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2-13 12:53:10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第1篇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

030301

社会学

647社会学理论

865社会学方法

030303

人类学

648人类学理论

866人类学方法

030304

民俗学

649民俗学理论

867民俗学综合

0303Z1

社会工作

331社会工作原理

437社会工作实务

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331社会工作原理

437社会工作实务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研参考书目如下:

武汉大学社会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1、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社会思想史》 主编:王处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风险社会》作者:乌尔里希•贝克译者:何博闻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

武汉大学社会学方法考研参考书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3、(美)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2-1

武汉大学人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1、朱炳祥:《社会人类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武汉大学人类学方法考研参考书目:

1、[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美]古塔、弗格森著,骆建建等译:《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武汉大学民俗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1、《民俗学概论》 主编:钟敬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中国民间文学》 作者:李惠芳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民俗学综合考研参考书目:

1、《中国社会思想史》 主编:王处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版。

3、《民俗学概论》有关章节 主编:钟敬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考试范围:掌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

(1)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含社会工作的历史、本质、目标、功能、价值及理论的理解等。

(2)社会工作的方法,含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一系列社会工作的方法等。

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考试范围:全面系统地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认识社会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我国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的基本状况和趋势,掌握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知晓儿童、青少年、老人、妇女、劳工、残疾人等群体及家庭、学校、医务等领域的实务工作,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问题的能力。

武汉大学社会工作(学硕和专硕)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参考书:

1、《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2009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2月。

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郑杭生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16年考研报名时间及入口专题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第2篇



〔摘要〕 中国社会福利时代与构建福利型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实务模式建构营造适宜环境,社工专业发展、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创新等议题应运而生。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主要包括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类型,代表社工实务不同的层次结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源于生活实践,指导专业社会服务,确立社会服务基本原则,划分社会服务范围内容与优先领域,界定社会服务对象,规定社会服务过程与程序,选择适当的助人方法技巧,确定专业服务标准,指明专业服务发展方向,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最突出的特征是融微观化、指导性、操作性、实践性、过程化、方法论、生活化和个性化于一体,将专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专业助人方法和专业服务有机整合起来。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影响和制约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众多,尤其文化与福利文化等结构性因素都深刻影响社工实务理论。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发展状况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模式和制度安排的结构功能。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精髓是如何看待、回应和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祉,实质是反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理论创新能力,反映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现代化建设程度。

〔关键词〕 福利时代; 社工实务; 实务理论; 实务模式; 实务类型; 实务理论功能;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078-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研究” (10BSH060)

〔作者简介〕刘继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 100191。

一、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社会工作实务理论议题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标志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中、高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首次成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战略重点之一,社工专业发展、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发展等议题应运而生。〔1〕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等专业学科恢复重建的状况明显不同,专业学科之间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社工专业学科发展缓慢,曲折坎坷,不尽如人意,重要原因是缺乏适宜宏观社会环境与动力源泉,社会工作长期停留在“学科”,而非“专业”状态。〔2〕社工学科转变为专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工作实务,尤其是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的发展、完善。众所周知,社会工作实务、实务经验、实务智慧、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发展、完善、成熟的制度化前提与社会环境是社会福利制度。社工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福利服务的专业提供者。〔3〕令人鼓舞的是,2000年尤其是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社工实务、社工专业发展和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迈入崭新的历史时代。〔4〕更为重要的是,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清晰描绘“中国版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的美好发展蓝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社工实务、社工专业发展与社工实务模式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基础。〔5〕如何高瞻远瞩、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大力培养社会工作者,努力发展社会工作实务、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全面推动社会工作学科转变为专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现实、理论政策和专业学科意义,成为国家发展政策议程的优先议题。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实务经验、实务智慧、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简言之,社工实务、社工实务模式与社工实务理论是衡量社工专业发展与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

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范围与层次结构

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范围广泛,内容繁多,主要包括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类型,代表社工实务不同的层次。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与实务界对社会工作实务、实务模式与实务理论等核心概念界定不多,相关的基础理论政策研究极端匮乏,凸显社工实务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6〕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实务泛指所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服务。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泛指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理性思考、理论说明与理论解释活动的总称。按照社会工作实务与实务理论的性质、宗旨、目标、适用范围、行为主体、范围内容、主题、地位作用等划分标准,社工实务与实务理论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反映不同层次结构。需强调的是,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类型划分是“理想类型”视角的,是笔者个人的观点。实际上,每种类型之间的社会边界并不是一清二楚、毫无疑义的,这种划分是为了分析方便。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第3篇

第一大平台:省级社科研究课题的立项与结项。5年来,市社科联专职付主席兼秘书长周毅独立撰写和完成三项省级社科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均获取结项证书。先后完成和结项的课题为:《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略论》、《安庆市在全民创业中新型工业化之路论析》、《新世纪的霞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问题调查报告及其攻略》。

第二大平台:每年召开一届全省社科学术年会,至今已进行了五届。学术年会是安徽省社科界的最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周毅提交的论文《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问题调查报告及其攻略》、《略论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文化》分别参加第四届、第五届学术年会交流。

第三大平台:开展地域文化的研究。省社科联规定每年逢单为淮河地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年会,逢双为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年会。迄今已召开了四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每届研讨会安庆地区的论文及作者都居主力军地位。

近年来,鉴于网络作为新型媒体的发展神速,社科人文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周毅于2011年2月开通新浪博客《天道如歌》,经近一年的努力,发表博文290余篇,被新浪推荐至首页博文7篇。并通过新浪名博认证,颁发《锐博客》徽标。

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为省级五大奖项之一,评选结果均在《安徽日报》公示。周毅已连续三届获得该项大奖。其论文《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略论》获安徽省XX---XX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学者汪军合作论文《安庆崛起突破口:安桐产业带》获安徽省XX---XX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获中国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新世纪的霞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问题调查报告及其攻略》获安徽省XX----2011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同时,周毅已撰写和出版专著5部:《思想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大江三章》、《宗教政治经济学的独白书》、《东方之月》、《在历史的天空下》。独自完成和结项3项省级社科研究课题,获三届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有长篇自传《虽九死而不悔》在国家传播文化集团主办的《中国名人榜》2011第3—4期、第5期《名人自传》专栏连载。其开博不到一年,已发表博文290余篇,博文被新浪推荐至首页7篇。这在全省乃至全国社科联系统专职工作人员中绝无仅有。百度搜索:安庆周毅 直击“周毅新浪博客《天道如歌》”

综上所述,概括总结近几年思想工作历程,主要体会有如下三点:

一、 对社科工作及学术研究工作从毫无兴趣感觉无聊,到全身心投入,乐在其中。

二、 对于社科学术研究工作从“老虎吃天,不知如何下口”,到紧密联系实际,寻求研究与实践的突破口,成果明显。

三、 从对社科工作的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积极融入,在社科研究工作中从量变到质变,华丽转身。

明年工作打算:

一、 继续做好课题、学术年会、地域文化三大社科研究学术平台的各项工作。尤其在淮河文化研究方面,努力争取零的突破。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第4篇

一、深入开展社科理论下基层活动。社科理论下基层要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向公众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紧密联系“六条新路”、“三个强省”实际的优秀科研成果。十八大召开后,以集中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社科理论下基层活动要与正常的社科知识菩及工作相结合,以科普讲座、电视专题、报刊专栏、科普读物等为载体,深入扎实地把社科理论普及到基层。已与皖江文化研究会、皖源集团合作,打造了各项社科高峰论坛。

二 继续搞好社科研究工作。市社科联周毅承担的省级立项课题《皖江文化与淮河文化比较之异同》已发表在合工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创新与皖江率先崛起》一书中。同时,今年第16期《安庆广播电视报》予以摘要发表。

三、 学会活动继续深入。安庆由于人文底蕴深厚,学会活动历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今年新增“皖江企业发展研究会”、“周易研究会”、“陈氏家谱研究会”等。学会各项活动开展广泛,影响深远,较好的促进了社会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扩进人文信息卓有成效。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推动安徽人文讲坛向基层延伸。

xx人文讲坛是我省普及社科知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今年将以安徽人文讲坛作为社科理论下基层的重要载体,推动社科理论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二、继续深入开展社科研究工作。

社科联周毅承担的省级立项课题《皖江文化与淮河文化比较之异同》目前已经专家评阅论证,力争下半年圆满完成结项工作。并争取课题论文进入安徽最高学术论坛及学术年会。

三、进一步拓宽地域文化研究渠道和视野,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创新手段,不断注入地域文化元素。

随着皖江文化企业发展促进会等学会的成立,社科研究工作将逐步深入企业,做好对接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第5篇

下面,我代表市社联领导班子述职,敬请评议。

去年五月份以来,市社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和团结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充分发挥社联的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宣传普及作用,积极开展社科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被江西省社联评为2008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项工作:

第二、面向基层,科普活动取得新突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这对新形势下的社科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我们结合全市开展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于去年下半年,首次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科学知识进社区”的科普活动。这次科普活动一是抓住百姓关注的金融危机形势下股市大幅波动应如何进行证券投资、中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等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了专家学者在百佳城、胜西等社区作了系列专题讲座;二是与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科学成就展”,充分展示了我市改革开放30年来社科事业取得的成就;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钱币知识现场咨询活动,宣传了人民币知识,帮助市民提高了识别真伪人民币的能力。首次科普活动进社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贴百姓需求,受到了省社联肯定和广大市民的欢迎,省社联在《江西社联动态》(2008年第八期)用整版宣传了**科普活动进社区的报道。

第三、创新平台,学术研究取得新成效。一是召开理论研讨会。根据市委《关于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我们积极参与并联合召开了“全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实现**超常发展理论研讨会”,市社联组织推荐的《依托铜资源优势,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世界铜都的思考》荣获三等奖。二是参加征文比赛。一年来,我们积极组织了全市社科工作者撰写论文参加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发改委等八家单位举办的“全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比赛,我会干部参与撰写的《**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一文被评为全省优秀论文。三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了省社联召开的“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创造性做好社联工作”研讨会议,并就市委重视社联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社科工作水平在大会上做了发言,获得了省社联好评。四是编办学术内刊。本会编办的《咨政论坛》坚持“立足**、研究**、宣传**、服务**”的办刊宗旨,积极为社科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及时刊发了有一定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供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参考。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第6篇

下面,我代表市社联领导班子述职,敬请评议。

去年五月份以来,市社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和团结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充分发挥社联的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宣传普及作用,积极开展社科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被江西省社联评为2008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项工作:

第二、面向基层,科普活动取得新突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这对新形势下的社科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我们结合全市开展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于去年下半年,首次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科学知识进社区”的科普活动。这次科普活动一是抓住百姓关注的金融危机形势下股市大幅波动应如何进行证券投资、中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等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了专家学者在百佳城、胜西等社区作了系列专题讲座;二是与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科学成就展”,充分展示了我市改革开放30年来社科事业取得的成就;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钱币知识现场咨询活动,宣传了人民币知识,帮助市民提高了识别真伪人民币的能力。首次科普活动进社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贴百姓需求,受到了省社联肯定和广大市民的欢迎,省社联在《江西社联动态》(2008年第八期)用整版宣传了**科普活动进社区的报道。

第三、创新平台,学术研究取得新成效。一是召开理论研讨会。根据市委《关于开展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我们积极参与并联合召开了“全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实现**超常发展理论研讨会”,市社联组织推荐的《依托铜资源优势,着力把我市打造成世界铜都的思考》荣获三等奖。二是参加征文比赛。一年来,我们积极组织了全市社科工作者撰写论文参加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发改委等八家单位举办的“全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比赛,我会干部参与撰写的《**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一文被评为全省优秀论文。三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了省社联召开的“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形势,创造性做好社联工作”研讨会议,并就市委重视社联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社科工作水平在大会上做了发言,获得了省社联好评。四是编办学术内刊。本会编办的《咨政论坛》坚持“立足**、研究**、宣传**、服务**”的办刊宗旨,积极为社科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及时刊发了有一定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供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参考。

社会工作学年论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国内研究;综述

2011-2012年国内关于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为了提高综述研究的科学性,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了遴选,以2011-2012年度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社会工作”专题中收录的文章为主,适当补充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献,共筛选出230余篇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工作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研究。

一、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究

发展型社会政策方面,主要是政策理念的介绍和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借鉴意义。钱宁、陈立周介绍了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1]关信平探讨了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选择。[2]包容性社会政策方面‘向德平探讨了包容性理念对中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借鉴意义提出未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建构要追求公平正义、注重协调发展、强调权利保障、重视能力建设。

对贫困救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方向、贫困救助制度实施的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在制度安排上,唐钧提出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3]在救助实践方面,王增文、邓大松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4]对灾害救助的研究,主要对近年来灾害救助政策和社会工作介入实践进行了反思。花菊香运用社会质量理论检验救灾行动、评估汶川灾后救助政策,[5]张和清提出了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等三种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6]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研究

近年来,社会管理领域中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于社会工作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也关注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体制创新问题。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

王思斌分析了社会工作的制度性协同和功能性协同两种协同作用,阐明了整体性协同的视角以及社会工作发挥协同作用的条件。王克强分析了社会工作在预防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功能,论证了社会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专业优势与积极作用;杨海清、陈木森的研究则在分析广州社会管理服务,对社会管理服务改革进行了反思。[7]

(二)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体制构建研究侧重讨论社会福利指导思想、社会福利改革方向等问题。潘屹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处于一个再结构的阶段;李迎生、张志远则从农村社会政策发展的角度对当前社会福利体制进行了反思。

关于社会工作在福利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发挥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嵌入现有体制等问题。柳拯结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从理论层面进一步回答了社会工作在现代性社会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三、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对西方相关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诠释,以期为本土的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通过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检验相关理论的适用性,进行本土化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建构。姚进忠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对社会工作发展转向进行了探讨[8]。郭伟和等关于“青红社工”的行动研究,对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要把理论研究嵌入反思行动的实践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对话。[9]

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研究注重探讨在实务应用领域如何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赵一红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讨论了社区工作中三大传统方法的整合运用问题;[10]陈红莉讨论了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建议。

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研究

在教育理念方面,当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本土社会工作教育理念创新的探索。翁雪、郑广怀对台湾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行了解读;[12]杨敏认为要从根本上确立起专业化职业化的体面意志和尊严意识。[13]

古学斌从社会工作教育三重能力建设的目标出发,主张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中内化价值;[14]马良提出建立“实习、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15]张敏杰则针对国内实习督导力量不足的现状,阐释了学校和机构联合督导的实习教育方法。[16]

为社工队伍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亦是关注重点,王峰针对当前社工建设的外部环境,对社会工作体制建设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社会工作管理体制的有效形式的几点建议[17];李博指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必须要做好组织协调、抓好宣传、完善政策以及督促落实这几方面工作。[18]

五、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研究

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群体出发,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特点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当前我国关于老人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家养老模式及体系建设方面,也有很多学者将研究重心落脚于农村养老问题。陈友华对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19]滕珊珊对农村养老中的“合作主义模式”进行了探讨;[20]徐小霞对于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与介入策略展开了讨论。[21]

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干预和介入。张广良、武婉娴从专业社工的角度出发,指出社工在引导人们反对家庭暴力中要注重增进反暴力系统意识、对于暴力“零容忍”和归因、解决的宏观结构三方面意识。[22]

在建设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方面,谈志林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又存在区域不平衡的国情和社会福利价值取向的新趋势下,讨论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当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23]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在关注不同群体的同时,在服务平台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这些平台包括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企业等。

马良以浙江省某区为例考察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的相关实践经验;[24]在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上,主要是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社区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钱宁、田金娜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自组织问题的探讨;[25]陈涛等关于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等。[26]何辉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社工机构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计划;[27]郑广怀、刘焱对新员工社会工作干预策略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钱宁、陈立周:《当展型社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关信平:《发展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中国的对策》,《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1期

[3]唐钧:《“十一五”以来社会救助发展的回顾及展望》,《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4]王增文、邓大松:《倾向度匹配、救助依赖与瞄准机制――基于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效应的经验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5]花菊香:《灾害社会救助中保障、凝聚、包容与增能之整合路径》,《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6]张和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7]杨海清、陈木森《广州:社会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改革》,《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19期

[8]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9]郭伟和、徐明心、陈涛:《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从“证据为本”到反思性对话实践――基于“青红社工”案例的行动研究》,《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10]赵一红:《基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整合运用――以社区工作模式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1]陈红莉:《叙事治疗在团体工作中的运用与思考》,《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期

[12]翁雪、郑广怀:《批判、自主与多元――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

[13]杨敏:《社会工作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专业化职业化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点思考》,《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0期

[14]古学斌《三重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5]马良:《构建“实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6]张敏杰:《联合督导在社会工作实习中的应用》,《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17]王峰:《为社工队伍建设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8]李博:《充分发挥只能作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7期

[19]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10期

[20]滕珊珊:《农村养老“合作主义模式”的探讨――基于“孝在远方”情境下的分析》,《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21]徐小霞:《介入与嵌入: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中的现实困境和策略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2]张广良、武婉娴:《反家庭暴力:如何走出困境》,《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第4期

[23]谈志林:《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1期

[24]马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基层政府治理――以浙江省N H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5]钱宁、田金娜:《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自组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