难以获得外来文化的认同,这样,他们最终只能成为某种无根的文化漂流者;面对异种文化侵凌与支配挑战,原教旨主义者为了固守其文化领地,必然努力从其文化体系中剔除一切与外来文化相同甚至相似的价值判断与生活方式,从而导致其文化体系中一切具有现代性特征或人类普遍意义的文化素质被清除,其文化中人最终会演变成某种具有反现代反人类意味的本土文化偏执狂。我们不想做个无根的文化漂流者也不要成为文化偏执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跨文化大众传播达成不同文化谱系的和谐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求同存异,相互从对方文化中吸取思想性精华,从而达到本土文化的意义增殖与其文化中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跨文化传播不仅强调接受,也应注重坚守。

我们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历史遗产和进步文化呢?还是那句话——批判地继承,应该在传统文化的历史堆积中,清理出可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厦使用的精华部分,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生机与活力,赋予其新的历史内容和时代价值,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

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时尚”的攻势下,在学校升学率的重压下,对于我们的青少年来说,《论语》只是考题,戏剧像催眠曲,民族风俗繁琐费事……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亲爱的父母们,当你们宠溺地看着孩子吃完麦当劳,牵着他们的手从《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重返地球以后,是不是该跟他们说说那些很久远的故事,说说屈原,听听《高山流水》,下下围棋,登长城,或者走敦煌。学校,不是制造考试机器的工厂,学校教给孩子的是应该是科学知识和为人之道,重视孩子的人文素养培育和个性化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领悟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现代社会越来越凸显着政府发挥文化职能的重要性,政府在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建立文化产业的宏观体系方面,具有核心作用。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应制定出科学的政策依据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跨文化传播的语境相协调,用传统文化中积淀的精髓提升现代生活的品质。政府在文化投资方面应扶植文化研究机构,积极开辟学术论坛,奖励学术科研成果。

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传媒可以施展其力量,将传统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渗透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深处。《百家讲坛》里易中天品三国,阎崇年拨开迷雾正说清史,于丹诉说《论语》心得,或许有争议之处,但确实激起了观众对祖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兴趣,勾起了重读历史了解历史的渴望,正如易中天所言:激起大家的兴趣,他们再去读书,这样我们的历史不就传承下去了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就得到弘扬了吗?《国宝档案》通过一件件珍稀文物的呈现,给我们再现了一段段感人历史。从《百科全说》里我们适当地知道了一些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这样的节目形式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有益的,希望其不会被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选秀节目肥皂剧过分排挤。

参考文献

①李建中 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②单波、石义彬 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③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

④刘洪,《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悖论》[J].《求索》,2007(7)

⑤黄向阳,《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J].《社会科学家》,2007(1)

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⑦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等译:《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跨文化传播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霸权表现形式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政治经济逐渐形成一体化的格局,世界大文化背景也正在日益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是不对等的。由于这种不平等性的存在,使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文化霸权的现象,这应当是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理论、文化霸权理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

跨文化传播理论

当代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出现了许多关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其中对“跨文化传播”的解释、描述和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拉里·A"萨默瓦和理查德·E·波特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心。

被誉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之父”的美国传播学者爱德华·霍尔也没有对跨文化传播给出明确的定义。后来的一些传播学者给跨文化传播下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所谓跨文化传播是社会信息的跨文化传递,或者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跨文化运行。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理论是由葛兰西提出的,葛兰西“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与传统的政治领导权(politicalhegemony)相区别,统治阶级不是简单地“统治”一个社会,而是通过道德和知识的领导者积极引导这个社会,这就是“文化霸权”。换句话说,就是统治阶级将对自己有利的价值观和信仰普遍推行给社会各阶级,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暴力措施.而是依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接受来实现。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不对等性的传播,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不均速和不等速发展决定的。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政治交往不平等,国际政治关系不民主;二是国际经济交往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不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上层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传播形式,必须服务服从于国际经济交往,并受到国际政治的强烈制约。而国际政治、经济是不平等的,所以跨文化传播中必然渗透着文化霸权,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性必然导致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一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国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况,即引进文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大于本国、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地区、民族)的影响的现象。

这种国际交往中的不对称现象,在政治、经济领域早已存在,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却是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不但更加突出,而且更加复杂。

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

本文就以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为例来证明其复杂性。就内容方面的文化霸权现象来看,西方传媒发达国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强势,可在信息产品贸易、文化和语言、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四个方面获得说明。

信息产品贸易。有关数据显示,美国作为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其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每年都达600多亿美元,超过其他行业的出口额。其中电影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电视节目占世界总生产和制作量的75%,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节目在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舀这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出或者传播,更主要的是传播一种生活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电影为例,随着中国加人WTO,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另外加上好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好莱坞电影和其他国家的电影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以及各种传媒手段纷纷进人中国,于是,中国电影也开始模仿好莱坞,借用商业娱乐元素争取票房利益。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近几年的《英雄》、《卧虎藏龙》等,这些影片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一种国际意识,在制作水平和工艺水平上力图最大限度地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特别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也都试图与国际接轨,许多影片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有意识地采取了东西方交叉的故事题材或者东方化的奇观策略,甚至在《红色恋人》中还采用了英文的对白处理。

文化和语言。1.文化方面。以广告文化为例,《NIKE恐惧斗室篇》的广告事件是关于跨国公司跨文化广告传播中文化霸权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则广告中,有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夸张失实》、第二个单元《诱惑》、第三个单元《自鸣得意》。互在这三个单元中,象征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三个中国元素即老者代表的功夫、飞天、龙,分别被代表西方形象的詹姆斯一一打败.这种情节和内容的安排正是美国一贯肆无忌惮彰显其霸权文化的体现。2.语言方面。近几年国内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高等院校必须通过英语四、六级才能毕业;许多学生争相考托福、雅思出国留学;一些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与一定的外语水平联系起来。今天中国拥有3亿学习英语的人,几乎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说英语人数的总和,并且这个数字在未来的7到10年内还可能翻倍。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认为母语不用学也能够会。这一现象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是不无关联的。

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霸权体现在其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其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观念,宣扬其价值观,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以发达国家的文化为标准,赋予自己在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试图将他们的文化观念转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

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强大的传媒影响力,在传播全球重大政治新闻的时候,完全是从本国利益和对外战略需要出发,时刻彰显着文化霸权。其主要表现有:

1.标榜西方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非西方媒体采取排斥、怀疑、贬损、敌视的态度,甚至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舆论称为“谎言”。一些西方媒体由于受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受市场利润的驱动,经常对客观事实进行肆意歪曲、扭曲的报道。例如,对中国“3·14”拉萨烧事件的报道,此事件分明是一场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民族团结、蓄意破坏国家统一的暴乱,而西方媒体却称这是藏族地区人民争取自由的合法运动。并在一些新闻画面中将进藏进行支援救助的医疗车队剪辑、拼贴成镇压当地人民的武装军队,而且将一些医护人员的救助行为解说成军队对藏族人民的残暴镇压,完全是颠倒黑白、扭曲事实。这一事件说明,一些西方媒体的所谓“公正”、“客观”是颇令人质疑的。

2.根据意识形态偏见,随意取舍重大新闻选题。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奥运圣火在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传递时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一些媒体面对街道两侧的红色海洋视而不见,也没有对此作出任何报道,反而抓住个别反动旗帜进行大肆渲染和极力夸张报道,并声称这股势力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举行的强大障碍。殊不知,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的体现,是十几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可见,西方的新闻自由是有选择、有取舍、有服务目标的。

3.不顾客观事实,主观随意编造。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形容为“专制”、“愚昧”、“落后”,把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中国描绘得哀鸿遍野、问题成堆。一些西方公众到了中国,特别是奥运会期间来中国的西方民众,看到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真实情况后,都会为之“震动”和“吃惊”,这说明他们平时接收的信息并不真实。

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我们都知道信息一般都是从强势国家流向弱势国家,比如在海湾战争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消息基本上都是来自美联社、路透社等西方媒体的二手信息。不过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情况有所改变。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一些重大事件上逐渐掌握了媒介话语权,在第一时间能够对重大事件作出报道。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中国著名记者水均益和间丘露薇深入伊拉克前线,把第一手信息传递回来,让全国人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伊拉克战况。另外,在“5"12”地震发生后,新华社在第一时间把地震的消息给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为主流媒体赢得了话语权,而且在后来的报道中赢得了国际好评。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瀚权的危害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虽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不像战争或经济侵略那么直接和现实,但是文化霸权累积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播资源构成了威胁;给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文化压力;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容易引起价值体系的混乱;还有可能使弱势文化被同化,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最后很容易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危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