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价值观(合集7篇)

时间:2022-12-11 03:03:14
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第1篇

关键词:利益,价值,积极性

在现代的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中,现代化成了我们社会一个重要目的。期中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的部分机能被机器取代的程度。电脑使得人的记忆失去优势,行走因为机器的快速而变得不可忍受,身体因为空调和暖气而对温度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福音,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如在现代的社会中,利益问题成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人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利益,这变得现实合理。其中我们都知道,个人利益分配、个人价值和工作积极性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价值是通过个人利益的分配体现出来的,同时工作的积极性也受个人价值观和利益的影响。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教师社会价值的实现表现为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递着人类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帮助社会培养和训练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和技能,使人力资本有着创造发展物质文明的无限潜力,从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其次表现为对社会精神文明的促进与促进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维护传统美德的价值。传承着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传统礼仪和信仰。对于教师的在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我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对于一个社会的个体,我们都会为自己的利益做些努力,在价值的实现中,我们都是用利益来体现的。这也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问题。那么对于教育系统的老师的利益分配、个人价值和工作积极性三者的关系,我们该怎样处理好呢?

一.教师利益分配倾向

在现实中,对于教师的利益分配问题,很多管理者都是存在着这两个倾向:

(1)一种倾向是只看“勤奋”,忽视工作实绩,只管缺席执行的情况,不关心教育效果的好环。

(2)另一种倾向是只以教师工作最终结果(如期末考试的成绩等到)作为衡量教师利益分配的标准。

二.消极影响:

(1)对于这两种教师利益分配,都会造成教师对作为教师的价值观走向偏差。使他们所理解的伟大的职业带来误差,这会严重影响他们对教师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甚至会严重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什么都是从利益出发。

(2)对于只看“勤劳”倾向的政策是一种做法极易产生形式主义,而且常常不能获得实效得做法。它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从而导致学生没学到知识,文化的火炬没有传承下来。致使家长失望,严重的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来说的人才的发展。

(3)对于只看“最终结果”倾向的政策从表面看,似乎合理,但这种做法忽视了教师所面临工作(学生)的原基础,忽视了教师工作绩效显现的长期性。这极易挫伤那些尽了最大努力却因客观条件不佳或效果不明显而暂时落后的教师群体。甚至会严重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走向极端。假如一个利益性极高的老师,他会不会为了利益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呢?这些没有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的做法有可能会提高学生的质量吗?这些行为甚至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偏差,带来学生心理上更严重的负担。

(4)许多教师十分关心自己的利益,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取得相应的报酬,但在横向比较后,由于有较浓的个人色彩,倾向于过低评估他人的绩能和过高评估自身的成果,“利益分配不公”的想法随之而来,并越发强烈。使得自身的愤怒情绪越来越膨胀,不理性心理使得他自己变得不可理喻。

(5)因客观或主观因素导致的“不公平”,利益分配引发的矛盾冲突。常常会使一些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上课情绪,更影响教学质量。除外当一些教师自感利益受损时,极易产生冲突局面,严重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安心工作的现象,如怠课、“病假”等。

(6)一些教师对“公平”理解的主观性、片面性会使得他们产生对其他一些教师和管理者的不满,甚至会做出有损其他教师利益的事,导致整个教学队伍混乱,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相互竞争。甚至出现明争暗斗的不良事件,使得学校的名誉扫地和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三.带来这些影响的原因

(1)教师的在工作中,无可厚非的要受到学校地规章制度制约,除外在我们国家有句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在现代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着想,对于教师,这只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人总要维持自己生活需要的要求。除外有些性格极端的教师不愿意自己在同样的工作下,但却不天渊之别的待遇,甚至是自尊心的不平衡。

(2)学校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工作目标的设置,但是,实行目标管理、产生目标激励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再则同样的目标对不同教师个体而言,激励作用的大小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目标是由人的某种需求产生的,而人的需求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多元性,只有当人把某种需求作为一种目标时,才能在心理上产生达到目标的愿望,激励的作用就由此而产生。所以笔者认为出现这些情况最大的原因是管理者的管理政策出现严重的问题。

(3)由情意因素引发的。这主要是由于管理者与教师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对于一些管理者,他可能会因为个人因素对一些教师的情感的问题,从而使得他在对这些教师的利益分配时做些不公平的事。这些一般发生在任务选择、职务晋升、福利待遇、考核奖惩、进修机会等方面。因为在学校组织中,对教师利益分配的决定权并非在教师,而在学校的管理者。

四.我们怎样改进现代的教师的利益分配问题

显而易见,对于上述两种做法都有各己的利弊,那么我们如何来改进呢?笔者认为要改进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寻找到一种既能反映教师努力程度,又能反映教师工作成就的评价体系,做到两者兼顾,从而消除利益分配不公带来的冲突。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这种理想的教师评价体系目前尚未形成,但作为管理者应在此方面多思考,尽可能避免教师考核评价的片面性。

五.具体做法

(1)绝不能单独的,简单的以只看“勤奋”或只以教师工作最终结果(如期末考试的成绩等到)作为衡量教师利益分配的标准。因为那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会导致团体的不和,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的出现。

(2)对于教师利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小组的调查、同事间的反应、每季度对教师工作的检查或期中期末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来对教师的利益分配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也可以添加对教师工作的勤奋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的因素。因为作为教师应该更懂得人性化,理解人性需求。使得他们资源的热情的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3)作为管理者决不能简单的把任务选择、职务晋升、福利待遇、考核奖惩、进修机会等事项简单的和教师表现或学生成绩挂钩。应该按其所能选择任务,有时也该安某个年份给某些有需要的教师换一些更人性的位置。对于职务的晋升,管理者应该给适合年份的教师和工作表现好的教师进行提升。对于福利待遇,应该平等对待每个教师,该有的大家都有,没有的大家都没有。对于考核奖惩可以给老教师稍微高一点,毕竟工作久了,工作经验也高一些;还可以给评优的教师高一点,形成公平合理竞争,但不可让奖惩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者相差甚远。对于进修机会应该公平公正,给有能力的教师们进行再提升再学习的机会。毕竟人活到老也要学到老。当你给他们的待遇的公平的,那么很多冲突就会消失在无声无影之中。这样教师们也会尽其所能的做好本分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贡献出自己一生的所学。

(4)管理者在利益分配问题上要努力追求公平,不能因为个人因素,而造成人为因素对教师利益分配的不公平。

社会价值观第2篇

【关键词】孔子社会价值观精神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极为深远。而价值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那么儒家道德价值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之主导,而孔子的思想却是儒家思想之原典、源头所在。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等弘扬和尊独,宋明理学各派的阐释和复兴。孔子的思想一直被统治者奉为正宗学派,作为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天下征战自诸侯出”、“八佾舞于庭”(《论语•季氏》)的环境。而孔子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畅怀大志的“弘道”之人,面对乱世,他主张道德、经济、政治等价值相结合,以达到复礼的地步。而他在社会价值观上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其提出的仁义道德对于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统治人民的价值功能思想;提出关于仁义道德是维持人类社会的根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以道德作为社会的支撑、以正名作为社会的原则、以“庶、富、教”作为社会的条件、以“修己安人”作为社会的宗旨。这一系统的社会价值观在当时虽没有被统治者所充分利用,但其思想价值却是深远而重大,这一思想也被后世一直继承发展并推崇。其其中的意蕴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动力的结合并促动支撑的。而其社会的发展无外乎需要四个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军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支承点。离开这四个支承点,一个社会很难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始终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相结合,以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贯彻。孔子在这点上是这一思想的发创也表现尤为突出。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和主导。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会的维持、任何国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的,“足食”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兵”是维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使民以时”,在中国这样的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就是农业经济,而其发展的条件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使民以时”的,从而促使人民安定生产而粮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认为一个社会、国家光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备的社会制度仍然不够,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主导是“信”,是“仁”之贯彻,即是仁义道德要在社会生活得以贯彻、得以普遍。只有这个核心之支撑才能让一个社会、国家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只有道德作为社会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的贯彻,才能够是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社会才能安定、稳定。

在孔子的社会价值坐标中,仁义道德是高于其他社会支承点的,高于一切价值。道德高于生产、经济、利益、军事、艺术、宗教等等。早整个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是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上的地位。

孔子身怀救世之情怀,一方面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寻求到其支承点的所在,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同时把道德做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支承点。这一思想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后的统治者当作统治国家的思想发扬广大。

二正名主义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

孔子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让孔子感到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需要有支承点之外,还需要正名定分,认为“政者,正也”。他目睹当时各种制度的崩坏且人伦失常,他认为当时各国之所以出现“子弑父、臣弑君”、“天下征战之诸侯出”的状态,是因为名分不正、人伦不常,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要“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论语•季氏》中记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认为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社会的崩溃。所以应该要“克己复礼”以正名。

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应该需要一个明确贯穿于整个社会领域的原则,孔子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认为这个原则就是“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的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只有正名,才能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的发展。

在孔子的理想中,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有常的,应该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而贯彻这样的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则就应该是“正名”。通过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来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状态,使得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敬其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孔子这一思想也是给后世之影响深远且重大,后来被董仲舒等发扬广大,且一直被后世的统治者作为治世的重要原则。另这一思想对于人们的正常人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给人伦的正位提供重要的原则。

三“庶、富、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一个社会的良好模式莫过于人口众多、生活富裕、道德文化发达。而这把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富裕、人们道德高尚三者并重是孔子。

在春秋时代,儒墨道法等都在寻求着一个社会的良好发展模式,而其中大多都认为人口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因为在当时,无论是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主体还是作为军事力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人口众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强盛的标志之一。孔子也看到这一点,并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国家兴盛和强大,首先应该要惠政于民以发展人口。而在当时发展人口有两条途径:一是使本国人民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从而繁殖人口,另一个就是通过本国的各项惠民政策使得其他地方民众来到自己的邦国以增加力量。而在孔子看来对于发展人口的具体举措就是《论语•子路》中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远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吸引外地人才。朱熹说得好:“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也。”(《论语集注)卷七)所以,首先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增强国力,使“近者悦”。使得本国的人口得以安居乐业。其次就是广开言路,知人善用以“尚贤”,使得外地人才闻风而至。

孔子在看到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外,还主张应该惠民爱人,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富裕起来,因为在孔子思想里一个社会真正的兴盛不是作为君王和官员的富裕,而应该是百姓人民之富裕。《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其可劳而劳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仁民、富民,主张限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应该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富裕起来,这样一个社会才真正谓之发展,一个国家才得以有强大的民众基础。

在注重人口因素和人民生活的问题上孔子还看到了精神文明和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活的丰富固然能够带来精神文化的进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但同时在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饱暖思淫欲”,随着物质财富、享受欲望在不断积累和增加,“者富,多信者显”,贪婪,自私狡诈,阴险毒辣等现象也随着增多。孔子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提出在“富”的基础上发展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对人民的“教之”。在这一点上,孔子可以说极其睿智、眼光长远的,极大地超出了当时各家学派有识之士的思想。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众多之人才,他深深的看到了精神文化的塑造、教育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要加强精神道德的塑造,要进行对人民教育宣传,要使得“民信之”。

而且孔子把“德”与“礼”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认为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做到以“礼“统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以说孔子是有机地把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人口因素、生活水平和精神信仰结合统一起来。他看到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道德沦丧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道德文化建设。这一思想也值得我们今天所借鉴。

四修己安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

孔子一生中以君子具有“仁“之品德是为“成人”。而“仁”的内容却包含多重,但无论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还是“忠恕”之道,映射到社会领域那就是“修己安人”的价值观。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怀着“修己安百姓”的终极情怀,而落实这“修己安人”的社会宗旨。在他看来,通过”修己“而达到“安人”的目的,进而起到改变社会的作用。“安人”是经世之道、治世之道。可以说安人之道体现了孔子的强烈社会历史责任感。

在孔子的思想中,济世救民的社会最高宗旨是子贡所提出的: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博施於民而能济众”是最高的社会宗旨,是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圣”了。在孔子肯定“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为圣境的同时并认为其落实到社会生活层面上就是“修己安人”。而“修己安人”这一社会宗旨是通过“为仁由己”从而“能近取譬”般推己及人,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落实的。

孔子认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十分重视主体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律的方法,来大到”仁“的境界。然“为仁”、“修己”的内省、自律截是为“立人”、“达人”进而到“安人”的目的。孔子带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舍生成仁之信念,怀着“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终极情怀,把“修己安人”作为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并认为通过“内省”自律达到“修己”进而“立人”、“达人”、“安人”,实现“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怀之”的价值理想。

孔子这一思想后来在《大学》中被进一步发展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思想。也说明了孔子这一社会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并被后世发扬成重要的社会宗旨。

五孔子社会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脉,礼乐文明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而孔子一生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其社会价值观为后世治国治世提供了重要标准和规范,也是值得我们现在探索和寻思的。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其系统的社会支承点结构;也离不开社会本身各项条件的存在;另作为人与人所结成的社会必然要有重要的原则和主要的宗旨,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体发展,另一方面又同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助,而这就需要既要明确人伦,使得各得其位,还要人际关系是互利双赢,从而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健康有序的发展。

而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权责不清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书目】

1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赵馥洁著:《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赵馥洁著:《价值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钱穆著:《孔子传》,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7王恩来著:《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8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9齐冲天等编译:《论语》,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10【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注释】

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第2页

道德高于一切价值问题详见赵馥洁教授所著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一书中关于儒家道德价值论的阐述。

(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

社会价值观第3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三个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其自身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道德范式、政治方向、文化基础、伦理基础与结构。包含: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倾向、中国特色、伦理基础、社会范式自信、个体发展与社会一体的伦理范式

[2]。

(一)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更加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对于物质文明或者说物质利益的追求,是生存和发展之本,古已有之。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说,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艘嬲茫?失?嗽蚩臀匏?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古人尚且知道追求物质文明和提高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更何况在当今时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

(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层面提出的科学要求。实现自由、崇尚平等、保持公正、法治立国,都是在社会层面体现出来的价值规定,社会主义要发展,不能偏离这个轨道。

(三)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全面性和系统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本质比较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经济核心价值观、政治核心价值观、文化核心价值观、生态核心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及人本核心价值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包括这些。两者除了在生态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共同点之外,其它的核心价值观都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3]。

(一)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

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源于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内涵是个人主义,即个人权利至高无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对外输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观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具有它的正面因素和消极作用。正面的积极的因素主要包括反封建专制主义、个人的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以及“天赋人权”等。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因素首先在于对个人权利的极端推崇,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权利至高至上。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因素其次是它能够引发西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说美国屡屡发生的涉枪犯罪案件、对其它国家的干涉造成的对本国发展的影响。因为美国把向全世界推行美国政治价值观作为其施政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要在推行“民主”上加大投入,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为了确保美国国家安全,在全球扩大美国的利益和输出美式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内涵更强调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目的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民族合力和精神动力,结成团结和睦、积极奋进的精神纽带,从而带领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实现富强、富裕。两种价值观从本质上是相对的。综合比较起来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符合人类历史的科学发展规律的一种更加科学的价值观。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容易扭曲人们的三观,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市场经济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影响,催生了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不良倾向。要反对“四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锦涛同志曾经寄语青年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奋斗拼搏在人生广阔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的价值和青春的风采。在为党、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来提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确立国家价值目标。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是一种政治理想、政治境界的国家目标。第二,从社会导向上来看,要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追求。社会价值的追求,其目的和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到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第三,从个人角度来讲,就要注重个人的行为准则。个人的行为准则来源于对个人价值的遵循,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重大。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三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要倡导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三者的和谐关系。第一,兼顾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第二,实现政治理想、社会导向和行为准则的有机结合。第三,实现国家目标、社会价值追求和个人价值遵循的有机结合。只有把三者科学地统一起来,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使我们的青少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获得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的双丰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富强以及个人价值目标。

社会价值观第4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观冲突调适

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深刻变革,是当代一种世界性、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复杂而深刻的转型时期。就其整个过程来看,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即旧的社会价值体系消解、失效,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生成、发展。社会转型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多元价值观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

一、价值观与社会转型

价值观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观念形式,是集中体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和追求的态度、准则、目的、理想,并以评价方式发生作用的、较固定的取向性、评价性的价值意识体系。它具有以下功能:第一,价值观的核心是价值目标、价值追求,它使主体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具有定向功能;第二,价值追求就其内容来说,是对主体利益的追求,因而能激发主体的热情和意志,对主体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第三,价值观使价值主体强化或增加一些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行为,抑制、克服一些与自身价值观相矛盾的行为,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调节社会生活和改善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

社会转型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转型一般指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换。它既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包括社会制度的转变和社会体制的变革;狭义上的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的转型,特别是指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以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竞争和利益导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本文的社会转型主要指这种狭义意义上的社会转型。

我国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其一是结构转化,即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等均在发生转化;其二是机制转换,即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沟通机制、社会流动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等也都在发生转换;其三是观念转变,即随着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的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1]

二、价值观冲突的基本态势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不同层次和许多不同的方面,但从冲突的态势和基本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对立。我国现阶段坚持一元价值指导思想,主要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具体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坚持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转型造成了主体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不同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在这些特殊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形成不同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人生价值并由此发生冲突和对立,致使一元主导价值观的地位发生动摇,作为其核心的政治思想理念与道德理想理念为更现实的生存斗争、生命发展观念所淡化。

第二、个人主体本位与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冲突。市场经济的实践,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人利益,它唤醒了人们的个人主体意识,凸现出个人的主体性。但由于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很容易滋长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可能滑向个人主体本位的深渊。“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以及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等,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准则。”[2]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是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要求坚持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兼顾合理的个人利益。这与上述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三、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为政治与道德的力量所掩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日益凸现,适应这一转变而形成的价值观(如奋斗、选择、创造、竞争、注重经济利益等)便与作为道德与政治主体相适应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如重义轻利、重“理”轻欲、提倡“中庸”而扼杀进取等观念与个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客观要求很不适应。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当义与利相悖时,取利而忘义成为许多人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探析

导致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分化以及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与冲突重要原因。

首先,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价值观冲突。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化速度加快,社会结构要素的类别增多,社会结构诸要素间的差距拉大,体制外活动增加,民间非政治性的经济活动群体也增多,由此社会结构由总体性行政整合型向分化性契约合作型转变。地方绝对服从国家的总体生存模式向地方社区相对独立生存模式转变。国家再不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利益的分化使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间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异质性明显增强,地方社区独立性增强,单一的“全国一盘棋”格局为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所取代。由此造成了个体(地方)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冲突。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极其缺乏,只能远离资源分配的权力中心,当社会利益的需求强烈而致富机会短缺时,有些社会成员会不顾自己的条件,用非正当方法去获取利益,而当卷入越轨行为的人数量较多时,消极价值观产生的条件就成熟了。这些与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在现实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消极因素,经过一部分越轨人员的相互交流和补充,构成了消极价值观,它的一些解释系统和行为方式被相关的人所认同和共享。如此,消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再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计划经济强调集体与社会优先,市场经济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张扬人的主体性;计划经济要求的是一种附属关系,而市场经济要求一种契约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政治忽视经济、强调精神忽视物质、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忽视利、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个人价值为基本特征的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放观念、法制观念等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同时并存,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四、价值观冲突的调适对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冲突,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提倡多样化,坚持主导性,在法制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各种价值观冲突,在实践探索中寻求交流、理解、沟通,逐步达到共识。

(一)坚持价值观“一元”与“多元”相统一。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观都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并有多层面的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第一,面要努力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之间保持平衡;第二,又要承认其各自的合理性,对各种价值观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用主导价值观去代替一切、将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的做法,力争冲突各方的融合或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以有效消除相互冲突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

社会价值观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关系;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11-0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明确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党的十报告还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从普通逻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角谈点认识。

一、形式逻辑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是反映事物范围和本质的思维形式。概念有“属概念”或“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 concept)和“种概念”或“下位概念”(subordinate concept)之分。“属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内涵较小的概念。如在中国人和云南人两个概念中,前者就是“属概念”。“种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小、内涵较大的概念。如云南人和中国人,前者就是“种概念”。“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或“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

概念(concept)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从概念的外延(extension)方面来说的。可分为相容关系概念和不相容关系概念两大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每一个概念之间以及每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概念。两个概念,若其外延存在相同的部分,即为相容关系,相容关系的概念亦称相容概念。相容关系的概念有外延全同、交叉、包含三种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全同关系,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即为全同概念。两个概念的内涵完全相同,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同一关系,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即为同一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全同相容关系概念和内涵相同的同一相容关系概念,与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四个或五个概念之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patriotism)为核心的民族精神(The national spirit)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spirit of the time);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虽然是具有相容包含关系的概念,但不是全同关系和同一关系概念,因为它们的外延和内涵不完全相同。前者是“属概念”,外延大,内涵小,构成其基本内容的每一个概念(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是“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或五个概念,虽然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但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们彼此的外延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叉,因此,它们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构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层面或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或中观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或微观层面构成。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念是外延相同的相容全同概念,也是内涵相同的相容同一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与“三个层面”中的每一个层面概念的关系是具有相容关系的“属概念”或“上位概念”与“种概念”或“下位概念”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关系,或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真包含”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每个层面的构成内容彼此都存在一定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每个层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外延交叉的相容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外延大,内涵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是“种概念”或“下位概念”,外延小,内涵大。它们的关系是“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概念或每个层面的构成概念之一都存在“真包含”和“真包含于”的相容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或者是国家层面概念或社会层面概念或公民个人层面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真包含”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或者是富强或民主或文明或和谐或自由或平等或公正或法治或爱国或敬业或诚信或友善等概念“真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是相容关系概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概念,彼此是具有相容关系的交叉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是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其方法论意义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国泰民安的保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准则服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和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服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目标)的关系,实际上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第一,二者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二者都是中国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体系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兴国之魂。第三,二者都是先进的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二者是前提和高度概括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所依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3]第五,二者的内容和范围和侧重点不同,但本质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而且还涉及改革开放、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等内容。范围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侧重点也有差别,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宏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微观和具体,但二者在本质上和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社会价值观第6篇

关键词:价值 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及其特征

(一)价值

1.价值。哲学的价值范畴是表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即对人的有用性。主体是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产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客体自身的属性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人的需要构成价值的主观条件。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价值是客体及其属性在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形成的为主体服务的效果。价值的实现,一方面要有客观条件,一方面要有主观需要,二者缺一不可。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观现实所持的态度,或者肯定或者否定,即表明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在什么意义上满足主体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的需要。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之中,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是主体需要与客体自身属性的统一,这是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以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尺度的体现为实质的,所以,价值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人的问题。

2.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思想理论,是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内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人的认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与本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理论。一类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形成价值理论。前者是追求真理,解决是什么事物的问题;后者是创造价值,解决做什么用的问题。在价值理论中,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形成一定的价值目标、价值理想。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成为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和行为规范。

3.核心价值体系。人们关于价值的理论,在思维中形成的主次、轻重、高低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体系。在价值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最根本地位上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里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因社会制度、历史时代、人们需要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取向,构成了复杂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最根本的地位,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和前途,规定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

(二)价值的特征

1.社会性: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人的价值是在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人生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就是人们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生价值观就是人对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态度和认识。

2.能动性: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人们利用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动的创造力。人们以自己有目的的劳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物质形态价值和精神形态价值,都是人们能动创造的结果,是人的价值的体现。

3.历史性:人们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在不断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时,同时改变自己的思想方式。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理念、价值观点和价值评判,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行为和价值实践,使价值具有历史的时代感。

4.双重性:人一方面进行创造活动,生产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人们又是自己生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消费者和享受者。人既是价值物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物的消费者,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始终是手段和目的统一。

5.差别性:由于人们生存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社会地位的不同,在体力、智力、意志、兴趣和主观努力程度上的不同,人们的能动创造作用也不同,所创造价值物的多寡、优劣、有无也不同,人生价值的实际差别也就很大,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 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如果以社会为主体,人的价值就是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做的贡献,这是人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多少。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和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担负的职务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们为社会、为他人努力工作,多做贡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和行为。

(二)人的个人价值

1.人的个人价值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给予社会成员个人一定程度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如果以个人为主体,在现实生活里,人也需要人,有获得别人帮助和支持的需要。人们还有生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要,实现思想文化创造的需要,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的需要等。这些需要都是人们在交际互动的实践中互相提供的。因此,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主体间的关系中,人同样也可以成为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价值客体。从他人或社会的需要出发,我们每个人都是价值客体。

2.人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一个人只有在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之后,才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人生价值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所尽责任和所做出的贡献,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在这两者中,个人对社会尽责任、做贡献是前提,社会对个人的尊重、认可和满足是结果。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价值的两种表现方式。社会提倡自己的成员积极工作,对社会多负责任、多做贡献,同时,社会要尽可能满足每个成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必要条件。

3.个人价值是对自身生命及劳动的肯定,也是对个人内在素质的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在于能够劳动和创造,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也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人内在素质的高低是个人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志,包括人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潜在价值有时难以实现,对这些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应该正确对待,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1.价值存在于主客体的统一中,表明主客体的关系。人的价值体现在贡献和满足的辩证统一。人作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是一种特殊的价值类型,从价值客体上说,其价值与其他客体的价值具有某些相同点,这就是以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为标志。但是,人又有与其他价值物不同的地方,物是以它的属性或功能直接供人们消费的,从而表明物对人的有用性。而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和实现价值,人的实践活动对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有用,而且这种贡献越大越有价值,也会越加得到社会的赞赏和褒奖。

2.强调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并不否定社会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必须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才是科学的。一方面是人对社会的贡献,一方面是社会对人的正当需求的满足,对人的肯定也要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明确或评价。从人对社会的意义来说,人的价值必然体现为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为社会所需要。从社会对人的角度来说,社会只有尊重人的劳动和创造,合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肯定和正确评价。因此,只有做到贡献与满足的辩证统一,才能客观地实现人们的价值。

3.人的价值的实现,体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合理整合。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种整合的理论成果,是全社会的公共价值,代表了全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合理界限,实现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意味着人们由现实人格向理想人格的升华。理想人格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共同认同的具有榜样性的人的形象。理想人格的追求则是个人把自身的价值融于人类社会的整体价值之中,实现真善美的现实统一。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中,把人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积极奉献社会,体现更大的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也内在地包含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组成部分,离开了个人价值的社会价值,客观上是难以成立的。个人价值是通过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得以实现的,个人价值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说明,人的社会价值处于基础的和根本的地位,这完全是由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统领地位,是价值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科学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理想是解决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共同价值理想的高度概括。富强才能振兴,富强以综合国力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特征。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个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是中国人民的价值品格,是应有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人民对自己祖国最深厚、最神圣的情感。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表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国是起码的道德规范,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脱离人民为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是根本价值准则。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要树立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热爱劳动是美德,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崇尚科学、辛勤劳动是基本价值取向。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行己有耻”,要反对以私利为中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人无信不立,诚实是根,信誉是本。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是起码价值品位。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要懂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国家。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我们党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价值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以此为指导,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全体公民的价值选择,形成文明向上的价值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想,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增强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企业文化,形成符合企业特点的多种形式的企业精神,发挥其在企业中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是激发职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活力源泉。总之,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国家建设,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现代化,这种作用会日益明显和突出。

参考文献:

社会价值观第7篇

关键词:十 价值观 核心 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项战略任务最开始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明确形成了以核心价值为基本内容的科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怎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合理的提炼和概括,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近年来学术理论界讨论关注的热点方向。党的十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立国之本,它决定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P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基于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提出的伟大理论创新,这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现阶段,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复杂的结构,人们在思想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巨大差异,党的十顺应时展的新需求、人民的新期待,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堪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思想指南、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创新性、实践性和人民性。

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产生背景以及培育其的意义

1、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产生背景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所谓价值就是指某一事物对于主体的意义,也就是说该事物具有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特定主体的需要。而价值观则体现在人们对某类事物有其信仰与理想以及相对稳定的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类事物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因而社会的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社会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它反映了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和根本利益,表现在社会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以及人们评价事物价值大小及有无的原则和尺度。所谓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和根本利益,它是一种能够推动和维系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根本利益。

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塑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层面目标上:一是在国家层面上,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它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中能够占统帅地位,能够体现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特征并对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发展方向起到引导和规范意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便构成了国家价值观。二是在社会层面上,要达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信奉的核心价值理念,即引领现代社会文明走向的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目标,这便构成了社会价值观。三是在个人层面上,要做到诚信、爱国、友善、敬业;能够规范公民的价值取向,为是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提供基本标准,这样便构成了公民价值观。 [2](P6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理论上内在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是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发展中形成的“和而不同”、“仁义礼智信”、 “爱国主义”、“和为贵”等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规范的概括和升华。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吸收了全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理论,大胆借鉴了外国价值理念的合理内容,具有鲜明开放的包容性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做出的价值选择,在价值观念形态上反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符合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以及社会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所阐述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相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一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的社会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长期的、稳定的、基本的价值追求和主要的社会关系。同时,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充分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的特质和基本精神,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和具体运用。马恩等伟大思想家在其理论体系和思想中虽未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给出系统、直接的阐述,然而却从诸多方面,间接阐述了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3](P126)

马克思曾提出,人的“类特性”、“类本质”就是“自觉的自由的活动”。[4](P217)谈及自由,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自由应该是人人都有的本质。从哲学认识论视角看,自由是一种必然的认识;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自由是指在脱离了外在束缚后的随性而为; 从政治学的观点看,自由就是基本人权,使人人在法律面前生而平等。应而,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自由,是政治学意义和人性论意义的二者有机结合。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以人为本可以说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具体化。[5](P93)

三、现阶段,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17)中共的十会议中强调,要积极有效的开展学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提高社会各界的凝聚力、引领社会思潮。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全党、去教育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贯穿其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当代社会新风尚,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党和人民的斗志。

在现阶段,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观是以爱国、诚信、敬业、友善为主题。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其实质上关乎到我们怎样处理好事业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以及他人的关系等的问题。爱国是我们对于国家的情感体现以及精神的升华,敬业是我们对事业的立场和要求以及观念态度,诚信是我们对社会的价值要求和道德体现,友善则是我们与他人相处准则以及心灵的沟通。因此,爱国、敬业、友善、诚信所指向的对象分别是国家、事业、社会和他人,它概括总结出了作为个体我们应该如何学会为人处世,因而如何正确树立个人价值观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深入思考以及努力学习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11-08.4

[2] 杨兴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理论探索,2010.6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12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9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