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专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2 17:43:18
社会专业论文

社会专业论文第1篇

就国外而言,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艾伦•斯温杰伍德的《社会学思想简史》(陈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约翰逊的《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波洛玛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刘易斯•科塞的《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乔森纳•特纳所著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杰弗里•亚历山大的《社会学二十讲》(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马尔科姆•沃特斯所著的《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乔治•瑞泽尔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杨淑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乔森纳•特纳等人合著的《社会学理论的兴起》(侯均生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就国内而言,主要有:周晓虹的《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侯均生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杨善华、谢立中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贾春增主编的《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刘少杰主编的《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另外还有文军所著的《承传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军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高宣扬的《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总之,著名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理论类图书,是社会学学科的核心,也因此构成了社会学学科馆员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学发展史与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发展史

从总体上描绘了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学科演变的内在逻辑进程,因此无疑是社会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社会学的发展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1)社会学的奠基时期,时间大致为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代表人物是孔德和斯宾塞。(2)社会学的形成时期,时间为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为古典社会学三大家: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3)社会学的“帕森斯王朝”时期,时间为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的美国本土化之后,社会学在现代化转型时期的美国出现了繁荣。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兴起、经验社会学研究以及社区研究的硕果都成为社会学发展的历史性丰碑。以《社会行动的结构》为代表,社会学出现了“帕森斯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4)社会学的“群雄割据”时代,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基于西方社会在此历史阶段出现的社会突变,社会学家纷纷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挑战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戏剧理论、冲突理论和常人方法学等应运而生[4]。(5)各种“新综合”理论的阶段,时间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社会学的发展促使新一论家吸取以往理论经验与合理成分,从而建构出各种新的综合理论。如新功能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等,都是这种发展倾向的具体体现。当然,这也是社会学理论在当展的典型形态[1]。社会学发展史与社会学理论总是密切相关、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弄清楚社会学发展史的基础上,随后紧跟的就是社会学理论这一问题。关于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划分以及理论范式的认识,本身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难题。国内的认识分歧比较大,国外理论界的争论更是如此。例如,约翰逊和波洛玛等人都有各自的相关体系。在此,我们仅以特纳和瑞泽尔的认识,简要概述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状况。当代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家乔纳森•特纳认为,西方社会学理论可以概括为7种基本的理论倾向。它们分别为功能主义、进化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结构理论和批判理论[5]。而在瑞泽尔看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社会出现的巨大变革,尤其是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贝尔首先提出了解释“晚近历史大变迁的理论”[6]。由此引发了围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争论,并产生了一些后现代的大理论。其中包括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鲍曼的后现代社会学、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尤其应当指出的是,瑞泽尔专门在第八章详尽地介绍了“当代的女性主义理论[6]”。

社会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文森特•帕里罗等人在《当代社会问题》一书中从4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和研究。首先,有些问题对个人安康产生了挑战。主要有三大类:第一,酗酒和吸毒问题;第二,由而带来的问题,诸如色情、和同性恋问题;第三,犯罪和暴力问题。其次,有些问题对社会平等产生了挑战。相关问题有:种族关系问题、种族歧视问题、贫困问题和性别不平等问题。再次,有些社会问题对社会机制产生了挑战。具体表现形式有: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医疗保健问题和精神健康问题。最后,有些社会问题对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挑战。例如住房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等[7]。当然,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还涉及以下诸多相关理论。例如,社会学的定义;社会问题四要素;社会科学家的作用———确定研究思路并进行调查研究等。另外,社会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对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社会整合理论、文化失调理论、社会解体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8]。对这些理论的认识不仅会加深对社会问题的领会,而且可以通过社会问题和相关理论的互动,促进对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理解,最终完善个人知识结构,提升社会学学科馆员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服务质量。

社会专业论文第2篇

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端,而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20世纪上半夜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师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的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救亡图存在中国大地上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虽然这些活动因为战争等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第二,1949年以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阶段。在30多年计划经济与“单位体制”实行时期,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干部以行政程序与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了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第三,80年代中期以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宣传、提倡与初创阶段。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开”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群众团体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提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要求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198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大学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开始起步、恢复,与其同时民政等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以往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加快,各种“适应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只能由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框架内去解决,这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非政府渠道”解决方式,使得社会工作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其主要推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人们依靠亲属群体解决困难的手段日益弱化;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力量在逐渐增加;体制改革带来社会服务的职能回归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某些社会层面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发展、壮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现状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偿社会变迁损失、修正市场失败、追求社会公平和改善人类福利的重要社会机制与制度安排,也是资本主义谋求社会控制的重要社会机制,其基本功能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类需要。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拥有跨越社会制度、民族国家和文化价值的普遍适用性,意味着社会工作同样适用社会主义国家,因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需要,是普世性人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史无前例和翻天覆地的结构转型期,社会转型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冲击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社会失范现象比比皆是,越轨行为屡见不鲜,社会整合、社会秩序、社会管理成为头等重要大事,这些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也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人生活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迈向小康,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基本需要内容与层次发生结构变化。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处境下,全球化福利处又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增加了新动因。中国如何与国际社会工作通则接轨,如何与国际社会工作界交流合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在消除贫困、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弱势群体基本需要,在追求平等、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现阶段社会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方面,社会工作概念的专业理解与社会理解充满歧义,专业形象卑微低下,专业教育呈超常态发展,但是毕业生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专业地位无从谈起,社会工作“理所当然作为”与可预期的兴旺局面并未出现,形成社会需要与社会工作发展本身严重分离的奇特现象。

第二方面,社会福利组织员工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专业化水平低下,迫切需要大批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而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客观上难以进入福利机构,主观上不愿进入福利机构,形成了福利机构的社会需求与社会工作教育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

第三方面,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仍处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的社会工作机制,几乎大部分应当由社会承担的职能和责任都由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包办,而企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仍然以内部利益为主要取向,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仍然“办社会”,大量事业单位更是自成一体“事业办社会”,导致大量社会福利资源滞留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内部,社会福利机构缺乏走狗的资源现状——福利资源短缺、福利资源的单位占有、福利资源的行政配置。

第四方面,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同旧体制、旧观念及旧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专业社会工作水平的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工作带来的挑战;缺乏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专业教材专业师资缺乏;理论建设滞后,经验不足,庞大的社会工作体系还没有建立,等等。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仍然面临着无法改变的困境,它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职业,而真正的社会工作实践者更是寥寥无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尚处在不稳定的发展状态同时更面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挑战,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整合所面临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团体的发展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方面的成绩已开始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但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与信任感的建立,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已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与未来新世纪的变革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无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践经验来看都显得相当薄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张力,即它如何看待在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国家存在已有百年历史的社会工作经验,如何看待中国1949年之后计划经济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历史传统,如何判断我国社会转型的方向、进程及其对社会工作的需要。为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严谨地面对社会工作在国际层面发展上所经历的过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真理解过去,理解中国现阶段发展社会工作的制度环境与面临的问题,着眼于本土化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路径

中国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与实践范围具有独特的界定,社会工作领域与实践内容界定取向有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根据现有社会工作实践,结合国际社会工作现状,范围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教育、社会改造、社会调解、社会服务、社会行政和社会管理领域;

二是社会工作时间包括社会救济、福利保障、民主改革与精神文明、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解决社会问题;

三是社会工作服务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和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的工作;

社会专业论文第3篇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避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 个案管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 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4. 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

5. 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

6. 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

7. 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8. 司法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与分工

9. 二本院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学生视角

10. 上海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12. 社会工作课程对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与影响:一种质性研究

13. 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15. 艺术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6.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7. 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8. 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9. 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

20.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研究

22. 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23. 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24. 社区教育与新市民转换研究

25. 社区教育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26.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适应性研究

27. 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恋观调查

29. 社会工作在家庭问题中的介入

30. 社会变迁与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为例

31. 老年婚姻问题调查与研究

32.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33. 空巢家庭状况与研究

34.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35. 养老机构状况调查 36. 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与对策研究

37. 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38.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戒毒工作中的经验与分析

39. 医疗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

40. 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41. 中外医疗社会工作比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 劳动争议的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44. 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与企业管理影响机制研究

45.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区资源对城市养老方式的影响

47. 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

48. 上海社区建设研究

49. 上海社区服务发展研究

50. 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52. 上海征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53. 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54. 上海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56. 外来民工子弟享受上海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57. 在校大学生专业意识与转换专业的困境调查

58. 上海外来移民史个案调查

59.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60. 改革以来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

61. 城市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会参与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会态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对外来农民工态度认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对钓鱼事件的认知研究

67. 市民对子女教育的认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养老方式的选择

69. 上海市民对房价认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与社区关系研究

71. 社会(群众)组织研究——以**组织为案例

72. 房产改革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3.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74. 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75. 社区建设与市民生活(社区建设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6. 居民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78. 业主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9. 业主委员会选举调查

80. 市民维权行动调查

81. 世博会对上海市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

85.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86.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认同研究

88. 上海市持居住证的外来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社会专业论文第4篇

(一)两书简明评价书一整体结构合理

写作思路清晰,每章的小结部分简明扼要,易于理解。作者抓住首章所提五个观点,从社会文化对人类学习的变化影响角度回答了以下问题:1.教师如何学会教学;2.教师如何认识语言;3.教师如何教授第二语言;4.在语言教师职业中始终存在并一直变化的更广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宏观结构;5.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由什么构成。紧紧围绕教师这个主体,以社会文化的影响为根本立论,从教学方式、内容、理念、环境等因素入手,解答了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语言教师的发展诉求和困境,其理论与实践范例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书二为论文合集,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支持,研究内容丰富,涉及文化意识强化、教师身份认同、教师概念发展、教学理念转化、策略性中介手段、教师发展范例、课程改革实践等。多篇论文以个案研究为例,从理论综述到实验过程,记述详略得当,使读者能够把握研究步骤、明确研究目的,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书虽研究视角多样,但社会文化理论却表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将研究内容与理论有机结合给读者启示。

(二)两书理论、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

理论层面上,两书皆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将社会文化理论的中心概念:调节理论(也称中介理论,Mediation)、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Scaffolding)等与实例结合进行诠释。该理论源自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20世纪30年代所创立的学说,认为个人的学习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知识与学习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知识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高艳,2008)Vygotsky在人类心理和社会环境之间建立了一种辩证关系,认为高级认知功能的发展依赖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以及语言与其他社会文化符号产物的调节关系,这就是调节理论,其要义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工具中介的。教师如何利用语言作为调节中介开展教学活动来提高授课水平,成为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点。活动理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个体或者群体在特殊情境下采取哪种活动”。该方向的研究从活动、行动和操作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活动是情境,行动是以目的为导向的行为,而操作方法是完成一个活动的方式。(秦丽莉、戴炜栋,2013)语言教师的教学涉及了活动理论的三个层面:课堂教学是情境,围绕教学目的实施的教学步骤是行为,而利用教学手段组织的课堂活动是操作方法。因此关注语言教师教学实践以促进专业发展与活动理论息息相关。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发展水平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潜在发展水平是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Karen&Paula,2011:6)ZPD涉及学习者的当前能力水平和潜在能力水平,而这一潜在能力水平达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有能力强于该学习者的他人,如教师、家长、同伴等的协助或引导。(刘学惠,2011)这一情形常被喻为“支架”,通过搭建“支架”,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助、合作、引导等关系,可以促进教学、增强交流。实践层面上,两书提供大量个案研究,从数据的采集到分析都给出详尽的描述,所提及的开放访谈、课堂观察、刺激回忆、反思日志、教师自述、集体会议、教学计划等数据收集方式,具有较高参考价值。重点介绍的专业发展范例,如:批判性朋辈小组、课例研究等讨论了教师自述的本质,实验结果证明这些范例对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发现教学弊端、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等效果显著。作者呈现的案例,从问题提出、理论阐释、实践过程到结果讨论,给教师教育的实施者、语言教师自身等进行专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在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个人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探索实践的过程,同时需要宏观环境、客观条件的支持。通过两本著作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语言教师要重视自身概念的发展和认知的提高。两书都强调语言教师概念的发展和认知的提高,例如:书一第二至五章,书二第五至七章。语言教师的概念和认知涵盖多方内容,如:认识论的转向、学习的概念深化、教师身份的认知、语言的特性等。教师概念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早期学到的关于语言、教学等的知识,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的实施,伴随教学活动的开展,教材内容、学生反映、教学要求等会冲击教学观念。在社会文化视角下,作为受文化、历史、社会影响的个体,教师的学习、教学源自其在课堂和学校的社会性实践。面临来自学校环境、专业水平、学生需求等各方面的挑战,作为语言教师要及时调整心态,提高教师身份认同,将自己融入社会文化情境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概念和认知,才能实现专业持续发展。

2.合作和反思是语言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有效途径。两书用了较多篇幅论述了合作和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理论框架到具体实施形式都给以深刻启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为彼此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观察、评价的伙伴,反思、倾诉的对象以及提高、发展的机会。教师可以互为观察者、指导者、协调者、辅助者,通过组对进行课堂观摩、集体备课、彼此评课、互相访谈等,在交流、反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同事间的交流也可以建立一个发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的平台,寻找身份认同。合作式的教学,既可以分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又可以共同面对困境,在心理上有一个同舟共济的伙伴,营造合作文化。反思可以是同伴之间的,也可以是个人的,而撰写教学反思日志是促进教师教学和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日志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师对于授课思路的整理、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个人教学困惑甚至是教师情感的流露等等。反思日志可以为教师提供一面审视个人的镜子,既可以重新梳理教学过程,也可以直面自身问题,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我,提高教学水平。

3.重视语言教师培训以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在两书探讨的多个案例中,不难发现国外极为重视教师培训,项目重实践、内容多元化、制度常态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相比而言,国内语言教师无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培训与国外差距甚大。我国语言教师多为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无论是理论层面的教学概念、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知识的储备,还是实践层面的教学任务设计、课堂活动组织、管理手段等的学习,都缺乏系统训练。而书中提到的培训方式,如:短期集中培训、学术论坛、网上学习与交流、参观教育项目等,都是值得借鉴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在语言教师进修、访学、交流、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于教师进行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给予资金帮助和管理制度上的倾斜。只有客观大环境认识到教师教育的意义,不断完善服务条件,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实现。

三、结语

社会专业论文第5篇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

1. 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2. 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3. 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4. 大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5.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6. 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

7. 当前大学生活择业倾向研究

8.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9.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失业等)风险控制问题

10. 对白领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

11. 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12. 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13. 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

14. 对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5.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问题研究--以**大学为例

16. 高学历高收入女性与婚姻问题研究

17. 共青团组织与社会工作

18. 关于"爱心超市"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学为例

19. 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20. 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21. 互联网与当前社会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二)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三)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娱乐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18、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

社会专业论文第6篇

(一)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培养特征

社会学类专业以追求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公平为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理论和社会调查技能,能够从事社会及区域规划、组织及行政管理,劳动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调查与咨询、发展项目评估等科研、教学及实际工作。人才目标定位与大数据运用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学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因而成为近年来各种新兴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里,社会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经济学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种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新的矛盾、新的社会问题将出现,为专门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创造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与社会学相关的产业也必然会进一步完备,从而使社会学的教、学、研、应用密切结合,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现代意义的创业主要是指创业主体为了尽可能地满足自身需求,充分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信息与技能等,通过认真思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新业绩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人格以及开创型个性人才培养作为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根据教育对象分类实施。

二、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的意义

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正值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拥有最优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是最具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实现创新型国家这一重要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正确、合理地发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科学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极为重要。

(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其中最基本的长期制约因素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实现创业型经济。在我国,小型企业和新型企业为我们贡献了70%左右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则是企业家的创意,创新与创业活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创业人才支撑,而创业教育的宗旨则在于培养创业型人才,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开展创业教育既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又是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是推进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

根据地方高校的定位,人才培养应面向区域经济。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高校应按照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是地方院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高等院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系统、正规的创业培训,培养将来创办企业所需具备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与创业精神,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育和输送高素质的潜在创业主体,这既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也是推进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培养其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业能力等创业素质,而创业素质的养成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因此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具有本质区别,它更加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是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现状的重要举措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毕业生人数的骤增与并无明显增加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必然会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整体专业性不强,就业渠道和途径比较窄,社会公众的认知度不高,就业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调查类、营销策划类、人力资源类、咨询文秘类等,而这些就业渠道可替代性较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缓解就业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三、大数据背景下构建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高校实际,针对社会学类专业特点,注重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式、保障机制等因素着手,构建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创业教育“五化”实践模式。

(一)创业教育目标去功利化

功利化培养是立足于眼前社会需求,培养创办企业的投资人;而非功利化培养是立足长远发展,培养具备创业素质的创业者。创业教育不同于传授技术的职业培训,也不应是直接指向培养企业家的功利性教育,而是兼顾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等创业素质的培养,即非功利性地培养创业者整体素质。创业教育也并不应只适应部分人群,而应是普适的,因为创业教育所培养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及所传授的创业知识和创意技能是处在任何岗位的人都需要的,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上应真正回归本位。

(二)创业教育内容的层次化

在地方高校社会学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应围绕创业所需要精神、意识、心理、知识、能力等,构建具有地方和高校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和阶段学生体现教育内容的层次化。将针对全体学生的理论性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通识性的创业教育、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教育和针对性讲座,该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品质、识别商机等能力;将针对创业愿望强烈学生的实务性课程设置为案例讨论课程、商业计划课程、实践实战课程,该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模拟实训能力,为今后创业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创业师资队伍的本土化

创业师资队伍是完成创业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点。我国高校整体存在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欠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地方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师资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方高校社会学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应立足本土,一是鼓励现有专业教师或学工系统教师开展创业理论研究,不断拓宽教师的理论思维和视野。二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发展战略,建设一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兼职创业师资队伍,探索建立聘用本地企业主和创业精英人士担任老师、学校专任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双向交流的循环机制。三是制定、实施创业教学师资发展规划,在创业师资聘任、薪酬、绩效、职级、保障等方面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引导、鼓励老师往创业实践型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创业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水平。

(四)创业教育教学的体验化

创业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内化的过程,重在体验。要大胆摒弃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创业课程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头脑风暴法、实地调研法等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创业类学生社团的自主作用,通过创业沙龙、金点子交流、创业计划展示、创业体验、沙盘模拟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验模式,比如KAB课程模式、公共选修模式、强化班模式、科技园模式、创业计划大赛模式等。

(五)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多样化

社会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市场;社会体育;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必须具备管理性、服务性和应用性,由此可看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的高,而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是缺乏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矛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以缓解这一现状,通过该专业的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还可以进行学习方向的定位,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1.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

1.1社会体育专业

社会体育作为体育学类的专业学科,学制设置为四年,完成学业后要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结合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学生的体育素质,丰厚的知识面,独到的创新意识是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的条件,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健身指导、体育指导、体育管理及科研领域的人才[1]。

1.2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不但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能力,使其符合实践活动的各种条件是实践教学的目的。而实践教学的本质则是通过学生在特定环境中亲身体验,消化和吸收知识。实践教学在人文领域、社会知识、自然知识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在特定情形之下的精神层次方面的内容是其在人文领域的表现。分析关于社会事件发生、结果、影响的效果和价值层次是属于其在社会知识方面的表现。判断已得到验证的事实的正确与否,则是实践教学在自然知识方面的表现[2]。

2.市场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人才

2.1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增加

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社会体育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成立了大量的健身俱乐部,市场的竞争力日趋激烈。这种状况也就对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益蓬勃的社会体育市场环境下,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的缺乏,降低了市场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发展[3]。结合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体育人才大都存在适应能力差、专业能力不强、对本专业认识不足等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时,要着重加强学生对于该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只有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具备完善的工作能力

[4]完善的工作能力包括:组织策划、商业营销、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健身技能的社会体育人才,才能尽快的高质量的就业,并且在工作中能够更加迅速的进入状态。

2.3具有职业资格证

职业资格证是国家统一授予的从业资格证明,它的获取条件就是要通过理论和技能的考试[5]。该证书由于是国家统一颁发,所以比较具有权威性。该证书的存在是学生在相关行业的理论和技能达到从业水准的一种证明。在实际的市场中的认可度达到90%,因此,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是一块敲门砖,在就业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3.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3.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招生和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自办学来就存在的一大问题,教育部在2015年公布的十大就业难名单中,部分省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榜上有名,在当前社会,就业问题不但没得到解决,反而更加突出[6]。体育人才的供给和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培养的社会体育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还是不多。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华南、华东等地区能够给社会体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目前的人才流向状况分析,大部分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在毕业后,要么选择转行,例如考公务员、考编制等,要么流向经济发达地区[7]。总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就业问题严重,就业质量不高,是阻碍该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3.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3.2.1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除了部分专业的体育院校,像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外,大都是由地方高校和师范院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由于这些学校对于体育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在一些课程的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没有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现象,导致培养的体育人才能力不高,水平缺乏,因此,合理、科学、有特色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所需人才。3.2.2不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体育项目繁杂,种类繁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不同的培养方向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全才的培养是不可能的[8]。但是,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的地方院校和师范院校在开设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时,设置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目标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让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成为了很难实现的目标。3.2.3专业认识不足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仅有20年的时间,宣传度和影响力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该专业根本不知道或不了解。实际的调研发现,参加高考的体育生对于该专业不了解的程度达到了57%,仅仅有5.1%的学生了解该专业,而选择第一志愿报考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学生仅占67%,相较于体育教育专业而言,该专业不得不降低分数线[9]。

3.3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在实践环节中的问题

3.3.1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在课程安排上,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大多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实践课程较少,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课程的缺乏往往会让学生进入一种“闭门造车”的模式,逐渐与社会脱节,不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方向,最终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增加学生的就业难题。3.3.2实践教学的内容质量不高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更新,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且缺乏特色,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会降低教学的质量。3.3.3重视不足,形式单一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比重差距是很大的,以四年本科教学为例,大都是前三年半都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只在大四下半年进行相关的专业实习,往往这个时间段还面临着毕业论文的撰写。严重缩水的实践时间和单一的实践形式往往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这些问题的形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对于实践的重视力度不够,太过偏重于理论教学,没对实践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指导。3.3.4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对策①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当今市场的需求情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做到学以致用。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其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着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专业特色,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首先,在选聘相关教师时,要多采用一些具有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工作经验的老师。然后,要组织优秀的教师进行正规的资格认证和职业培训考核。最后,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同时让教师通过深入健身第一线来了解现在市场在体育人才方面的需求,制度符合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③教学内容改革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必须要安排出一定的社会实践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为应用型人才。④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是由一定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的,而基础设施的建立则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和支持。没有足够的教学条件则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改善教学条件,加大教学投入。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对象,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加强教学管理。相较于其他专业,体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素质较低,文化理论基础差、比较好玩、好动。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风气,必须严肃学风、学纪,进行严格管理。⑤建设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立能够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学生通过在固定的实习场所进行实践,快速的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能够达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基地的选择比较广泛,既可以与校外的健身房、体育公司等进行合作,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建立校内实践基地。以下主要对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分析。校内实践基地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共同进步,既锻炼了基本技术能力,有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首先,校办企业。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是能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培养出市场所需人才。学校通过创办企业,为实践基地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其次,课余健身俱乐部。在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由于学生对实践需求的增加,给健身俱乐部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市场。学生不仅可以在健身俱乐部中进行实践,提高自身能力,同时还可以舒缓压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后,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来进行实践。现在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它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理论受教、专业实践、教学实验等工作。一个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生理测评知识和解剖知识,因此,生理实验室的作用最为重要,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特征和解剖的相关知识,测评人体的体征指数,从而让学生在训练时更加有目的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素质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成为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现状可知,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要加强社会指导和管理专业体育实践,就要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建立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的增加,让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作者:罗跃平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如喜.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3):88-90.

[2]李庆军,钟波,杨连波等.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与研究[J].华章,2014,(5):257-257.

[3]李克建,王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营销理念[J].科教文汇,2014,(22):115-116.

[4]王晓云,阮云龙.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2培养方案修订的探讨[J].运动,2014,(5):56-57,81.

[5]彭子特,王志强,李文卓等.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武术研究,2016,1(6):153-156.

[6]吴亮,杨海平.肇庆学院"社体专业"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5,36(5):55-59,71.

[7]王晓云,阮云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J].运动,2015,(17):104-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