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低碳理念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22:47
低碳理念论文

低碳理念论文第1篇

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倡导将课本知识变为实际生活中的技能。当前低碳生活的理念已经为民众所熟知和重视,通过学校的教育将这种理念从一种口号变为实施操作层面的措施很重要,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整个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活动,使低碳生活进入学校,走进家庭,培养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自然的深奥与神奇,了解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这篇论文对低碳生活理念与生物教学的结合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几点改进生物教学的建议。

2、将生物学科教学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相融合的改进方法

2.1将低碳生活理念与生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从生物学科的教材内容上看,教材原有的各类动物、植物的知识已经涵盖了一部分低碳生活的要素,教师应该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适当突出含有低碳生活知识的部分、紧跟新闻时事,根据学生的兴趣使生物教学更加系统化与层次化。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章节融入环境对生物物种生长发育及分布的影响、生态环境危机及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在现代生物技术等题教学中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在直观见证现代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应用的同时培养其节能节水的低碳行为。此外,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搜集低碳素材,设计低碳生活闷卷并在校园一定区域内进行问卷调查社会实践。同时,制作低碳牛活宣课件进行校吲内低碳宣教。这些低碳教程的合理渗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让生物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困难,为今后更深一层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重视环保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让学生领会多姿多彩的生物界的同时还要了解很多环境保护的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而且还要让他们理解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了解人类的索取会给自己和其他生物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生物世界是很奇妙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些知识在教材中都有详细的讲解。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已及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形成了现在这个高耗能经济,这种经济发展造成无序的抛弃、污染、垃圾、核废料正成为地球生态向前延续的巨大障碍。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多与实践相联系,可以组织学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试着给它们分类,了解它们的习性,收集标本都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和身边的生物相处,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保护地球。

2.3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技术平台提高教学水平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将计算机多媒体平台作为生物知识的教学平台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平台拥有的动画、声音、图片等媒介能让生物学知识呈现出更生动立体的面貌。这些媒介都有助于让生物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生物学课件的制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将大纲上的知识难点深入浅出地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挂图、板书等教育手段减少了众多弊端。如基础理论的很多微观知识点晦涩难解,因此这部分知识尤其注重动画、声像、影视等多媒体技术及资源的利用。实践证明,通过动画显示显微镜下的中期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声像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快捷,轻易地掌握理论知识,还恰好切合了低碳环保的教学理念,有效降低教学资源的浪费。

3、结语

低碳理念论文第2篇

1.1精明增长理念

精明增长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为解决城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而被各国所借鉴,成为指导城市发展的主流思想。“精明增长”是一种实现城市集约型增长的发展理念,它注重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优先考虑将城市新增用地需求引导至已经开发建设的区域,强调对城市存量空间的挖潜,加强社区改造和污染废弃工业用地的开发再利用,提倡城市集中组团式建设,充分发挥已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鼓励低碳出行,保护城市农田绿地、开阔空间、自然景观以及重要环境区域,以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目标。这种融合城市生态体系,坚持集约化、高密度、土地混合使用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和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1.2相关概念及其联动关系

1.2.1相关概念低碳顾名思义低度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由资源消耗和生态恶化导致的灾难性问题频发,为了缓解提高GDP与控制碳排放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开始被人们所认可。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以制度改革、产业优化、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实现经济社会高效益、高效率、高效能发展和人居生态环境提升为目的的绿色集约型经济新模式。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粗放利用是相对应的,起初应用在农业研究上。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用地混乱、交通拥堵、空气污浊等一系列城市问题骤增,于是土地集约利用被引入到城市发展的范畴中来。笔者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含义是在城市范围内,结合当时当地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现状及特点,遵循政策法规的导向,通过增加城市土地投入,挖掘土地内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经营管理,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以实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示范作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区域性、阶段性和综合性的动态发展过程。

1.2.2联动关系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是碳排放增加和资源能源消耗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盲目扩张使建筑与硬化路面规模急增,农用地和园林绿地面积骤减,造成城市土地碳汇量降低的同时也导致空气粉尘、悬浮颗粒的增加。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调整用地结构、产业布局和发挥土地供应的调节作用等方式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使生态环境的破坏被降到最低,使土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绿色集约型的新模式,低碳经济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和支撑,为其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低碳理念引入城市发展中,利于城市的良好定位,指引城市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发展。同时,将低碳经济指标引入和落实到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中,必然从城市人口规模、科学技术支撑、能源结构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引导土地利用向集约化发展。总而言之,低碳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通过彼此相互作用促进对方的发展,而这种互动关系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低碳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在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中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

2研究方法

2.1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为了准确评价低碳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两大系统,按照指标设置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及全面性原则,结合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质与内涵,最终形成了由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支撑、环境质量等4项Ⅰ级指标和人均GDP、产业非农化率、单位GDP能耗、园林绿地面积等16项Ⅱ级指标所构成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由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4项Ⅰ级指标和地均财政支出、人口密度、地均GDP、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等16项Ⅱ级指标所构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指标。每一项指标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需要为各项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以反映这种差异。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指标权重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影响,采用熵值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表1)。

2.2指标数据的量化处理

指标体系里的各项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2年的《河北省经济年鉴》、《石家庄统计年鉴》、《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石家庄市统计局网站等,部分数据通过公式计算间接得到。由于两系统指标的计量单位和量纲不同,因此,为了增强指标的可比性和结果的合理性,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取min-max标准化法对数据进标准化,假设有a项指标,则x1,x2,…,xa是表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b项指标,则y1,y2,…,yb是表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指标,min(xj)和max(xj)分别表示各指标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正向指标采用正向指标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负向指标则采用负向指标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7]:正向指标:Zij=xij-min(xj)max(xj)-min(xj)(1)负向指标:Zij=max(xj)-xijmax(xj)-min(xj)(2)

2.3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3.1耦合度评价模型耦合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动态联合关系。结合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根据耦合度的内涵,构建两者的耦合度评价模型:C=A(x)B(y)〔A(x)+B(y)2烅〕烄烆烍烌烎25(3)式中:C———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耦合度;A(x)———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B(y)———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指数。C介于0和1之间,C越接近1,耦合度越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系统将趋向新的有序结构,C越接近0,耦合度越小,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没有相互关系,系统将趋向无序发展。

2.3.2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耦合度C可以反映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关系,对低碳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两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它无法准确反映系统之间的协调水平。耦合度相同,但是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不同,从而致使同样是协调,却可能存在高低水平之分。为了正确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二者的综合协调水平,在此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耦合协调度模型:R=槡C×P(4)式中:R———耦合协调度;P———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数,且P=λA(x)+θB(y);λ———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权重;θ———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权重,在此假设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同等重要,即λ=θ=0.5[10]。根据公式可知,R介于0和1之间,R越大,耦合协调度越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总体协调水平越高,R越小,耦合协调度越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总体协调水平越低。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了二者的协调情况,比耦合度模型更具适用性和操作性,可以对不同阶段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3实证分析

3.1研究区域概况

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南经济区,市区面积达455.81km2,建成区面积达210.47km2。作为因铁路开通而崛起的省会城市,现已成为该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交通物流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作为全国著名的生物产业基地、纺织基地和华北地区重要商埠,具有广阔便利的市场环境和投资平台。河北省资源能源丰富、通讯交通便捷、工商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使石家庄市成为京津冀都市圈内最具投资吸引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中央政策的扶持、京津冀经济区的整体推进、省会地位的强化、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升级等诸多积极因素推动石家庄市步入一个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调整优化、都市区整合发展的新阶段。

3.2定量分析过程

根据min—max标准化法对石家庄市2005—2011年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里的各类数据进行量化,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4结论

低碳理念论文第3篇

(1)营销方式落后。

由于绿色低碳电力影响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现有的影响方式相对单一,电力用户通过和绿色电力进行项目合作,再由供应商或者开发商和供电公司、输电公司等签订购销合同,以此实现绿色低碳电力的生产与销售。有绿色低碳意识的客户,通过购买绿色电能,电力企业将用户的利润用于绿色低碳电力的发展。但是该种方式的成效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绿色低碳理念的用户数量不多,另一方面是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数量相对有限,限制了绿色低碳电力的营销。

(2)缺乏平等的竞争机制。

目前,电力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竞争市场,导致绿色低碳电力不能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支持和扶持的优惠政策,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到实处,绿色电力的价格并不能和煤电等传统电力竞争。此外,由于我国的绿色低碳电力起步相对交完,整体的发展规模也相对较小,绿色低碳电力生产以及交易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绿色低碳电力的发展。

(3)绿色低碳电力分布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目前,我国的绿色低碳电力资源,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发电以及其他生物质能发电等电力资源都非常丰富,但是这些电力资源都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等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对电力的需求相对较低,并且绿色低碳电力的价格也不能被用户所接受,这限制了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发展。

二、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电力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1)培育公平、公正的绿色低碳电力市场。

为了加速我国绿色低碳电力市场的建设进度,应该保证已经开发和生产的绿色低碳电力能够得到合理的传送和利用。在绿色低碳电力资源丰富,但是电网落后的区域,应该加速电网建设以及绿色低碳电源的开发,保证当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生产出来之后,能够及时、快速的将绿色低碳电力资源通过电力输送渠道传送到消费者以供使用,创建相应完善的绿色低碳电力市场,为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创造良好的条件。

(2)合理的开发绿色低碳电力产品。

为了推动绿色低碳电力资源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我国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调整绿色低碳电力的发展思路,调整电力工业的结构,明确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发展战略,不断的开发绿色低碳电力资源,同时协调绿色低碳电力和煤电等传统电力资源的发展。同时,各省以及各地区应该明确本地可再生绿色低碳电力能源的发展目标,并根据本地区作出适应本地区状况的绿色低碳电力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采用多营销、多手段方式来筹措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开发资金。此外,还应该做好绿色低碳电力的选址、设计以及论证等工作,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电力产品提供便利的条件。

(3)健全绿色低碳电力的营销制度和规则。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充分、合理的应用政府职能,促进绿色低碳电力营销的发展。政府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服务、监督、协调以及规划的职能:其一,政府应该在能源发展的基础上,规划绿色低碳电力营销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绿色低碳电力营销发展规划;其二,培育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其他生产市场等为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其三,强化监督,通过创建国家认可的绿色低碳电力生产与检测体系,对绿色低碳电力产品进行认真,并提供相应的绿色低碳标志,防止电力市场出现假冒的绿色低碳电力产品;其四,政府应该协调好传统电源和绿色低碳电源的结构,尽可能的提高绿色低碳电力资源在电力行业中的比例,进而促进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发展。

(4)创建网络营销平台。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几乎所有的电力用户、用电企业等都具有自身的网络平台,这给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及时的创建网络营销平台,并及时、准确的绿色低碳电力资源信息,这样便于电力用户能够实时的掌握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信息,通过网络营销还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为跨省、跨区电力营销扫清障碍。同时,网络营销平台还能够创建电力用户的电子档案,便于准确和深入的分析电力用户的用电状况,为绿色低碳电力资源营销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创建网络留言板,让电力用户将自己的需求以及意见等反馈给电力企业,电力企业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制定相应的营销规划。通过创建网络营销平台,对促进绿色低碳电力资源的营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制定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绿色低碳电力营销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服务营销,绿色低碳电能是一种商品,因此绿色低碳电力商品营销应该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以服务营销能够更好的被绿色低碳电力用户所接受,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二,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指的是对绿色低碳电力产品进行认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绿色低碳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低碳电力产品的信誉度;其三,降价营销,绿色低碳电力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难以被消费者所接受,一方面向消费者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另一方面政府采用补贴的方式,这样能够降低绿色低碳电力的价格,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低碳电力资源。

三、结语

低碳理念论文第4篇

首先,应加大低碳农业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强化农民群众对低碳农业和绿色消费的认识,让其充分认识到由先进生产技术、资源利用技术、共生链接技术以及“零排放”技术等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和带来经济社会价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参与到低碳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生态家园的建设中。解决好土地使用制度以及经营体制,让农民成为土地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其次,创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运行模式,积极引进资源节约型、固碳增汇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文明型技术在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立足于资源的高效开发、合理循环、减排降污,发展农林复合、农牧结合、农畜配置等新型低碳经济,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统筹规划。最后,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多种农业结构融合。面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特点,确定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朝着组织化经营、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轨迹,朝向品牌化竞争、标示化管理以及法制化监督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迈进。积极引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向着低碳农业与绿色、有机农业融合、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结合、低碳农业与高效农业融合以及农业产业化融合的多种农业结构有机结合,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性。

2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包括农业土地用地以及住宅用地两个方面,其中农业土地开发和利用需要实现由市场经济引导下的自由流转。一方面农业土地开发与利用的自由流转可以帮助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增收创收,同时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住宅用地的流转具有多方面的效益,是落实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措施。促进农村村内住宅用地的整治,使其朝向集约化、房屋迁建集中化以及迁村并居社区化的方向改进,实现农村住宅土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镇(乡)带村发展低碳经济

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进程中规模性、分散且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建立乡镇工业园区,以镇带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借助低糖经济发展理念,促进乡镇企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使其朝着节约资源、降低成的方向自然发展,利用乡镇企业的经济辐射作用,发挥其示范效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引导。坚决淘汰资源消耗好、生产效益低、社会价值低的乡镇企业,坚持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引导乡镇企业向着循环利用、低度污染的产业发展。政府应积极出台政策等相关扶持措施,培育农村消费群体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判别,引导和鼓励绿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现有乡镇企业投入资金和力量用于企业购买新技术、新设备,升级陈旧生产工艺设施设备,推广新能源、清洁技术在乡镇企业的应用。

4结论

低碳理念论文第5篇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低碳经济模式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其它社会要素发展的发展还不具备完全兼容性,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深入农村,仔细分析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解决措施,下文中将详细论述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农业经济生产理念和发展模式落后于整体社会经济建设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低碳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中形成的新模式,并没有深入实践当中。受农村区域信息获取速度、知识普及度的影响,人们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了解甚少。另外,由于低碳经济投入度高、经济收益获取周期时间长,人们对其接受度也比较低。因为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人们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习惯于依赖化肥、农药等加快农作物生长,长此以往,造成农田土壤可耕种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性差且没有科学技术作指导

在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发展转变阶段,受科学技术支持度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影响,缺乏核心性科技发展元素,很难将其转化为生态经济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诸如:农村耕地质量问题、农田水利设施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都是阻碍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的影响因素。所以,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创新技术手段,才可以有效的加快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速度。

(三)当前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我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的同时,造成的农业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被污染,不仅会阻碍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降低农民收益。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改善,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同时,调查资料显示,造成农业污染的因素很多,如:养殖业污染、农业种植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其中,农业种植业污染最严重,主要有:化肥、农药污染、秸秆污染等;养殖业污染主要为:水污染和水资源富营养化。在国际贸易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鱼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水产品污染已成为影响出口关键因素。(四)农村从业人员的整体劳动素质不高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整体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农业生产不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作重要支撑,学生在专业填写的时候很少选择农业,然而实际为,农业部门需要大量的对口人才加入。尤其是在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急需转变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专业性农业专家参与。但当前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整体农业从业队伍人员素质偏下,这种情况,对于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的驱动因素分析

1.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度的提高

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危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据美国气象局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同气候条件因素下,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农业。而农业生产所释放以CO2为主温室气体约占全球人为因素所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农业生产所用的有机化肥数量过多、农业废弃物燃烧过于严重;一方面是农业耕地致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所致。而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前者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后者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为确保低碳经济理念下,实现农业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协调性,必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2.我国对低碳经济理念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的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发展由高碳经济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理念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愈加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间发展的协调性。参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开展以防治水土污染为重点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依法调整部分污染严重难以投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耕地,提高水产养殖业污染治理水平,做好农作物秸秆焚烧利用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用水,有效解决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脏、乱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二)现代农业科技因素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低碳理念的引导下,国家大力研发各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农村沼气工程,它以秸秆、生活类垃圾等为原料,在减少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秸秆还田技术,它既能够培育地力,改善土质的酸碱平衡,又能够作为动物饲料、肥料等使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低碳式发展,又能够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农业协调发展的推动因素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业产生过程中的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总值,不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在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为确保现代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则需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生产机制的特点,将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促使它们协调运转。

(四)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类激励机制推动因素分析

1.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参照农业经济生产总值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采取的推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遵低能耗、低碳化及低污染的原则,借助市场与行政调控手段,再结合农业生态保护成本及其服务价值,来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制约机制

第一,建立以农业废弃物排放为主的税收制度,加大政府财政生态补偿力度,采取“以能代赈”的措施,大力研发风能、沼气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撑;第二,征收农业碳排放税。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期目标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短期目标是增加低碳类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筹集更多的环保资金。

三、提高低碳经济理念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措施

(一)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革新农业经济生产机制

农村之所以不断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究其原因为,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体制过于落后于时展步伐。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低碳经济发展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低碳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用意,确保低碳经济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另外,改革农业经济生产体制,需要在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发展机制,制定有效措施推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减缓农业经济生产环境污染问题

缓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深化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明确我国所追求的GDP增长应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持续化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次,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领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发挥其引领作用,做到收入产出的最大化,加快经济产业的转变步伐。

(三)选择综合化农业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作为农业经济生产发展大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急需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科技化、机械化、低碳化、循环化的综合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依照资源化、持续化、减量化的原则,选择正确的生产技术,全方位、多层次的增加农业经济生产收入,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效益的整合利用。

(四)加大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整体水平差,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农业劳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偏低,人作为主导其它事物发展的主观因素,影响事物发展的各方面,只有作为劳动主体人的素质提升了,才可以从根源上革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所以,我国若想成为农业经济生产大国,就必须造就一批有知识、有素质、有技术、有能力的专业化团队。另外,还需不断开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额度,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适当培训,调动其农业生产积极性。

(五)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

促进低碳区域农业资源整合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完善的低碳农产品市场。借助区域政府间的行政调控手段,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建立起有序的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认证标准、低碳产品检测标准及农业生产标准等,在确保各方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具体措施为:第一,建立低碳农产品品牌市场,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低碳农产品;第二,政府加大农产品企业扶持力度,紧抓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市场增值的同时,实现农业经济的节能减排;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开推广低碳农产品信息;第四,不断完善农业劳动生产制度体系,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生产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农业生产发展的科学角度来重新审视农业经济生产的相关制度,争取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制度,谁污染谁治理,鼓励农村企业发展低碳融资。

(六)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逐步改善传统形式的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施药数量,降低对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料,如:动物粪便、生物肥以及又复合有机肥等,加快生物型农药研究力度,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害虫灾害,可选择抗病植株的方式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另外,大力发展可循环性农业经济模式,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

(七)建立低碳农业生产技术试点基地

低碳理念论文第6篇

潜江市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和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近年来的“唯GDP”发展观念中,该市的不少资源被过度汲取,使其资源数量和储备大幅降低,并且由此影响了植被生态系统,导致环境恶化。在此背景下规划了“湖景天光”生态园林项目,该园林在潜江市省级开发区内,作为开发区核心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建设。

2、“湖景天光”生态园林低碳设计

2.1、设计思路

湖景天光的设计思路以低碳为主导,倡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园林整体设计上引入“活水环”和“碳素时空轴”的概念。首先,园林引入“活水环”。由于园林所在区域为典型的封闭场所,在低碳理念的倡导之下,园林自身的水体供给应尽量减少消耗能源,所以在水源选择上,首选降雨和周边的水源。众所周知,此类水里往往有不少杂质,还有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有机物等,所以在园林中应该部署人工净化水体的装置。具体来讲,结合园林的地形变化,使水体能够从高到低自然地经过水体处理的各个步骤,在沉淀、渗滤等处理过程之后变成符合要求的水体,这种设计理念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显著降低了能耗。“活水环”的水体处理模式,既可以使园林的水体得到及时有效的净化,也能使园林中的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亲自体会到水质恢复的全过程,树立起“低碳环保”的观念。其次是设计碳素时空轴。其本意是在园林中以时空轴线的模式,展示出碳元素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与人们的生活相生相伴的全过程。园林设计时,选取与人类最难以割裂的碳素承载物——煤。园林展示出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发现了煤,进而使之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直至当代由于过度开采煤资源而导致资源告警,并由此转而寻找另外的可替代绿色能源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引发观者的现实思考,树立起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理念。在具体的模块划分上,以远古时期、农耕时期、工业时期和新能源4个模块将时间串联起来,同时在设计元素的选取上,注入隶属于不同时期的典型元素,给人一种视觉和认知的冲击感。远古时期:这个模块设计位置是园林的入口,通过多种类的植被体现出该时期植物高大繁盛的特点,正是这些植物最终形成了煤炭资源。农耕时期:体现的是人类出现后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在园林设计中体现为大片的梯田和农作物,并且结合当地的民俗等因素,陈设了很多诸如面具、图腾等雕塑,给人一种民俗文化的特色感觉。工业时期:人类逐渐进入工业革命,开始使用各类大型机械设备对地球资源进行开采,随着工业进程的加速,这种开采行为变得日益加剧,伴生资源的枯竭、能耗和污染的触目惊心。这部分的主体是以煤矿生产的场景还原来表达。新能源:这个模块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未来,通过引入当今方兴未艾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技术,使观者能够了解当前的低碳理念能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2.2、规划方案

2.2.1、园林的地形规划

在园林的地形规划方面,考虑到地形能够形成一座园林的骨架架构,所以对于地形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园林最终的布局和景观效果。引入低碳设计理念,在场地的利用上应该让地形和设计方案达到尽可能天然的契合,而诸如土方挖掘等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对原本地形的破坏,尽可能减少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最终使地形的设计既能够美化环境,又能减少能源消耗,符合环保要求。具体到“湖景天光”生态园林的选址,该区域的山体标高本身并不高,山势的走向十分缓和,虽然很开阔,但并不高远。与低碳的设计理念进行综合考量,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既要体现出园林图纸设计中的布局和景观,又要以该区域的现有地形为主,因地制宜。例如可以将挖湖过程中产生的土方用来增高山体,使各类材料能够物尽其用。

2.2.2、园林的交通设计

在园林的交通设计方面,“湖景天光”生态园林在设计中依旧遵循低碳理念,所以在路网的部署上能够尽可能结合现有的路线进行微调,对场地内部本来已经具有的小路进行原样改造利用,从而降低工程量,减少能源和材料的能耗,降低园林本身的造价。而考虑到园林的人性化功能,最终对所有的路网分为3个类别进行设计和建造:(1)木质栈道。此类路线最多出现于园林的出入口,还有一些地形起伏较大且十分便于布设的区域,木质栈道充满了野趣,能够给游览者新奇的体验。(2)石级道路。这个类型的道路主要设计在树林中以及需要攀登的区域,游人能够沿石阶而上,且石阶不必做太多的休憩,兼顾耐用。(3)缓坡道路。主要出现在坡度不大的地区,缓坡非常适合游人散步。以上几种道路模式互相组合,为游览者提供不同的体验。

2.2.3、园林的绿化种植设计

在园林绿化种植设计方面,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湖景天光”生态园林注重突出古朴优雅的氛围,使游人能够体会到清新疏朗的生态感受。经过考察,此部分区域的原本植被量较大,但也有小部分区域植物十分稀少。其不足之处在于植物的品种比较少,难以自然形成林冠线。在色彩的布局上也不够丰富,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无法形成彼此的呼应和点缀。在低碳理念的倡导下,对于场地中原有的植物应保留,既保持其原野气息,也不破坏已经形成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通过引入必要的植物来增强天际线视觉效果;引入充满色彩的树种为园林构造足够丰富的色彩层次,为观赏者带来优美的视觉体验。植物选择应充分注重其碳汇能力。由于阔叶植物具有更佳的碳汇能力,因此在选择时应使其优先于针叶树种。不少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相比体现出更强的碳汇能力,所以在选择时也应综合考虑。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固氮能力,

2.2.4、园林的建筑设计

在园林的建筑设计方面,遵循降低能源消耗的原则,在“湖景天光”生态园林中对建筑的模式也进行了特别的规划和设计。园林中的酒吧区、茶座区和管理区等设置在彼此靠近的区域,因为这些设施及用房会消耗较多的能源,通过集中管理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电力、水源的管网布设,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成本。而建筑本身则充分发挥了其依山面水的特点,在采光和通风方面均因地制宜,减少能源消耗。在建筑材料的选取上,尽可能使用耗能不高的材料,从而降低材料的碳排放值。如果当地出产某种材料,则不选取外地的同类品,从而降低交通运输费用。尽可能少用人工材料,选取天然材料以及可以循环使用的材料。在有条件的建筑中设置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和太阳能设备等。

2.2.5、园林小品设计

在园林小品的设计方面,既要满足该小品的功能性,又要实现其美观性和环保性。例如园林中的座椅、垃圾箱等元素,既要使其在美术效果上与园林风景融为一体,在材料的选择上又要符合低碳环保的原则,注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2.6、园林的景观水体设计

在园林的景观水体设计方面,考虑到大量水体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而如果水体的设计与此区域本身的生态平衡相抵触,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污染,所以最终选择的设计理念是因地制宜,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净化、天然地表水源等来构建园林的水体。因为本区域属于相对封闭的场地,所以主要的水源来自雨水收集和中水净化。为了使水源尽可能重复利用,布设了自洁循环系统,“湖景天光”生态园林的驳岸也由各类生态建材所组成,在合理的水生植物的作用下,能够使水体和景观充分融合在一起。

2.2.7、园林的循环利用设计

在园林的循环利用设计方面,日常维护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而对于植物性的废弃物,往往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能够转化为肥料。之所以没有选择废弃物填埋的处理方式,是由于填埋涉及到较大的工程量,会消耗较多的能源,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使园林的土质遭受污染。所以设置了废弃物处理中心,通过处理,使绝大部分废弃物转化为能够继续利用的肥料。

3、结语

本文在详尽分析潜江市“湖景天光”生态园林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低碳理念,阐述了基于低碳的园林设计模式。当前,在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中,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逐渐已经成为园林设计的新思路,也会成为未来园林的重要模式。动,将使用材料对当前生态系统带来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实际景观设计工作中,对生态系统的重视工作关系到整个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景观的持续存在。在北京市园博园建设中,关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规划就是我国景观设计中的一个亮点。在园博园建造之前,永定河多年断流干涸、生态退化,卢沟晓月这一美景已消失长达30年之久。在园博园设计过程中,北京市水务局利用再生水、雨洪水、官厅水库三方面的支援,在先期救活了永定河,重新恢复了自然的生态系统。同时为了让水“活”起来,又专门设计由泵站和管道组成的循环系统,使得永定河中莲石湖、门城湖、宛平湖、晓月湖、园博湖的水循环流动起来,并且人工设计落差,让水逐级跌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3.2、合理利用景观材料

景观可以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对于硬质景观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尽量节约,并尽量选择可以再生或循环利用的材料。对于软质景观而言,在选择时尽量保持与当地水土环境的一致性。北京园博园对景观设计区原有材料的利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体现。北京园博园内锦绣谷中的石笼设计,就是在节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师充分考察园博园当地的原址遗迹,并充分地将遗址中的剩余材料规划在设计中。整个石笼的建造中,大多数石料都是源于遗址的剩余。整个石笼的设计与建造既重新开发了当地的现有资源,又为整个景观建造工作节省了大部分材料,将资源循环与节约的理念结合起来,融入到景观设计的实际工作中。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的发展速度尤为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废弃的工业用地。在面临这些工业用地时,以可持续发展及节约的眼光对其进行设计与处理,在设计区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工作,不仅减少了对大自然的损坏,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对社会的进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都具有积极作用。

3.3、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

大自然的能量远超出人类的想象,尤其是一些自然奇景以及大自然自身的净化系统功能。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大自然自身形成的景物特征,以自然为基础,设计带给人美感的景观。另一方面也应当顺应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自然原貌,即保持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使带有美感的景观能够一直保持。北京园博园内石笼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原址材料的再利用与节约,在自然力量的借用中也颇有亮点。设计师在石笼建设过程中,除采用原来的石料,整个设计也保持石料原有的造型。虽然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人类不可避免地会对大自然产生一些危害,但是只要这种危害行为所产生的速度小于大自然恢复及更新的速度,那么景观设计就会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4、加强景观设计的管理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节约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加强节水设计能力,用最少的水设计出最好的风景。(2)节约用能,在设计上优先使用一些能耗低的材料和设施。为了保证持续性和科学性,规划设计必须与管理科学进行合理融合。因为在当前的景观设计中会面临一些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运用管理手段来解决,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模式。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引导变化,以便能够维持那些很重要的过程和部分景观系统。在规划设计时,要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注重策略和创新,注重每个过程及各方面的协调,并在施工时注重设计跟踪和监督,充分发挥规划管理的作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4、结语

低碳理念论文第7篇

节能环保是潮流,但不是时髦。它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生态、生存的需要。学术节能环保行为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的修养和素质。期刊征稿我们欣喜地看到,莘莘学子已经行动起来,尽自己所能,为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做出努力。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让节能环保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自觉。---编者

“少开一天车,可减排二氧化碳8.17 千克”、“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减排二氧化碳2.5

千克⋯⋯”近段时间,一批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重庆各大高校的校园和街头,向广大学生和市民

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节能窍门,并动员大家参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我为哥本哈

根减斤碳”在线承诺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节能志愿者

“咦,你看那些孩子在做什么呀?”日前,朝天门广场别开生面的一场“表演”吸引了人们

的眼球。只见18 名身穿黑色T 恤的年轻人双手举着黑色纸板,迅速组成CO2 的造型;几分钟后,

20 余名志愿者拉着手跑向CO2,CO2 中的C 消失了,志愿者们举起双手把蓝色的O2 围在中央⋯⋯

这群年轻人是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理

工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等九所高

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通过这种特殊的行为艺术呼吁人们关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

“CO2 造型代表生活中让大气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而C 的消失则代表人类齐心协力阻止了

气候变化,尽情享受纯净的空气。”其中一名志愿者告诉笔者,参与此次活动的50 名志愿者分别

从杨家坪、江北、南坪、沙坪坝出发,徒步行走40 多公里,耗时3 个半小时才到达了朝天门广

场。沿途,他们向广大市民宣传、讲解平时在生活中节能的小窍门。

“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进而感染其他人,让大家都参与到环保节能的队伍中来,这是

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志愿者梁晓云说,希望大家都成为节能志愿者,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出一

份力。

让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

自去年11 月以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掀起一股减碳生活的风潮。笔者获悉,为响应节能号

召,重庆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该校虎溪校区开展了一场大型宣讲活动。

活动期间,戴着CO2 面具的重庆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校园内热情地向来往同学

讲解减碳知识,在活动的感召下,过往学生纷纷在“哥本哈根减碳生活墙”上签名承诺:低碳生

活、保护环境。

节能节水宣传展、环保知识竞赛、放映环保纪录片、发放环保手册、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

厂、与全国各兄弟院校交流环保节能活动开展状况⋯⋯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播环保理念、倡导

绿色生活”宗旨之下,西南大学爱护地球村环境保护联合会每学年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呼吁

身边的人参与环境保护,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做到“环保我先行”。

一次性桌布剪裁而成的婚纱,点缀上绿色的叶子、饮用水瓶盖、五彩的糖纸和一次性筷子,

将会带给观众怎样的视觉感受?日前,重庆工商大学环境科技协会和女大学生研究协会联合策划

的“环保时装秀”变废旧物品为精美服装,给观众呈现了一场特殊的视觉盛宴,不少观众为之拍

手叫好。环保时装秀、义务回收、变废为宝、义务植树、绿色论坛以及环境讲座,重庆工商大学

第2 页共 2 页

环境科技协会通过组织开展各类特色创意活动,吸引不少学生对环保节能的关注,并主动参与其

中。

据了解,重庆各大高校都成立了与环保节能相关的学生社团。除在本校开展活动外,各社团

还常常聚集起来开展一些大型活动。

“低碳生活是校园里一种新的时尚。”重庆邮电大学梅林环保社社长梅林告诉笔者,在学校

积极引导、各社团大力号召下,低碳生活在重庆各大学校园已形成一股风潮。

将低碳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

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的同时,重庆各高校的教师也将目光转移到低碳经济

研究上来,并将低碳这一理念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郭阳旭就是其中

之一。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等新鲜提法的大背景是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

来严峻挑战。”郭教授分析,低碳理念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延伸到经济领域就是清洁能源开

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

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教育职称论文投稿中国乃至全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实现。

谈及学院如何深化低碳这一理念,郭阳旭认为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尽管没有开始专门的

课堂来讲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但可融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例如旅游相关学科

可引入生态旅游,经济学科可引入生态经济等概念。通过课堂内外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加深老

师、学生对低碳理念的认识,了解其发展趋势。第二,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在实

践中践行相关理念。第三、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重庆工商大学低碳经济研究所目前正在筹备之

中),针对社会现象、重大问题以及相关产业进行专门的研究,探索低碳技术模式,并将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