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17 18:06:35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2O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审视经济全球化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主流看法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展开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他们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经济全球化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从自己的国际利益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先导和主体的,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以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全球化。这是一场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全球化,其受益者主要是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状况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弱势状态,不占主导地位,更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并且这种关系在21世纪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一体化、市场世界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国家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固有界限,使世界各国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高科技手段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使国际经济全球化或者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自行运转。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跨人了政治、道德、文化等领域。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来看,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而且涉及更为复杂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领域的冲突。

二、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外资的进入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建设,提高有关部门的效益,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及贸易壁垒不断下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

4.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将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引进、学习、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体制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赖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一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账户的逐渐开放,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就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以及整个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震荡。国际游资的存在肯定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归根源之一。自60年代起,尽管各国的经济学家一直在探索对国际游资的监管方法,许多深受游资之苦的国家也曾努力加强资本管制。但总体而言,这些探索和努力的收效并不明显。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全球经济、贸易迅速一体化的情况下,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正在不断下降,国际游资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方便地绕过或躲避资本管制。因此,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就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导权,不可避免地会使它们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是名义汇率下降导致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的减少。在过去1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名义汇率出现了不少程度的下降。在一些发生危机的国家,货币的名义贬值自然使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誉值减少。况且,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被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种是经济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动让渡。总体而言,这种让渡对于有关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们能够从中得到期望的各种回报。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4.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让人感到不安和对未来信心不足。虽然我们不能把环境恶化的责任简单地推到全球化头上,然而,正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家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市场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基础上的市场扩张、城市化、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富者的过度消费及其消费模式的“传染”、“普及”效应,是地球环境退化和恶化的主因。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劳动分工和布局的大转移,发达国家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成了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许多发达国家和全球性公司不但没有为地球环境恶化承担更多责任,反而自私地推卸责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

四、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措施

1.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联合自强的趋势。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并且在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国家中,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并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自强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加太集团,南美的“共同市场”等,都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给了发达国家有力的回击。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超级秘书网

2.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第2篇

理论的融合将从两个方面展开,从世界经济理论来看,我们已经难以将“一带一路”地共同发展简单看成一个贸易问题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是国际投资理论难以解决“一带一路”地区所表现出的较大的异质性以及严重的经济地理分割问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中强调贸易的形成来源于劳动生产率差异而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传统要素桌赋理论则认为要素桌赋差异是比较优势的真正来源。但无论是比较优势理论还是要素桌赋理论其重要前提条件都是零关税与零运输成本。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分割的“一带一路”地区,满足这样的条件并不容易,因而潜在的比较优势将难以发挥。此外,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也使得克鲁一格曼提出新贸易理论以及林德提出的需求重叠理论难以适用于该地区的贸易,这两者都需要贸易国之间存在较大本地市场规模或相似的消费偏好以便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国际投资理论同样难以支持“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比较优势以及规模经济同样是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重要前提,而这此正是“一带一路”地区所缺乏的发展基础。虽然东亚地区凭借国际直接投资的进人参与了国际分工,最终促进了贸易的增加。但对于“一带一路”地区而言,过大的经济差距以及远离世界市场的经济地理条件都使得落后国家难以承接产业转移,因此难以吸引跨国公司的进人总之,传统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Hymen1960、产品周期理论(Vernon,1966)、内部化理论(Buckley,1976)国际生产折衷论(Dunning,1977)等理论均是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微观层面来理解国际直接投资。对于“一带一路”地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外部性较强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企业显然难以满足。可见,“一带一路”地区发展需要先行社会资本的投人,而只要是遵循着严格的比较优势假定的提倡新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都难以支撑“一带一路”地区发展。打破经济地理分割,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是实现“一带一路”地区贸易重塑的重要方向。

同样,我们也难以将“一带一路”倡议简单看成一种发展战略从发展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为研究问题,以政府主导的结构调整为政策手段,其中强调了投资的不可分性与部门之间的互补性,突出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此思路虽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内容如出一辙,但发展经济学中强调的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的是中国带动的区域共同发展,因而需要发展经济理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开放条件中进行更多的拓展。同时,也有人采用对外援助理论来解释“一带一路”倡议,将“一带一路”倡议当作是中国主导的马歇尔计划,认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能够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工业化。这显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相违背,同时也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合。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倡的是共同发展。当前中国经济进人新常态,中国通过需要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实现互补性,进而实现经济转型,而且中国当前的经济地位尚未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由中国倡导的以基础建设投资为重要实现形成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能仅仅看成一种对外援助的发展战略,其日的是通过基础设施的投人以及促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来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因此,“一带一路”地区发展的理论基础需要从世界经济理论与发展经济理论两者融合的角度来思考,而且一日_从这个视角来看待问题,一此在某一框架下矛盾的问题将在新的框架下得以解释。“一带一路”地区贸易发展离不开具有“不可分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直接投资,而在新古典的框架下大规模投资的进人仍然需要以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即区域内的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为前提。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循环因果关系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下就迎刃而解,“一带一路”地区可以通过发挥类似“大推进”理论中政府作为经济体系中的协调者的功能进而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因此,对于比较优势缺失的“一带一路”地区而言,需要存在区域贸易核心国并发挥其提供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促进贸易分工的国家能力,如此才能打破新古典框架下的增长陷阱,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思想。本文将核心国的这种国家能力称之为区域发展的“国家优势”,而将核心国通过发挥国家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为,称之为贸易发展中的“大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逻辑则是通过发挥核心国的“国家优势”,实现区域发展所需要的“大推进”投资,进而促进区域贸易的形成与重塑。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第3篇

关键词:贸易理论 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优势产业形成基础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结论

通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优势产业建立在地区性的外生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先发或后发性的优势战略,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可以得到加速培养,进而过渡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产业或产业群形式存在的优势产业依赖自身的经济优势,将持续性领先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2(5)

2.张文武.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2013(1)

3.安树伟.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生态经济,2011(5)

4.王恩胡.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2(1)

5.王业强.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4)

6.汪戎.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第4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03-03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

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第5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第6篇

关键词:后发工业化后发优势后发劣势制度创新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2000年底,杨小凯教授运用沃森的“后发劣势”理论,列举我国经济改革中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请我们注意后发劣势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其核心论点是,后发工业化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虽然这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却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成为不可能。杨小凯教授认为,“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同时存在,“后发劣势”的克服是“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前提,而如果要克服“后发劣势”,就必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特别是英美的共和体制。

针对杨小凯教授的中国制度建设的后发劣势说,林毅夫教授2002年撰文提出商榷。基于制度变迁的内生理论,林毅夫教授认为,英美的共和体制既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后发工业化国家能否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关键就在于发展战略,即政府政策能否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比较好地发挥它们由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至于政治体制的变革,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内生推动力将要求并将产生的变革才能真正奏效。

笔者认为,林毅夫和杨小凯两位教授争论(本文简称“林杨之争”)的核心问题是,在后发工业化国家经济追赶的初中期阶段,英美式的体制改革与其发展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受“林杨之争”的启发,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基础原理,提出了有关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的三个假说,它们分别对应于这些国家在制度创新潜力上的不同境界,文章结构如下:首先讨论“林杨之争”的核心问题,并对“制度创新的反向工程”假说进行较系统的理论论证;其次,与制度模仿的“后发劣势”说相对应,总结并命名“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假说;第三,提出“制度创新的脉络主义”假说,并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探讨,倡议对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孕育而生的特定情境进行研究。在论述这三个假说的过程中,笔者对杨小凯教授的相关论点提出了商榷。

本文意在阐明,新世纪之初的“林杨之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它可以激发我们深入研究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具体实施的步骤;同时,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也将对各种经济学说的现实性进行批判性检查,很有可能诱发中国经济学出现重大的理论创新。一、制度创新的反向工程

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对于后发工业化国家的制度变迁来说,“林杨之争”的结论不论是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最后的落脚点都将集中在于改革问题上。总结目前的讨论,笔者把它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英美的共和体制在发达国家的政体中是否是较优的?杨小凯教授虽未明确将英美的共和体制推许为唯一至善至美的制度,但他确实认为,英美的共和体制较之人类试验过的其他制度为优。而林毅夫教授则认为,从发展的水平来看,日本、北欧都赶上美国了,新加坡也超过了英国,但这些国家的基本体制都保留了许多有别于英美共和的体制安排,因此,即使对发达国家来说,我们也不能确认英美的共和体制要优于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在这一点上,演化经济学家们支持林毅夫教授的看法,达尔命已彻底击碎了“必然进步”和理性最优的观念,正如笔者撰文指出的,新比较经济学也已否决了著名比较经济学家艾登姆等“发现那种体制是最好的体制”这种传统的比较研究方法论。第二,后发工业化国家和转轨经济是否可以直接照搬英美式的共和体制?对杨小凯和萨克斯教授来说,休克疗法的转轨就意味着对英美式共和体制的照搬。但演化经济学家们认为,路径依赖和制度多样性是制度变迁的重要特征,休克疗法的转轨忽视了历史、文化传统和认知模式等许多重要因素对转轨的关键性影响,所以,他们不仅不能解释为什么其他发达国家仍保留了许多有别于英美共和的体制安排,也不能解释许多拉丁美洲和南亚国家的议会政治所遭遇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与演化经济学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新奇不断突现的演化过程不同,休克疗法的转轨预先排除了转轨过程中更有效率的“适应性”政体的出现。第三,在后发工业化国家经济追赶的初中期阶段,英美式的体制改革与其发展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换言之,在没有实施休克疗法的转轨情况下,这些国家是否也能建立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长期信任关系?这是“林杨之争”中最关键的问题,笔者把它转述为:在制度变迁的路径上,后发工业化国家是否与英美等“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传统的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本节就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并对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的反向工程”假说进行较系统的理论论证。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两种现象。第一,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除了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相继成功地对当时的发达国家进行了经济追赶外,唯一的例外是战后的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在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发展过程一开始就成功地采用英美式共和体制的典型代表是具有“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其他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情况各异,其中德国是在成功地超过英国之后才采用体制的。我们知道,当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尾声时,德国的国内统一市场才刚刚形成(1834年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但在进入20世纪时,德国已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到1914年,德国在钢铁以及化学和电力等当时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已超过欧洲其他所有国家,但德国直到1918年才废弃专制的君主政体。第二,在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之外,我们可以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组,一组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战后成功地对发达国家进行了经济追赶的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另一组是发展初期就采用了英美式体制的国家。按照杨小凯教授的看法,日本“明治维新”时采用的体制是非常不彻底的,而韩国和我国台湾则是在经济追赶即将完成或其后期才实行西方式体制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个中原因恐怕是非不愿而不能也。相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丁美洲自独立以来,陆续引进了欧美的政治制度,包括宪法、议会和政党制度等,但这种引进充其量是形式而非实质,拉丁美洲国家的军事和政局动荡是举世闻名的,战后的拉丁美洲问题丛生,成为“跌倒了的新兴工业化地区”;而在南亚地区,欧美的体制在独立伊始就被南亚各国领导人普遍接受,一些国家一直维持着十分稳定的议会政体,而在其他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政治民主不能扎根,最后被各种形式的独裁主义政体所取代。缪尔达尔在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后,对此评论说,“该地区的各种政治体制在它们无能或无意识开始根本改革和实行社会纪律方面明显相似。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实行民主还是独裁,它们都是‘软国家’”②。

论文后发工业化国家制度创新的三种境界来自免费

国家经济形势论文第7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