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合集7篇)

时间:2023-03-08 15:33:08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规划设计院;团队建设;理性思考;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为加强规划设计院生产经营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规划设计院整体综合实力,必须要抓好创新团队建设。规划设计院团队建设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大批量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抓好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创建一个富有团队精神,良好的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团队,促进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一、规划设计院团队建设的理性认识

团队建设就是指通过有意识的组织,整合有效的资源,建立的由员工组成的小组。由团队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和安排。团队建设需要控制人才的配置情况,分工有所不同,人员安排要科学合理,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激发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就为实现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团队建设,最重要的是成员的团队精神,没有团队意识、协同合作的精神是很难集中力量完成目标任务的。团队精神是依靠小组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组成的,通过团队合作将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这就是团队精神。

规划设计院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灵活性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规划设计院要寻求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建设创新型团队开拓市场,提高规划设计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变化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买方市场成为主要竞争,为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生产需求,企业需要及时获取用户的需求。通过建设创新型团队,改革组织管理模式,将规划设计院的战略竞争重点转移向用户需求方向。规划设计院要在变化中求生存,就要求变求新,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应用团队管理方法,能够使规划设计院个体成员充分参与到生产管理活动中来。

团队建设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创新型团队,打破原有的组织管理模式,给予团队充分独立的决策权,为团队实践创造灵活、自主的生产环境,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型和工作热情。团队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归功于整体的,团队绩效机制可以促进组织成员的团队意识,激发他们为团队荣誉和绩效努力。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队精神是团队创新实践发展的动力。团队精神是团队发展的灵魂所在,团队成员要将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视为一体,同心协力,共同为团队目标奋进。团队精神的精髓在于团队的凝聚力,在成员之间,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只有强大的凝聚力,将他们融合为一体,让他们意识到自身是团队的一份子,担起个人应当的职责,对团队忠诚,有团队荣誉感。团队的凝聚要依靠每一个人,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发挥实际的作用。建设创新、高效、高产团队,要重视成员间的互相尊重、信任、坦诚,合作无间的工作需要经常的沟通交流、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建立团队意识环境,为创建高效团队最好准备。

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

组织的领导者是凝聚整体的核心,但是一旦领导者脱离组织或者是依靠领导者的权利使组织意见统一,这都是一时的。没有领导者,这种统一的平衡就会被踏破,因此,团队建设需要所有成员具备团队意识,协同合作,强化团队的凝聚力,通过成员间的互补,共同进步,创新发展生产力,实现规划设计院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一个团队的组成需要领导者,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团队成员要对其充分信任。领导团队要懂得如何应用成员所长、规划团队建设。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领导者与成员平等互助,团队意见采取民主方式,不以领导者为主要决策人。团队组织结构稳定,成员之间建立完全的信任合作机制,这样的创新型团队更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团队建设可以大大提高规划设计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为规划设计院发展营造良好的机会,战胜挑战。

团队建设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培养

企业就是通过不断的投入和产出获取利益的组织。企业内部成员由于个体存在差异,个人素质能力的不同,个体生产效益是远远不足的。通过团队建设,成员之间互不不足,通过团队的力量完成个体不能完成的任务。团队成员之间,只要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互惠互利,扬长避短,都是建设优秀团队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团队需要充分调动起每个成员的工作热情,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环境,只有在互信互助、利益共同体的意识之下,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才能被充分的调动。

建设团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增强个人工作能力并且提高素质,这也充分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由员工来实现,因此对员工的培养力度要加强,通过团队成员的互相学习,扩大员工的知识面,培养多方面的强手,一人多专。团队建设提高了个体成员的工作技能、基本素质、决策能力等等方面,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观念。

规划设计院团队建设的创新实践

规划设计院为适应近年来市场发展的巨大变化,为实现生产目标的稳步增长,着重建立科学创新团队,通过建设创新型团队对企业的资源和人才进行有机的融合,建设了一批高效的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建设要立足于现实发展,注重基础实践。不能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忽略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要以社会经济效益与企业长足发展为目标。规划设计院团队实践发展要以区域经济实际出发,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首先,规划设计院团队建设要以地方经济现实为主,为企业创造高效的生产力。团队实践要以实现企业高效发展为目标,通过与区域经济实情有机结合,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创新实践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服务企业生存与发展。

其次,团队创新实践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客户的个性要求。确定求真务实的发展宗旨,通过技术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加强等方面,确定市场发展目标。建设创新团队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团队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改善企业管理模式。

最后,创新团队建设发展要以人为本,不断的引入高素质人才,为成员提供完善的培训机制,完善团队的发展,创造充满活力的、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团队。团队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优化组织构成配置,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帮互助,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团队目标任务。通过各种奖励、激励机制,调动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三、总结

面对日益强烈的市场经济变化,企业的生产活动等工作愈来愈复杂、难度有所提高,要迎战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企业要建设高效、创新的团队,改变企业组织管理方式,顺应市场发展变化和需求,提高企业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应变能力,为企业的快速、健康、长效发展营造奠定基础。规划设计院团队建设意味着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建设创新型团队有利于凝聚企业战斗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付之水.试论团队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J]. 经济师. 2012(06)

[2] 林海芬,苏敬勤.管理创新效力提升机制:组织双元性视角[J]. 科研管理. 2012(02)

[3] 唐先明,吴善超.关于基础研究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06)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第2篇

据了解,这些岗位主要面向海内外聘请、引进、遴选和资助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全面提升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据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由“杰出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创新人才建设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计划”6个计划组成。以下简单介绍之,具体信息可登陆北京市教委网站查阅(bjedu.省略)。

杰出人才引进计划

主要面向海内外聘请、引进、遴选和资助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搭建人才梯队,组建学术团队,带领相关学科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设置学科首席专家岗位、特聘教授岗位、讲座教授岗位。2008~2012年在市属高等学校设置10个学科首席专家岗位、40个特聘教授岗位、100个讲座教授岗位,设立50个左右校外名师讲学资助点。

学科首席专家岗位主要设置在部级、教育部及北京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学科首席专家可获得总额为2000万元科学研究支持经费,根据工作需要,分年度核拨,享受学科首席专家工资每年100万元;

特聘教授岗位一般设在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及重点建设学科、主干学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需求的前沿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特聘教授在聘请学校全职工作,在全职工作期间享受特聘教授工资每年10万元;

讲座教授岗位的设置不受学科限制,由高等学校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聘请,讲座教授在聘请学校全职工作时间一年不得少于3个月,在全职工作期间享受讲座教授工资每月1万元。

校外名师讲学资助经费,根据《北京高等学校市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执行。

其他人才根据引进人才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10~100万元的一次性科研经费资助:

1、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提供最高为1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2、国外著名高校教授、国内“211”、“985”学校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学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分别提供最高为50万元、3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3、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优秀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提供最高为1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

该计划是加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建设,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创设良好环境,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

该计划主要是用于支持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对入选北京市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库第一、二层次的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进行资助,累计资助50名。“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每人每年最高资助科学研究经费为100万元,连续资助3年。

创新人才建设计划

该计划主要是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队伍中遴选150名品德高尚、学术造诣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突出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以及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管理能力突出的管理人才,给予重点扶植资助和培养,使其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形成市属高校的中坚力量,带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其中,自然科学学术创新人才每年每人最高资助科学研究经费为3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人才每年每人最高资助科学研究经费为20万元。教学创新人才和管理创新人才每年每人最高资助科学研究经费为20万元。资助经费一次核定,连续资助3年,分年度下拨。

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该计划主要是加强对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的支持和资助。通过教学、科研、管理创新团队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该计划累计遴选资助300个,连续资助3年。资助金额依据学科建设需求、团队成员人数、人才梯队建设等因素确定。

学术创新团队中的自然科学团队每个每年最高资助科学研究经费为5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团队每个每年最高资助科学研究经费为30Z?元;优秀教学团队和管理创新团队每年最高资助科学研究经费为30万元。

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目标管理 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30

Excellent Engineers Cultiv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eam Target Management Theory

CHENG Sha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g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put forwar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ims to promote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who are in possession of stro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to sui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Based on the setting of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the meaning and basic idea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m target management system,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approaches to realizing the team target management of undergraduates from five developmental stages. With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ideas and the rebuilding of management models, undergraduates will receive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ll get overall promotion, which can benefits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engineers.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s; target management; team buildi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能带来明显的人才效应。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来加强和改进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本文提出以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团队建设中,通过建立一套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来实现“卓越计划”学生培养目标。

1 “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的意义

(1)强化团队群体动力,提升“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构建,首先要立足于“团队”,这是群体动力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中的核心体现。群体动力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①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实现了团队与个体互动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在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欲望,产生极强的内驱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因此,该体系强化了团队群体动力,提升了“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

(2)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加强“卓越工程师”三自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学生,面对“卓越”光环和标签给予他们的压力,容易随波逐流,逐渐偏离原预设轨道。团队目标管理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管理的一个创新模式,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目标管理,明确了团队和个人的任务,强调“以目标指挥行动”的管理思想,

实现由传统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把管理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管理中渗透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简称“三自”) 能力的培养。

(3)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提高“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卓越计划”实行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旨在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在于其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社会适应性和发展前景。“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其基本理念就是集合每个团队成员的思维观念、知识技能、智慧经验等,互帮互学。该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卓越计划”毕业生就业适应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缩短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

2 “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从组织行为学对团队的定义: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一群人,②可以看出,团队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塔克曼和詹森的模型中,团队的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以及调整阶段。③目标管理的四个环节可以概括为目标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和目标评估。④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遵循目标管理和团队建设发展理论,在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将目标管理贯穿于团队建设的始终,构建了“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见图1)。

图1 “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图

3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现团队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目的是为了发挥其1+1>2的团队效应,下面将从团队建设的五个发展阶段来探讨实现班级团队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形成阶段:把握角色特点,科学组建团队。形成阶段是团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作为团队建构的发动者,要在团队的组建条件、组建模式、可行性等方面作出严格要求。首要的前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如自我陈述法、小组情景模拟法等,逐一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特点,建立相应的人才库,为组建团队做好准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组建成(6~8人)的团队,团队成员的构成类型选择技能互补型,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合作性的团体里。

(2)震荡阶段:加强管理沟通,解决团队内部冲突。震荡阶段是团队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区别,团队会遭遇到来自内部的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高校学生管理者一方面要在团队内部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强化感情交流,协调团队成员间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另一方面,对团队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沟通技巧,有效解决团队内部冲突,帮助团队成功度过震荡阶段。

(3)规范阶段:制定团队目标,细化团队特征。在规范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通过明确团队目标来巩固团队建设。首先通过团体训练、小组交流、个人陈述等方式,帮助团队成员细化个人目标,并在共同的交流分享中,指导学生完成可行性与现实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制定本团队的发展目标。

(4)执行阶段:及时跟踪反馈,强化评价指导。在执行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可通过对目标实施过程进行追踪及反馈,确保团队目标管理的全面落实和学生个人目标的良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推行团队工作周点评制,每周定期召开班级短会,汇报与点评各团队一周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等。该制度既可强化团队工作的计划性,还可以形成团队间良性竞争,促进团队工作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5)调整阶段:总结经验,修正提高目标。团队运行到一定阶段,完成了自身的目标后,就进入了团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调整期。在调整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通过定期检验团队目标成果,考核管理绩效。当团队完成自身目标后,引导团队总结经验,修正提高团队目标,从目标制定、实施到考评,实现下一个动态循环上升过程。

4 结束语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现团队目标管理,需要看到并非每位学生都有融入团队发挥潜力和自我管理的需要,不能过分乐观估计学生的动机。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与团队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活动机制,保障团队有序、高效运作。

综上所述, “卓越计划”背景下班级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而在学生管理中推行的一种新的人才组织模式,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益探索,可提升“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有针对性地提高“卓越工程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在卓越工程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注释

① 邢戈,顶兆礼.借助群体动力促进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② 黄培伦.组织行为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4.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第4篇

教育部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在整个教育部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中是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主要着眼于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该计划包括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两个项目。创新团队项目是对优秀人才群体的支持项目,亦是为了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提高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群体力量,争取标志性重大成果。创新团队项目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对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从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重大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如留日博士罗毅教授引领的清华大学“新型集成光子器件及其在智能光网络中的应用”创新团队、留日博士刘忠范教授引领的北京大学“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团队、留美博士李小文教授引领的北京师范大学“定量遥感在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创新团队等119个获资助创新团队便是依此种模式建立的。

对入选的教育部创新团队,教育部按照《”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的规定提供如下支持:一、提供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期限三年。一次核定,分年度下拨;二、每年择优选派当年支持的创新团队的100名左右成员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三、在资助期内,所在高校要了解、掌握获资助的创新团队的工作状态,协助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四、在资助期结束后3个月内,经评估,对创新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大,创新氛围好的创新团队可给予新一轮的支持;五、对于优秀创新团队,教育部推荐其竞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六、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群体纳入教育部相关人才计划支持范畴.支持其成员出国访问、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结束后,对业绩显著的创新群体,教育部可视情况给予后续支持。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想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好,要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社科创新基地,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人才,要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要从根本上把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组建大团队,面向世界去竞争。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的组建工作始于2001年,在基础科学领域开始试点,组建了核心数学挑战性问题研究团队、国际量子结构中心、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团队等创新团队。经过两年多的试验,中科院出台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实施方案》的规定,创新团队的工作性质主要是在领域前沿或交叉学科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其学科方向为中科院确定的重大创新方向、优先发展方向以及国际重大科学前沿热点问题。团队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的中科院研究所所属国家或院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由国内优秀科学家和在海外工作的知名学者组成。

2005年中科院通过对2001年和2002年组建的6个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估发现,创新团队的建设提高了科研工作起点,催生了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促进了青年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快速培养和促进领衔式科技人才成长的有效手段;提高了该领域国际国内学术合作与交流的水平为海外优秀学者为国服务提供了舞台,推进了他们从为国服务到回国服务的转变;发挥了对中科院乃至全国相关学科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如在中科院评估的6个创新团队中,共934篇,其中《自然》3篇,《科学》5篇;核心数学研究团队近5年来已先后联合培养博士后30余位;在界面材料中心团队中,留澳博士逯高清继2002年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后,2003年又当选为澳大利亚联邦教授;复杂系统团队2002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学术会议33次,以团队名义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研究院作学术报告,达80多次。2002年,原作为海外成员参加生态系统安全团队的留美博士林光辉,在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合作中决定回国到植物研究所工作,转变成为该团队的国内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0年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朱道本指出:“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不同于一般的研究项目,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才基金,它重点资助国内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以较高的经费强度进行持续稳定的支持,为研究群体营造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使之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促进群体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一批在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冲击世界水平的中坚力量和突击队。”如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创新研究群体在中心主任、留菲博士黄季煜的带领下,在农业政策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朱道本指出,目前创新研究群体正在实施“3+3”或“3+3+3”的延续资助模式。鼓励创新研究群体敢于从事较强的探索性研究,使群体能够在稳定和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发展。获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较好进展。2003年以来已有19位学术带头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位学术带头人当选为工程院院士。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第5篇

团队毕业设计的指导

团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通常由2~3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其中一名担任组长。指导小组肩负的职责、指导方法在团队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可以将团队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从申报团队课题至开题报告完成。指导小组讨论拟定团队课题,经批准后,拟定总任务书、子课题任务书,通过双向选择组建学生团队,下达任务并提示方案设计;分工指导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总开题报告和子课题开题报告。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通过课题宣讲与个别指导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使学生明确团队毕业设计的宗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从团队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树立责任观念与协作态度,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好个人承担的子课题,确保团队总任务顺利完成。

二是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设计提示。指导小组需对方案进行提示,涉及多种方案时进行比较和评价。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即使分工确定以后,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的设计均要求全体成员参加并进行讨论,令学生深刻感受总任务的要求与子课题的责任,领会课题意义与设计意图,提升认识水平、训练思维方法。三是拟定进度计划与协作制度。指导小组应指导团队制定总课题进度计划和子课题进度计划,规划成员间协同设计的策略,避免被动和推诿,保证设计过程的效率,形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从开题报告完成后至子课题任务完成。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完成子课题设计任务,接受中期检查,并完成外文资料翻译等工作。在这个阶段,指导小组将给予团队全面指导和督促,在指导方法与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与设计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都明确以后,指导教师需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资料文献查阅与软硬件工具的使用。三是方案实施的指导与进度控制。四是协同设计组织与条件支持。除了早期建立的协同设计基本计划与策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人格塑造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同其他科研工作一样,必然经历很多艰辛,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小组应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有利于活跃思想,克服难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总课题系统整合、测试完善,总、子课题成果验收,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答辩。撰写团队总报告、子课题设计报告;答辩环节也包括总课题答辩和子课题答辩,编写答辩PPT文档。这是毕业设计最后环节,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指导工作:一是对已经完成的部分给予评价,对任务的系统整合、测试与完善提出宏观与微观要求,对课题验收做出必要说明。二是对论文撰写做详细要求,使其明确论文应达到科技报告的一般要求,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图表规范。对答辩及PPT进行说明并进行预答辩。三是课题总结,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团队及个人完成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认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但其有效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机制来保证,因此构建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立有效、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制度建设,并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流程得以固化,形成稳定状态,融入本科生整体培养模式。

首先,重视和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到答辩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团队悉心指导,密切配合,通常比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付出更多心血,因此激励和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属首要。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面应予倾斜;在团队毕业设计的场地安排,经费、工具发放方面应得到优先保障;应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项目。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毕业设计。因团队毕业设计学生的任务量增加,承载的责任与训练强度增大,应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适当调整,在团队总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个人成绩评定细则适当放宽;或将团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原属该项目的应提高设计要求,做深化设计或全面改进,否则不予批准立项或作为团队毕业设计课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变希望学生参与为学生希望参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的广泛和持久开展。

最后,完善团队毕业设计制度,并以信息化手段予以固化,即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它是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设的推手和得力工具。通常高校都建设有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对毕业设计全面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团队毕业设计应在这一系统环境下得到全面支持,其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使团队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权限职责分明,人员交互高效;第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使团队毕业设计所有环节的实施制度化、常规化,使广大师生熟悉、适应整套体系,便于将日常教学、科研、开发工作与团队毕业设计结合考虑,这不仅有利于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也有利于指导教师团队素养的提高;第三,有利于与其他教学环节形成有机整体,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成为本科生培养整体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应注意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乃至各类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团队毕业设计涉及面宽,工作量大,更易于出现上述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面临就业、考研、各类认证考试等众多事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毕业设计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团队毕业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检查;保证场地与工具条件;不单纯以文章、专利作为评价指标,而把学生实际完成的工作的质量作为主要依据,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求实”、“严谨”的优良作风。其次,指导教师不应期望所有成员均如期完成设计任务,如果在团队师生共同努力和良好协作下,仍有学生因自己工作未完成影响了团队任务的完成,这种经验会令其印象深刻,带来的教益将超过其在不恰当帮助下完成任务的收获,对团队其他成员也有教育意义。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第6篇

下半年,全省学校团队工作任务艰巨。总体想法是继续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和本次会议的要求,进一步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新成效。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开拓创新,重点是狠抓落实;既要立足当前,办几件实事;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最近,团中央专门召开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也将要召开工作会议,出台实施意见。下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团和省委的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在全省学校团队组织中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以实际行动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下半年,团省委的工作打算是:开展二项活动,搞好三项服务,加强四项建设。

1、开展二项重点活动。一是开展“百万少年看安徽”主题活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命名建立第二批“民族精神代代传”体验教育基地,广泛组织开展“百万少年看安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深入了解当地的光辉历史、灿烂文化、秀美山川以及独特的经济优势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从爱家乡做起,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实施“未成年人成长计划”,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引导未成年人从日常生活和身边小事做起,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在学校做合作共处的“小伙伴”,在社会做帮人律己的“小标兵”,在公共场所做环保“小卫士”,在队组织做自动向上的“小主人”。

2、搞好三项具体服务。一是帮助贫困未成年人完成学业。依托希望工程,继续深化全省共青团爱心助学行动,力争完成为2万名未成年人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经济援助和其他形式的有效支持的目标。二是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未成年人参与,联合社会力量,以节庆专题活动为依托,大力实施全省青少年文化工程。结合建国、建队55周年,重点办好大中学生社团文化节、少先队文化艺术节、“欢乐年华”宫协系列活动等重点文化活动。继续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办好团队报刊和精品网站,引导未成年人体验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文化,甄别时尚文化,抵制不良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文化。三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两法一条例”,年底以前,完成《安徽省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办法》的调研起草任务。积极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深入开展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网络文明行动和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等,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3、加强四项基本建设。一是加强中学团队组织建设。进一步把中学团队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各级特色示范学校考评体系;与教育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中学团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的管理规范,健全省、市、县三级考评管理体系;推动基层少先队工作领导机构建设,加快少工委构成社会化步伐;推广预备团员制、团队一体化和社区团队建设试点经验,加强团队衔接,填补工作真空,从组织上和工作上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员、全程覆盖。二是加强辅导员和团队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全省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聘任办法》,制定中学团队干部聘任、考核、管理制度,确保中学团委书记和大队辅导员按学校中层干部以上条件配备,确保优秀辅导员和学校团队干部享受同级优秀教师待遇。完善培训网络,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优秀团队工作者和少先队专家赴基层和农村巡讲,三年内将农村乡镇中心校以上的团队工作者轮训一遍。壮大志愿辅导员队伍和少先队工作专家队伍,加强团队教育创新研究,形成教育合力。三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现有阵地,以签约承诺的方式,命名和建立各级各类团队组织教育基地,为团队组织和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减免费用。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增加财政投入,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青少年宫等团属活动阵地建设,五年内基本消灭空白市、空白县。坚持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和协调社会资源,援建一批青年中心和少先队标准化队室。四是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能靠共青团唱“独角戏”,也不能靠团教两家唱“二人转”,必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奏响“交响乐”。省委已经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在团内逐级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吸收了省直17个厅局的负责同志担任了省少工委委员,与省教育厅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总之,我们要认真按照省委和团中央的要求,进一步狠抓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努力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实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伟大的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服务大局、务求实效,进一步做好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同学们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也影响到社会稳定。去年以来,我省和全国的情况一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和充分就业,使其在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成员,团省委的工作职责和分工是:(1)牵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安徽基层计划;(2)牵头组织实施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为毕业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服务;(3)完成省就业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根据这些明确的职责和要求,各级团组织,尤其是高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切实采取措施做好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1、发挥团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大力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要通过组织形势报告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和农村基层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要树立一批投身西部大开发、投身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建设、自主创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的毕业生先进典型,宣传一批支持子女正确择业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家长的优秀事迹。及时了解掌握毕业生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为毕业生排忧解难,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2、发挥团组织在实践中育人的优势,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按照团省委、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中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高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以及技能训练等方面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增强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各高校在推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过程中,要注意强化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把素质拓展的活动项目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中低年级学生中广泛组织开展创业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广泛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帮助学生在入校之初和在学期间,就能树立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从业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素质培养和创业能力训练。

团队建设个人工作计划第7篇

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开拓创新,重点是狠抓落实;既要立足当前,办几件实事;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最近,团中央专门召开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也将要召开工作会议,出台实施意见。下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团和省委的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在全省学校团队组织中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以实际行动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下半年,团省委的工作打算是:开展二项活动,搞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三项服务,加强四项建设。

1、开展二项重点活动。一是开展“百万少年看安徽”主题活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命名建立第二批“民族精神代代传”体验教育基地,广泛组织开展“百万少年看安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深入了解当地的光辉历史、灿烂文化、秀美山川以及独特的经济优势和美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发展前景,从爱家乡做起,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实施“未成年人成长计划”,培养良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行为习惯。引导未成年人从日常生活和身边小事做起,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在学校做合作共处的“小伙伴”,在社会做帮人律己的“小标兵”,在公共场所做环保“小卫士”,在队组织做自动向上的“小主人”。

2、搞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三项具体服务。一是帮助贫困未成年人完成学业。依托希望工程,继续深化全省共青团爱心助学行动,力争完成为2万名未成年人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经济援助和其他形式的有效支持的目标。二是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未成年人参与,联合社会力量,以节庆专题活动为依托,大力实施全省青少年文化工程。结合建国、建队55周年,重点办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大中学生社团文化节、少先队文化艺术节、“欢乐年华”宫协系列活动等重点文化活动。继续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办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团队报刊和精品网站,引导未成年人体验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文化,甄别时尚文化,抵制不良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健康有益的青少年文化。三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两法一条例”,年底以前,完成《安徽省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办法》的调研起草任务。积极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深入开展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网络文明行动和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等,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3、加强四项基本建设。一是加强中学团队组织建设。进一步把中学团队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各级特色示范学校考评体系;与教育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中学团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的管理规范,健全盛市、县三级考评管理体系;推动基层少先队工作领导机构建设,加快少工委构成社会化步伐;推广预备团员制、团队一体化和社区团队建设试点经验,加强团队衔接,填补工作真空,从组织上和工作上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员、全程覆盖。二是加强辅导员和团队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全省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聘任办法》,制定中学团队干部聘任、考核、管理制度,确保中学团委书记和大队辅导员按学校中层干部以上条件配备,确保优秀辅导员和学校团队干部享受同级优秀 教师待遇。完善培训网络,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优秀团队工作者和少先队专家赴基层和农村巡讲,三年内将农村乡镇中心校以上的团队工作者轮训一遍。壮大志愿辅导员队伍和少先队工作专家队伍,加强团队教育创新研究,形成教育合力。三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现有阵地,以签约承诺的方式,命名和建立各级各类团队组织教育基地,为团队组织和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减免费用。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增加财政投入,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青少年宫等团属活动阵地建设,五年内基本消灭空白市、空白县。坚持社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和协调社会资源,援建一批青年中心和少先队标准化队室。四是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能靠共青团唱“独角戏”,也不能靠团教两家唱“二人转”,必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奏响“交响乐”。省委已经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在团内逐级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吸收了省直17个厅局的负责同志担任了省少工委委员,与省教育厅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总之,我们要认真按照省委和团中央的要求,进一步狠抓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努力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实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伟大的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服务大局、务求实效,进一步做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同学们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也影响到社会稳定。去年以来,我省和全国的情况一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校毕业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和充分就业,使其在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更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成员,团省委的工作职责和分工是:(1)牵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安徽基层计划;(2)牵头组织实施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为毕业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服务;(3)完成省就业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根据这些明确的职责和要求,各级团组织,尤其是高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切入点,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切实采取措施做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1、发挥团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大力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要通过组织形势报告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和农村基层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要树立一批投身西部大开发、投身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建设、自主创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的毕业生先进典型,宣传一批支持子女正确择业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家长的优秀事迹。及时了解掌握毕业生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为毕业生排忧解难,做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相应的服务工作。

2、发挥团组织在实践中育人的优势,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按照团省委、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中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高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活动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以及技能训练等方面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增强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各高校在推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过程中,要注意强化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估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把素质拓展的活动项目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中低年级学生中广泛组织开展创业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广泛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帮助学生在入校之初和在学期间,就能树立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从业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素质培养和创业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