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07 15:19:33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 绿色学校 廉洁文化

一、学校绿色教育发展态势:任重道远

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像一把“双刃剑”,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我们感到庆幸的是人类作为地球环境中的主导者,还有着自我反省的意识和悔改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有力条件是其他任何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学校“绿色教育”便在世界各地广泛兴起。因此,中国的学校绿色教育,作为环境教育这一伟大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还亟待加强,亦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学校绿色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人们的生态意识尚待增强,人们的环境素养有待提高。根据我国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些方面的素质都普遍较低。主要集中表现在环境情感不深,环境认知水平低,环境伦理观念不强,环境技能水平不高,环境习惯没有形成自觉。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加以解决的的问题,仅仅是单个人素质的提高是不成的。在学校里面就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学习和遵守。学校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值得我们思考,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各个方面出现的,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将会严重导致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不良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尽快相处办法对这些问题加以很好地解决。

三、学校绿色教育的发展对策:科学有效

明确教育目标,健全教学体系。教育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素养是构成未来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教育目标。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大环境教育的资金投入。我们都知道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学校绿色教育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绿色教育的开展能否成功,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环境教育师资队伍的强弱。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尽快建立环境教育的评价机制。环境素养的提高不单是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环境知识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在于环境技能的提高和良好环境习惯的养成。对环境教育的开展试行奖罚分明的评价机制,用以对环境教育进行鼓励和鞭策,使我们的学校绿色教育能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氛围中顺利开展。

四、学校绿色教育的发展归宿:廉洁文化环境

环境友好型校园的内涵,指的是全校都彩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教学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环境友好型校园的特征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全校性、综合性、广泛性的学校绿色教育的结果,根据目前国内外一些绿色学校的成功典范的考察,可以归结为一些共同特征:第一,有一个对环境友好的课程。第二,具有对环境友好的教育氛围。第三,鼓励校内人员全员参与,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出发,学校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传递者和实践地,应当提倡公平、民主、尊重、信任、平等观念。第四,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当地环境教育的资源。第五,社区与学校的互相开放。第六,鼓励以学生为中心,丰富的教育教学方式。高举“绿色”旗帜,实现美好愿望。环境友好型校园是广大师生追求的一种理想,也是新时代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加强学校“绿色”教育,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黄宇.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与中国的绿色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教育;绿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16-03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化实施,“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需要依靠科技和教育。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施行和深化绿色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绿色教育这一话题在学者中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已有研究现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就深化高校绿色教育提出科学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创新性措施,供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参考。

一、深化高校绿色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绿色教育内涵

关于绿色教育的确切定义,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定义。中科院院士、著名学者王大中提出:“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谋昌先生从现代环境伦理学角度进行论述,他指出,绿色教育,同现代环境思想的进化一致,符合当今倡导的绿色文明的内在要求。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代表大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绿色教育围绕环境保护目标展开多层次的教学、科研,培养新型人才。这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充满“绿色思想”,思维方式新颖创新,掌握了绿色技术,能带动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的积极氛围。

本文论述的“绿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以绿色课堂、环保实践为内容,以人、自然、社会等三者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意识、绿色知识、绿色态度和绿色技能,主动实践绿色行为。这是从知识到观念再到社会实践的反复互动过程。

(二)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践行绿色教育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需要充分发挥倡导绿色生态理念、践行生态文明要求的示范作用。“绿色大学的教育可以树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是转变高校教学模式的创举。我国高校正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如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更好更合理地配置资源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和生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规模发展、外延发展已不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务必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注重内涵建设。而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正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与文化引领作用,实现高校自身和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高校深化实施绿色教育是“中国梦”的助推器。“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高校教育的绿色、低碳对学生行为的导向潜移默化。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践行者与顶梁柱。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校绿色教育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深化实施绿色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道德观,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维护绿色环境,建设创造生态文明。在实现“教育梦”的进程中构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二、深化高校绿色教育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绿色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高校绿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清华大学1998年首创‘绿色大学’理念,提出了‘三绿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的‘绿色大学’模式,把学校内的环境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好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环境理论研究推进、环境宣传教育推进和环境直接行动推进”。2008年,《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32所985高校联合并达成共识,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2011年6月1日,中国首个“绿色大学联盟”在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联合倡导下成立,绿色教育开始被深入推广和研究。

高校、教育与绿色有机融合成为当下发展的趋势。然而,从总体上看,高校绿色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绿色教育理念狭隘,认识片面。西方的绿色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从最初仅仅涵盖环境教育发展到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至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理论体系尚未搭建好。国内有些高校对绿色教育的认识不足,片面地把“绿色教育”等同于“绿化”,过分注重宣传环保知识,而缺乏对学生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绿色”之含义并不是狭义上的校园绿化,而应该是高校办学理念的更新,是人们思想观念、责任意识的转变。

2.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部高度重视环境科学,将它授权为一级学科,并配备设立环境教育委员会。但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未重视绿色教育的开展,相关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选修课和必修课比例失调,课程设置不合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所以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甚至有些师范院校都没有把绿色教育设为所有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专业设置、学科分类的局限使得除了环境院系,其他院系和专业的学生仅“听说”过绿色教育知识。

3.绿色教育存在知行鸿沟。由于高校绿色教育教学或实践活动的缺乏,学生只能通过网络、课外书籍和相关报纸杂志来了解周围环境,汲取绿色知识。绿色知识的不充分导致大学生的绿色责任意识、绿色道德层次偏低。“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淡薄,知、行之间存在较大鸿沟。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绿色大学进展的实证研究’的调查问卷结果,一些大学尤其是文史类和财经类大学占很大比重的师生们正在讨论促进能源与资源节约的方式,但还有待执行”。

(二)高校绿色教育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在实施绿色教育过程中表现的突出问题,根本上是受到浮躁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断滋长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严重侵蚀着教育观念,而从具体实践层面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1.我国绿色教育起步晚,总体投入不足。继1998年清华大学实施后,部分高校才响应并加入了创建“绿色大学”的行列,并且与国外众多高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绿色教育”相比,我国绿色教育一直是“绿色大学”建设规划的一部分。从总体来看,我国绿色教育的实施氛围还不浓厚,高校对于绿色教育投入不足,具备生态素质、绿色技能的师资队伍匮乏,教材建设相对滞后,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学生学习的绿色生态知识陈旧。一部分学校的校园规划、管理上没有将环保问题考虑在内,绿色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2.绿色教育理论研究不充分。关于绿色教育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见仁见智,由于学术背景的差异,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但尚未形成一致定义。尽管关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教学内容从来都不欠缺,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不充分、不成体系使得实践缺乏一定的指导。不管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各阶段的教育各自为重,教育理念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内容衔接性缺乏。绿色教育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3.高校建设重心不均衡,教育理念缺乏科学定位。高校对于绿色大学的创建基本上依靠扩张校园规模、大量投入人财物等资源,教育上依旧奉行传统的方式,其建设的重心大多着眼于校园设施、环境建设,对学生的培养定位不科学,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技为本”,不符合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要求。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尚未将绿色教育与实践列入其中。教育理念的缺失使得学生唯书不唯实,强化考试技能,而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缺乏必要关注。

三、深化高校绿色教育的实践对策

深化绿色教育要以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运用教育与生态文明理论,用系统的思维提出科学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及创新性措施。

(一)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营造绿色教育氛围

绿色校园建设是学校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采取有利于环境及环境改善的措施,并不断提高学校师生的环境素养。绿色校园既是高校绿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为高校绿色教育提供了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氛围。高校在自身建设发展中应大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朝着“环境清洁、低碳节能、生态循环”的目标迈进。

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在绿色校园建设中要因地制宜,依托已有的资源和条件,系统、合理地规划和调整校园功能布局,加强绿色校园建设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将节约理念和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创造怡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高校绿色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增进绿色理论研讨交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绿色教育的实践需要一套完善的绿色教育理论体系来指导,高校需要增进绿色理论的研讨和交流,明确绿色教育的概念,总结出在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下进行绿色教育的特点,将高等教育与绿色教学有机融合,使绿色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高校可以在现有的师资和学科力量上开展绿色科研活动,在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开展与绿色相关的课题研究,积极召开绿色学术探讨活动,加大绿色教育研究的交流研讨力度。在教学中安排与专业相结合的绿色教学内容,将绿色意识、生态意识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之中,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绿色责任意识和生态人文素养。

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深化要坚持全球视野和本地行动,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经验,调研海内外一流大学的教学体系,针对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完善的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如清华大学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当中,把环境保护意识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探讨、制定相对完善的绿色教育的课程体系,在绿色教学中立足于环境学科专业课程,并以绿色课组、绿色实践为延伸。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如澳大利亚格利福士大学开展的教学环境管理计划,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提出的“绿色大学”计划等,从而加强我国国情与国外先进经验、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三)创新绿色教育教学方法,搭建绿色教育三级课堂

三级课堂的设立目标层次分明,要求学生从身边做起,并将绿色教育与实践列入学校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从“染绿校园”到“染绿社会”。

一级课堂注重教学,普及绿色知识。一方面,需要专设绿色通识教育的课程,深入普及绿色文化,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使学生对于绿色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另一方面,要结合各个专业的提点,所有教材都要不同程度地融入绿色教育的内容,在各专业教学中都能够体现出绿色理念。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融入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可通过播放教学宣传片,开通微博课堂,采用当下流行的微博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绿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级课堂通过校园文化熏陶绿色意识。高校深化绿色教育不能够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要把绿色教育的理念和内涵拓宽至人文视域。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绿色教育活动来熏陶学生的绿色意识,利用网络宣传、社团活动、党课学习等形式,结合“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假日开展绿色实践活动,将绿色理念引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绿色文明习惯的养成,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树立绿色意识,形成良好的绿色道德风尚。

三级课堂重视环境实践养成绿色习惯。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绿色教育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高校每年可定期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绿色调研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通过与社会绿色组织、绿色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了解绿色组织与企业的运营管理理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真知,在实践中树立绿色观念。养成绿色习惯,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学生在自身生态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去带动、辐射更多的人,促进全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高校绿色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高校要继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丰富拓展教育职能,不断地深化绿色教育,把绿色教育当成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不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党的十八报告中提出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6-9.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N],人民日报,2012-11-09.

[3]王国聘,绿色大学建设中的全球视野和本地行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1,(3):17-19.

[4]郝桂荣,大学绿色教育问题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29-30.

[5]陈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绿色教育探讨[J],环境教育,2004,(11):12-13.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第3篇

Guidedbytheoriesofecology,greenculturewasadeeprev-olutioninthemindareaofhumani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asitsfundamentalgoal.Thedailylifeofhumanhadco-nnectedwithgreencultureverycloselyfromgreenmind,greentechnologytogreenindustry''''sproduction,greenfood,greenc-onsume,greenwrapping,greenliterature.Thedevelopmentandc-ontentofgreenculturewereanalysed,andtherelationshipa-monggreencultur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ecologyw-erediscussed.

【关键词】绿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学Green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y

绿色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1]从狭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从广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绿色交通、绿色文学等,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生态学的理论和原则是绿色文化的精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绿色文化研究的核心。

1绿色文化的发展演化

本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从60年代开始,人类掀起了一股推动粮食高产的绿色革命。这股“绿色浪潮”最早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谷物产量,在1950年至1987年的30年间,世界谷物产量增加超过1.64倍。绿色革命伴随的是农业的高投入,且绿色革命运动是由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由于发达国家的退却,绿色革命思潮在70年代被自然农业思潮所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潮又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并成为当前世界热点。在1996年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绿色革命重被提起,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2,3]。90年代的绿色革命首先强调应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其次是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如防止单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原生镜和非原生境中保持大量的基因库、发展灌溉要防止次生盐渍、发展耕作制度多样性、提倡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视土壤保护等。

在绿色革命兴起的同时,绿色组织开始成立。70年代美国成立了数百个青少年环境保护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纷纷成立绿色组织,英国、德国、日本等还成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象征着人类进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绿色时代”,随之而起的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绿色文化的诞生。

2绿色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先由国际保护同盟提出,该同盟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为世人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5],呼吁人们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要求人类在生产中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可看出,可持续发展准确反映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的反映观[4]。这样,就把以人为主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染”上了“绿”意,并使绿色文化获得了价值尺度。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绿色文化更深刻的内涵。

3绿色文化与生态学

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物种间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和谐、高效、有序的特征。生态学理论认为,有人类参与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处于复合生态系统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但是,无论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有多大,都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理论,都必须而且应该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降到一般消费者的地位、强调“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协调[6]。因此,人必须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统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形成“文明的生态观”。

绿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因此生态学理论关于人居生态系统的阐述与绿色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吻合。绿色文化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为绿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绿色文化的精髓所在。

4绿色文化的表现

4.1绿色思想

绿色思想是建立在充分认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的思想意识。绿色思想认为,一个物种主宰世界的自然史是最不稳定的自然史。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必须放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工业化道路,走一条与自然界相互协调、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化道路,用“绿色”文明取代工业主义的“灰色”文明[7]。

4.2绿色科技

绿色浪潮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思考,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一定财富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如“六六六”、“DDT”杀虫剂的发明和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或创造的财富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科技是“反生态”的、“反绿色”的,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技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能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科技系统,其特征是在创造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损坏或不影响生态平衡。绿色科技要求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不产生毒副作用以及产品设计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利用并保证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4.3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指符合“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Labelling)要求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环境标志标准对绿色产品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人类健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保护环境的绿色冲击波[8]。

为增强竞争优势,企业纷纷设计绿色目标,开发绿色技术和研制绿色产品,涌现出的绿色工业产品有绿色汽车、绿色计算机、绿色冰箱、绿色电视机、绿色纸张、绿色服装、绿色玩具、绿色能源、绿色水性涂料、绿色可降解塑料等。

绿色农业产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准规定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土壤中不含重金属、灌溉用水必须无污染,强调绿色食品在其原料的生长、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应最小。

4.4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是多重的,它包括:

一、人类的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

二、人类的消费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和综合利用;

三、人类一切消费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不能因畸形消费而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9]。绿色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青睐。

4.5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一种不产生垃圾的包装,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在生产环节中就考虑包装品使用后能够尽快回收而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绿色包装已在全世界达成共识,成为全球包装的趋势。目前,技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塑料降解问题,并尝试一些替代方法。

4.6绿色住宅

绿色住宅是符合生态要求且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住宅,它是生态学、建筑学和园林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止污染措施,宅址选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荷兰、日本建筑师按上述特征设计出生态住宅,这些住宅均采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不用空调器、采用节能光源。

4.7绿色文学

狭义讲,绿色文学是以描写自然、歌颂绿色、激发与引导人们向往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出于对绿色生命的热爱、将自然品格视为人类道德品格的母体、将自然之物人格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淡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洁优雅,无一不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广义讲,绿色文学是以反映社会环境问题、抨击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提高人们的绿色意识、倡导生态平衡、宣扬绿色文化的文学作品,如R·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绿色文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而围绕关注绿色文化而创作的绿色文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鸿。何谓绿色文化。森林与人类,1997,(1):4

2丁树荣。绿色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孙家涛。绿色设计的现状与展望。环境科学动态,1996,(2):13~15

4余谋昌。全球变化的人的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21~26

5严立冬。简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特征。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3):155~157

6张长元。从绿色消费到绿色技术到绿色设计。环境科学进展,1997,(3):16~19

7赵红州。生态文化应急行。森林与人类,1997,(4):4~10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环境教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998年4月,清华大学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关于申请批准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项目的报告》,这不仅标志着“绿色大学”理念融入到高校的办学思想之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愿景之一,也标志着“绿色大学”成为高校实践环境保护、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的重要途径。“绿色大学”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大学为平台,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环境,为在大学精神中融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找到最为恰当的知识、技术的传播平台。[1]

从“绿色大学”萌芽到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诸多学术文章一方面折射出我国“绿色大学”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与动态。因此,梳理和分析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成果,有益于其健康发展。

一、 文献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一)文献数据采集

“绿色大学”在我国的出现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以及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紧密联系,特别是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颁布,在教育领域提出“重订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对于我国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教育公共课程、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创建绿色校园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为“绿色大学”的出现奠定了政策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将1994年确定为文献收集的起始时间,2010年为终止时间,共17年。数据源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主,以“绿色大学”、“绿色教育”、“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大学绿色教育”、“高校环境教育”、“高校绿色教育”作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关系的检索,检索结果经过筛选,所得文献作为文献数量与研究动态分析的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理清我国“绿色大学”的建设脉络,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编制了《中国绿色大学大事记》(1994-2010),这也是本文进行分析的基础资料。

(二)文献数量的统计与分析

从1994年至2010年,共检索到有关期刊文献512篇,年均32篇,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过程并非线性。按柱状图的变化,可以把文献数量的变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4-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2010年为第二阶段。在1994-1997年间,每年的文献数量不足17年平均数的一半,说明这段时间对“绿色大学”的研究并不活跃,其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以环境教育或绿色教育为主。1998年,文献数量出现了大幅的增长,虽然之后的1999年文献数量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从2000年后,每年的文献数量变化基本趋向平稳。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与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开展“绿色大学”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关系。事实上,检索结果表明,1998年后才真正出现了以“绿色大学”为研究专题的文章。此外2000年后文献数量变化趋向平稳,也说明这个阶段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趋于成熟,研究内容的细化、研究角度的多元化是主要标志。

二、学术文章的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我国关于“绿色大学”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绿色大学”创建、“绿色大学”评价及绿色教育三个方面。

(一)“绿色大学”创建

在我国,“绿色大学”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86年林集在《云南林业》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绿党与绿大》,但是,在这篇很短的文献中,对“绿大”的解释主要是一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培训机构。与现在理解的“绿色大学”相同的文献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先生在1991年《中国环境管理》上发表的论文《应重视生态文化建设》。而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则是真正意义上“绿色大学”的实践开端,2001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清华大学为“绿色大学”。

继清华大学开展“绿

色大学”建设以后,我国其他一些省份也进行了积极的推动,并借鉴基础教育中“绿色学校”的评估方式,开展了“绿色大学”的评估,命名了一批“绿色大学”。在此背景下,关于“绿色大学”创建的文章也不断增多,如在搜索到的512篇文章中,有145篇涉及“绿色大学”的创建,具体包括“绿色大学”概念与内涵、“绿色大学”现状及对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绿色大学”创建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思路有相似之处,有学者就提出建立“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方式,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采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开展“绿色大学”建设;二是借鉴iso14001的思想,开展“绿色大学”建设。这种将环境管理的思想纳入日常全面管理工作中的思路成为“绿色大学”建设的一种趋势。2011年4月,国家环保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将开展“绿色大学”建设作为其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成果都将是中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基础。

(二)“绿色大学”评价

“绿色大学”评价是推进“绿色大学”健康、稳步发展的措施之一,我国的研究人员在此领域亦有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大学”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重点和热点。从研究人员所构建的“绿色大学”指标体系的内容来看,目前“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绿色实践、绿色办学和绿色管理等六个方面[2-3],可见这些指标体系的雏形即是以清华大学提出的绿色大学“三绿模式”,即“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4]为基础,这说明现阶段学者对“绿色大学”基本建设内容的认可。当然,也有学者担心这会造成我国“绿色大学”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也就是“绿色大学”评价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标准的问题,担心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相对于中小学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每所大学又都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建设绿色大学,会使绿色大学失去活力。鉴于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绿色大学的评价应符合满足国家绿色人才和绿色成果需求的建设目标,国家或者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参考学者的意见,制定出能反映“绿色大学”内涵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评价“绿色大学”的基本标准,大学则应根据其办学理念和自身的条件制定其《绿色大学建设规划》。“绿色大学”的建设未必一定面面俱到,有建设重点和形成特色则更有意义。例如,关于只是开展绿色教育的大学不是“绿色大学”的问题,在“绿色大学”评估中则更应具有包容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大学在绿色教育方面成绩显著,形成绿色教育特色,完全可以认同其“绿色大学”的成效。 色教育

有学者认为,“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伴生产物,也是环境教育发展到现代阶段产生的新概念、新事物”,这个定义是从绿色教育产生的背景的角度来界定的,也反映出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即环境教育与绿色教育的关系。事实上,我国高校并没有严格区分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多数教师常常将二者等同使用,但从研究的角度考察这两个名词的异同,可以认为,绿色教育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绿色教育是对环境教育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教育不仅关注环境也关注教育本身的发展,不仅关注一门环境教育的课程,也关注一所大学整体的教育氛围;狭义的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一样,即关于环境的教育,本文所探讨的绿色教育指的是后者,我国对广义的绿色教育研究仍显不足。

对高校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已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共识,多篇文章都讨论了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高校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的研究,我国高校也在推广环境教育,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孙萍[5]、刘子亭[6]等通过问卷法,研究分析高校学生的环境意识,以此作为反映高校环境教育现状与效果的一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环境价值观,但在行为上表现为知行不统一,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的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欠缺。其原因有:第一是高校的环境教育理念落后;第二在具体环境教育实施环节中没有环境类的课程,或者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倾向于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不当。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应

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通常人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对于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二者缺一不可。如高晓清等[7]在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原理、系统论原理、环境教育的学科特性和师范院校特点,设计了“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模式”,此模式除了在操作上具有理念鲜明的学科交叉性、多维互动的开放性外,还具有多元灵活的行为性等特点,在促进学生由外在行为向内在行为转化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开展绿色教育,除了教育形式,还涉及绿色教育内容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绿色教育内容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融合,有学者也把环境教育或绿色教育内容具体化,如陈南[8]提出高校的环境教育应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伦理道德、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四方面的知识领域;王子彦[9]认为绿色教育应包括“环境观念、环境知识、环境规范”等三方面的内容。上述教育内容是对绿色教育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将这些高度概括的教育内容细化,如环境知识包括哪些知识,不同专业或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所要学习的环境知识是否相同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研究。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绿色大学”是一个多维层次上的概念,它也是一个具有极大研究潜力的领域,需要更多人员投身到它的实践和研究中,产生更多的争鸣,形成多样的观点,指导创造性的实践。在对17年“绿色大学”文献进行分析后,本研究发现:

1.我国有关“绿色大学”的研究正在细化,研究角度趋于多元化,如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外,绿色学风[10]、绿色大学的生态足迹[11]、大学生绿色行为体系构建[12]、绿色社团[13]以及绿色校园等方面也有专门的探讨。虽然研究在细化,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目前的研究文献多停留在讨论“绿色大学”必要性、迫切性以及绿色大学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上,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文章不多,或者只是面上的讨论,缺乏操作性、针对性的专业研究。对于绿色教育的研究亦是如此,如有关绿色教育的文献不乏对课程方面的关注,但是对环境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的文献相对匮乏,大多数的文章对课程模式没有进行剖析,如何更好地利用不同的课程模式也没有得到详尽的阐述。此外,有关绿色校园建设的文献也不丰富。实际上,近年来,高校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绩,相信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会在今后有所增加。

2.高等教育环境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绿色大学”实践与研究等均不足,研究人员发表文章的数量可以反映出这一点,虽然在此领域开展研究的学者数量不少,但多是短期的、分散的,大学者、大科学家参与绿色教育、绿色大学系统研究的不多,科研实力强的高校参与研究的也不多,从而导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较少。

3.我国目前已出现了不同的“绿色大学”评价指标,许多地方标准则受到基础教育“绿色学校”评价标准的影响,对于哪种评价指标能最有效地反映“绿色大学”创建的水平并能指导“绿色大学”实践是值得关注的事。笔者认为,“绿色大学”评价标准和方法都应更具灵活性,其目标是将“绿色大学”理念融入大学已有的办学理念中,形成丰富而各具特色的中国“绿色大学”。

致谢: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州大学环境教育中心李冬梅和陈南老师的热情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李久生,谢志仁.论创建绿色大学[j].江苏高教,2003(3):20-21.

[2]鲁璐,刘汉湖,白向玉,等.绿色大学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42.

[3]王大中. 创建“绿色大学” 实现可持续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36.

[4]叶平,武高辉.中国绿色大学研究进展[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8-50.

[5]孙萍,刘钊.大学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65-66.

[6]刘子亭,张保华,刘子政,等. 聊城大学绿色教育调查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80-84.

[7]高晓清,刘湘溶,白解红,等. 师范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5(3):54-58.

[8]陈南,吴小强.在师范院校中加强

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建设[j].环境教育,1998(4):6-7.

[9]王子彦.对大学环境教育课内容及其相关问题[j].环境教育,2001(5):60-61.

[10]尹华,曹贤香.“绿色学风”是建设“绿色大学”的重要内容[j].2006(10):62-63.

[11]顾晓薇,李广军,王青,等. 绿色大学建设中的生态足迹[j].环境科学,2005(7):200-204.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和谐社会,绿色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

 

时代在变,经济在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变,那么处于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绿色”成了新时代的时髦名词,那么绿色图书馆也应运而生了。

1 绿色图书馆概念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失衡。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终于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源于此,多学科、多层面的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涌现,围绕于此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创新。科技论文。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新文化、新技术、新方法相交织、相融合,创造出了现代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绿色文明。“绿色”一词,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只是单纯地表示一种颜色类别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绿色”已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动态的环境,涵盖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它蕴含着一种科学、健康、创新、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昭示着一种趋势。随着绿色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教育被提了出来。随着绿色教育的兴起,它也逐渐影响到各类教育机构的发展模式,绿色图书馆也随之而产生了。

2 绿色图书馆的含义及特征

2.1 绿色图书馆的含义

所谓绿色图书馆就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 以传播绿色信息为途径, 以绿色服务为宗旨,是一个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不断自我更新换代的、节约能源的、无污染的、高效能的、多功能的,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适应时展、紧追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图书馆。

2.2 绿色图书馆的特征

2.2.1自然环境清洁静雅,为社会生活增添新的人文景观,图书馆建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2.2.2文献内容健康真实,拒绝任何含有精神污染的文献、信息资料,合理地向读者提供丰富、健康、快捷、方便的信息知识服务;

2.2.3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能充分缓解人的紧张、疲劳和精神压力,积极参与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

3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意义

创建绿色图书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办馆水平,切实体现人本理念,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绩效,进而使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输出”中免受“绿色壁垒”影响的有效举措;是优化管理模式,促使图书馆良性运行的重要决策。

努力创建优质、高雅的文化氛围, 营造幽静、温馨的馆外环境,这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必要条件。科技论文。绿色图书馆提供的是健康、安全、舒适的读书环境。

4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途径

绿色图书馆的创建符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需要。构建和谐的绿色图书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4.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新观念

传统的图书馆绿化方式在人们的头脑里已经定型,认为馆外种植树木、铺设绿地,馆内摆放花草盆景就是绿化。建设绿色图书馆不仅是指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图书文化融为一体的图书馆环境,更重要的是“绿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绿色图书馆是一个崭新的观念,它不仅是绿化问题,还涉及到能源、环境、空间、生态等方面,是一个综合问题,所以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但是图书馆本身,整个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绿色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4.2 注重“众人拾材火焰高”的理念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生态环境的需要,它不是某个单位或某个图书馆内部的事情。政府部门应大力宣传绿色图书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行政手段,推广与实施“绿色图书馆工程”,并规范绿色图书馆的发展,指导绿色图书馆的实施,使知识与环境和谐统一。

4.3 要有计划性

绿色图书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体工作,不论是新馆还是老馆,都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推广。应该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具体落实,由点带面,逐渐推广,使绿色图书馆建设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4 实现绿色服务模式

绿色服务是构建绿色图书馆的主线, 图书馆要发挥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这要充分对读者的服务方面, 要考虑馆藏文献内容的健康性、实用性、特色性、及时性。同时图书馆在服务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人文关怀。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在资源的配置上,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设备,以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

4.5 开辟数字图书馆网上绿色通道

传递文化资源上,应该设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视听资料阅览室、语言学习室等, 为读者提供先进的阅读环境。科技论文。在服务手段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是绿色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基本特征,也是绿色图书馆真正实现信息无限的前提。

4.6 倡导生态意识, 塑造健康向上的馆员队伍

教育馆员队伍“绿色”理念,做“绿色文明”的使者。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道德意识,对自然界中植物美的欣赏是人类的一个共同需求和行为纳入道德评判,所以应该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

4.7 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 树立特色文化窗口

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特色窗口,为老师建立最新的参考资料库,为其他的读者提供相应的特色服务,以适应新时代人民的需要。我们应该知道宁静、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愿望,所以应该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如在内部环境上,对馆入口处、门厅、总咨询台、书包寄存处、报告厅、会议室、陈列室、休闲厅及主通道旁进行人性化装饰,摆放花卉盆景,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馆内装饰以简洁、明快、淡雅为宜,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决不使用等等。

绿色图书馆是新世纪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发展的文明方向。建设绿色图书馆要凸显人本理念,“绿化”人的思维力式、行为力式和图书馆的生态环境;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的真实、健康和读者服务的人文关怀;建设文献信息“绿色通道”;控制和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从而促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晓颖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非和谐因素探讨[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6,(16),37-39

[2] 赵玉冬 创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文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9):102-103

[3] 万国珍 谈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7,(3):11-12

[4] 刘宏军 图书馆与和谐社会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124-126

[5] 罗跃娣 论现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6):25-28

[6] 郑秉勤 论图书馆的服务文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6):192-194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和谐社会,绿色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

 

时代在变,经济在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变,那么处于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绿色”成了新时代的时髦名词,那么绿色图书馆也应运而生了。

1 绿色图书馆概念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繁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失衡。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终于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源于此,多学科、多层面的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涌现,围绕于此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创新。科技论文。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新文化、新技术、新方法相交织、相融合,创造出了现代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绿色文明。“绿色”一词,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不只是单纯地表示一种颜色类别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绿色”已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代表着一种动态的环境,涵盖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它蕴含着一种科学、健康、创新、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昭示着一种趋势。随着绿色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教育被提了出来。随着绿色教育的兴起,它也逐渐影响到各类教育机构的发展模式,绿色图书馆也随之而产生了。

2 绿色图书馆的含义及特征

2.1 绿色图书馆的含义

所谓绿色图书馆就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 以传播绿色信息为途径, 以绿色服务为宗旨,是一个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不断自我更新换代的、节约能源的、无污染的、高效能的、多功能的,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适应时展、紧追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图书馆。

2.2 绿色图书馆的特征

2.2.1自然环境清洁静雅,为社会生活增添新的人文景观,图书馆建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2.2.2文献内容健康真实,拒绝任何含有精神污染的文献、信息资料,合理地向读者提供丰富、健康、快捷、方便的信息知识服务;

2.2.3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能充分缓解人的紧张、疲劳和精神压力,积极参与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

3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意义

创建绿色图书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办馆水平,切实体现人本理念,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绩效,进而使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输出”中免受“绿色壁垒”影响的有效举措;是优化管理模式,促使图书馆良性运行的重要决策。

努力创建优质、高雅的文化氛围, 营造幽静、温馨的馆外环境,这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现代化图书馆的必要条件。科技论文。绿色图书馆提供的是健康、安全、舒适的读书环境。

4 创建绿色图书馆的途径

绿色图书馆的创建符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需要。构建和谐的绿色图书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4.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新观念

传统的图书馆绿化方式在人们的头脑里已经定型,认为馆外种植树木、铺设绿地,馆内摆放花草盆景就是绿化。建设绿色图书馆不仅是指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图书文化融为一体的图书馆环境,更重要的是“绿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绿色图书馆是一个崭新的观念,它不仅是绿化问题,还涉及到能源、环境、空间、生态等方面,是一个综合问题,所以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但是图书馆本身,整个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绿色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4.2 注重“众人拾材火焰高”的理念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生态环境的需要,它不是某个单位或某个图书馆内部的事情。政府部门应大力宣传绿色图书馆,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过行政手段,推广与实施“绿色图书馆工程”,并规范绿色图书馆的发展,指导绿色图书馆的实施,使知识与环境和谐统一。

4.3 要有计划性

绿色图书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体工作,不论是新馆还是老馆,都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推广。应该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具体落实,由点带面,逐渐推广,使绿色图书馆建设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4 实现绿色服务模式

绿色服务是构建绿色图书馆的主线, 图书馆要发挥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这要充分对读者的服务方面, 要考虑馆藏文献内容的健康性、实用性、特色性、及时性。同时图书馆在服务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人文关怀。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在资源的配置上,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设备,以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

4.5 开辟数字图书馆网上绿色通道

传递文化资源上,应该设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视听资料阅览室、语言学习室等, 为读者提供先进的阅读环境。科技论文。在服务手段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是绿色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基本特征,也是绿色图书馆真正实现信息无限的前提。

4.6 倡导生态意识, 塑造健康向上的馆员队伍

教育馆员队伍“绿色”理念,做“绿色文明”的使者。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道德意识,对自然界中植物美的欣赏是人类的一个共同需求和行为纳入道德评判,所以应该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

4.7 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 树立特色文化窗口

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特色窗口,为老师建立最新的参考资料库,为其他的读者提供相应的特色服务,以适应新时代人民的需要。我们应该知道宁静、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愿望,所以应该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如在内部环境上,对馆入口处、门厅、总咨询台、书包寄存处、报告厅、会议室、陈列室、休闲厅及主通道旁进行人性化装饰,摆放花卉盆景,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馆内装饰以简洁、明快、淡雅为宜,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决不使用等等。

绿色图书馆是新世纪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发展的文明方向。建设绿色图书馆要凸显人本理念,“绿化”人的思维力式、行为力式和图书馆的生态环境;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的真实、健康和读者服务的人文关怀;建设文献信息“绿色通道”;控制和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从而促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晓颖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非和谐因素探讨[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6,(16),37-39

[2] 赵玉冬 创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文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9):102-103

[3] 万国珍 谈图书馆和谐馆风建设[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7,(3):11-12

[4] 刘宏军 图书馆与和谐社会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124-126

[5] 罗跃娣 论现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6):25-28

[6] 郑秉勤 论图书馆的服务文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6):192-194

绿色化学环境论文第7篇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及学术流派研究”是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重点项目,而本次会议也是该课题的项目开题与启动会。他首先阐释了“生态文化理论”概念的意涵,认为可以将其界定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视角下对人与自然关系某一层面的生态理性化描述、批判和超越,依此可以按照“深绿”(侧重于个体价值观的激进转变)、“红绿”(侧重于社会政治制度的激进变革)和“浅绿”(侧重于经济技术与政策管理的渐进改变)的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内外的生态文化重大理论及其学术流派作系统性梳理,并就它们对于现代文明生态化转型的变革潜能及其影响路径加以考察。

在“深绿”生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回顾性地评述了我国的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最近几年来的学术进展,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系统评估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和绿色经济社会变革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间关系的重要性。姚晓娜(华东师范大学)以深生态学的生态美德思想为例,阐述了个体价值观念变革与人类文明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关联及其影响路径。程相占(山东大学)在具体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概念内涵差异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着重阐发了作为生态审美的生态美学所具有的生态文明与文化变革的重大潜能。郇庆治(北京大学)则专题评述了“生态地方自治主义”(“生态区域主义”或“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生态文明理论”这两个理论流派的研究进展与开展进一步系统探讨的必要性,他认为前者主要是一种基于地方民主自治理念的“深绿色”生态政治理论,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推进与深入的总体背景下似乎更具有远不止“绿色乌托邦”的理论尤其是方法论价值,后者是党的“十”之后在国内迅速升温的一个研究领域,但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涉的许多基础性理论与实践问题还依然缺乏真正学理性的研究。

在“红绿”生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刘仁胜(中央编译局)系统阐述了一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经济观、绿色科技观对于绿色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科学认识科技、经济和社会政治变革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郭志俊(山东财经大学)集中评述了“绿色工联主义”理论与实践最近几年来的进展,尤其是加拿大学者比如杰夫・沙茨的相关研究,认为劳工运动与绿色运动的政治联合对于绿色变革依然有着不容置疑的理论相关性。张淑兰(山东大学)以印度学派(尤其是范达娜・席娃和碧娜・阿噶瓦尔)的“生态女性主义”为例,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并在承认(印度)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局限性的同时,强调了它们所提出的对妇女与民主、环境和发展关系思考的全球普适性。李亮(南京林业大学)全面评述了默里・布克金的“社会生态学”的阶段性演进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学界对其著述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并阐发了社会生态学对于社会与文化等级化结构如何影响着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自由与和谐的观点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变革意蕴。刘颖(山东师范大学)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料,对(环境)“新社会运动理论”的最新进展作了系统梳理,并对其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了概括,强调当前的欧美(环境)新社会运动正呈现出一种“后―反全球化运动”的新特征(比如发生在英国、北欧等地的青年骚乱),而如何将这些理论框架应用于阐释我国最近发生的大众性环境公众事件也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浅绿”生态文化理论议题领域下,李昕蕾(柏林自由大学)系统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自1992年以来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成效,着重阐述了这一“浅绿”环境政治社会理论的绿色变革意蕴和潜能及其内在缺憾。李慧明(济南大学)在评述“生态现代化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此开展更为深入研究的具体设想,比如生态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经济工业生态化、社会变革和欧盟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修正。孙凯(中国海洋大学)结合澳大利亚学者罗宾・艾克斯利的《绿色国家:重思与民主》一书,阐述了“绿色国家理论”的国内和国际向度,认为当代国家无论在国内政治绿化还是环境国际合作与管治方面都理应发挥一种更积极的角色,问题在于如何使国家成为一种推进绿色经济变革和生态民主的正向力量。郇庆治(北京大学)通过安德鲁・多布森不久前发表的一个研究报告,评述了“环境公民(权)”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认为对于环境公民职责(资格)的重视与主动培育,无论基于世界主义、共和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理由,都对于现实中个体行为的绿色变革至关重要。郦莉(外交学院)系统评述了“环境公共管治理论”尤其是在国际和全球层面上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应用,认为基于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等实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环境国际合作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的环境公共(全球)管治有一个合理而正确的预期。

针对上述发言,卢风教授(清华大学)就生态文化理论和科技主义批判的关系,张云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就不同生态文化理论流派的准确概括,曹孟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就如何在生态文化理论视角下开展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的批评性研究,方世南教授(苏州大学)就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雷毅教授(清华大学)和张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就深生态学与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黄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就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理论之间的关系,王学东教授(中山大学)和任丙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就环境全球管治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论问题,作了评论性发言,并就各子课题承担人的研究设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