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08 12:53:55
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而深入地渗透进了各个社会行业、领域,对整个社会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技术确实具有其突出的功能优势,能够显著的改进和优化传统生产工作模式。为此,在信息化的时代趋势下,图书情报管理也应当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既要客观、全面认识到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更要在实际的图书情报管理中,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切实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在图书情报管理中的优势,提高图书情报管理效率和质量。

一、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减轻图书情报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图书情报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各类图书出版、科学成果、文献资料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类、编目,并基于情报信息,提供相应的情报服务。简单来说,图书情报管理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而这一过程耗时耗力,既往由于文化事业的发展相对迟缓,不论是图书出版还是科学成果、文献资料的更新都相对较慢,因此图书情报管理工作可以完全由人工进行[1]。但当前,国内外的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极其繁荣,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大爆炸”的现象已经在全球出现,全球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产出各类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对图书情报管理有用的,有些是无用的,但图书情报管理依然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出有用信息,然后再对其进行分类编目[2]。显然,面对巨大的信息量,人工图书情报管理会不堪重负,工作人员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工作效率相当低,图书情报的更新无法跟上社会中信息的产生速度。通过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及时、迅速地收集信息,并自动筛选、过滤信息,对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类、编目,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参数设定、过程管理和结果完善即可,这能够大大减轻图书情报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让工作人员可以将精力放在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上。

(二)顺应信息化时展趋势,满足社会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需求

当前,全球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渗透都尤为广泛和深入,不论是人们的社交、娱乐、购物,还是日常的劳动、工作,都已经逐渐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辅助,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已经习惯了信息化的生活、生产方式,如果脱离了信息化,便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便。既往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都是在线下进行,这所造成的限制是多方面的,如图书情报的收集来源不便,处理过程烦琐、重复、冗长,且能够服务的对象数量少,等等[3]。很显然,这完全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当前社会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需求格格不入。只有在图书情报管理中引入应用信息化技术,顺应信息化时展趋势,优化和改变传统的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图书情报收集、处理,基于信息化平台提供图书情报管理服务,才能满足当今的社会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需求,让工作人员及用户都感到习惯和便捷。

(三)拓展图书情报管理及服务深度,提升图书情报管理社会价值

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功能优势和特点具有海量的数据存储能力、超快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且其还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数据信息共享。其这样的功能优势,能够大大拓展图书情报管理及服务深度,如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工作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对大量图书情报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因为实际的处理和存储过程都是信息化技术实现的,管理人员只需要按照图书情报管理工作标准、要求,下达“命令”即可。而且如今的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其可以对图书情报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归档,并且可以从海量的图书情报信息数据中,提取出人难以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4]。作为用户来说,他们则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更加快速、准确地检索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检索内容,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相关信息链条,使用户获取到的信息更加充分。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图书情报的共享,能够大大提高图书情报的利用率,从而使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应用和转换更加高效,提升图书情报管理社会价值。

二、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打造功能全面、使用友好的信息化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平台

在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中,首先是需要打造一套信息化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平台,而且要保证平台具有完善、全面的功能,且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用户使用起来,要友好、便捷。实践中,应当考虑到的是信息化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平台的硬件基础,如应当配置性能优越的服务器,满足图书情报管理后台运行需求,及前台的图书情报服务供给需求,同时还要搭建专门的网络、数据库,添置必要的扫描仪,等等。在平台后台功能的设计与开发上,一定要满足图书情报管理的工作需求,如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动态的追踪图书情报信息,对图书情报信息进行高效的收集、筛选、分类、编目等常规处理[5]。在平台前台功能的设计与开发上,则需要更加的细致,要尽可能细化前台图书情报管理服务项目内容,增强服务的便捷性。而且前台的接入要覆盖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等各种信息化设备,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方式,都可以访问平台、获取服务,避免在这方面对用户造成限制。至于具体的图书情报管理服务的实现,将在后文中作进一步探讨。

(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情报管理服务

以往,受制于工作条件,图书情报管理,尤其是情报服务,都较为单一,只能为读者,或者说用户提供预定的几项有限服务,难以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今天,不论是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还是个人,对图书情报信息的服务需求都更加的多样化、个性化,传统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更是明显落后。首先,基于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如要对社会需求做好全面的调研工作,调研对象要覆盖各类用户群体,了解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以及个人对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具体有哪些方面的需求,然后,对合理的、可行的需求进行分类,在信息化图书情报管理服务平台前台设计、实现这些功能需求。如在用户检索、获取情报服务的时候,要尽量细化情报检索匹配条件,能够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关键词、作者、时间、单位、研究领域、文献类型等,进行高精确度的检索,方便用户更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并且为提供用户检索信息的同时,应当主动为用户提供关联信息,如其他检索相同信息的用户,同时也关注哪些信息,所检索出的信息结果,与其他的哪些情报信息存在直接的相关性,等等[6]。为了真正凸显出图书情报管理服务的个性化,还需要根据用户历来的关注领域、检索记录、浏览记录等,分析用户的内在需求,对用户需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定位,再根据对用户的了解,为他们推送专属的图书情报信息,做到想用户之所想,提前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优化用户的图书情报管理服务体验。最后,还需要开设专门的增值服务通道,面向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等,提供更加专业和具有针对性的情报线索、情报参考以及情报指导服务,实现多方共赢,加快科学文化知识的应用和转换。

(三)加强对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

在如今的信息化领域中,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都已经日渐成熟,并且也已经确实在社会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对于图书情报管理和服务来说,这两项技术具有非常高的适用性,如图书情报管理本身就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这正是大数据技术的长项和专业所在。同时图书情报管理又涉及了大量的逻辑化梳理过程,而人工智能则可以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并且思维运算速度更快,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完成相关工作。所以在图书情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应加强对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自动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收集、筛选,提取出有用的图书情报信息,并对有用的图书情报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发现图书情报信息隐秘的逻辑关系,或是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合法收集,如其检索记录、搜索记录、下载记录、推送点击记录等,以便准确绘制他们的“用户画像”,便于对其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情报信息推送服务。面对图书情报管理服务需求量的增加,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如对于一般性的咨询,人工智能可以完全代劳,而且其响应速度更快,能够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和全面,还可以做到24小时服务[7]。

(四)与专业机构共享图书情报信息

图书情报管理的核心与关键,在于对情报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但正如前文所述,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中,图书情报管理很难及时和全面完成相关工作,如独立从事图书情报信息管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量的遗漏信息,图书情报的服务也会受到很大的信息资源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须打破以往独立从事图书情报信息管理的格局,各专业机构之间应加强对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的共享,填补自身信息资源的不足,同时避免重复性的图书情报管理工作,而且这样一来图书情报服务的质量也会更高。信息化技术具有非常强的信息传输能力,能够轻松实现对图书情报信息的共享,使图书情报信息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为此,不论是图书馆、档案馆还是其他的文化单位,都应当积极参与图书情报信息共享网络建设,对图书情报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如可以对情报信息资源进行集中存储,允许共同访问统一的数据库,或是允许进行跨库检索,对共享合作单位开放访问的权限和端口。不过在共享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信息格式异构的问题,应建立统一的情报信息格式标准,避免在共享中出现相互无法读取的问题。通过图书情报信息共享,任何单位都可以获得到更多的可用信息资源,图书情报信息的利用效率变得更高,潜在价值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五)注重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保护

在图书情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有两个关键问题还需要引起重视,一个是知识产权问题,另一个是信息安全问题。如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导致了盗版书泛滥,这些网络上的盗版书不仅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且往往质量较差,语句错误、影印模糊的情况极其常见。而且,互联网上还充斥着大量来源不明的信息,这些信息真假难辨,极易对人造成误导。上述这些情况,对图书情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对网络信息的整顿也日益严格,在信息化的图书情报管理中,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所涉及的任何情报信息、电子文献资源等,都不能触及法律底线,而且要对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进行筛查,保证信息质量。另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胁,黑客、病毒、木马等均可能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出现。为此,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需采取成熟的防火墙、身份认证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利用防火墙来阻挡不法访问,从而免受其带来的安全威胁,同时配合入侵检测技术对外部的访问进行持续的监控,如果发现不法入侵,便阻挡入侵并发出提醒,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综合性的利用好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备份技术,防止图书情报与文献资源等遭到窃取和破坏,增强图书情报管理服务信息安全保障[8]。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之外,还应当在图书情报管理人才建设方面加大重视和投入力度,做好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其业务素质能力,使其既能熟练掌握传统的图书情报管理方法,又能进行高效的信息化操作,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结语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下,推进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其不仅能够提高图书情报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需求,提升图书情报管理社会价值。本文围绕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特点,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功能优势,提出了几点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希望能够促进信息化技术在图书情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孟素芹.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文化产业,2021(32):56⁃58.

[2]刘超.“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信息技术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1(10):214⁃215.

[3]郑国华.图书情报未来发展研究和构建[J].办公室业务,2021(17):183⁃184.

[4]沈皛.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情报服务挑战、应变与再造———《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荐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04):207⁃208.

[5]林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创新建设与服务研究》[J].现代雷达,2021(03):102⁃103.

[6]易平.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情报领域的应用[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1):63⁃64.

[7]徐春晖.浅谈新媒体下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J].兰台内外,2020(32):40⁃42.

[8]郭冠群.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1):69⁃71.

作者简介:郭葳(1990— ),女,藏族,甘肃卓尼人,党校研究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