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贸易历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1 17:13:19
贸易历史论文

贸易历史论文第1篇

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全文如下:

摘 要:针对国际贸易理论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等现实问题,认为,在教学中缺乏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存在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完整的梳理和提炼,希望有助于同行本科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本科教学; 哲学线索; 历史线索。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生们来说,面对《国际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都颇有畏惧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较之国际金融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多的几何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理论发展又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说教中去;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忽视逻辑思维整体把握,割裂各个数学模型间的联系,陷入死记硬背的痛苦境地从而,在教与学方面,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忽视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 缺乏哲学和历史的视野,必然将国际贸易理论说教成干巴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线条,使得课程的教学缺乏生气和现实感。哲学方法和历史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综观几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我们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也存在着清晰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把握好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与历史线索,才能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本科教学的心得体验,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国际贸易演化中存在的潜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 一) 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到 19 世纪末,马歇尔将古典的劳动和成本价值理论和新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构建一个以供求分析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后经阿罗、德布鲁等现代经济学家的严格证明,使一般均衡理论实现了完全公理化。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 二) 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 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古典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古典贸易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同质性和唯一性的假设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段; 而现代要素禀赋理论,贯彻要素价值论的原则,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在两部门不同要素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外凸状。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 三) 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 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新贸易理论有三大贸易理论模型,它们是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外部规模经济模型仍然应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而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则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应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从而证明了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厂商的非合作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 四) 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理论( 供求价值论) ,即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综观各种贸易理论,其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图 1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从思维的高度展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哲学脉络。综观诸多国际贸易数理模型,大多可以从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几何曲线的变化中得以生动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变化: 或呈直线状( 古典贸易理论) ; 或呈外凸状( 现代要素禀赋理论) ; 或呈内凹状( 新贸易理论) ; 或内外移动或偏向不同的坐标轴( 反映要素积累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或内移或外移( 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 或偏向 X 轴或偏向 Y 轴( 反映一国对 X、Y 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性) ; 或弯曲或平缓( 反映一国对两种产品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 。相对价格线的变化: 或相对平缓(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或相对陡峭(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在 Y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相对价格线上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的位置又呈相应的变化( 两点合一反映一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两点分离则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状态;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左上方,反映一国出口 X 进口 Y;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右下方,则相反) 。三条曲线不同的变化组合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形态的变化。此外,作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则成功应用于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中。所有这些分析又统一于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设下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之道。这就是资源配置之道在国际经济格局下简洁而有力的演绎。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国贸理论的讲授,如果过多地渗透进数理的语言,不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其学习和讲授,历史视野的引进也必不可少。纵观数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笔者认为,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

( 一) 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历史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存在着两大流派:

一是自由贸易理论流派; 二是保护贸易理论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当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重商主义;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是为反对当时的《谷物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进扫除了障碍; 李斯特为了保护德国的民族工业,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也是在相互寻找对方理论逻辑漏洞的过程中而提出的,他们背后是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对抗,在思想层面上同时也是他们各自贸易理论观点的精彩叠呈的博弈。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唯一形态的财富观,将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财富观的基础上; 李嘉图为回应《谷物法》支持者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的逻辑漏洞的攻击,创立了比较成本理论,夯实了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使自由贸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广的范围; 李斯特则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提出生产力理论以抗辩斯密的财富观理论,创立符合德国国情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在理论上指导着德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些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阶级烙印和人文情怀,其背景的充分展开,将展现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面。

( 二) 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虽然成功论证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并没有解决贸易双方利益的具体分配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李嘉图留下的这一国际贸易利益划分问题的学术空白,被其后继者约翰穆勒所填补。于是,穆勒创立了相互需求说,从而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 此后,马歇尔又运用数学工具阐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几何图形使这一学说精密化[5]62 -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对 H-O 理论所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分配和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空白进行填补。

国际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现为,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日益将自己建立在更为科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使贸易理论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到供求价值论的不断更替,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最终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从而使其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完善。

( 三) 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富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当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实证检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相反的结果。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矛盾的现象,引发了战后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从劳动分工形态演变的大尺度看,过去一百年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 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也顺次经历了产业间分工理论( 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 、产业内分工理论( 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理论阶段[6]。二战后,国际贸易所表现的特征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 1960 年代以来,约2/3 甚至更多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其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这对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形成强大的挑战,导致 1970 年代新贸易理论的诞生[4]94 -95。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对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而正在发展成熟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长期忽视工序层面分工现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动因,或单独或共同地推动贸易理论大树不断地发展、繁荣壮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论的诞生,既有填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空白的需要,又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运动相联系; 重叠需求理论的产生,既有应对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长期忽视需求层面分析的缺陷; 普雷维什的中心论的提出,则既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动因,又有理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参与国普遍有利,而二战后的国际分工情形正好与之相反。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 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经济师,2009,( 07) : 115 -116.

[2]老子,陈忠。 道德经[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 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 01) : 74 -82.

[4]李坤望,张伯伟。 国际经济学( 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贸易历史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3、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性服务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 论文关键词:外贸 核心技术 贸易壁垒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Warring Stateswhen all schools of thoughts contended for attention, the philosophersmade greatacademicachievements, whichwere not limited only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but extended to historical studies. Their achievements have beeninfluential for thousands ofyears in China. So later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ir thoughts, based on the historiographer culture, took animportant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Chinese ancienthistory. and should be discussed in a separate chapter in thebook on history. Key words;historiographer culture; philosophers in the period ofWarring States; thoughts of the philosophers; historical studies ofthe philosophers7 基本政策。1、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国内经济增长。从长期看,为了利用好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把双刃剑,减缓国际经济波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应稳定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扩大内需,将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建立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形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自己掌控企业的生存状况。我国的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巨大,这正是很多外商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应是国内消费和投资。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今后的重心,对外贸易活动应服从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扩大内需不失为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良方。2、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3、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性服务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 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促进进出口平衡协调发展。近期,重点应放在改变一边倒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控制热钱流入,其途径主要是放松外汇管制、释放外汇需求,实行意愿结汇和藏汇于民等节流措施,在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基础上形成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机制,改善经济内外部均均衡。一、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扭转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外汇缺口”问题从国际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饱受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外汇储备不足之苦,都希望本国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顺差,并为扩大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如果发展中国家连续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就可能出现本币急剧贬值、引发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后的巴西与阿根廷金融危机,都与这些国家的较大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不足有关。我国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是我国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和重要标志。正因为出现顺差和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使我国摆脱了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消除了长达几十年的“出口创汇”压力,使我国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对比长期受“外汇缺口”困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出现顺差,也只是“前进中的问题”。二、外贸顺差是引发摩擦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在国际对比中我国的贸易不平衡情况并不突出,但却引起美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美国为例,其贸易不平衡是全球性的,它不着力解决全球逆差,却在明知对华逆差是从东亚转移来的情况下,对中国的逆差反映强烈,其政治因素大于经济考虑。各国对贸易不平衡都是从“适用主义”角度考虑的,顺差本身不一定是摩擦的原因,多数时候只是成为制造摩擦的一种借口。由于我国外贸在世界的地位迅速提升,中国与外界的矛盾和摩擦上升是正常的,不完全与顺差增大有关。三、加工贸易顺差大,总体上讲是利大于弊多年来加工贸易顺差一直远远高于总顺差,于是出现了对外贸过于依赖加工贸易的各种指责。在国内加工和配套增值后出口,必然形成顺差。事实上,加工贸易增值率越多、加工链条越长、我国获益越多,则顺差越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必然承担转移带来的顺差。加工贸易顺差量大,一方面说明这是顺差的国际转移,证明我国的贸易利益是与世界分享的,从互利共赢和对外增信释疑的角度来讲,是对我国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把加工贸易看成摩擦之源、似乎加工贸易顺差越少越好,则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不一致,又是与事实情况相违背的。四、高顺差增大对宏观经济形势有积极意义辩证地看待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要看到顺差增长过快带来了外部失衡,增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顺差缓解了宏观经济其他方面的压力。一是顺差增加事实上支持了很多出口导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职工收入,从短期看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二是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避免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破产倒闭,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还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顺差增加虽然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但这种问题在国际国内都是常常碰到的。如果把宏观失衡仅仅归咎于外贸顺差,将宏观政策寄希望于汇率政策调整,是不切实际的,也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必须清醒的看到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平衡外贸收支,加快发展,才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为此我国应该在对外经贸中强调和坚持以下的如何认识我国外贸高顺差的影响及政策选择陈楠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辽宁沈阳,因为《春秋》所载诸多亡国弑君之例,可成为他研究权谋之术,尤其是君主防止臣下奸劫弑夺之祸的首选借鉴根据。这是韩非留意《春秋》的重要思想原因。《汉书·艺文志》谓汉初为《诗》作传者,“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史记·平津侯主父传》谓公孙弘“学《春秋》杂说”;《韩长孺传》谓其“尝受韩子杂家说”,此“韩子杂家说”应即《韩非子》中《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中杂说史事的“《春秋》杂说”。 此类“《春秋》杂说”在汉初的影响,应是战国诸子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习惯的余响。战国诸子中的历史意识使其学说体系别具一种引人注目的特征而受到关注,乃至当近世学者在评说诸子的学术渊源时,出现诸子之学源出史学说。如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谓诸子乃周史之支孽小宗,张尔田本之作《史微》,说不仅六经皆史,诸子亦史之支流余裔,刘师培倡“古学出于史官论”,谓九流之学俱源于史,江瑔本之作《百家之学俱源于史》。从大的方面看,诸子是传自古代的文献记载,当然属于史学的大范畴。此外,如上文所言,诸子虽以论辩说理为主,但其中 包含诸多史学知识的内容,使之显示出浓厚的史学色彩。《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孔子作《春秋》以来四百余岁,“诸侯相兼,史记放绝”,其中周室崩解与史官制度衰微,导致大量官书史册向外流散,从而为学术思想脱离官府控制而走向解放和新的繁荣,提供大量可供取资的思想文化资料,这即是战国诸子发达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战国时诸子学的发达,不妨可视为史学在特殊学术文化条件下的变相发达状态。因为诸子大量汲取历史知识与历史资料于其著作中,不仅使其内容丰富深邃起来,而且亦使史学借诸子的形式得到曲畅旁通的发展,或者说,是乃《春秋》之义转移到诸子中的保存发扬。后来司马迁继承孔子《春秋》著史而始名其书曰“太史公书”,就是战国诸子与《春秋》之义相通在汉初史学上的反映。对此,梁启超曾谓:司马迁作《史记》“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卿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所以,对战国史学发展状况的探讨,不仅必须借助对诸子著作的分析考察,尤须注意发掘诸子著作中所蕴含的丰富史学思想观念。以下尝试考察战国诸子中表现出的丰富史学思想。一、诸子学说取证于历史如前所言,诸子之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往往要取证于历史。他们们怀抱各自的政治理想,寻求自己的历史榜样,以张大突显其思想学说。如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墨家取法夏禹,道家推崇神农、黄帝。由于诸子多出于论证自家学说的需要,因而往往强使历史就范于自己的理论,这使他们举证的历史材料之可信度,受到影响。有学者对此指出说:战国诸子“是专以理论阐述为中心的作品了。虽然它也征引了一些史事,但其目的只是为了阐明其思想理论。以致常常出现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把历史加以改造而使它背离了历史的真实。这些作品所记的史事,其史料价值也就大大降低了。”这可举儒墨学说对尧舜的宣传造饰说明之,《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即韩非指出,孔、墨俱以尧舜作为学术偶像在宣传,却各按自己的学说需要造饰尧舜的形象,结果使尧舜被分别儒家化和墨家化,历史上的尧舜真相反倒因此被遮蔽隐没而难明。虽然诸子在历史编纂上的成绩因此受到局限,但诸子涉及的相关历史思想却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诸子学说多涉及社会文化及政治伦理等问题,诸如社会与国家的起源、政治制度的发展、道德伦理的变化和学术思想的演进等,多有论列,其中往往还涉及一些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所以,诸子学说中反映出的历史思想很丰富,几乎关涉到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大部分基本范畴。其中以儒、墨、道、法、阴阳各家最为值得关注。如《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像这样由天地起源,进而社会家庭,进而政治秩序,进而礼义制度的论述,无论就历史发展层次,还是历史发展内容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历史思维水平高度,也反映出诸子对历史发展法则的思考深度。无怪乎金景芳先生称之为“简直可抵一部社会发展史”。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对先秦诸子学说中的历史观念,当予留心。二、对社会历史的合理解释商周天命论,实际是在宗教观念指导下的神权政治学说,人类几乎成为天神意志操纵下的玩偶。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一场人事政治的大竞赛,是即各国的富国强兵运动、变法运动,这样,人事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用人类自身的因素去解释和说明社会历史的《墨子·鲁问》。 五、诸子史学思想成就的历史地位诸子著述本属哲学义理的层面,故其在历史编纂上几无足称述,但在他们的哲学思考中透露出的丰富史学思想,却令人注意。首先,他们多努力寻求历史的逻辑联系,现实也启发他们深化对历史的认识。诸子著述的现实目的十分明确,但为寻求答案,往往主动求助于历史知识。这样,在诸子著述中表现出一些同历史有关的思想理论,推动了历史观念的发展。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尤其是在历史观方面,先秦诸子的著作必须参考。后代的一些历史观,多可从先秦诸子追溯其来源。其次,由于诸子在面对现实进行思考时,往往都需借助于对往昔历史的探讨来寻求答案,因此就加强了历史传统的培育成长。战国诸子的社会历史观,既是对其前始于周公的注重历史借鉴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孔子重视历史思想的发扬,更是对秦汉以下注重历史借鉴思想的启发。这样,中国古代的史学文化传统,中经春秋战国诸子思想的浸润,不但没有中断,反而因之得到继承发扬和加强。这说明,史学在中 国文化传统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代史官文化压倒并覆盖巫官文化的过程中,导致神话传说向古史系统的演变,先秦诸子对此发挥出巨大作用。先秦诸子是在史官文化滋哺下成长起来的,尽管其思想学术归趣各异,但却形成一种援引历史先例,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的学术风格。孔子抬出周公,孟子言必称尧舜,道家搬出上古的“清静”与“无为”,墨家引证往昔的“兼爱”与“非攻”,法家也搬出众多历史材料作为论证说理的依据,结果使“信古”、“尊古”及“托古”之风一时大盛。在先秦诸子这场以“先王注我”运动中,由巫官文化所积累起来的上古神话传说,受到全面改造。创世神话中的人物,如黄帝、神农等,被改造成具有大善大德的圣人;感生神话中的人物,如契、弃等,被改造成商周王室的始祖。此外,如英雄传说中的大禹,也被塗抹得类似于“王者”的形象。至此,上古神话传说被肢解得面目全非,神和英雄都变成了后世的圣贤和帝王,神话中的人物全被编排到帝王的世系、谱系之中,从而形成三皇五帝的授受承传统系。史官文化如此促使了神话传说向古史的演变[11]。无论其说究竟是否合理,但它注意到先秦诸子在先秦史学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战国诸子而言,尤其要关注他们在史学思想理论上所作出的可供借鉴的卓越建树。鉴于战国诸子在政治哲理层面的辨析中表现出丰富的史学思想智慧,故而应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为之特书一笔。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673. 姚曼波.春秋考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52.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之72[M] //饮冰室合集: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 1996: 18.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1卷《古学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5. 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 224. 刘起釪.古史续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51. 黄彰健.中国远古史研究[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6: 1. 葛志毅.谶纬思潮与三皇五帝史统的构拟[ J].管子学刊, 2007(4): 55-62.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中册)[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 1004-1005. 陈奇猷.吕氏春秋集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4: 685. [11]王东.史官文化的演进[J].历史研究, 1993(3).

贸易历史论文第3篇

关键词:近代中国;贸易史;综述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14-02

近代中外贸易史,是经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探究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演变及中西关系发展趋势的着眼点。若解析近代中西矛盾之起,首当其冲者莫过于商业利益之冲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有西方学者称贸易战争或商业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是中西贸易体制方枘圆凿,不能相容的必然结果。本文将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近代中外贸易史的研究作初步梳理和简单的综述。

一、整体性研究

改革开放前,受到学术氛围的影响,经济史研究多侧重考察在华外国人投资情况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对贸易史研究较薄弱;多注重于分析列强的经济侵略性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反动性,而甚少关注国家间正常经贸关系的发展;多以阶级史观评价相关贸易政策,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对外政策的转型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介入促使整个经济史学科研究焕发了生机,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变为以多学科交叉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计量研究与评价。

随着对旧有领域的研究深化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中西方学者的互动,促使中外贸易史的学术研究视角逐步向现代化、全球化发生转变。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研究领域得以大大拓展,推动了该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发展。郑友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年:史实的综合分析》一书中,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从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对1840-194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变迁与特点、外贸结构的特性以及同工业发展的相互因果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分析。本书参考价值很高,并为史料之间的相互佐证提供了可行性。进入21世纪来,孙玉琴所编著的《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上下两篇。其中下篇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贸易史的发展过程,对1840-1949年各时期中国对外经贸政策、外贸发展规模和水平、近代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地理方向演变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由清华大学陈争平主持编纂的专著《近代中外贸易史》,将清朝前期到全面抗战爆发划分为六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中外贸易发展情况及相关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宏观分析考察,探讨了近代中外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乃至世界市场的影响,成果全面且深刻,是我国近代贸易史研究的最新著作。另外,丁长清等人主编的《中外经济关系史纲要》(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书,虽非为近代贸易史专著,但其以中外贸易与投资为中心,以近现代为重点考察的时期,注重将中外经济关系放在宏观世界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引用史料全面,考察深入,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可供研究者所参考。

二、专题性研究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开放化、国际化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日益扩大的与外交流中不断丰富,这就为深入研究经济史的各个分支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外贸易史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们从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对地域贸易、贸易结构、贸易思想、关税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考述,成果层出不穷,下面将着重从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

(一)地域贸易

1.双边贸易

近代双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考察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又以中英贸易最为典型。

中英方面,王立诚就海关行政权旁落的问题,通过引用大量外文文献以还原史实,阐释了海关运作变迁的机制,认为在中英间政策互动的过程中,“清政府所丧失的,不仅是海关的,而且是自身发展新的贸易管理方式的机制”[1]。张乃和从比较史学角度入手,在《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一文中将近代早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归结为民间自发模式,而英国的则为政府特许模式,进而加深了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曹英以条约分析为视角,对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交替演变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中英贸易与政治关系的相互影响,得出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下的中英贸易冲突……其本质是英、中两国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的结论[2]。

中德贸易方面,周建明对其商品结构、贸易条件、技术贸易、军火贸易等一系列问题先后进行了考察。中美贸易方面,何思兵的《旗昌洋行与19世纪美国对广州贸易》,对中美贸易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旗昌洋行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引用外文史料的基础上勾勒出旗昌洋行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商业集团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中日贸易方面,樊如森、吴焕良在《近代中日贸易述评》一文中比较了近代中日进出口贸易成果,进而分析中日近代经济交流内涵之复杂性。中苏贸易方面,徐万民的《八年抗战时期的中苏贸易》,博引两国在八年抗战时期的贸易数据,重点论述了贸易的政治战略影响。而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研究中,主要涉及近代中暹、中朝、中新、中越等贸易,成果多为硕博士学位论文。

2.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

对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者们有从人口史、城市史等社会学视角探讨城乡关系发展,有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入手,考察外贸地理的变动趋势,而更多的是利用地方贸易数据来研究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杨天宏在《自开商埠的地域分布及其对清季外贸市场网络体系发育的影响》中,对清季自开商埠的数量类型进行了统计归类,认为自开商埠之所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贸市场发育迟缓的状况,主要是传统经济的阻碍与清政府的政治干预。李英铨、严鹏采用地理区域的分析模式,在《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一文中研究了近代中国外贸方向变动趋势的问题。佳宏伟的《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以天津口岸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区域灾荒与口岸贸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集中体现区域社会在塑造口岸贸易演变中的作用力。王哲、吴松弟利用现代地理学方法,在《中国近代港口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基于旧海关对外一埠际贸易数据的分析(1877-1947)》一文中研究了12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国际贸易网络及46个港口城市埠际贸易的网络空间结构。王翔则在文章《传统市场网络的近代变形――近代冀南与西北“土布换皮”贸易初探》中,通过对冀南与西北之间“土布换皮”贸易的研究,透析了中国传统市场网络的构造及其在近代的延续与变形。

(二)贸易类型

1.商品贸易

在贸易史的研究中,采用经济计量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的研究来探析其对贸易格局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是现在学界研究的主流。近年来学者主要集中于几大类商品进行研究,如茶叶、大豆、毛皮、丝织品、鸦片、农副产品、桐油、苦力等等,其中又以鸦片、茶叶贸易研究成果尤多。

鸦片贸易方面,吴义雄依据其新发掘的史料――《广州纪事报》和《广州周报》,重新对鸦片战争前鸦片的输入数量及白银外流情况进行了统计与考证,“比较完整地呈现了鸦片战争前18年间鸦片贸易的情形”,为以往研究中较为薄弱的方面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数据[3]。甘开鹏在《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中探讨了美国传教士对鸦片贸易的看法,认为该群体的鸦片贸易观由反对到支持合法化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并对鸦片贸易在华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宏斌将英国议会文件与中文档案相互佐证,在《从英国议会文件看英国外交官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活动》一文中,对近代英国驻华公使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与活动进行研究,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颜色则在文章《绅士的慈悲还是利益的追逐?――中英鸦片贸易终结过程的研究》中详细分析了鸦片贸易各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果的变动情况,探讨了英国主动停止鸦片贸易的根本原因。

茶叶贸易方面,汪敬虞的《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对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并结合当时国内茶叶生产商的情况探讨了茶叶现代化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姜修宪在《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基于福州港的个案考察》中从制度变迁的新视角探讨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衰缘由。仲伟民通过比较19世纪茶叶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就对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方面而言,鸦片贸易的促退作用大于茶叶的促进作用[4]。黄敬斌的《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从全球化的视角入手,兼评《茶业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一书,探讨了经济史学在国际背景下的研究方法,并提出经济史与经济学两学科理论应重视双向互动发展的观点。

其他商品贸易方面,马俊亚的《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探究了中国近代农副产品贸易与国内钱业市场层次及运营规律间的密切关系。张丽蓉从贸易网络、区域市场整合等宏观角度,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民国时期四川桐油的贸易格局,并认为桐油贸易的全国性格局说明“以重庆为前哨的广大四川内地成为上海终端出口贸易的腹地市场”[5]。刘淼的《晚清棉纺织业贸易与生产体系转型的地域分布》对晚清棉纱贸易体系的转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体系形成过程中市场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转运、帆船等其他类型

除以上提到之外,学界还关注了转运、帆船等其他贸易类型,更有学者从物流学角度以拓展研究领域。转运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某一港口为中心来开展,毛立坤在《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一文中,集中分析晚清香港与东部沿海及西南等地区的贸易结构,突出了香港贸易以转口为主,走私贸易与正常贸易相并行发展的特色。唐巧天的《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以外贸埠际转运为视角》,讨论了晚清上海与中国口岸间的外贸埠际转运问题,参考大量统计数据深入探讨该贸易的网络联系,以凸显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帆船贸易方面,姚的《晚清天津帆船贸易发展述论》探讨了近代开埠以来,天津传统帆船贸易在多层次贸易发展格局中的发展态势。物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史学界对其关注较少。王军以物流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史料,考察了货栈物流功能对天津的影响,认为货栈业在天津城市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承接内外市场的作用,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不可缺少的一环”[6]。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结语

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史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应采取的视角,长期以来是学界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以研究方法之不同,经济史学又逐渐分为三派,“一派偏重从历史本身来研究经济发展……一派偏重从经济理论上来解释经济的发展,一派兼重社会变迁,可称为社会经济史学派”[8]。在中外贸易史领域的研究中,这种多学科理论化研究趋势更呈现渐次加强的趋势,学者们利用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理论体系与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近代中外贸易进行了考察,成果卓著。然而同时应看到的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仍有问题的存在,例如理论性与方法性研究仍存在不足,史学界多从经济史角度做宏观概述指导,而具体到贸易史领域却鲜少探讨;又如系统性与专题性研究发展不均衡,尽管21世纪以来陆续有相关著作问世,但在总体成就不及专题研究领域;再如新史料发掘整理不及时,现阶段的参考史料主要来源于六七十年代所出版的几部重要资料与档案,对近代贸易相关统计数据的考订与整理速度较前明显放缓。以上不足,有待今后研究中引起重视并加以克服,相信在经济史与历史学界的共同努力下,近代中外贸易史研究在将来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立诚.英国与近代中外贸易“法治”的建立[J].历史研究,2001,(2):82.

[2]曹英.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冲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374.

[3]吴义雄.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2,(2):72.

[4]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2):99.

[5]张丽蓉.长江流域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以四川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2):62.

[6]王军.略论近代货栈业与天津华北物流中心地位的形成[J].现代财经,2008,(11):97.

贸易历史论文第4篇

关键词:贸易失衡;跨时贸易;跨时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1-0044-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是相对封闭的,虽然有一些对外交往但规模很小也还没有引进外资的做法,进口所需的外汇完全由出口多少决定,这种量入为出的对外贸易模式使我国的贸易基本保持了平衡。改革开放后的前几年,对外需求和对外供给的活力得到释放,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有顺差的年份也有逆差的年份,且逆差的年份居多。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国外先进的设备和生产资料有着旺盛的需求,而我国在劳动力密集的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开发和形成。我国持续的贸易顺差是始于1994年,除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入世影响的短暂几年外,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尤其是2005年贸易顺差较上年增长218%,各界对贸易失衡的关注达到顶点,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贸易摩擦。2007年之后,贸易余额的增幅有所回落。2009年开始,贸易余额规模有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失衡的总体情况见表1。

我国自1994年以来持续的贸易顺差已经形成了贸易失衡,但贸易失衡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分别在三次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期都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贸易失衡,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克鲁格曼的跨时贸易理论,各国贸易的顺差、逆差是各国从事跨时贸易的结果,跨时贸易的模式(出口当期产品,进口未来产品或进口当期产品,出口未来产品)的改变决定了贸易顺差、逆差的转换,而且跨时贸易模式主要受跨时比较优势的影响[1]。跨时比较优势又与一国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国际分工地位和产业结构有关。

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自固有的生产技能的差异,贸易的功能在于互通有无和商业牟利。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各国和世界的自然经济结构,世界贸易的基础不仅仅是各国的天然资源,各国生产技术、产业规模不同而产生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成为决定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引发的产业转移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贸易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英美的独霸天下、德日的崛起再到新兴经济体的参与和中国的赶超,各国的贸易也经历着顺差、逆差的不断变化。本论文将各国贸易顺差、逆差的转换看作是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结果。选取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贸易失衡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影响各国贸易顺差、逆差转换的普遍规律即隐藏在跨时贸易背后的技术优势、经济结构和国际分工的变化。之所以选择这四个国家,因为它们在国际贸易的不同阶段曾发挥过主导作用,且都是世界经济的大国。通过对这四个国家的分析和与中国贸易失衡的比较,我们就能清楚地发现我国贸易失衡演进历史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由于我国的贸易失衡主要是货物贸易的失衡,所以对各国贸易失衡演进历史的考察也限于货物贸易历史(英国除外),而没有将服务贸易历史纳入分析框架。

二、英国贸易失衡的演进史

为了清楚地描绘出各国贸易失衡的阶段性变化,本论文对各国贸易余额数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处理。贸易顺差的年份用1表示;逆差的年份用-1表示;贸易平衡或缺失的年份用0表示。对英国贸易历史的考察阶段为1816至2010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和联合国的贸易数据库。由于英国货物贸易的特殊性及其大量的资本输出,“大进大出”的特点和对殖民地长期的原料掠夺使得英国的有形贸易长期逆差,而其无形贸易长期顺差[2]。为了更合理地反映英国的贸易情况,本论文对1993年以前英国贸易失衡的考察既包含有形贸易也包含无形贸易,1993年以后只包含货物贸易,其贸易历史的演进见图1。

从英国贸易平衡的点分布,我们可以将英国的贸易平衡情况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第一个阶段为1816―1930年、第二个阶段为1931―1947年、第三个阶段为1948―1986年、第四个阶段为1987―2010年。英国的贸易历史大致经历了顺差―逆差―顺差―逆差的演变。这种演变可以看作是英国跨时贸易的实践,是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结果。哪些因素推动着这种变化呢?影响一国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因素无非是其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英国最鼎盛时期始于1763年与法国的七年战争结束后,18世纪60年代到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的地位,拥有了占世界三分之一的殖民地。始发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的霸主地位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它让英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居世界之翘首。尽管19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歉收以及战争(主要是与其殖民地的战争)、外国工业的成长(特别是内战后美国的成长以及统一后的德国的成长)、关税和白银贬值所造成的出口渠道的阻塞,英国货物贸易逆差逐步增加。但是由于无形贸易的巨大盈余,英国总体的贸易仍然持续顺差,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殖民地巨大的廉价市场使英国产业集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品上,而对新兴的钢铁、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的投资不足,未能跟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贸易也由发达国家转向英联邦内国家,英国未及时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到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英国对外投资增加,导致国内技术革新和企业投资不足,加速了英国产业的落后。英国对其他国家资源的控制加强了其殖民倾向,对外商品贸易长期赤字但对外投资收益长期盈余。各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和国有化,使英国的对外投资化为乌有,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贸易情况彻底逆转。二战后初期,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和主要工业国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经常账户的失衡较轻微。英国的贸易也是时而顺差时而逆差,并未表现出持续的失衡状态。由于欧洲复兴计划,英国的贸易此时出现了较多年份的顺差。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浮动汇率制的采用和金融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各国取消了国际支付的限制,以及石油美元循环,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贸易失衡的规模也逐渐变大。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劣势和产业虚拟化等原因,英国开始了持续的贸易逆差。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也从1870年的30%,下降到1913年的14%,1963年的7%及1987年的3%。

三、美国贸易失衡的演进历史

本论文对美国贸易失衡历史的考察从1790年至2010年,1993年以前的数据来自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1993年以后的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两百多年来,美国货物贸易的历史演进如图2所示。

从图2,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国贸易失衡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为1790―1873年,美国贸易以逆差为主,偶有顺差的年份;第二个阶段为1874―1970年,美国贸易几乎完全顺差,偶有逆差;第三个阶段为1971―2010年,美国贸易几乎完全处于逆差,偶有顺差。具体统计见表2。总的来看,美国贸易失衡的历史经历了逆差―顺差―逆差的演变。在第一阶段,美国主要对联合王国(英国)、法国、德国有较多的贸易逆差,但对加拿大顺差居多。第二个阶段美国对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基本上都是顺差,但对加拿大和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转为逆差。另外,这一时期美国新增了两个重要的贸易伙伴――日本和墨西哥。美国对墨西哥基本保持顺差,对日本开始是逆差,从1933年转为顺差,1965年后又转为逆差。第三阶段特别是80年代后美国对几乎所有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保持逆差居多的情形,尤其是新增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和东盟。像美国贸易失衡历史的演进一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经历了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美国的崛起始于1861―1865年美国内战之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善于发明创造的国民性为美国经济的腾飞准备了条件。但是,1870年以前的世界是英国的世界,美国尚处于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和产业的阶段,美国在1790―1873年以贸易逆差为主。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者美国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其货物贸易也经历了近一百年的贸易顺差,而且在二战后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1946―1970年),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并未真正显现。在整个19世纪,农产品在美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超过70%,一直到一战还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虽然在1900年,美国已经变成重要的工业和农业技术的出口国。但此时美国的出口产品仅仅部分完成了从森林、田地、矿产部门向制造业部门的历史性转移。初级产品仍然占所有产品和服务出口的2/3(主导产品是:可再生动植物产品――棉花、谷物、肉类、木材和烟草)。美国相关的自然资源产品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达到高峰[4]。二战前,美国在科学领域并没有达到领导地位。这一状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显著改变,二战后重大的科技与管理创新主要发生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成为第一次世界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美国国内制造业的比重下降,产业开始空心化和虚拟化。自1971年开始,美国货物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美国加速了产业的空心化和虚拟化,美国的贸易逆差一直持续至今。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份额从1870年的25%,增加至1913年的36%,1950年的60%;又由1963年的40%下降至1987年的24%。

四、德国贸易失衡的演进历史

德国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中和中国一样处于贸易顺差的一端,德国的贸易顺差历史早于中国但和中国的贸易失衡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和相同的货币体系下。和中国一样,德国贸易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大。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美国,产业承接的主体是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本论文对德国贸易历史的考察从1880年至2010年,1993年以前的数据来自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1993年以后的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统计结果见图3。

从德国贸易平衡的点分布图3,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自1880年以来的贸易情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80―1887年,德国的贸易顺差年份较多,但不具持续性特征;第二个阶段为1888―1913年,德国贸易表现为持续的贸易逆差;第三个阶段为1914―1950年,德国贸易由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次中断;第四个阶段为1951―2010年,德国贸易持续顺差。具体统计见表3。德国贸易特征明显,阶段性很强,表现为一战前持续的贸易逆差和二战后持续的贸易顺差。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德国工业以巨人般的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国家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德国还占有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独特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而且,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和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德国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推动者,这些因素使德国到1914年时能在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方面超过欧洲其他所有的国家,能在采煤和纺织工业方面跟随英国之后[5]。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贸易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导致其中断了二十几年。二战后,欧洲复兴计划使德国经济复苏,德国承接了美国的一些制造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德国持续了60余年的贸易顺差。20世纪以来,德国制造业的比重较美国、英国等国家更高,而且相对稳定。没有像美国和英国一样出现过度虚拟化和产业空心化,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0%左右。

贸易历史论文第5篇

2014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做了局部微调。调整之一体现在选择题中以往那种重知识覆盖和高度综合,追求材料新颖、设问深奥、选项隐讳、与学生知识结构脱离的试题已经少见;相反,接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适合学生的知识贮备,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差异的试题在增多。调整之二是历史材料更加平易近人,冗长的材料“瘦身”,更适合学生阅读分析,与中学教学的要求相吻合。调整之三体现在非选择题文科综合的两道试题命制形式回归传统,即从一个角度提供材料设计问题,单纯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和思维力度以及开放性程度都有所减弱。这样的调整也使试卷的难度有所降低,这对增强历史学习的信心、鼓励考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肯定考生的学习努力十分重要,也是在考试测量上传播正能量的具体体现。

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

伟大艺术的创造者并非神灵,而是容易出错的凡人,并常常显得神经质和人格破损。――阿多诺

二、从考点分布及变化看,体现了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的特点

据上表分析,试题以教材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并以此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依托。试题整体设计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查,强调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层次的融会贯通。这种综合立意背后的教育目标则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视野与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关注基础、重视传统、突出时序和历史地图等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从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看,体现了突出素养、能力立意的特点

在历史学科能力的测试已经成为高考命题共识的情况下,2014年北京市文综历史试题在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能力考查的角度上仍突出了自己的特点。如对历史素养的考查要求我们关注历史的时空特点,这在第12题和19题中通过历史地图的辨识和1977年前后历史时序的认识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历史素养的考查要求我们关注历史学习的方法,这在第15题使用单一或不充分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是错误的提示中也得到了体现。再如历史学科能力强调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综合概括比较分析能力,选择题16、18、20、21、23等题就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对概念的灵活理解,这里的不同角度与材料的使用及问题的设计有关,而在选择题第13题、22题,非选择题37题第(1)(2)(3)题中,我们即可以看到中外对比的综合概括(37题第2-3问比较典型),也可以看到中外对比的分析比较(选择题第13、22,37题第一问比较典型),即使是难度调整之后的跨学科文综试题中的历史问题,也考查了常规的处理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能力立意在本年度历史考试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此外,选择题第17题既体现学生了对风俗画的观察能力,通过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理解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还彰显了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格。

1突出了对历史时空思维的考查

时序思维要求从时间结构考虑空间结构,是一种需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的意识。时序思维是解释历史的发展和演变的前提,也是阐述历史的基本思维方式。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很多历史试题都要求考生能以时空意识为基础,建立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而考查考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和文学,考查学生观察历史地图、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地图,依据“韩赵魏”信息可知图片所示为战国时期,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③是秦国,④是楚国,《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所著,故A项错误;《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孟子所著,故B项错误;《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荀子所著,故C项错误;《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著,故D项正确。

【例2】(2014年北京,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公元一世纪东西方重要的科技成就和哲学成就(东汉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重点考查学生比较历史史实、理解历史文化成就的能力。解题需要准确理解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大秦”是指古代罗马帝国,据此分析选项。A项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故予排除。选项C蔡伦改进造纸术虽然属于东汉时期,但日心说却是15、16世纪著名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来的,故而排除C。选项D中《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的著作,《理想国》是古代希腊柏拉图的著作,也应排除。《九章算术》属于东汉时期的数学专著,罗马法是古罗马共和国与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故正确答案选B。

2突出了对历史理解能力的考查

历史理解是历史学习的一般性能力要求。它主要是指抓住历史事物的特征,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即透过历史表象去探讨历史事物的本质。历史理解能力包括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证据价值,认识历史叙述中的立场、观点和所依据的史实,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认识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等等。在试题中,考生进行历史理解的客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观史实,二是人们对历史现象的解释,如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等。由于历史知识积累、历史思维运用、历史方法选择的不同,不同的考生对相同的历史现象的理解在全面性、准确性和深刻性上会存在较大差异。

【例3】(2014年北京,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们从孩提时开始就在梦想不朽。――米兰・昆德拉

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黑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新思潮的名著魏源的《海国图志》,重点考查学生准确、合理、完整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需要准确、合理、完整地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海国图志》中出现的外国词汇进行合理判断。选项A错在“主要内容”,选项C不符合材料和史实,魏源并未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选项D错在《海国图志》虽然在近代中国起了“开眼看世界”的作用,但并没有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早期维新派和西学的传入,故排除ACD。“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

3突出了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逻辑是历史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能力,因为新研究需要推理的过程,没有逻辑的推理,将在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结论间无法关联,造成研究的中断,逻辑是导向研究目标的策略性保证,是学科能力的重要支柱。历史逻辑推理能力是在历史理解能力基础上,对所阅读的历史陈述和历史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出与历史研究相近的结论。从命题角度看,这类试题虽然题干陈述简单,仅要求考生就选项中的史实(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与否做出判断,但是因为史实和结论是构成历史的基本内容,这样被选项的命题空间十分广阔,古今中外皆可入题,命题自由度大,形式灵活。既可以考察中国史的内容,也可以考察世界史的问题,还可以把古今中外的问题都在选项中呈现,这样命题既可以打破年代、空间,又不受具体内容的限制,如此高的自由度在高考命题中是很难得的。此外,这类试题将史实与结论都摆在了考生面前,没有具体的知识记忆负担,史实和结论都摆在你跟前,只需要弄清楚史实与结论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就可以了,考生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往往不仅仅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更主要需要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

【例4】(2014年北京,1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元、明时期的科技、文学、政治和经济成就,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历史史实及历史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本题在2012、2013年高考逻辑推理试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问法采用双否定的方式,题干直接提示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经常违反的“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的现象,要求学生就此分析选项,找出“没有这类错误”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授时历》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体水平,故A项错误;《西游记》只是明代文学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明代文学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唐代宰相大部分来自北方,这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故C项正确;扬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扬州城市繁荣不能代表南宋整个城市化水平,故D项错误。

4突出了对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

中学阶段历史课程能够培养的最高能力是历史解释能力。历史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质上都是对历史作出解释。历史解释需要运用史实作为证据,需要在时间概念中解释历史问题,需要解释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需要从历史环境解释历史观点,等等。历史解释本身具有主观性和选择性,需要遵从“论从史出”、“言必有据”的学科原则,以史料为根本,通过对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历史信息,并依据一定的立场和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正确的历史表述。

【例5】(2014年北京,37节选)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二

(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地图、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考生处理史料的能力,即对史料的深入理解与分析阐释的能力。解答第⑵的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方式一:分别描述四个阶段世界洲际贸易的概况,图16反映出1400年前,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图17反映的是1400―1800年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开始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范围拓展;图18反映出19―20世纪,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图19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解读方式二:从世界贸易的范围、发展速度,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贸易中心的变化等三个方面,结合四幅图从总体上分析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答案】

(2)示例1:(14分)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只有爱才能拯救世界,我为什么要因为爱而羞愧?――朱莉・马洛

象棋比生活好。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全身而退这种事情,如果你懂我的意思。――威尔斯・陶尔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贸易历史论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本科教学; 哲学线索; 历史线索。

对于经济论文" target="_blank">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生们来说,面对《国际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都颇有畏惧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较之国际金融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多的几何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理论发展又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说教中去;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忽视逻辑思维整体把握,割裂各个数学模型间的联系,陷入死记硬背的痛苦境地———从而,在教与学方面,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忽视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 缺乏哲学和历史的视野,必然将国际贸易理论说教成干巴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线条,使得课程的教学缺乏生气和现实感。哲学方法和历史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综观几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我们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也存在着清晰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把握好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与历史线索,才能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本科教学的心得体验,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国际贸易演化中存在的潜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 一) 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到 19 世纪末,马歇尔将古典的劳动和成本价值理论和新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构建一个以供求分析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后经阿罗、德布鲁等现代经济学家的严格证明,使一般均衡理论实现了完全公理化。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 二) 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 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古典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古典贸易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同质性和唯一性的假设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段; 而现代要素禀赋理论,贯彻要素价值论的原则,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在两部门不同要素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外凸状。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 三) 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 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新贸易理论有三大贸易理论模型,它们是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外部规模经济模型仍然应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而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则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应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从而证明了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厂商的非合作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 四) 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理论( 供求价值论) ,即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综观各种贸易理论,其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图 1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从思维的高度展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哲学脉络。综观诸多国际贸易数理模型,大多可以从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几何曲线的变化中得以生动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变化: 或呈直线状( 古典贸易理论) ; 或呈外凸状( 现代要素禀赋理论) ; 或呈内凹状( 新贸易理论) ; 或内外移动或偏向不同的坐标轴( 反映要素积累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或内移或外移( 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 或偏向 x 轴或偏向 y 轴( 反映一国对 x、y 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性) ; 或弯曲或平缓( 反映一国对两种产品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 。相对价格线的变化: 或相对平缓(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或相对陡峭(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在 y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相对价格线上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的位置又呈相应的变化( 两点合一反映一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两点分离则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状态;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左上方,反映一国出口 x 进口 y;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右下方,则相反) 。三条曲线不同的变化组合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形态的变化。此外,作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则成功应用于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中。所有这些分析又统一于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设下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之道。这就是资源配置之道在国际经济格局下简洁而有力的演绎。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国贸理论的讲授,如果过多地渗透进数理的语言,不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其学习和讲授,历史视野的引进也必不可少。纵观数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笔者认为,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

( 一) 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历史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存在着两大流派:

一是自由贸易理论流派; 二是保护贸易理论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当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重商主义;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是为反对当时的《谷物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进扫除了障碍; 李斯特为了保护德国的民族工业,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也是在相互寻找对方理论逻辑漏洞的过程中而提出的,他们背后是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对抗,在思想层面上同时也是他们各自贸易理论观点的精彩叠呈的博弈。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唯一形态的财富观,将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财富观的基础上; 李嘉图为回应《谷物法》支持者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的逻辑漏洞的攻击,创立了比较成本理论,夯实了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使自由贸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广的范围; 李斯特则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提出生产力理论以抗辩斯密的财富观理论,创立符合德国国情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在理论上指导着德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些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阶级烙印和人文情怀,其背景的充分展开,将展现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面。

( 二) 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虽然成功论证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并没有解决贸易双方利益的具体分配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李嘉图留下的这一国际贸易利益划分问题的学术空白,被其后继者约翰·穆勒所填补。于是,穆勒创立了相互需求说,从而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 此后,马歇尔又运用数学工具阐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几何图形使这一学说“精密化”[5]62 -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对 h-o 理论所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分配和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空白进行填补。

国际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现为,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日益将自己建立在更为科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使贸易理论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到供求价值论的不断更替,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最终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从而使其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完善。

( 三) 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富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当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实证检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相反的结果。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矛盾的现象,引发了战后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从劳动分工形态演变的大尺度看,过去一百年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 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也顺次经历了产业间分工理论( 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 、产业内分工理论( 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理论阶段[6]。二战后,国际贸易所表现的特征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 1960 年代以来,约2/3 甚至更多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其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这对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形成强大的挑战,导致 1970 年代“新贸易理论”的诞生[4]94 -95。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对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而正在发展成熟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长期忽视工序层面分工现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动因,或单独或共同地推动贸易理论大树不断地发展、繁荣壮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论的诞生,既有填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空白的需要,又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运动相联系; 重叠需求理论的产生,既有应对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长期忽视需求层面分析的缺陷; 普雷维什的“中心—论”的提出,则既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动因,又有理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参与国普遍有利,而二战后的国际分工情形正好与之相反。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 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经济师,2009,( 07) : 115 -116.

[2]老子,陈忠。 道德经[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 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 01) : 74 -82.

[4]李坤望,张伯伟。 国际经济学( 第二版) [m]。 北京: 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贸易历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本科教学; 哲学线索; 历史线索。

对于经济论文" target="_blank">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生们来说,面对《国际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都颇有畏惧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较之国际金融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多的几何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理论发展又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说教中去;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忽视逻辑思维整体把握,割裂各个数学模型间的联系,陷入死记硬背的痛苦境地———从而,在教与学方面,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忽视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 缺乏哲学和历史的视野,必然将国际贸易理论说教成干巴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线条,使得课程的教学缺乏生气和现实感。哲学方法和历史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综观几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我们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也存在着清晰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把握好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与历史线索,才能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本科教学的心得体验,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国际贸易演化中存在的潜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 一) 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到 19 世纪末,马歇尔将古典的劳动和成本价值理论和新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构建一个以供求分析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后经阿罗、德布鲁等现代经济学家的严格证明,使一般均衡理论实现了完全公理化。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 二) 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 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古典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古典贸易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同质性和唯一性的假设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段; 而现代要素禀赋理论,贯彻要素价值论的原则,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在两部门不同要素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外凸状。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 三) 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 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新贸易理论有三大贸易理论模型,它们是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外部规模经济模型仍然应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而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则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应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从而证明了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厂商的非合作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 四) 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理论( 供求价值论) ,即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综观各种贸易理论,其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图 1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从思维的高度展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哲学脉络。综观诸多国际贸易数理模型,大多可以从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几何曲线的变化中得以生动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变化: 或呈直线状( 古典贸易理论) ; 或呈外凸状( 现代要素禀赋理论) ; 或呈内凹状( 新贸易理论) ; 或内外移动或偏向不同的坐标轴( 反映要素积累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或内移或外移( 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 或偏向 X 轴或偏向 Y 轴( 反映一国对 X、Y 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性) ; 或弯曲或平缓( 反映一国对两种产品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 。相对价格线的变化: 或相对平缓(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或相对陡峭(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在 Y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相对价格线上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的位置又呈相应的变化( 两点合一反映一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两点分离则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状态;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左上方,反映一国出口 X 进口 Y;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右下方,则相反) 。三条曲线不同的变化组合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形态的变化。此外,作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则成功应用于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中。所有这些分析又统一于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设下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之道。这就是资源配置之道在国际经济格局下简洁而有力的演绎。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国贸理论的讲授,如果过多地渗透进数理的语言,不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其学习和讲授,历史视野的引进也必不可少。纵观数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笔者认为,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

( 一) 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历史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存在着两大流派:

一是自由贸易理论流派; 二是保护贸易理论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当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重商主义;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是为反对当时的《谷物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进扫除了障碍; 李斯特为了保护德国的民族工业,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也是在相互寻找对方理论逻辑漏洞的过程中而提出的,他们背后是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对抗,在思想层面上同时也是他们各自贸易理论观点的精彩叠呈的博弈。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唯一形态的财富观,将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财富观的基础上; 李嘉图为回应《谷物法》支持者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的逻辑漏洞的攻击,创立了比较成本理论,夯实了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使自由贸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广的范围; 李斯特则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提出生产力理论以抗辩斯密的财富观理论,创立符合德国国情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在理论上指导着德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些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阶级烙印和人文情怀,其背景的充分展开,将展现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面。

( 二) 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虽然成功论证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并没有解决贸易双方利益的具体分配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李嘉图留下的这一国际贸易利益划分问题的学术空白,被其后继者约翰·穆勒所填补。于是,穆勒创立了相互需求说,从而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 此后,马歇尔又运用数学工具阐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几何图形使这一学说“精密化”[5]62 -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对 H-O 理论所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分配和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空白进行填补。

国际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现为,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日益将自己建立在更为科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使贸易理论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到供求价值论的不断更替,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最终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从而使其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完善。

( 三) 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富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当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实证检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相反的结果。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矛盾的现象,引发了战后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从劳动分工形态演变的大尺度看,过去一百年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 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也顺次经历了产业间分工理论( 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 、产业内分工理论( 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理论阶段[6]。二战后,国际贸易所表现的特征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 1960 年代以来,约2/3 甚至更多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其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这对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形成强大的挑战,导致 1970 年代“新贸易理论”的诞生[4]94 -95。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对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而正在发展成熟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长期忽视工序层面分工现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动因,或单独或共同地推动贸易理论大树不断地发展、繁荣壮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论的诞生,既有填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空白的需要,又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运动相联系; 重叠需求理论的产生,既有应对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长期忽视需求层面分析的缺陷; 普雷维什的“中心—论”的提出,则既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动因,又有理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参与国普遍有利,而二战后的国际分工情形正好与之相反。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 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经济师,2009,( 07) : 115 -116.

[2]老子,陈忠。 道德经[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 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 01) : 74 -82.

[4]李坤望,张伯伟。 国际经济学( 第二版) [M]。 北京: 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