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7 18:09:00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第1篇

国际贸易专业硕士论文范文一:国际贸易的风险防范措施

摘要:综上所述,国际贸易运行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风险,以合同、政策和货币风险为主,是国际贸易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提高海外贸易的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防范

如今,进出口贸易额的逐渐增长,国际贸易类型在逐渐增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来源,发展国际贸易是重中之重。在国际贸易运行的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类型为合同风险、政策风险、货币汇率风险等,受到地域与国家的制约,对国际贸易构成严重威胁。为转变当前现状,应强化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将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成为现代企业最为看重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然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实力在逐渐提升,在国际贸易方面成绩显著,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更加显赫,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逐年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6外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国际贸易大国,象征着中国在国际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该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最强大国的行列,对于中国来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国际贸易发展形势大好的前提下,由于跨国贸易会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进而引发经济风险,国家信仰、种族、货币、政策和合同等的差异性,是导致国际贸易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为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可能自身的危害与损失降至最低,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关键。

二、国际贸易的风险类型

1、货币汇率风险

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其是国际贸易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是实现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交换工具。国际贸易的开展,会涉及到货币汇率问题,主要是由于跨国贸易的持续时间较长,在支付款项问题上不可能即使缴纳全部款项,在此阶段会面临货币汇率风险的威胁,若货币汇率发生变化,其支付款项就会发生变化。货币汇率风险的滋生,主要归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货币汇率处于不断的波动中,是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实际性风险。

2、借贷风险

在国际贸易运行的过程中,交易额度往往较大,尤其是WTO成立以来,国家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交易范围在逐渐扩大,彼此间的金融往来数额会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缺乏健全的贸易制度予以辅助,部分国家由于思想上认知不全,大量举债,债权国会逐渐失去债务偿还能力,自身运行体系逐渐系统崩塌,国家地位逐渐下降。

3、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的滋生,主要取决于国家间法律体制的不同,针对同一贸易、同一事件,不同国家的法律给予了不同的司法解释与法律规范,两个国家在遭遇同一问题时,若都按照各自国家法律尽心裁判与规定,会导致两个国家产生矛盾与冲突,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另外,国际贸易的开展,也会存在运输风险,由于是跨国运输,运输的期限较长,由于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运输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对风险的划分与承担成为一项关键问题。

4、政策风险

每个国家有着属于自己国家的制度与政策,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的政策,与其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在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时,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政策风险,两个国家间形成制度、政策与文化冲突,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冲击。国际贸易的开展,每个国家都有其专属的应对政策,旨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反倾销政策为例,由于政策的存在,会使得贸易壁垒、相关条款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更新,会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开展的公平性。

三、国际贸易的风险防范措施

1、及时做好国际市场的调研

现阶段,由于国际贸易往来的频繁开展,导致国际市场环境逐渐趋于复杂化,市场环境会随着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发生变化,货币汇率风险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为此,应深入到国际市场内部,对国际市场进行调研,对合作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性的研究与分析,分析当前金融市场的运作情况,针对货币汇率的波动区间进行评估与预测,以保证货币运行的合理性,制定预警方案,以及时作出合适的选择。强化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应将生产国家、需求国家的具体情况予以掌握,分析各个国家现阶段的社会因素、自然灾害、战争情况等,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对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评估,进而得出合理的决策,避免风险的产生。

2、建立客户信誉评价机制

为避免风险的产生,应强化对合作国家信誉的考察,通过建立客户信誉评价机制来约束与规范贸易行为,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的外国企业进行合作,以避免由于合作国家信誉问题而导致的资金风险问题。在交易中,要对对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资信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对该企业的营业执照正本、副本要严格查证与验证,对其以往的经营状况、资信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同时对合作企业的合同履行能力、出口许可证、原料供应、货物来源等进行严格考察。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了解,为企业制定信誉评定机制,通过各个标准评定,为双方合作提供有效的借鉴。

3、科学选择计价货币

外汇风险是国际贸易中的典型,严重制约着贸易的开展。在国际贸易环境中,受到我国外汇制度的约束,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策略来规避货币汇率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为转变当前现状,应科学的选择计价货币,出口时运用硬币来计价,进口时要利用软币来计价。此外,一旦在国际贸易环境中出现问题,应对交易的产品进行价格的合理调整,做到在市场环境中可灵活应对。若在出口的时候选择软币计价,要将作价提高,在进口时选择硬币计价,应降低作价。另外,为了避免由于货币汇率而发生风险问题,应在合同中凸显出来,将价格的相关条款进行细化,会根据货币汇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价格的合理化调整。

4、提高贸易产品的质量

国际贸易的开展,产品属于贸易往来的重要资源,要及时关注国际环境的变化情况,了解国际环境中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规格,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若想打造知名度,应注重打造产品品牌,是提高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关键,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力地位,以此来反击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应注重内部的发展与革新,引用现代社会中的高科技产品,主导产品研发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研发出新型产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运行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风险,以合同、政策和货币风险为主,是国际贸易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提高海外贸易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了强化对国际贸易的防范,必须对交易对象进行具体性的了解,建立客户信誉评价机制,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避免发生产品质量风险问题,优化金融运作体系,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融资的新发展张东祥山东对外经贸1997-05-15

2、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对策王鹏涛,刑特山东对外经贸1999-07-15

国际贸易专业硕士论文范文二:社会资本与国际贸易研究

摘要:显然,社会资本,不管是社会网络还是信任,都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因此,在其他禀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社会资本达到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资本;国际贸易

尽管国际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没有达到经济学家所预期的理想水平,根据标准的新古典贸易理论模型计算的国际贸易量应该比实际贸易量更高。基于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寻求传统经济学理论之外的其他因素考察国际贸易。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大。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运输成本、贸易壁垒和关税等,而且包括产品搜寻成本、关于产品质量和贸易伙伴可信度的信息采集成本、法律成本、控制成本和汇兑成本等。贸易壁垒的存在以及交易成本过高,必然会阻碍国际贸易增长。然而,社会资本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金融危机后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国际贸易中的社会资本,力求弄清社会资本是怎样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功能

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内涵还存在争议,有的学者将社会资本视为功能性的生产要素,有的学者将社会资本视为结构性的制度要素。如果将社会资本视为功能性的生产要素,那么它就可以取得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列的地位;而如果将社会资本视为结构性的制度要素,那么它只能是改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润滑剂而已。而实际上,在各种社会资本的界定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自相矛盾,即既将社会资本视为功能性的生产要素,同时又强调它的结构性特征。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定义中使用的术语广泛地包括合作规范、信任和使人们得以集体行动的网络。在国际贸易学领域中,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和信任尤其受到关注(杨宇、沈坤荣,2010)。社会资本之所以能够改善国际贸易增长源于社会资本的积极功能。社会资本的积极功能主要包括:①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信息分享,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②社会资本能够改变个人偏好,提高人交易的概率。交易的概率越高,双方未来合作的概率就越高,未来的合作可以补偿今天合作中的损失,合作均衡能持续存在;③社会资本能够形成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良性的模仿行为。共同的道德规范可以弥补缺失的正式制度,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模仿好的行为可以促进合作,提高经济活动效率。④社会资本能够解决外部性问题,降低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现象,减少利益冲突,提供部分公共物品。社会资本的这些积极功能意味着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二、社会网络与国际贸易

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网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有效克服非正式贸易壁垒,产生净贸易创造效应。其解释如下:①在法律和正式制度不能发挥作用或效力较弱的环境中,社会网络可以通过道德、习俗和规范来维持彼此间的信任,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②社会网络所有参与人对违反道德、习俗和规范的人的合作惩罚机制发挥作用。在重复博弈均衡中,参与合作的每一个人的最优策略就是永远拒绝与曾经欺骗网络内任一成员的人打交道。③社会网络具有信息传递优势,能够让买方更容易找到卖方,能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价格信息,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社会网络对国际贸易除了具有净贸易创造效应外,也会有动态效应,包括动态无效性和动态经济有效性。社会网络的动态无效性的原因如下:①由于交易商必须向人支付高额工资,所以长此以往,交易商不愿再维持或遵循集体主义策略,从而就会阻碍社会网络带来的静态贸易增长。②现有的社会网络阻碍了相应的制度创新。在社会网络过于发达和强大的地区,社会网络可能会使得本来可以确保合同执行的法律等正式制度的作用减弱,甚至完全替代正式制度的作用。社会网络具有动态有效性的原因如下:①对于遵循集体主义策略的交易商来说,如果厉行节约,减少对人的工资支付,那么将在不完全的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融资,进而促进贸易的发展;②社会网络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吸纳更多的外部交易商,其成本比支付高额工资成本要低。显然,社会网络对国际贸易的动态经济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网络对于新成员的开放程度(刘庆林、綦建红,2004)。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提高以及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国际贸易对社会网络的未来需求就趋于减少,这有可能导致社会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有效性萎缩。例如,国际商业仲裁机构的出现,提供了争端解决的私人方式;而信用证交易方式的普遍运用,既能将部分商业信贷风险转嫁给银行,减少了买方违约的风险;又允许买方在货物质量检验之前延迟支付,减少了卖方违约的风险。可以说,社会网络被法律和制度取而代之,对社会网络自身的需求因此而降低。但是,另一方面,移民人数的增长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使社会网络的供给却持续增加,有可能提高社会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移民人数的增长,以及接踵而来的社会网络扩大化,不仅可以促进移民国家与移民来源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发展,而且此类供给可以拉动需求,由此增加对社会网络的需求。只要社会网络的供求处于不断变化中,社会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就值得关注。

三、信任与国际贸易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维度,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交易成本实现的。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交易成本可以定义成为了获得贸易收益而出现的摩擦成本。尽管人们难以给出交易成本的可操作性定义,但是,研究表明,交易成本非常之大。VanDalenVanVuuren(2003)研究显示1997年荷兰29%的工作人员聚集在贸易部门。国际贸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寻找潜在贸易机会、签订合约以及合约执行和控制,每个阶段都会带来交易成本。在第一个阶段,买方寻找关于偏好产品、潜在供应商的信息,如果产品没有生产出来,买方还必须要求生产商进行生产性投资。卖方通过市场活动寻找买方。由于信息不是免费的,也不是完善的,更不容易获得,所以这些活动都会产生交易成本。贸易商必须进行投资以寻找相关信息。显然,在国际环境下,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信息分布不同,交流更为困难,这就产生了较高的交易成本。降低这个阶段的交易成本涉及到两个必要的特征:第一,关于商业机会的信息必须能够传递到商业团体内所有感兴趣的成员;第二,必须保证这个信息是高质量的,也就是信息必须是真实可用的。传递可靠信息是网络的特有功能,网络成员间的共同信任增加了信息质量。Rauch(2001)和RauchandTrindade(2002)研究了共同的商业伦理网络在解决关于商业机会的信息失灵中的作用,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Combesetal.(2002)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商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滋生信任,有助于减少法国的信息贸易壁垒。在合约签订阶段,交易成本就是合约条款讨价还价成本。双方必须确定如何获得合理回报,如何确定合约内容。双方不可能在合约中确定所有细节问题,因为这样做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有些安排也难以被第三方证实。由于存在不确定性,有些问题也难以预见。在国际背景下,合约签订更为困难。贸易双方必须了解对方所在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传统。商业规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不同的。例如,在英国,人们惯于记录每一个细节,而在其它文化环境中,如荷兰,人们却只记录合约的大致框架,细节留待以后合约履行时再补充。这些差异常常带来一些误解,因为记录所有细节问题常常让对方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为了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认知问题,贸易双方常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以获取相关信息,这就使得交易成本过高。然而,高水平的信任可以使贸易双方求助于贸易中介及其他专业的咨询机构来签订合约,也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价值背景的贸易双方的相互理解和适应,建立长期的交易合作关系,节省交易成本。在合约执行及监控合约执行阶段,都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尤其涉及到远距离贸易。监控意味着贸易双方检查另一方是否按照合约承诺的内容行事,如果没有,则下一步就意味着强制执行合约。最普遍的强制执行方法就是启动法律程序,尤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极其麻烦。贸易双方在法律程序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外国人常常感觉在法庭上受到不公正待遇。因为存在取证问题,第三方诸如法官通常难以确定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值,所以,诉讼程序的结果相当不确定。但是,高水平的信任使得贸易双方都相信对方会按照合约承诺条款履行合约,不需要严格的监控程序,这样就降低了合约执行成本。另一方面,即使一方违约,合约需要强制执行,高水平信任也会使合约一方相信违约方在司法程序下能够强制执行合约。不少研究也证明了高水平信任在减轻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增长方面的作用。如,DenButterMosch(2003)运用贸易引力模型采用跨国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信任水平较高的地方,贸易规模的确较大。Nupia(2009)提供了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了信任如何影响贸易增长,他发现,为了实现贸易,社会需要最低水平的信任,但是,一旦这个最低条件达到,只有信任水平足够高,才能实现更大的贸易量。这一结论为上述实证分析中信任和贸易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供了解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信任水平低的地方,贸易量就一定低,因为Nupia(2009)的研究还发现,制度能够弥补信任水平低的缺憾。这意味着,在低信任社会,可以通过提高制度水平来增加贸易。这一研究结论为一国如何促进贸易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四、结论及建议

显然,社会资本,不管是社会网络还是信任,都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而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因此,在其他禀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社会资本达到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的目的。具体地说,政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政府通过做一些积极的事情以维护现有的社会资本及促进社会资本的生成。事实上,社会资本需要正式的国家制度去培养与呵护,政府与社会自发团体是一种共生的、协同的关系,有效的政府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公共机构的参与推动了普通公民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的稳定与发展,促进这些规范和网络运用于贸易增长目标。二是政府通过阻止一些事情来减少社会资本储备的消耗。社会资本常常是宗教、传统、共享历史经验及其他超出政府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的副产品。当政府开始从事那些本该由民间组织或公民社会来承担的活动时,政府将会给社会资本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果政府阻止对这些领域的过度干预,或者主动退出本该由民间组织承担的活动领域,则可以减少社会资本储备的消耗。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第2篇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批研究生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我国研究生教育,立足于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但是,与国际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经验不足,创新应用能力较弱、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等。”教育部2011年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201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由此可见,现行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朝着“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方向深化改革。

一、当前地方院校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2016年,全国有大约有124家高等院校招收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每年为全国培养几千名国际贸易学硕士。但总体来看,目前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模式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国际贸易学专业对硕士研究生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外经贸专业知识,能够针对现实国际经贸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毕业后到外经贸部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中高层次实际对外经贸实务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有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仍将大部分精力投放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难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所以,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另外,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后,在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评价环节,但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管理体系不太严格。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学术研究、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严进宽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并降低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学生情况来评价其能力和水平,忽视了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地方院校国际贸易硕士导师队伍建设落后,导师质量参差不齐、导师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不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式采取的是“师徒制”模式。这种方式使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指导,其学习视野也受导师水平的限制。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是学术型的导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载体,我国很多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国际贸易学基础的理论课程、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还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从课程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这导致其实践能力较差,适应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三)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机会较少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地方院校的国际贸易学科起步较晚,科研力量相对较弱,科研经费有限,限制了部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能力差距较大,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行程。此外,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国际贸易相关的实践经验,高校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合作平台不完善,学生的实习机会有限,没有建立起共同培养机制,致使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到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四)地方院校生源紧张,质量相对较差

在逐年研究生报考数量萎缩和专硕招生数量剧增的双重形势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越来越难,研究生招生数量下滑严重,并且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近几年地方高校国际贸易学学术型硕士招生情况来看,推免生外流,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缩减,生源一半以上属于调剂录取,专业不符情况较多,生源质量不高。

二、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模式的内涵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人才培养主体共同参与、整合资源、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高校环境同以创新实践为主的应用环境相融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联合发挥作用。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政府营造的大环境中,以培养国际贸易学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主体为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参与联合培养的各方是相互联系、互惠互利的。其中政府机构处于宏观层面,为联合培养各方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环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不同环节具体的培养活动,属于微观层面,用人单位代表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田。首先,在联合培养模式中,政府应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政府要营造好有利于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的大环境,出台明确的法律政策来确保“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归属等重要问题,同时,政府应通过设立项目来锻炼人才,在硬件基础设施和专项研究资金提供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将政府服务和市场导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正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保护网。第二,在产业中的企业是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对市场反应最灵敏,社会需求最了解,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大型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接纳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社会实习实践,吸纳研究生的创新思想和成果,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三,高校为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传授专业前沿知识和提供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高校中云集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内最前沿的新知识,在政产学研用中,高校扮演了知识与技术“加油站”的角色。第四,科研院所以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和实践机会;研究院所具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和便利条件,可以检验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最后,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人才创新应用能力评估反馈。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贸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所以用人单位是人才创新应用能力检验器。政府营造联合培养的政策环境和相关的经费支持;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同时接收科研成果应用;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提供师资与学术环境;科研院所通过项目合作提供科研环境和成果转化环境;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人才评估结果和岗位用人需求。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弥补了高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模式。

三、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的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政府应立足于创造好的合作环境,协调好各方关系,出台各项政策引导,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网络的形成。政府可以建立国际贸易高层次人才政产学研用联合育人中心、国贸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和研究生实习实践企业联盟等多方合作组织,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参与,明晰政产学研用各自职责,协调各方行动。政府可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设立政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资金,扶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的科研项目,促进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通过提供市场需求促使研究生科研选题瞄准产业应用;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需求信息,科研院所依托项目合作实现优势共享;用人单位应及时向高校反馈用人情况,以便优化培养方案等。

(二)改进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应用创新型为主

国际贸易学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学术研究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培养目标要以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科学有能力水平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和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的无缝衔接

(三)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多层次师资结构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基础。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倾向于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国际贸易学突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地方院校对国际贸易学硕士的吸引力较弱,一志愿上线生源严重不足。为此,高校应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手机、网络以及参与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宣传其国际贸易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和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安排国际贸易学硕士授课教师和导师到企业学习考察,聘请外贸知名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使教师获得实践教学方面的思考和指导。由企业推荐一些专家,聘为高校校外导师,形成“双师”制培养模式或由政产学研用各方专家组成导师组,集体指导学生,发挥不同部门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加大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方院校应积极支持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争取层次高、水平高、含金量高的科研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国际贸易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联合进行横向课题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有力补充。同时,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有效的培养氛围之中,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落实淘汰机制,从严考核。从重处理在课程考核、科研论文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实习实践等环节中不合格的同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予以警告,要求其限期整改,如在整改期内仍不能达标者,予以延期毕业或清退,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爽,谭忠昕.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7(2):129-131.

[2]胡伟辉.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J].教育论丛,2013(3):159-160.

[3]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40-43.

[4]涂亚庆,毛育文,杨辉跃.“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57-60.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研究生 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遵循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它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它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入学方式、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培养评价等环节。硕士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双重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国际贸易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弱。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重庆市最早设立的国际贸易本科专业,自1994年开始招收国际营销专业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2012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本专业硕士点现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与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国际商务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研究5个研究方向。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重庆以及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专业。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及“如何培养”需要认真思考。我们应该针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变革传统培养模式,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凸显自身优势的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不清晰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而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突出。重庆工商大学招收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水平国际经贸专业人才。从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来看,定位不太清晰,不能准确区分本科与硕士之间的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在培养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方面也不太明确。

2、生源质量不高,来源单一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各高校研究生扩招的双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2012年才开始计划招生。根据我校近几年经济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来看,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第一志愿报考比例较小,生源中大部分都是属于调剂录取,生源质量不太高。以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为例,2011年我校产业经济学专业招收32名硕士研究生,只有一名学生是第一志愿录取,应届毕业生22人(其中本校应届毕业生8名),6名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本院校。2012年招收的19名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中,只有本校两名应届毕业生是第一志愿录取,应届毕业生12名,4名学生本科毕业于一本院校。

3、课程体系特色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课程学习,研究生可以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广阔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专题》、《国际贸易理论前沿》等。从课程设置来看,课程体系不太完善,特色不突出。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内容上的重复,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纵向层面上的要求和特色。在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传授知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这都导致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从校园走向社会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需的时间偏长。

4、指导模式限于传统的“师徒式”

目前,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师徒”模式。这种方式保证了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导师亲自指导。研究生入校后,通常是按照自己导师的课题项目来进行学习和科研。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导师基本上都是本校教师,高校教师是学术型的研究人员,实践经历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相对缺乏。导师多数只精通一个学科,一对一的“师徒”模式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限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进行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5、科研条件较弱

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能力是评判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主要立足于导师的科研项目。对于导师科研项目较多的学生而言得到锻炼的机会自然较多。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我校国际贸易学科科研力量相对较弱,老师不容易申请到部级的课题和项目。然而,地方院校并不缺乏科研项目,一些地方社会的企事业单位很需要地方院校的科研支撑。但我校国际贸易学科与本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并不广泛。有限的科研经费,将限制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开拓探索性,致使一些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科研实践较少,独立承担科研和解决实际能力问题的能力较差。

6、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包括对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的评价,考核制度与学位论文质量评定是两种常见的评价方式。我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规定了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质量监督环节,但是这些环节的评价制度不太严格。研究生只要通过入学考试,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研究工作、论文答辩,一般都可以获得学分,顺利毕业,几乎没有被淘汰的。这不能造成研究生学习研究的压力,研究生没有危机感,很多环节都是得过且过,影响了培养质量。

二、对现有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1、目标定位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

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用卓越的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来引领整个改革活动,因此培养目标的明晰至关重要。培养目标的定位要考虑到学生的现行就业与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应该是一种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适应面很广的经济学科专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培养具有在本门学科上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国际经贸理论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素质方面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加强学科建设,拓展生源来源

优秀生源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和基础。考生在报考院校时,倾向于选择教育质量、办学层次和水平高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地方高校对考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我校研究生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生源总体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应以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质的提高,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大力发展特色教育,靠国际贸易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知名度去吸引考生。此外,在研究生生源的选拔上,学校应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参与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等特色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我校国际贸易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利用招生专业目录等宣传材料,详细介绍招生专业情况、导师情况、学科建设情况等,为学生报考提供充足完善的信息。

3、开发特色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国际贸易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构,应以学科知识为主线,课程结构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及实践课程,课程设置要强调“新”,突出“实践性”。及时把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更新到课程内容中,使研究生能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为提升研究生应用能力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强化学生适应行业竞争与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培养。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责任人,他们的学术水平、科研基础以及责任心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根本保证。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生导师来源单一,皆由本校国际贸易学科教师担任。国际贸易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强。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必须要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指导,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根据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特点,学校除了为研究生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外,还可以聘请研究机构、相关产业部门和相关行业的科研及管理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主要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指导;校外导师对实践部门的现实问题有清楚地了解与认识,负责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由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专业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来共同来指导和培养研究生。这样不仅让研究生学习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专业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应对就业。

5、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当前高校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机会主要来源于导师的相关项目和课题,导师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项目支撑,研究生创新能力就有了源头活水。学校应积极支持导师队伍利用各种科研资源,争取各项基金以及一些大项目、大课题,开展创造性工作。此外,科研经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借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思想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平台,让研究生有更多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再有就是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通过与企业相结合进行企业项目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来吸引企业资金的支持,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有力补充。

6、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只有形式上的“严入”,学生只要通过了入学考试大关,几乎都能拿到学位,“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客观上影响或降低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使研究生始终处于规范的培养氛围之中,真真踏实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之所以突出,是与其较高的淘汰率是分不开的。学校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落实淘汰机制。不管是在课程的学习上,还是学位论文的送审与答辩过程中,都应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一旦达不到规定标准,就实行淘汰处理,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红.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2]王青霞,赵会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4

[4]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

[5]王运峰等.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风险管理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对俄商务硕士;中俄经贸合作;黑龙江大学

作者简介:张春萍(1975-),女,黑龙江抚远人,经济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3085)、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YJS-2013004)“卓越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模式构建研究”;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G2013010067)

一、卓越对俄商务人才的培养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2012年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将迎来对俄经贸合作的最好时机。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创记录的881亿美元,中国连续3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对俄贸易约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4。参照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我国对俄经贸合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卓越对俄商务人才的定义为:具有基本的经济和商务知识、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俄经贸关系发展需要,精通俄罗斯语言,了解俄罗斯风俗习惯、文化底蕴,能够直接参与解决中俄贸易争端的高层次人才。

二、国际商务硕士是培养卓越对俄商务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责任,因此,要解决对俄经贸人才短缺的问题还是要依靠高等教育。但是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人才培养任务是不同的。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大众化、模式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普通人才的需求,但由于数量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大众化教育并不能满足社会对卓越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和卓越律师四大人才培养计划,在此背景下,全国高校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模式的探索,着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近年来,在欧美发达国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由于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已经成为规模化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模式。我国在参考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设置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这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趋势所设立的,这就意味着培养出来的国际商务人才既是面向全世界的,也是面向我国对外开放具体国别的。

三、黑龙江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在培养卓越对俄商务人才中的特色与优势

我国2011年第一批招收国际商务硕士的院校共有78所,其中不乏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这样的传统名校。同属其中的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非“211”与“985”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与这些“名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黑龙江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若想在与其他高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立足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其他重点大学尚未企及的领域有所作为。

黑龙江大学地处中国对俄经贸合作的最前沿阵地。作为全国最早设立俄语学科的高等院校,黑龙江大学享有“中国俄语根据地”“全国俄语人才培养摇篮”的美誉,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交、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高层次对俄专门人才。目前,黑龙江大学拥有俄语学院中俄联合研究生院、俄罗斯研究院、中俄联合催化研究所、教育部俄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在办学中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对俄优势和显著特色。因此,在我国卓越对俄经贸人才严重缺乏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黑龙江大学办学中的对俄优势来培养卓越对俄商务人才,形成本校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鲜明特色,不仅可以为黑龙江省的对外开放和国家对俄经贸合作战略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可以作为黑龙江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培养卓越对俄商务人才的途径与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落实卓越对俄商务人才培养内容

卓越对俄商务硕士以培养高层次对俄商务人才为目标,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知识水平、职业素养、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卓越对俄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专业学习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培养内容包括系统地掌握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俄语,熟悉国际市场和中俄两国的贸易规则和法规,能够进行中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在国际团队中和谐工作、能够快速适应在俄生活和工作。

(二)实施两院联动,保证卓越对俄商务硕士的必要生源

目前我国和我省以俄语为一外的大学生数量极其短缺,因此,培养卓越对俄商务硕士首先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困难。黑龙江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由经管学院负责,而俄语学院是目前我国优秀俄语生最为集中的院系,因此可以考虑将经管学院和俄语学院两个学院的力量进行整合,在本科阶段即由经管学院的教师对俄语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国际商务知识培训,待学生毕业时由俄语学院推荐优秀毕业生进入经管学院攻读国际商务硕士学位。这样既保证了国际商务硕士招生有足够的俄语生源,又保证了这些学生具备必要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突出对俄优势与特色

国际商务硕士项目在教学中应采取与研究型硕士不同的培养思路,强调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外的实践教学并重。按此要求,黑龙江大学对俄商务硕士的课程体系设置应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在其课程设置中突出前沿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理念,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充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二是要体现黑龙江大学的对俄特色和优势,要求学生熟知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有经贸俄语、对俄经贸合作、对俄贸易实务、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与制度、俄罗斯商法等一些特色课程。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特色师资团队

我国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刚刚起步,大多数高校尚未形成成熟、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商务外语专业教师。黑龙江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师资队伍基本上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学位硕士生导师的原班人马,这些教师虽然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但却缺乏作为国际商务硕士导师所必备的丰富实践经验。因此,要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培养与引进国际商务界的专业导师,形成既懂学科理论又懂实际操作的教师队伍。同时,要充分发挥我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各种优势和条件,聘请省内资深专家学者、长期从事对俄经贸和科技合作的一线人员以及俄方有关专家学者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真正落实“双师制”,并创造机会让本校教师到俄罗斯进修深造,切实提高卓越对俄商务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实力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庄莉,刘艳.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7.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第5篇

与时俱进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专业的名称首先出现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它是由当时存在的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工业外贸和国际商务等专业合并形成的。

从1998年专业名称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涵盖的已经远远不止是货物进出口业务,而是包括了国际投资等众多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培养的也不仅仅是外贸业务员,而是包括了商务外交、国际商务战略、政策与理论研究等各方面的人才。事实上,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直接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许多毕业生进入了咨询公司、银行、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国企、民企和外企,还有的进入了知名投资银行、战略咨询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高端就业渠道。另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由不同的专业合并而来,不同大学的这一专业具有非常不同的学术传统。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的这一专业源自其1998年以前的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等专业,学术性和综合实力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大学曾经隶属外经贸部(现商务部),其专业源自其传统的行业背景,因此保留了较强的实务与政策研究传统。但是,即使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样的传统上强调实务的国际经贸学科体系,近年来在教学中也大大加强了经济学理论的分量。可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重点已经由上个世纪国际贸易专业强调的实务操作能力转变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战略分析能力和政策理论基础。这种变化是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和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

复合型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隶属于经济学大类专业,因此与经济学、金融、财政等其他经济学大类专业下的专业一样,需要打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一些大学或者学院,经济学类专业本科实行大类招生,大学前两年所有经济学类学生不细分专业,共修经济学理论基础课,入校两年后才分为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运输、金融和财政等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与所有其他经济学类专业学生一样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对于准备今后出国或者在国内名校深造经济学的学生来说,最好在大学期间选修更多的数学课程和经济理论课程。

除了经济学理论课以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商学类课程,其中国际营销、财务会计等课程一般是必修的。许多学校还会提供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供选修。

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经常涉及法律问题,因此实务传统较强的学校一般会要求学生必修国际商法,有的学校还会提供国际经济法、海商法、国际金融法等课程供选修。

有人说,国际职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交流、交流和交流)。交流能力对从事国际经贸工作的人来说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因此,除了开设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学、西方文学等课程外,语言能力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别强调的。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要求全校所有专业的考生都按照外语专业考生的要求参加高考外语口试,还专门开设了三语实验班,要求该班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要有中文和英文熟练的交流能力外,还需要在法语、日语或者西班牙语中选择并基本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学校给学生提供在该语种国家交流访学的机会。

除了上面这些课程以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会开设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其他各种国际经贸活动中涉及的政策和实务问题。有的学校还可能提供贸易实务实验室和金融实验室,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和国际贸易平台网站上直接感受经贸金融业务的部分流程,有的还会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广交会、博览会、经贸国际研讨会等活动。

选择和不选择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由

在所有经管类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其宽口径和多出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文理兼招,其课程涵盖法、商、政、经、文等多个门类,理论与实务课程兼备。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大学期间受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笔者认为这是该专业值得推荐的最重要的原因。由于这一特点,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和深造的途径非常多,对人才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例如在深造方面,除了继续攻读经济类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外,还可以申请法律(例如法律硕士学位)、工商管理(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或者国际商务硕士)、公共管理(例如公共管理硕士)等专业的研究生。在国际上,法、商、政三大学科门类的高等教育的主体都在硕士阶段而非本科阶段,例如在美国,这些专业的硕士招生都非常欢迎本科是经济类专业的考生。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第6篇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政学专业(财政与金融方向)在职课程研修班招生简章

 

所属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学费:24000元/2年

 

重要知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原财政学专业财政与金融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更名为财政学专业财政与金融在职研修课程班,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及要求不变!

(可申请硕士学位)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详情点击)

专业介绍

对外经贸大学1951年建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1960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当时仅有的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被列为国际教育部首批211重点建设高校。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学校主力学院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广泛的声誉,教师博士化率和海外归来博士比例均处于国内之列。在2004年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应用经济学被评为全国第六名,其中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均列第四名。财政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学术水平居国内较高水平,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富。

为帮助在职人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了解当代财政、财税的发展现状及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势、投资热点等,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我国国际贸易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开设财政与金融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在职课程研修班。

一、培养方向及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财政与金融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财政、税务、财务管理、金融投资分析等方面的业务技能,能在金融系统、财政、税务、海关、国有资产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业务管理工作,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相关机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在职人员。

2、具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不限。

三、课程设置:

1、学位课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 (4)货币银行学 (5)国际经济学 (6)财政经济学 (7)英语

2、专业课程:

(1)管理会计(含财务会计) (2)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

(3)企业重组与并购 (4)统计方法与分析

(5)税法原理 (6)高级投资分析

(7)财税理论与政策 (8)金融学

(9)项目融资 (10)税收经济学

(11)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

四、报名方式:

限招30人,额满即止!

符合条件者免试入学。

1、索取并填写在职人员高级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一份、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与复印件一份;

3、提交1 寸免冠照片2 张,二寸2 张;

4、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初步资格审查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教学方法及考试

1、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学,发讲授提纲和教材,规定必读与参考书。每月隔周周末上课两天(周六、日),遇节假日顺延。

2、考试方式:学位课程和专业课程由我院组织考试或考核。

六、学 制:

两年,隔周的周六、日授课,遇重大节日顺延。

七、学习费用:

1、学费:24000元/2年,一次性交齐;

2、学校无题库考试,学习期间每门结业考试均不另收取考试费。

八、颁发证书

1、课程研修班的学员,完成“课程设置”中所规定的课程并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即可结业。

2、结业学员获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章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

3、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取得国家承认学士学位满三年)可按我校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

九、申请经济学硕士学位及方法

1、申请学位按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关于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规定办理。所交学费不包括进入论文阶段后的费用。

2、报名参加课程研修班学习的人员,可在报名时提出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3、国家统一组织的英语和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由我院协助学员到研究生部办理手续,费用按规定由学员交纳。

4、我院将为学员安排教师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

【联系电话】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费直拨】 4000,716,617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第7篇

一、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发展过程回顾

中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是从2001年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之前,国际商务的人才培养更多地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之中。2010年,国际商务硕士学位设立,无疑对于推动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高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教育部部属院校一直没有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个别学校设有国际商务方向。直到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利用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率先设置了教育部专业目录以外的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之后,西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大学才开始设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截止到2010年,具有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或方向的学校为55所高校(见表1)。由于是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所以,最早设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主要是地方院校。

中国政法大学率先设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初衷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内设置国贸专业的学校过多,其专业课程只局限于国际贸易实务,缺乏对企业国际化全方位的学习,不能满足市场对跨国公司人才的需求,于是设立对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进行改造的国际商务专业。在保留传统国际贸易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工商管理、金融课程组,考虑到商务与法律的内在联系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优势,加入了更多国际商法的课程,凸显其法商结合的专业特色。

实践证明,中国政法大学的这个预判是正确的。目前,中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已超过610所。随着上世纪90年代企业外贸经营权的开放,外贸公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市场地位也迅速下降。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就业率低、薪资较低,连续3年被评为红牌警告专业。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被亮红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错位发展。就实务实操能力来讲,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不如中专和职高的学生,职高学生作为跟单员、制单员、商务文秘比本科生更踏实,而且业务熟练。倒是国际贸易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既不甘心成为制单员,又没有从事高级国际商务活动的技能。《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明确指出,“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达79万多人。未来三年,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决策人才最为短缺,需求缺口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左右,专业管理人员估计欠缺一半以上,服务外贸人才估计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资人员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这两份看似矛盾的报告恰恰反映了中国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致命问题,一方面,大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过剩,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市场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却存在很大的缺口。

可喜的是,还是有一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家学者看到了问题所在。2005年,为了响应国家的“人才强商”战略,由全国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牵头,开始推动国际商务硕士(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MIB)的工作。随着教育部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思想的确立,2010年硕士专业学位类型增加到40个,其中包括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国际商务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而且倒逼了国际商务本科的人才培养。2012年教育部修订专业目录,把国际商务归为工商管理类,编号为120205。有了合法的身份,MIB也解决了学生的出口问题。于是,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样的高校在有了MIB授予权以后,开始增设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很多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开始修订方案,尝试加入一些工商管理课程。

(二)中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设立

2010年设立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无疑对于推动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招生伊始就困难重重,市场反应并不像专家预想的那样乐观。首批有78所高校获得MIB培养资格,但只有65所高校在2011年招生,学生数为1079名;2012年67所高校招收学生1355名。最近几年招生情况有好转,但是,总体来讲发展很不平衡,好的学校人数在70到100人左右,更多学校是十几个学生、几个学生。很多高校反映,由于挤占了MBA的名额,而MIB与MBA收费悬殊,学校短期经济利益受损,于是,有的学校干脆停招,这就是有些学校虽然有MIB培养权,但是却没有招生的原因。由于相当多的学校招生人数过少,达不到规模经济,无法像当初设想的那样进行实践教学和精英教育培养方式的改革,结果所谓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不过是传统的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翻版,高级国际商务人才仍然是奇货可居。

二、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开办国际商务专业伊始,很多问题就困扰着我们。比如对国际商务专业缺乏认知度;学界对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存在争议;培养方式上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学术能力、轻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高水平、复合型、“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体系等。

(一)社会对国际商务专业缺乏认知度,行政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不配套,学生就业遭遇尴尬 从开办国际商务专业伊始,至今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与国际贸易专业有什么区别。企业和行政机构对国际商务专业缺乏认知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国际商务本科生毕业,在报考公务员时就遭遇了尴尬――在公务员招生岗位里没有列国际商务。后来我们让学生以国际贸易专业报名,审核时学校开具证明,与用人单位沟通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仍有学生虽然分数很高,却与公务员无缘。不仅本科生,2013年第一届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以致于这个问题被作为案例写入《国际商务》教材中。在企业招聘中,经常在人力资源目录中找不到“国际商务”的职位。然而事实上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市场营销、商务管理等岗位都适合国际商务的毕业生。

根据国家商务部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分类,我国所称的国际商务人才,广义是指具有一定国际商务知识和能力,在商务领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中,从事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运营等相关工作的人员;狭义是指高级国际商务人员,特指当前最紧缺、最急需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营销人才、国际投资管理人才、国际经济法律人才和国际商务谈判人才等五类专业人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对应的学术型硕士专业是国际贸易学专业、世界经济专业,三者共同构成较为完善的培养开放型经济体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遭遇的尴尬,说明社会缺乏对国际商务专业的认知度,政府体制与教育改革不配套。

(二)学界对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存在争议,导致办学指导思想不统一,突出自己母体学科的重要性,是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滞后的直接原因

国际商务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商科教育的一部分。相比社会对国际商务内涵的不了解,国内学界对于国际商务这种交叉学科归属的争议就更大。国际商务本科归属于工商管理,除中国政法大学以外,大部分学校国际商务本科都是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设立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家推动的,因此MIB被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这样的学科归属本身,就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对国际商务学科的困惑和相互争夺,其结果是办学指导思想的不统一。这种非要把国际商务归属于某一个学科的执念,使得经济学背景的强调经济学,工商管理背景的强调管理学的重要性,而很难把国际商务作为一个整合的学科,做到跨学科发展,好些的学校也只能是国际经济与管理的简单叠加,缺乏经管融合的国际商务核心课程的开发。

(三)培养方式上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学术能力、轻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国际商务专业脱胎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授课教师由于自己知识背景的局限性,都对理论教学、学生所谓学术能力的培养驾轻就熟,因此,无论本科还是硕士,都反映出培养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征。在专业硕士培养上,以学术能力培养代替职业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顶着国际商务的帽子,但骨子里依然是行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之实。因此,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离培养出高素质、精英型的国际商务人才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四)缺乏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高水平、复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体系

国际商务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复合性、实践性和国际化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复合型”,这种“复合型”可以表现为具有两类学科背景的跨学科,或者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实务,或者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而目前我国高校体制下的老师大部分知识结构单一,谙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则知之甚少;或者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老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这些教师具有经济理论知识水平高、宏观经济层面动态把握准确、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快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优点与优势,但他们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国际商务业务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硬伤。

当前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不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各高校在争创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将教育资源向科研领域倾斜。在大幅提升科研成果在教师工作考核指标中,权重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专心致力于教学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在不断减少和下滑。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和探索的原动力也在消减之中。此外,中国高校普遍缺乏产学研的真正合作,在这样的氛围下,很难使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根本的突破。

三、“斯诺命题”折射的经管学科之争是制约中国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中国存在着学科划分过细,学科之间割裂、文化冲突严重的“斯诺命题”。具体到中国商科教育,就表现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国际商务学科归属上的激烈争夺。

现有的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专业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是偶然的,这只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一个具体体现。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权到底是给经济学院还是管理学院?这在很多高校都展开过激烈的争夺,有的学校为了息事宁人,只好在经济学院和商学院都分配一定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名额,而国际商务的学科交叉性注定这个学科既不属于经济学,也不属于管理学,因此,仅靠某一个学科根本无法培养出有国际化视野、懂经济和国际化经营,通晓国际惯例的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

对于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英美国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远没有中国这般激烈,这与中国经济管理学科不合理的划分有关。在美国,经济学远远没有中国经济学既包括理论经济又包括应用经济这般庞大,经济学仅仅是纯理论研究,属于人文科学,而商学院涵盖面广,其工商管理包括的范围很大,相当于中国的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因此,在美国,国际商务专业设置并不十分广泛。原因是美国对外部市场依存度不高,其工商管理教育已经具有应用经济与中国定义的管理学的交叉性,只需要略微稍加一些国际沟通课程就可以,所以,国际商务是否能成为单独的学科,是否需要单独设立专业,也存在过争议,很多国际商务专业是作为工商管理学位内的一个方向存在,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不过随着美国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本身作为自足、完备的学科体系得以确立,包括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在内的世界著名高校也设立了国际商务本科或者硕士项目。英美国家对于国际商务的争论,更多地关注学科范式、学科体系,而不是学科归属。英国和澳大利亚国际商务既不属于经济学,也不属于管理学,而是单独设立了商务学位。总体看来,西方国家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更为宽松,他们的商科教育比较发达,且与企业联系紧密。博雅教育的回归,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模式的兴起,正好切合了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的学科特点。

  而对受制于“斯诺命题”、教育体制相对封闭的中国来说,过细的学科划分,商科学位的缺失,经济与管理的泾渭分明,非常不利于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上。中国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简称MIB)实质上是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MBA竞争的产物。尴尬的是,经济学院没有MBA,而如果不吸取MBA的精华和办学理念,MIB是做不好的,特别是在现在MIB收费低、招生名额少、达不到规模的情况下,如果没有MBA作为依托,仅靠经济学院很难给MIB学生开设高质量的案例、企业经营模拟课,而没有职业专业技能训练的MIB,不过是原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世界经济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翻版。如果把MIB放在没有应用经济为支撑的管理学院,学生如何获得国际贸易、金融学知识呢?因此,尽管现在有94所高校有MIB招生权,但是,能够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的高校并不多。

四、跨学科发展特色办专业是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前人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破解“斯诺命题”的方法就是面向问题研究、跨学科发展。因此,从思想上、体制上突破经管学科的相互封闭,是受困于“斯诺命题”的中国商科教育的必然选择。

应用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套用以往那种象牙塔般、封闭式的方案,而应凸显培养模式的跨学科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为此,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和融合;第二,打破院系界限,合理配置校内资源;第三,打破学校界限,实现校际、学校与科院,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联合;第四,走出国门,实现不同国家高校之间、学校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合。

在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时时刻刻会感受到经济与管理学科之间的冲突,要实现以上四个开放并不容易,除了解放思想,体制上也必须突破现在这种经管学科泾渭分明、专业划分过细的教育体制,英美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淡化国际商务学科归属,下放专业自主权,从体制上大力推进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发展

跨学科发展是英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也在中国学界逐渐达成共识,但是,实际操作却受困于现有体制。中国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的分立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学科缺陷由来已久,只是这种矛盾在国际商务专业集中爆发了,而如果不在思想上、体制上打通经管学科的篱笆,中国就很难培养出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在学科设置上,中国应该更多借鉴美国商学院的经验,逐渐改变现在经管院分立、分离的现状,将已有分立的经管院逐渐改造为经管学科融合的商学院,这不仅有利于国际商务的人才培养,也有利于金融等各种应用人才的培养。

在国际商务的学科归属上,中国可以借鉴英国和台湾的经验。比如:英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涉及的学位在各个培养层次上都非常广泛,在专科和本科层面上,英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涉及的学位有文学学士学位(BA)、理学学士学位(BS、BSC、SB)和应用文学和科学学士学位(BAAS)等;在研究生层面开展国际商务教育,授予的学位有商务管理硕士学位(MBA)、商务与管理硕士学位(MBM)、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ACC)、管理硕士学位(MM)、市场研究硕士学位(MMR)、管理博士学位(PHDM或商务博士学位等。英国这种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可以授予多学科学位的做法,从学理上是说得通的。有学者认为国际商务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个学科体系,是一个整合学科,它的学科基础非常庞大,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国际关系、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等。但国际商务不同于这些单独学科,它本身是一个自足、完备的体系。国际商务作为一个整合学科的竞争优势和价值贡献在于把全球知识和当地知识协同结合。

目前,就我国现有的学科设置,承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并不是只有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本科层面主要集中在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层面是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术型硕士,但是细想起来并不局限于此。现在跨境电商发展迅速,那么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全球价值链管理其实也是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这样看来,纠结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科归属实在没有必要,宽泛的国际商务概念也有助于增加社会对国际商务专业的认知度,有利于学生就业。台湾地区早已经视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为一个专业,都是研究国际化经营的,至于名称不同,只是专注点不一样而已。按照这样的学科边界,我国目前实际上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学校数量非常巨大,有些学校既设立了国际贸易专业,也设立了国际商务专业,而其实培养的都是国际商务人才。因此,中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重要的不是扩张数量,而是重在提高质量。610所高校设立国际贸易本科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其实都必须适应市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把国际商务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国际商务作为一个整合的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宜沿用计划经济下严格统一的专业管理办法,而应该下放专业自主权。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商务本科能够率先改革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开办之初运用了专业自主设置权,在课程设置上完全自主,不受核心课程的限制,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方向可以随便选题,贸易、金融、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都是国际商务的一部分,甚至学位都由学生自主选择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位。对于国际商务学生的毕业走向,我们不认为进外贸公司是专业对口,去进出口银行、证券公司、国际会计事务所不也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对口单位吗?由于国际商务是整合了全校资源打造而成,学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就业容易,就业质量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对国际商务的专业荣誉感比较高。倒是国际商务成为教育部专业目录专业后,像其他高校一样,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也开始对最后毕业的管理学学位纠结不已。可见,灵活的学位授予权、自主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学习英美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法,发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引领作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教育体制不同,各国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英美国家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中都考虑到自己的国情。相比美国依托于工商管理国际商务专业自我天成,英国作为一个历史上对外贸依存度比较高的国家,相比美国更重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国家之一,他们的课程体系完备,案例教学、商务模拟的实践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是一个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对国际商务人才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虽然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有关的相关专业很多,但是,中国与美国不同,中国高校商科教育薄弱,必须专门设置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硕士学位的设立恰逢其时,围绕着MIB,不仅会聚集起一批专注于国际商务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家学者,形成一个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氛围,也有助于发挥MIB的引领作用,协同相关专业,结合中国地域特征,探索适合中国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三)注重错位发展,完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英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共同特点就是,注重不同层次市场的需求,从初级到高级,相应地,学生层次从职高、大专生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次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英国职高和大专生注重商务操作运用能力的培养;对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就有很高的数量技术分析的要求,并力图把国际商务研究与国际商务操作运营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培养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具有国际化和创造性的特质。

中国要注重错位发展,对于职高和本科要有区分度,同时大力发展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尽管目前仍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依然应该坚持国际商务人才的精英教育。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是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因此,应该在MIB基础上设立商务博士学位,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

(四)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国际商务特色专业建设

用跨学科的方法突破“斯诺命题”的目的是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国际商务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特质,注定了国际商务专业不能是千校一面的版本,而必须走特色办专业的道路。中国政法大学的实践也证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只有立足本校学科背景、特色建专业的重要性,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建立国际商务培养体系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中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刚刚开始,相较于课程体系的改造、师资水平提高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教育体制的改革。只有坚持国际商务的跨学科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立足本校学科优势的特色办专业道路,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级的国际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舒红,景瑞琴.国际商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

[2] 宏结.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5):48-50.

[3] 宏结. “斯诺命题”与“成思危之答”[J].管理观察,2016(2):11-13.

[4] 穆海涛,安岩.国际商务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对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4(14):96.

[5] 陈怡琴.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困境与疏解[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5(11):75-77.

[6] 张晓涛.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7):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