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科技环保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18:55
科技环保论文

科技环保论文第1篇

1.1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通过近年不断研发探索,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所包括的诸如建筑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建筑节能新技术,在先进的试验论证和科学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广泛用于现代化的建筑中,并通过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以及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等途径得以实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通过推广设计上更通用化、标准化的节能汽车、节能灯、节能设备以及改良的工业程序和其他相关技术,创新提出更合理的节能增效技术。

1.2CCUS技术相比上述两类技术,CCUS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国外已经制定了深入研究该项技术的发展路线和研究布局,明确了今后CCUS技术发展的研究重点和技术方向,已经相继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我国CCUS技术研发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与大规模推广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CCUS技术的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待实践验证,同时仍存在项目投资大、能源消耗高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该项技术的成熟度。

2CCUS技术创新研究简要分析

未来几十年化石能源仍将是人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高位。CCUS技术作为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大规模低碳减排潜力的技术,能实现从高碳到低碳的能源转型,能广泛开展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进行温室气体深度减排技术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2011年蓝图情景预测,CCUS技术将在2050年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总量的贡献率将占19%,是仅次于改善能源效率贡献38%的第二大减排技术。如何发展CCUS技术,应成为能源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布局。其技术创新突破口简要分析如下:

2.1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燃烧后捕集技术相对成熟,我国已在燃煤电厂开展了10万吨级的工业示范,与国际领先技术差距不大。当前,影响该技术商业化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高和项目投资大。二氧化碳燃烧前捕集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潜力很大,国外5万吨级中试项目装置已经投运,我国6万~10万吨级中试系统的试验项目已启动。目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富氢燃气发电等关键技术。

2.2二氧化碳输送技术利用管道输送二氧化碳最具规模优势。据国外资料显示,商业化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已有40年以上的投运实践。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输送以陆路低温储罐运输为主,还没有商业化运营的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二氧化碳源汇匹配的管道网络规划与设计优化的相关技术、大功率压缩机等管道输送关键装置、安全控制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等。

2.3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石油开采,国际技术已接近成熟,我国还处在工业化扩大试验阶段。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油藏工程相关设计及配套技术、关键设备等方面。利用二氧化碳开采煤层气,国外已进行了多个现场试验,目前我国还在进行先导性试验。当前创新研究重点是研发适合我国低渗透软煤层的成井、增注及过程监控技术。二氧化碳化工和生物利用方面,国外大规模应用已产业化。我国在二氧化碳合成共聚聚丙烯塑料、碳酸酯、能源化学品等方面已进入工业示范阶段。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规模化、低成本转化利用。

2.4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二氧化碳封存,国外对陆地咸水层封存、海底咸水层封存项目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连续投运和安全监测,年均埋存量已达到100万吨。我国仅有10万吨级陆地咸水层地质封存的示范工程项目。当前,需科技创新解决的是重点发展适合我国陆相沉积地层特点的二氧化碳长期地质封存的基础性理论、评价方法、监测预警及其相关补救对策技术等。

3低碳环保的关键布局

中国占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26.4%,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面临着加快发展以及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的双重压力,对优化能源结构、低碳环保有着十分迫切的要求。发展CCUS技术是我国钢铁、化工、水泥等高排放领域减排温室气体的迫切需要;考虑到今后可能形成的全世界低碳产业,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是提升中国低碳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机遇。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制定相应法规、政策以实现在全球低碳竞争中占得先机。

科技环保论文第2篇

2011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学习贯彻科普法,努力开展各种环境科普活动。学会办公室、市环境宣教中心、市环保监测站等单位会员多次参加区、市组织的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活动,宣传、印发环境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1、5月份,在全市开展的“生态·科学”科普活动月中,组织会员参加了全市在县的启动仪式和科普宣传,印发环境科普材料,挂宣传板报。接着到宾阳县进行“生态·科学”宣传。

2、参与市科协举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普报告会。

3、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全市数百名会员在环保行政部门领导带领下积极参加宣传世界环境日主题和节能减排科普知道,印发科普材料20万份,组织节能减排板报100多块进社区展览,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环保科普知识。

4、7月25日,以市环保监测站会员为主的20多名会员参加了赵其国院士的专题学术报告会。

5、以宣教中心会员为主的10多名会员参加了《2011年全国科普日暨市十月科普大行动启动仪式》。

二、开展环境科技征文活动,繁荣环境学术园地。今年以来,组织本学会会员结合环保工作拟写学术论文外,3月19日,还与市环境学会、绿世纪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甘蔗学会等学会联合开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征集学术论文。把征集学术论文工作扩大开来,使征集面有市扩大到市和糖业集团、大学和区外有关单位。论文作者有大学教授,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环保系统科技人员等,论文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年共征集环境科学学会论文60多篇。

三、开展环境科技学术交流活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发展。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由市科协主办,本学会牵头,联合市环境科学学会、市甘蔗学会,绿世纪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于6月23日在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两市各糖厂领导、技术人员、大学教授、研究生、博士、区外专家以及环保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共130多人。市环保局常务副局长到会致辞,市科协副主席作总结讲话,大学教授、博士、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研究员等在“论坛”上宣读学术论文,郑雄教授级高工代表全体与会科技人员宣读了《关于“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建言献策建议书》。与会专家代表还到医科大附属医院参观益浩水煤浆设备有限公司完成的4吨/时水煤浆锅炉节能减排示范工程。本次论坛得到领导专家代表的好评,认为论坛开得及时,结合节能减排重要工作,为重污染行业—制糖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8月12日,与市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在市环保局召开了研究和审议《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建言献策建议书,修改后报市科协。11月25日,组织17家环保产业单位计有2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韩国友好周经贸活动,与韩方进行交流、洽谈,并参与接待工作。

四、组织评选优学术秀论文、激励会员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在参加征文,学术交流后,论文作者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学术论文是否有一个评价,有个好的收获。为此,在市科协的关心下,本学会牵头邀请专家对《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的论文进行评选,经过申报—评选—公示—审查等程序,评出一等奖优秀论文二篇、二等奖优秀论文6篇、三等奖优秀论文10篇等优秀论文共十八篇;并报送市科协审定、发文通报表彰,发给证书,以资鼓励。计有30多名会员获奖。另外,编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论文集500本;出刊《环境科学》1期3000册;60多篇。

五、学习外地先进的环保工作经验和污染防治技术。5月份,组织企业和区政府、环保局、市经委重工业科、市环保所等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共10人,由市环保局副调研员、区就常务副区长带队到市、市参观考察电镀集中园区建设经验和“三度”污染防治技术,并写出“报告”递上级决策参考。9月份,由市环保局副书记带队,有县、区环保局负责人、企业环保科技人员共25人的参观组,到、参观水煤浆、电镀、烟厂等方面的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经验,并写出汇报材料。

六、办科技实事,认真落实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并应用到生产。

1、《电镀》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电镀废水综合治理小试、电镀集中园区选址研究等。年底将完成全部研究工作,报请验收。边研究、边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市电镀集中区筹建工作已在区五合工业区起动,取得实际应用成果。

2、积极推广落实《论坛》会上宣读交流推广的腐植酸新技术,综合利用榨糖滤泥和废糖蜜。经过介绍、宣传,上林县接受了这项新技术。济世兴农腐植酸肥业有限公司在上林县白圩镇投资1000多万建设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半年,今年底将投入生产。使《论坛》会推广的新技术在我市开花结果。

3、开展卷烟厂《节能减排》课题研究,已进行结题。

4、7月24日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学习培训班。全市有关企业,县、区、市环保行政执法人员共150多人参加培训。

七、学会自身建设工作。在上级的关心下,在各理事、各会员共同努力下,学会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

1、召开理事会两次,分别于3月4日和6月23日各召开一次研究学会有关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

2、召开常务理事会3次,2月份、9月份、12月份各一次,研究全年学会工作和换届工作等。

科技环保论文第3篇

2011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学习贯彻科普法,努力开展各种环境科普活动。学会办公室、市环境宣教中心、市环保监测站等单位会员多次参加区、市组织的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活动,宣传、印发环境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1、5月份,在全市开展的“生态·科学”科普活动月中,组织会员参加了全市在县的启动仪式和科普宣传,印发环境科普材料,挂宣传板报。接着到宾阳县进行“生态·科学”宣传。

2、参与市科协举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普报告会。

3、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全市数百名会员在环保行政部门领导带领下积极参加宣传世界环境日主题和节能减排科普知道,印发科普材料20万份,组织节能减排板报100多块进社区展览,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环保科普知识。

4、7月25日,以市环保监测站会员为主的20多名会员参加了赵其国院士的专题学术报告会。

二、开展环境科技征文活动,繁荣环境学术园地。今年以来,组织本学会会员结合环保工作拟写学术论文外,3月19日,还与市环境学会、绿世纪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甘蔗学会等学会联合开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征集学术论文。把征集学术论文工作扩大开来,使征集面有市扩大到市和糖业集团、大学和区外有关单位。论文作者有大学教授,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环保系统科技人员等,论文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年共征集环境科学学会论文60多篇。

四、组织评选优学术秀论文、激励会员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在参加征文,学术交流后,论文作者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学术论文是否有一个评价,有个好的收获。为此,在市科协的关心下,本学会牵头邀请专家对《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的论文进行评选,经过申报—评选—公示—审查等程序,评出一等奖优秀论文二篇、二等奖优秀论文6篇、三等奖优秀论文10篇等优秀论文共十八篇;并报送市科协审定、发文通报表彰,发给证书,以资鼓励。计有30多名会员获奖。另外,编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论文集500本;出刊《环境科学》1期3000册;60多篇。

六、办科技实事,认真落实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并应用到生产。

1、《电镀》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电镀废水综合治理小试、电镀集中园区选址研究等。年底将完成全部研究工作,报请验收。边研究、边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市电镀集中区筹建工作已在区五合工业区起动,取得实际应用成果。

2、积极推广落实《论坛》会上宣读交流推广的腐植酸新技术,综合利用榨糖滤泥和废糖蜜。经过介绍、宣传,上林县接受了这项新技术。济世兴农腐植酸肥业有限公司在上林县白圩镇投资1000多万建设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半年,今年底将投入生产。使《论坛》会推广的新技术在我市开花结果。

3、开展卷烟厂《节能减排》课题研究,已进行结题。

4、7月24日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学习培训班。全市有关企业,县、区、市环保行政执法人员共150多人参加培训。

七、学会自身建设工作。在上级的关心下,在各理事、各会员共同努力下,学会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

1、召开理事会两次,分别于3月4日和6月23日各召开一次研究学会有关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

2、召开常务理事会3次,2月份、9月份、12月份各一次,研究全年学会工作和换届工作等。

科技环保论文第4篇

征稿栏目

1.前沿聚焦: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资源产业学科前沿、生产实践前沿问题的观察性、前瞻性论文。

2.工作研究: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自然资源产业等有关科研、管理、推广工作中的总结性论文或调查报告;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和经验性论文。

3.资源•产业:刊登农业、林业、土地、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相关产业经营、创新与发展的论文。

4.环境•安全:刊登生态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有关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论文;以及森林安全、作物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人居安全方面的论文。

5.经济•管理:刊登生态经济、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旅游经济、绿色食品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有关论文;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工程、管理咨询、管理控制等方面的论文。

6.生态•旅游:刊登绿色生态、生态工程、生态控制;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建设的论文。

7.园林•园艺:刊登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园林工程、园林技术;花木园艺、果蔬园艺、育种栽培方面的论文。

8.动物•畜牧:刊登动物科学、动物保护、畜牧科技方面的论文。

9.农林•植保:刊登植物保护、植树造林、森林工程、土壤肥料等方面的论文。

10.建筑•材料:刊登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绿色材料工艺、材料分析、材料加工方面的论文。

11.能源•技术:刊登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替代能源技术、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方面的论文。

12.食品•加工:刊登绿色食品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储运流通方面的论文;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绿色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论文。

征稿对象

欢迎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积极赐稿!

稿件要求

1.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

2.文稿内容格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3.论文篇幅一般以3000-6000字为宜,参考文献不少于6条。

4.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5.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5日内回复,全部稿件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则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确认。

6.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E-mail、邮编等信息,以便本刊编辑联系有关事宜。

7.投稿方式: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或通过邮局投寄,并请注明:投稿《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中建大厦1804号邮编:430074

E-mail:

网站地址:Http:∥

科技环保论文第5篇

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强环保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加强国家环保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环境科学素质,促进环保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易斌主持。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刘志全副司长首先致辞。刘司长强调环保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公民环境科学素质、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等角度来看,我国环保科普形势大好,环保科普事业必将蓬勃发展。环保科普工作者需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如把握地下水修复、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等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工作。“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完善环保科普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提升环保科普能力;环保科普工作还需探讨一种崭新的环保科普模式,加强企业投入。

中国科协科普部杨文志部长作了题为“围绕科学素质纲要主题,切实做好环保科普”的精彩报告。杨部长首先介绍了我国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概况,回顾我国60多年科普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普的上位和顶层设计宏大,核心和难点问题是实施和执行到位。随后杨部长全面介绍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2006年-2010年的实施进展;分析了我国科普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并对环保科普提出了建议。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前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了创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有关经验。

科技环保论文第6篇

论坛就“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开展深入探讨,综合分析了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广西废气污染、废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和对策,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甘向群在论坛上指出,环境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工农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广西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已面临重大压力,并引起了党委、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把“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内广西专家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选得好,也很及时。“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专题研讨会”,拉开了“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的序幕,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环保战线的科技工作者以智报国、为国分忧的具体行动。

甘向群还指出,广西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广西专家论坛是广西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个平台充分利用科协及所属学会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以及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的优势,汇集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围绕广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许多高层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来自学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探讨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问题,交流经验,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论坛上,来自广西环境科学学会邓超冰教授、广西生态学学会谢华博士和周兴教授,分别做了题目为《广西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生态修复研究》、《广西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和《广西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其保护对策》的主题目报告。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深入探讨我区生态保护环境所的面临的问题,并为我区的生态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科技环保论文第7篇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先进的文明形式,其建设和发展是以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为基础的,依赖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重要功能支撑。通过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和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和生产力功能,旨在解决中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的新中国。

的关键词: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美丽的新中国。

的科技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超越科学技术本身,与人类社会、道德、文化、政治、经济紧密结合。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理论工具,是科学技术理论和经验的系统总结。它本身属于知识的范畴。因此,它必须具有认识论的功能。同时,科技文化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也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手段。因此,它还具有方法论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科技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具有生产力的功能。它的生产力功能一方面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人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激发科技文化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生产功能,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最大效用的作用。

。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知功能,就是依托科技文化不断拓宽和深化对“最后一餐”制度的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能否持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从本质上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自然的运行机制也非常复杂,科技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复杂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科技文化的中介,人们很难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对自然做多少。我们还应该看到,在21世纪的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已经超过了过去我们必须为巨大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付出巨大代价的局面。人类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发展观念,与时俱进,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这是因为人类在进行发展实践活动时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受到了大自然的反击,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对人类的回击使人类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态度,遵守自然发展规律,定期开展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类实践活动规律是不能改变和违背的。此时,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论功能。要依靠科技文化来认识和掌握规律尊重和应用自然规律,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维护生态健康,造福子孙后代和全人类。另一方面,

认为,我们社会面临的严重的新矛盾是,现阶段的自然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许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劣局面。但严格来说,现阶段的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人们环保意识的危机,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忧患意识淡薄的危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再把人类视为至高无上,摒弃利益最大化和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彻底告别传统的“反自然”发展模式,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实现经济社会与绿色文明社会的双向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论"功能,使科技文化能够激发人们提高生态意识,扩大对生态的理解,传播生态知识和自觉的生态行为,,将新的发展理念融入人们心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运用生态价值观,最终实现共同的、更大的生态效益。将生态科技文化理念融入群众喜爱的日常文化文艺实践,更新群众环保活动内容。比如社区环保艺术节、乡村生态科技文化节等文化项目实现了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的渗透,让人们亲自参与实践,深度陶冶,最终实现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素质的提高。并派出有关科技文化生态工作者到社区进行宣传和技术指导,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态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能力。

。它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利用科技文化的“方法论”功能,实现科技生态化,从而更好地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在科技史上,早期传统的科技运作模式是“原料—产品—废料”。这种操作模式生产工艺单一,生产产品单一,浪费量大。这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最后一顿饭”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后果、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功能改变这种落后的科技运作模式,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建立"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的新运作模式。我们要以强者的决心和勇气,扭断手腕,毫不动摇地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扭转供求结构不匹配的被动局面。以科技文化创新为根本动力,开放发展,推动国内企业结构调整,协调各项功能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构建经济增长方式的升级换代,,在这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面对新环境面临的问题,它有了新的发展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依靠科技文化来发挥方法论的作用,而科技文化方法论的作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引人注目。我们要依靠科技文化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方法,依靠科技文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子,不断实现我国社会生态建设的良好发展。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相融合的过程。科技文化在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技文化的发展,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内核进行发掘、整合和转化。如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和等思想融入科技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新的生态伦理思想。换言之,科技文化赋予人性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人类不仅要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要认识到自然生物生命来之不易,值得尊重。也就是说,科技文化不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弘扬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注重技术伦理,发展绿色科技,更好地开发利用一些无污染、高利用率的新能源、新材料。同时,实现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这表明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人类对于自然也强调生态伦理,尊重其他生命。例如,高科技工程、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的应用突破了自然生命和人类发展的新模式。它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中的重要体现,总的来说,自然和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我们尊重他人生活,协调自然与人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方法论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

曾指出,“资本是建立在现有生产力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的,科学也包括在这些生产力中。”]“一种不需要资本的生产力,是科学的力量”1[p168]。“在固定资本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固有属性,它”不仅包括科学的力量,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组合,最后是从直接劳动向机器生产力转移的技能。上述论述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然而,马克思也表明,科学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一种直接生产力,它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水平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在多大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直接生产力,因此,社会生活过程本身的条件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和转化。它表明了社会生产力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以知识的形式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它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而产生,对邓小平、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的观点有着深刻的理解,江泽民和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生产力功能,并根据当时的国情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

认为,文化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作为一种精神的东西,它也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换句话说,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样,是生产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技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特殊文化,自然成为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成为文化生产力的加速器和教育家。科技文化生产力体现在科技文化软实力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促进经济效益的科技文化生产力,二是作为《智力支持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三是作为“精神动力的科技文化软实力”. 作为促进经济效益的科技文化生产力,意味着科技文化也是生产力,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生产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同时,在获得有形物质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和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中国。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过去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产业结构,建立新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科技文化的生产力功能来提升经济效益,开发和发展绿色技术、清清洁洁技技术,严格控制技术的使用过程,在保护自然生态之前实现绿色生产,在清理洁生生产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发展和发展的质与量,为明建的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物质保障。。作为一种软实力功能科学、技术和文化以智力为支撑,

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之地。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外,还需要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生态技术的应用支持,科技文化就是不断培养和提供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人才,提供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高科技。发挥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持软实力功能,不断传播和弘扬生态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各项技能,建立适应生态建设需要的大规模高素质人才队伍。

科技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方面,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扩大,为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科技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动力,使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美丽的新中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大力发挥弘扬科技文化精神力量软实力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总体而言,

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生活,甚至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全人类的发展。因此,只有大力建设科技文化,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功能,方法功能和生产力功能,,加强基础,夯实基础,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共处、和谐共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建设美丽的新中国。

参考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地区(第4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2]孙波。科技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J]。国家软科学,2009,(10)。

。尽管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一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但将《环境保护法》的内容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目的进行规范化管理仍然是不全面的。本文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最后一顿饭的内容,分析将生态文明纳入法律的必要性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最后一顿饭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法。完美的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以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自生态文明出现以来,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与生态文明相比,

在工业文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主要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经济和时代的追求中,政府为了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牺牲了环境和环境带来的利益,进行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生态的行为。随着人们对利益追求的日益强烈,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加大。它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破坏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污染,甚至导致自然灾害、气候变异等灾害频发,威胁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正常活动。面对一系列威胁,社会必须逐步正视和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

的生态文明结合了物质和精神的目标和发展状态。生态文明是在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彻底改变了工业文明时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的发展理念。同时,在生态文明发展的转折阶段,《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不仅保证了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我国在环境法制建设过程中追求价值的指导思想和决心。其中,“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公害污染等”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目的。“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其间接目的,也是其价值目的和间接目的的重要依据。在中国,生态文明的建立为《环境保护法》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其背景主要包括背景和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两个圈子提出了这一建议,并在最近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是我国的主要建设目标。在法律层面,《环境保护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通常被确定为各种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在完善《环境保护法》的过程和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被视为立法的目的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建设和实施生态文明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需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保护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在法治社会中,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完善《环境保护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环境保护法》的根本决策和重要依据。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注重生态维护,完善相关法律。从而实现《环境保护法》立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要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我们需要结合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不恶化和民主原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生态文明是我们社会所有人的责任。因此,《环境保护法》应贯彻执行责任制原则。破坏环境的集体或个人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应与相关配套制度相结合,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实施效果。法律的完善不仅是法律条文的完善,也是法制建设的基本依据。建立防止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制度,确保生态不受破坏。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生态破坏和污染程度、生态破坏和污染后生态环境恢复制度,制定一系列生态保护制度,确保《环境保护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完善和高效利用。

。完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

引用了

[1]邓楠。在挑战中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J]。《追求真理》,2010(03)。

[2]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