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贸易研究生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01 16:20:16
贸易研究生论文

贸易研究生论文第1篇

国际贸易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摘要: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国家贸易的一场重要革命,国际市场在该场革命中被重新规划,深化国际贸易创新模式深刻影响着全世界,所以应该对电子商务发展态势予以高度重视,潜心研究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规律与影响国际贸易的程度,确保电子商务能够带给国际贸易更大利益,从而使国际贸易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化电子商务模式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兴起。相比于以往国际贸易形势,电子商务的优越性是不可比拟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阶段的国际贸易。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

所谓电子商务,就是以网络为依托,教育双方在世界范围内无需当面就可以开展相关贸易活动,具体包括网络交易、网上购物以及电子支付等综合性服务的新型贸易运行模式。互联网是当前国家发展潮流,而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工作与生活。研究发现,在网上申请贸易许可证的比例已经超过80%,而且国际电子产地证前法律达60%以上。

2.电子商务的特点

不同于以往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运行平台为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网络平台将更多虚拟空间提供给电子商务主体,电子商务的具有以下特点:①虚拟化、电子化。以网络的方式开展双方磋商、贸易、合同签订与支付等,交易具有虚拟化;②全球性与开放性。不管在全球何处,只需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对登录各地、各国网页,直接与他人交流;③无纸化和高效化。可在最短期限内完成产品原料采购、生产产品、销售及运输等相关流程;④交易透明化。也就是说,交易双方自洽谈到交易结束都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传输会计,可彼此核对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伪造现象;⑤互通性。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直接谈判与交流,将相关意见反馈在商家或者交易一方的网站中,以实现彼此良性互动。

二、现代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往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运输制度的影响

在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中,能够创建一个具有非常强大功能的物流系统,而且该系统是交通、仓储、运输以及物流等信息的综合体,以查看物流系统的方式知晓国际贸易运行与物流情况,依照系统查询结果能够有效监控与管理国际贸易运输,由于电子商务在贸易中的不断渗透,国际贸易运输体制也会发生改变。

2.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

作为一种现代化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必须以网络平台的方式展开贸易来往,通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非常高的信息量要求,电子商务是将物流、资金、信息以及商品等综合起来的一种贸易流通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转变着以往国际贸易形势,为发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多层次化与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空间。

3.对国际贸易范围的影响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充,更加密切了国家和国家、地区和地区以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就可实施贸易往来,而且不会产生时间矛盾与冲突,同时解决了以往国际贸易中受空间与时间的制约与限制,有效扩充了国际贸易范围。

三、国际贸易中对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1.互联网营销

从根本上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导致国际市场营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创新国际贸易营销具有促进作用,而网络营销就是一种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相比于传统营销模式,国际网络营销分为网络定制营销、网络互动式营销。其中,网络互动式营销汇总,通过电子营销模式帮助商家考虑企业利润与客户需求,并寻求可以满足顾客需求与增加商家利益的营销策略,这样顾客就可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国际贸易中顾客的地位,也增强了顾客的主动性与参与选择性。顾客与商家在电子商务中的关系极为密切,由此一对一贸易关系得以形成,该贸易关系在国际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定制营销是由于顾客与企业彼此了解,可实现国际销售信息的定制性,而现代化电子商务以定制销售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跨国企业采用创建企业网络的方式为顾客提供给服务。互联网营销明显不同于工业时期的营销模式,以往营销以人员推销和传统广告为主要促销手段,而网络营销则以顾客为主动方,网络营销的主要特征是严格遵循网络礼仪的同时能够巧妙运用网络利益,以此取得最佳营销效果。

2.现代化国际贸易方式

应用电子商务对创新国际贸易方式具有促进作用,将传统主要是纸质单据流通的交易方式与国际贸易流程摒弃,以形成最新国际贸易方式。以往纸质文件具有较高重复率、效率低、错漏多以及费用大等不足,所以,纸质文件会对贸易发展产生很大阻碍。而电子商务则对纸质文件问题进行了全面客服,基于以往贸易方式,整体贸易流程环节多达19个,电子商务仅需要7个环节。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有助于国际贸易流程的变革,从而实现贸易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实时化、自动化以及规模化,有助于国际贸易管理效率的提升,对创新国际贸易方式也具有推动作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国家贸易的一场重要革命,国际市场在该场革命中被重新规划,深化国际贸易创新模式深刻影响着全世界,所以应该对电子商务发展态势予以高度重视,潜心研究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规律与影响国际贸易的程度,确保电子商务能够带给国际贸易更大利益,从而使国际贸易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李慕菡,陈建国,张连众国际贸易问题2005-10-01

2、外商投资与国际贸易对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的影响马丽,刘卫东,刘毅自然资源学报2003-10-15

国际贸易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二: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

摘要:随着时展,教材和现有网络资源中很多案例已经过时,但大部分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拿不出新的案例。同时有些书本知识已经脱离现实,在互联网时代,支付平台越来越多,而教材中讲授的就只有基本的几种。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一体化

《国际贸易实务》是以进出口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和外贸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学生获取外贸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述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贸易操作技能。当前,尽管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但是还是有很多院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仍然像是两条平行线,理论与实践没有真正结合。理论教学中加入大量案例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应用分析能力提高,但是在案例分析讲解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很多都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并没有真正提升。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结合自己实践操练,初步探索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进出口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对即将要从事的岗位有更深的了解,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

理实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有效融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加强学生技能技巧培养;学生中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这一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法,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人,除了教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示范、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操作技能。以知识讲授为载体,岗位能力培养为目的,让学生边听边做,边做边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其次,理实一体化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实操任务,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这种模式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次凸显,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教学质量提升。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必须以企业工作过程、各项工作任务为目标;把整个课程分解为企业中各项工作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参与企业工作,解决工作任务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完成。

二、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分为两大项目: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笔者根据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特点,将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分别划分为14项典型工作任务和11项典型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都是围绕国际贸易的四个模块进行的,即贸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通过外贸业务流程展开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上引入大量内容贴近的案例,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进行案例分析,采用平时考核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在知识的巩固阶段创建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分小组扮演出口方、进口方、服务部门、管理部门等不同角色,通过情景模拟和外贸实训软件运用逐步完成单项工作任务,培养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一)贸易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分小组成立进出口贸易公司,一般情况下公司成立需要5个人左右,分别负责进/出口部、单证部、仓储部、人事财务部、总经理部,便于以后工作开展。教师总体上协调,保证都找到贸易伙伴。要求小组内注意协作,出口贸易交易前要选定市场、制定经营方案、建立业务关系等。在了解基本程序后,给出一种产品,就此产品来做交易。这个阶段主要要求学生用心做产品描述,在这个实训周内每天要求做5个产品描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实训室软件平台或其他渠道产品信息,进行广告宣传,开发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根据市场调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经营计划。进口公司在交易前要对国内外市场做出调查,搞清楚市场行情以及供应商情况。同时做好进口成本核算(后续价格核算具体分析)和进口许可审批。双方为交易做好准备。

(二)贸易磋商。

建立业务关系后,进出口双方就合同所有条款进行磋商。这些条款磋商是国际贸易的核心部分,笔者改变了以前先理论知识讲解,后整体实训的方式方法,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同时进行实务操作。在理论中进行实践,实践中利用理论。通过大量案例列举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同时结合实训室现有操作软件,模拟交易条款。笔者将合同的每项条款磋商列为一个学习情景,一开始让学生明确学完这一情景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从而有的放矢的去学。比如磋商合同标的物条款,笔者先把标的物条款拆分为三项任务,即品名品质条款、包装条款和数量条款。在品名条款部分,通过大量实物名称(比如咸宁的各种特产,桂花糕、桂花酒、赵李桥砖茶、白云山毛尖、通山麻饼等)来讲授品名的表示方法;再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出每种命名方法举出几个例子,本组说的时候,其他小组作为裁判;分享各个地方特产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掌握了货物品名条款,学习理论的同时应用理论。在这三项任务分项完成后,再来做单元的课堂实训。课堂实训在传统的知识测试基础上,加入了案例分析,再现交易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有效融合的方式,锻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合同的签订。

买卖双方就各项交易条件达成一致后签署合同。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识别不同的合同形式如:销售确认书、销售合同、协议等等。样本展示后,各外贸公司间自行拟定合同文本,交教师审核。作为之后履行合同的依据。

(四)合同的履行。

合同签订好之后,进出口双方就要开始履行合同的各项条款。出口方要做好备货、落实信用证、租船订舱等工作;进口方要做好申请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等工作。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Simtrade实训软件,让学生熟悉各职能部门,按照进出口贸易流程,逐步处理模拟外贸业务。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监督并指导学生操作,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反馈和评价。

三、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待完善之处

随着时展,教材和现有网络资源中很多案例已经过时,但大部分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拿不出新的案例。同时有些书本知识已经脱离现实,在互联网时代,支付平台越来越多,而教材中讲授的就只有基本的几种。虽然教师知道有其他方式,但是不能很好地跟学生讲解。因此,要进一步做好国际贸易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就要深入企业,不仅仅是去企业参观访问。把最新的贸易行情、贸易资讯带给学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自己顶岗经历转化为各个案例,让学生转化为职场人去处理问题,职业能力得到提高。其次,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为每位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岗位实践。由于外贸公司特殊性,一般不同时接纳多名实习生。这样学院就不能像其他专业大批量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而学生要真正实践是离不开岗位实践的,这就促使我们要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在教师的带领下运营自己的外贸公司,更好地做好理实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贸易研究生论文第2篇

1.1文献选择

选择泰国、印度两国卫生服务贸易相关政府文件、统计数据、协会报告、文献综述、研究性文献等进行研究。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SCI、Proquest、PubMed和Ovid等数据库,浏览两国卫生、经济贸易部门以及相关协会,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WBG)网站。

1.3文献筛选

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和评价文献,而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必要时由第三位研究者协助解决。

1.4资料提取与分析

按照GATS规定的卫生服务贸易四种模式整理出每种模式下所包含的主要贸易形式,对纳入文献按不同的贸易模式进行分类,并对两国卫生服务贸易模式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纳入文献情况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逐篇阅读文题和摘要,并进一步阅读全文,最终纳入36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

2.2文献分析结果

印度、泰国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正式成员。依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标准,服务贸易包括商业服务、通讯服务等12个大类,卫生服务被划入商业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两大类中,包括四个子类:医疗与牙科服务;护士、助产士等提供的服务;医院服务和其他人群健康服务。目前,印度、泰国在卫生服务贸易中还相对保守,仅印度对医院服务的四种贸易模式做出了承诺,具体是:对跨境交付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上不作承诺;对境外消费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上没有限制;而对商业存在的市场准入存在限制,允许外资在印度设立医院,但仅限于合资的形式,且外资控股上限不超过51%。对商业存在的国民待遇则没有限制;另外,对自然人流动在市场准入和商业存在上除水平承诺外,均不作其它承诺。泰国对卫生服务贸易尚未做出任何承诺。

2.2.1印度卫生服务贸易情况

模式一:1999年,印度为了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而实施了一项基于卫星通信的远程医疗网络建设,这标志着印度远程医疗的正式起步。之后印度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支持远程医疗的发展,如印度通信和信息产业部制定了远程医疗系统的标准,卫生和家庭福利部成立了国家远程医疗小组。印度政府还向发展远程医疗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如桑贾伊甘地医学科学研究所在北方邦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生物医学信息学与远程医疗学校。另外,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以及泛非电子网络项目(Pan-Africane-NetworkProject)背景下,印度外交部积极向南亚、非洲推广远程医疗。目前,印度已有10家具有专长的医院被允许向53家非洲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阿波罗远程医疗基金会(ATNF)在科伦坡、达卡、拉合尔等9个地区设有远程医疗中心。截至2009年3月,阿波罗远程医疗网络已提供超过57,000人次的远程会诊;ATNF还与安娜大学联合推出了远程医疗相关认证课程,已经有超过150名的学员参与。另外,印度加尔各答的鹰阁医院向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缅甸的患者提供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放射诊断等服务。虽然印度在卫生服务贸易中尚未对跨境交付做出承诺且其远程医疗发展时间不长,但是通过医疗转录、远程病理诊断以及远程诊断等形式印度取得了非常大的收益。例如。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印度通过跨境交付的形式增加了211,949个就业岗位,税收收入从2000年的2.64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40.72亿美元。

模式二:印度是医疗旅游的后起之秀,它以其优质的医疗服务,相对低廉的价格以及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医学和悉达医学)等优势正成为全球最受青睐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之一。2002年印度政府成立了国际医疗旅游委员会和医疗旅游协会,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战略和计划推广医疗旅游。据估计,印度政府每年对私立医疗机构的医疗培训补贴达1亿美元。而印度参与医疗旅游的医院绝大部分是私立医院;为了方便全球各地的患者来印度就医,印度政府在其网站上列出了提供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名单,并在各医疗旅游城市(如海得拉巴、班加罗尔等)兴建国际机场,提供国际直达航班;另外,印度还针对国际患者签发医疗签证,这种签证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延期。在看到医疗旅游背后的巨大利润之后,印度各大医院也通过多种途径推销自己的服务,如与酒店业、旅游运营商合作,将往返机票费用、酒店住宿费用以及治疗费等打包进行推广;大力改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并从国外进口世界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仪器。雅首达(Yashoda)医院还建有专门的直升机停机坪来空运他们的患者;除了硬件的提升外,印度的私立医院还特别注重向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很多的私立医院都设有整体医学中心,提供瑜伽、静心打坐以及自然疗法等,另设有专门的地方供患者及其亲属祈祷;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患者,印度的私立医院积极寻求国际医疗认证机构(如JCI)的认证。到目前为止,印度已有19所医院通过JCI的评审认证,例如埃迪亚贝拉健康服务有限公司(AdityaBirlaHealthServicesLtd)、亚洲心脏研究所(AsianHeartInstitute)等。印度的一些私立医院还与发达国家的医院合作,转介一些需要长时间等候的患者到印度进行治疗,如莫哈里富通医院(Mohali''''sFortisHospital)与波士顿布里格姆女子医院(BrighamWomen''''sHospital)、马萨诸塞州医院(MassachusettsHospital)合作转介美国的患者,阿波罗医院(Apollo)、罗克兰医院(Rockland)与英国也有类似的合作。印度医疗旅游产品类别丰富,涵盖整形美容外科、牙科、心脏内外科、眼科、骨科、肿瘤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以及印度传统医学,另外印度也被称为试管婴儿的摇篮,代孕服务在印度也是非常常见。这些产品又根据不同的情况打包设计成不同的形式供患者选择。印度医疗旅游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各地的患者,除了政府的支持、市场化的运作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其低廉的价格。印度声称能以美国20%的成本提供世界一流的医疗服务2007年印度吸引了45万的国际患者到印度就医,在金奈、海得拉巴、孟买和新德里的医院,来自于邻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患者年增长近12%。有研究显示,在2012年印度通过医疗旅游产生的收入已经超过20亿美元。印度政府希望以“第三世界的价格提供第一世界的医疗质量”将印度发展成为“安全和卓越”的医疗品牌代名词。

模式三:印度对外商投资卫生领域的管理相对较宽松。从2000年起,印度已经完全允许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医院,但要求外资股权的上限不能超过51%。在2000年至2006年之间,印度政府批准了90多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其中医院21所,其余大部分为诊断中心,投资总额达5300万美元,投资方来自于英国、美国、阿联酋、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除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外,印度医院在实际利用外资中也存在部分非外商直接投资(non-FDI)的资金,如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EquityFund)、初次上市集资(IPOs)以及少量的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有研究表明,在印度医疗保健市场,由于成本高、收益率低等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少于非外商直接投资。印度不仅允许外国资本投资于本国医疗机构,而且也向其他国家卫生系统投资。例如,印度阿波罗医院集团在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以及他们的盟友国家有特许经营权,它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毛里求斯、坦桑尼亚、英国、斯里兰卡、不丹、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建有医院,并在哈萨克斯坦建有远程医疗中心。

模式四:2011年,印度卫生总费用占GDP的4%,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31%,也就是说政府对卫生领域的投入仅占GDP的1.24%,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投向了私立医疗保健部门。由于收入低、缺少发展机会等原因,印度公立医院的医生流失严重。在发展中国家,印度是卫生人力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大医生输出国。在美国和英国分别有4.9%、10.9%的医生来自印度。鉴于国内医生短缺以及高的流失比率,印度政府正在考虑要求去美国学习或工作的医生提供他们将回国的证明,才给予签发签证。每年印度有大量的护士外流至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英国注册的印度护士从2000年的30人增加到2005年的3690人;参加美国“外国护理毕业生资格考试(CGFNS)考试”的印度护士在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间增加了近12倍,且印度护士外流存在一定的地区聚集性,北部的新德里、南部的班加罗尔、科钦成为印度护士外流最集中地三个地区,在2005-2007年的两年间,这三个地区流失护士数超过18,000。在印度,一些条件较好的医院也招聘、培训护理人员,并将他们输送到国外。例如阿波罗集团通过它的三所护理学校向英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输送护士,马克斯卫生人力资源(MaxHealthStaff)、西方国际大学(WesternInternationalUniversity)、斋浦尔金色医院(JaipurGoldenHospital)等都有类似的业务。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参与向国外输送护士,例如泰米尔纳德邦政府成立了海外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帮助护士到海外去寻找工作。目前,印度已经成为继菲律宾之外第二大护士输出国。

2.2.2泰国卫生服务贸易情况

模式一:泰国未对跨境交付做出承诺,且目前较少以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教育等跨境交付的形式开展国际卫生服务贸易。

模式二:泰国医疗旅游起步于1997年,是目前国际患者的主要目的地。泰国的国际患者中有约60%是工作在泰国或者邻国,10%的患者是旅行途中患病需要治疗,另外有大约30%的患者专门到泰国去接受治疗。这些病人主要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了促进医疗旅游的发展,泰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04年,泰国制定第一个医疗旅游发展五年规划,将医疗服务、健康保健服务、传统草药产业进行整合。另外泰国政府简化了国际患者签证手续,泰国领事馆还可以为前往泰国就医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价格指导。泰国以卡塔尔、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和巴林等五个国家作为试点,将医疗旅游合法逗留期限从30天延长至90天。泰国观光局网站还列出了知名医院的详细信息,如康明医院(BumrungradInternational)等。泰国国家旅游局借举办“泰国医疗健康旅游贸易会”向国际社会推销泰国的医疗旅游服务。除了政府的支持外,参与医疗旅游的泰国医院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以方便国际患者,如向外国患者提供翻译、预约、签证服务,将官方网站译成多种语言等,例如康明医院官方网站可提供英语、日语、阿拉伯语等多个语种的服务。为了提高国际患者对泰国医院的认可度,泰国医院还积极寻求国际医疗认证机构(如JCI)的认证,目前,泰国总共有25家(其中曼谷有12家)医院通过了JCI的认证。事实证明,国际患者也主要在这些拥有国际水平的医生和美国管理经验并取得JCI认证的医院就医。泰国的医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泰国SPA、外部整形、变性手术全世界闻名,加上泰国医疗服务价格合理且为患者保密等因素,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在泰国除了能接受一流的治疗以外,还能享受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例如健康养疗、修身养性、众多的历史古迹等。2011年泰国接待224万医疗旅游游客,预计到2015年,泰国的医疗旅游将吸引700万人次的门诊病人和40万的住院病人。2008年,医疗旅游为泰国带来了460-560亿泰铢(31泰铢≈1美元)的财政收入,约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4%,据估算,泰国2012年从医疗旅游取得590~1100亿泰铢的财政收入。旅游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医疗旅游已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泰国政府正致力于将泰国打造成为“亚洲医疗旅游的中心”。

模式三:泰国有超过20家医院有外国资本的注入,这些医院主要集中在曼谷,投资方主要来自于日本、新加坡、中国、欧洲、和美国,这些投资者主要投资于泰国私立医院。泰国商业部规定,外国投资者向医院的投资份额不能超过49%。据估计,泰国所有私立医院中,外国投资仅占总投资的3%。但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国际患者前往印度,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例如迪拜投资(DubaiIstithmar)、新加坡淡马锡控股(SingaporeTemasekHolding)等。

模式四:1987年,泰国卫生部规定国外正规医学院校毕业并且在泰国永久居住的外国人才能参加医师执业考试,该规定的实施导致在1987年至2002年的15年间仅有6名外国人在泰国取得行医资格。目前,泰国已将外国人在泰注册行医的要求调整为①泰国医务委员会的成员,②具有泰国医务委员会认可的学位,③通过执业考试。以期待吸引更多的外国医生到泰国行医,但是由于语言、文化、收入水平的差异以及职业发展受限等因素,很少有外国医生或医学毕业生到泰国去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医疗保健市场全球化的加剧,泰国的优秀医生、护士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更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泰国医务人员流出到美国、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国。

3讨论

通过对印度、泰国卫生服务贸易政策、现状的分析,发现两国卫生服务贸易虽各具特点,但也存在诸多的共同点:首先,政府部门的支持。两国多部门的协同配合对其卫生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印度卫生服务贸易四种模式均可见政府参与;其次,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无论是远程医疗还是医疗旅游,其低廉的价格以及能被患者认可的质量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三,一系列具有比较优势(特色)的科目以及传统医学的积极参与。泰国、印度均有一套完整的传统医学,特别是在医疗旅游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医疗正是吸引全球游客的关键所在。当然,两国在卫生服务贸易中也存在很多共同的制约因素:比如,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且流失严重。鉴于我国卫生服务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政策制度不健全,本研究提出的建议如下。

3.1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卫生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建设

从印度、泰国卫生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对一个国家的卫生服务贸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卫生服务贸易的逐渐升温,卫生服务全球化、自由化进程日益加深,这必然促使国内卫生服务市场不断对外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卫生行业全部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角色应该逐步由“主办者”向“监管者”转变,创造良好的卫生服务贸易大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适当放宽卫生服务市场产权和经验模式的限制,激活卫生服务市场的活力,让市场促进卫生领域的资源整合。目前,滞后的卫生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卫生服务贸易的出口,对其进行完善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卫生行业可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卫生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设。

3.2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卫生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全球卫生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分别是:完全由政府和公立机构执行的出口战略;公立和私立联合推动的出口战略;私立部门联合推动的出口战略;私立公司推动的出口战略。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的卫生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急需以我国卫生行业为依托,各部门、各产业相互促进,既要注重自身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又要综合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构建一套“内外兼修,联合推动”的卫生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3.3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卫生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印度、泰国卫生服务贸易中,其传统医药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已成为一个国家的代名词,如提起SPA人们自然就联想到泰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医疗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来自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提供商在竞争中拥有明显的优势,比如雄厚的资本,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等。目前,我国卫生服务贸易刚处以起步阶段,应适当规避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而充分发挥中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在卫生服务贸易中的作用。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对我国卫生服务贸易来说,中医药可谓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取得了非常多的实践经验。对此,在卫生服务贸易中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3.4重视卫生人才建设

我国卫生领域目前面临一些传统学科人才相对过剩,高层次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的窘境。如何疏导某些学科相对过剩的人力资源以及如何培养并留住卫生系统的高层次人才是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以及卫生服务贸易必然面对的两大课题。首先,我国的卫生系统人才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如农村、偏远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相对缺乏,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大城市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对此,除了采取措施引导他们到农村、偏远地区工作外,还可以鼓励其积极参与卫生服务贸易。相对于卫生服务贸易发展较好的其他国家,我国的卫生人力资源出口数量还较少,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适度的出口卫生人力,既有利于了解全球卫生服务市场,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卫生人才。其次,我国卫生系统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还很大。对此,必须从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两方面入手。协调国家与地方的高层次卫生人才建设,发挥政府在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是我国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另外,需以我国卫生人事制度改革为着力点创造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卫生系统大环境。

3.5本研究的局限性

贸易研究生论文第3篇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研究――在上机模拟实务课程中的探索》这个课题中,作者认为,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固然有很多具体的形式。但是,对于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来说,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良好的实际业务能力是提高这些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核心。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围绕岗位(群)核心能力,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职业素质训导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遵循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之间的联系规律,形成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做到单元技能反复演练,综合技能集中强化。集中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模拟实习;第二阶段在校外实训基地相关岗位进行生产实习。

再次,实施引导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一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课程指导书等学习推动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就业前景,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采用渐进式实训教学法,对单元操作技术反复训练,使之达到娴熟水平。三是采用模拟企业活动、项目主题教学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四是深入开展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情感-双赢机制。与企业联合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研制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共同建设实训室和共享资源库,联合申报科研课题、联合开发新产品,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五是聘请多名外贸行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标准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指导毕业生就业等工作。

2、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对应工作岗位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外贸业务员岗位方向、外销员岗位方向、货代员岗位方向和单证员岗位方向。其中外贸业务员岗位模块课程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交易;外销员岗位模块课程包括外贸实务、外贸信息系统应用、外贸英语口语和国际贸易地理;货代员岗位模块课程包括外贸信息系统应用、国际贸易地理、货运基础知识和货运实务;单证员岗位模块课程包括外贸实务、外贸信息系统应用、国际贸易地理和单证实务操作。通过模块设定学生对应岗位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3、创建外贸实训基地

建成再现外贸流程的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充分满足校内实习的要求。同时,完善校外参观实训点、顶岗实训点,建立多层面的校外实训基地。

首先,在学院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下,整合现有院内有关国贸专业的教学软件资源,搭建除国贸专业外,涵盖商务英语、涉外文秘、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归口本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本专业实训室的规模化经营运作,提高本实训室的综合利用效率。

其次,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如图2所示)。实验室、实训基地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进一步规划现有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实验实习大纲,增加综合性、设计性成分,并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和软件,以保障专业校内实训正常进行。

再次,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与外贸公司、外贸生产型企业、报关行、货运公司等分别签订校外合作协议,以此保证我们的教学始终以实践为依据,同时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

最后,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确保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落实,保障基地的正常和高效运作。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体措施

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要求逐步推进,从沿海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在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方面,通过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分解,构建适合职业岗位人才要求的教学体系。

1、确定专业主修能力,因材施教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确定专业主修能力,具体包括外贸业务能力、外贸单证处理能力、国际货运业务能力和外贸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等。针对主修能力确定培养方案,分阶段重点训练。大一开展国际贸易专业英语翻译训练;大二上学期进行外贸书信训练和外贸合同拟定训练;大三进行报关、报检和国际结算模拟实训;大四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软件模拟操作。学生分组扮演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各个主体,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实训。

2、改革课程内容

首先,采取教师、企业专家、学生三方结合的方式,紧跟国内外贸行业的发展,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写或修订专业教材、实训教材、多媒体教材,同时注意收集分析学生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及时修改。

重点抓好《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操》等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优化教材结构的总体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突出实训环节,以适应高职教育需要。

其次,按照核心课程和平台课程优先的原则,制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任命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及丰富职教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为精品课程负责人,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与校外基地共建精品课程。

再次,通过企业参与、学校教学信息化部门支持,从辅助教师教学、提供学生学习资源、进行教学互动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开发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

3、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双证书制度

坚持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模块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改革都直接与相关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考核内容相对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本专业在校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而且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就业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从而有效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4、工学结合

贸易研究生论文第4篇

摘要:加工贸易是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一种贸易模式,我国当前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网络中所处地位普遍不高,加工贸易产业急需升级。而加工贸易产业如何有效的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出发,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它影响因素对加工贸易出口升级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出口升级 1相关研究综述 Ernst and Kim(2001)提出了“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这一概念,在文中它们提到全球生产网络不但带来产品的转移同时伴随着知识扩散。全球生产网络带来的是中间品贸易,而加工贸易正是中间品贸易的主体。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基本上处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低端,有低附加值、无自我品牌、缺乏自我创新等特点。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是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网络内部的自我提升和外部产业、政策环境的引导促进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于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网络中的自我提升,学者们普遍认为需要依靠生产网络所带来的知识和技术溢出作用。Jay Barney(1996)在文章中提到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及技术外溢来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本国产业的升级。由于加工贸易的投资方需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占领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使得投资方会主动提供一部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刘志彪、刘晓昶(2001)认为,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生产链会不断向具有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延伸,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总结经验和积累知识,从而达到产业优化与升级的目的。Perter J(2004)在文章中论述到加工贸易方式可以将东道国与投资方利益捆绑在一起,由此,通过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渗透和溢出,东道国企业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营销网络,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促进本国的产业升级。Grossman和Helpman(2005)认为,同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既与发展中国家本身的技术水平有关,也和制度环境有关。刘德学等(2006)提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高层级主体特别是领导厂商之所以能够占据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价值链环节,是因为他们控制着相关的“稀有资产”,这些稀有资产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加工企业要想取得网络主体地位及其所从事价值链环节的提升,就必须逐步获得或创造这种“稀有资产”,而这一过程可借助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知识转移与扩散机制得以实现。 在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外部影响因素时,学者们分析因素的焦点基本上集中于劳动力禀赋、技术、外资企业的战略和目标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上。如庞大同 (2001)在文章中提出,要促进加工贸易,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应从优化配套环境,制定发展战略,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出口加工区等几方面入手。潘悦(2002)动态考察和调研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分布和产品性质,指出中国加工贸易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换代的阶段,中国的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之从前已有了显著提升。Boy Lüthje(2004)在以IT产业为例论述全球生产网络和中国的产业升级时认为,除企业内部工资和工作标准等因素外,经济、产业的状况和外商投资政策也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 综合已有的研究观点,本文认为外部环境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根本在于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的转变和提升。要达到这一目标,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以及东道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将是关键;政策环境也将从外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持。 2加工贸易出口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升级取决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外部因素包括服务联系成本、环境因素等。然而内部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是否对于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有显性影响,需要实证的检验。 针对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本文选取了加工贸易增值率作为衡量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指标。依照全球生产网络的特征,所处网络层级越高,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因此增值率可以综合反映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状况。 加工贸易增殖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 在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衡量上,本文选择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亿元)作为衡量标准。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由科研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亿元)来代替。 外部环境方面,邮政电信业产值(亿元)将作为服务联系成本的衡量指标。 数据选取自1992-2007年,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实证分析所用计量软件为SPSS10.0和EVIEWS 5.0。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1992年至2007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研发)同邮政电信业产值(邮电)三个变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直接用于分析,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共线性问题,这里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做变量转换来解决共线性问题。 通过SPSS软件的因子工具,确定各个变量权重可得: 表1主成份分析法各变量权重 由上表中可看出回归变量的T值分别为-3.341和5.292,在1%的显著水平下T检验通过。调整后R2=0.659,方程拟合度较好。回归方程为: 增殖率=-0.731+0.131LN(0.911*FDI+0.980*研发+0.981*邮电)(2) 根据以上计量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电信业产值与江苏省加工贸易出口结构比的变化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效应均为正。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同自主创新、研发与知识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知识与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有密切的联系。 考虑到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投入和加工贸易出口增殖率(Y)之间可能存在的时间上的滞后关系,利用计量软件对两个变量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表3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由相伴概率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FDI不是增殖率(Y)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而不拒绝“增值率(Y)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因此,从2阶滞后的情况来看,FDI的增加是加工贸易增殖率上涨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说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3加工贸易出口升级策略 加工贸易出口的产业升级源于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的提升。这种提升要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首先在企业层面上,要鼓励企业加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在生产经营中进行学习积累和自主创新,提高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其次外部环境方面,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来引导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企业的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可以借助于以下策略与渠道加以改进和提高。 3.1加强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多种渠道,包括市场竞争、技术示范、人员流动、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等。可以通过建立公平的竞争市场,打破垄断和改变原有的市场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制订相关政策来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信息的传递;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利用机制,鼓励有外资企业工作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进入内资企业,由此会把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文化带给内资企业;加强内外资企业的合作开发和生产,通过生产链上下游的联系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传递到内资企业。 3.2提高国内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 国内企业的学习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同样影响着技术溢出的效果。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为:(1)制订相应的促进政策,鼓励内资企业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开展合作项目,联合培训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同时鼓励内资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各种重大科技活动,承担部分研究工作,加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的技术沟通。(2)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优势,鼓励国内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及员工的培训合作,提升内资企业的技术支持能力,从而达到更好地吸收技术外溢的目的。 3.3鼓励技术自主创新和开发 加大政策对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推动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员工培训,推动加工贸易的更快升级。同时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可以采用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的方法,利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 彪,刘晓昶.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庞大同.深圳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及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1). 潘悦. 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6). 刘德学,付丹,卜国勤.全球生产网络、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J].经济问题探索,2005,(12). 刘德学.全球生产网络与加工贸易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Boy Lüthje.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China: The Case of Electronics Contract Manufacturing[C].EAST-WEST Center working papers,2004,(74).

贸易研究生论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深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前言

国际贸易学作为研究国际贸易关系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其目标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运动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在国际政治关系缓和,国际贸易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学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但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始终未变,仍然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三大模块。这些模块在促进国际贸易学在国内快速发展、成型、普及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模块也限制住了国际贸易学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要研究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贸易学对象不能空穴来风,必须要以研究国际贸易关系,即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为前提。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分工产生,产品交换意愿和能力产生。国际贸易的雏形是原始社会(不同氏族公社或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这种交换促使狩猎业、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随着货币和国家的出现,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始产生,这种贸易关系是以货币为中介载体进行的。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国际贸易关系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又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形态而发展的,大体可以分为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等社会阶段。每个阶段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不仅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相关,还与该阶段的社会类型相关。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简陋,因而国际贸易的内容以奴隶主喜爱的宝石、香料为主,贸易的范围也十分狭小。

在封建社会,货币得到相当程度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远洋航行贸易,交易的物品内容以瓷器、布匹、茶叶和简单的手工业产品为主要内容。

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地理大发现促成了国际贸易。

二、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研究对象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国际贸易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阐述国际贸易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下发展的状况,包括规模、内容和范围。三次科技革命间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学说

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不仅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还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实践成果,让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中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最有成就的经济理论之一。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以及后来的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说,为建立国际贸易学、发展国际贸易学奠定了基础。把所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和学说概括起来就是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各种学派对国际贸易学从不同角度和程度深刻地诠释和探索。

完备国际贸易学,丰富理论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水平,而且也能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3.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有利于保障国际贸易理论的具体实践应用和实现国际贸易利益。各种政策对贸易往来产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影响到交易国的贸易利益,而且还影响到交易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十分必要。

4.国际贸易制度和协调机制

国际贸易是多个国家进行的贸易,因此要掌握多边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组织规章制度、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学必须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内容。

5.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

国家贸易日益繁荣、规模扩大、种类繁多,相应的国际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多样,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继续运行外,还有诸如加工贸易、信息贸易、电子贸易和商务贸易,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优化了传统的纸式贸易方式,提高贸易效益,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电子商务既是国际贸易手段的新课题、新方法,也是国籍贸易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

6.国际贸易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事物,而是与国际政治、金融、社会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支付、结算和信贷等关系到金融的理论同国际贸易相结合,就会出现诸如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7.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

上个世纪崛起的发达国家优先制定了国际贸易准则,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些国家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而一些处于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学习研究的必要。研究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状况,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沟通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渠道。

三、结论

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研究理论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丰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和维权水平,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加入“上海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与外国进行双边或是多变贸易中我国经常遭受外国的反倾销、发补贴制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享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才能享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通过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78-81.

贸易研究生论文第6篇

随着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不断加大,大量研究认为由于细分行业的增长潜力和出口贡献能力不同,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综合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较之于比较优势理论通常更能够显著衡量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程度。细分行业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通常根据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开展,并且多数研究得到了一致性较高的结论。通过对服务贸易领域和细分行业服务贸易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对出口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关键指数指标,考察了大量研究成果的结论,探究其是否存在“先验性”问题,并提炼出细分行业服务贸易领域内可开展研究的新要素,发掘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先验性

一、相关研究综述

传统经济学理论通常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然而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指导理论与传统商品贸易的适用性理论产生了分歧。两派经济学家对于比较优势学说的适用性产生迥异的观点,根据赫尔曼(Herman)、郝斯特(VanHolst)、山普森(G.Sampaon)、穆勒(HenricSchaumburg-Muller)等经济学家的观点,传统商品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并不适用;而麦尔文(JamesR.Melvin)在1989年发表的《生产服务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方法》中运用H-O理论模型成功说明了要素贸易也能够达到商品贸易相同的结果,并推导出服务贸易必然服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但是要素贸易一般指提供资本、土地、人力等要素的贸易,仅占服务贸易概念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具有整体的适用性(闫奕荣,2004)。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剧,对于服务贸易的研究重心从比较优势理论逐渐转变成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而竞争力范畴又包含了一系列成分指标,采用较多的有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康承东,2001;王绍媛,2005;Balassa,1965),大量研究表明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且对国家GDP贡献较大的服务业具备更高的比较优势指数。由此可见,服务业细分行业在构成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时存在着异质性。

中国服务贸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扩大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但以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来看,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学者大多从波特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引入不同的因素和变量来研究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张如庆,2007)。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多个可供观察的因素,主要文献的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综合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见大多文献基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而鲜有中观的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整体视角,分析构成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差异化情况,总结出口竞争力发展与各行业的关系,发掘出可能存在的、可供今后研究和拓展的创新点。本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服务贸易研究领域内的理论文献进行整理,为我国的研究提供阶段性的参考,随着国际分工的变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新的影响因素可能产生,而原先的因素影响程度可能下降;二是帮助形成对我国现阶段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本文其余部分将如下的安排:第二部分将回顾服务贸易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整理影响各个细分行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因子,找出共性因子和非共性因子,并总结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细分行业的差异化现状,提出可能存在创新性研究视角;第三部分将集中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宏观层面的多个公共影响因子,探索不同研究方法对于测量细分行业和服务贸易总体出口竞争力的准确性;最后将进行总结性的评述和建议的提出。

二、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发展概述

陈虹(2010)认为对服务业细分行业的研究始于国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对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服务部门的研究,如金融、通信和旅游等。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其成长潜力带来的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作证,主要集中于国外学者对欧美国家的金融部门,特别是保险业(Philip,Wen,1998;Mattoo,Rathindran,Subramanian,2001;Hichens,2004;Wilmott1999)。此后,国内学者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细分行业大致从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开始,过渡到文化服务等。其中,朱盛萍等(2012)和黄满盈等(2010)均使用了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来衡量各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且中国的TC指数为负,较之国际水平较弱。且黄满盈等(2011)采用了波特“钻石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进行了要素分析,主要集中于资本要素、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层面。而郑展鹏(2009)则引入了Michaely指数结合TC共同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并得出了中国金融服务发展很不平稳的结论。可见,国内学者对于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多数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波特竞争优势模型进行分析,且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

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则在一段时期内趋于差异化,国外学者对于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进行探索,其中以目的地国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和游客对目的地国家满意程度和忠诚度构成供给因素(Gonzalez,Falcon,2003;Zhang,Jensen,2007);以动态演化视角的旅游国家不同阶段发展比较优势因素进行考虑的完善化的需求模型(Enright,Newton,2004;Ritchie,Crouch,2003)。熊元斌等(2013)以要素禀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在。周经等(2008)则以宏观的层面提出了旅游产业组织、人力资源状况和旅游交通因素对旅游贸易服务存在着影响作用,并在做数据统计时处理了外汇带来的收入影响。同样的,大量文献都基于贸易竞争理论中的几项常用指标,如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L)和出口市场占有率等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徐文海、曹亮,2012;叶莉,2012)。其中,张百珍(2012)在运用指标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还与东南亚等地的发展中旅游强国进行指标的数据对比,从而得到了与国内研究大体相同的结论,即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处在世界旅游服务贸易输出国的中等之列,但较之于发展中旅游强国仍显示出一定的不足。国内学者对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仍处在以一般性方法研究的情况下,针对出口竞争力各要素的实证研究仍然不足。

文化服务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需要明确界定的服务贸易行为,其同时具备了商品贸易的属性与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属性(张骞,2011)。随着我国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的促进和相容,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但在其研究中需要明确划分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Grasstek,2005),并在对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时将统计数据中的文化产品相关因素剔除后,结果更为准确(罗立彬,2013)。且现有的研究大多采用了出口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指数两项主要指标对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度量(王菲菲、赵书华,2012;刘蓉,2014),且结果颇为一致,中国较之于日本、英国和美国等文化输出强国处于较弱势的文化服务贸易地位。在研究的数据选用上,多篇文献都趋于同质化,且采用了不同年限间的文化服务进出口数据,因此结果趋于一致性就十分显著。

综上,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整理和总结,笔者认为我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因素分析存在着普遍一致性化的倾向,其主要体现在研究目的,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方面,多数研究对不同服务行业选取的指标都集中在出口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标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等;且样本数据仅在选取年限上存在差异,数据本身高度一致,这一统一化现象使得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大体雷同,不能很好地从各个方面说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因素构成的差异。这一缺失,或许能够成为今后研究克服的主要症结所在,郑吉昌等(2004)通过对服务业行业发展本身及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以上两个因素都对服务贸易的要素存在影响,而细分行业的本质是异质化的,则不论行业发展水平或行业政策环境及国际直接投资水平和规模都迥异,因此可以考虑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或中观的行业水平来考察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同时研究也表明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依靠跨国投资来实现推进,而国外直接投资规模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三、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整理我国国内多数文献研究细分行业服务贸易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笔者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理论分析型指标分析,大多基于要素分解视角的波特竞争优势模型各要素指标分析;另一类是可视化分析型指标分析,大多采用普遍的RCA(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TC(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以及出口市场占有率和等指标,构造独立或综合的评估体系,对竞争力构成和因素影响进行测量。针对第一类的理论型指标分析,具体可以分为直接理论分析和模型应用分析。直接理论分析通过分解影响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相关要素(即可能涉及的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和服务业开放度等),研究对细分行业服务业是否存在竞争力促进作用。如周经等(2008)采用了旅游产业组织、人力资源状况和旅游交通三大因素对旅游贸易服务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组织数量(即旅行社数量)和旅游交通(即航班路线数等)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显著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状况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不显著;再如蔡茂森等(2005)认为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模型应用分析则主要包含了使用波特“钻石模型”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多个维度的因素分析,如黄满盈等(2011)采用了波特“钻石模型”对金融服务贸易进行资本要素、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三方面的竞争力分析;以及庄惠明等(2009)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主要构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9个要素进行了分析。

针对第二类的可视型指标分析,普遍形成了两种体系,即独立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独立的评价体系并非特指采用特定的一项指标进行衡量,而是采用RCA、TC、CA和出口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同衡量或确切地某一指标进行横向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张百珍,2012),形成一张可视化的表格或数据结果;而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文献则相对较少,针对特定细分行业的不同情况将涉及不同的要素,以郑吉昌等(2004)所采用的研究为例,其着重发掘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关系,得出了对服务贸易所在贸易部门的政策性建议,且对服务业自身发展和国际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列举分析,综合各个要素的影响成分对波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构造了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具体而言,针对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一般适应上文所总结的两类主要研究方法,仅有少数研究在两类方法之外引入了不同的考察指数对竞争力进行衡量,并有少量研究也对特定细分行业的主要可观要素进行分解后探究其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关系(郑展鹏,2010;周经、吕计跃,2008)。因此综上所述,对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构成影响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多项单一指标及波特“钻石模型”中主要考察的六项维度,还有经过国内学者进行修正后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而非共性的影响因素则主要包含在各个特定行业的宏观各要素中,如旅游服务行业涉及的旅游产业数量和交通便利因素;文化服务行业涉及的特定行业开放程度等,这些因素可以进行修正后纳入至“钻石模型”的特定要素中,但某些独立性较强的要素不仅在衡量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经常被忽略,则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针对大量国内研究的成果,笔者将归纳和整理主要研究产生的结果间的一致性,来探索普遍采用近似研究方法和同一数据来源取得的研究结论是否在结论上保持较高的相似度,且使得研究成果具备了一定“先验性”的性质。

根据对2004年后的文献整理结果可以发现,针对服务贸易整体进行的分析存在着趋同性的指标选取和数据选取,数据大多来源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WTO国际贸易数据,且得到的定性结论也基本相同(事实上中国服务贸易较之全球贸易强国而言是处于弱势的)。多项研究均使用了TC指数进行衡量,且结果趋于高度一致,均小于0.08,且一定年份的指数值小于0,显示出结果上的趋同。同时,对比分析细分服务行业的各项指标,普遍采用的指标仍然是TC和RCA指数,且各行业内的指数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别仅仅体现在了数据样本的年限差异和数据库不同上,且造成的误差并非很大。除了在文化服务贸易领域的少数研究中出现了TC指数的背离,分析三篇主要文献的研究方法后发现,其应用TC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但笔者推测由于在数据录入或处理时存在偏差,导致了对某段特殊年限的TC指数产生误差。通过对其他细分行业研究成果的整理,发现对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衡量在研究方法上突破性不强,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渐有学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入新的变量来考察特定指标,较好地实践有刘蓉(2014)采用的CSI综合指标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确定各要素在构成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时所占权重,且通过结论更好地提出具体的政策性建议。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体对比分析,发现指数指标测量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幅度,并且虽然其显示出一定的趋同性,但还未形成明显的“先验性”结论,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也处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中。因此,今后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要素分解研究方法,更明确、细分地针对某一要素提出关键性检验假设并进行验证。

四、结论

综上所述,自对中国服务贸易研究从单一的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为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衡量之后,对于细分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在同步演进。现有的服务贸易领域对于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为波特“钻石模型”的各要素实证分析或理论分析以及对TC指数、RCA指数及CA指数等的对比分析;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贸易程度加深,以及中国加进推进“十二五”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使得服务贸易相关支持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产业内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根据前沿的研究和理论的演进,可以通过对行业内发展情况的具体实践分析,发掘影响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新因素和重要因素,验证其对于服务贸易出口作用的显著性,完善理论研究的框架。经过丰富的经验研究,国内学者已经证实了中国目前虽然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但仍然落后于世界其他贸易强国,其细分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落后于其他各国的情况,但根据各项数据表明,提高相关要素的发展水平,并建立有利于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划体制和制度,都能够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带来促进作用。毫无疑问,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同样需要认识到的是,国内目前的大量研究都采用了具有趋同性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徐文海、曹亮,2012),在根本上,所得的结论存在着一致性,使得论文形成的政策性建议和分析缺乏创新性。并且文献研究多数采用国际统计数据,其中包含了外汇汇率等(吴飞霞,2015)可变影响因素,其分解和测量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而建议后续研究可以基于发展动态的视角,以实践产生的细分行业的统计来进行衡量,而避免整体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剔除与细分行业无关的影响变量。现有研究开始尝试构建新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模型和竞争力构成指标来进行研究,这是提高后续研究结论可靠性的重要尝试,应注重丰富其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效性,以此视角来分析中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发展演进,这是一个可以拓展的重要话题。这些尝试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细分行业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研究领域成果,还可以为其他行业深入研究新发展时期不同行业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构成因素提供借鉴,这些都将成为我国下一个五年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重要研究积累。

参考文献:

1.闫奕荣.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综述[J].经济师,2004(10)

2.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

3.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

4.张如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

5.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12)

6.张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求索,2004(3)

7.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8.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20)

9.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

10.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10)

11.夏杰长,姚战琪,齐飞.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3)

12.吴飞霞.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影响因子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28)

13.朱盛萍,杜建华,付小谧.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其竞争力探析[J].企业经济,2012(9)

14.罗立彬,孙俊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对比与趋势[J].财贸经济,2013(2)

15.王菲菲,赵书华.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商业时代,2012(7)

16.刘蓉.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国商贸,2014(36)

贸易研究生论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发展 趋向

面对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不断出现了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形式,使得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适应和解释当前的贸易现象。这就要求国际贸易理论要随着世界的经济、政治及国际间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起来,并且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正向微观、内生及动态的趋向演变。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思路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时期为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包括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其中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典型代表,新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传统假设上进行研究的,包括规模生产收益不变、充分就业、生产技术给定、完全竞争等。

1、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思路是基于分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报酬两方面展开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并且各自在生产中都具有较高效率,也就是具有绝对的优势,如果两国依靠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相互交换绝对优势产品就会双方都获益。这种“双赢”的理论仍然是当代各国贸易的宗旨,但是绝对理论只是片面地解释了绝对优势的国家参与贸易获利,而无法解释国家的所有产品都存在绝对劣势的情况。

比较优势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较小的商品,同时进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样形成的国际分工对各国贸易都有利。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中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2、新古典贸易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在20世纪初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贸易模式是一国应该出口本国较为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同时进口本国较为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一样,都认为自由贸易对贸易参与国是有利的。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不仅考虑了劳动的生产要素,还揭示了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但是这个理论的成立仍然是建立在生产条件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础上,沿袭了优势理论的发展思路。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首次发现战后的贸易模式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相符,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国际贸易新现象的研究,也促使了一系列重要国际理论的产生。面对着战后不断出现的新贸易现象,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增大、产业内部贸易增长、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发展、区域集团的内部贸易增多、新型贸易方式的出现等新现象,诞生了包括国际贸易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偏好相似论、新要素贸易理论等新理论。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保罗・克鲁格曼从多种角度建立模型对产业内的贸易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在国际贸易从完全竞争转变为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在递增阶段,即使两国之间不存在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就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经济而言也会促使国际贸易发展的结论。了传统国家贸易理论中的假设,成功解释了战后贸易的新现象。之后,一些经济学家还直接从垄断企业的发展行为角度来分析国家贸易问题,提出了各国之间进行同质类产品的贸易的原因在于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策略。这一时期的经济学者的研究理论吸取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了当时迅速发展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而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为国际贸易新现象做出较为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趋向分析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向微观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是随着世界的经济、政治及国际间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与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相适应。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逐步壮大、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新的贸易形式出现,产生了跨国公司内贸易理论、一体化贸易理论及产品内贸易理论。这不难看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已经从新贸易理论的产业内贸易研究,逐步过渡到对某一贸易主体、贸易现象的微观研究。这些新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对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整合和补充,同时也把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推向了更为细致的产品生产方面的研究。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向动态研究发展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之上的研究,具有静态研究的特征。新贸易理论已经逐步从静态研究转变为动态研究,和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假设,使理论更符合实际贸易现象。20世纪80年代,新兴古典经济学家构建内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将交易费用、产权研究、新内生增长理论研究、演化经济学及信息经济学等整合为一个新的贸易理论框架。进入21世纪,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继续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理论框架下继续深入研究,综合考虑了历史的作用、运输成本、要素的变动及国内市场效应等多种动态因素,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了所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中。这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正向动态研究及微观研究的趋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果.贺翔.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和演进[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