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1-20 07:13:44
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论文第1篇

(一)责任文化缺失导致的网络舆论语言暴力现象

当前的网络文化生态缺少责任文化,网络传播者缺乏责任意识。而且网络传播者规模庞杂,社会缺乏对网络传播者的追责机制。因此,网民在围观网络事件时,经常罔顾事实,从个人立场出发去评价和再次传播网络事件,从而产生诸多网络谣言和网络舆论语言暴力现象。2013年2月至9月,李某(某军旅歌唱家之子)案由于李某“星二代”、“富二代”的特殊身份而受到网民极大的关注。事件被披露上网后,国内各大网站几乎都在转载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追踪报道。而与事件相关的微博被网民转发、评论达几十万次。在这些网络转发和评论中,有一些是不法分子为图私利恶意散播的谣言。但更多的是网民因为盲从而进行的非本意行为。网络转发和评论的便捷性,以及社会缺乏对网络传播者的追责机制,这种盲从导致网络谣言大量传播、网络舆论完全倒向受害者一方,形成不公正、不客观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整个网络舆论开始讨伐李某的罪行以及李某父母家庭教育的失败。李父让童年时的李某在身上骑大马的视频被网民挖掘出来,并被作为攻击李父溺爱儿子的证据。这时网络公知杨澜“劳教对孩子的惩罚过重,李某可能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记者李蒙“请网络暴民不要伤害未成年人”等等公正、客观言论都被歪曲为替李某说情、为李家利益代言。

(二)急功近利文化盛行导致的网络炫耀式传播现象

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后这30几年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个先富裕起来的社会阶层。这个富裕阶层的创业者大多数是通过刻苦拼搏、勤俭节约来积攒起财富。但刻苦努力的创业者由于工作繁忙对子女疏于管教,并将自己的财富任凭子女随意挥霍。他们的子女形成了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的“富二代”群体。还有一个群体,在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投机钻营、违法犯罪等手段一夜暴富,他们是中国社会的“暴发户”群体。这些“富二代”和“暴发户”的大量出现在社会上催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文化现象。他们在急功近利文化的影响下,热衷于在网络上将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进行炫耀式传播,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或者实现一夜成名的愿望。声称“月薪三千元以下者都是下等人”的“雅阁女”、用大叠百元人民币来点烟的“小龙少爷”、天涯论坛上易烨卿与北纬“比富”的论战等等现象,都是近年来中国社会急功近利文化在网络上盛行所产生的炫耀式传播现象。

(三)弱势群体文化压抑导致网络传播中的逆反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生态中,弱势群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其社会地位决定着其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话语权。而网络是个相对公平的平台,来自任何群体的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网络成为弱势群体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最重要窗口。但是主流社会掌握的主流网络平台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并且将弱势群体描绘成较为负面的形象,如城市流浪汉、城市不稳定因素、不讲卫生群体等等。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中的双重压抑,导致他们在参与网络传播时经常表现出一种逆反的心态,以反传统、反主流的方式来宣泄压抑的情感,比如刻意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自恋和自大,或者极力追捧这种炒作行为。近几年网络传播中出现的“芙蓉姐姐”、“凤姐”现象,主要是由这种逆反心态推动的。“芙蓉姐姐”、“凤姐”等借助网络炒作而走红的人几乎都来自草根阶层,他们以不雅照、反传统、反主流的言行等方式,在网络上吸引到了众多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多数也是和“芙蓉姐姐”、“凤姐”一样的长相一般、社会地位较低的草根阶层。他们认为这些网络红人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做出了他们不敢做的事,代替他们宣泄了内心的压抑和对社会的不满。

(四)虚假文化泛滥导致网络传播信任危机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行缺乏有效的他律机制,网络文化中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时有网络诈骗案件被报道出来。再加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造假事件和腐败案件,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这些信息在网络上的大势传播,形成了虚假文化泛滥的趋势,从而导致网络传播的信任危机。2011年6月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虚假身份进行注册,并在此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进行炫富。中国红十字会随后立即召开新闻会对有关郭美美的一系列传言进行澄清,相关澄清内容也被各大网站转载,并被众多网民转发。但是这些澄清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让中国红十字会重建公信力,2012年的募捐总额比2011年减少1.5亿元。不仅如此,郭美美事件在网络上各种社交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不断发酵,国内其他有政府背景的慈善机构也受到了这场网络传播带来的信任危机的冲击,多数官方慈善机构当年募捐数额明显下降。如上所述,网络文化生态的失衡以网络传播的各种伦理失范现象表现出来,而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广泛存在又将破坏原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平衡关系,形成网络文化生态失衡与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恶性循环状态。当网络传播伦理规范化,网络文化生态更易于处于稳态,网络上各个人类群体的活动、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种群,以及各种经济政治活动,将会更加有序、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反之,当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人类群体将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过度侵占网络内各种信息资源,或有害信息,进而侵占更多现实社会中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从而导致弱势人类群体因信息短缺、混乱而造成所占有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大量损失。弱势人类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损失又将反馈到网络上,造成网络文化生态进一步失衡。这种恶性循环将会对网络文化产生极大破坏,导致网络信息传播的混乱,进而破坏整个国家的治理秩序和社会经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保障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二、保护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保障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的信息化,即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和社会生活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运用信息资源,加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互联网络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传输平台,各种信息在网络上的存在形成了各种文化,这些文化构成文化生态;同时,信息的传递产生了各种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的规范化和网络文化生态的动态平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如前文所述,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主要依赖于网络文化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这个机制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反馈机制。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概念,是指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与原输入值进行比较后对原输入值进行修正,从而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过程。依据输出值对输入值的修正情况来划分,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正反馈时常会导致原有系统的剧烈震荡,因此网络文化生态系统维持稳态需要足够且有效的负反馈。这种负反馈主要表现为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者的负反馈。我们应当遵循网络文化生态自调节机制,通过保障自调节机制来实现网络文化生态平衡,进而促进网络伦理规范的遵守。

(一)推动网络文化多样发展,保障网络文化生态自我调适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环节数,可以让食物链网更加庞大和复杂,从而让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途径更加多元,让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更加强健。多元化的传递路径可以有效规避部分食物链出现断裂而带来的传递中断,维持较高的自调节能力,保障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网络文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是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文化的多样性,让网络主体———即人类,有更加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精神资源,从而使文化信息的生产、传递和消费有了更多的“食物链”,网络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更为复杂,网络文化生态将有更多自我调节的空间和余地,更有利于网络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稳定。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可以让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充裕、传递途径更加多元、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反馈机制更加敏锐。因此推动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可以有效保障网络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维持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带来的信息的多元传播和平等接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道德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网络传播伦理规范得以遵守。

(二)巩固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主体文化生态位,以传统美德促伦理规范遵守

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有利于网络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是网络生态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不等于网络中各种文化的平等发展或同时发展。网络文化生态中存在多个生态位,每个文化物种都在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当中自主发展。不同的生态位决定着各种群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的占有程度的不同。因此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文化物种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互惠、竞争、共生、寄生等各种生态关系。“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本源,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在伦理层面。重耻辱而轻罪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尚团体而弃个人的伦理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6]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宝贵资产,也是激励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源泉,更是当代中国网络文化的主体文化。我们应当巩固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生态中的主体文化生态位,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与国内各地域文化、来自西方的外来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中涵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让“重耻辱而轻罪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尚团体而弃个人”等中华传统伦理美德成为网络伦理的主要内容,从而促进网络伦理的自觉遵守。

(三)适应网络文化进化要求,保障网络传播伦理可持续发展

网络文化论文第2篇

当前,整个人类正在被一场空前未有的巨大无比的文化风暴所席卷,这就是网络文化。

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风景。它气势磅礴,威荡宇内,示囊括四海之心,显并吞八荒之意。

一、网络文化是全球同步的文化

在人类既往文明交流史上,由于地理阻隔、语言不通和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不同地域的文明之间很难进行文化交流的沟通,它们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也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地域性。这种独立性、地域性的特点,常常也决定了它们的产生、发展与形成往往是不同步的,各自有各自的文化时空。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勃兴,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开始逐渐加大了交流的深度和沟通的力度,但是,各个文明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网络的横空出世,彻底粉碎了各个不同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断。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当代科技成果的强力推动下,网络限制性地把各个不同文明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今天,西方国家的网络发展同东方国家的网络发展,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就某些表现而言,有的东方国家甚至还超过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譬如中国,它的4.6亿的手机用户,数量居全球之冠;它的网民数量达1.37亿人,仅落后于美国的1.53亿网民数量,而远远超过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纵观人类有史以来的不同文化发展进程,只有网络文化才打破了不同文化的地域性和时空观,只有网络文化才具备了不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和同步性的显著特征。可以预料,网络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和同步性必定将给不同文化的未来,带来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网络改变了世界的文化地图和文化格局,甚至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网络文化是人类高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人类文化表达形态的最高境界。正是由于网络的魅力作用,人类的各种文化才不分地域、不顾时空、不论肤色地第一次真正实现了面对面的手拉手。

二、网络文化是全民参与的文化

囿于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以往文化的掌控者主要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人数虽少,但却牢牢把持着文化话语权。他们统治着文化体制,引导着文化方向,决定着文化内容,传播着文化意识。这种少数人主宰着文化世界的状况,直至网络文化兴起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理论上讲,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可以而且能够实现全民参与。在网络文化面前,实际上已经消灭了作家与看官的区别,消灭了临于上的传者与居于下的受者的差异,消灭了神气十足的记者编辑与渴求信息的读者观众的界限,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没有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之分。我国现有1.37亿网民和4.6亿多部手机拥有者。这就意味着,在13亿中国人当中,至少有40%以上的民众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在中国文化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规模庞大的文化大军。并且,这支网络文化大军的参与者,每年继续保持10~20%的速度增长。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化第一次实现了文化的人人参与,全民参与。

三、网络文化是个性十足的“客”文化

以往的文化形态,无论是报纸、电视、期刊、广播,还是电影、出版、音像等,其政党或集体或单位或集团或团体或家族的色彩均很浓厚。网络文化则不然,由于几乎不设门槛,没有政党、财团、社会集团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规制,既无“把关人”之碍,又无专业身份之限,只要上手,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信息和想法。假如没有道德的约束,他完全可以想怎么来就能怎么来。也就是说,网络完全可以把一个人的个性,善的也罢,恶的也罢,充分发挥到极致。现在,网络文化中最彰显个性的,就是“客”文化。播客、博客、威客、炫客、掘客、闪客、维客、印客、拼客、黑客、骇客、粉客等等,已经冒出的这么多种多样的“客”,充分展示了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互动性,也显示出网络这个平台确实是非常适合个性的生存与发展。

如同任何文化形态一样,网络文化也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存在一些破坏性因素,如骇客的出现;另一方面,它还有许多建设性因素,如博客的诞生。博客是“客”文化中富于特征的表达方式。一般平民、文人明星、乃至政治家们都喜欢使用它。法国总理默克尔上任前,通过设立个人博客,并巧妙地把个人博客作为竞选的有力武器,赢得了广大选民的爱戴。西方国家的大多数政客都认定网络是参政从政利器,都在网上设立了个人博客,以便争取获得较高的支持率。我国最近召开的两会前,中国政府设立了网上专页“我有问题问总理”,短短时间内,汇集了12万条之多。这个网上专页,实际上也是变相的总理的一时性的个人博客。这种表达方式,拉近了中国老百姓与中国高层领导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总理对广大群众的信任感和亲和力。可见,网络文化在联系群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是以往任何文化形态都无法比拟的。

网络文化是塑造“客”的文化,它已经塑造了一批“客”,也正在酝酿制造一批新“客”,将来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客”。

四、网络文化是集大成文化

以往文化形态的表达方式,因时代不同而特色不同。这个历史进程,在传媒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新闻事业在近代欧洲产生以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报纸;后来,人类发明了电台,广播文化应声而起,人类又增加了一条快速获取信息的渠道;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视开始普及,人们摄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后起的广播不能完全取代报纸和期刊,再后起的电视也不能完全取代报纸、广播和期刊。虽然在新闻报道的快捷方面,广播要强于报纸和期刊,电视又要强于广播,但是,它们各自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因而都具有各自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谁也代替不了谁,谁都有自己身怀绝技的展示,谁都在传媒文化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传媒文化的丰富性,正是来自于它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可是,网络文化的出现,似乎对以往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发出了威胁性的呼叫。在信息与传播的速度方面,在信息内容的存量方面,在信息表达的方式方面,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期刊、书籍等,事实上都不是网络的对手。网络已把报纸、广播、期刊、电视、书籍、音像等所有的优点、长处和功能都集于一身而用之。上网看报、上网看书、上网购物、上网看电影、上网看期刊、上网听音乐等,现在都能做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过去由多种表达方式而体现的文化丰富性,现在只需网络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就足够丰富的了。当年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将关于克林顿绯闻的报告通过网络发表,立即轰动了全世界。试想:谁能承担起将长达6万多字的报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迅速地让如此多的人们阅读的表达使命?报纸行吗,不行,它没有那么多的版面;电视行吗,不行,它没有那么长的时段;书刊行吗,不行,它没有那么快的面世能力;只有网络、也唯有网络,才能办到!这就是网络文化的厉害性。

手机最早是作为通讯工具出现的。后经过研发,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强,既可通讯用,又可作资讯用,还可用来看新闻、拍照片、拍录像,进而还可上网等等,难怪有人惊呼:手机的前途不可限量!2007年春节7天,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152亿条,平均每个手机的短信发送量超过33条。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手机短信发送量也是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说明,手机早已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了。

应当承认,由互联网和手机结合而成的网络文化确实具有一“网”打尽的超强能力,传媒界由此产生的种种忧虑和危机,也不是没有道理。尽管网络文化“通吃”所有文化形态的情况,目前尚未启幕,但这个未来趋势,又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把握。

五、网络文化是强势文化

从文化发展史上看,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总是与那个时代的科技革命息息相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网络文化的喷薄而出,正是依赖于当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重大突破。可以说,信息革命造就了网络文化。并且,我们还要强调指出,信息革命没有停滞,没有结束,没有阶段性,没有划上完成符号,它仍在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的无限性,促使网络文化越来越强势,促使网络文化参与者的队伍规模更加惊人。报载:2007年全球将销售10亿部手机。这难道不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吗?

正如物理学上能量是不会改变的,只不过它由一种方式转换成为另一种方式一样,文化的总量也同样是不会改变的,只不过它将传媒文化中一部分逐渐转换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且转换的势头越来越厉害而已。历史的后来总是超越以往,这是普遍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更改,也用不着哀怨和悲愤,而应坦然地面对,思考更积极更适宜的文化对策。

六、网络文化是新人类文化

网络文化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培养和塑造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有别于老一辈的新一代人类,就像石器时代标明了新旧人类的鸿沟一样。

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同传统的传媒舆论场相比,网络舆论场实际上已具备了与之相抗衡的实力,在某个时段、某些场合甚至还有压倒性优势。拥有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网上意见领袖,完全有能力在舆论场上兴风作浪;一个主观故意的群发性短信,完全可以挑起小小的是非波澜。不错,网络是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我们又要看到,网络越是发展,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就越是增大,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也就越是增大。故此,如何认识、把握、管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统治者和掌控者十分关注、又十分头痛的问题。

网络文化必然催生网络的道德法治建设。由于网络文化的全球同步,中国碰到的麻烦,肯定也是其它国家遇到的麻烦;其它国家没有解决或暂时无力解决的问题,肯定也是中国目前没有解决或暂时无力解决的问题。因此,任何国家在网络文化的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毫无疑问,都具有全球借鉴与参考,从而引发全球进步的意义。

尽管经济全球化日趋高涨,地球村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虽然网络的连接已经实现全球化,然而,在今日世界,网络文化不可不注意国别性。任何文化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享受网络这个人类文明最新、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维护国家的信息文化安全。这就是说,像我国这样的正在加快前进的发展中大国,尤其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像抓传统媒体那样大力抓网络文化队伍建设,以促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网络文化论文第3篇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不败之地,是我们国家自立于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最后,先进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说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们的文化建设除了生产更多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外,还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这是今天我特别想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国民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决策者的开放程度。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这也就是说,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要着眼与物质方面,还要着眼与精神方面。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是人才和知识。我们只有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大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提高每个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素质和智力水平,造就一大批既有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又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争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政府信息网络化对文化建设输入的影响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运用和开发对于文化建设信息输入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一)有助于拓展信息输入的渠道。政府信息的网络化将使传统的信息输入渠道得到改善,一是,传统的政府内部输入机制仍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政策输入外部渠道将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信息的网络化将大大降低公众政策参与的成本,包括时间、精力及风险性,便于公众通过信息网络向中高层乃至最高决策中枢直接输入要求和支持,同时也便于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组织之间信息的交流互动。(二)有利于确保信息输入的高质多量。政府信息网络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利用的过程,输入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如何直接决定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功效。一切信息的最终的来源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广大群众利用因特网直接与决策层进行信息交换,必将比信息网络化前的信息内容更真是、范围更宽广,更精确地反映现实社会实践存在的公共问题,从而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出台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和定位作用。

政府信息网络化对文化建设转换的影响

(一)对文化建设目标的影响。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和运用,大大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环境,对公共决策的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时代,由于公众参与决策的普遍化、决策过程透明度的加强。公众对政策绩效反馈的敏捷、全面,必然是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的政府以消费者———公众满意度为政策的根本目标。它不仅要追求政策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关注政府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这一目标的转变表明,它对公共政策的形成,从以领导个人意志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二)对文化建设主题的影响。比如,从政治体制内外角度看,公共政策主体可分为体制内的政策行为主体,如执政党;与体制外的政策行为主体,如公民个人。信息网络化,一方面使体制内政策主体的有限理性获得改善,另一方面,使体制外政策主体日趋大众化。体制外公共决策主体的大众化是指越来越多的非体制内主体参与决策和实行过程中去,包括方案评定前的参与、决策执行中的参与及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估反馈。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打破了传统时代公众之间、公众与管理人员之间严重的信息非均衡性、非对称性,使得所有与公众决策相关的利益群体或个人都可通过互联网向决策中心施加压力,以求公共政策向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网络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09-01

自从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是将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而当网民通过网络的使用,传播建立各种网上关系,这些关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网外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网络社会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和创新潜力,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拓宽了人们学习的手段和渠道。

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网络文化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当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给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新颖、便捷的网上娱乐的途径。上网休闲成了人们缓解压力的渠道,人们在工作之余玩玩网络游戏、看看网络小说、读读国内外新闻等,对于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易导致人们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偏移网络为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便捷手段。

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不少人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道德观念渐渐淡化。

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危机.使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了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

以“黑客”行为为乐的网络“黑客”文化的侵袭造成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是由网络媒体的特点所形成的。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相比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

网络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统战文化;网络统战文化;文化范式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2-0057-03

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1]。统战文化内涵丰富而广泛,从不同角度可区分出包括网络统战文化在内的统战子文化。网络统战文化是存在于网络环境、以网络为传播途径的统战文化,是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统战文化。

一、网络统战文化的特征

(一)自主性。尼葛洛庞蒂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概括了数字化生存的四个特征,即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2]。 这意味着社会中心的权力不断分散,个人获得更多的自。在网络社会,人人都是主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再仅仅是被动地选择,而是自主地选择。每个人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自身,更能体现人的自主性,人的主体地位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在网络统战工作领域,各种信息平等开放,统一战线成员可以更加自由地吸取和选择各种信息,每个成员都可能成为中心,个体的力量大大增强,个体也将获得更多的自由,比在现实社会领域更具有主动权和自由度。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这种交往更有利于培育个体的独立个性和自主意识。网络统战工作能大大提升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的自主能动性。因此,网络统战工作领域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环境,网络统战文化是一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特征的统战文化。

(二)互动性。网络统战文化与现实统战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统战文化是以单向性传播为主,而网络统战文化的信息传输具有交互性。其核心就是互动。统战工作者与统战成员之间、统战成员之间借助网络,形成了交互式的人际关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促进了各种利益需求的表达和聚合。因此,网络统战文化是互动式文化,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作为个人与世界对话的现实感。网络可以使个体实现令世界倾听自己的可能,这更能激发统一战线成员的参与欲望,更具吸引力。所有的统战工作者、统战成员均能一起置身于网络化的虚拟空间,通过相互的友好合作和交流,在网上交往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吸引、相互创造,以实现共同发展。

(三)高度融合性。网络是一个共生环境。“网络首先成就了一种人与人沟通和合作的可能性,网络最伟大积极之处是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不同文化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个性、贫富、知识水平的人的共生环境!”[3]网络统战文化依托网络这个共生环境,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它将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汇合,又平等、开放地提供给所有的信息共享者,为统一战线开辟了一个高度融合、平等、包容的文化环境。各党派、民族、宗教、阶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借助网络平台,均能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团结合作、共同奋斗,达到相辅相存、同生同长、多样统一、有机和谐的状态。

(四)变动迅速性。网络是“一种寻求战略的技术,网络的发展速度层出不穷地标新立异,使得文化呈现的可能性无穷地增加,反过来说,任何新奇、新颖和新鲜之处,有可能马上被后来者超越”[3]288。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的传播媒介,变动和创新是网络统战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这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网络统战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变动。网络是以几何级数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在不断刷新网络的社会意蕴,使得网络统战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发生更加飞速的变动。二是网络统战文化具体内涵的变化和创新。网络统战领域的文化交流,即使远隔天涯海角,也能在瞬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切磋观点。网络统战文化具体内涵时时展现出新的境界、新的层次和新的状态,为统战文化及时注入新的内容。

(五)跨地域性。网络统战文化是一种跨地域性的文化。网络完全打破了物理上的空间概念,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使得分布在全球的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能克服空间的局限,进行更直接、更紧密的跨地域交流。“在这个空间中任何一个人可以和身处其他国家、地区网络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联系交往。交往具有了全球性、普遍性和无限性。”[3]30网络帮助统战文化突破了现实社会物理空间点对点的束缚,统战工作领域形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全新的生存和交往方式,即虚拟的全球性的共享与交流。这种新的统战文化形式扩大了统一战线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领域,拓展了统战工作积极发展的空间,真正具备了形成大统战格局的条件。

二、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目标

网络统战文化是新形势新环境下统战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网络统战文化建设。其建设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实现以下“三个统一”。

(一)信息一体化与主体个性化的统一。一方面,网络统战文化实现了信息一体化,所有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均能在网络上平等地享受统战文化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习惯、社会环境、身份地位等个体差异,大家对统战文化的选择也会有差异。这是统战文化主体个性化的自然体现。这两方面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在统战文化领域,信息一体化不是要把所有文化样式都定为同一模式,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的个性更加鲜明。网络具有无限拓展空间的优势,能够给任何一种文化提供生存的土壤。网络统战文化应在实现统战文化信息一体化的过程中,为统一战线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充足阳光、水分和营养。这样的网络统战文化才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二)环境和谐平等与跨文化冲突的统一。网络统战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跨文化的。无论对于统战工作者还是统一战线成员而言,不同民族、信仰和生活背景的人立足于同一个平台密切交往,这必将进一步加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网络统战文化所面临的跨文化冲突和竞争是前所未有的激烈,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与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交流沟通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然而,人类共性的东西恰恰蕴含于民族性之中,完全超民族或超国家的文化是不存在的。网络统战工作中的跨文化冲突虽然更加激烈,但是这种冲突不能对文化和谐交流的大趋势构成威胁。网络统战文化的和谐平等是建立在扬弃各种民族文化、充分体现具有我们自身民族国家内涵特性基础上的和谐平等。它应该包容跨文化冲突的存在,并对冲突进行不断消化、修正和完善,实现两者的统一。

(三)价值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现实统战文化是对长期以来统战工作实践创造的一种客观肯定,具有现实合理性。网络统战文化是现实统战文化的反向生成,具有虚拟性。从表面上看,两者是对立的。但实际上,两者是兼容统一的。网络统战文化既展示了现实统战文化,也展示了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虚拟统战文化。它与现实统战文化一元性的选择不同,可以实现多元选择,现实可能性和网络的非现实可能性都能融于其中。网络统战文化是对现实统战文化的价值传承与创新,汲取和保留现实价值精华,以此更好指引网络统战文化的发展;又依附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创新,最终成为有无限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统战文化。

三、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努力促进主体价值回归和提升。在建设网络统战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统战文化主体价值问题。优秀先进的文化可以使文化主体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人性在回归过程中得到新的升华。这是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理想状态。网络统战工作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并在两个层面上积极促进人性价值的释放、回归与提升。一是在感性的低级层面,建设和开辟一些网络社团、聊天室、微博等网络空间,使统战工作者和广大统战成员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充分袒露自己的本性,以达到低级层面感性的价值释放和回归。二是在理性的高级层面,网络统战工作不仅要为统战工作者和统战成员提供简单的宣泄平台,更应该着眼于构建一种动态的、与他们主体精神融为一体的文化。要以这种文化逐步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和创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文化主体。这是当今网络统战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二)积极建设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在网络社会,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而且这种认同和选择又是高度自由开放的。我们在网络统战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要积极建设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借助这些虚拟社区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网络社区对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为统战工作提供新的平台和思路。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和支持。开辟网络统战文化社区相对容易,但是如何管理好、运用好这些虚拟文化社区却不是一件易事。网络文化社区组织结构不同于现实社区组织,需要运用新策略来运作和管理。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网络统战文化社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要素,涉及强有力的管理者、意见领袖、虚拟的运作管理制度以及社区或团体文化价值构建等多方面问题,亟待我们更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尽快构建网络统战文化的新范式。网络统战文化是统战文化的一个新范畴、新领域。网络统战文化在对现实统战文化范式进行解构的同时,孕育和创造着自己的新范式。因此,建设网络统战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尽快构建适应网络特点、时代潮流和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统战文化新范式。这个新范式是基于网络传播途径对现实统战文化范式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就是秉承和发扬现实统战文化的核心价值。首先,网络统战文化要追求和谐。其次,要建立信任,网络统战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再次,要确立共同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是增强网络统战文化凝聚力的动力因素。创新就是网络统战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认真审视网络特性,在统战文化的内容、范畴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内容与范畴的创新要求适应网络全球性的特点,不断深化和拓展统战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使统战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制度创新要求我们尽力克服网络的无序化、无中心化状态,在建设网络统战文化过程中努力掌握主动权,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严格的网络管理规范。构建网络社会统战文化新范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

参考文献:

[1] 叶文龙.统战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7:1.

网络文化论文第6篇

1.娱乐化

在詹姆逊后现代语境下,“娱乐”是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詹姆逊所指的“深度消失”的具体表现。众人寻找“”、不追问背后深层意义,忽视社会责任感,追求自我压力的释放。文化娱乐化已是当今的一个突出现象,而在网络环境下娱乐化得到了最大化。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曾说,网络全面娱乐化的结果就是真实的信息得不到确认,严肃的教育得不到传播,还有社会、民族、文化的正能量,“都被娱乐化了”。网络世界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全民娱乐、全民狂欢的空间。在利益的追逐下,网络文化呈现出了亚健康状态,肤浅、低俗的文化内容横行。我们要警惕在网络文化丰富繁多的背后,可能会是另一种“缺失”,即除了娱乐外,我们一无所获。过度娱乐化使得谣言横飞,八卦色情等消息充斥在网络事件中,长期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会使得我们的精神世界贫乏空洞,缺少关心时事政治的热忱,疏于对社会个人终极价值的追问,沉迷于琐碎、无聊、娱乐的低俗事件,在日复一日的娱乐后,人生价值没有得到提升。“现在的网络被严重地娱乐化、游戏化、低俗化,网络从高科技的工具退化为使人们丧志并进而危害社会的玩具。”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更是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2.大众化

网络文化是“草根文化”,有着很强的大众性,这与詹姆逊所说的大众化即为吻合。从互联网上可以及时搜集到大量信息,使得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舆论平台。每个人都可在网络上“发声”,各抒己见,人们不再仰视专家和学者,而是将他们的观点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较之传统媒介下普通民众话语权的缺失来说,网络对整个文化的普及和推广都是很好的。当然我们在看到文化大众化的同时,也要看到可能存在的消极方面。大众群体推波助澜,导致色情、暴力等信息的传播,恶意无聊事件的炒作,网上的各种恶搞、谣言很大程度上与网络过于自由性,平民化缺少约束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看到大众化有导致媚俗化的一面,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3.盲从性

盲从性正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中“主体性消失”的表现,网络中的主体在网络文化中迷失了自我,所表现出来的就自然是跟风、盲从。网络的大众化让大家都受到了文化普及的同时,也导致了众人对少数人的“网络暴力”,网络娱乐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导致我们对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会潜意识的开启“娱乐他人、揣测、质疑他人”的模式,网络言论自由同时也助长了部分网民对社会话题的盲目跟从,甚者是借机诽谤、诋毁他人。尤其是在名人生活全方位暴露在众人视野下,一些敏感话题往往会导致网民易人云亦云、盲目跟帖、评论粗暴、丧失理性,有失偏颇。如“炫富事件”“明星吸毒”等事件后,部分网民的评论暴露出了其仇富、失衡的心态,抑或是表达出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其实大部分网民并没有对事件本身做出调查,纯粹是为发泄而言论,媒体渐渐代替了我们的思维,与其说是网民在发表评论,不如说是媒体在“牵引”大众的舆论导向,我们缺少反省精神,考虑问题单一性。从而为散布谣言、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发分子提供了缺口。

二、优化网络文化

1.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网络阵地作为新世纪文化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义不容辞的贯彻党的文化方针,加强网络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抢占舆论制高点,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法治”不仅是网络文化建设力争达到的标准,而且也是指导网络文化建设的方针。部分网友由于缺失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精神极度空虚无聊,只能求助于网络的花边新闻打发时间,这部分人群更易被消极价值观侵袭,丧失自我。所以,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才能帮助广大网民树立科学、向上的价值观,提升广大网民的精神境界,充实他们的精神需求,才能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扭曲的价值观相抗衡,从而传播正能量,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2.完善和普及网络法规,加强网络监管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坚决打击严厉打击,推动互联网信息和网络经营行为规范化。虽然我国目前已有较完备的网络法律,如《互联网站禁止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等,但网络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一直向网络法律法规提出挑战,提高网络法律的质量任重道远,我们仍要不断地专研网络特点从而使之趋于完备。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是为了严格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样是网络法律法规的宗旨。对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和影响网络信息及规范化的行为都要给予严厉打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因过度娱乐化而造成的理性缺位,更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不断完善有关网络媒体的法规,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媒介生态环境更加法制化。

3.重视网络主体地位、提高网民素养

网络文化论文第7篇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对西方国家的网络文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特点的研究,并指出西方学者缺乏对网络文化霸权主义的认识。

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方国家,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作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以各种形式的信息为主要内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大熔炉中共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先进的传输技术使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形式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一、西方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研究

美国学者DavidPorter将网络文化的概念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依靠网络产生、形成或者借助网络得到延伸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与文化的3个逻辑层次相对应,网络文化也具有3个层面上的内涵:

首先,网络文化表现为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网络精神和在长期网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共识。这些道德、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内在心理因素是各种网络文化形式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简言之,就是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其次,网络文化有制度层面的内涵。这是维系网络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的集合体,形成并调控着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制度既包括基于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各种网络协议,也包括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对网络使用行为的规范。

最后,网络文化也有外化的物质形态。这也是网络文化最初级的形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当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为人们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的同时,这些外化的物质就和它们提供的可能性一起,成为新媒介文化的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研究在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西方网络文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阶段,以新闻界为主力,主要是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做描述性的研究;第二个阶段称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具有各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开始介入网络文化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识别”;第三个阶段是网络文化批判性研究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4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使用网络的障碍和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以及这4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一阶段:描述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的一些主要报刊开始就互联网、网络空间和“信息超高速公路”等话题展开探讨,一些专门的连线记者和早期的网络使用者撰写了许多文章。他们的研究一般都只是描述性地介绍网络及网络文化一些基本常识,对网络文化的形态、作用等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早期研究受到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经常发出类似反乌托邦或乌托邦式的咆哮,关于网络文化的好坏之争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DavidPorter著,Routledge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的Inter-netCulture。

第二阶段:网络文化研究成形阶段。这一阶段网络文化的研究步入正轨,对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的描述已经基本成形,对其复杂陸和多维度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研究者大都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看到它所开创的种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可能性,也对其弊端忧心忡忡。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焦点。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TizianaTerranova著,Pluto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NetworkCul-ture:PoliticsfortheInformationAge。

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化研究的视角得以扩展,人类学、社会学、人种学、语言学、妇女运动研究者纷纷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网络文化进行了不同切面的剖析。同时,简单、易操作的万维网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大批出现,迎来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热潮,真正意义上的主流网民开始形成,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批判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发表了大量专论,对网络文化的构成有了更多的认识,网络文化的真正研究已经到来。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美)BrianJohnHilton,ChongJuChoi,CarlaMillar合著,TraffordPublish-ing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TheGlobalSilkRoad:Globalization。IslamandtheCreationandDistributionofKnowledgeUsingtheIntemet。

学者开始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研究网络文化的构成。与前两阶段的研究都是把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实体加以论述不同,新的研究则把网络空间看作是一个大环境,把网络文化现象放在了更大的语境下,试图发掘更加复杂、更加有价值的东西;注意网络中所发生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分析了网络与它的用户之间的界面上的技术设计过程。

二、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

根据网络文化的3个逻辑层面,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将西方网络文化的特点概括为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等3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外在特点

(1)虚拟性。从外在形态上来讲,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它产生并依赖于虚拟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而存在,这是网络文化一切特性的基础所在。在网络产生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实体的空间,即物理空间。网络产生以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两种不同的空间里进行转换。在物理空间里人们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的生活准则和习惯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网络虚拟空间。当人们在网络社会环境中把虚拟现实作为一种真实时,人们的虚拟意识和观念也由此产生。

(2)符号化。网络社会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虚拟社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符号构成了网络的全部内容。

符号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曾经把人类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在网络中,人可能因沉湎于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而远离真实世界,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也可能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在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人都只不过是一个一个符号,在符号的面具下会忘记了真实的身份,忘记了现实存在的责任和道德约束。

2、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

(1)匿名性。网络交往表现为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交换,相互交往的人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在网上交流,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相貌、年龄、地位等在物理空间里所不能隐藏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完全摆脱了在真实社会中受到的各种约束、规范和心理压力,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表现自我,所表现的东西往往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是个人感情的真实流露。

(2)广泛性。网络文化是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上网的费用也越来越为平民所能接受,文化参与和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使人人参与成为了可能。

(3)时效性。互联网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网上尽情地浏览、下载、冲浪,人们传播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彻底打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使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查询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无论是上网查询资料还是下载信息,网络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传播工具。

(4)多样性。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几乎具备了人类历史上几乎一切传播方式的功能。在网络中不仅能够实现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传输信息,而且还形成了具有网络特色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为某固定群体的网民所接受和掌握,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

3、网络文化的本质特点

(1)平等性。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相比,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更富有民主性,网络文化是没有屏障的。人们在面向庞杂的网络资源时被尽可能地以兴趣、爱好、需要等不同而分化,个人能够更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同时,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实现了平等,顺畅的电子邮件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等级观念。美国学者TizianaTerranova认为,西方社会在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艰难历程后,将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网络是一个无中心的、充分民主和平等的虚拟社会。

(2)交互性。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导,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果,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

(3)开放性。由于互联网上的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等,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任意地与世界各地网民进行联络、交流,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各种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西方网络文化与信息霸权主义

美国学者BrianJohnHilton等人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促进了全球化。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显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它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地球面貌。全球化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社会时代,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地球村”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

全球化的进程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交往范围和内容,使得彼此在地理、心理和语言上相隔甚远的人们在基本的人类交往准则的基础上,得以共同分享各种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而互联网采用统一的协议给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统一的交往规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本身就具有全球化的属性。

但是,互联网络在减少跨越国界的信息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和隔阂,改善人类信息环境、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又给各国保持政治的独立、文化的独特性带来了新的矛盾冲突与对抗。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有益于相互吸纳,但也会发生碰撞,各民族文化间的挑战、摩擦和冲突不可避免。这是文化冲突存在可能性的客观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讲,文化霸权主义是文化冲突的潜在动因。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世界已经告别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谁能夺得信息和文化的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世界的控制权。

文化帝国主义的有关论断始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思想来源于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AntonioGramsci)在其《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文化霸权”(Culturehegemony)理论。现主要用来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文化工业,在大众文化层次上传播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控制。传统大众传媒时代,信息技术和文化想象的国际格局的控制权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依赖进口文化技术以及西方国家的新闻、电影、电视娱乐形式。这些文化形式起着消费主义和其他西方价值的全球传播工具的作用,系统地剥夺着发展中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优先权与文化前途的控制能力,以及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国际信息领域的能力。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文化帝国主义。

在网络时代,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网络为其使用者提供了全球性的交往可能,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的文化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却也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向全世界倾销、灌输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欧美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人为地制造各民族、国家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矛盾和对立提供了可乘之机。

作为互联网的创始者,美国在互联网的使用中拥有天然的优势。互联网上绝大多数输出信息来自于美国,这些信息以各种形式出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英语是网上的主流语言,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非英语国家使用互联网的范围和能力。这些都使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帝国主义不但没有通过网络得以解决,反而扩展成为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网络的产生并没有打破旧有的国际信息秩序,文化帝国主义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网络展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垄断、网络文化攻击、网络语言霸权等方面。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