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时政新闻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19:33
时政新闻论文

时政新闻论文第1篇

1.1主流媒体需要注重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在媒介融合普遍而深入的布景下时政新闻一直是我国媒体传播的首要消息范例。众所周知,时政新闻的传播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有其重大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党媒传播而言,时政新闻始终贯穿着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等,反映着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总的来说,任何性质的传媒都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对于广义的时政新闻而言,时政新闻又超越了意识形态领域,譬如政府的全部传播行动都可以看做是时政新闻的传播。时政新闻的传播以传媒作为中介,具有“诉说”和“解释”两个重要环节,通过了解传播什么、怎样传播,来考量一个媒体的专业水平。长期以来,至少对于我国的主流媒体而言,始终是把政治宣传等同于时政新闻的传播,态度严肃,始终追求宏大的叙述观念和语态,这种明显的刻板印象受到不少群众的排斥。因此,若想实现时政新闻传播承载的重要功能,首先要保持时政新闻在整个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和权威地位,其次要保证时政新闻在人民群众中的有效传播。这样才能表现时政新闻传播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于此同时,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时政新闻是其主要的媒介职能。就如全国的“政治协商会议”等重要的政治活动,主流媒体相对来说会承担更加重大的时政新闻传播任务。事实上,对于时政新闻的传播,应该更加注重其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而很多以往的媒体总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报道数目和规模上下工夫,并没有从群众的角度考虑这种问题。换句话说,缺少理想的传播效果,过多的传播机会只是在浪费机会。

1.2网络化共建为时政新闻的传播奠定了新的优势在当代世界时局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仍在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由此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呈现出新的美好前景。在媒介融合此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为媒介融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在此根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做简要概述。众所周知,视频是电视传播各种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先天的优势也使得通过电视传播新闻始终在各种媒介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于此同时,电视新闻的传播还包含了音频、图像和文字,这种各方面媒介手段相结合、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闻传播方式更有利于大众的接受,也有着更加明显的传播效果。当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媒体组织开始拥有更为有序的明确分工、合作,时政新闻的有效传播也更为显著。在时政新闻传播之前,又涉及到了时政新闻的制作。无论哪一年,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会时常有重大的新闻或者历史事件涌现出来,奥运会、世博会、世界经济危机等,从这些新闻报道来看,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些许相似的特点:网络媒介推动着这些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并且看似星星点点的非官方的媒体在网络消息的采集等方面都提供着重大的线索,他们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充分可行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优势,进而搜集正确的报道角度、挑选合理的素材、选择简单有效的报道方式,通过网络中网民对报道主题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时政新闻更具有趣味性、丰富性,更能够贴近民众,也有利于报道往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更具有代表性的方向发展。然而,时政新闻的制作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拿来主义”,尽管在当今媒介日趋融合的背景下,仍然有网络、广播等同质化的问题,但是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发轫期,因为这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当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发展趋势日益激烈,网络化共建的优势也将逐渐表现出来。如此一来,时政新闻制作的内容的说服力将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种传播方式。

1.3时政新闻的传播要求媒体多向度并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内容和方式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化的不断影响,我国时政新闻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是向大众文化转变,从意识形态方面影响受众的日常生活。这种大众文化极大的降低了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趣味性,严重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其消极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由此,传播礼仪的作用逐渐彰显出来。首先,从传播礼仪的角度来看,若想抵御大众文化对时政新闻的消极影响以下两个重要途径缺一不可。1)时政新闻的源头;2)传播时政新闻的机构。对于第一个方面来讲,政府机构若想保证其自身的权威,就必须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在政务礼仪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免更深层次的造成致命的硬伤。而另一个方面,时政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够以讹传讹,同时也有义务甄别来自网络上的不实的言论,以提高网络上新闻的真实性。否则由此源头衍生出的时政新闻就没有过多的权威性、神圣性可言了。注重传播礼仪的另一个优点有关于人际关系的传播,即在收集有关时政新闻的材料和传播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应该与受访者进行融洽的交流,这不仅能够更大限度的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材料,还能够传播时政新闻在受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使得传播的效果更佳理想。时政新闻的传播观念不仅要注重传播礼仪方面,还要考虑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在时政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最反感的就是其内容的枯燥无味,传播方式的古板老套。而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就是建立在时政新闻制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满足各类受众对时政新闻的接受习惯和条件。其指向性和普及性使得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2结论

时政新闻论文第2篇

关键词:时政新闻;城市台;“大新闻”平民视角

在各个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观众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个电视集团的竞争却是越发激烈。在中央和省级频道的夹击中,城市台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凭借地方新闻节目的地缘性和贴近感,城市台创造了央视、省级卫视所没有的、专属于城市台的独有资源与发展空间。

在所有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一直都是“重头戏”,其承载大量的政策和信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因此,时政新闻是城市电视台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时政新闻这一个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城市台抢得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厦门广电集团《厦视新闻》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

《厦视新闻》是厦门电视台建台以后自办的第一个新闻栏目。在以往的操作中,《厦视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厦视新闻》的收视率与其他新闻栏目相比,始终未见优势。2008年3月31日,栏目进行改版,时长从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并且对其标识、色系、标题条、字幕等全部重新设计,同时在报道领域、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均进行了调整。2009年在新闻栏目群的收视数据呈整体下滑趋势,《厦视新闻》却逆势大幅上扬。2009年的市场份额为8.63%。改版收效成绩不俗,笔者认为,《厦视新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拓宽报道领域,树立“大新闻”意识

一直以来,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容易出现领域固定、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报道、会议报道、成就报道、典型人物报道、重大节日报道。枯燥、乏味的报道不免使观众收视兴趣淡然。

《厦视新闻》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时政新闻关注点除了领导动态和会议报道,还可以是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发展各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冲撞与突破、经济、文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问题以及市民生活的新动态等等,特别是要抓住当地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为观众提供更有效更具可看性的新闻,并集中时间、力量、篇幅报道,形成声势,使之成为舆论热点和新闻亮点。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厦视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社会热泌话题等等。2008年,厦门确定援建四川彭州四镇之后。新闻中心主动联系厦门前方指挥部和彭州电视台,组织精干队伍前往彭州采访,推出系列报道“挺起彭州”,这组报道延续至今,反响不俗。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厦视新闻》推出“东进新曲”大型组合报道,反映厦门环东海域开发的新成就。新闻、深度报道、评论、言论多种体裁并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两大背景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振信心的力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流媒体的地位得以彰显。

二、调整报道角度,体现时政新闻的权威价值

观众之所以对时政新闻提不起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报道的切人点没有选择好,这让本来关乎民众的新闻看起来只是政府在自说自话。只要调整报道角度,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寻不少新闻点,也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1、新闻报道中突出“贴近性”,实现平民化视角

时政报道在操作中需要认真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收视心理,在党委、政府要传达的内容和观众感兴趣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来处理。大体说来,时政报道切人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由热点问题与本地的关注点切人;由新闻背后的故事切入;由事件引发的反思切入;由社会健全发展的关系切入……切人的角度很多,关键是要从民众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在具体操作上,着力调整电视新闻的报道视角,重点选择“党委政府重视,民众关心”的事进行报道。比如,市政部门经常会举行各种新闻通气会,介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或者工作重点,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民众比较关注的兴趣点: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新建道路等等,一个工作简报因此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比如,在厦门人民面对交通难、就医难、就学难的时候,《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厦门模式再解读”,介绍厦门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破解“就医难”方面的做法。分别以厦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一老一小”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蔚然成形;社区医院“变身”,民众心态“转型”等为题目制成系列报道,通过这一系列报道给市民全方位地介绍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方便市民得到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救助。这一变化使新闻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以与人为善的姿态,建设性的思路出现在观众面前。

2.挖掘观众深层需求,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价值

除了在选择新闻时要严格按照新闻价值来进行选择以外,时政新闻不能停留在仅仅满足观众需求的层次。很多重要问题,在它的初发阶段很难引起观众本身的主意。观众没有显示出强烈的需求,没有在社会上形成热点、难点、焦点,这些问题就形成了观众的隐性需求。所以,要保持时政新闻类栏目在电视新闻中的主导地位,就要高瞻远瞩,深入报道,发掘难点热点,担当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民众普遍对经济类新闻提升了关注度,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将镜头对准我市上上下下应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促发展的生动实践,并在《厦视新闻》栏目中开辟“坚定信心促发展”专栏,从政策解读、行业逆势成长透析、以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投资片区建设情况等多角度人手,为广大市民和企业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和厦门建设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厦视新闻》通过“98贸洽会”、教师节、中秋节、爱牙日、无车日等等节日为由头,制造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新闻,通过爱牙日、无车日等纪念目的新闻来关心平时容易被忽视的话题,有益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生命的关爱。

三、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时政新闻的活力

当前,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固定、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这不但直接损害了时政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而且在观众当中也引发了或轻或重的逆反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档节目的收视率。因此,不妨把时政新闻做“软”一点,在报道方式上尽量地人性化、趣味化、形象化,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超级秘书网

1、缩短新闻篇幅,将几条会议精炼出最主要的内容,缉合成一组,以“要闻快报”的形式集中播发。如此处理,既避免节目出现拖沓的现象,节目的信息量也得以增加。

2、采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丰满新闻内容。如对某些有特点的、重要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对某些消息里面容纳不了的内容、不便容纳的信息,除了正常消息报道以外,就应该运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予以锦上添花,从而形成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立体的整体宣传效果。2008年中,厦门市委首次赴台湾参访,除了完成在台湾的报道之外,节目还主动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同行联系,请他们采访当地台商、专家、市民,收集他们对厦门市委参访活动的评价,并在节目中及时播出。这组报道极大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新闻的辐射强度。

时政新闻论文第3篇

二十一世纪初期时事新闻多被列为高中政治考试中的必考内容,而当前高中政治必修课的基础知识中诸如认识论、辩证法、唯物论等均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时事新闻要素的有效融合。高中政治的日常学习相对而言更偏重于理论化,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思考能力以及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对此,在对日常时事新闻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适当地以课本的专业知识加以引导,尤其是在逐步积累深厚的时事新闻之后,在课堂上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在解读和讲解高中政治的知识点时,就更能有的放矢。同样,学生在接触了大量的时事新闻并将其与课本知识糅合起来进行理解之后,其新闻敏感性、政治敏感性以及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融合的能力等必然会迅速提升。为了保障学生对时事新闻的研究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新闻五分钟播报和讨论时间。将学生按照政治课值日生的方式进行分组,上课初期学生不但需要对当前国内外的新闻进行播报,还需要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表达,其他学生可以作为点评方和辩论方。这种方式对学生知识、眼界、视野等都能有效扩展和提升,以及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和对课堂气氛的有效调节等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学生将理论和时事新闻之间进行融合之后,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其他学生进行辩论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样可以得到系统地提升。

二、转变课堂学习观念,合理安排新闻运用时间

(一)逐步开展主题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学政治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相对而言,政治应该是高于生活但同时与生活有极大的联系性的基础学科。在对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具体的学习与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从书本中脱离出来,逐渐将自身的视角从理论学习转移到社会生活中来。以近期比较火热的“青奥会”为例,“青奥会”本身与青少年的成长紧密相关,因此,与“青奥会”紧密相关的各类时事新闻均可以在课上以主题讨论会的形式来进行。但是在针对新闻话题展开分析之前,建议教师不要采用传统的教师挑选题,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而应由学生根据时事的变化自行选择与课上内容讲解相关的话题作为材料。此种教学模式,将原本以如何应对答题的知识点固有化和模式化所带给学生的压力,从根本上进行了缓解,枯燥无味的教学开始因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

(二)巧妙设计课堂内容,融入时事新闻讨论

时事新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融入同样需要巧妙构思,一般来说教师习惯性地在上课伊始的5分钟到10分钟内,或者在下课之前的5分钟到10分钟内,将时事新闻融入进来与学生们进行探讨。但是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下课之前的5分钟到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还可能在教师所讲解的课程内容中,这时候带入时事新闻对于学生思维的迅速转变自然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建议教师将时事新闻作为课上讲解时重要的材料在课程中有选择性地进行融合。当学生带着疑问和新鲜感来面对课堂讲解的转变时,其对本课内容的总结、领悟和归纳等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

时政新闻论文第4篇

关键词:时政新闻;新闻资源;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65-03

2003年秋季新课程标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1]这些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围绕“生活”这一主题,注意吸收一些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并注重考虑学生成长特点而对课程资源做出整合。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没有丰富和恰当的课程资源,再好的课程改革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2]。新闻资源,作为最能及时鲜活反映社会动态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集知识性、时代性、针对性、广泛性于一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利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一步挖掘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利用价值,需要对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情况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梳理。为了加深新闻资源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利用的认识,以便今后对其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在对此方面研究比较全面的分析基础上,对于新闻资源的课堂利用情况做进一步探讨。

一、新闻资源含义

要弄清楚新闻资源概念,需先从新闻定义入手。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由此得出新闻资源的解释是,一切关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性、评论性的文本都属于新闻资源。它来源多样,可以源自报刊、广播、电视甚至网络。它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消息、通讯、评论、速写等都是新闻资源的类型。

理清新闻资源这个概念,还要对政治教学中常见的“时政新闻”作一说明。单就字面理解,新闻资源的范畴要大于时政新闻。根据《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的解释,时事就是“最近期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时事侧重指各种大事情本身。适用于最近期间所发生的事[3]”。由此可见,在时政的语境下,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等方才进入时事范畴,而一些地方性、个体性、评论性和部分网络言论等新闻资源则不包含于内。故本文所提的新闻资源利用不完全等同于目前思想政治课程研究所提及的“时事教育”和“时政教育”,而是比这些概念的范畴更宽广,将不被时事新闻所包含的地方性新闻、新闻评论、普通社会新闻、网络热点言论等也包含于内。

二、研究进展分析

为了增强本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笔者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共检出了相关图书2本,相关期刊论文63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7篇。关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利用的论文中,以一线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居多,而在新闻资源分类中,对于时政新闻在思想政治课的利用研究占绝大多数。由于时政新闻也属于新闻资源范畴,笔者也将其纳入研究对象。

1.发展阶段。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目前所存在的阶段梳理研究很少,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阶段梳理多是被其他的书籍、论文顺带提及,针对性不强。总结一些论文、书籍的观点,大致可以把新闻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利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建国后35年(1949~1985)适应政治形势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着眼于社会政治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政治服务功能[4]。对于新闻资源的利用也以当时的政治形势为主,配合宣讲当时的政治活动[5]。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为完全与教材孤立出来,单独开辟时事思想政治课。这种情况以前1951年最为突出,教育部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做了统一规定: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增设《时事政治》每周一学时。

(2)1985至2003年课改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期间经历的三个阶段的课改过程,不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而且还加强了理论性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的结合,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6]。此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情况与上一阶段相比较,淡化了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7]但是由于学科性质的束缚,课程结构的单一,所采用的新闻资源仍是以时事热点讲解为主,教学目标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思想教育目标。

(3)2003年至今新课程标准下的新闻资源多方位利用。新课程标准下,融合式综合课程的建立,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课程形态与学习方式的综合[8],新闻资源运用到更广阔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相较前两个阶段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新闻资源无论是从数量和还是种类上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数量都比较大,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需求,对于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更为丰富。

2.内容分析。

时政新闻论文第5篇

一、新闻本位观念的树立

新闻在启蒙学者的手中,不管是王韬还是梁启超,都充其量只是一种实现他们政治理想的“器”,而新闻走向现代化,新闻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新闻事业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摆脱这种地位,这个问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得到了解决。中国新闻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创立,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新闻学回归到了学科建设自身,新闻本位观念树立起来了。新闻事业从新闻本位观念的树立开始摆脱政治斗争工具的地位,从而由独立发展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新闻本位观念的树立首先体现在新闻学者的身上,在中国新闻学的启蒙者那里(特别是维新派和革命派),报业与政治是同一个意思,故有“以言报国”、“以言救国”等表现士大夫气概的豪言壮语。可以说,中国新闻学的启蒙者们更大意义上可以算做政治家。新闻学的创立者们,他们也有政治立场,比如反帝爱国,但是他们在研究新闻学时,是以学者的身份,而不是以政治家的身份。所以他们的新闻学著作,虽然并不回避政治,字里行间也能感觉到微弱的政治倾向,但这时他们讲的是新闻工作的职业使命和道德,而不是政治义务。这一时期的新闻人已经摆脱了政治家的身份,具有了新闻人独有的品格。

新闻本位观念的树立还体现在新闻学专著的问世。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无论这些著作的框架设计、论证水平和内容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五四开放的心灵使它们具有了相同的视角:将以往睁开眼睛看世界,转变为从现代世界交往体系看中国。这些新闻学专著的问世,实际上构成了中国现代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在他们的作品里,阐述了新闻的功能,但是这种对新闻功能的阐述已经完全不同于梁启超等人,新闻不但不再单纯是一种政治斗争的工具,而是作为了一种“学”与“术”的综合体。中国的新闻学也已着手自身领域的建设。正是有了这种本位化的理论框架作为依托,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更迈进了一步。

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这一时期新闻研究团体和新闻教育的出现。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它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同时也是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

二、新闻自由观念的深化

辛亥革命的胜利,袁世凯的,昔日仕途的废除,西方文化的刺激,给新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了从未有的心灵的解放。他们不像上一代那样生活在传播观念的包围中,不需要依附于官场、血亲家族或其他群体,开始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自我责任感。这种形势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开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其特点若从学术研究角度讲,即在于它补充了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中所缺乏的个体自由意识。若没有这种补充,新闻学也许将永远以启蒙的形式被固定在“国事”的卵翼下。新闻事业可能永远也就是“国事”的辅助工具而已。

首先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云人物具有强烈的自由意识,他们在自我觉醒的基础之上,阐述了一系列和新闻自由有关的政治自由理论,这些理论为新闻事业的现代化起了铺路的作用。在他们那里,言论思想自由早已不是梁启超式的宣传口号,而是进行了理性思考的问题。陈独秀说:“言论思想自由,是文明进化的第一重要条件。”也认为:“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都是为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的。”鉴于这个认识的基本前提,他们都主张言论和思想(不是行动)的绝对自由,反对任何对言论和思想的强力压制。这种对思想言论兼容的态度,也表现在他们编辑的报刊上。

其次就是政论传统的恢复。这一时期,我国报刊政论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发展,树立了优良的政论传统,彻底改变了民国初年那种以应景文字充斥报端的局面。《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评论形式纷纷出现,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彻底打破了民国以来报刊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政论传统的恢复,一方面体现了新闻自由开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民主、自由观念的进一步深化。

五四时期的新闻学者们,追求自我心灵的解放,这种追求必然体现在对政治自由的追求上,而他们对于政治自由理论的阐述,其实客观上为中国新闻的现代化树立了理论框架,铺平了中国新闻现代化的道路。

三、新闻业务的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中,新闻业务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报纸彻底改变了近代报纸那种启蒙的状态,走上了现代化报纸的道路。新闻业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第一,报刊文风的改变。从《新青年》开始,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这既是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大贡献,也是对新闻领域的一大贡献,由于白话文的运用,报刊文风为之一新。

第二,副刊的革新。副刊是现代报纸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这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三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这些副刊办得很有特色,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还强调文化娱乐性,介绍新文学,发表大量的新诗、散文、短篇小说、知识小品等,给读者以精神享受。这些成就无疑是现代报刊的有益经验。

第三,新闻采写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徐宝璜的《新闻学》中体现得非常明确。他指出“供给新闻”是报纸的首要功能,从而把人们引向了认识新闻报道自身运作规律的道路。强调新闻报道要求正确、求完全、求迅速、求丰富,要建立在读者的需要之上,还指出报道要与意见分离,这些观点标志着五四时期的报人对新闻的采写有了现代化的意识。

时政新闻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政治性;敏感性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成为新闻界长期讨论和关注的理论焦点。特别是近期内连续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人们把关注的矛头直指新闻新闻媒体,面对接连发生的新闻事件,新闻媒体所表现的态度和做出的反映以及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受到人们的热议。应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体的反应能力和政治导向的把控能力决定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影响着新闻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众所周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国家重要的宣传口径,承担着党和政府的喉舌的作用,成为信息和传递的重要端口,新闻的政治性占据新闻工作的重要地位。同时,新闻的敏感性又是新闻记者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主要指标,指引着新闻工作的方向。但是,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空洞无物、新闻敏感钝化,甚至刻意炮制假新闻的事件屡见不鲜,如此等等皆与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无不相关。

一、何为新闻的政治性

自古以来,新闻和政治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信息传播从早期的肢体传播、口头传播到如今高度发达的大众媒体传播,新闻传播方式的日益演进,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伴随着人类交流方式的更迭而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如此多样的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紧了其与政治的联系,新闻包含着很强的政治因素。回顾往昔,古代报纸的出现就是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邸报的内容删选和出版被当权阶级把握,新闻传播媒体成为政治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无独有偶,在西方亦是如此。“西方国家早期的报刊史有力地说明,近代印刷报纸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需要分不开的,是与民主自由的思想观点,同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斗争密切相连的,是资产阶级用来建立自己政治统治的武器。” 足见,新闻离不开政治,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

在我国,政治性是新闻事业的重要属性,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或多或少的被新闻舆论所映射,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新闻舆论更是要坚守政治性,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好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任何一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要明确新闻政治性的重要使命,发挥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舆论导向,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代替党、政府和人民发表强有力的新闻言论,表明政治立场,发出正义之声。

新闻的政治性是新闻工作的首要和必要属性,即在整个新闻传播工作中新闻媒体应该坚守的总原则和总任务,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代表政治当权者,并为其服务,新闻话语要具备相应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纵览新年以来的大事要闻,从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马航客机失联、西安某幼儿园非法喂食处方药、广州PX项目到乌鲁木齐爆炸案……一系列事件中,我国新闻媒体表现出明确的政治立场,表传达出坚定的政治观点,及时发出政治声音,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了社会的安稳和团结。由此可见,新闻的政治性或多或少的埋藏于新闻事业中,对于整个新闻工作的有力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何为新闻的敏感性

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关于新闻的敏感性早已成为学界讨论的关键词,而且大多是将新闻敏感性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相连,从业务技能上探讨新闻敏感性的对于新闻工作的意义。整理了大量文献后,发现对于新闻敏感性的思想内涵,学者们可谓是众说纷纭。“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就是对新的事实中的新的信息的发现和辨识能力。”“新闻敏感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辩识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新闻敏感性主要指新闻工作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洞察社会形势、把握报道特点等能力的综合反映。”“新闻敏感是记者、通讯员对社会形势和客观事物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以及对所要报道的事物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等等。总结上述言论可以看出,新闻敏感性常常与发现、辨别、预见、洞察、捕捉等词汇相连来启动新闻事实的信息传播。所以,笔者认为新闻敏感性就是先于新闻报道之前,准确而又迅速的感知新闻事实所具有的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是新闻记者必备的新闻素质。

在西方新闻学中,新闻敏感被称为“新闻嗅觉”或“新闻鼻子”。它是新闻记者能力的集中综合体现,其大致包含了新闻事实发生前和发生后两个部分。对于新闻事实发生前来说,新闻的敏感性即是先于事实发生前预感到事件的来临,做好准备报道;而对于新闻事实发生后来说,新闻的敏感性即是于事实发生后从已发生的事件中探寻具有高度新闻价值的线索,从旧新闻中找闪光点予以报道。既能够从危机混乱的事发现场提前预知新闻事实的来临并进行采访记录,又能从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中挖掘出高质量的新闻素材。概括起来,新闻的敏感性大致包含以下几种能力:

1、迅速地判断新闻事实的影响力以及对受众的兴趣力的能力。

2、敏锐地超前预见新闻事实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的能力。

3、洞察和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以及准确把控事件发展动态的能力。

4、准确地把握新闻报道的方向并能随着事态的发展随时做出调整的能力。

5、对新闻事实的背景、后续影响和发展趋势有深度开掘的能力。

6、在困境中开掘新线索并迅速判断的能力。

…………

总而言之,新闻的敏感性是对新闻事实作出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精准的分析判断能力,是个一闪而过的灵性思维过程。它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而新闻敏感性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新闻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精彩程度和作品深度,是记者职业素养的能力要求。良好的新闻敏感性,能够使新闻记者快速而准确的从杂乱的事件中挑选出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线索,并以独到的新闻视角,创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因此,新闻敏感性需要新闻记者怀着巨大的新闻热情投入到新闻报道工作中,去发现、捕捉、探索新闻事实,从纷繁芜杂的事件中突出重围,拨开迷雾来还原事实的真相,迅速准确的提升新闻价值。

三、如何培养新闻的政治性与敏感性

近年来,随着新闻报道手段和方式日益多样,报纸、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等几大新闻传播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舞台上异彩纷呈,纷纷绽放自己的魅力,丰富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但是在众多的新闻媒体所传递的新闻事实中,假新闻、“标题党”、新闻失实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新闻被当作牟利手段,新闻的真实性和深度性曾一度遭到人们的质疑。这无不反映出新闻政治性和敏感性的缺失。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语境下,新闻的敏感性首先体现的就是政治的敏感性,只有在政治思想和观念上保持敏感才能保证整个新闻报道的敏感性。因而,笔者将新闻的政治性和新闻的敏感性联系起来共同探讨培养和提升的方式方法如下:

首先,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加强政治修养,提升政治敏感性。认真贯彻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好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主要工作方向,把控好政治舆论导向,紧跟时代的发展脉搏,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精神动态,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充分学习掌握好政治理论基础上提升新闻工作的政治性,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尽力宣传和传达党和国家的各项理论方针和政策实践,努力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全力传达党和广大民众的呼声。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更应该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意图,于细枝末节之处迅速捕捉到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素材,将其写作成篇,成为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舆论工具。

其次,加强知识储备,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积累。新闻是个混杂的综合学科,杂糅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各学科门类的知识,要提高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就要注重在平时生活中多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积累多方面知识从而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深度挖掘问题的能力,利用充足的知识库对所发生的事件有总体的把控和调度。另外,尽量做到对所有的新生事物保持高度的新鲜性和好奇感,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才能在新闻事实来临之时,于纷繁杂乱的思绪中迅速调集已有知识,以强烈的敏锐性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再次,注重新闻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充足的知识储备之余,新闻工作者要想提高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还要注重平日的新闻实践,懂得学以致用,勤于实践练习。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新闻工作,坐到办公室或家里空想新闻是想不出好的新闻的,只有深入新闻现场,从最新的新闻现场感受新闻气氛,循环往复的从事第一线的工作,以此得出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并总结和积累这些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除此之外,还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新闻人交流探讨,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连接。

综上所述,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是关乎到新闻报道是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和新闻报道能力的关键成分,是关切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呼声得以表达的主要部分。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在平日的新闻工作中要充分意识到新闻的政治性和敏感性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和培养自己新闻政治性和敏感性,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投入到新闻事业中,面对新闻事实,能够敏锐迅速的发现和深度探索新闻线索,并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写就具备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作品,提升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尽力铸就新闻精品。

参考文献:

[1]王传寿.《论新闻工作的政治性》,《江淮论坛》,1996年第4期

[2]王艳芳,孙莉.《刍议新闻的敏感性》,《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3]刘璐.《论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与洞察力》,《考试周刊》,2011年第62期

时政新闻论文第7篇

关键词:时政新闻;良性发展;探索路径

一、时政新闻的定义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界定

有研究人员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与政治新闻的简称。”“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上的时政新闻,就是有关政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活动与政策的报道。”[1]笔者认为,关于时政新闻的新闻价值应有广义、狭义之分,但报道内容可以有更多外延。时政新闻应侧重于政治角度,对最新发生或正在发生、读者未知而应知的内容进行报道。

(二)时政新闻的发展现状

1.舆论环境的变迁。在计划经济时代,数量不多的传统媒体是受众接收信息的基本途径。时至今日,我国社会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百花齐放的各种媒介平台,都为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巨大的动力。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了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给媒体从业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的同时,也赋予了时政新闻全新的发展方向。2016年2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同时提出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新理念给媒体创新时政报道营造了更加宽松的舆论氛围。十以来,对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很多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创新性的论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理念、方式、手段还没有跟上,管好、用好新媒体的能力还不够强。面对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一些媒体还是按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有待增强。”[2]这些论述给媒体从业人员做好时政报道指明了方向。2.时政新闻的界限拓展。笔者认为,除了党政机关及其负责人的重大活动和日常活动等重要事务外,时政新闻的报道范围还可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等与政治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上来。我国新闻媒体必须遵循政治需要的宣传引导,倾向于正面报道结果,进行比例合理的正负面报道,不仅能增强受众的信任度,也更有利于事件的解决。当下,时政新闻中关于高层领导的生动报道频频出现。2014年,和夫人在荷兰、刚果、西班牙等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国内多家媒体将闪光灯和文字的着力点放在了国家领导人和夫人的着装上。《新京报》记者闫欣雨写过的《夫妇“外交情侣装”主打中国风》,以及《京华时报》记者孙雪梅的报道《时装总监:夫妇着装细节体现“情侣”搭配》,通过对国家领导人服饰内涵、色调搭配来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更用亲民的笔触将国家领导人出访背后的故事写得生动自然又接地气,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领导人的风采。当那些会议报道的时政新闻因时间推移都已经失去光泽时,这两篇用细节事实留下的稿件却为活动注入了永恒的意义。

二、当今时政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时政新闻在传播效果上存在的问题

当前,时政新闻传播的现状是“冷热不均”,党、政府和媒体一头火热,党、政府和媒体极为关注的报道受众却很冷淡,并不领情,没有阅读、收听的热情。李良荣教授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发出了沉重的呼唤:“时政新闻不突破,我们国家的新闻改革难言成功。”[3]深究其中存在的弊端,主要在于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认为时政新闻以宣传为主,喜欢套用经验形成的条框行文模式,套用公文式的“高大上”语言。当然,时政新闻对报道的政策性要求也确实较高,受到制约较多,使时政新闻陷入了空话和套话多、报道形式单一刻板的“怪圈”。

(二)时政新闻在报道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据考察,大多数的时政新闻在报道内容的处理上,在面对过程与结果、主体与背景这两组关系时,很少随着报道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大多套用“公式”。同时,要领不清、舍弃重要内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1.在“过程与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时政新闻关注的新闻价值应该存在于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之中。有的新闻价值存在于过程中,而有的则在结果中。但在实践中,大多数时政新闻还是只注重过程而忽略结果,真正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以经常占据重要版面的会议报道为例。“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各种会议理所当然是他们所关注的对象。”[4]有些会议的议程中包含了重点信息,就需要在报道结果的同时也要报道过程。当然,报道过程也是为了加深受众对结果的理解。但大多数一般性会议的新闻价值都在于结果的内容,此类报道还关注过程就显得本末倒置了。2.在“主体与背景”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时政新闻的主体和背景,真正的重点方面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对于内容充实的新闻事实,报道落脚点放在主要事实上就能让受众感兴趣。但有些会议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可能反而是在会场外,或者在会议的前后。这些情况下,还集中报道会议的精神或相关决策就显得不够分量。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很多都是常态化的工作,像高温季节向劳动者“送清凉”的报道就很常见。但大多媒体从业人员仍然只关注这一过程,一般多用领导行程中慰问的只言片语来平铺直叙。其实在这些慰问背后,深挖政府部门出台的涉及劳动者的相关保障措施、资金投入等背景故事才更能体现新闻价值。

三、时政新闻传播良性发展的路径探索

其实,很多时候受众关心时政新闻的原因在于某条时政新闻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所以,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是否契合了受众的所思所盼。“构建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新闻传播体制”,[5]可以从新闻理念、内容、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突破传统报道理念

观念的改变不仅决定了时政新闻改革创新的高度,也能助推时政新闻传播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1.要严格区分时政新闻与党政领导的政绩报道。首先,要把有新闻价值的时政报道与唱“赞歌”的政绩报道区分开来;其次,要与党政机关的公文进行本质的区分,打破带有公文倾向的总结报道,改变会议程序化报道的现状,将受众关心的内容通过数据、鲜活的事例等进行多角度的呈现。2.要大力拓展新闻报道的内容覆盖面。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时政新闻创新的方向,所以必须摒弃罗列空话、套话。重点关注领导决策和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如何,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二)转变报道方式

1.以小见大。时政报道要吸引受众,要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大处着眼,小处下笔。“大”是指主题重大,有一定高度或较强指导性、普遍性和针对性,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小”则是指文章短小精悍,选材精当,切入点小,通过细节流露真情实感。以小见大要善于抓取典型事例。如何进行材料的取舍,不仅需要一双慧眼,更要有新闻敏感。要走到普通大众的身边,感受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需要得到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具有价值的新闻素材。2.转变文风。转文风,首先要转变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往常见的大多数时政报道习惯将文件语言的形式套用到新闻中,而时政报道最直接有力的创新方式就是要用受众听得懂的大白话,要让受众喜闻乐见就要用受众喜爱的语言来“讲好故事”。此外,还需要转变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除常见的新闻消息外,将重点内容进行通讯、人物访谈、现场侧记等各种体裁的多角度塑造,更有助于解析新闻主体,使之呈现出立体化、多层次、有过程、有互动的报道模式。

(三)借助新媒体推动时政新闻创新发展

以前,最近发生的事都可以作为新闻,但在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的事才是新闻。当前,很多传统媒体也在尝试借助新媒体改变传统单一的报道模式。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了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有媒体从业人员认为,在中国有两个舆论场:一是以党报、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形成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另一个则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形成的“民间舆论场”,通过微博、微信、BBS、QQ等平台品评时事。但是“自我”的舆论场戾气较重,而“自律”的官方舆论场往往趋于自我边缘化。[6]要让“自律”的官方舆论场成为主战场,就要加速改变边缘化的现状。时政报道要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灵活性特点,当好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强化互动才能吸引受众眼球。当前,已经有不少的传统媒体通过数字新媒体在网上开辟“网上问政”“公仆坐堂”“互动问答”等各种栏目进行报道,或者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微博、微信等,就群众关心的问题与群众进行互动反馈,从而化解矛盾。在“微平台”四起、全民拥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互动平台颠覆了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与民生新闻趋同,真正开始走向大众。在探索时政新闻传播良性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过于媚俗和软化,从根本上违背时政新闻的报道原则。所以,在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还必须在追求新、鲜、活的过程中做到帮忙不添乱、“出彩”不“出格”。

参考文献:

[1]赵先权.时政新闻略论[DB/OL].明通新闻专线网,

[2].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4.

[3]李良荣.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三大难题和路径选择[DB/OL].

[4]丁柏铨.略论改进会议报道[J].新闻业务研究,2003(11):12.

[5]童兵.政治文明: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3):21.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