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当地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7-20 13:54:42
当地文化论文

当地文化论文第1篇

(一)民俗文化的融入会使酒店更加具有特色。以我国云南省为例,我国最古老的音乐就是云南的纳西古乐,它也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这类古乐在公园14世纪就有呈现,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是纳西族百姓在接受华夏文明的影响下所缔造出的奇特艺术。那么云南地区的酒店音乐基调就不要仅仅局限于流行音乐,而是要多采用更加的接地气、悠扬而又具有特色的纳西古乐,同时服务人员在身着统一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周围的建筑元素也都是有着强烈的民族元素感,那么,整个酒店就会有非常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除此之外,如果再将我国的传统民族色饮食文化融入到酒店的发展中,必然会形成星级酒店经营与发展的特色优势。

(二)星级酒店特色文化经营更符合顾客的要求。现如今,单一、快捷的酒店模式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情况,当在所有东西都标准化的同时,就缺少了那份特殊的魅力,所以说酒店需要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不是完全的标准化。再有,酒店融入民俗文化能拉近与当地距离,更加让人感受到当地的氛围,同时,酒店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也会使得当地居民有亲切感,使得他们容易接受酒店,接受起来也不会有陌生感。只有这种标准里透着特殊,制度里透着民俗,会使得酒店本身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气息,从而使酒店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会使它建立起稳定的消费群。

二、星级酒店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不同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各族人民的文化五花八门,为我国文化增添了不少魅力,但是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在酒店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去注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满族在饮食、住房、甚至在节日时期有很多禁忌。在饮食中,满族禁止剁母猪或其它雌性畜肉,他们认为母亲给了他们生命,剁雌性牲畜的肉会遭到复仇;禁止在属鸡的日子里吃新米,因为鸡的消化能力很强,吃新米意味着常年都会肚子饿。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给民俗文化带来神秘和独特感,但在民俗文化与酒店文化交融时,也可能会导致酒店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与当地名俗文化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

(二)可能会对酒店的整体利益有损害。有些少数名族会有不同寻常的民俗习惯,而酒店是以利益为主,从而导致了某些方面民俗文化与酒店文化不融合,出现一些利益上的损害。如有些地方民族会对某种动物十分崇敬而不去吃它,再有有些地区民族会有很严格的男女之防,而酒店要从全方位无死角的去服务顾客,这里面的矛盾冲突是无法调节的,一旦酒店妥协就会丧失许多财务收入,而长久以来形成的民俗文化是更加不可能妥协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谁也都不妥协于谁,酒店无法去吸收当地的顾客源,而当地居民更不愿意酒店在此常驻,这种情况长期以来会造成酒店利益的严重损害,而且不仅仅体现于经济方面,还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名誉上的损失。

(三)文化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顾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差异性。而最大的差异性莫过于文化的差异性,如果通过文化表现出全方位的魅力进而引起顾客的共鸣,这样就可以给顾客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回忆,可以大大增加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与民族文化融合的酒店一般都会在具有丰富的民族风情的地域建立,当地的民族特征都会隐隐约约的被体现在酒店的设计与经营上,这就使得该地域以某一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在餐饮产品、装修艺术以及环境氛围的上会和其他酒店出现相似甚至雷同的部分。尤其是现如今跟风现象严重,民族风俗文化的酒店本身应该传递的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概念,但是在同一区域内非常容易发生模仿或者抄袭的现象,一系列雷同现象就会导致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消费者的审美疲劳。

三、星级酒店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建议

(一)明确酒店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概念。对酒店功能、布局、发展趋势的不完全把控是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过程中产生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中国酒店业教父”魏小安曾提出,酒店在设计中的基础性原则是功能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形式。所以,对于一个酒店来说首要的一点是功能,而后是结构最终才是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从酒店的功能为出发点,功能是建立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酒店的基础,而后从结构出发,进而在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所应该采用的形式。如果仅以模仿这种方式创建一个民俗文化特色酒店,那绝对是在文化的形式或核心的步调上有了部分的理解差错。所以,具有民俗文化的酒店,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主题,然后确定结构,再从结构上确定采用何种文化形式。

(二)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酒店吸取民俗文化时,有许多民俗文化并不适用于酒店文化,这就依靠于决策者的判断力了。一个好的决策者是一个酒店发展和建设的舵手,而在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交融时,一个好的方向尤其重要,该舍弃的地方必须舍弃,一切为了酒店利益出发,找到适中的折中点,这样既不会让当地居民对酒店保持一种抵触态度,又不会损害酒店的整体利益,将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完美融合。

(三)既要进行融合又要保持酒店的独立性。人们每天都会因为外界事物、事件的影响诱发不同的体验,而酒店就是旅行者对一个地区体验的第一站,现在许多地区酒店都存在主题过于笼统,缺乏差异性的问题,这样就很难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不能给游客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以我国山西平遥为例,平遥作为晋商的发祥地,有用悠久厚重的儒学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文化,这些各种不同种类的文化体现了我国在明清期间的文化特色,那么在平遥建设发展的酒店可以选择其中某一文化例如宗教文化,从而开展体验营销,每个酒店都选择不同的文化主题,这样不仅能显现出酒店的民俗文化,更不会让顾客有重复感,从而带来新型的享受,这样就会从根本上避免了互相模仿,恶意竞争现象的出现。

当地文化论文第2篇

1.邯郸博物馆的相关介绍

邯郸博物馆,位于邯郸市中心。其文化主要包括磁山文化,赵文化,磁州窑文化,东魏茹茹公主墓文化几个主要部分。其中,磁山文化产生最早,大约在八千多年以前,早于韶山,龙山文化,在我国考古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赵文化产生于春秋战国,当时邯郸作为赵的都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赵文化,在邯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磁州窑,是我国北方一个巨大民窑体系,是全国瓷之一,子魏晋南北朝,绵延至今,对于研究北方的瓷器文化,美学文化,有着重大意义,所以,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国际上重要的学术话题,讨论至今。

2.邯郸博物馆的发展对于当地企业文化的影响

近几年,邯郸博物馆在领导们的带领下,以邓小平理论思想为指导,全力建设。始终把博物馆能够产生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应用各种手段,保存文物,重要的是,保存文化,精神,并致力于不断扩大这种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人民,企业产生良好的影响。

2.1爱国主义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博物馆领导始终坚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通过对磁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赵文化,汉文化等文化进行整合,始终将一种对爱国主义的弘扬放在首位,对当地的企业,人民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对于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乃至由热爱引发的理解,指导行动,都使得邯郸本地企业文化中深深地有着爱国主义的烙印,使得企业在向外部发展的过程,始终能带带有一种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并且,在于当地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能保留有本地文化的特色,从而创造出,更加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对于吸引合作者及创造一个内涵丰富的品牌,有着重要意义!

2.2临时性展出的影响

在对古代文明的发掘的同时,邯郸博物馆还不断地引进许多临时性展览。这些展览,深具教育意义,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香港回归图片展》,《中日美术作品展》,《恐龙科普展》等等,包括各种方面,各种文化,极大的活跃了本地文化舞台,为本地文化输送了大量的新鲜活血。

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企业,不仅仅是一种知识面眼界的开阔,更重要的是,在接触各种各样文明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本身通过展览,丰富了自己的内涵,了解到相关地区的文明文化,对于向此地区的发展,做好了先头准备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更重要的是,再向企业传达着一种观念,一种视角,时刻关注外界,或许只是一个本地的中小企业,但是,仍然要具有,国际视野,通过展览,了解的世界文明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如古人所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必然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时刻关注世界,更新自我,如展览所示那样,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取之有益,防之有害,提炼百家,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从而,立足于不败之地。

2.3文化弘扬的影响

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发展,与之相伴的必然有文化的弘扬,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华夏的土地上,产生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文化。这种发展和弘扬,带来的必然是一种本土文化的回归。在企业主们一次次的出国考察,学习,访问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复兴,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文化构建者们迷茫的心,使他们将头转回到自己所站的华夏土地上,深挖这种深蕴的东方哲理文化。这样,当企业文化的构建从外国文化的皮毛中回过头来,构建起具有中华特色的企业文化时,才可能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占得优势。同样,中华文明的魅力,更会深深吸引其他的企业,这些企业气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博物馆的发展,对于企业文化构建时,回归本土,意义重大。

同样,对华夏智慧的运用和思考,并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使之自由的发挥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如赵文化中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已经作为一种改革的典范,一种精神融入到了邯郸本地企业文化之中,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主地将改革作为一种必然和途径,一种习惯,从而,企业本身处于一种时刻更新的最佳状态,在发展竞争中,占据优势。

当地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度假酒店;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素有“雪域江南”之美称的某地区。项目占地8725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385平方米(图1)。雅江度假酒店共设客房305间,其中双人房150间,单人房130间, VIP 套房20间,豪华套房5间;另设 20间别墅式客房,2间独栋别墅式客房,一个度假别墅接待(图2)。同时,酒店配套餐饮、会议中心、休闲中心、游泳馆、展览馆等,功能齐全,力求建设成某地区地区最高档的酒店、会议接待及休闲中心。

2.基地现状及规划布局

基地现状:用地北高南低,呈三级高差分布;北依高山,南接双拥路,东邻医院,西近小学;内部自然生态条件优美,古柳成荫,桃花成林;主入口位于双拥路上,交通便利。

功能分区:总体规划结合台地特征,将基地分为主入口广场区、客房区、休闲区、会议区、别墅式客房区五大分区。各个功能分区明确,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级台地南接城市道路,设计为主入口广场与绿化停车场,供市民休闲娱乐和临时停车,主入口广场利用轴线式规划布局,向城市展示主体建筑形象,整合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在城市广场的东边,设有展览馆,便于各级领导及游人,参观学习某地区地区的科学发展成就。

第二级台地抬高6米,作为半开放性区域。迎宾楼、休闲中心及会议中心

第三级台地顺应山势抬高9米,成为一个完全私密的区域。本案在此布置了度假型别墅区,并通过园林景观将其与第二台地的普通客房隔开。使得尊贵的客人在远离外部干扰的同时,坐享自然美景。

流线分析:本案实行人车分流。人行中央叠水广场,迎水而上。机动车由广场两侧驶入,人车互不干扰。在城市广场两侧设有绿化停车场,方便酒店会议临时停车,同时可以绕过内部广场,由迎宾楼两侧驶入地下车库。酒店共设300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停车205个,地上停车位95个(含10个大巴停车位)。别墅区内院就近停车。

视线分析: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依山就势,层叠而上,保证每栋建筑的视野开阔。迎宾楼主楼与VIP客房间距32米,中间利用现有柳树遮挡,使所有客房的视线良好、日照充足,处处有景观。别墅区位于最高的第三台地上,错落布局,间隔有序,避免视线干扰;利用原有天然景观树木,同时密植适宜树种,营造安宁、优雅的度假环境。

景观分析:以长达150米的叠水及规划西式园林为主轴线,贯穿主广场与迎宾楼。充分利用现有泉水与地形高差,层层跌落,塑造出气势非凡的建筑入口形象。

3.建筑单体设计

(1)迎宾楼:正对叠水广场,

坐北朝南。由客房部、宴会厅与VIP楼三大部分有机围合而成,呈院落式布局(图3)。客人由正对叠水广场的主入口进入大堂。在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后,由电梯厅抵达各层客房。大堂左右分设西餐、商务中心、特产商店、美容美发等酒店配套功能。

穿过宽敞明亮的大堂,来到内部园林的水边。两侧的连廊将人流分别引至宴会厅和VIP客房。宴会厅在西边临水而立,两层通高,内设一个可供600人同时就餐的大厅,并在近古柳林的位置设有11个独立包间,让人们在波光树影间,开怀畅饮(图4);VIP客房位于水景东侧,共三层,包含20间VIP客房和5间豪华套房。位置独立,景观视线优美。

(2)休闲中心:

休闲中心位于迎宾楼的西边。由一栋四层的娱乐健身楼和游泳馆围合而成。(图5)人流由酒店内广场西侧的道路进入,在门厅一分为二,南边是娱乐健身楼,北边是游泳馆。娱乐健身楼南边一、二、三层KTV。含一个两层通高的演艺大厅和38间包房;此外,我们还设有美容美发中心、娱乐中心等。四层设健身中心与茶艺室;五层设高尔夫练习场。桑拿中心位于地下一层,集水疗、休闲SPA、旱地温泉、推拿等功能于一体。游泳馆首层设有一个25×25米的室内恒温游泳池,馆内两层通高,屋顶采用钢架玻璃,能让泳者畅游在蓝天白云之下。

(3)会议中心位于迎宾楼东侧,是以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与会议讨论区三大

部分组合而成。三大部分联系紧密,却又相对独立。参与会议的人员,由内部广场东侧道路进入接待大厅。参会人员在前台登记稍作休息后,向左进入大会议室,右侧进入会议讨论区。贵宾由大厅直接进入贵宾接待室休息、等待。流线独立便捷,各行其道。

大会议室16米通高,设有可容纳600人的坐席区,可供50人就坐的舞台及满足小型表演的后台区,同时宽敞的侧席提供会议间隙的讨论及茶点供应;会议讨论区,首层设有100人与200人的中小型会议室各一间,新闻及媒体工作室;二、三层则设30~50人的研讨室9间,辅以办公用房。

大型会议室与会议讨论区都设有独立出入口、休息区与后勤设备区,避免人流干扰,有利于会议时段人流的安全疏散。

4.造型设计

藏式传统建筑有着十分优美且独特的风格,与雪域高原壮丽且神奇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给人以纯朴、自然、粗犷的美感。我们分析提炼出传统藏式建筑的构成母题,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建筑材料,表达藏式文化的精髓(图6)。

(1)整体造型,结合现有地形与视线采光需求,横向展开,建筑轮廓线高低起伏,形体错落,以层叠起伏的建筑外形寓意某地区雪山林立的高原景观。

(2)立面设计,以当地粗犷石材、白色墙面、红色压顶勾勒出藏式建筑的大致轮廓(石材、墙体、屋顶图片),与纯净的大玻璃界面,轻质钢材,深远出挑的薄屋顶,金属透空板材等轻盈材质形成强烈的对比,将纯朴粗犷与轻盈现代完美融合,创造出时代感强而又不失藏族特色的现代藏式建筑。

(3)建筑色彩上:主要以大面积的白色墙面,当地原产石材作为主体,点缀特有赭红色檐口,与窗花等细部装饰,对比鲜明,形成简洁明快的整体效果。

当地文化论文第4篇

一、全球营销大势所趋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衡量企业(业绩)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国际市场占有率。成功的企业通常依靠在全球各地找到市场而获胜。”通用电气公司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JackWelch)这样说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顾客也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消费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的,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企业只有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财富》杂志以营业收入为标准排序的2001年前500家最大的服务和制造公司中,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虽然具有最高的市场价值,但其营业收入却排在第16位,利润则排在第129位。一个国家的“外部市场”的潜量是如此的巨大!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市场吸纳着全世界市场约为25%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可以考虑到,其余75%的市场存在于美国之外。对日本公司来说,尽管其本国市场的美元价值在西方国家排在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日本以外的市场要占世界市场潜量的85%。因此,走向全球,谋求更大的发展和发挥最大的潜能才是根本!“不能抓住全球机遇的公司可能最终会丧失其国内的市场,因为更强更具竞争力的全球竞争者会将他们挤出跑道。”

全球营销是指为了实现公司整体目标而集中组织资源,选择、开发国内与国外营销机会的过程。全球营销是一般国际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淡化了国家的界限,模糊了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强调各主要职能的全球分工与整合,倾向于使用标准化的策略来服务于全球的目标顾客。

二、跨文化管理,全球营销之必须

实行全球营销,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而全球的目标顾客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包括交流沟通的第一要素的语言不同、所处国家的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导致的民族感情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以及和家庭构成等不同,从而导致购买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且这些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就是千差万别的,何况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呢?而这一切主要缘于各国的文化环境不同。

实行全球营销,跨国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诸多差异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现实背景。一般的说,跨国经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全系统、全过程的。在跨国经营企业内部,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结合,东道国和所在国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差距越大,所需求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在跨文化管理中,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哲学是至关重要的。

伴随着全球营销的发展,经济学家将文化因素引入了消费者行为模型,强调了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主流的购买行为模型将文化定义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科特勒认为文化因素将对消费者行为产生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主流的消费者行为模型,如恩格尔—考莱特模型对文化变量的重要性给予了证明。在EKD模型中,环境影响、个体差异和心理过程是塑造消费者行为的三个核心力量,对这三个力量影响下的因素分析表明,大多数因素是直接或间接的文化范围的变量,如社会阶层、家庭、动机、态度、价值、生活方式以及学习。因此,他们得出文化因素在分析消费者行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华纳曾指出:“在跨文化管理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有效的办法在另一个文化里可能没有效果。”因此,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实行全球营销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三、冲突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核心

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就是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其研究的是在跨文化条件下任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从而形成卓越有效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

(一)跨文化冲突的特征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跨国公司由于加入了另一种文化的观念,势必会造成文化冲突(Cultureshock)。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的特征有:1、非线性不同质的文化像不同的水域,几片或多片水域的冲突与交融,常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因而具有非线性特征。2、间接性文化冲突一般都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其结果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表现出来。3、内在性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比如,对于美国人而言,任何超过50年的建筑物都可以作为国家历史圣地,因此,许多美国人并不为拆掉这样的建筑而代之以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而感到丝毫遗憾。而在欧洲,人们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圣地而感到自豪。这样冲突就发生了。1990年6月,麦当劳想在巴黎一家有180年历史而且毕加索和其他一些著名艺术家曾经驻足过的建筑物中设立一个餐馆,尽管他拥有位于香格里拉大街的建筑物某些特许权,但巴黎市民宣称城市的历史纪念地不容侵犯,麦当劳最后屈服了。4、交融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而行。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体现各种文化精髓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生存。

(二)跨文化冲突的表现

跨文化冲突表现在国际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某些特定的管理职能对文化更加敏感些,主要表现在员工激励、协调组织、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决策等方面。

在激励方面,工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但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对工资的态度和政策不同。当美国的海外经理给东道国墨西哥的工人长工资时,却适得其反,墨西哥的工人减少了工作时间而去享受闲暇。这是因为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对诸如工作这样的基本概念所持的态度因文化不同而不同。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热情,而墨西哥人对工作的态度则是,工作仅是为了维持所期望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方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在协调组织方面,跨文化冲突从日本企业进军马来西亚的企业的苦衷可见一斑。在马来西亚时常发生工人“集体歇斯底里”的情况。因为区区小事,一个工人大喊大叫便会引发整个车间的骚动,造成停工。由于多数工人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还不习惯城市工厂的现代化劳动管理。这种心理压力增多就会发生歇斯底里现象。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能请当地的巫师来驱邪加以解决。

在领导职权方面,中意合资企业迪玛公司陷入困境也是由于跨文化的冲突。这家拥有丝绸处理高新技术的企业市场前景是相当广阔的。但企业的中方董事长耐不住“大家长”脾气,对企业的产供销直接干预,甚至将企业从银行的贷款放在老厂的帐户上,终于将外方总经理气回国,企业陷入困境。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微软公司的原则是,需要人力时立即到市场上去找现成的,最短时间就能担当某个最具体的工作;培训5%的人员,另外的95%靠自学和在职“实习”;公司业务成长而员工没能“跟着成长”,就会被淘汰。其前任总经理吴士宏则主张帮助员工“跟着企业成长”,在中国市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策略。由于不能克服这种跨文化的冲突吴士宏辞职了。

四、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跨文化管理的观念

首先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客观存在,克服狭隘主义的思想,重视他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等的学习和了解。当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反映了特有文化的语言、价值观念、思维形式等因素在跨文化管理中会形成障碍,产生矛盾,从而影响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理解文化差异是发展跨国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的行为。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克服措施。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则比较容易改变;因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但需较长的时间;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较难改变。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

其次把文化的差异看成是一种优势而不只是一种劣势,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发展创造契机。西方有谚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文化给企业开展国际运营带来了机遇,但更多的却是巨大的挑战。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总经理门胁轰二先生曾说:“我们企业内部的矛盾颇多,但这也正是本田好的一面。我们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喜欢挑选一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合作者,这使我们经常发生意见的碰撞,这样不同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创造出本田新的企业文化。”在广州本田看来,矛盾和冲突的正确对待,不仅不会形成障碍,反而会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创新的源泉。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实行全员跨文化管理。这是因为:1、跨文化管理的客体是人,即企业的所有人员。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而这种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于企业所有成员之中,通过企业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才能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则跨文化管理则流于形式。2、实施跨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跨国公司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在跨国公司的资源转移中,除资本外就是经营管理人员的流动性最强。由于跨文化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涉及到人,因此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中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要加强对公司所有成员的文化管理,让新型文化真正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跨国公司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1、本土化策略。要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通常跨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这主要是因为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而且和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雇员无疑方便了跨国企业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在任用管理人员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该雇员的工作能力及与岗位的匹配度,选用最适合该岗位的职员。但其缺点也是致命的。由于公司的各个成员都只重视自我的发展,无法形成一个集体价值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对个体来说缺少长久的凝集力。全球营销种产品的快速创新和多样化,以及人类种族之间的空前交往和融合,“多向交叉文化”策略己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采用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具体运用中,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避免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巨大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冲突”:(1)尽量选用拥有当地国籍的母国入;(2)选用具有母国国籍的外国入;(3)选用到母国留学、工作的当地外国入;(4)选用到当地留学、工作的母国入等。

2、文化相容策略。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为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文化的优势。一种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弥补另外一种文化的许多不足及其比较单调的单一性。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经营的巨大成功可谓是运用跨文化优势,实现跨文化管理成功的典范。(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摩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由于失去了主体文化那种对不同国籍的人所具有的强烈影响力,使得不问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在同一公司中和睦共处,即使发生意见分歧,也很容易通过双方的努力得到妥协和协调。

3、文化创新策略。文化创新策略即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从而在母公司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国外分公司企业文化,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这种新型文化既保留着强烈的母公司企业文化特点,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既不同于母公司企业文化,又不同于当地企业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因为要从全世界角度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文化的优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中间存在一个价值标准的问题,只有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既含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又能适应国外文化环境,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竞争优势。

4、文化规避策略。这是当母国的文化与东道国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母国的文化虽然在整个于公司的运作中占了主体,可又无法忽视或冷落东道国文化存在的时候,由母公司派到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就必须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不要在这些“敏感地带”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

5、文化渗透策略。文化渗透是个需要长时间观察和培育的过程。跨国公司派往东道国工作的管理人员,基于其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的巨大不同,井不试图在短时间内迫使当地员工服从母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是凭借母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优势,对于公司的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使母国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东道国员工逐渐适应了这种母国文化并慢慢地成为该文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6、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跨国公司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营销时,由于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完全不同于母国的东道国的经营环境。这时跨国公司所采用的人事管理策略通常是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的文化己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管理。用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发生直接的冲突。如欧洲的跨国公司想要在加拿大等美洲地区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思想和管理比较国际化的美国,然后通过在美国的总部对在美洲的所有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而美国的跨国公司想在南美洲设立子公司,就可以先把子公司的海外总部设在与国际思想和经济模式较为接近的巴西,然后通过巴西的子公司总部对南美洲其他的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管理。这种借助第三国文化对母国管理人员所不了解的东道国子公司进行管理可以避免资金和时间的无谓浪费,使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活动可以迅速有效地取得成果。

7、占领式策略。占领式策略是一种比较偏激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是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时,直接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行注入国外的分公司,对国外分公司的当地文化进行消灭,国外分公司只保留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强弱文化对比悬殊,并且当地消费者能对母公司的文化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采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模式采用得非常少。

总之,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时,应在充分了解本企业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从而使不同的文化达到最佳的结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五、跨文化培训,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进行全球营销时很多公司都偏重于员工的纯技术培训,却忽视了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而跨文化培训恰恰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来讲,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

当地文化论文第5篇

作者:刘冬洁 黄琳庆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健全完备的文化设施,可以满足高校师生的文化需求,提高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这里主要是指加强校园教学设施、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校园已经由传授知识的单一功能体转变为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娱乐生活等于一身的多功能体。学校物质环境是否文明化、实用化、艺术化、舒适化、卫生化、整洁化、优雅化、安静化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加强校园宿舍文化建设。高校宿舍文化主要包括宿舍物质文化、宿舍精神文化、宿舍行为文化和宿舍管理文化。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宿舍文化对校风建设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四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文化中积极、健康、有价值的信息对大学生成长有着正面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中色情、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着负面影响。在网络文化建设中,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制度建设、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尽可能降低高校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指广大师生共享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1]268广西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作风、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培养师生的认同感,提升西部地区高校形象。“要创建良好的学校精神,就应该具体地建设好文明的校风,即形成团结、民主、求是、高效的领导作风,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奋、踏实、好问的学风,恪守信用、诚实自重的考风。”[1]292-293因此,着重加强作风、教风、学风和考风四位一体的校风建设,着力培养师生的认同感,有利于学校精神的快速培育和学校形象的塑造。二是打造具有区域、学校、民族特色的校训,凝炼学校精神。“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适应时代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从而演化为代表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学校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和优良传统。

在制定高校规章制度时应该在内容上相互配套,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可操作的制度体系。校园文化只有在建立健全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下,才能得以很好发展和运行。维护校园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制定科学严明的规章制度,是从严治校的基础,是高校常规管理的前提。维护校园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的关键是领导带头认真执行,重点是持之以恒,难点是各级机构遵照执行。四是通过实践不断增强制度的实效性。高校管理制度应当在广大师生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认识、不断深化,制定出各种适时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管理制度的实效性。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它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氛围。[1]241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有利于校园文明的成型,有利于促进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高校管理。因此,广西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给与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以足够重视,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广西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行为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客体活动,它的对象是人,既参与活动过程,又在反应中使活动效果得以显现。因此,校园行为文化的开展要以人为本,体现出人的价值,要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潜力的发挥。二是要确立适合的载体。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依托各种各样的载体,主要有:学生社团建设、学术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建设、艺术文化建设、阵地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要把握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突出社团活动的重点,注重社团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统一管理,提高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就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文化活动,提高学术质量,营造优良的学术文化环境,坚持学术道德和讲求学术民主,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校园学术文化。广西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科技、艺术文化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这些活动中去,进而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广西高校应克服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及时加固、改造、修建全校师生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个崭新的师生文化活动阵地。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就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用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路阵地。

为了保障在校师生的安全,高校应建立健全校园重点部位的管理和巡查制度,强化出入登记制度,增强保安设施的科技含量,着重预防盗窃问题、诈骗问题、寻衅滋扰问题、消防问题、交通安全问题、食品和饮用水等卫生安全问题。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对诸多压力,部分大学生心里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广西高校应该合理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四是建立健全高校救助机制。构建以国家为主导、以社会为轴心、以学校为中介的救助机制。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帮困奖学金、学杂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方式,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并不至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五是加强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入,广西高校在办学形式、学生来源、人员结构、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加上校园内外商业化的生活娱乐设施的增多,高校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高校校园和周边出现了各种不良现象和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治安环境。高校应对内强化服务和管理,对外寻求当地政府的帮助,着重解决校外人员滋扰、校内不法摊点摆设、大学生外宿、大学生逃学等问题。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校区别于另一校的标志,只有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特色的学校教育,才能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走特色办学之路,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广西高校应根据区情、校情和民族文化传统建立起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高校师生对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提升学校领导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水平,重点是动员高校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广西地域资源文化丰富,如:边疆文化、山水文化等,地域文化是地区特色表征,校园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有着内在联系,广西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建设广西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广西高校应正确认识地域文化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开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并推广。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有12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广西高校应结合当地特色民族文化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要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三是因校制宜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传统,不同的专业构成和学科重点。因此,广西高校在建设和营造校园文化时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做到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建设基础学科的同时,重点发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总之,广西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不仅能推进广西高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也对边疆区域和谐建设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当地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地方主义;建筑;室内设计;地域特色;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J525.1文献标识码:A

室内设计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无一例外的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而哲学思想、审美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特征与表现方式,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建筑美学的影响。作为当代室内设计,也符合了当代的美学要求,在当代社会的条件下则层出不穷。作为美的形态,当代室内设计不仅局限于围合的空间,并且是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自然美学观。作为推动室内设计的两个基本要素――艺术与技术,艺术美与独创性也是当代室内设计重要的美学特征,在设计要素上面追求自我的发掘。作为美的欣赏,不仅在当代室内设计上对空间要有独创性,并且要有强烈的视觉感受。作为审美的特点,要有赏心悦目的,但是对于审美的评价标准则是不一样的,因为审美观念是相对的,一方面是具有群体性,另一方面是个体性,同样的审美也依赖于社会的实践,审美的过程我们要采用历史主义唯物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主义室内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当代地域文化主义室内设计的渊源

地方主义室内设计,来源于传统的地域文化、民族、民间风格。本质上来讲,作为地方风格的表现方式,其审美方式是一致的,如果作为一个地方主义文化传统的保有者,在其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尊重当地的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的传统与风俗习惯,如果在其表达的形式上具有了这些特征,那么作为风格、流派的分类则具有了地方文化的特征。在19世纪末开始的现代主义,过分的强调了在大机器生产下的模式,简洁的几何形体。在“水晶宫”和《装饰与罪恶》等一系列的现代主义鼓吹者的影响下,现代主义则迅速发展起来,逐渐的变成为国际式的模式,给人的感觉不是温情的,不是具有传统文脉的。而作为所谓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征,现代主义浪潮对其有很大的冲击,而人们为了避免现代主义带来的冷漠,迫切希望离开几何水泥的城市,而寻找自然与交流。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补偿,在20世纪60年代,慢慢的崛起了作为设计史上的地方主义文化设计。最早可以追述到高迪,而阿尔托也是最早利用乡土文化进行设计的大师之一,他在玛利亚别墅的设计中,融合了现代文明现代材料与地方特色,表明了与现代主义不同的价值趋向,大量的利用了北欧的砖石传统来塑造不同体量的建筑,并利用色彩对比和体量的变化体现了北欧民族的热情和进取的性格。作为地方文化所采用的必然有所暗示的来源与地域的表现形式。比如民居的特色、民俗特征等,而形式感必然蕴涵了对于地域文化的象征意义。因此,如何表达对于地域特色的理解,而进行的重构是设计师进行研究的内容之一。地方主义文化设计作为当代重要的设计流派,是抵制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方式,以独特的风格趣味保护、继承、发扬地方个性和民间意味。作为重要的地方主义设计师,往往一方面阐述地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个性,地方主义的设计师一方面借鉴现代主义的优点,另一方面又批评现代主义的毫无生机,没有文化底蕴的机械的表达方式。作为地方文化的守望者,往往批评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无地点”“把每一个角落变成了大一统的世界”。柯里亚作为享誉全球的印度设计师,他将现代主义与印度本土的文脉进行有机联系,虽然他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但他充分考虑了本地的气候和风土。这些对于他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有直接的影响。例如他设计的管子屋中,提出了关于建筑的5个基本概念。由于印度气候炎热,空调设备少,而管子住宅创造了自然降温和节约能源的住宅模式。管子住宅是一个纵向的空间,造型简朴,自然通风通过管道构成了一个自然循环的流动空间,既体现了生态概念,又具有地域风土人情特征,并从地方传统中找到了建筑的表现元素。

作为地方主义文化情结的设计表达方式,往往是多样性的,各具特色和不拘一格的。詹克斯认为作为地方文化传统,一方面作为敏锐的观察者和地方情结的表达,往往是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并非是表面化的。设计师往往采用现代工业材料和理性的方式,关注的是作为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采用谨慎的态度,并且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比较隐在的符号或者是场所的概念,把地方精神融入到现代材料的手法之中。比如日本的建筑设计师安腾忠雄属于此类设计师,他的设计思想来源与日本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对于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对比,单纯而又纯净的空间是他所追求的,对于欧美传统设计的比较,他采用了单纯的素混凝土的界面表达方式,用独特的用光方式,来塑造单纯的几何形体。表达了有与无的空间,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比如他在城户崎的住宅设计中,强调了室内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建筑、室内、室外的自然空间相互融合,素混凝土墙面表现了材料质朴的美感,室内布置简洁、空旷,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美学精神。

作为地方文化的表达,另一种表现方式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地方主义,一般来说通常采用地方符号与象征,甚至方言。以至于用更直观的方式表达地方风貌,民风、民俗、并以丰富的色彩和具有个性特征的手法,体现了更具浪漫主义感觉。往往采用某种写实性的手法,直接或者间接的采用传统的样式。比如传统的色彩、民居装饰、服饰样式等。反之来讲,则是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冲突,作为这一特征的设计师,对于地方文化充满热爱,用激情表达一个地方的历史,从审美上来讲,这一设计特征来源于对于地域文化的怀旧和淳朴的乡村生活。比如库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坦克辛夜公园”,其位置是对旧建筑的改造,作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表现和对于民族风情的理解,其设计显示出对于潮流规则的挑战。室内环境复杂,大小空间交错,多种造型元素相结合。室内空间环境气氛热烈、奔放。在窗户的玻璃上雕刻着造型质朴的民族图案,直接引用并让人联想到本民族的性格,利用符号化语言引起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情结。对于佛兰姆普敦的倡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融合个性与共性,地方与全球这样对立统一的范畴。只有这样,设计才是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又是全球性的。如果只是陷入历史主义的泥潭中,则是只能成为拒绝接受文化冲击的工具。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表达与特征,充分说明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特色和具有人文的表达手法。

二、当代地域文化主义的审美思维

设计形式的变化,首先是审美意识的变化。而在西方当代的设计潮流中,哲学癖好则是思想冲突的起源,继而反映到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作为理性的现代主义,往往是在一个框架内进行的设计活动,很难有大的突破。在当代矛盾的设计思辩过程中,审美也随着产生了变化,詹姆逊对当代西方的设计思维特征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1、本质与思辨的过程。2、更深层次的心理作用,比如弗洛伊得的精神分析论。3、在西方具有影响的存在主义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异化与非异化。4、索绪尔的符号系统,符号和意义的表达。他对西方文化思维的总结,正是说明了上述地方主义文化的特征的两种表达方式,当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有冲击的时候,地方文化则不是从一种模式转变到另外一种模式。正如霍尔所说的:“建筑从技术到风格,应该抵制标准化的统一,既是跨越文化的,又是个人与环境的和谐”。比如HOK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利雅得国际机场,平面像一个飞行器,屋顶由很多的三角形球面构成,形状类似伊斯兰的传统几何图案纹样,作为以清真寺为传统的集中型建筑,空间高敞,中心为一个大的穹隆图案,装饰在现代的材料上,壳状的顶棚与传统图案类似,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念的建筑元素融合为一体的地方文化建筑。

当地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地方文化;彝族服饰;旅游纺织纪念品

1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作用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旅游景观,之所以能够吸引游人的根本原因就是时空差异。是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在吸引着广大旅游者,催生着众多旅游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的,地理屏障对人们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小,但它依然是存在的。比如东北人、中原人、南方人、西北人与四川人有着显著的差异。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形象中包含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地理信息,旅游活动的内涵在于它的文化性。旅游文化的形成和走向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的背景关系,它与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同样密切的关系。而旅游产品是作为随着旅游经济热潮诞生的一项新的设计产品在中国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国家,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2纺织旅游纪念品的设计

2.1旅游纪念品的概念

旅游纪念品,顾名思义即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礼品,并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旅游纪念品的核心吸引力应来源民族与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国际旅游业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以旅游进行主题艺术创作的旅游纪念产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达国家,旅游纪念产品的销售利润占旅游经济的40%,我国各个地区情况不一,平均值仅为10%~20%。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已成为旅游城市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旅游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及时设计与开发品种丰富、物美价廉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具有积极的意义。旅游纪念品种类非常多,有纺织工艺品,木雕工艺品,陶瓷工艺品等,其中纺织工艺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它主要依据当地地方文化和原始手工技艺来传递传统魅力。

2.2纺织旅游纪念品现状

所谓旅游纺织产品设计,主要是指结合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文或景点特征而进行的具有某种纪念或收藏意义的各类纺织产品艺术的设计。旅游纺织产品设计是随着旅游经济热潮诞生的纺织品设计中一个特殊的门类,不仅具有纺织材料与工艺的特征,还具有鲜明的旅游目的地的人文或标志形象特征,是融纪念性、收藏性、功能性等多位一体的产品设计。旅游纺织纪念品主要包括服装服饰类与家用装饰类两大类型。前者主要是指那些具有旅游目的地特色,适合于旅游者穿着或者使用的服饰类纺织产品,包括民族服装、丝巾、包、帽等等。后者主要是指具有旅游目的特色,适合旅游者携带,主要用于室内应用,如装饰、应用或者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纺织产品类型,包括信插、盖布、靠垫、玩具、挂饰等等。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地方文化特色的纺织类纪念品的设计,也有一些城市提供了旅游纺织产品设计成功的参考模式,比如山东的布老虎、西安的生肖挂件、云南的扎染,江南的蓝印花布,苗族的蜡染,摩梭族的手工织巾,苏州的丝绸,藏族的氆氇以及各地名绣等等。这些都是依据当地传统的服饰文化本色以及原始手工制作的魅力优势,成为旅游产品中最有购买吸引力的产品,作为当地的名片享誉各地,起着推广地域文化的作用。

3彝族服饰文化特色

3.1彝族文化

四川正在打造旅游强省,实施魅力四川战略,攀西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地貌和异域风情成为四川旅游新兴的精品线路,而保护攀西地区文化资源并做好开发推广是目前比较前沿和较具开拓性的领域。在攀西地方文化中少数民族文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模块,其中尤以彝族文化占据主要地位。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员,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目灿烂多姿。此外,他们还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尽可让人返朴归真,体验古老的文明之韵味。其中彝族服饰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通过服饰能从一个侧面窥视彝族人在服饰上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从而反映出彝族人远古的历史、生活习俗、社会形态、文化风貌、道德趋向,同时包含着审美意识、心理文化。

3.2彝族服饰文化

由于彝族居住地域广阔,形成了其文化自身的地域性差异和众多的支系,彝族服饰的造型和款式上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特征.彝族服饰的款式不下百种,其中以凉山和楚雄型最具代表性。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地区,穿着人口约180万。凉山型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习于头顶蓄一缕长发,缠头巾,头巾前端束一二十至三十厘米的锥体,偏于额前,俗称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或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有大、中、小之分。妇女穿拼色的百褶裙,戴头帕,双耳佩金、银、珊瑚、玉、贝等首饰。彝族女上衣有衬衫、罩衣、背心三种。青年妇女上衣以细盘花为主,配有帖花和刺绣,中年妇女环肩、襟、袖贴青布宽边并加嵌红、黄、绿色细条纹为饰,老年妇女服则宽衣襟袖,只镶青布。与大、小凉山彝族的服饰相比,楚雄彝族的服饰则宽博朴实不足,繁缛奇丽有余,以浓艳为特征。楚雄型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穿着人口约40万,楚雄地区地处滇池与洱海之间,东接乌蒙,北靠金沙,南邻衷牢,是古代各部彝族辗转迁徙之地,为彝语几大方言的交汇地带,故服饰也呈现出纷繁多姿的款式风貌。其他地区的服饰如乌蒙山、红河、滇东、滇西等类型亦各具特色,但多与其他民族服饰相融合与渗透。靠近城市地区的彝族服饰,受汉族现代服饰的影响较大。彝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而且表现了一定的等级特点。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蕴含着彝族人在文化结构深层的心理积淀。彝族的服饰在款式、色彩和图案上,明确地体现着他们等级森严的家支等级制度。同时,彝族服饰还体现了他们时代繁衍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印痕,并且在服饰图案上渗透了彝族人的原始,同时彝族服饰还兼具神话、传说及史实的记述功能。将彝族服饰文化应用到纺织类旅游纪念品上,不仅可以有效的进行攀西地区的地方性文化保护,还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推广当地的文化。

4结论

四川正在打造攀西地区旅游新线路,将彝族服饰文化应用到纺织类旅游纪念品上,不仅可以进行攀西地区的地方性文化保护,还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推广当地的文化。这使攀西地域性民族服饰文化与四川相关经济领域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吴学玲.旅游发展对地方和民族文化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9(13).

[2] 沈干,施国生.旅游纺织纪念品的开发[J].纺织装饰科技,2002(04).

[3] 蔡玲俐.浅谈彝族服饰文化[J].艺海,2012(08).

[4] 苏小燕.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