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22-06-18 19:25:16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第1篇

该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稻葵,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西南财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报告会。

权威数据,填补国内空白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观反应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家庭金融在国际上早已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xx年美国金融学会(AFA)年会上,AFA主席、哈佛大学教授John Campbell断言,家庭金融将会成为金融学中继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后第三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0xx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本应于2010年举行的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提前到当年进行,以便及时直观地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为详细了解各类家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联储需要直接观察各个家庭的财务变化。伴随着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经济走向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最基础的我国国民家庭金融行为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中国微观家庭金融数据匮乏的现状,2010年4月,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强强联手,整合高校与政府机构优势资源,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心是迄今国内最为权威的研究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问题的机构之一。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历经前期筹备、中期调研、后期数据整理、报告撰写四个阶段。32个调查小组、343人次,经过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8438份有效样本的科学分析形成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是我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报告既是西财倡导求真务实学风、推动中国问题中国研究的重要收获,也是西财与央行携手面向社会重大需求进行协同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针对中国家庭开展金融调查是全面深入了解消费金融现状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前提,对政府、金融界和学术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关注家庭,聚焦民生热点

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微观主体,是政府政策的最终受众。资产配置、借款、贷款、保险、消费、投资等需求,以及家庭对经济变化的反应等家庭的金融行为,都对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提供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家庭金融状况的数据,其中包括:

家庭储蓄。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 10%的家庭,其储蓄率为60.6%,其储蓄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在于没有足够的收入。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资增长和GDP増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储蓄率。

衍生品及债券市场。家庭对衍生品市场参与率为0.05%;家庭对金融理财产品市场参与率为1.10%。这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实基本吻合。

家庭负债。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10.08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65万元。中国家庭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城市家庭为4.08%,农村家庭为9.81%,农村家庭负债较重。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第2篇

该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稻葵,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西南财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报告会。

权威数据,填补国内空白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观反应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家庭金融在国际上早已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xx年美国金融学会(AFA)年会上,AFA主席、哈佛大学教授John Campbell断言,家庭金融将会成为金融学中继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后第三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0xx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本应于2010年举行的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提前到当年进行,以便及时直观地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为详细了解各类家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联储需要直接观察各个家庭的财务变化。伴随着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经济走向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最基础的我国国民家庭金融行为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中国微观家庭金融数据匮乏的现状,2010年4月,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强强联手,整合高校与政府机构优势资源,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心是迄今国内最为权威的研究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问题的机构之一。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历经前期筹备、中期调研、后期数据整理、报告撰写四个阶段。32个调查小组、343人次,经过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8438份有效样本的科学分析形成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是我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报告既是西财倡导求真务实学风、推动中国问题中国研究的重要收获,也是西财与央行携手面向社会重大需求进行协同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针对中国家庭开展金融调查是全面深入了解消费金融现状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前提,对政府、金融界和学术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关注家庭,聚焦民生热点

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微观主体,是政府政策的最终受众。资产配置、借款、贷款、保险、消费、投资等需求,以及家庭对经济变化的反应等家庭的金融行为,都对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提供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家庭金融状况的数据,其中包括:

家庭储蓄。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 10%的家庭,其储蓄率为60.6%,其储蓄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在于没有足够的收入。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资增长和GDP増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储蓄率。

衍生品及债券市场。家庭对衍生品市场参与率为0.05%;家庭对金融理财产品市场参与率为1.10%。这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实基本吻合。

家庭负债。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10.08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65万元。中国家庭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城市家庭为4.08%,农村家庭为9.81%,农村家庭负债较重。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第3篇

该报告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稻葵,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西南财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报告会。

权威数据,填补国内空白

家庭金融的相关数据直观反应了家庭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决策,对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家庭金融在国际上早已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xx年美国金融学会(AFA)年会上,AFA主席、哈佛大学教授John Campbell断言,家庭金融将会成为金融学中继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后第三个重要的研究领域。20xx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本应于2019年举行的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提前到当年进行,以便及时直观地了解美国家庭财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为详细了解各类家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联储需要直接观察各个家庭的财务变化。伴随着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中国的经济走向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最基础的我国国民家庭金融行为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中国微观家庭金融数据匮乏的现状,2019年4月,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强强联手,整合高校与政府机构优势资源,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心是迄今国内最为权威的研究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问题的机构之一。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历经前期筹备、中期调研、后期数据整理、报告撰写四个阶段。32个调查小组、343人次,经过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8438份有效样本的科学分析形成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以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是我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报告既是西财倡导求真务实学风、推动中国问题中国研究的重要收获,也是西财与央行携手面向社会重大需求进行协同创新的阶段性成果。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针对中国家庭开展金融调查是全面深入了解消费金融现状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前提,对政府、金融界和学术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相信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关注家庭,聚焦民生热点

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微观主体,是政府政策的最终受众。资产配置、借款、贷款、保险、消费、投资等需求,以及家庭对经济变化的反应等家庭的金融行为,都对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提供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家庭金融状况的数据,其中包括:

——家庭储蓄。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 10%的家庭,其储蓄率为60.6%,其储蓄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在于没有足够的收入。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中国政府《xx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资增长和GDP増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储蓄率。

——住房资产。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世界平均的60%。其中,城市家庭为85.39%。城市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19.07%。城市家庭第一套住房价值平均为84.10万,成本价格平均19.10万,市价-成本比为4.4;城市家庭第二套住房价值平均为95.67万,成本价格平均为39.33万,市价-成本比为2.43。因此,城市住房收益可观。

——住房贷款。非农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28.39 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47%;农业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12.22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32%。住房贷款总额远远大于家庭年收入,户主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家庭负担最重,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 倍多。

——股票投资。调查中,盈利的家庭占22.27%;盈亏平衡的家庭占21.82%;亏损的家庭比例达56.01%。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赚钱。随着年龄的增加,炒股赚钱的比例呈增加的态势。

——衍生品及债券市场。家庭对衍生品市场参与率为0.05%;家庭对金融理财产品市场参与率为1.10%。这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实基本吻合。

——家庭资产。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为6.37万元,占总资产8.76%,非金融资产为66.40万元,占91.24%。

——家庭负债。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10.08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65万元。中国家庭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城市家庭为4.08%,农村家庭为9.81%,农村家庭负债较重。

——家庭财富。中国家庭财富净值平均为115.54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37.52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2.20万元。

——养老保障。中国居民中44.2%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障,仅有54.8%的人有养老保障。退休后养老金收入:总体月平均753.95 元;城市月平均1557.67 元;农村月平均188.67 元。

——家庭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考扩招效果明显,“80后”有初中以下比例仅为7.5%,而大学毕业比例则高达并稳定在19%。大学教育及硕士生教育回报显著。本科学历收入是大专或高职学历的1.75倍,硕士学历收入则为本科学历的1.73倍,而博士学历收入则只有硕士学历的70%。另外,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公民重要选择之一。中国家庭中9.78%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留学海外。在有15岁以下小孩家庭中,8.31%打算送小孩出国,29.43%看情况决定是否送小孩出国。中国高等教育已经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还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第4篇

针对中国微观家庭金融数据匮乏的现状,2010年4月,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强强联手,整合高校与政府机构优势资源,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心是迄今国内最为权威的研究中国家庭金融微观问题的机构之一。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3年,历经前期筹备、中期调研、后期数据整理、报告撰写4个阶段。32个调查小组、343人次,经过对全国25个省、80个县(市)、320个社区(村),8438份有效样本的科学分析形成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

——家庭储蓄。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收入最高 10%的家庭,其储蓄率为60.6%,其储蓄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在于没有足够的收入。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资增长和GDP増长速度要求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储蓄率。

——住房资产。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世界平均的60%。其中,城市家庭为85.39%。城市家庭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19.07%。城市家庭第1套住房价值平均为84.10万,成本价格平均19.10万,市价—成本比为4.4;城市家庭第2套住房价值平均为95.67万,成本价格平均为39.33万,市价—成本比为2.43。因此,城市住房收益可观。

——住房贷款。非农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28.39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47%;农业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12.22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32%。住房贷款总额远远大于家庭年收入,户主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家庭负担最重,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

——股票投资。调查中,盈利的家庭占22.27%;盈亏平衡的家庭占21.82%;亏损的家庭比例达56.01%。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赚钱。随着年龄的增加,炒股赚钱的比例呈增加的态势。

——衍生品及债券市场。家庭对衍生品市场参与率为0.05%;家庭对金融理财产品市场参与率为1.10%。这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实基本吻合。

——家庭资产。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为6.37万元,占总资产8.76%,非金融资产为66.40万元,占91.24%。

——家庭负债。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10.08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65万元。中国家庭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城市家庭为4.08%,农村家庭为9.81%,农村家庭负债较重。

——家庭财富。中国家庭财富净值平均为115.54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37.52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2.20万元。

——养老保障。中国居民中44.2%无任何形式的养老保障,仅有54.8%的人有养老保障。退休后养老金收入:总体月平均753.95 元;城市月平均1557.67 元;农村月平均188.67 元。

——家庭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考扩招效果明显,“80后”有初中以下比例仅为7.5%,而大学毕业比例则高达并稳定在19%。大学教育及硕士生教育回报显著。本科学历收入是大专或高职学历的1.75倍,硕士学历收入则为本科学历的1.73倍,而博士学历收入则只有硕士学历的70%。另外,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公民重要选择之一。中国家庭中9.78%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留学海外。在有15岁以下小孩家庭中,8.31%打算送小孩出国,29.43%看情况决定是否送小孩出国。中国高等教育已经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还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第5篇

在银行的报告中,他们被称作“高净值人士”;在老百姓的眼里,他们叫“中国富人”,

2012年底,中国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了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该报告的调研范围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随机抽取的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1900多名高净值客户,

中国富人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在2012年主要进行了哪些投资?财富的来源有哪些?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学历是什么?他们在海外投资主要选择哪些国家?

北京富人最集中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14%,截至2012年底,预计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人民币以上)数量将达到174万户,较2011年增长17%,

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较2011年的148万户有了17%的增长,其中,1000万-5000万元人民币资产的家庭数目超过了600万-1000万元人民币资产的家庭数,成为高净值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报告统计显示,这174万户高净值家庭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五省市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超10万户,这五省市的高净值家庭总数也占到了全国的40%以上,

对每万户家庭中高净值家庭数量的统计显示,北京超过了200户,高净值家庭密度最高,可谓中国富人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家庭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了5.6万亿元,平均每户超过3000万元,为全国之首,

安徽富人增速最快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整体趋缓,私人财富市场的增速进一步放缓,受此影响,高净值家庭的增速也逐渐放缓,富裕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的高净值家庭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东和浙江受企业主资产缩水和所拥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高净值家庭数量增幅不足10%;山西、内蒙古等地受煤炭行业下行影响,增速也相对较慢,

与上述地区相反,内陆欠发达地区却保持了很高的增长势头:甘肃、湖南等地高净值家庭数量增长超过30%,四川、陕西等地增速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安徽省更是以超过60%的高增长率领跑全国,

财富回归实业

报告统计,中国富人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0~49岁,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均衡1.27:1,大专或本科的教育程度占到六成以上,同时,中国富人中只有1%是“钻石王老五”,99%已婚,他们绝大部分已经育有儿女,占比高达96%,

在被调研的高净值人群中,企业主占56%,他们最重要的财富来源是创办实业,其中六成企业处在成熟期,市场开发较充分,收入和利润较稳定,相对的,他们的可投资资产也较高,

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因素,与2011年相比,通过投资房地产获利的人群占比明显出现下降,由14%降至9%,这也是个人资产缩水的重灾区,有28%的高净值人群资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3%的房地产投资获利者资产缩水超过30%,

而财富靠工资和福利累积的提升到第二位,这部分人群主要是以医生、律师为代表的企业高管或专业技术人士,报告指出,这样的变化充分说明快速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只有代表产业升级的高附加值领域才会是未来财富的新增长点,因此,在未来新财富的来源方面,高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最被看好,

投资更趋保守稳定

2012年,中国整体经济形势趋缓,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000点大关,股票和基金市场较为低迷,在这种趋势下,高净值人群倾向于稳定、风险较低的投资产品,固定收益类和信托类产品受到高净值客户的追捧,对这两类产品的投资兴趣均超过60%;紧随其后的是储蓄和现金类,投资兴趣度超过了40%,与2011年相比,股票类产品的投资兴趣则从36%跌至24%,

鉴于此,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显得更为保守,据统计,高风险资产配比下降了10%,减少的高风险资产中有70%都转移到了如储蓄、银行理财产品等低风险产品中去,由此,低风险资产的配比提高了七个百分点,

通过对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分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以稳健著称的商业银行在经济趋缓中成了资产的避风港,钱包份额从2011年的79%提高到2012年的85%,

海外投资首选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

2012年,高净值人群资产加速向海外配置,在被调研的1912人中,有25%拥有海外资产,比2011年提升了8%,在海外,他们偏向购置房产、债券和股票,三者合计占到海外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三,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第6篇

本次研究在全国54个城市,共访问21300户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获取了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对家用电器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消费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当前家庭影院市场状况及预期消费需求。

中国音响市场的回暖带动了家庭影院市场规模的扩大

近10年来,随着音乐播放设备以及影碟机(尤其是VCD)在中国家庭的迅速普及,带动了中国家庭音乐设备向家庭影院方面的转移。据课题组多年来的数据表明,至2002年底,我国音响产品的市场规模在370万套,拥有率还非常低,在不考虑收录机(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情况下,有73.19%的家庭目前没有任何音响设备,套装家庭影院的拥有率仅为12.7%,尤其是近4年来,中国音响产品市场的规模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见图1)。

据课题组专家研究数据发现,从2003年开始,中国音响市场开始出现缓慢增长的态势,这也将带动整个家庭影院市场规模的扩大。据课题组的《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家庭影院的市场容量为191万台,随着音响市场的增长,据课题组预测,2003年我国家庭影院市场的容量将会有所增加,预计会超过两百万台。

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家庭影院规模的发展

由于家庭影院自身产品的特点决定,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该产品的必要性较低,因此,影响其市场规模的因素会呈现与其他家电产品不同的特点。

第一,家庭影院概念在中国消费者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现阶段中国家庭对家庭影院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对设备外形气派、营造电影院震撼效果的追求。众多家庭影院企业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产品也大多在造型设计和震撼音效上下功夫,致使大量名不符实的“家庭影院”进入了家庭,也给消费者对家庭影院概念的认知上带来混淆。

第二,家庭影院产品的价格。据《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这种对价格的预期支付在不断下降,消费者对套装家庭影院的预期支付价格主要集中在4000元以下,尤其是对3000元以下产品的需求较大。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市场中的家庭影院各类产品的价格仍偏高,随着家庭影院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价格的下降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第三、套装产品的发展。家庭影院是由电视机、影碟机、功放和音箱组成,对于套装家庭影院系统来说,碟机是最主要的配套产品之一。据课题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拥有DVD产品的家庭选择套装家庭影院的比重远高于使用VCD产品的家庭(见图2)。而随着DVD产品进入中国家庭步伐的加快,将极大推动套装家庭影院系统市场规模的扩大。

第四,市场推广力度和市场能见度。随着家庭影院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市场前景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一大批相关企业必将加入套装家庭影院系统产业。为了占领和扩张市场,企业也会将逐步扩展目前狭小的零售渠道,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优势和营销经验在广告媒体上展开广告拼杀。根据MRCCE(北京中企传播公司)对全国612家报纸媒体的广告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家庭影院生产企业报纸广告投放费用总额为1875.9万元,其中厦新(293.42万元)、CAV丽声(195.96万元)、LG(177.84万元)、爱浪(152.8万元),占据行业广告投放费用前4名,此外步步高、新科、威莱等也都有不菲的投入。通过广告宣传,展示了企业形象和产品推介,产品的市场能见度和推广力度必将在企业占领市场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第五,中国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居民房地产消费行为日趋高涨,城市家庭的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住房面积和住房隔音等条件的提高,为家庭选择套装家庭影院系统提供了基础。

家庭影院品牌竞争将会日益加剧

国内大家电行业企业迅速进入家庭影院领域,预示着家庭影院深度营销时代和白热竞争时代的来临。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国家庭影院市场竞争呈以下态势:

首先,总体品牌占有率偏低。城市家庭中使用的套装家庭影院品牌相当分散,还没有形成主导品牌,在调查中,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对套装家庭影院系统接近75%的消费者不能回忆起任何品牌。

其次,从目前国内市场套装家庭影院系统品牌看,可大致分为三类:专业品牌、国内影碟机品牌和其它品牌。其中专业品牌以爱浪、CAV、威莱、先驱为代表,这些企业品牌具有一定知名度,其产品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产品中较为领先。根据《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在专业品牌中,爱浪、CAV、威莱、先驱市场拥有率相对较高,其中威莱、CAV、爱浪在过去一年内市场增长率非常明显,分别达到了66%,17%和13%。特别是威莱,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通过提高产品自身技术,扩大营销渠道,迅速进入了专业品牌领域的前三名。国内影碟机品牌以步步高、新科、TCL、厦新、万利达为代表的多元化厂家,凭借其在影碟机领域内的知名度,逐渐将产品过渡到家庭影院领域,但是由于厂家主要以DVD配套的家庭影院产品为主,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占据部分份额。其它品牌主要为手工作坊企业,产品影响力很小。

最后,一直以来,任何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均最后演变为中国本土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对抗。相信套装家庭影院系统产品亦将会走同样的路,绝大部分中低端市场为中国本土品牌所占据,国外品牌占据高端市场。调查中显示,松下、索尼、夏普、飞利浦等这些早期曾经雄据中国音响市场的国外著名品牌近些年来也在加大产品的推广力度,在音箱高端市场份额有稳步回升趋势。与其相比,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在技术以及总体生产规模上均存在着较大差距。爱浪、CAV、威莱、先驱为代表的这些欲占领高端市场的国内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对其产品技术开发、市场前瞻性预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调整,守住、甚至是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将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一大挑战。

家庭影院企业今后几年竞争点日趋明朗

《2003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未来一年预期购买套装家庭影院系统的消费者占全部消费者的12.3%,从而我们可以推算出,未来三年内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在650万台左右,可见家庭影院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这些市场主要在什么地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在哪里呢?经过课题组专家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表明,今后几年中国家庭影院竞争市场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一、品牌之争。随着家电强势企业进入家庭影院市场,这些企业将会利用自己原来家电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大力宣传,家庭影院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和集中度将会大大提高,大批弱势企业难以与之抗衡,淘汰兼并已成为必然之势。

二、产品之争。随着2002年中国电子音响协会对家庭影院和音响产品“A字标志”的重新评审和授权工作的正式启动,使我国家庭影院市场逐步得以净化和规范。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各区域市场的特点不同,家庭影院的预期购买率在各个地区、各行政区域、各城市级别的消费群体对产品的需求差异很大,那些规模小、缺乏技术开发和资金支持能力,不能准确纵观全国消费市场变化的小企业必将逐渐退出。

家庭产品调研报告第7篇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主要由高收入家庭创造,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在住房方面,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世界平均的60%;另外,在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和现金等无风险资产占比高达75.68%,说明对于普通家庭,我国目前金融产品仍然比较欠缺,投资渠道匮乏。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是由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公益性学术调查研究机构。主要工作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收集有关家庭金融微观层次的相关信息。中心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甘犁担任中心主任,并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调查团队。

收入和储蓄

数据显示,家庭收入均值为52087元/年,其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分别为71546元/年和27606元/年。

根据CHFS调查数据,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处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数的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表1汇报了这些高收入家庭各项收入在所有家庭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经营收入的76.85%被处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数的家庭所有,经营收入不均现象最为严重。

中国家庭总储蓄占总收入的19.25%,低于依据宏观数据计算出来的储蓄率,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从储蓄的分布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55%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处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数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其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

因此,中国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提高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以减少收入不均。

非金融资产

在调查样本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城市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农村家庭拥有自有住房率为92.60%。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为63%,美国为65%,而日本为60%,我国自有住房拥有率处于世界前列。

城市户与农村户均拥有住房都已经超过1套,城市户为1.22套,农村户为1.15套。

表3说明城市家庭拥有汽车的比例为22.89%,农村家庭拥有汽车的比例为11.92%,总体来看,中国家庭拥有汽车的比例为16.37%。

家庭拥有的汽车市场占有率前4名均是国外品牌,它们是大众(7.35%)、丰田(5.69%)、别克(4.25%)、现代(3.90%),其后依次是长安、本田、东风、五菱、奇瑞、福特。前10名中有6个国外品牌。

金融资产

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6.38万元,中位数为6000元。分城乡来看,城市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11.20万元,中位数为1.65万元;农村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3.10万元,中位数为3000元;家庭金融资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显著,中位数达到3.5倍。从均值和中位数之间的差异可知,金融资产在家庭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图1可知,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最高,为57.75%;现金其次,占17.93%;股票第三,占15.45%;基金为4.09%;银行理财产品占2.43%。银行存款和现金等无风险资产占比高。

图2的结果显示,有效样本中,盈利的家庭占22.27%;盈亏平衡的家庭占21.82%;亏损的家庭比例达56.01%。可见,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赚钱。这与人们常说的“二八”法则比较接近。

根据户主年龄将家庭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我们发现年龄与炒股盈利成正相关关系。从图3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炒股赚钱的比例呈增加的态势。

中国家庭在不同金融市场参与率存在显著差异,衍生品和债券市场参与率尤其低,这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现实基本吻合。

股票市场参与和风险态度成正比。

家庭负债

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负债包括农业及工商业借款、房屋借款、汽车借款、金融投资借款、信用卡借款以及其他借款等。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样本中,有负债的家庭占38.22%。其中,城市家庭负债比例为35.16%,农村家庭负债比例为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