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6-05 11:37:54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第1篇

总审计师的职权范围广泛IIA在《框架》属性标准1100中规定CAE的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如制定审计计划、进行资源管理,与组织高级管理层保持适当沟通,坚持进行审计质量评价,实施改进程序等。CAE在组织内拥有充分权力,能够保障审计独立性并保证广泛的审计范围,与审计委员会进行充分的沟通,能依据审计意见采取适当行动等。调研发现,这些跨国公司在公司章程、审计委员会章程以及内部审计章程里,对总审计师的职责和权限都做了明确规定,而且总审计师的职责权限十分广泛,如微软公司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章程中明确规定,总审计师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督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财政健全委员会(FinancialIntegrityCommittee)的工作,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估和改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和治理水平等;联合利华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总审计师的职责包括确保所有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风险能被充分识别和管理,同时总审计师还是企业纪律与道德章程委员会的成员,其权限也很大。总审计师享有充分的独立性保障IIA在《框架》属性标准1100-1中对组织上的独立性明确规定,CAE必须向组织内部能够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履行职责的层级报告,并且必须至少每年一次向董事会确认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独立性。同时,IIA在《框架》中倡导采取CAE职能上向董事会报告,行政上向最高管理层报告的双向报告路线,认为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IIA的一项调查显示,34%的CAE行政上向CEO报告,89%的CAE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且这种趋势不断扩大。《框架》规定CAE业绩评估和任免、年度薪酬和工资的调整都属于董事会的职能范围,这为CAE保持独立性提供了充分保障。调研发现,这11家公司总审计师的独立性都有较强的制度性保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采取IIA倡导的总审计师双向报告路线,即职能上向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报告,行政上向高管层报告,如纽约人寿、美国健康集团等。二是总审计师与董事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关系,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联合利华、摩根大通公司的总审计师可以在保密的基础上随时与董事会保持沟通,审计委员会的主席或成员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触总审计师,审计委员会可定期与总审计师就年度审计计划的完成和变动情况进行沟通等。三是总审计师的任免、薪酬及绩效评价都由董事会等高层决定。如摩根大通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有权就总审计师的任免、更换、调职等进行审核和协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推荐总审计师的任免,评估总审计师的绩效,就任何可能影响总审计师薪酬和定级的行为向董事会提出建议,确保总审计师能够不因为自己职位的安全而依附于银行的经营管理层。总审计师的专业性较强IIA在《框架》中对CAE职业资质和专业胜任能力没有专门的规定,但在定义中明确要求“首席审计执行官或其他向他报告的人员需要具备适当的职业资格和资质”。经过对这11家企业总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考察发现,作为一个专业岗位,对总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无论是从总审计师的个人简历,还是企业的招聘条件上来看,总审计师均具有非常丰富的审计、金融、会计方面的从业经验,具有多个大公司的高层管理经历,多数具有会计、金融本科以上学历,或者MBA学位,大部分具有CPA、CIA等专业资格证书。而且,总审计师职位基本上是专人专岗,很少存在着职务交叉的现象,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特点。

国内总审计师制度的实践

总审计师有较强的独立性保障。一是实行双线报告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首席审计官的独立性。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农行、建行、中行、招商银行等建立了双线报告制度。如建行首席审计官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向总行行长、监事会汇报工作;董事会听取首席审计官和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检查、监督、考核、评价内部审计工作。二是对总审计师的任免、报酬及绩效评价等有明确规定。如建行公司章程第121条规定董事会有权聘任或解聘行长、首席审计官和董事会秘书,并决定其报酬和奖惩事项;中行公司章程第165条规定董事会稽核委员会有权向董事会提议任命总稽核,需要时提请董事会解聘并更换总稽核,有权审查总稽核的任职资格,绩效考核及其独立性,批准其报酬等。中央企业实行总审计师制度情况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快速发展,其内外部风险也随之加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防范风险,已成为中央企业的必然选择。调研显示,一些大型央企,如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电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航空)、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集团)旗下的中广核工程公司均设置了总审计师职位,这些公司的总审计师制度有如下特点:1.总审计师职责权限有明确规定。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规定中明确了总审计师的职责权限。如中材集团在其内部审计工作办法中明确规定总审计师是公司治理框架之一,负责风险监管,参与决策和重大事项监管,列席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是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秘书,负责全集团的内部审计业务;东方航空的总审计师全面负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同时还全面负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国家电网公司的总审计师除全面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外,还牵头负责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等。2.总审计师的独立性相对较强。一是从报告关系来看,总审计师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报告工作。如中材集团总审计师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对董事长负责。东方航空、中航工业、国家电网公司、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未进行董事会试点的企业,如东方航空、国家电网公司的总审计师直接向总经理负责,向其报告工作。二是总审计师进入了高管团队。如东方航空总审计师相当于集团公司副总级别,中航工业总审计师是副总工程师级别,国电集团总审计师属于助理总师级别。3.总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较强。从专业胜任能力上来看,总审计师普遍具有会计、审计以及相关经济管理知识,审计业务和管理工作经验都十分丰富,大部分具有注册会计师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综合素质比较全面。民营企业实行总审计师制度情况我国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如华为公司、新东方集团、江苏海澜集团、江苏丰盛集团、天津泰合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广厦控股集团公司、山东荣成成山集团等也设置了总审计师职位,加强总审计师制度建设,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民营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动因有一些共同点,即都是基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为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的内在需要而设置的。如华为公司将总审计师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下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董事和总审计师组成,提高了总审计师的地位和发言权。浙江广厦控股集团于2011年在审计部上设置了首席审计师(总审计师),并进入高级管理层,内部审计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有力地保障了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山东荣成成山集团明确总审计师直接受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工作,执行董事会的决议。集团总审计师直接领导内审部门,对集团整体内部审计建设、工作开展及成效负总责。该集团设立总审计师后,进一步增强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了同级审计的力度,强化了公司对经营决策和财务执行的监督,维护了股东的权益,为公司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外总审计师制度的借鉴意义

由于中外企业的制度文化及治理结构的不同,总审计师制度的产生背景、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通过以上对国内外总审计师制度实践的考察、比较,国外总审计师制度有以下方面值得借鉴。(一)总审计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调研的国外公司来看,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总审计师进入了公司高级管理层团队,在公司中与CEO、CFO、COO等同样处于重要地位。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总审计师制度比较健全和规范,如总审计师的设置、职责权限、报告关系、任免、薪酬等在公司章程或审计委员会章程中都有明确规定,总审计师的独立性保障很强。目前来看,我国总审计师的定位还比较模糊,职责权限不是很清晰,多数企业尚没有在公司章程或内部审计章程中对总审计师作出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多数企业总审计师没有进入高级管理团队。实践中,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以及审计委员会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总审计师职能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总审计师职责权限的广泛性和职能发挥的充分性从对国外总审计师制度实践的考察来看,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的总审计师站在较高的战略层面,在促进内部审计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以及风险防范,增加企业价值等方面发挥着的重要作用。相比而言,我国总审计师的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三)总审计师的专业性国外企业的总审计师通常是专人专岗,基本不存在交叉任职的情况。相比较而言,我国一些企业的总审计师还存在由企业副总或纪委书记兼任的情况,没有充分体现总审计师作为一个职位应具有的专业性和职业化特点。

推动我国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建设的建议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第2篇

【关键词】企业 内部审计 审计对象 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正在发生巨变。内部审计体系是一个自动预警和维护系统。规模越大的企业,其作用就越明显。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审计内容的广度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面对新情况、新形势,那么强化内部审计是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1、内部审计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由于新中国内部审计的历史不长和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加上宣传不够,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普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目的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抵触意识较深,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经济问题,少数人甚至认为审计就是“找茬子、揪辫子、捅篓子”,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限制企业的经营自,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在认识和沟通上的障碍,使内部审计工作环境不够宽松和谐。

其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限,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内部审计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一般都在管理层领导下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领导意志所左右,加之内部政策的压力,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不明确等,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许多限制。

再次,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受到企业内部复杂人际关系、企业利益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利益的影响甚多,降低了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当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时,内部审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对一些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如对企业多计成本、少计收入以及偷漏税款等做法保持沉默等。

2、内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层次不高,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

审计工作的领导层次越高,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越高,就越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相反,层次越低,越不利于审计部门发挥作用,审计工作面对的困难和阻力也越多。纵观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层次,主要包括: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以及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在我国,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很少,主要是一些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企业,其他大多是在总经理或主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工作,在一些较小的企业里,甚至有财务经理兼管内部审计工作的。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是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在下审一级时,还勉强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但对同级审计,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甚至无法开展。

3、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手段普遍较落后

鉴于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手段单一,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主要是对单位的会计账册和凭证进行检查,一般采取详查法和抽查法,即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部财务账册和报表,或抽取部分会计期间的财务数据,进行详细的检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的规模也日益壮大,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也与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况且在大型的企业里,往往以集团经营的方式出现,一个集团往往辖管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下属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要详细查阅一个单位几年甚至一个月的财务数据,对内部审计部门少量的人员配置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内审人员的总体素质与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总体上素质不高,水平和能力还不能完全达到一个出色的内部审计师应有的高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短期内培养出来的合格内审工作者不多;二是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多从财务部门转换而来,知识机构比较单一,普遍财务会计知识较丰富,但精通管理原理和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控制的人才稀少。三是对现代审计手段和技术,如信息技术、风险导向审计技术普遍缺乏认识,更谈不上运用。还有一点,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鉴于内部审计工作比较艰苦,又比较容易得罪人,较难取得认同,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到内部审计部门工作。

5、审计对象主要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

长期以来,审计都是被当作为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工具,因此有”经济看门狗”一说,其审查的内容,也主要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的合规合法性。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进步,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内部审计也得到迅速发展,其职能不再局限于监督,更趋向于为组织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评价和服务。我国内部审计起步时间较晚,受审计环境、人员素质及审计认识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监督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仍将是审计的主要职能,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审计内容和对象必将扩展延伸至组织的内部控制、经营管理和风险评价领域,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将越来越得到发挥。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1、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将从监督向服务转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也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在审计项目立项时,往往按财务收支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常规项目立项,很少专门为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进行立项,只是在查账过程中去发现一些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总体的内部控制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无法对管理当局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账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审的主要职能也必将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变为内部管理服务,内审对象也不再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将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将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通过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更多的为组织提供管理和咨询服务。

2、审计人员从单纯的财务专家型向综合型转变

加强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选择素质良好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为适应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审计人员在知识体系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通晓财务会计知识,而且要通晓经济、法律、金融、税收、统计及信息技术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活动时,有效地完成审计任务,保护所有者利益。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物色一个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公司之间经常开展挖人才的竞争活动,通过优厚的聘用条件来吸收优秀人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应参照西方国家经验,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员加入内部审计队伍。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才能避免成为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淘汰品。

3、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将向更高层次转变,结构也将更完善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浪潮,对各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推动了企业的公司化发展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在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监督机制必不可少,而内部审计部门则注定要在公司治理机构中占据重要的一席。随着我国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经济业务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国际化。复杂的经济环境,必然迫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投资人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契约和关系也越来越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监督。随着企业制度的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组织机构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及审计部,审计部的地位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审计部应直接向董事会或总经理负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内部审计的实施将越来越多地采购外部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

内审工作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从而实现监督;二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分析和评阶,从而提供增值服务。为解决普遍存在的内部审计任务和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单位将借助社会审计力量,辅助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财务监督检查类型的内审工作,可由内审人员根据不同类型项目和审计目的,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具体要求,委托事务所按照内审目的进行审计,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保证财经法纪法规得到遵守。内审人员熟悉本单位情况,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的分析和评价上,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内外审的有机结合,既可解决内审机构人手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内审的效率与质量。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内部审计部门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敏锐性,努力扩充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对企业风险的甄别、评估、控制和防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促使并协助企业改进整个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东平、钟姗:“审计风暴”后对我国审计体制模式改革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2] 汤秀梅: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7).

[3] 孔祥珍、胡淑梅:论会计监督的完善与建设[J].商业经济,2007(6).

[4] 史晓芬:重视内部控制研究与评价在审计中的发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3).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第3篇

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主张调动内部审计力量、促进形成审计监督合力。这次会议强调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了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实现目标方面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作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抓铁有印、踏雪留痕”的重要“印迹”,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鉴证。本文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为对象,以审计档案服务对象为分类依据,从企业内外部两个层面、从国家审计机关等六个服务对象着手,深入剖析审计档案之于服务对象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以期对未来的审计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有所裨益。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的含义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指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包括了立项类材料(如,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等)、证明类材料(如,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等)、结论类材料(如,审计报告等)和备查类材料(如,被审计对象整改反馈意见等)。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的服务对象

1.国有企业外部服务对象。(1)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对财政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的机关,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负有业务指导与监督职责。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同级国有企业报送的审计计划、审计工作总结等档案资料开展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监督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等。(2)社会审计机构。社会审计机构是具有经营性质的社会审计事务机构,即审计事务所。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往往会根据工作需要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社会审计机构通过查阅保存良好的历史审计档案,更全面、及时地了解本单位及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更恰当的确定审计范围,更精准的开展风险评估以及更合理的选取审计策略。

2.国有企业内部服务对象。(1)受托责任方。随着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受托关系。受托责任方,如公司股东、董事会,可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阅审计档案(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备忘录等)掌握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与经营者的履职尽责情况。它是发挥审计工作效能、彰显审计档案价值的重要对象。(2)企业内部相关监督部门。在国有企业大监督治理格局之下,审计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监督管理体系。为更好的发挥大监督体系的作用与效能,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其沟通、合作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即为审计档案。(3)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是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主体,负责对公司内部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内部管理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工作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与评价,其工作全过程“痕迹”最终将以审计档案的形式予以留存。它既是审计档案形成的责任主体,亦是审计档案的重要利用者。(4)被审计机构或个人。被审计单位或个人作为内部审计活动的客体,其在审计活动中承担着配合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的职责。其在审计活动中提供的数据、信息、资料等都构成了审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形成的审计报告也是改善本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堵塞经营风险与漏洞、提升领导个人治理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指引。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国家审计机关履行指导监督职责的重要依据。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国家审计署令11号)要求,国有企业应将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审计报告、整改情况以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等档案资料报送同级国家审计机关备案。国家审计机关可根据企业提供的审计档案材料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全面了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梳理出本辖区范围内各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将其作为制定本辖区范围内的审计工作规划与计划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增强审计工作规划与计划的实践指导性。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也是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鉴证,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审阅国有企业报送的审计档案材料,可以更加精准的掌握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状况,有利于提高对其业务指导与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升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社会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的参考依据。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国家审计署令11号)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社会审计机构属于企业外部合作机构,特别是那些首次合作的社会审计机构,由于其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状况的理解和认识,其在开展具体审计项目之前就必须要对被审计单位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审前调查。鉴于审计档案中包含了对被审计单位历年审计情况的客观评价、揭示了被审计单位主要的风险业务领域、主要的经营管理薄弱环节等情况,因而相较于访谈、观察等形式,查阅历年审计档案是一种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来源方式。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治理的重要参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会定期或不定期将分散在审计报告、审计证据等中的具有宏观治理意义的问题、现象等或审计过程中形成的有效信息,经过深入分析、汇总综合、提炼加工形成专题报告、综合分析报告,这些审计档案衍生品集中反映了公司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线索,对于企业管理层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而,对企业管理层制定公司发展规划、专项工作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大监督格局下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随着中央政治建设要求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巡视巡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为支撑的大监督格局正逐步形成。在这样的大监督格局之下,审计工作作为基础性、常态化工作,需要积极为公司监督体系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以领导个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为例,其审计工作报告就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了评价领导个人任职期间履职尽责的客观依据与重要参考。同时,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也是巡视巡查、纪检监察办案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大监督格局之下业务往来、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与载体。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工作质量评价的重要凭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关于审计项目的真实、完整的工作记录。通过查阅质量良好的审计档案,可以有效还原审计开展的全过程,可以系统了解审计项目开展全过程是否遵守了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及准则规范、是否符合独立性、客观性要求,审计问题取证是否充分适当、定性是否准确恰当、法规依据是否适用得当等情况,因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成为了审计项目质量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也真实地记录了每位审计人员的责任分工与完成情况,是审计人员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也是客观、准确评价审计人员工作业绩的有效依据。

6.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受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迁、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要顺应时展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在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前提,深度审视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审视?当然就离不开我们平时日积月累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了。通过深度审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就能够用历史的眼光,有机地回顾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就能够有效地总结过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就能够及时地发现过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能够高效地梳理、发掘新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升点,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7.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宣传教育的丰富素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适应国家及公司改革发展的要求,不仅需要提升自身工作质量,而且还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养。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在宣传与教育工作上下功夫。在这项工作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就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等档案材料进行总结归纳、深入研究,发现一般性特征和趋势性规律,形成具有理论价值或宣传效果的审计档案产品,如审计宣传片等,从而增强企业全员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增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力,进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查阅详实的审计证据材料,梳理审计查证思路,提炼总结审计方法技巧,从而形成用于指导审计工作或作为业务培训素材的审计档案产品,进而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8.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档案是被审计单位及个人开展审计整改、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材料是审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被审计单位及个人在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工作、提升管理的意见与建议。被审计单位及个人不仅可以针对审计组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整改落实、改进经营管理现状,而且还可以通过梳理历年的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本企业或个人任职期间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强化合规经营意识,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不断提升本企业或个人的科学管理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60-02中国恒天集团公司(简称恒天集团)是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几年来,集团公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积极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促进集团公司健康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

1 加快内部审计工作职能转变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体系,形成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恒天集团作为国资委董事会试点企业之一,在2006年底建立了集团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下设五个委员会,董事会和各委员会在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和重要事务中发挥控制和把关作用。

董事会下设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外部董事3名,内部董事2名,委员会的主任由外部董事担任。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负责评估、监督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建立,促进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转变。集团内部审计部门不单单是公司的职能部门,也是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要听取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要向总经理和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内部审计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内部审计的双重职能,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它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当好总经理的“监视器”;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向董事会汇报工作,对公司的内审控制进行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部审计也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促进了集团审计职能的重要转变,使内部审计更加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对集团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实施集团化管理

为了进一步理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体制,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恒天集团根据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以及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结合集团公司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制定了《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暂行办法》和《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从内部审计的工作机制、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一是对内部审计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和调动集团所属企业的内部审计力量,在内部审计工作业务领域进行垂直化管理,建设和完善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体 系。

二是推动内部审计集团化管理工作方式的开展,形成内部审计工作合力,集团内部审计计划由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共同制订并完成,改变以前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仅为总部审计机构部门工作计划的模式,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要围绕集团公司的工作重点制订,项目计划须上报集团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批复下达以后统一实施。

三是细化了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从制订审计计划、下达审计通知、进行审前调查、制订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征求审计意见以及到最终出具审计报告,所有工作程序都在技术层面进行了规范。

四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日常管理,对定期报送的内部审计统计报表规定了报送时间、报送方式以及报送内 容。

五是建立内部审计工作计划与总结报告工作制度,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具体审计监督工作,不断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3 以风险控制为重点 开展全面审计工作

近年来,恒天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始终把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放在首位,重点加强对重要子企业、高风险投资业务和境外企业的审计。一是加强对重要子企业的审计监督。纺织企业以及重要子企业是集团公司的支柱和骨干企业,每年集团审计将重要子企业纳入实时重点审计监控范围,通过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评价等,及时了解企业的资产、经营状况,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增强重要子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加强对高风险投资业务审计监督。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集团公司业务单元呈现多元化,房地产、证券投资成为集团公司的策略性业务,为了控制风险,集团公司每年把房地产、证券投资等业务作为重点进行审计。通过审计进一步完善高风险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高风险业务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加强对境外子企业的审计监督。由于境外企业或单位受所在地域、会计制度、税收政策、外汇管理等因素的限制,长期以来,境外企业的财务监控一直是薄弱环节,境外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单独核算、经营效益存放海外、财务出纳一人兼任、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企业难以监控或监控不力等问题。针对境外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集团所属企业积极探索境外企业审计的有效方法,认真研究境内外会计制度、税收政策及外汇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建立境外企业定期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进入21世纪后,审计委员会在在我国上市公司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在国有企业内部,许多都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没有设立董事会,因此在其内部如何构建审计委员会,并借助内部审计委员会这个平台,更好发展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和增值服务功能,受到审计实务界的高度关注。

一、内部审计委员会构建实施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要求国有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8月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当依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备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就内部审计而言,要真正要实现审计工作转型,还会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仍有等加强。审计工作转型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设立审计委员会即能提供一个平台,尤其是没有设立董事会的国有企业,可以促使内部审计部门能定期或不定期向公司高层进行汇报,与公司相关责任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与联系,争取理解,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推动审计工作转型。

二、内部审计委员会构建概述

(一)设立目标

未设立董事会的国有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在许多方面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没有设立董事会的国有企业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宗旨,就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财经制度和企业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实现企业平安为目标,通过加强企业内审工作的领导,强化审计监督,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各项经济资源的有效使用,保障企业经营活动有序、健康、稳定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安徽省电力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地位,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

(二)工作原则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原则包括:一是客观公正原则,提交审计委员会议定的审计资料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二是重要性原则,审计委员会只议定涉及公司生产经营的重大审计事项、事务以及公司所属单位要求复议的审计项目;三是集体确定原则,提交审计委员会议定的重大问题或复议问题,经委员会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做出审计评价和审计处理意见。

(三)工作职责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工作职责包括:审定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审定重要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听取并审议年度审计计划完成情况,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疑难性的问题,研究确定整改措施;评议、裁定公司内部审计复议事项;研究安排接受外部审计的有关迎审准备、问题分析、意见反馈、落实整改等事宜;其他需提交审计委员会议定的审计事项。

(四)工作规则

审计委员会工作会议由主任主持,主任外出不能出席时,可委托一名审计委员会成员主持。审计委员会会议应由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出席方可举行;会议做出的决议,必须经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审计委员会研究决定的事项应形成会议纪要,按会议决议内容的保密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出席会议的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均对会议所议事项有保密义务,不得擅自披露有关信息。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

应印发《内部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机构设置、审计委员会人员组成、工作宗旨、组织形式、工作职责、工作原则、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对于审计委员会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使审计委员会工作的正常开展,有了坚实的制度依据。

(二)设置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成员可以由公司领导班子及总经部、财务、法律、组织人事、监察、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中公司总经理任主任、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任副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审计部,审计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为审计部门,由审计部负责组织审计委员会工作的联络、资料准备、会议记录和会议决议的拟稿等工作。

(三)确定召开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安排召开两次。第一次一般在年初,主要工作是总结上一年度审计工作,研究确定下一年度审计项目和工作重点。第二次一般在年中,主要工作是总结上半年工作,并对审计项目和工作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四)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准备

提交审计委员会研究的重大、重要审计事项,先由省审计部门审核并提出初步意见,交审计委员会审定。当然定期审计委员会的议题,一般都比较固定,如年初审计委员会工作议题主要是总结上一年度审计工作,研究确定下一年度审计项目和工作重点。一旦确定好会议议题后,审计部门即应据此负责准备相应的会议资料。

(五)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

根据先前确定的会议议程,由审计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审计委员会,审议会议议题并作出会议决议或决定。审计委员会会议由审计部负责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出席会议的委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六)落实会议决议或决定

审计委员会研究通过的重大、重要审计事项的会议决议和复议决定,由审计部门负责下达审计意见书组织落实;并跟踪审计委员会决议的落实情况,拟定决议落实情况的反馈报告,以定期向审计委员会做出书面报告。涉及公司职能部门的整改决定,由总经理工作部下达工作督办单。

四、结束语

当然,这种审计委员会,还存在一个很大的固有弊端,即独立性不够。但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实施,为内部审计部门与公司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间提供了一个沟通、理解和协作的平台,不仅可以赢得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还可以争取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审计部门需要向审计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审计发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经营风险,这这无疑也使公司领导层能及时掌握了解公司的经营现状和管理风险,为其经营决策提供支撑。这也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有效地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企业价值。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组织模式;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造,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大量企业海外上市,资产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关注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执行中的监督作用,加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稳定性较差,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已成为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国际上对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定义的重塑,提出了“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治理程序审计”,明确了现代内部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其中提出的“增加价值,咨询服务”等观点,奠定了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的研究报告的推出,提出了内部控制五大要素,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指引,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受到了企业高管层的重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实践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内部审计机构组织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我国国有企业基本都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并不断发展内部审计职能。就调查结果看,内审机构在组织中存在以下六种主要形式。

1.隶属于高管层

这种模式主要通过总裁或总经理主管、副总裁或副总经理协管内部审计的方式进行。

这种隶属关系可以使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地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使审计工作与日常控制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不足之处在于内部审计难以审查高级管理层,难以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

对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的企业来说,这种组织模式还是比较适用的。

2.隶属于财务部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多数企业选择了这种组织模式,这种模式的不足显而易见,就是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之下严重影响其独立性,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尽量不要选择这种模式。

3.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

纪检是党的办事机构,监察是行政监察机构,它们与内部审计的职能各不相同,因此合署办公易造成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职能混乱,使内审的鉴证、评价和服务职能作用难以发挥。然而,这种定位将内审当作纪检监察部门办案和监察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强化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在一些把内审作为监督评价职能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并使用这种模式。建议企业应该将审计与纪检监察分属办公,如果纪检监察部门需要审计协作的话,审计可以给予适度的帮助。

4.通过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和高管层双重领导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归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双重管理,实行向高管层和董事会双重报告的制度。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不足之处在于董事会对企业财产拥有法人所有权,并不具体行使管理职能,因此难以应付业务随时变化的需要,不利于加强对内审的领导。所以我们建议上市公司应该选择这种组织模式以便今后快速与国际接轨;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选择这种模式;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则要先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而后才能确定是否选择这种模式。

5.高管层与监事会双重领导

内审机构归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双重管理,实行向高管层和监事会双重报告的制度。

双重领导下的内审机构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保证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对管理层进行独立的评价和监督,提高管理层的效益。但是隶属于监事会的内审机构容易混淆监事会和内审的职责。

建议如果选择这种模式,必须要在组织制度中明确内审和监事会的监督分工,监事会主要监督高管层及董事会履行职责的情况及重大决策行为,内审重点审计高管层以下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并负责向监事会报告。

6.垂直管理

垂直管理是指在企业总公司设置内审机构,由其对下属分公司进行审计。为了便于工作,在分公司设立内审机构分支或派驻小组,该分支机构直接归总公司的审计机构管理,不受分公司领导,具有一定独立性。但这种模式由于分公司无权干预内审,故可能会把这种内审当作外部审计来看,提供虚假信息以避免总公司责难,因此出现了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博弈,从而增加了内部管理成本。

建议选择这种模式的企业最好是设有分公司的总公司,并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可能出现的虚假信息问题。

二、大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培育了大量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但在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还存在不足。

第一,专职人员比例仍显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专职兼职人员比为2.27:1,兼职人员普通存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问题。

第二,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主要涉及会计学、经济学(含管理学)、审计学和工程学四个主要部分。但财务审计人员偏多、工程审计及其他专业审计人员不足。国际审计师协会颁发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要求内审人员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精通财务会计、熟悉经济学理论、理解管理学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对照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尚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和不均衡。

第三,内部审计人员以大专生、本科生为主,高学历人员少,央企及大中型企业好于地方企业和小型企业。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但是,高学历者,其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都比较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都比较好,现实的内部审计发展迅速,变化万千,储备高学历、高学位专业人才十分必要。

所以,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注意配备合格的专职审计人才,培养懂财会、管理、计算机知识及工程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现在国际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很多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因此审计人员还应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还应注意引进一些高学历,研发能力强的专业审计人才,努力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合理,同时还需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三、现代内部审计趋势

1.在审计内容上重心转向管理审计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至2010年工作规划》中确立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目标,其中将大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查错纠弊,发挥保护性制约性作用,因而其工作重点放在财务审计上。以财务审计为重点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资源稀缺程度日益严重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带来的严峻经营环境挑战,推动了内部审计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管理审计方向发展。

内部审计部门应逐步将工作内容从以前的财务审计转向富有建设性的管理审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管理当局的新要求。

2.在审计策略上,采取参与、合作的方式

参与式审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审计开始时,就对被审计部门抱着信任态度,与他们讨论审计目标、审计内容、计划采取某些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理由,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寻求他们的合作;

(3)及时与当事人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分析改进的必要性,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措施;

(4)向被审计部门报告期中审计结果,期中审计报告可以是口头的非正式的,以便及时解决和改正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

(5)提出最终审计报告时,采用建设性语调,重点放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改进的可能性和改进措施上。

3.从审计方法看

从传统的帐薄基础审计转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为基础的审计;从传统的手工账册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并逐步走向信息系统审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的变化、经济管理手段电算化和审计目的扩大,现代审计主要是从测评内部控制,实施判断抽样和扩大风险评估范围,引进重要性原则,进行统计抽样两个方面进行审计。到目前为止,内部控制基础审计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取证范围从会计数据处理领域扩展到会计数据处理的控制领域;取证规模从全部证账缩减到部分证账;提出审计可靠性模式。同时,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也在审计取证范围和取证规模等方面有所发展。审计取证范围从账务处理控制扩大到业务和环境与内控环境领域;审计取证规模从减少各账户余额取证规模到以分析性检查取代非重要性账户余额抽样审计,进一步减少重要性账户取证规模;以控制检查风险为中心,引进重要性原则,运用数学、数理统计方法,从量化审计计划工作要求到量化审计执行和报告工作要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审计方式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革命性的变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进了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又推进各级审计机关对审计工作理念、思维模式、法规体系、工作方式、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开展远程审计、联网审计的探索和实践,建立适应联网审计的数据储存、数据分析平台,逐步提高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加快推进“AO”和“OA”的交互,强化审计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在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专家经验库。

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加强内部审计,特别在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的企业中,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审计来完成。而国际国内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为企业内部审计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提供了理论基础:包括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定义的重塑;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提出;SOX法案的推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将内部审计提高到重要的地位,制订了详细的规范……而目前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总体发展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加强治理结构,选择好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加强审计的独立性和效率性;加强内审人员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企业内部审计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使内部审计业务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时 现 毛 勇:《08中国国有企业审计研究报告》,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框架》,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一、内部审计的综合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类型和特点分析

在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程度还不够成熟的大背景下,内部审计的类型也不全尽相同,主要分为“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申请,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财务总监领导下的内部审计”这四个主要类型。

1.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这与董事会在上市公司整体管理结构中处于最高管理地位和最高决策权有着直接的联系。董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帮助董事会深入了解公司的生产运营状况,并及时的传达决策结婚和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方向,对公司委任的管理层在任命的完成情况上做出客观的考核和监管。

2.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相对较强,但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在审计方面上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监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必不可缺的监督机构,将监督方向着重放在对公司的资金流向和项目往来上,严格监管着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法行为,规避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保障公司的财产安全。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在某一定程度而言,是排除企业经营风险,规避财务风险的探路者和指向标。同时,监理会所领导的内部审计间接的促进了公司在经济利益创造上的增长提高,为实现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总经理所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侧重于公司经济利益的增长幅度,以实现盈利跨度为主要目的,对财务安全和保护方面缺乏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与监理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形成一个相对互补的关系。同时,总经理所领导的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激励机制起到了完善和填充的作用,从高层领导者到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调动和促进的作用。

4.财务总监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的职业主要是保障公司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因此财务总监所领导的内部控制机构能对财产安全问题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排除和解决。同时财务总监领导的内部审计能对资金流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挽回企业亏损局面,将损失降至最低。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当下审计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资源配置及绩效考核机制的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上市公司运营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并调动其所具有的审计功能。首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水平进行合理监管。企业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是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有效运转的两大力量型支柱,因此企业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财产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为委托关系,社会审计作为辅助企业财产所有者了解公司内部运行状况,并实现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企业各部分的运营状况相对独立发展状况也参差不齐,因此社会审计是无法对公司的业务往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内部审计刚好弥补了社会审计在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更趋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重要前提。内部审计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通过对公司的管理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分析,为公司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第三,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纠察出公司业绩综合评价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合理的问题。公司的业绩评价更侧重于通过统计数据得出结论,忽视了公司运营中的不可量化的发展因素。因此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以全面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公司的业绩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第四,公司的内部审计对公司的资金流向具有较强的追踪和监管作用。杜绝了资金浪费的现象,促进公司资金流向有效投资渠道。同时,公司的内部审计有助于加强对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没有高效的审计程序和完备的法律制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激增,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逐渐被重视起来。政府方面《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法》的应用与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部审计方面形成科学高效严谨的审计程序,同时也强调了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而言的重要作用。虽然部分上市公司不断的支持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但由于起步晚,缺乏相关的经验指导和理论研究加以支持,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留于形式,没有得到深化发展。加之,公司内部审计流程错综复杂,公司运转过程中涉及到的业务往来工作繁多,资金来源流向复杂,繁琐的营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为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雪上加霜。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当下突出的问题体现在没有形成高效有序的审核程序和合理有效的审核机制,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的施行过程中耗时耗力,审计工作仍然存在诸多死角和问题时有发生。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防止不正常竞争的发生,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立法被提上日程。内部审计缺乏相关方面的制度规范,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并且规范完善的立法和制度对内部审计的工作部门而言也起到了约束和管理的作用,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施和战略部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然而,现有的内部审计立法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问题,形成高效合理的审核程序成为当下发展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之一。

(二)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复杂,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中的支柱部分,在上市公司管理监督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内部审计机制引入较晚,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个企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目前部分企业还没有在内部审计方面有所建树。就内部审计的发展状况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其独立性较弱,这就直接导致了最后的审计结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能真实公允的反应企业的发展状况。加之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者不同,其独立程度和权威性也存在着差异。内部审计的直接领导部门可以大体的归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受任于企业的高层。对于企业的理事会而言,内部审计作为其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控制的重要工具,有助于辅助他们了解企业的发展概况,了解企业的项目的工作进程,而内部审计结果则更加清晰的为董事会对管理者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决策执行程度进行评估。由企业管理层所领导的内部审计则是为管理者提供审计结。通过内部审计提供的参考数据,对公司上一季度的经营状况做出总结,并对下个季度的战略目标做出指示,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和解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内部审计的另一种工作模式则是由财务会计部门接手管理的,重在监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安全问题,及时排除财务安全隐患,做好预警和防范工作。审计过程的繁琐加之内部审计的领导部门不同,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都会受到领导部门的影响,使审计过程中需要遵守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受到挑战。

(三)理论性研究缺失,内部控制功能被削弱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的增长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由于我国法律制度还存在一定的漏洞,给了部分不法企业可乘之机。内部审计作为政府部门更有效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企业的不法行为,同时在辅助企业财产所有者对企业内部的运营状况深入了解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内部审计能功能需要充分的得到开发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本身。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有必要进行深入其理论性研究。由于对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不充足,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概念模糊不清,限制内部审计的发展,弱化了内部审计功能。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需要与企业各部门充分接触进行联系,进而得出真实公允的审计结果。而内部审计和外审计的工作性质界定不清,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将内部审计部门单独的孤立起来。内部审计功能被弱化,内部审计部门也无法发挥其职能作用。因此加强理论研究成为发展内部审计功能中不可避免难题之一。

(四)内部控制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作为反应企业运营状况的公正权威评估机构,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监督作用。然而会计失真现象愈发严重,由于内部控制的领导部门不同内控审核结果也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该类不良现象的发生与内部控制部门的员工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内部控制部门的员工在对重要数据和指标筛选上缺乏相关经验,导致审核结果存在偏差。员工的工作能力成为限制内部控制发挥功能的原因之一。企业自身重视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却忽视了优化改革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性。其次,作为内控部门员工,更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相关工作人员往往被欲望蒙蔽双眼,被金钱所迷惑,导致了背离职业道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针对内部审计的现状提出的相应解决对策

(一)形成高效的审核程序,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及相关立法

当下我国的内部审核制度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首先在企业方面自身对内部审核的重视度不够,内部审核机制在国企中基本处于空壳状态。并且当下企业的内部审核大部分都是由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因此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所以内部审核在企业的中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经济贸易交流紧密,业务贸易往来的频繁导致企业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网广泛,导致内部审核工作复杂,审核手续也比较繁琐耗时过长,因此形成高效有序逻辑缜密的审核过程势在必行。

(二)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增强可以从其原有的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我国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引入较晚,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较为成熟,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国从根本上加强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发挥内部审计的主体功能,可以引进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内控审计经验,结合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和国情进行适当合理的改进和完善。建立内部审核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只受内部审核委员会的管理,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起来,而非孤立起来。内部审核委员会的成立,直接领导内部审计部门,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加强对内部审计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

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是其体制逐渐趋于完善的基础。首先重视对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为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提供了指向性方向和建议。其次对内部审计进行深入的理论将为日后的工作中遇到的突发问题提供指导性的方式方法,使得审计工作做到有据可依,理论研究工作的落实到位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平性提供了保障。

(四)优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人力资源结构

当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员工存在的普遍问题反应为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员工的相关技能不达标。员工的具体短板体现在审核技能,电算化技能和计算机技能三方面上。因此企业方面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内部审计部门整体人力资源优质度。第一,企业在招聘上提高招聘门槛,招揽人才,储备经验丰富,技能过关的优秀人才。第二,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也要到位,督促员工遵循职业操守,把握道德底线。第三,企业在管理方面也要进行改革,减免企业人员变动大,人才流失严重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利益而言也是一种保护。

四、结语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与企业的激励机制形成互补,并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约束。内部审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了企业财产安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内部审计为企业实现长远可持续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内部账目不清,徇私舞弊的不良现象。

[参 考 文 献]

[1]温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浅析[J].金融经济,2014(24):214-216

[2]丁红燕,王竹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改进策略[J].财务与会计,2015(8):58-60

[3]戴文涛,纳鹏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及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4(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