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家庭礼仪(合集7篇)

时间:2022-06-21 02:18:20
家庭礼仪

家庭礼仪第1篇

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小型群体,是适应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的形式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它有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家庭是从群居杂交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而来的,其最初阶段是血缘家庭,它按辈份区分血缘婚姻,以群婚制为基础,这血缘家庭是原始人群向氏族共同体过渡的重要环节。然后发展到对偶家庭,这是成为配偶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同居现象,还不是十分牢固的家庭形式。从对偶家庭中产生一夫一妻制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为适应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形成各自独立的经济单位的情况下建立的。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对在经济上或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的人来说,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实质上是建立在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和奴役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卖淫制和男性的多妻生活是这种家庭的补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同整个社会的联系十分密切,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门。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能制约、渗透、影响各个家庭的存在和发展,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但是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它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环境,如果家庭的存在和发展是健康的、稳定的,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就能起到促进和稳定作用。反之,家庭的存在和发展是不稳定的,不健康的,甚至遭到破坏,那么,对社会生活和发展就会起破坏作用。

家庭是具有多功能的小型社会群体。一般来说,家庭具有生产、消费、抚育和赡养、教育、社会交往等各种功能。家庭的生产功能是指在个体经济存在前提下,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的,这样的个体家庭具有生产功能。家庭的消费功能是家庭也是一个消费单位,生活资料的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抚育和赡养功能,是指人口的再生产,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形式不能代替的,家庭成员有抚育子女和赡养父母的义务。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指家庭是人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场所。除学校来承担教育任务外,家庭是教育后代的重要阵地。家庭的社会交往功能,是指作为一个家庭,必然存在着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亲属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组织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家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家庭,每天都离不开对于这些关系的处理。

社会主义制度为建立平等、团结、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创造了条件。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男女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处于平等地位,一夫一妻平等的家庭对于男女双方才成为现实。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

家庭礼仪第2篇

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小型群体,是适应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的形式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它有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家庭是从群居杂交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而来的,其最初阶段是血缘家庭,它按辈份区分血缘婚姻,以群婚制为基础,这血缘家庭是原始人群向氏族共同体过渡的重要环节。然后发展到对偶家庭,这是成为配偶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同居现象,还不是十分牢固的家庭形式。从对偶家庭中产生一夫一妻制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为适应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形成各自独立的经济单位的情况下建立的。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对在经济上或政治上享有特殊地位的人来说,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实质上是建立在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和奴役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制和男性的多妻生活是这种家庭的补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同整个社会的联系十分密切,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门。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能制约、渗透、影响各个家庭的存在和发展,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但是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它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环境,如果家庭的存在和发展是健康的、稳定的,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就能起到促进和稳定作用。反之,家庭的存在和发展是不稳定的,不健康的,甚至遭到破坏,那么,对社会生活和发展就会起破坏作用。

家庭是具有多功能的小型社会群体。一般来说,家庭具有生产、消费、抚育和赡养、教育、社会交往等各种功能。家庭的生产功能是指在个体经济存在前提下,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的,这样的个体家庭具有生产功能。家庭的消费功能是家庭也是一个消费单位,生活资料的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抚育和赡养功能,是指人口的再生产,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形式不能代替的,家庭成员有抚育子女和赡养父母的义务。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指家庭是人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场所。除学校来承担教育任务外,家庭是教育后代的重要阵地。家庭的社会交往功能,是指作为一个家庭,必然存在着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亲属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组织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家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家庭,每天都离不开对于这些关系的处理。:

社会主义制度为建立平等、团结、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创造了条件。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男女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处于平等地位,一夫一妻平等的家庭对于男女双方才成为现实。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关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

家庭礼仪第3篇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迟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早在《礼记》中就有着宴会食序的记载,先是饮酒,再吃肉菜而后吃饭的程序和现在大致一样。在有十六种菜肴的宴会上,菜肴分别排成四行,每行四个。带骨的肴放在主位的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在食者载方,羹汤则放在右方。切细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近些。蒸葱等佐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陈设干肉牛脯等,那就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宴会有献宾之礼。先由主人取酒爵到宾客席前请进,称为"献";次由宾客还敬,称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觯后,先自饮而后劝宾客随着饮,称"酬",这幺合起来叫作"一献之礼"。如今,请客宴会了叫酬酢,其本身就强调礼仪。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人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莱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莱或配莱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2、使用筷子调羹

(1)筷子的使用: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常用餐具,吃饭用筷子是我们的传统。拿筷子的方法。右手持在筷子的中下端处为宜,要用大拇指、食指轻轻捏住筷子,中指稍稍托住上面一根筷子,无名指托住下面的一根筷子。用筷子的要求和忌讳。摆放筷子,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大头冲桌外,小头冲桌里,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不要一横一坚立叉摆放,不要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右边,不能搁在碗上。用筷子夹菜,饭菜未上齐不要先拿起筷子,用时将筷子的小头冲下对齐,不能坐在饭桌边,一手拿着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碟。不能用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用筷子搅菜上下乱翻,不能将筷子当餐叉使用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更不能将筷子当牙签使用剔牙。筷子上沾有饭粒或菜叶,应吃干净,不能用带有饭粒或菜叶的筷子夹菜;夹起菜时,不要让菜汤滴下来;遇到别人也来夹菜,要注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在吃饭中途需暂时离开时,要将筷子轻轻搁放在桌子上的碟、碗边,不能插在饭碗里,或放在碗上。不要把筷子当作道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用筷子指向他人;在请别人用菜时,不要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

(2)筷子的语言:请用筷——用膳时,主人为表示盛情,一般可说"请用筷"等筵语。直筷——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横筷——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横筷礼一般用于平辈或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小辈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必须等长者先横筷后才能跟着这幺做。据史载,宋代有个官员陪皇帝进膳时,因先横筷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现在用膳时,即使先吃完饭的,也不立即收拾碗筷,要等全桌膳毕后再一起收拾,可以说这是古代横筷礼仪的延续,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

(3)调羹的使用:调羹也是常用的餐具,主要是喝汤,有时也可以用调羹盛装滑溜的食物。它同使用筷子一样,也有一定的讲究。

拿调羹的方法:右手持调羹的柄端,食指在上,按住调羹的柄,拇指和中指在下支撑。有人持调羹的方式是拇指在上,按住调羹的柄,食指和中指在下支撑,这是不正确的。

使用调羹要求禁忌:使用时,不要将调羹碰碗、盘发出声响。从外向里舀(吃西餐则应从内往外舀),调羹就口的程度,要以不离碗、盘正面为限,切不可使汤滴在碗、盘的外面。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有的同学对此不太注意,嘴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是十分粗俗的。不要以口对着热汤吹气。有时端上桌的汤很烫,这时,应先少舀些汤尝一尝。如果太烫,可将汤倒入碗里用调羹慢慢地舀一舀,等汤稍许降温时,再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将汤碗直接就口。当汤碗里的汤将喝尽时,应用左手端碗,将汤碗稍为侧转,再以右手持调羹舀汤。不要将汤碗端起来,一饮而尽,这样做不符合餐桌礼仪的要求。

3、吃相要文雅

用餐要文雅。吃的时候应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咀嚼声和舐咂嘴的声音,更不宜吃的响声大作,"电闪雷鸣"。切忌狼吞虎咽,满脸开花,吃相不雅。

不宜乱吐废物,唾液飞溅。进餐过程中吃到鱼刺肉骨之类,可用餐巾或手掩口,用筷取出放在盘碟里,不可直接外吐。鱼刺、肉骨、果核、用过的牙签和餐巾纸等物,不能直接堆置桌上,应搁在放残渣的盘碟内。

被东西噎住时,如果喝水、劲咳嗽能解决问题,可以用餐巾捂住嘴再咳嗽。如果长时间咳嗽,就应该向其它用餐者道歉并离开餐桌。在气阻严重情况下,应毫不犹豫地请求别人的帮助。用手指把鱼刺或其它的什幺东西拿出喉咙并将其放在盘子边上。

剔牙时,要以手遮口。不能用筷子代替牙签剔齿缝,不宜张口剔牙,捅来捅去。

不宜宽衣解带,脱鞋脱袜。吐痰擤鼻,坏人食兴。

不宜挑三拣四,挑肥拣瘦。下手取食,起身夹菜,乱用餐具。与人抢菜,乱换位置。非议饭菜,为难主人。

不宜替人添菜,热情过头。不宜酗酒划拳以酒灌人,出人洋相争吵起哄。吸烟不止,污染空气。谈话不应含着食物。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

4、就餐的坐姿

就座后,坐姿应端正,但不僵硬,上身轻靠椅背。不要用手托腮或双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随意摆弄餐具和餐巾,要避免一些不合礼仪的举止体态,例如随意脱下上衣,摘掉领带,卷起衣袖;说话时比比划划,频频离席,或挪动座椅;头枕椅背打哈欠,伸懒腰,揉眼睛,搔头发等。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时,就可以坐下来了。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5、家庭的餐饮

在家庭我们都要一日三餐,家家如此。家庭用餐时也讲究礼仪,家庭餐饮同样能反映出家庭的文化修养。那么家庭餐饮要注意些什么呢?

餐前:

如果饭菜还没做好,应该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下手活。在用餐前要主动帮家长做准备工作,不应坐在餐桌前,等着父母把饭莱端上来。帮助家长摆好桌凳,用干净抹布擦拭饭桌,再摆好碗筷,在饭桌上摆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大头冲桌外,小头冲桌里;然后轻轻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不要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也不要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放在碗的右边,不能搭车碗上。然后请长辈入席。

吃饭前要洗手。如果刚放学回来或刚运动完毕,应该先洗手洗脸再上餐桌,否则,满头大汗,满脸灰尘就用餐,不但不讲卫生,还会影响别人的食欲。要主动帮助家长盛饭端莱。盛饭时,不要盛得过满;端菜端饭时,用大拇指扣住碗或盘边,食指、中指、无名指托住碗或盘的底儿,手心空着。要注意,大拇指翘起来,不然大拇指沾到饭莱上很不卫生。端着饭菜要端稳慢走,不要让饭菜洒出来。

饭菜先端给谁,摆在什幺位置,要注意按老幼宾主顺序。端饭要先端给长辈,如:先端给爷爷、奶奶,再端给爸爸、妈妈,最后端给自己,如果有客人共同进餐,要先端给客人,再按家庭辈份依次端上。端菜,要先把好吃的菜,合长辈口味的菜,摆放在靠近长辈的面前。即使是自己最爱吃的菜,也不能放在自己面前。有时,长辈出于疼爱,将你爱吃的菜摆放在你面前,也应礼让。

入座:家庭用餐的入座,虽然不像参加宴会或到他人家中作客那样讲究,但也应注意一定的礼仪。

先请长辈入座。一般上座应让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坐,自己坐下首,即对着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的位置。如果爷爷、奶奶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应搀扶着他们入座。要按照就餐的坐姿来要求自己。坐姿要端正,两小臂靠近桌边上,手臂不要横托在桌上;双手在桌上,右手持筷子,左手扶着饭碗,不要右臂在桌上,左臂在桌下;两腿靠拢,双脚平放,不要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两迭,更不能坐在桌前跳脚晃身。

如果有客人共同进餐,座次会有变动,一般是请客人坐上座。如果这时饭桌坐不下了,自己应主动地坐另外的桌子上,让出座位。千万不要争座位,那样就有失礼节了。

待用餐时不能在饭菜还未摆好上齐时,就先拿起筷子准备夹莱,或眼睛盯着饭菜,显出一幅迫不及待的样子;更不能坐在饭桌边,一手拿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碟。

用餐:用餐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在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儿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边,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时,要注意吃相文雅。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盘里翻来翻去,或用筷子搅莱,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用筷子穿刺莱肴,当餐叉使用;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更不能把筷子当牙签使用。如果筷子上有饭粒或菜叶,应吃干净后再去夹菜。注意夹菜时,不要让菜汤滴下来,遇到别人也来夹莱时,要注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一次夹菜不要太多。喝汤时,调羹不要碰响碗盘,从外向里舀(吃西餐时则应从里往外舀),调羹就口的程度,要以不离碗、盘正面为限,千万不要把汤滴在碗、盘的外面。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也不要用嘴对着热汤吹气。可先用调羹少舀一点尝尝、慢慢喝,或舀到碗里,等汤稍稍凉些再喝。不能将汤碗直接就口喝,当汤碗里的汤快喝尽时,应用左手端碗;将汤碗稍稍侧转,再用调羹舀汤,不要将汤端起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样既有利于肠胃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仲出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次不要送人口中太多的食物,这样会给人留下一个嘴馋和贪婪的印象,也不要遇到自己爱吃的菜时,就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或者大吃特吃,要顾及餐桌上的其它人。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想把它吃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在吃饭中途需要暂时离桌时,要将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的碗边或碟边,不能插在饭里或放在碗上。不要用筷子指别人,在请别人用菜时,不要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总之筷子不能在餐桌上舞动。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注意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挑食、偏食,珍惜粮食不掉饭菜。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擦掉,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时不要发出响声,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讲话,尤其不在用餐时开玩笑,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或口中食物呛人气管,造成危险。如果确实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等,要用手取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或专用的盘子里,不能直接吐到桌面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或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餐巾纸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时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应离开饭桌去吐掉。

吃饭时,要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吃饭时精力集中,不能一边看电视或一边看书报一边吃饭,这样既不卫生,义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与兄弟姐妹在一起用餐时,要相互礼让,不要在吃饭时打打闹闹或边吃边玩左顾右盼。不应随便走动,尽量少说话,使大家能在安静的环境中以良好的情绪进餐。

餐后:用餐后,要轻轻放下碗筷,用餐纸或餐巾擦嘴。如果自己先吃完,要与父母或其它长辈打声招呼再离开座位。如说:“爸爸,您慢慢吃。”或者说:“大家请慢慢吃”等,不能一推饭碗什么话也不说就离开餐桌,这是不礼貌的。等大家都用餐完毕,应帮助家长一同收拾碗筷,擦桌子,洗刷碗筷。不能碗筷一撂,就扬长而去,或坐在一边由家人忙碌,自己无动于衷,这都是不礼貌、没有教养的表现。

6、家庭宴会

为家庭成员庆贺生日寿诞,举行结婚典礼,家庭亲朋好友节假日团聚,为参加工作或即将远行的人饯行,为远途归来的人洗尘,在家里招待久别重逢的朋友,与老同学、老同事聚会畅谈等等,大都采取家庭请客的形式。

(1)宴会的形式:家庭请客一般有家庭宴会、自助餐会或饭店请客的形式。家庭宴会气氛亲切自然,不必考虑规模、仪式,适合宴请经常来往的亲朋好友;自助餐适合家庭以外的同事、同学或朋友,是一种西方式的宴请形式,客人们不拘一格,或站或坐,也可自由走动,边吃边随意交谈,形式灵活,气氛轻松;饭店请客则属于较郑重的场合,一般在较大的庆典或接待较尊贵的客人时举行。如举行婚礼,宴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和久未见面的朋友等,讲究一定的规模和仪式。

(2)宴会的排座:家庭宴请的席位可按我国习惯,一般房间座北朝南,因此,北面席位为上,请主宾坐,主人坐在背门一面,其它客人分坐两旁;也可以迎门方向为主宾席,并按右为上,左为下排列,主人则背门而坐;按国外礼仪,男主人陪伴最尊贵的女宾入席,让女宾坐右侧,女主人由最最尊贵的男宾陪伴,男宾坐在女主人右侧,左侧是第二位男宾。我国还习惯按每人的身份排列,以便于谈话,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安排在一起,即男宾坐男主人右方,女宾坐女主人右上方。

(3)环境与邻里:举办家宴前首先要把室内环境卫生整理好,要设有寄放衣物的地方。适当加以装饰、装点,在客厅角落,点上会散发香味的蜡烛、在座椅摆束花、把小香包藏在桌中央的花束里、在客人座下前洒几滴你最爱的香水。使人感到清洁、高雅、优美、舒适,富有生活情趣。进餐时要讲究上菜的顺序,先上冷菜、水酒,然后上热菜,最后上点心和汤。饭后,可给客人热毛巾擦手擦脸,并预备一些水果,换上热茶或咖啡。家庭宴请还可以有冷餐、茶会或郊外野餐等多种形状,更为随意、轻松、浪漫。如果宴会进行到很晚后打算播放音乐,注意与邻居搞好关系,或事先相邀,或向他们致歉,或送个小礼,这样他们就不会那幺介意了。

(4)客人们入席:入席前烟、茶、饮料、瓜仔应准备好,主人有礼貌性地亲自递烟倒茶。入席时主人事先就要有计划地分配坐席,分别招呼客人入席,以免临时紧张,乱作一团。落座后照例说一句感谢光临的话。按中餐上菜的顺序先凉后热,一般凉菜上齐后,主人先要向同桌的客人敬酒,以后每道菜来时,也要举杯邀饮,然后请客人"起筷"。主人要给客人夹菜时,需使用公筷或公用调羹的菜,应先用公筷将菜肴夹到客人的碟盘中,夹菜一次不宜过多,不要刚夹一样菜放于盘中,紧跟着又夹另一道菜。在较大规模家宴中,主人要带主要亲人到每桌去敬酒致意。宴席散后主人与客人握手道别,可说句客套话,如"谢谢光临"等。对某些来宾,如长辈、路远的稀客,还有差遣小辈送一程,或者给他们雇车,以表示自己的情意。

7、中餐与西餐

(1)中西餐的区别: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几种。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手。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小盘上或放在纸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酱油、醋、辣油等佐料一桌数份,并要备牙签和烟灰缸。上菜应按照下述顺序: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再多,各桌也要同时上菜。上莱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招待员托着莱盘逐一往每个人的食盘中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西餐用具主要是刀、叉、匙和酒具,在长方型桌上用餐。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菜和汤,鱼肝油,水果,肉类,乳酷酪,甜点和咖啡,水果,还有餐前酒和餐酒。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是用刀较好。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最好是边切边吃。必须用手吃时,会附上洗手水。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意味着"请用手吃"。吃面包可蘸调味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是雅观的作法。弄脏嘴巴时,一定要用餐巾擦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用餐反折的内侧来擦,而不是弄脏其正面,是应有的礼貌。手指洗过后也是用餐巾擦的。若餐巾脏得厉害,请侍者重新更换一条。中途不得已离席时,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向同桌的人打声招呼再走,别打乱了整个吃饭的程序和气氛。吃完饭后,只要将餐巾随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迭整齐。上甜点时大都会附上汤匙和叉子,用叉子和汤匙吃甜点。冰淇淋之类的甜点容易滑动,可用叉子固定并集中,再放到汤匙里吃。大块的水果可以切成一口的大小,再用叉子叉来吃。

(2)中餐的排位法:中式宴会的桌次是有讲究的。台下最前列的一两桌一般都是主人或贵宾的,赴宴者不要贸然入座。尽管中式宴会大都使用圆桌,但每桌通常要有一位主人或招待人负责照应。其两侧的座位是留给本桌上宾的,除非受到邀请。也不宜去坐。最好的办法是主人提前在各桌上标明来宾应坐的位子,使大家对号入座。正式的宴会,还应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份菜单。中餐的桌次安排以主桌为准,将主宾安排在主桌,其它各桌也要主客穿插安排,台下并列的第一、二桌一般都是留给主人或贵宾的。桌次较多时,可在桌面上排上序号。入席不要捷足先登,随意乱坐,一般要等待安排或主人的招呼。如果请柬上写明了桌次和席位,你也别急着就座,要等主人或主宾入座后,才由椅子的左边入席。就座时要向其它宾客礼让。

(3)西餐的排位法:西餐的位置排列与中餐有相当大的区别,中餐多使用圆桌,而西餐一般都使用长桌。如果男女二人同去餐厅,男士应请女士坐在自己的右边,还得注意不可让她坐在人来人往的过道边。若只有一个靠墙的位置,应请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她的对面。如果是两对夫妻就餐,夫人们应坐在靠墙的位置上,先生则坐在各自夫人的对面。如果两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进餐,女士应坐在两位男士的中间。如果两位同性进餐,那幺靠墙的位置应让给其中的年长者。西餐还有个规矩,即是:每个人入座或离座,均应从座椅的左侧进出。举行正式宴会时,座席排列按国际惯例:桌次的高低依距离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右高左低,桌次多时应摆上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也是依距离主人座位的远近而定。西方习俗是男女交叉安排,即使是夫妻也是如此

(4)吃西餐的礼仪

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餐厅。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

入座时,最得体的方式是从由椅子的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

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吃不完反而失礼。稍有水准的餐厅都不欢迎只点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是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主菜的汤。

点酒时不要硬装内行。在高级餐厅里,会有调酒师拿酒单来。对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诉他自己挑选的菜色、预算、喜爱的酒类口味,请调酒师帮忙挑选。主菜若是肉类应搭配红酒,鱼类则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来杯香槟、雪利酒或吉尔酒等较淡的酒。

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折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酒类服务通常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让客人鉴别一下品质是否有误。只须把它当成一种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签Good。接着,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确的握杯姿势是用手指轻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喝酒的方法。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遥晃杯子。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都是失礼的行为。女性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

喝汤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汤匙与嘴部呈45°角较好。身体上的半部略微前倾。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用有握环的碗装,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

面包的吃法。先用两手撕成小块,再用左手拿来吃的原则。吃硬面包时,用手撕不但费力而且面包屑会掉满地,此时可用刀先切成两半,再用手撕成块来吃。避免像用锯子似割面包,应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时可用手将面包固定,避免发出声响。

鱼的吃法。鱼肉极嫩易碎,因此餐厅常不备餐刀而备专用的汤匙。这种汤匙比一般喝汤用的稍大,不但可切分菜肴,还能将调味汁一起舀起来吃。若要吃其它混合的青菜类食物,还是使用叉子为宜。首先用刀在鱼鳃附近刺一条直线,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将鱼的上半身挑开后,从头开始,将刀叉在骨头下方,往鱼尾方向划开,把针骨剔掉并挪到盘子的一角。最后再把鱼尾切掉。由左至右面,边切边吃。

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迭、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略事休息时,刀叉的摆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8、自助餐的礼节

据说路易十分喜欢自助餐,因为他想避开一大群服侍他的人。今天,我们喜欢自助餐,因为它随便和谐利于人们勾通。自助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美妙优雅的坐式,能享受部分服务。它集优雅的环境和轻松的气氛于一体。第二种餐桌是不需要的,客人们自娱自乐,带着碟子到一个舒适的地方随时讨论某些问题。吃自助餐要注意以下几点:

进入用餐场所后,不要抢先发起"冲锋"。只有在主人宣告开始之后,方可随大家一起排队取食。

在取用自助餐具时,应了解其取菜的顺序,然后依次而行。要是乱取一通,不但令人好笑,而且也有可能吃不好。取用自助餐的正确顺序依次应为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水果。

在取食菜肴的具体数量上,自助餐讲究"多次少取",即每次少取一些,用完再取,不宜"让我一次取个够",一次取得过多,甚至弃而不食。将菜肴外带,也不许可。最后,用自助餐时,允许边吃边谈,可见这是一个交际机会,所以不要只管埋头大吃,不理旁人。

9、吃水果的礼节

在家庭里吃水果也有一定的礼节。请客人们吃水果,通常应预备一种以上的果品,这样能够让客人有选择的余地。水果应洗净后装入水果盘内端到桌子上。一般表示热情好客的主人会主动替客人削、剥水果的皮劝客人吃,其实这样作并不卫生。拿着削好、剥好的水果硬逼着别人吃,也不太礼貌。用水果刀或水果餐具时,须注意卫生清洁,不粘不锈。:

请客人吃水果如梨、苹果等不要整个拿着吃,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竹签叉住拿着吃,削皮时刀口朝内,从外向里削。香蕉先剥去皮,用小刀切成小块吃,整根拿着吃不雅。橙子用刀切成块吃,桔子、荔枝、龙眼等则可剥去皮吃,西瓜,哈密瓜或菠萝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块装盘,也可直接切块递上,最好准备一只水果盘,使客人把切块后的瓜果放在盘中端着食用,这样可防止果汁流到身上或地上,也可使果皮、瓜子有个着落。擦手的毛巾应提前准备好。

10、饮茶的礼节

有客来访,招待饮茶是常见的,但也有礼节。为客人沏茶之前,要先洗手,并洗净茶杯或茶碗。勿用破损或有裂纹的茶杯或茶碗待客,那是不礼貌的。还要注意茶杯或茶碗里面有没有茶锈,要清洗掉茶锈和垢迹。茶水不要沏得太浓或太淡,每杯茶斟得七成满就可以了,不必过二满溢。正规的饮茶,讲究把茶杯放在茶托上,一同敬给客人。主人向客人献茶时,应起立,并用双手把茶杯弟给予客人,说“请用”。客人也应起立以双手接过茶杯,口中道谢。饮茶时应一小口一小口地慢酌品味,遇到飘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不要吃茶叶,更不要用手去捞开茶时。旧俗以再三请茶为提醒客人告辞的表示,所以不必重复劝客人饮茶。

11、喝咖啡的礼节

喝咖啡是一种文化,社交聚会中,咖啡已是日常饮品,要善于体味其中的温馨。有必要应用以下礼仪规则:

饮咖啡时,可以加入牛奶、糖块。通常牛奶、白糖均用单独器皿盛放,牛奶咖啡或是清咖啡,可随意选择,是否加入讲究自便,不可越俎代庖。如要加方溏时,可用方糖夹或咖啡匙取用。咖啡匙是专门用来搅拌咖啡的,饮时应取出咖啡匙。不要用咖啡匙喝咖啡,也不要用匙去捣碎杯中的方糖。自己为自己加糖块时,宜用专用的工具,切不可下手。喝时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

若嫌咖啡过烫,可待其冷一冷再喝,也可以以匙轻搅,使其降温。但不可以口吹,或用其它杯子来回折倒,饮咖啡时,若近桌而坐,可一手持杯耳饮之。

家庭礼仪第4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以“牵手礼仪,相约家庭,共创和美生活”为主题的“十万家庭礼仪行”电影月活动启动仪式,目的是围绕县委、县政府“礼仪天台”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兴起学礼仪、树新风的热潮,进一步深化家庭文明工程,提高家庭成员文明礼仪素养,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和睦家庭、和美生活、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沿袭的传统。自古便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等古训。在新的历史时期,文明礼仪建设更为重要。“明礼”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之一,文明礼仪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对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二要上下联动,整合资源,营造浓厚的礼仪宣传氛围。

通过以礼仪建设为题材的情景剧、歌曲、小品和其他形式文艺作品,文艺汇演等活动,在全县范围唱响文明礼仪之歌。通过发放倡议书、文明礼仪知识手册、悬挂标语、横幅、上街咨询、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人人参与,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通过组织文明礼仪教师和志愿宣讲员队伍举行明礼仪知识巡回讲座,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对广大家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用自身行为影响教育下一代,为整个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三要抓住重点环节,从妇女、儿童、家庭三个层面入手,全面践行文明礼仪。

礼仪的养成,关键在于实践。广大妇女群众要从基本礼貌用语、基本礼仪开始。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要身体力行,积极投身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个人修养。在工作、服务、社交和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把善良敦厚、敬业乐群、洁身慎行、以和为贵等作为立身处世之本,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弘扬传统礼仪、学习现代礼仪。广大少年儿童要从小培养文明礼仪习惯。有句老话叫做“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要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参加各种礼仪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师生之礼、同学之礼。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广大家庭成员要充分认识在家庭中培养文明礼仪习惯的重要性。围绕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宣传“讲究卫生”、“崇高科学”、“文明礼貌、“相互礼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礼仪知识,建立健康、文明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

家庭礼仪第5篇

关键词:礼仪教育; 礼仪意识; 家庭教育

柏拉图曾指出,“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首先要接受最需要接受的礼仪教育。本文仅就家庭礼仪教育问题作一粗浅的探索。

1 崇礼重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崇礼重礼,古今中外皆然。这里的“礼”,指的就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和反映。

当今社会是高度开放的社会,也是高度协作化的社会。任何单一的个体都必须与其他的个体或群体交往、合作。任何不礼貌和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使人生厌遭人唾弃,无助于建立世人间健康有序、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还必将“严重危害当今社会各阶层的合作与团结”。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先生在给他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这样写着:“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2 礼仪教育,基础在家庭,关键也在家庭

礼仪教育的过程就是礼仪习惯的养成过程,也就是社会的个体化再到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要把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的个体的人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的人。而作为个体的人降临人世步入社会,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就是家庭。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和活动,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各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2.1 家庭礼仪教育是社会个体化的有效载体。在家庭里,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能够把已习得的礼仪要求,通过平时家庭成员间在共同生活中的相互接触、交流、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养成必要的礼仪习惯,从而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准备了良好的礼仪素质。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具备的条件。

2.2 庭礼仪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有力支撑。“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必须是社会的人,都必须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我们一切习惯的渊源。个体能否成功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悦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接受的家庭礼仪教育。

2.3 庭礼仪教育架起了个体与社会的坚实桥梁。社会个体化再到个体社会化,其间联结的纽带就是家庭礼仪教育。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只是给孩子多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养成礼仪习惯,能够与人友好相处,在共同的进步中发展中更进一步地充实、发展、完善自己。在这方面,家庭礼仪教育以其独特的即是首发站又是终点站的家庭的地位,无疑是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3 家庭礼仪教育看平时,重养成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看平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具体可由以下四方面着手。

3.1 以礼带礼,突出家长表率作用。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孩子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学到缺点。”“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作为家长,我们的那些做父母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3.2 以小促大,紧抓日常生活规范。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在站相,吃饭有吃饭的相道”。《礼记・冠义》中也有这么一句话,“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如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和要求时起,就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下,告诉她应该怎样做。比如:“早晨离开家时,要和家里人说‘再见’,到托儿所要问‘阿姨好’,‘小朋友好’等等”。“在街上,吃剩的果皮和冰棍杆,都让她亲手送到垃圾箱里,不随意往地上乱扔。乘公共汽车,当别人让座时,要说声谢谢。每当看到环卫工人或园艺工人顶着烈日清扫一街路、美化环境时,都要赞扬他们对城市对社会的贡献,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们的劳动……等等。”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作为家长,那些做父母的应该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日常生活规范的教学与落实为基础,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完善。

3.3 以无胜有,营造家庭文化氛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孔子的话其实说的是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为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营造一定的氛围,制造一定的舆论,以感情的变化促进礼仪活动的开展。“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对儿童最深刻的教育,言误不如行动;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遗传不如环境”。“长大的孩子身上任何一点不良品格,都可以从他幼年的环境中找到形成的原因”。“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许多家教成功的父母都“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在欢愉的气氛中,对孩子 进行启蒙。”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认为,创设彬彬有礼,愉快活泼,和谐协调,相互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的教育氛围是搞好教育的主要条件。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建议一个充满理解、信任和亲情的幸福家庭,这正是孕育良好礼仪素养的摇蓝。

家庭礼仪第6篇

关键词:家庭;礼仪;儒家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00-03

家庭礼仪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礼仪习惯使其成为适应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传统礼仪中的很多有价值的规范被遗弃了,没有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导致现在的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无礼的现象。培养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鲁洁说过,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与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貌。

一、家庭礼仪的现状

1.在服饰方面。着装不仅仅是指穿衣,它是现代文明素养的一种体现,由于现代生活具有私密化,大多数人在家中为了舒适穿的是睡衣或衬衣,在夏季甚至只穿裤衩,这在家中也无可厚非,但有些人会穿着睡衣在小区散步,甚至去菜市场买菜。这种行为很不雅观,有损国家的礼仪形象。

2.在饮食方面。现代的酒桌文化,喝酒一定要喝醉才能体现出感情深浅,使得饮酒过度,醉后又惹是生非,常常打扰到左邻右舍的休息,甚至闹到警察局,此种新闻数不胜数。

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宠,孩子喜欢吃的都摆在他们面前,任由孩子拿筷子在盘中左挑右挑弄得满盘狼藉却又不管,养成了“吃独食”的不良习惯。现在生活质量好了,很多人不爱惜粮食、节约饭菜,做饭无计划、更没有节约意识,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没有让孩子养成从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曾看过一则报道,很多外国餐厅都制定了对浪费现象的相应惩罚。这对于从小就学习“粒粒皆辛苦”的我们是否要进行反思呢?

3.在居家方面。家是人们恢复体力、精神全面放松的一个避风港。但是,很多人为了放松自己,把家中的音响或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打扰到邻居的日常生活;自己在家也不打扫卫生,使得家中物品随意乱扔、垃圾成堆,气味难闻。在家庭交谈时,家人之间比其他人要亲近得多,讲话都很随意,不使用敬语也是可以的。但是,晚辈对长辈家庭成员出口不逊甚至动手,是有违“孝礼”和人伦之常的。家庭成员冲突中的污言秽语,不仅使双方的感情造成了裂痕,而且给未成年的孩子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孝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和颜悦色是我们对长辈内心的尊重,要谦虚谨慎地听他人谈话,并在合适的时候插话,这在现代是很多人都没有掌握的。[1,2]

中国以礼仪之邦闻名,并且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国,相比之下日本接受了儒家文化的洗礼要比中国做得好很多。儒家思想传入日本大约是在五世纪以前。据《古事》记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去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日本的家庭礼仪借鉴了儒家“礼”中的“敬”和“孝”的观点。[3]“敬”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相互尊敬对方而又谦虚的道德准则。同时,这种恭敬他人的准则内化于心便形成一种庄重、谨慎而又忠诚待人、处事的态度。这种内化于心的恭敬的准则被宋明理学家发展成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孝”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范畴,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也表现在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果缺乏孝敬父母之心,赡养父母也视同饲养犬物,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会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而孔子论孝,还讲“竭力”、“无违”、“知年”、“慎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都是从不同角度体现对父母的孝敬。[4]

二、导致家庭礼仪教育不足的原因

1.政府对家庭礼仪的普及力度及支持力度不到位。西方文化的流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我国的儒家思想对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陌生的。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的传统文化,抵制西方不好的文化,政府必须做出行动,现在人们对儒家文化的不了解,主要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把重心放在经济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设。

2.家庭内部原因。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社会和家庭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家庭的礼仪教育,并且家长本身对儒家传统文化也不了解,不能对孩子言传身教。现在家庭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很多家长都溺爱孩子,使其养成了一些坏习惯,礼仪教育缺失。

3.我国家校间的沟通不足。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家访的次数很少,很多教师都是学校要求或者是家长要求下才进行为数不多的家访,而且也没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情况,老师反馈给家长的就不那么有效了,家校沟通次数严重不足;学校召开家长会时,由于时间过短,家长又多,家长无法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双向交流有障碍。[5]

在构建和谐教育环境方面,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既无组织性,也无制度的规范性,这样就使家庭礼仪教育困难重重。

三、加强中国家庭礼仪教育的对策思考

家庭教育须将礼仪、孝亲教育放在首位;家庭教育须重视忍耐、挫折教育;家庭教育须重视孩子自立、自信品格的培养。政府必须给与家庭教育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政府支持,多种形式教化。政府必须给予家庭教育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出资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向父母宣传普及专业儒家礼仪教育知识,通过多种形式为父母提供咨询服务,政府、社区联动,加强父母之间的经验交流。聘请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对传统文化有研究的权威组成团队,通过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的方式,传授知识与经验,解决家长们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为了强化家庭成员的礼仪道德意识和行为,制定奖惩机制。也可以制定出一套礼仪道德教育实践的评价标准,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提高家庭礼仪教育的积极性,不过这种制度要经过家庭成员的认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实现。[6]

2.家长自觉修养,优化形象。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提高自身素质。家长要自觉进行礼仪修养,优化自身的礼仪道德形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孩子对道德的认识最早是从父母那里学习而来的,父母的行为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言谈举止、日常着装、待人处事、对待老人、饭桌礼仪、生活习惯等,这些对于年纪尚轻,没有接触过社会,思想意识较为单纯,行为习惯还未形成的青少年来说会成为他们注意的重心。[7]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8]

3.营造环境,促经典教育进学校。我们要尽可能地营造一个好的文化环境,使传统文化的经典教育在进入学校教材里的同时,也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同时,为了保证家庭和学校有效地合作和开展活动,解决家校合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家校合作就必须制度化,成立相应组织,才能深入长久地开展下去。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也增强了家长教育孩子和自我教育的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制订一些政策或法律法规来保障家长参与教育的权利,使家长在参加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以“和”为目标,正视儒家文化,能够对学生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中国已是国际化国家,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软实力。要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和内涵,就要从一个家庭做起,从一点一滴的行为习惯入手来养成。所以家庭礼仪很重要,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汉生.当代社会青少年礼仪教育的缺失及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3):120-121.

[2]张春侠.浅议家庭道德建设中的礼仪教育[J].才智,2011,(7).

[3]中日家庭教育内容比较[J].上海教育科研,1996,(6).

[4]杜大宁.一本书读懂儒家文化[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5]魏彤儒,王成.战后日本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7-130.

[6]付红梅.论家庭礼仪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12,(4):118-119.

家庭礼仪第7篇

礼仪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新生儿之间,喂食和哄宝贝睡觉的礼仪是最基本的方式。孩子可以安稳踏实地进入梦乡,并能感到与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在一起,一切都很美好。

比如,进别人的房间要先敲门,进门要说“我回来了”,礼仪给对方一种被尊重感,即使在家里,礼仪也会带来更多尊重感。

礼仪有象征的意义,而日常的其他事物则没有。父母离家前亲吻孩子是礼仪,而刷牙则不是,父母的亲吻在说:我爱你,我会想你的,即使当我们分开时。

当有目的地去做时,这类活动可以继续作为家人寻求感情沟通的重要方式。当我们经历生活变故时,某些礼仪能帮助我们处理情感。

对于年幼的孩子,常难以适应由一天中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礼仪能帮助他们排除困难。对于青少年,礼仪能在他们的生长发育期充当他们的精神寄托。对于所有年龄层次的年轻人,礼仪可以被用来传输家庭的价值观和归属感。家庭礼仪代代传

如果能稳定下来一些固定的礼仪,比如定期带孩子给外公外婆祝寿等,能够给孩子传达一种好的生活观念,礼仪也很容易遗传下来。很多时候,你所坚持的礼仪,来自于你的父母对待你的方式,而你的礼仪则可能成为孩子长大后的家庭仪式。

赵家路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一家四口,夫妻关系没有吵过架,一年里偶尔会有小小的不快,仅此而已。“说到这些你应该能够从我的表情里读到对家庭的满意幸福”。言谈间我从她的表情里读到由心而发的满足和幸福。她说今天自己经营家庭的理念根源于父母的所言所行。每年赵家路的母亲过生日的时候,老人家会对儿女们说,“你们别给我过生日,我生日我得去孝敬你姥姥。”所谓儿生日,母难日,每年老人的生日都是她去孝敬自己母亲的时候。

当这种固定的礼仪带着“孝敬”的深意传达给孩子时,一种好的生活观念也一并遗传下来。母亲所坚持的礼仪,也成为了赵家路的家庭仪式,只是形式有所变化。“母亲的做法给我们形成了一种认识,等到我们的生日一定是孝敬我母亲的时候,我们孩子的生日也是感谢我们的时候。”而今天很多孩子过生日,孩子向父母索取各种东西,生日变成索取,背离了生日的根本。所以,当赵家路的一对双生子3岁时,他们刚刚学会说话时,母亲就在他们生日那天固定下来了一个特别的仪式,她说:“儿子,妈妈在生日的时候教你们一段话,在生日的时候希望你们说给妈妈听,妈妈今天是我们的生日,3年前却是您非常痛苦的日子,感谢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并且把我们养大,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话在对于3岁的孩子显然并不明白其含义,但赵家路一定要教。3岁开始,4岁、5岁、6岁,从当初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略微理解其含义,可能将来会变成发自内心的言语,赵家路将孝的种子通过礼仪的形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她的目的很简单,不是向孩子索取什么,而是培养其孝心。

“因为一个人真正建功立业,孝始于事亲,终于事君,最终达到立身,绝不能缺少孝的根基,真正孝敬父母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作为国学礼仪的传播者,赵家路将“寓教于礼”运用在家庭经营中,子女教育中,并深感其重要。

建立和孩子的9个礼仪

人最终的港湾、回归的都是家庭,它需要我们承担一份责任。因为你就是孩子的榜样,他在你身上学到处事方式,决定他以后的发展。父母可以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创建一些专属于你和孩子的礼仪。

1 早晨。如果孩子要去幼儿园了,早点叫醒他,一边宝贝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穿衣和吃早饭。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坐在桌旁,以令人鼓舞的方式谈论你们将面对新的一天。

2 告别、亲吻、拥抱、安慰孩子“爸爸妈妈很快回来”,每天都重复特别的握手或亲吻,有助于亲子之间感情上的沟通。

3 重逢。热情而充满爱意的问候会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多么高兴见到他。对于幼小的孩子在几个小时的分别后又见到父母时,也需要一些过渡的时间。所以,当父母到幼儿园,而孩子还不准备跟你走,别因此而感到吃惊,让孩子在他的世界里多待几分钟,这有助于让他感到安全。

4 用餐。关掉电视,尽量让餐桌有一种平静和睦的环境。父母可以和宝贝谈当天发生的事。

5 沐浴时。沐浴时有温暖的水,芬芳的气味,这可能是年幼的孩子和父母所分享的最愉快的礼仪了。父母可在例行事务里加进歌曲或富有想象力的游戏,使这一切变得更有趣。

6 做家庭作业通过帮助孩子建立井然有序的学习礼仪,让他知道你对教育看得有多重。比如,专门指定一段时间做家庭作业,在家里挑选舒适、安静,光线好的地方让孩子每天学习。但不要守候在旁边陪孩子做作业。

7 睡前。睡前礼仪为亲子间感情沟通提供了最佳时机,因为你和孩子睡觉时不可避免要分离,所以睡前礼仪就是为这种分离而做的基础工作,用于处理因分离而产生的情感失落。所以不能性急,慢慢来。

8 当孩子生病时

可以用礼仪来表达你的关爱。体温表,温暖的靠垫,桔子汁、鸡汤和孩子喜欢的书等。让孩子知道他生病会受到很好的照看,全神贯注倾听孩子为寻求沟通而传递的示意,会让病中的孩子得到无限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