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操作培训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3-02-22 17:54:25
操作培训总结

操作培训总结第1篇

————学习总结

在8月18日到9月1日期间,我们有幸参加了在**机电仪研修中心举办的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机修维护操作骨干培训班”,集团公司下属的28家公司7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回顾这次培训,我们感觉受益匪浅。

**培训中心的老师们为学员精心编制了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包括:离心式、往复式压缩机的检修;高速泵、多级泵的拆装及维护;机械密封知识与维护技术;轴承安装、拆卸及维护保养知识;现场实际操作等,培训内容丰富,贴切工作实际,授课老师知识渊博,培训教材简而易懂。通过14天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得以提高,而且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眼界和思维得到了开阔,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帮助颇多。

本次培训老师都是设备检维修行业的精英,比如全国钳工技能竞赛比武状元高彦峰、密封专家赵林源,他们都是干我们这行标杆级和专家级人物,很有亲和力;还有一些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沈鼓集团资深技术人员刘善老师、斯凯孚轴承技术专家,讲课内容都是大家最需要和最想听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语言风趣通俗易懂,虽然讲课时间比较长,但是大家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讲。

高彦峰老师主要对大机组规范化检修这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告诉我们作业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正所谓“七分准备三分干”,通过前期准备的出充不充分,就能看出你对这个检修项目的熟悉程度,面面俱到才能保证检修的质量和进度,这让我们深受启发。

对于机械密封和轴承,我们总认为很简单,而且现在好多机封都是集装式,大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对于轴承的拆卸和安装操作也比较粗糙。在我们的日常工作量中,占据最多的就是机封的泄漏和轴承的损坏,我们也曾多次发生过同台设备多次检修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通过机封和轴承老师们的讲解,我们觉得一是重视不够,拆卸安装随意,作业粗糙;二是对机封和轴承的知识掌握和理解不够,三是对机封和轴承损坏和失效的原因分析的不够透彻、全面,同时介质、工艺、流程及其它参数对于机封、轴承的运行也会产生相应的印象,完善和掌握上述内容,才能选好用好,才能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

在最后三天的现场实际操作中,由辽化公司的专家组给我们授课,也是历次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现场实物,加课件及PPT图片,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对于一些现场的操作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好几种解决办法,开阔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局限。比如测量轴瓦间隙,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抬轴法、压铅法、塞尺法、假轴法等;比如设备轴系对中找正,有单表法、双表法以及三表法。

测量转子平衡盘瓢偏

双表法测量轴系对中

假轴法测量并调整轴瓦间隙

操作培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 技能培训; 考核; 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1-01

近年来,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加强护理人员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护士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仅靠服务态度好,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只有通过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士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让病人满意让社会满意。调查显示,新毕业的护士对技能操作的掌握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技能操作讲究的是实践性,护士只有在不断的培训及实践中,技术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我院在护士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重视对培训模式的思考和探索,尝试进行分层次培训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共有护士284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8人,占护士总数的6%;主管护师50人,占护士总数的17.6%;护师67人,占护士总数的23.6%;护士81人,占护士总数的28.5%;护理员68人,占护士总数的24%,培训对象以护师、护士、护理员为主。

1.2 方法

1.2.1 学时 每月设12学时进行培训。

1.2.2 培训老师及培训对象 培训老师为参加过全区岗位技能竞赛统一培训的技能操作能手,培训对象为全院18个科室,每科2名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

1.2.3 培训内容及方式 (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以《临床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及考核标准》为主,通过规范的护理岗位技能操作培训,以规范临床护理操作为目标,以贴近临床为原则,共拟定了41项操作作为培训项目,制订培训计划,统一培训标准,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2)培训方式:以全院18个科室,每科1-2名接受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护理骨干作为培训对象,于每月中旬全面落实培训计划,通过对培训人员全面规范培训,培训人员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的分层培训,以点带面,达到全院操作标准统一规范,全员技能操作稳步提高的目的。

1.2.4 考核 每月中旬结束一次培训,护理部组织考核人员,按照具体评分标准对该操作项目进行考核,培训人员考核合格后,回科室培训科室人员,月底对全院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组织培训老师进行分析汇总。例如:我院第三季度技术操作考试,考试内容为:吸氧法、经鼻/口腔吸痰法、双人心肺复苏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患者约束法,面部清洁和洗头、足部清洁7项操作项目,考试采取抽签的方式,每人考2项取平均成绩记入综合成绩,考核中强调操作技能的标准性和理论与操作的结合性,操作过程中注重关爱病人、保护病人及护患沟通技巧,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灌输及护士礼仪的规范。

2 结果 考试成绩:参加技能培训人员共计30人,考试平均分97.6分,合格率100%,见表1。全院参加考试人211人,考试平均分95.2,合格率100%,见表2。

表1 技能培训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表2 全院各职称人员考试成绩汇总表

3 体会

3.1 针对护理工作特点进行分层次技能培训 护理技能操作注重的是实践性,医院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是根据科室病人多,护士工作繁忙,不能完全脱产进行集中培训的特点进行的改进,通过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低年资护士刚踏上工作岗位,理论与实践未能完全结合,接受力强的特点开展分层次技能培训,使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具体操作中能够掌握操作要点,动作流畅,并对突况有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把护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结合具体操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进一步的加深她们对该项操作的理解。

3.2 科学合理的安排培训及考核是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有力保证 首先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在操作考核中评价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情况,关注护士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训练效果与表现,使各项操作向规范化、流程化靠拢。

总之,护理技能操作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功,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要认识到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医院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即是护理工作发展的需求,也是护士自我提高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培训方式,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梅娟,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6,22(1):89-90.

[2] 吴水琴,姜文莉.《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6,20(5):1207-1208.

操作培训总结第3篇

关键词:露天;设备运行;问题;改进措施

黑岱沟露天矿生产设备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进口设备,电气化程度高,对人员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人员的培养都采取师带徒形式,存在人员培养周期长,效率低的特点,高技能操作、检修人员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人员需求,且出现新老交替脱节现象,年轻司机所占比例偏高。设备服务年限不均衡,故障时间也是参差不齐,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具体存在问题如下:设备操作不规范,造成故障率高;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不彻底;各类记录不完整,总结分析不到位。因此,研究如何做好设备运行管理,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1. 当前露天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设备操作不规范

操作人员对设备参数性能及操作规程了解掌握深度不够,设备操作达不到规范化,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人员操作不当或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设备故障影响正常生产时间达72小时左右;年轻司机所占比例大,年轻司机操作水平不高,规范化操作意识不强;对设备突发故障处理能力不强,高技能人员少,技能素质参差不齐,对设备的检查检修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制定其相应检修计划。

1.2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不彻底。

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维护级别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这需要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做好配合,设备操作人员注意观察记录设备运行的小时数,维修人员及时做好维护保养准备工作。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需要进行保养的设备不能及时得到保养,或延期保养,从而给设备运行造成了隐患。

1.3各类记录不完整,总结分析不到位

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运行记录等各种记录。但是,这些记录只停留于一种形式,很多司机对设备点检记录、运行记录填写的不详细,不能按要求认真点检设备,记录内容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没有组织相关检修人员对检修记录中的设备配件使用更换、设备故障处理过程进行讨论分析,有些总结分析很浅显,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总结分析不到位,对设备运行管理不能提供科学的依据。

2.完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几点对策

2.1人员规范化操作培训

2.1.1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操作人员规范化操作的理论基础,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技术规程的培训,使其在操作人员头脑中固化,养成一种习惯。

例: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规范化操作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

根据生产生产情况,制定《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周期。培训计划可根据实际配套使用情况,临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培训时间及人员:

培训时间实行周期性培训,第一次培训在设备使用前,以后周期为每半年培训一次,被培训人员包括: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规范化监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培训内容:

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本质安全管理知识

培训要求:

(1)培训内容及培训人员、考试成绩应有详细记录并存档。

(2)被培训人员要认真听讲,严格执行考勤和请销假制定,必须做到被培训人员全部参与,不留死角。

(3)培训完毕后实行闭卷考试。不及格的人员不准上岗操作设备。

(4)培训老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资质。

2.1.2操作人员现场实操培训

现场实操培训,请老师傅或经验丰富的员工,对设备实际操作,并对每一步操作步骤中是如何操作,且操作的目的意义进行讲解,保证员工清楚了解操作规范化的意义,让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操作规范。

2.1.3制定人员操作规范化监管措施

首先通过班前会、班委会、队务会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耳濡目染。

其次由于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突发性因素,有些员工在从事某项操作时易走捷径,随意跳过甚至更改某项操作规范。因此,应加强监督检查,对员工的不良作业行为及时制止,并从思想和经济双方面进行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规范化操作习惯。

再次对于习惯性出现不规范操作的员工,要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管理。不仅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而且要对其评价,是否需要调离本岗位。

最后通过技术比武或考试,寻找员工之间的差距,促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学习别人的经验。

2.2科学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

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相互配合进行,操作人员记录设备运行数据,真实反应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及时与维修人员沟通,维修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维修人员应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按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同时做好设备点检工作。

点检维修制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感官和各种仪表指示,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数据及时分析,可以有效防止“过维修”、“欠维修”,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

2.3各类记录分析总结

2.3.1设备运行记录分析总结

各级机电技术人员定期总结设备运行状况,检修人员负责按照检修标准填好当次检修记录,若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影响运行,除组织人员安排应急检修外,追查分析设备故障原因。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设备进行监督检查,操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故障的,根据影响程度对其操作人员相应处罚,并进行操作规范化培训。检修人员检修不到位,检修负责人没有对检修人员检修内容进行细致验收,根据影响程度对其检修人员及检修负责人相应处罚,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设备故障部位或配件已达到使用寿命,做好故障处理记录,以备后续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

2.3.2设备配件使用跟踪记录分析总结

核算员以EAM系统为信息平台查询每台设备配件领用记录、检修人员必须做好设备配件使用方向、更换时间、原因及损坏程度记录,定期对设备配件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为合理制定设备配件移库及采购计划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建立准确的设备配件安全库存量,保证设备正常生产运行中的备件储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操作培训总结第4篇

【关键词】 在职护士;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录像;带教老师

护理学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专业性学科,而护理操作则贯穿于所有专业的疾病护理之中[1],护理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标准、熟练的操作技术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安全、舒适达到治疗效果[2]。因此,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切实提高在职护士的操作技能,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我院护理部在2007年11月—2009年12月期间,护理操作技能采用改良后的新培训模式对在职护士进行操作培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加改良后操作培训的在职护士共计52名,均为女性。职称结构:护士22名,护师27名,主管护师3名;年龄结构:20~30岁27人,30~45岁25人;学历结构:中专29人,大专19人,本科4人。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参照《临床护理教程》[4]及《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要点》[3]的流程标准,对在职护士进行培训。原培训模式:由护理部安排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分别承担所需操作的示教工作,在示教前发放书中制定的操作流程,示教中先分解讲述整个操作过程,然后进行规范操作示教,示教结束后护士自行训练,如遇到问题再请教护士长或示教老师。改良后新培训模式:护理部设总带教老师1名,各部门内设带教老师1名,负责在职护士的操作培训工作;由总带教老师负责细化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经护理部审核后对各部门带教老师进行培训、考核,将带教老师最规范的操作录像制成DVD拷贝到各部门;现场培训程序同原模式,护士参加培训后结合观看规范操作录像进行可视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由带教老师负责对护士进行细节方面的指导工作。

1.2.2 评价方法 (1)操作考核:回顾性对培训模式改良前后4项基本操作(静脉输液、心肺复苏、无菌技术、吸氧)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2)问卷调查:对2007年11月—2009年12月期间全程参加培训的52名护士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7个方面,每项内容以“是”或“否”来回答。共发放问卷52 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新培训模式实施前后4项常用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2.2 52名参加培训护士对新培训模式认知度的调查 见表2。表1 新培训模式实施前后4项常用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例(均分)表2 参加培训护士对此新模式认知度的调查 (n=52)

3 讨论

3.1 改良后的培训模式提高了护士操作训练的效果 通过采取改良后新的培训模式,在职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

3.2 专人负责、实用培训 在院领导支持下护理部设总带教老师1名,专门负责在职护士的理论技能培训工作,各部门相应设带教老师1名,负责对部门内护士的操作训练指导工作。专人负责强化了责任心,通过总带教老师与护理部对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进行细化,护士更明确了操作的要求,由于明确并统一细化了标准,使操作有章可循,不再盲目,观看录像可视训练和带教老师的细节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护士的训练效率。调查结果显示,有92.30%的在职护士认为新的模式提高了护士的训练效率,96.15%的护理人员认为通过操作培训规范了护士的行为。

3.3 制度明确、主动参与 护理部明确了考核制度,将护理操作纳入每月常规质控考核的内容,列入部门内的总护理质控成绩,同时作为每位个人的操作考核成绩列入护士的质控成绩档案中,与奖惩挂钩。利用每月的护士长会议对操作考核情况进行点评,表扬进步、指出需改进细节,同时不断向护士阐述进行操作训练提高护士自身技能的意义。以上措施促进了护士操作训练的主动性,调查结果显示有88.46%的护士认为新的培训模式提高了操作训练的主动性。

3.4 注重人性化服务管理、提高了护士综合能力 临床护理操作需要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因此护士与患者的交流解释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和病情观察能力,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们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护理操作培训中,特别注重加强了对患者评估、病情观察、沟通交流、人文关怀方面的示范指导,并在日常护理操作中进行了强化考核,从而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调查显示:92.30%的护士认为新的培训模式提高了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判断能力,82.69%的护士认为加强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80.77%的护士认为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新的操作技能培训模式,能长久受益于医院在职护士,特别是对新进院的护士,通过观看录像,能得到统一的操作程序和评价标准;也可通过观看录像,可以进一步为个人的操作予以定向、模仿、整合、熟练[5]。4 结论

改良后新培训模式的应用,给护士创造了一个训练操作的平台,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训练的效能,促进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振路.护理程序基础操作手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2.

2 陈利涛,蒲小红,甘秀妮,等.影响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带教因素分析及改革效果探讨.护士进修杂志, 2007,22(4):324-326.

3 《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要点》.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2007年8月.

操作培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在职护士;技能操作;培训模式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娴熟、准确、符合程序的护理技术操作[1]。随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护理技能操作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要求在护理工作中注入新的内容,以更好的贯彻执行卫生部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因此,结合我科护理工作情况,及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切实提高在职护士的技能操作水平,我科在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在职护士采用改良技能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全科在职护士共26名,均为女性。职称结构:护士13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5名;年龄结构:20~30岁18人,30~45岁8人;学历结构:中专4人,大专10人,本科12人。

1.2 方法

1.2.1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护理部技能操作年度培训安排,制定本科室具体培训计划,每周安排1~2项。

1.2.2 操作培训模式 以往培训模式:由经护理部组织的统一标准培训过的总带教老师进行示范,示范前发放护理部制定的操作流程,示教中先分解每个步骤,再按规范示范整个操作流程,示范后护士分散自行训练,总带教老师在旁指导。改良后培训模式:由经护理部组织统一标准培训过的总带教老师演示操作,由他人用数码摄像机制作录像,在关键环节配以文字说明,制作出图文并茂视听教材DVD,放在科室示教室电脑内,并由护士复制回家或复制在自己的手机内观看。每周按计划安排1~2项由科室各级护士轮流示范。

1.2.3 时间安排 以往培训模式:每周安排一晚全科护士下班后集中培训。改良培训模式:每天晨会安排一名护士示范一项操作。

1.2.4 评价方法 ①操作考核:对培训模式改良前后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根据考核成绩≥95分为优秀,90~94分为良好,

1.2.5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录入质量通过双人双份录入、逻辑核查及对10%录入数据抽检等方式控制,抽检不合格率不得超过0.5%。使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χ2检验分析培训模式改良前后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情况的差别(α=0.05)。

2 结果

改良培训模式前后各项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患者满意率调查比较见表2。

表1

改良培训模式前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例,%)

时间优秀良好不合格合计χ2P值

改良前(2009年)26(13.54)106(55.21)60(31.25)192

改良后(2010年)105(40.70)142(55.04)11(4.26)258

78.697

表2

改良培训模式前后患者满意率调查结果比较(例,%)

时间满意不满意合计χ2P值

改良前(2009年)446(91.96)39(8.04)485

改良后(2010年)472(96.92)15(3.08)487

11.399

3 讨论

3.1 提高培训效果 以往我科采用下班后晚上时间把全科护士集中在示教室,由总带教老师现场示范培训的方法。由于我科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护理工作量大,繁忙工作一天后护士身心疲惫,学习接受能力较差,培训效果不好。改良培训模式采用制作的视听、动静相结合图文并茂的教材复制给大家回家看或复制在护士手机中,护士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

培训时间或根据录像训练,便于记忆和掌握,对强化操作程序,提高熟练程度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对新毕业护士按流程步骤练习操作是必不可少的[2]。从表1可以看出各项操作考核成绩,P

3.2 培训时机灵活 使用DVD复制在自家电脑或手机上,便于护士学习时间的安排和选择,避免了传统的方法用下班时间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培训,可充分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

3.3 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以往全部由总带教老师一人示范,改良培训模式由全科护士轮流示范,人人参与,为每位护士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在每日晨会时间安排一名护士示范一项操作,实习同学、轮转护士、我科护士在旁观摩,操作结束后,由观摩护士分别进行点评,最后由总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点评,这样每位护士都提前反复观看DVD并进行训练。一方面示范护士由于是在晨会上示范,有实习同学、轮转护士及全科护士在场观摩,他们是实习同学及轮转护士的老师,都应起表率作用,因此,都提前把操作项目练得很熟练。另一方面观摩护士要进行点评,也会集中注意力进行观看,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护士长点评时首先肯定成绩,再进行细节指导,这样增加了示范护士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3.4 有利于护士贴近临床贴近患者 以往护士长或总带教每月要花很多时间去考核每位护士,不合格者还重新培训、考核,尤其对于部分我科临床操作少的项目,考核时应在示教室完成。改良考核模式利用晨会每位护士示范时当场进行考核。这样就有更多时间贴近患者。

3.5 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在制作各项操作流程时规范了护士用语,特别注重对患者的评价、病情观察、沟通交流、人文关怀方面的示范指导,使护士仪表、礼仪、用语、操作流程统一化、规范化,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由表2可见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了。

3.6 提高了临床教学 把统一、规范的专科技能操作复制给学生,便于学生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学习,同时通过规范培训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自己明确每项操作的规范要求及操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关心患者,怎样与患者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教学工作。

4 体会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理念的更新,护理管理者只有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涵,加强在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培养护士的综合判断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组织学习,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对护士的要求,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的护理服务[3,4]。熟练的技术,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孟秀,刘丽华,李蓉,等.强化护理技能训练的有效性研究.护理研究,2002,16(2):112 113.

[2] 周翠娥.对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方法改革的探讨.中国护理研究,2008,22(1):260.

操作培训总结第6篇

培训载体的选取

参与培训的对象是同一单位中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工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缺少实训教学培训实践。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培训载体,成为了本次教学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点。

初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电缆架设案例”,意图以电力行业最普通、最熟悉工种实训教学培训来指导学员。经课题组演示测试和讨论认为:该案例专业性强,不能在培训中演示与实施,且管理类、技术类等人员难以接受。第二次载体选择,我们选用了“驾驶员培训案例”与“厨师培训案例”。这两个案例的选择具有普适性,能在学员中形成共有话题,培训氛围很快能形成,学员能在讨论中建立实训教学流程、提出各环节注意事项。实践结果表明,培训有效果,能形成共鸣。但是,培训局现于空谈,没有形成实践,学员也不能真实体会到自已面临实践的问题。另外,该案例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培训,缺少团体配合。

针对初选载体的讨论与实践,我们选用“七巧板拼图”游戏作为教学载体。该游戏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学员;占用时间少、难度小、可拓展性强,具有创新性,能结合到生活与生产中;材料消耗经费少,容易准备,占用场地小,便于在课堂上开展;教学过程中有学员动手、教学演示、成果展示;可个人完成,也可团体合作,并能进行作品分享。

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设计

本次培训任务设计是以三次剪纸游戏为载体,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学员体验实训教学过程为目的,通过讨论与总结分析实训中的现象为手段,从而提高学员培训教学能力。任务实施流程充分体现实训教学各环节,任务中有意设置障碍。任务难度由简单到复杂,任务工艺要求由模糊到具体,任务思维由混乱到规范到创新,任务实施流程由不完善到合理,任务组织由个体操作到团体协作。有安全事项、操作步骤、工艺和质量标准,有操作示范和总结点评。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设计详细见表1。

基本行动导向的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中结合培训目标,以七巧板拼图剪纸游戏为载体,不断提升任务难度,进行行动导向设计,从学员体验中发现实训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找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和总结中提炼出实训教学流程,实训教学组织、指导、演示方法与技巧等,从而提升学员实训教学能力。

第一步,聘用观察员。从学员中挑选2名观察员,通过观察员对任务实施过程的观察与发现,找出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现象,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学员的自我发现,更能体现实训教学组织与指导的关键点,具有说服力。

第二步,实施任务,进行实训教学指导。指导过程中提示安全事项及注意事项,收集学员意见,指出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提示实训教学中的一些必然现象。

第三步,单个任务实施后的总结分析。每完成一个任务,首先由观察员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形成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然后由学员补充分析;最后由教师点评分析。

第四步,实训教学总结。小组分别对3次实训任务教学设计的优劣、实训教学中的指导方法、实训教学组织等进行讨论,形成实训教学流程,并进行课堂分享。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分析。

培训实施中的现象与启示

通过多次培训教学实施,我们对培训过程中的现象不断进行观察和分析,将现象展示给学员,总结并启发学员分析实训教学中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培训目标。现将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与实训教学启示见表2。

培训实践中设计了3个不同任务,每个任务的培训目标不同,培训组织形式也不相同。任务一培训目标不明确,学员不能获得预期能力培养。任务二培训目标单一,只解决了具体能力培养。任务三培训目标多样化,以团体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完成个体能力发挥的同时,也培养了团体协作精神。任务二和任务三的组合,或更多形式的组合,可以适应于不同能力培养目标。实践证明,当培训任务一定时,我们应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以及培训条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培训组织形式。

培训流程要清晰

从3个任务实施过程看,一个清晰的培训流程可确保培训顺利实行。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培训流程是:阐明培训目标、明确培训任务、讲解分析理论、作好操作演示、说清安全注意事项、发放工器具材料、作好实训指导、回收作品、回收工器具材料、进行分析点评、清理作业现场。以上是课程开始后的过程,可视具体情形进行调整,如当任务复杂时,可进行边演示边操作,然后反复练习,这时就需要提前发放工器具材料,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在课程开始前,我们还有隐性工作:明确培训目标、分析培训对象、确定培训任务、设计培训方案、落实场地设备、准备工器具材料、测试培训任务、制作质量评分标准等。往往在我们培训实践中会有意无意的忽略其中某些环节,这样可以省心省力,但却会导致培训效果下降,培训目标达不到。

培训指导要筹划

通过本次培训实践,我们有意在任务中设计缺陷,并在指导时明确指出学员存在的错误,以示范方式让学员明确指导方式和收效。首先,培训指导要有依据和规划,即根据培训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培训指导的重点和关注的细节。第二培训指导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安全事项在任务开始前应交待清楚,任务过程中要时刻留心和不断提醒,任务结束后要总结反思,同时还应有必要的安全预案。第三,培训指导时除依据评价标准,发现不良现象及时改正外,还应发现表现优秀现象并予以及时示范。

回顾总结要及时

操作培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口腔修复;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方法

和其他口腔二级学科相比,口腔修复学和新材料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在口腔修复材料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中,新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仅需要临床医生掌握新技术和新材料,护理工作也应及时提高。现阶段口腔科护士基本上都毕业于普护理院校,护士掌握的口腔医学知识并没有完全覆盖新技术和新材料。让护士及时有效地掌握新技术和新材料,是口腔修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对口腔修复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情况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修复科是我院重点科室,共有综合治疗牙椅20台,护士9名,全护士均为女性。全部4名护士为聘用制人员,年龄21~27岁,平均年龄(24.6±1.5)岁;学历:大专3名,本科1名;4名护士的修复科工作时间不超过5年,工作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口腔专业培养和教育,欠缺综合的专科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正式编制护士5名,护士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年龄30~47岁,平均年龄(40.8±7.1)岁;学历:大专4名,本科1名;职称: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士的工作时间长,口腔修复专业的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

1.2方法

1.2.1组建规范化操作指导组 规范化操作组的组成包括2名护理骨干,护理骨干应该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考核组的组成则包括1名主管护师和1名护士长。统筹安排工作应该由护士长负责,小组成员则应负责计划制定,规范操作指导的编写,并实施培训,让培训工作能有计划、有目标、有序地开展。

1.2.2对规范化操作指导进行编写 口腔修复材料比较复杂,因此应按照专业特点将相应的护理操作分成印模类和粘结水门汀类的调制。每类材料应选择典型的商品化产品,对操作指南和说明书进行认真阅读,参考国外相关资料,并总结护理实践经验,在经过指导组的反复修改和讨论后,来对规范化操作指导进行制定,最后应将规范化操作指导编辑成册,并发放到每名护士手中。

1.2.3培训方法 ①首先指导组成员应结合规范化操作指导来进行练习,当操作方法充分掌握后,考核组应对每位指导组成员进行操作质量评估,之后在分组护士的训练中进行标准化操作示教。②将全体护士分成不同小组,并由指导组成员来进行指导培训,每组应包括2名护士,并轮流进行操作练习。定期重点培训一项操作内容,2w培训1次,30min/次。并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小讲座。小讲座后应积极开展讨论和分析,以此来对培训效果进行强化。针对临床工作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应加以点评,以此来对规划化操作的效果进行强化。③新护士的培训重点为讲授;高年资护士则应采用标准示教的培训方法。在实际的培训中应以典型材料为重点,对新型材料和传统材料之间的护理异同点进行总结,进而来开展个性化的培训。对典型商品化的产品特点进行分析,从材料的适应证、性能、组成成分入手,对护理配合要点以及使用技巧进行总结。

1.3科学的考核评价 ①患者的反馈意见:对科室的复诊患者进行不定期调查,调查内容为护士的操作满意度;对培训前后3个季度(共20份)患者的护士操作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②利用自制调查问卷来对医生对护士的护理配合满意度进行调查,站在医生的角度来对意见进行反馈,让护理培训的临床实用性得以有效强化。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

2 结果

培训前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为77.8%(7/9),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为80.0%(16/20);培训后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为100.0%(9/9),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为100.0%(20/20)。培训后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中口腔治疗都是经过医护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完成的,医生能对护士的配合操作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传统护士带教方法主要为高年资护士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完成的,缺乏标准。所以医生会觉得护士的配合比较生涩,护士的护理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让医护之间的合作默契度和工作效率提高,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最终提高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度。

口腔修复科主要是为牙列缺失、牙列缺失和牙体缺损患者提供有效的修复治疗[1],让患者的口腔美观、发音、咀嚼等功能得以恢复[2]。在实际的护理操作中,粘结水门汀类和印模类的调制技术会直接影响修复的最终质量,所以规范护理操作就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自身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操作满意度。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所以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操作流程,有效避免护理操作中只重视步骤、不重视质量,只重视技术内容、不重视患者需求等不足,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得以有效保证,最终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3~10]。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进展比较快,因此探寻以护理技术规范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就显得尤为关键。针对口腔修复新技术和新材料,选择"短、平、快"的培训模式,及时更新、即学即用、让护士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效率提高。同时还应重视提高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让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有效激发,最终提高全科的护理水平。

总之,规范化培训能加快年轻技术骨干的成长,初步完成梯队建设。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规范化护理服务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应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通过紧抓不懈、经常督导和检查,让护理服务实现真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最终来有效满足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洁英,杨晓晖,董臀岩.口腔牙体牙髓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的实践[J].当代医学,2013,19(7):161-162.

[2]林满秋,叶雪珍,陈娇.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2):2242-2243.

[3]王少海,汪大林,邱小倩.提高口腔修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421-422.

[4]林满秋,叶雪珍,陈娇.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2):2242-2243.

[5]高晓明,高晓宇,高珩,等.民营医院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07):274-275.

[6]古仁惠.中医适宜技术八项护理操作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04):2412-2413.

[7]傅建英.我院3a内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分析及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09):1392-1393.

[8]何莉,张凤兰,奚淑平,等.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