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理论学习(合集7篇)

时间:2023-01-10 23:29:04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第1篇

新农村建设中创新村级党建工作的路径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以莱芜市为例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与问题研究

参与式发展理论下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角色转变

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思考

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四个相协调”——青岛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

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率先抢占发展制高点

创新农村党组织领导方式方法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考

大力发展母爱文化打造特色城市名片

把握主线增强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思考

高校校园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论社会公平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论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和谐人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下的高校派建设研究

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发展规律——学习《文选》的体会

创新发展理念打造和谐稳定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构建和谐滨城

关于建立实施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宣教基地建设——全省宣教基地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青州召开

理论掌握群众的本质要求和有效途径

谈谈王乐义精神在我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利用外资方式应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构建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是“十二五”重大民生工程

当前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及其治理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在城乡统筹中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从烟台实践看城乡公共服务发展

社会建设中人文精神的构建路径

网络公民意识的觉醒及其培育HttP://

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原因与对策

积极提升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新兴媒体运用能力探析

中国经济转型提升的方向

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迈进

中国经济所有问题都是财政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既要增加收入也要学会消费

莫让弱势心理动摇对社会的信心

对口号误读的思考

中国主流价值并未沦陷

理论学习第2篇

内容预览: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推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在全国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广大基层,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总体部署,认真学习,热烈讨论。通过座谈会、领导谈心、个别访谈等方法,多种形式广泛地、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找出了自己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的进行剖析。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学习不够主动,学习不……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用户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 点此注册 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 点此登录 吧!

理论学习第3篇

关键词:学习理论;外语教学;认知理论

对于什么是学习理论,目前人们尚未有一致意见。综合对学习理论的已有界定,我们认为,它是指对有机体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的概括性解释。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规律与条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等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理论。外语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因此,揭示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观点的总结与概括,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希望能对外语教学及科研有所帮助。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1.引言

学习理论大体可分为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和认知理论(cognitivetheory)两大理论体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曾在心理学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对教育有过极大的影响,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美国著名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就曾针对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一书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乔姆斯基认为用行为主义方法分析语言必定失败,因为它分析的只是言语表达的表面特征,而只有分析语法的深层结构才能揭示言语中的大量规律。他把语言学看成是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无论学母语或外语都要教给学生规则,学语言主要是学习、掌握语法规则而不是模仿,使用这些规则可以推导、转换、生成句子。斯金纳及其追随者曾试图回答乔姆斯基的批评,但没给人留下有说服力的印象,因此,虽然行为主义方法包含的许多合理部分如强化规律等,仍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思想已明显失去优势。

2.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认知学派开始转向对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成为行为学派的对立派。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只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能否引起以及引起何种反应则要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观点有格式塔理论、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其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情境的领悟或认知而形成认知结构来实现的,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内部过程。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也称“完形心理学”)在德国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有卫特墨(M.Werth-eimer)、考夫卡(K.Kottka)和苛勒(w.Kohler)。“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为“能动的整体”。该学派主张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意识经验中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的总和,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学习的实质在于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一构造完形(格式塔),学习是由于“完形”的出现、通过顿悟突然实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对刺激的直接反应和动作是知觉历程的自然持续,受知觉支配而不受预定联结的支配。完形说肯定意识的能动性,强调认知因素(完形的组织)在认知中的作用,不仅对反对机械主义的联结说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但其理论基础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实验研究也缺乏对变量的适当控制。

(2)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E.C.Tolman)自称“目的行为主义者”,其行为观与早期的行为主义者不同。受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影响,他强调行为的整体性,注重从宏观角度分析行为。他认为行为是整体性的、有目的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目的与认知这样的中介变量;行为习得在于形成对信号的预期。托尔曼还提出了学习的认知理论,认为连续完成一项任务会建立起符号格式塔(环境中的线索与有机体的期望之间已习得的关系)。这些观点使学习理论的研究有了新发展,但他所说的认知、目的、预期等仅是对行为的一种描述而没有认识到它们的本质。

(3)皮亚杰的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

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智力发展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和“认知图式理论”(schematheory)。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如“同化”(assimila-tjm)和“顺应”(accommodation),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同化”指学习者把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加工改变的过程,如果学习者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就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顺应”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同化使认知结构在数量上得以扩充,顺应则使认知结构在性质上得以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皮亚杰认为,主体的认识过程中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图式,schemata),通过对外界刺激的处理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的认识;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物体进行加工、改造、改变的过程,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建构和发展。皮亚杰的这种动态建构的学说更深刻、更全面地阐述了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总体特征,并由此构成了现代认知理论(contemporarycognitivetheory)的核心。

(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J.S.Bmner)早期受到皮亚杰的影响,后来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学说。布鲁纳与皮亚杰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力图将认知发展理论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他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习得新信息(理解新知识)、转换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发现学习法(discoverylear-ning)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去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发现,不只局限于发现人类未知的事物的活动,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是人类已知的事物,如果是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是一种“发现”。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他对学习论和教学论的结合做出的一大贡献,但他把学生的学习发现混同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没有认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而且即使不考虑操作上的可能性,仅就所用的时间来说,发现学习也是不经济的。另外,他的学习理论较为松散,概念使用也不统一,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奥苏贝尔的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D.P.Ausubel)提出了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learning),即认知学习。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在意义学习后,同化过程并没有结束,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改组与重新结合,才能习得并保持知识。奥苏贝尔对意义学习进行了层次、类型的划分,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学习模式,使得教学工作更加具体化了。奥苏贝尔还指出如何协调与整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两条原则以及贯彻这两条原则的具体应用策略:先行组织者(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最清晰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奥苏贝尔对先行组织者、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等原则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序列,以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6)加涅的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

加涅(R.M.Gagne)早年接受了行为主义学习观,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转向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认知学习观点,尤其是70年代后,他在对学习理论的探讨中,试图阐明学生的认知结构,并着重用信息加工模式解释学习活动,被认为是行为主义与认知派的折中主义者。

加涅反复强调引起学习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内部条件,即学生在开始完成学习任务时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另一类是外部条件,即学习的环境,包括怎样安排教学内容、怎样将其传递给学生、怎样给予反馈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等。加涅将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八类,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的联合,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后来,他又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种,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加涅认为这五种学习结果是跨学科的,学校的每门学科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学习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加涅详细分析了学习活动中的信息加工阶段,认为学习活动有注意、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和复述、语义编码和长时记忆、搜寻和提取、反应组织、操作、反馈和强化八个阶段。后来,他又进一步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过程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教学设计,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由八个阶段组成,依次是: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大脑里都发生一个或更多的内部加工,直到学习者用一种外显的操作去反映为止。加涅还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作了系统而明确的阐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论体系。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1.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法学派

外语教学法有两条发展线路,一条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联结性教学法学派”或“经验派”,其发展过程是直接法(DirectMethod)一听说法(Audio-IingualAp-proach)一视听法(Audio-visualApproach);与此相对立的另一条发展线路是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一自觉对比法一认知法(CognitiveMethod),可以称之为“认知性教学法学派”或“理论派”。

直接法产生前,始于18—19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的翻译法在外语教学领域长期独霸一方。翻译法重视语法教学,以翻译作为教学手段和目的,主张用母语教外语和读写领先但却忽视口语教学。为了完善翻译法,20世纪30—50年代,自觉对比法在苏联产生并发展起来。自觉是通过语言分析来理解所学材料的内容含义,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本身而不是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对比则是把外语和母语进行对比。可见,自觉对比法继承了翻译法的“以语法为纲”而发展了对比。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的认知法吸取其他教学法学派的长处,克服了翻译法的极端化、片面性,从而使翻译法得到了发展,因此,有人称之为现代语法翻译法或新的语法翻译法。

理论派和经验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张学习句型要先理解句子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操练,主张学外语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learning);而后者主张通过模仿、记忆、反复操练来学习句型,主张学外语是一种机械性的学习(mechanicallearning)。

2.认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皮亚杰的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学生是积极进行意义建构的个体,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建构语言输入的个人意义和任务的个人意义。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而不要把他们看作被动的语言接受者。

第二,思维的发展与语言和经验密切相关,主要依赖记忆的语言学习不可能产生深刻的理解。

第三,语言任务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何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语言学习中,应利用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在接收新的语言输入时要调整原有的语言知识,以便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体系中。

当然,皮亚杰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如:过分强调自然发展和个人经验,忽视人为干预和直接教育应有的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没有对社会环境的作用给予应有的重视。

(2)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

首先,在外语阅读教学中,激活原有图式和建立新图式非常重要。适当图式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能在阅读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将其激活。学生激活相关图式存在困难主要是因为文章提供的线索不够或学生由于文化差异或学科差异等原因而不具备相应的基本图式。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可采用介绍阅读技巧、背景知识、关键词汇和分析文章题材等手段来激活或启动学生的原有图式。

其次,听力理解过程是听者的已有图式与所听材料交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对于听力理解的训练,应坚持多听(建立声音反应图式)、多读(扩大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便建立有关的各类知识图式。在影响外语听力理解的因素中,所听材料的话题熟悉程度的影响非常明显。为此,可以在听前导入阶段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提示线索,使其建立恰当图式或激活已有图式,从而提高对所听材料的熟悉程度。

理论学习第4篇

(一)目标要求

坚持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会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紧紧围绕“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目标,牢牢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把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不断开创我区商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分析、科学判断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继续保持政策措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做好20__年商务工作,“力争上十个台阶,抓好两个环境建设”,即力争区域合作、对外贸易、走出去、利用外资、内贸流通“510”促销活动、市场建设、市场秩序整顿、口岸建设、信息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十项重点工作上新台阶,同时要抓好政策、作风两个环境建设。

(二)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重点集中学习四个专题,原则上每季度学习一个专题:

第一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广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与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努力促进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要认真学习把握《意见》提出的关于我区新时期的发展定位、总体目标、战略布局、工作重点,深刻认识《意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努力在把握政策、掌握精髓和提高用足用好各项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三是要结合我区实际,深刻审视当前我区所处的环境变化和形势发展,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坚持以改革促转变,深入解放思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推动商务工作“力争上十个台阶,抓好两个环境建设”的落实,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思考讨论题:在全面分析、科学判断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基础上,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做好20__年商务工作,“力争上十个台阶,抓好两个环境建设”。

第二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按照以学习为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组织建设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努力形成营造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9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44号),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方法途径,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党委九届十次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认真查找和解决影响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问题,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使广大(来源:文秘站 )党员真正成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模范、成为讲党性和重品行的表率。三是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结合起来、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与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起来。当前,要特别注意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结合起来,切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思考讨论题:各单位如何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第三专题:深入学习掌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努力提升我区对外开放水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必将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二是深入研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法规、协议及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和掌握协议文件精神,读懂读透相关政策含义,完整准确地把握自由贸易区各种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做到学全、学懂、学通、学透,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应对能力。三是深刻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发展给我区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深刻分析机遇、敏锐捕捉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提前谋划,大胆创新,抢占先机,应对挑战,认真研究和提出主动迎接和积极应对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对策措施,把自由贸易区建成作为重大的契机和动力,不断提升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的地位,全面提高我区的开放合作水平。

思考讨论题:如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发展给我区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努力提升我区对外开放水平。

第四专题: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努力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对于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和艰苦探索中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二是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领会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聚起我区各民族团结一心搞建设的强大力量。三是要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阻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和弘扬各具特色的民族优秀文化,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慎重妥善处理各族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伟大事业中来。

思考讨论题:自治区商务厅作为全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部门,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如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三)具体要求

1.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厅直属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把学习理论与抓住机遇、推进商务事业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结合起来,形成学理论、议大事、谋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目标,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着眼于我区科学发展三年发展计划的目标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以理论的力量来推动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不断提高解决开放合作和内贸流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教育以及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实践者。要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组织学习,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本领,提高各单位的工作效能。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加强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理论素养,帮助党员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2.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各单位要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坚持以党组(党委)中心组为龙头,形成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支部抓落实的理论武装的工作格局,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要落实好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立足部门实际和职业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发挥好党组(党委)中心组龙头作用。建立健全党学习制度,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要把中心组学习与专题研讨、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处级干部的培训,加大输送处级干部和青年干部到各级党校培训的力度。三是落实党支部理论武装工作的责任。把理论武装工作落实到党支部,组织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党支部学习活动。厅直属机关党委将对各单位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行抽查,适时推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参加区直机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深入开展。

3.切实加强对理论武装工作的组织领导

厅直属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加强理论武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理论学习的组织领导。要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拓宽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抓好理论学习培训,推动科学理论的普及化、大众化。要加强对理论学习的指导、督促和考核检查,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要加强理论研究,着力研究影响我区商务工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各级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把学习掌握理论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要对20__年的理论学习作出具体安排并及时报厅直属机关党委。

二、厅机关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20__年度计划

(一)学习内容

1.政治理论:按照本通知理论学习四个专题内容组织学习。年度必读书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十一届自治区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党委中心组20__年理论学习专题资料;《理论学习20__》。

2.法律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五五”普法读本。

3.业务知识:由人事处和各处室根据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四次常务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政策、通过商务部的商务培训网在线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等。

(二)学习要求

1.坚持和完善支部的学习制度。各支部结合学习内容的要求,制订本支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20__年度计划;各支部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年内开展一次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并做好支部学习记录。党员制订20__年度个人学习计划,做好个人学习笔记,交本支部检查。支部及个人撰写学习论文或调研报告,连同支部学习记录本于20__年12月底交厅机关党委检查,其中学习论文和调研报告由厅机关党委安排在广西商务之窗网站上交流。

2.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做好工作结合起来;把个人自学为主,与支部讨论、专题辅导、开展研讨和交流等形式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3.办好讲座或培训班。厅机关年内组织1-2次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或培训班。

(三)组织领导

理论学习第5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巩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阵地,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学习内容

专题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通过本专题学习,努力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发展党内民主、造就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上有新突破,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确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意义,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总体要求,深刻认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着力点。

专题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我市运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本专题学习,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认识我市运管事业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在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扎实作风,不断进取,着力提高推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开创我市运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专题三、认真学习温总理作所的《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精神内涵:

通过本主题学习,深刻领会温总理作所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精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要求,认清交通运输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在交流互动中统一思想认识。

专题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深刻领会新形势、新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进一步增强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重加强执法人员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同时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律行为。

三、学习方法和要求

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将学以致用、付诸行动、推动运管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1、学习方法。中心组学习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自学,围绕学习专题认真研读相关文件,坚持作好学习笔记,注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集体学习,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围绕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采取辅导讲座、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观看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讲求实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积极参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努力做好个人自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或理论研讨文章,努力使自己的学习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做认真学习、深入学习的表率。

2、学习要求。

(1)创新学习方法。加强型领导班子建设,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结合我所工作实际,着眼研究解决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每个中心组成员要选取专题深入调研,形成有深度理论分析、有科学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为我市“十二五”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2)增强学习实效。理论学习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理论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转变思想作风同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把提高理论水平同提高领导水平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文选》

2、《邓小平论科学发展》

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4、《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读本》

5、《廉政文化进机关干部读本》

6、《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8、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在全市“三思三创”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9、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0、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11、全国“两会”精神辅导读本

12、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学习制度

理论学习第6篇

一、“研究性学习”理念之本质

“研究性学习”这一崭新的学习理念,是作为改革在我国沿习多年的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而提出来的。

这一新型学习理念的提出,其实质是在倡导一次学习观念之大转变(大革命),即:由传统的注重于学习者外在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注重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内在思维和情感的自我体验(思路历程);由传统的教师在学校课堂环境掌控的被动、单向、固定学习,转变为学生在社会和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中掌控的主动、发散、交互学习。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将由学习过程中显性的决策者、主角,转变为学习过程中隐性的参与者、配角,其教学功能将逐渐得到淡化(退居幕后,进行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而学习者将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和决策者。

二、“研究性学习”与当代其他学习理念的比较

在当代和当前的教育界,为了突破在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现成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开拓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陷,人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新型学习理念,如“发现学习”、“主体性学习”、“创新(创造)学习”等等。

1、与“发现学习”比较:范围更宽,层次更高

当年,布鲁纳是从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对立面出发而提出“发现学习”这一新型学习理念的。正因为他否定了在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接受学习”,致使其先进的“发现学习”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也招致了失败的命运。

奥苏伯尔认为: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抑或其他什么学习理念,只要是“有意义的学习”就是科学、高效的学习;区别一种学习理念是否科学、有效的标准在于,其学习活动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意义”,即学习活动是否能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同化、顺应)。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正是着眼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意义学习”,即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同时并又不否认“接受学习”在学习者认知结构“重新建构”中的意义,认为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这就比“发现学习”理念的覆盖的范围更宽、站立的层次更高。

2、与“主体性学习”比较:包含了“主体性学习”的内容

“主体性学习”是我国当代一些教育工作者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者主体地位的被忽视而提出来的。但因这一学习理念因其与我国当前学校教学环境的不可调和性,故而只能是纸上谈兵,而无实在的意义。

而“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理念,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从根本上确定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就包含了“主体性学习”这一学习理念所要说明的内容。

3、与“创新(创造)性学习”比较:更具实在性和操作性

“创新(创造)性学习”这一学习理念,是我国当代一些教育工作者结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创造)型人才”这一命题提出来的。

当然,培养大量“创新(创造)型人才”应是教育所要承担的根本任务之一,但却不是教育所要承担的唯一任务。当代教育所要承担的最根本任务应是:使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能将自己的智慧优势发挥出来,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就要求培养:1、具有社会认同感,即愿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出力;2、具有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效力的智慧能力;3、其智慧能力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密切相关,即社会需要其智慧能力的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是多元的,即需要的是各个方面的,各个层次的人才,而绝不仅仅是所谓“创新(创造)型人才”。从人才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缺陷;如为其与生俱来的天赋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天才”,即“创新(创造)型人才”,否则则成为碌碌无为的“庸才”,甚至“蠢才”。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通过不断的吸收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建构意义的知识和技能,而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发展、成熟并活跃(更具活力——即创造性、创新性)的过程。在中小学阶段,因学习者认知结构主要处于发展阶段而不够成熟,虽然其活跃性从其学习过程来看十分强烈,但却是非常幼稚的,其创造性和创新性从学习结果来看都是极其微弱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对中小学而言,“创新(创造)”与“学习”是不十分和谐的,而因“创新(创造)性学习”的提出,其实在性意义不大,而其操作性更是难以把握。

反观“研究性学习”,1、着眼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研究体验,2、着眼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建构,3、着眼于开发学习者的天赋和智慧潜力。因而在教学理论上更为合理,故而更具实际教学意义和实际操作性。

三、“研究性学习”之实施要义

提出“研究性学习”这一先进的学习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在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实施这一学习理念。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批判”的学习观、学术观,乃至人生观。

2、达成“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是通过自我内省式学习——即不是外在的、强加的、被动的、要我学的;而是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我要学的,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

3、“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在于学习者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我们周围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

4、“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者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去研究各种相关资料,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其中的人、事、物,从而得出相关的令自己信服的结论。

5、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即:漫游环境:不经意发现问题深入环境: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结论返回环境:验证结论、发现不足、弥补缺陷。即采用“问题解决式”学习方式。

6、成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高效学习环境的营造,其核心即各种学习资源在学习者学习环境中的科学(符合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理论、学科结构理论等)配置。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基础——高效学习环境的建设

所谓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高效学习环境的建设,应包括“现实生活环境(现实环境)”和“网络学习环境(虚拟环境)”两部分。

(一)现实生活环境(现实环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现实生活环境,即学习者日常赖以生活、工作、学习的生存环境。学习者只有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才可能产生、发现各种需要解决或感兴趣的问题,也只有在这样的现实生活环境中才可能对自己需要解决或感兴趣的问题着手进行解决。这一现实生活环境,包括:

1、课堂:学习者从教师的教学中和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生活: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

3、社会:学习者从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问题。

4、课外:学习者从课外读书或其他活动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5、自我:学习者对自我在身体、健康,以及成长中的各种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中有诸多困惑,需要了解、研究。

6、其他。

(二)网络学习环境(虚拟环境)——研究问题,寻求解决。

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即通过网络给学习者营造一个深入学习、协作研究、成果的理想场所。

1、网络学习环境建设的重点、难点、核心和关键在于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这又包括学习资料资源(媒体资源)和远程协作学习资源(人际资源)两大部分。

2、学习资料资源的建设,即网站学习资料库的建设。

3、远程(基于局域网或广域网)协作学习资源,包括:某一课题的共同兴趣者,某一课题的合作研究者。这里没有指导者和教师(没有权威),有的仅仅是平等的商讨(研究)伙伴;没有唯一正确的结论,有的仅仅是略为高明的思路;没有“教”——不必听别人的;只有“学”——可以借鉴别人的思路、方法和结论来拓展、印证自己的思路、方法和结论,从而超越别人的思路、方法和结论。

五、当前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应防止的偏差和误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和教育改革是关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大事,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科学而审慎,否则就会贻害子孙,延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和教育环境中,任何教育改革措施都不能偏执一端或矫枉过正,“研究性学习”也概莫能外。

1、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的“双基训练”。

十分强调“双基训练”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长处和短处,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技能功底扎实,但其认知结构中的活性不足,致使其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正是为了弥补“双基训练”的短处,即增强其认知活力。但却不能就此否定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双基训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要知道加强“双基”可是近代教育改革的经验总结,是凝聚了无数教育家的心血的结论。用现代学习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学习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通过不断的吸收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建构意义的知识和技能而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发展、成熟并活跃的过程。而“双基”不正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用以对自身进行有意义构建的知识和技能吗?离开了“双基”,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岂不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了吗?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为:在一如既往地扎实进行“双基训练”的基础上,广泛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才是我们应采取的科学态度。

2、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的“接受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无论对什么学习内容都要进行深入剖析、仔细研究一番不可。只有当学习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时,或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进行“研究性学习”才有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意义,只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会受到学习者的欢迎,从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也只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可能真正提高学习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否则,只能算是隔靴搔痒,画蛇添足了。

因此,学习者在大部分时间里,所应该接受的还是传统的“接受学习”。而正是因为有了“研究性学习”对“接受学习”不断的活力补充,传统的“接受学习”才更富有心理学的意义,即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在传统的“接受学习”中搞好扎实的“双基训练”的基础上,给学习者营造一个完善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和空间,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志于开拓教育市场的企业,以及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六、指导“研究性学习”之健康发展的科学理论——社会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理论学习第7篇

双机制学习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有两种机制,一种是联结机制,一种是运算机制。当人们运用联结机制来获得知识时,就称为“联结性学习”;而运用运算机制来获得知识时则称为“运算性学习”。有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只需要用联结机制,也即只要通过联结性学习就可以完成,这类知识一般只有信息意义,而无智能意义。所谓信息意义,是指个体作为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懂得或把握的经验,如识字或把握单词是学生进行和各种学习必不可少的。所谓智能意义,是指在把握知识或经验过程中能使个体形成一定的认知操作方式,即可以发展个体能力的知识经验。联结性学习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知识的信息意义。由于个体的联结机制是和生俱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联结性学习无所谓难易。另一方面,有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则需要经过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相当于智力活动)才能实现。当个体在通过相应的认知操作活动获得知识或经验时,既获知识的信息意义,又获得知识的智能意义,并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认知操作方式(即运算性学习机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以往的运算性学习而逐渐形成的。例如,数学知识会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数理逻辑运算方式,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智能意义。由此可见,有的知识对学生只有信息意义,如懂得用水灭火、用土阻挡洪水等;有的知识对学生只有智能意义,如智力测验中的推理新问题等;有的知识既有信息意义又有智能意义,如学会算术的四则运算等;而有的知识既没有直接的信息意义,又没有智能意义。

双机制学习理论给我们一个启示: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习有关的两种机制的改善。因此,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原则:

1.互补性原则,即把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承,不可偏废的。我们既需要学习具有信息意义的知识,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需要选择同时具有智能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实际上,理论知识、抽象知识或有联系的知识要比事实的、具体的或孤立的知识更具有智能意义。在中小学的学科中,一般而言,语言、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信息意义成分更多;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智能意义的比重更大,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学科各安闲发展联结机制和运算机制上的功能。

2.整体性原则,即要重视提供具有发展学生这两种机制所需的完整知识给学生。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做到学习内容知识和应用策略知识并重。所谓内容知识是指有关现象、事实、概念、原理、规则以及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它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新问题;中小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属于这种知识;所谓策略知识是有关信息加工策略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它主要涉及到如何感知、记忆、理解信息,如何组织学习内容,思索和解决新问题等。这两种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分别发展学习者的联结机制和运算机制。人们常说的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可以解析为通过内容知识和策略知识发展具有智能意义的运算操作机制,比仅仅通过内容知识完善具有信息意义的联结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能力。

3.阶段性原则,即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选择促进学生气能发展的材料和教学活动。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探究,儿童思维或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出生到青少年期间一般经过四个质的变化:即从动作运算思维到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和形式运算思维。那么,我们应抓住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有利时机,向他们提供的学习材料逐渐从以信息意义为主过渡到以智能意义为主、以信息意义为辅,或根据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的新问题给予相应的补救办法(如诊断其哪种机制存在新问题,提出策略)。教学的层次也逐渐从事实水平(主要提供有信息意义的、以具体、事实现象知识为主的教学层次)向概念水平(以解析事实、现象之间关系的知识为主的教学层次)、概括水平(强调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为主的教学层次)和个人应用水平(强调认知活动和个人情感相互交融,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认知结构中并迁移到对其它新问题的解决上的教学层次)。例如,当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发展阶段(约2—7岁),正是他们守恒概念发展形成时期,假如没有大量不同外形体积或时间观念的感知,就难以发展他们这方面的概念,也就无法促使他们发生思维方面“质”的变化。语言也是如此,假如学生没有一定量词汇、句子和篇章的积累,要让他们理解语法和语音的规律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没有事实的积累,就没有概念的形成;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就没有智能的发展。

4.适应性原则,即有意识采用相应认知策略来促进双机制机能的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学生那种具有智能意义的运算机制或操作方式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维特洛克(M.C.Witrock,1974)提出发生式策略进行教学。这种策略鼓励学生形成有自己特征或意义的认知方式来学习知识。运用该策略时教师可答应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会组织自己的学习内容,将所学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分清学习的顺序和重点,利用元认知(一种对认知活动本身的认知)策略进行理解监控,学会在把所学的知识、规则迁移到其他背景的过程中产生新信息和旧知识之间的联想。教师需要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结、概括或确定一段内容的标题,找出中心思想,甚至画出反映学习内容的主图。学生把新信息和其认知结构联系的活动越多,其加工的深度就越大,对学生操作(运算)机制的发展就越有利。而为了使学生的联结机制更早地成熟起来,教师可以利用辅导性策略加强教学。这种策略明确、开放性地提供许多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要素、事件,积极主动地引起学生的注重,向学生说明学习的目标,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其功能在于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学生可以集中更多精力、用更短时间形成知识结构,发展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