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环境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7 18:09:02
网络环境论文

网络环境论文第1篇

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善于思考和创造———这是保证水质的关键由“一桶水”变为“长流水”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一种量上的贮备,似乎越多越好,而我们不得不考虑,教师“桶中水”的质量如何?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是不是复制的痕迹很大?信息澎湃的网络社会,水量的满足只需点击鼠标,而水质的满足则是不是那么简单。网络社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看得多、想得少、动手多、动脑少,网络在开阔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侵吞着人们的思考和创造。而唯有创新才真正具有价值,才能在这个“复制、粘贴”的社会显露头角,脱颖而出。教师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信息澎湃、信息泛滥的社会需要老师像一个有智慧的渔者一样,有自己的判断、选择、思考和创造,能接受,能评判,能进的网去,出的网来,不丢失自己的个性和思考,能给在信息海洋中漫无目的“鱼”们以方向和指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唯有教师自己善于思考不断地创新从而也点拨、引导学生善于思考不断地创新,才能在信息海洋中独立潮头,成为网络环境下的最终获胜者。

“杯水”“桶水”相互倒水,是网络环境下人才培养的“必需”,也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的“内需”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先得装满一桶水,多少年来,似乎没有人怀疑过这样的先后顺序。但是网络环境下,问题似乎发生了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师生双方在知识的占有量、前瞻性上的差距逐步缩小,有时时间不容许我们装满“一桶水”再去教学生,而且等“一桶水”装满时可能很多的知识已经落伍了。因此,网络环境下,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很多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地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进步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价值的实现、自我的成长。因此,一个有智慧、充满自信的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我这里没有一桶水倒给你们,你们都得拎上自己的装着水的桶来,和我桶中的水相互倒,不仅仅是杯水向桶水中汲取营养,桶水也要向若干的杯水中汲取营养,反复交流、相互撞击,这样才能真正激荡出智慧的甘泉。相互倒水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完全平等的姿态共同学习的过程,整个过程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网络环境下,师生应彻底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由“倒水者”转变为“引水者”,学生由“接水者”转变为“汲水者”教师以“倒水者”的姿态出现,体现了一种“灌输”的方式,还是很大程度上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要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由“教”转变为“导”;将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将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建构知识的过程”。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教师与其时刻准备将自己桶里的水向学生的杯里倒,还不如彻底将自己变成一个引水人,“用一勺水引出学生一杯水,用一杯水引出一桶水,用一桶水引出学生的无穷水”。引水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主动建构、积极汲水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素质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是学习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桶水”、“勺水”看似量上的不平衡,其实是更高意义上的平衡,教师为了这勺水可能要终身学习,时刻思考。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桶水中”不可或缺、必须要加入的新内容何谓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一词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就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其后,随着对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经过分析综合,笔者将信息素养界定为“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指的是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指的是个体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极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而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实现终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它是21世纪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桶水中必须要求加入的内容。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终究被信息社会淘汰。

网络环境下,“桶水”中各种成分的侧重点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合新时代的“育人“任务现代社会,教师依靠“闻到在先”所获得的知识,学生通过轻点鼠标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即可获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遭到极大的挑战。而网络社会,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网络色情、网上暴力、网络游戏的诱惑,心里素质欠佳的学生极易导致自我的迷失、价值的失范、道德的滑坡、人格的不健全,教育面临着新形势下“育人”的新的严峻任务。而且,社会矛盾冲突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引导。只是教师“传道”、“育人”的职责更加艰巨,而“授业”、“解惑”的任务明显减轻。网络环境为新时期的“育人”任务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探讨符合网络时代的新型的育人模式。在“师德”过硬的基础上,多给学生“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而不是过多的“说服”、“说教”或“灌输”。

网络环境论文第2篇

2014年5月28日,在山东招远的一家麦当劳内一位年轻的女子因拒绝给陌生人电话号码,遭到这一群人残暴殴打。当地公安局接到报警后,4分钟就赶到了案发现场,当场将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且第一时间将受害人送往了医院抢救。5月29日,微博上开始流传关于此次案件的视频,招远市公安局也通过微博通报了案件。至此,当地警方对案件的处置非常迅速而得力。然而,由于该事件太过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相关消息在微博上一传出,立马引起全国舆论哗然,成为微博、论坛、贴吧等舆论平台的热门话题,人们纷纷都在表示自己的震惊、愤慨、同情以及惶恐。与此同时,网民们也开始探究施暴者是谁、会如何处置、案件进展如何。而这时,当地政府却没有给予更多的答案。于是,网民开始从已有的信息——网上流传的现场视频和招远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的关于此案件的通报中寻找线索。一经比较,人们便不禁指责官方微博太过公文化,而且所描述信息与现场视频有很大出入,例如:官方微博中描述案件起因是因“发生口角”,而网友反映是“索要电话未果引起的殴打”,官方微博中说受害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而网友认为是被“活活打死”。在网友的指责声中,《环球时报》官方微博更是引起极大关注,其微博称该案件“舆论哗然,但招远公安发出的通稿并未回答网友质疑;上级@山东公安更是一直沉默”,于是其指责道:“作为人民政府部门,你们有职责尽快回复网友,微博是用来互动的,不是用来刷闲篇通稿的!”在网友的质问声中,网络舆论中开始流传“警方出警严重迟缓,导致受害人被活活打死”“犯罪嫌疑人是金矿矿主,背景深厚,警方以某某代替,是在有意包庇犯罪嫌疑人,准备大事化小”“犯罪嫌疑人多次行贿招远市公安局局长,”类似这样的谣言,而此时官方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回应,因此,这些谣言被大肆扩散、传播。至此,关于此案件的网络舆论开始达到一个顶峰,并且网民的舆论态度已经偏向于对政府不利的一方,在此次公共事件中政府出现了信任危机。5月31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微博公布案件进展,称“犯罪嫌疑人系组织成员”,山东公安、招远市公安局分别发微博公布出警和达到的时间、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和家人基本情况。中央、省、市三级公安联动出击,回应了之前出现的各种谣言,将网络上的舆论关注重点从“政府处置不力”转移到了“打击势力”之上。同时,招远市公安局还召开了新闻会,公开了长达30分钟的监控视频,还借助央视《焦点访谈》等传统媒体的栏目详细讲解了处置过程,播出了采访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相关政府将舆论走势进行了有效的扭转,关于“警方处置不力”等各种臆测逐渐消解,对事件本身、对政府处置的认同以及对造谣现象的反思的相关舆论开始上升。通过整个事件的舆情脉络发展可以看出,招远血案本应是一起警民携手,共同谴责、打击组织的事件,当地政府在处置过程中却将舆论攻击的重点引向自身,说明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处置和应对的不足,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同时,在整个舆情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政府舆情压力由重减轻的“分水岭”,这表现出了当地政府对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由失当走向得力,其中也有很多经验值得探讨。

二、网络环境下舆情传播规律分析

舆论有其特点和规律,要掌握舆论主导权就必须研究、遵循这些规律。传播学认为传播过程中包含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与接受者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对传播效果有着很大影响,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讲,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传播各要素的特性对掌握舆论引导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表现出了新的特征,这是政府部门在做舆论引导时需认识和把握的。

1.传播者由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要通过媒体发声其门槛相对较高,权威部门占据绝对传播优势,普通个人的信息产生的传播效果和影响非常有限。而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例如在招远血案中,最先发出此案件的微博网友就是传播者,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市民,但由于其的内容有震撼点、有视频佐证,因此容易得到大量转发和扩散,产生影响力。同时,招远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作为权威部门对此次案件作了通报,因此也是传播者。在传播者呈现多元化的环境下,对政府传播者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其的内容必须真实,因为若被人爆料信息失真,则很容易引起二次舆论,使得舆论的关注点落到政府作假上来。其次,其的内容必须准确,招远市公安局的微博中有多处用词不当,则导致被网友诟病。

2.传播载体的传播形式由扇形传播走向核裂变式传播人类最古老的传播方式是“一对一”的线性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为“一对N”的扇形传播,而在网络之上,传播方式已经成为“N对N+N”的核裂变式的传播。任何有传播价值的信息都可能核裂变式的爆炸出去,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实现高速、大范围的传播。因此,当一个公共事件在网络上被之后,则很有可能迅速被全社会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一旦发现有质疑、责问,甚至诽谤诬陷政府的言论,应立即作出相关回应。否则,在微博核裂变式传播的作用下,对政府不利的言论将会迅速扩散,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像招远案件中,当全社会都在关注此次案件的时候,当“”的谣言充斥于网络之上的时候,作为上级责任主体的山东公安还没有任何的相关微博的,是非常不应该的。而之后三级公安联手发微博通报案件进展,则是很好地弥补了微博舆论中权威信息的空白,很好地将舆情发展趋势进行扭转。

3.接受者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传统的媒介延伸的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让我们能够听到更多,看到更多。而网络不仅延伸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而且解放了人们的嘴巴,这是它跟传统媒介最大的不同,它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无障碍地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情绪在全社会面前释放”因此,在网络之上,人们不再被动接受别人的信息,而是会主动地选择自己认可的信息,并且会主动地将自己的态度、倾向表达出来。而且,在网络之上,网民表现出的“反权威”的心理更加的明显,所以,当一个公共事件发生之后,网民会刻意关注政府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当网络上出现“政府处置不力”“”的言论,而政府部门仍没有任何回应的时候,网民则很容易被煽动,甚至成为谣言的再一次传播者,而当政府作出正面回应,并且内容真实可信的时候,网民则会对政府表示认同和支持。这在招远案件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三、网络环境下政府舆情引导策略分析

当认识到网络环境下下,各个传播要素的特性及传播的规律之后,这也对政府的舆情引导的方式方法的改进有了新的启示。

1.要做到“及时”,保障第一时间互联网具有核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回应,先入为主,在舆论引导上抢占先机。因此,要加强网上舆情实时监测。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网络舆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重点博客、重点微博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做到重大负面舆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做好了这几个“第一时间”,能够满足了媒体和公众对事件知情权的心理需求,能够表明政府对事件的高度关注,也能够有效地切断了谣言产生的源头。

2.要体现“权威”,保障内容真实可靠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只有准确无误、真实可靠,才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要保证信息的高度权威性,要建强政府的网上主流阵地。比方说主流的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各级的政府网站等,还有各大政府部门开设的微博、微信、博客等。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悉网络传播技巧,要能有效地运用网民所喜欢的语言形式或表达元素来与其进行交流,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舆情预测、分析和应对能力,在舆情出现的时候,政府的网上主流阵地一定成为最强有力的传播者队伍,来帮助公众进行独立判断,引发共鸣,使其不受谣言鼓动。

3.要做到“主动”,保障信息公开透明招远血案舆情处理当中,政府的舆情压力能够由重减轻,正是因为其信息由不够公开走向了公开,做到了“以公开换公信”。虽然说,招远血案中相关政府部门可能考虑到舆情处理中要“速报事实,慎下定论”,要考虑“破案优先”,但是在新媒体核裂变式的传播速度作用下,使其不得不在信息公开方面要不断“加码”,要酌情一些动态信息,或者做一些“为保证破案,相关信息会有所保留,望媒体与网友谅解”的解释,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网友对信息知情权的需求,才能有效遏制谣言。

网络环境论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文明环境;培育

网络作为高科技条件下的新兴媒体,为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提供了便捷、快速、广泛的信息传播工具,是科技时代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与互动的广阔平台。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明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洁净的网络空间是彰显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网络时代进步发展的衡量标准。培育网络文明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网络不文明现象大量存在和产生的客观现实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以其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全方位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并且给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关系、性格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在,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与网络的快速发展相伴生,网络不文明现象也大量出现:信息服务难辨真伪;垃圾邮件泛滥成灾;污秽语言不绝于“耳”;强制广告反复出现;商业运行诚信缺失;游戏软件充满暴力;黑客攻击不堪忍受等,已经成为时下网络上最令人痛恨的痼疾。网络不文明是现实社会不文明的折射和放大,是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浮躁媚俗等不道德行为的“网络版”。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和产生对网民的责任感、义务感、道德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威胁。

无论网络虚拟空间如何发展,它仍是现实空间的延展,其活动主体都是现实空间的人,不存在超越人类共同道德准则的规则。因此,在网络空间也要讲求游戏规则,网络大量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和产生要求加强网络文明环境建设。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迫切任务

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和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它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也问人类的现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而良好的网络文明环境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网络文化所包含的价值选择是多元的,重视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用道德理性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而网络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与和谐文化发展要求背道而驰,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格格不入,对健康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净化网络空间、树立网络新风,培育文明风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只有优化网络文明环境,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可靠的信息传播和获取途径,健康内容和先进文化传播和宣传阵地,以及和谐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

(三)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也从现实生活延伸到网上,网络文明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领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而不断进步的特征。在网络空间,各种价值观念、文明准则和道德规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元并列、包容并蓄的道德结构和道德状况。和谐社会呼唤网络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加强网络文明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将规范网络管理、发展先进文化与网络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网络文明环境培育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网络文明环境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的原则

(一)软硬兼备原则

网络文明环境的培育需要软硬兼备,即提升硬环境与强化软环境相结合。网络文明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主要是为了能够登录网络所需要的技术设备、网络场所等。与其相对应,所谓软环境主要是指包括网络主体、网络内容、网络技术等在内,通过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以及伦理教化体现出来,含有文化和服务内涵的方面,它表明网络文明的进步程度。培育网络文明环境既要营造硬环境,更要强化软环境,软环境比硬环境的实现更为关键和艰难,当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和放弃硬环境建设,如果说硬环境可以用量来衡量,那么软环境则表现为质的提高。

科技进步为硬环境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上网速度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日益丰富,虽然有87.3%的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也成为了网民的重要选择,分别有30.9%和28.9%的网民使用这两种设备上网,手机上网成为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相形之下,网络软环境特别是网络文明的软环境建设亟待加强,使之与硬件发展相协调。

(二)刚柔相济原则

网络文明环境的培育需要刚柔相济,即将法律约束与道德教化相结合。一方面要完善立法,制定规定明确、操作性强的法律,硬性规范网络文明,增强网络主体的知法、守法意识,并通过网络法制教育,调整、控制、矫正网上行为。另一方面,要对网络主体强化道德教化,提高他们的道德责任和自律意识,增强网络行为的道德理性。法律和道德都是行为规范,所不同的是法律具有稳定性、明确性、强制性,能通过强力排除或抵制偶然性、任意性及特权的侵害,使社会在严密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运动中形成高度稳定有序的秩序和状态。而道德是通过说教、示范、舆论影响的方式调整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利益关系。在网络时代,培育网络文明环境,法律约束与道德的规范缺一不可,必须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平衡二者的力量。

(三)正负结合原则

网络文明环境的培育需要正负结合,即正面引导与消除负面影响相结合。构建文明的网络环境,仅仅有法律法规还是不够的。政府在加强网络管理、进行正面引导方面可以做许多工作。如:积极引导网站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引导网络用户选择健康有益的网上信息;要求网站的创办者和经营者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管。从政策引导和宣传等方面入手,积极倡导并广泛开展绿色网络、安全网络、健康网络、诚信网络创建活动。通过对网络经营者和广大网民进行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积极引导,促使他们自觉地为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环境而努力。另一方面,对网络不文明现象大量出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进行有效且合理的控制,力争将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处理在萌芽状态,立足于网络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文明进步来合理使用和有效开发网络。

三、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的措施

培育网络文明环境刻不容缓,当前,网络文明建设呈现出网络法规的制定滞后;网络主体的责任感、自控力差;网络内容的水平低;网络技术不成熟等特点,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一)健全网络法规

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是维护网络安全健康和文明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国互联网协会又制定了举报、删除互联网上不良和垃圾信息的具体办法,以抵制不文明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远不能满足合理约束或规范网络的经营者或使用者,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的需要。利用计算机窃取机密情报,进行金融诈骗、偷窃、制黄贩黄、侵犯知识产权、编制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及蓄意破坏网络等的违法犯罪活动呈直线上升趋势。计算机犯罪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针对网络社会中的严重犯罪行为,道德规范显得软弱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网络道德规范的同时,还要将那些成熟的、共性的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使违法者受到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二)规范网络主体

网络是网络文明环境的“硬件”,网络主体则是网络文明的承担者和责任人。培育网络文明首先要强化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培养维护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道德理性,指导网络主体根据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要求,按网络文明建设的规律办事,增强网络文明活动的目的性和责任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文明道德水平、自律意识和审美情趣。其次要规范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学习和掌握有关网络伦理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网络社会基本的游戏规则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形成抵御外来诱惑的能力,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营造网络文明环境,不仅是广大网民的任务,网络经营者和网络从业人员作为网络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维护网络文明环境的责任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正确处理追求经济效益与抵制不文明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网络环境的关系,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文明办网。2006年4月9日,北京的千龙网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掀起了积极营造网络文明环境的新风。只有文明办网与文明上网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共创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三)繁荣网络文化

培育网络文明环境离不开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弘扬社会正气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网络变成社会文明,特别是先进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繁荣网络文化,首先要把网络文化的先进特质发扬光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网络文化的需求。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新技术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占领思想文化的网络空间,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扶持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服务,努力形成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提高素质、扩大宣传阵地、提高精神文明辐射力和感染力的作用。

(四)强化网络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标志,网络技术在网络文明环境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可以给网络文明带来负面影响,也可以为消除这些影响提供安全管理的保障。培育网络文明环境需要发挥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通过技术手段保障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实践证明,技术只有与伦理、法律携手,才能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网络、生态的网络。必须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通过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等技术手段有效甄别、过滤不健康网站的信息,进一步改进对垃圾邮件处理的办法和流程,加快开发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的信息安全技术,提高安全保障技术应用水平,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服务。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只要全社会相互协调,积极努力,必将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网络环境论文第4篇

(一)网络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互联网起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他们在网上多是鼓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和自由等政治主张,宣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生活方式。大量缺乏控制和过滤的信息、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汇聚交织于互联网,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极易造成价值观的倾斜和道德判断力的减弱,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正面导向功能。

(二)网络环境对教师信息主导地位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获得了无限的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关的知识,针对不同的事件或现象,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量与信息量有时甚至超过了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

(三)网络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更具开放性,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获取学习资料为19.65%,64.38%的学生上网“不定时”,有20.04%的学生能够做到网络与学习“相得益彰”,79.96%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受到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信息丰富多样,对学生来说有时真假难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精力,要真正让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比较难。

(四)网络环境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从教学要素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教材”三大要素,变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大要素。师生面对的不仅仅是双方,而是图象和声音、课程的教材多样化。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本着以“教”为中心的“授一受”知识教学理念,变成了网络环境下以“学”为中心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独占有限的教学资源,变成了网络环境下师生共享无限的教学资源。信息传递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教学模式,变成了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多向交流的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其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目的规定任务,任务体现目的。这一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政治认识如何提高,以及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道德品行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围绕基本问题来体现课程目标和任务,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能路径

第一,以分析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来求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理论,教学目标是要使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网络环境下,学生是认知主体、自主知识的建构者,获取知识的途径众多并且便捷。学习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便捷的通讯方式,如利用电子邮件咨询的思想政治教师或专家,到相关的论坛、BBS发帖子寻求帮助等等。所以,课堂教学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应先选择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来引出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再通过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内在联系,把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现实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时,从我国实行自由政策,是否允许任何人都能信仰宗教,作为切入点,指出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指出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虚幻的、失真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得出结论,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必须以追求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己任。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有问题意识,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

第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来表达情感、锻炼意志。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有无,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海量、多态的网络信息带来了大量的未知问题,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好奇心。但繁杂的信息内容极易把人的注意力转向感官刺激本身,学生对这些现象后面所隐含的内涵价值与本质精神往往被忽略。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育人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原则和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把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好奇心转化为内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发展体验中,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真正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任务,自觉克服影响学习的困难和障碍,有意识地监控自我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和再生信息知识。这样学生对事物本质才能进行探究,对事物价值的判断、目的意义才能正确把握,才能从中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培育阐明、解决问题的认知内驱动力。如在《倡导低碳生活》的教学中,何谓低碳生活?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是因为气候变暖吗?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各国在国际气候大会上对限制碳的排放量喋喋不休,问题的实质又是什么?对气候变暖原因的探索是求真的科学研究,倡导低碳生活是人类的求善活动。严格限制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是为全球争取生存和发展权。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知识的真、善的价值中,通过与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意义重建,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第三,以问题设计为备课重点来传播信念,付诸行动。无论是从现实问题出发来讲理论,还是以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问题如何来把握,如何把问题设计好。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顺序呈现形式,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是以超链接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围绕同一问题,借助网络信息,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视角,整理和取舍所广泛接触的不同观点,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思维愈向着深刻性、独立性、科学性方面进一步发展,便愈加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找问题,援用不同理论来辨析,在理论的碰撞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果来解决问题。好的问题有理论含量、有现实感、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提高师生思想上的深层次认识。教师阐释“老问题”时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讲述“新问题”更要有深沉的历史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所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不是简单地放在教材已有的教学内容上,而是把教材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到对问题的设计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知、情、信、意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原则和规范。如在谈到大国关系中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时,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教师要能够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趋势,指出这一学习目的的狭隘性。通过师生的交流学习,发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基础,就是各有所长、和而不同。各国人民只有相互尊重和学习,汲取先进文明成果,才能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策略“认识是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海洋里穿越一些确定性的群岛的航行”,网络环境的无序性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课堂教学呈现出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策略则可以根据在执行中途获得的信息改变预定的行动方案,甚至创造新的方案。所以应用“策略”优于应用“程序”。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有序与无序交融中所采用的基本策略有:第一,营造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文化氛围。思想政治课教师按照教学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大力宣传积极正面的信息,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占领网络环境阵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网络活动,如提供网上论坛、制作flash比赛、网上征文等各种活动,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抵制消极、腐朽、堕落文化的渗透与影响。笫二,更新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们大都不陌生,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自制力等情形,教学内容若无新意,就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强,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把传统教学中“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要求,转变到要借助网络开启“源头活水”上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途中的“探照灯”。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发展。第三,拓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只有做到目标明确,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拓展交流沟通渠道。网络环境下,教师要用敏感的触角去接触学生周围的小社会,找到学生关注的焦点,灵活选择时效性、轰动性的问题和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和发言,教导学生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代学生思想实际的新变化,将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相结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邮箱、博客、QQ号、QQ群、手机号码等,跟踪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第五,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整合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利用寒暑假大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提高学生创新、动手、策划、组织、服务等能力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

三、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条件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实践中创新实现的保障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信念。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事业心。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热爱,其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苍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以疑为导、援理释疑,才能使受学生在敬佩和信服中接受理论教育,才能从思想上促使自己主动创新教学方法。

二是有理念。转变教学理念,就是要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切实从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提高教学有效性。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开放的、生动活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富有启发性的、有直接针对性的。教师讲授就不能只是说教性的、拘泥于教材的、停留于概念的、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理念的转变,实质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认识上的改变,新的教学理念一旦确立,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形式就会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并且会不断涌现,就会有内在的动力不断去创新教学。

网络环境论文第5篇

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教师从中加以甄选即可获取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以供学生使用,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而多媒体技术还可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感官,学生由此能够看得见信息,听得到信息,其教学效率更优于传统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作文板块七(下)第3部分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中,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临时选择课堂内某一静态实物作为观察对象,或者通过语言、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课堂以外的事物,以此来跳出课堂局限,并力求形象化,但往往收效不佳。笔者通过多媒体将自然环境中的实物图片、GIF动态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演示,并根据学生反应情况分段播放、暂停或者反复多次播放,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所展示的事物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后尝试描写。此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静物,或者从各个细节来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其对于目标事物有了更为深刻和透彻的理解,因此也就更容易把握事物特点,其描写也就更趋于精确和形象。

二、基于网络环境开展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学生的语感素质受到先天感性成分以及后天理性成分的影响,任何一个正常人均具备一定程度语感技能,但随着成长过程中受语文教育程度不同,其语感技能以及语感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同行对课堂语文实践教学表现出极大关注与重视,并身体力行,积极组织课堂演讲、作文比赛以及短文诗歌朗诵等活动,此类课堂实践活动既有对内涵美的追求,又有对语言美的追求,但无论如何二者都具备相同的美感修养,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感训练。以初中语文作文板块七(下)第4部分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为例,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不同鸟类以及同种鸟类在不同环境下的图片,首先在黑板上写出“鸟”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印象与想象来用词语或者短句来描绘,此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大多较为简单,且流于表象。笔者随即将课前下载的各种鸟类图片通过幻灯片演示,学生们的兴致一下就高昂起来,想象力也被充分激发,纷纷踊跃发言,有的说“它的鸣叫婉转缠绵,起伏有序”;有的说“飞起来的时候就像卷起的旋风,突然落下来又好比彩云罩地”;还有的说“它们就像凡间的小精灵,五彩缤纷的羽毛是我们生活的点缀”。

三、结语

网络环境论文第6篇

价标准、信息资源的保障方式、馆藏文献购置经费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适应网络

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在馆藏发展中应该更新传统藏书观念,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和网络资

源,加强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和分工协调,建立起信息资源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

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并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网络环境/馆藏发展/文献资源建设

【正文】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赖以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而图书馆藏书的发展,总是要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方兴未艾的信息

网络化浪潮,无疑会给图书馆藏书发展带来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分析这种影响,探讨在

网络环境中如何制定图书馆藏书发展策略,是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与图书馆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

境。所谓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

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网际互联可以覆盖一国、

数国乃至全球(注:谢阳群:《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定位问题》,载《图书馆》19

97年第3期。)。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方式将彻底改变,分散于不同

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方式存贮,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联接,人们可以借助网络上任

一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种信息网络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或信息存贮处,而

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的信息体系。在这个信息体系中,信息资源组织是通过网络

动态地围绕用户特定需要来进行的,信息的检索、获取、处理和利用也是根据用户需要

,通过灵活联结、调用各类资源和系统集成地完成的。用户只要将自己的电脑与网络连

接,便可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信息存放地点影响,方便地在网上检索、选择,获取自己

需要的信息。

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在全世界的迅速扩展,标志着这样的网络环境正在

形成。Internet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将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提供一系列

的信息资源联结、组织、检索机制和信息传递、服务形式,如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公告

牌服务、远程信息系统检索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电子文献出版和检索服务等。目前In

ternet在全球的用户已达7000万,并正以165%的年增长率在全球铺展,加入Internet

的国家已达175个(注:赵培云、郑淑荣:《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载《中国

信息导报》1997年第5期。)。这个国际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正将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联结起来,实现网间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面对全球信息网络化的

趋势,我国也及时规划了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中国公用分组数据

交换网(CHINAPAC)和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公用

经济信息通信网(金桥工程)已经启动。全国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中国教育与科

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内联全国主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科技信息机构,外联国际互联网,与全球范围的现代信息网络接轨。这一切表明,网络

环境已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正在到来的现实。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信息网络使图书馆的资源基础突破

了传统的“馆藏”局限而扩展到整个网络,从而使可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

网络环境提供了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的广阔空间,如通过电子文献传递来提供图书馆资

源、开展馆际互借、接受和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从大量联机数据库、电子期

刊、电子论坛和电子布告栏中寻找、收集适用的信息,再利用网络为用户服务,也可在

自己的系统上建立电子公告牌,收集各类公共信息,使图书馆成为社区或校园信息

场所。网络环境还给图书馆提供了基于电子数据交换的文献采访、基于中央书目数

据库的共享编目、基于OPAC检索的流通服务以及基于数据通信的其他各种信息服务。然

而,网络环境也给图书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图书馆保守封闭的办馆思想、重藏轻

用的藏书观念、以馆藏文献的流通阅览为基础的服务模式以及落后的技术设备和传统的

手工操作方式等等,已难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面对挑战,图书馆采取怎样的对策,

将直接关系到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NextPage]

二、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对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具

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影响

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而且使

信息资源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是经过图书馆收集、

整序、贮存并拥有“所有权”的文献。现在,人们从网上存取的信息,虽然不同于馆藏

资源具有“所有权”的属性,但它如同馆藏资源一样具有可资利用的属性。因此,图书

馆的信息资源可以分为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两部分。对读者来说,需要获得的某一信息

,无论是图书馆收藏的,还是通过网络存取而获得的,信息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区别。只

要信息方便存取,易于获得,读者就无须顾及这些信息存放的位置离自己有多远。因此

,对图书馆来说,网上资源与馆藏资源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且,网络资源极为丰富

,存取便捷,因而将成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如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印刷

期刊2200种,但提供的电子期刊竟达34500种(注:李希明等:《传统模式与图书馆的

发展》,载《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年第5期。)。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中,每个图书

馆都必须在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2.对馆藏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

图书馆传统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途径获取文

献。文献入藏后,图书馆便拥有该文献的永久所有权和使用权。然而图书馆对网络信息

资源的获取,情况就不一样了。图书馆通过网络获取的电子信息,往往不是信息资源的

本体,而是信息资源的网络使用权。信息的获得,则有购入、入网、联机使用权、租用

、交换和免费等多种方式。这些新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需要新的技术、设备和专业技

术人员。

3.对图书馆资源质量评价的影响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馆藏建设,而对馆藏质量的评价,则主要围绕馆

藏的数量、结构、重点、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对象就是馆藏文献本身。在网络环

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价就不能仅以本馆的实际收藏为评价对象,还要看其在

网络上获得全世界信息资源的能力。因为用户更加期待的是图书馆提供更及时、更准确

的信息服务,而不在于沧海一粟般的一馆之藏。根据这样的评价标准,馆藏质量将被检

索质量取代。这里,检索质量是指能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评价的对象是文献(信息)

的提供率。

4.对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影响

建立信息资源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图书情报界多年来致力的目标,但由于各种主、客

观原因,在信息资源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图书馆基本上仍是自给自足的保障模式。在网

络环境下,这种保障模式已完全不适应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分工

协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为当一个图书馆的馆藏转化为电子文献并能通过网络向用户

提供服务时,其他图书馆相同的藏书再加工、上网,就成为多余的。网络环境使处于不

同地理位置的图书馆能相互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保证网上信息资源的全面

、充足和系统,减少冗余和浪费,客观上就要求各图书馆必须摒弃自给自足的信息资源

保障模式,将自己纳入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网络中,根据网络的要求和用户需要

去收集、加工文献资料,使各图书馆上网的信息资源各具特色,避免雷同,从而建立起

功能较强的信息资源社会保障模式。

5.对馆藏文献购置经费的影响

购书经费短缺是多年来困扰图书馆的难题。除了书刊价格上涨客观因素外,就图书

馆自身而言,主要是缺乏馆际协调。在藏书发展中,各馆不仅要入藏本馆读者常用的文

献,以满足最大量、最经常的信息需求,而且要入藏那些较少使用的资料,以满足读者

偶然的特殊的需要。网络环境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网络环境中,各图书

馆可以便捷地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有了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

由于有了网络资源作为后盾,各图书馆可以将有限的经费去购买本馆最常用的、有特色

的文献,而其他信息需求则依靠网络资源去满足。所以,网络环境为图书馆购书经费的

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网络环境中图书馆藏书发展对策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藏书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制定正确的

藏书发展对策,是图书馆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藏书发展观念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变化,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共同构成图书

馆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任何图书馆离开网络资源而幻想靠自己有限的馆藏文献资源来

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图书馆藏书发展不能局限于建立一个有限的

物理实体的馆藏,而要着眼于对全球信息资源的掌握和选择。除了选择入藏有明显载体

形式的文献,努力获取重要的联机信息资源的使用权,也应成为藏书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对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方面,不应局限于考察馆藏文献的数量、质量,还要看图书馆能

从网络上获取多少资源,以及如何把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图书馆资源的一部分

提供给广大用户。但是应该指出,虽然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但并

不意味着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取代图书馆馆藏文献。那种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

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因而没有必要花钱去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观点显

然是错误的。因为,网络信息资源大多是在图书馆馆藏文献基础上形成的,目前信息生

产者直接以电子形式生产并提供上网的信息资源毕竟不多,相当一部分文献还必须靠图

书馆去搜集、加工,然后转换成电子形式才能提供网上使用。而且,目前网络信息资源

仍以二次信息居多,即使在今后,是否所有的图书馆馆藏都有可能且有必要转换成全文

数据库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没有原始文献的全文提供,从网络获取的二次信息

,其使用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各图书馆仍应致力于馆藏文献的发展,

使网络资源与馆藏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

2.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

随着网络的扩展,许多图书馆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馆藏模式,变静态的收藏为动态

收藏加网上信息存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各类型图书馆

的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要不同,在安排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的比重方面也应该有所

区别。一般说来,非研究型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承担社会教育职能,担负提高广大人民

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任务,读者需要的主要是各类型文献,因

此,这类图书馆应以扩充馆藏资源为主要任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情况较

为复杂。大学生围绕专业课程系统学习,其主要需求集中在馆藏文献方面,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大学生对图书馆新书太少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同时,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从事

科研工作又需要从网络上及时、广泛地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采取

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建设并重的方针。一些大型的研究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主要是为

科学研究服务,因此应该更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总之,各类型图书馆都要

从实际出发,在认真研究本馆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馆藏资源与

网上资源的比例,从而实现两种资源的最佳配置。

[NextPage]

3.加强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和分工协调

在网络环境中,各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重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各图书馆上

网的文献资源具有各自的特色,互不雷同,网络才真正是资源丰富的宝库。如“Intern

et网上的WWW虚拟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由世界各地不同学科的信息资源共同构成的资料

库,如生物学方面的信息资源由哈佛大学负责,化学方面的信息资源由加州洛杉矶大学

负责,等等。每个单位都开发一个Web服务器,由它与其他学科的Web服务器相联,然后

将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各学科服务器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设在瑞士的主服务器上的虚拟

图书馆。”(注:刘兹恒:《论虚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关系》,载《图书情报工作

》1997年第4期。)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彻底转变“大而全”

、“小而全”的馆藏模式,加强在馆藏发展中的分工协调,使各馆致力于馆藏特色化建

设。如果说过去我们还缺乏紧迫感的话,那么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中,解决这个问题已成

当务之急。

4.建立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

笔者曾在另一文中探讨过建立由地区(省、市、自治区)级、区域(行政大区)级

和部级文献资源网构成的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问题(注:肖希明:《我

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论纲》,载《图书馆》1996年6期。)。网络环境为我国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部级文献资源网作为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

系的主导,其网络成员应通过分工协调,将各自承担的学科领域的文献尽量收集齐全,

以保证国家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占有文献信息资源,起到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的作用

。此外还要充分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大型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书目数据库、事实数

据库和数值数据库,并提供上网,使国家网同时成为我国的书目中心、馆际互借中心、

联机检索中心。地区网和区域网中各类型图书馆则应以现有馆藏为基础,以国家网的资

源为后盾,加强特色化馆藏建设,成为全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中坚,满足人们经常性

的信息需求。同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在地区范围开展联机编目,生产联合目录数据库

,开展馆际互借、联机检索等活动,实现地区性的信息资源共享。

5.加大和优化对馆藏发展的投入

经费短缺仍然是许多图书馆藏书发展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都出现了文

献收藏量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提供传统文献信息服务能力,

而且会削弱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对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优

化投入,就是指各图书馆要根据用户要求、书刊的利用率以及相关工具书确定哪些文献

是应该订购的,哪些是应该而且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的,从而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更大的

效益。

6.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内容大大扩展了,如对信息源的选择、甄别,就

从传统的文献信息源发展到网络信息源;又如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不仅是馆藏文献

的特色化,而且包括如何努力发掘网上的特色资源以及如何开发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因

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藏书发展,不仅是采访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图书馆众多的部门

。为此,图书馆必须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吸收其他专业领域人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人

网络环境论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资源;社会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教师的教育和学习。网络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变革。

网络环境下《工业革命》的教学片段。

下面以《工业革命》一章节为例,说明在社会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教学设计。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使用自制的《工业革命》课件(事先制成放在计算机上),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肖像和机器工具,如瓦特、史蒂芬逊以及蒸汽机、火车机头、早期的汽船等,使学生对这一时期有感性认识,激发其好奇心,进而产生学习动力。

2.确定目标与主题

根据这一章节的内容特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主要问题:工业革命,就是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1)了解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成果。

(2)掌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试比较研究美、法、德国等其它国家工业革命的特点。

(3)掌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搜集资料、自主探索

明确了本章节的学习要点,学生就可以对所要调研的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探索)。

4.网上协作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回到学习小组协商讨论交流。

教师要考虑稍高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通过提问来引导组织学生的整个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阅读他人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思想、信念、感觉和现有知识质疑,参照他人的学习过程来完善自己,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看到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开阔视野。

5.网上小结

协作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结。小结可以是学生(或学习小组)的电子文稿,亦可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化的交流报告,后附有教师的评价和点评。

这种学习模式既有个人的自主学习,又有小组的研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分析:

1.深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根据学科内容的难点、重点,自主制作适合教学急需的课件、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库,以帮助学生的社会知识的建构。

另一方面,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2.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