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3-15 06:35:26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第1篇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诉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一种思想体系,它是在资本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产生和建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消灭剥削制度,人民当家作主,高度文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目的。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进行。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从其目的、内容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政治”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其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政治目标和任务。其内容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其目的与内容规定了其作用就是对教育对象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促进。为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任何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个由相应要素构成的系统,都具备相同的基本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五大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者总是依据社会的要求制定教育目标,并要求受教育者能按社会的要求接受教育,以实现最终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往往不一致,二者间必然形成一对矛盾。而且只有当这一矛盾得到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总是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并为一定的目标服务。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和知能结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也总是具备一定的功能,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关键期,有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最终实现大学生的人格和知能的全面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它必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并形成特定的世界观、政治观、法律观、道德观,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是社会关系的极其丰富,各种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将具有更强大的生存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追求自我发展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类的理性追求,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四有”是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诉求。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诉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不断发展来追求自己认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大学生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曲直,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让大学生自觉抵制盛行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道德观的基础,也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传播最终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诉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代表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人们个体需要的满足之间的矛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根本矛盾,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许多自身具有的特殊矛盾,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特殊矛盾决定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这些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代言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不能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决定其教育过程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活动。它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教育为政治服务,从而为促进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教育手段促进和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从而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最终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性之所在。其最终目标和本质诉求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诉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五大要素”,各要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的、整体的存在,单个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只有当各要素组合在一起时,才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或活动,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需要各要素的紧密结合。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他是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体的人或由许多人组成的团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即按照一定社会的目的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和环节去行使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作用的客观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效果。上述这些因素联结起来,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世国.当代大学生成才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陈福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第2篇

创业素质是指创业者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个性化的品格、创业热情以及各种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结合这一群体的特征,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创业素质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社会调查与市场营销、创业政策与法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三是创业意识,包括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四是创业技能,首要的是专业技能,同时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耐挫能力、敏锐的思辨能力等。

二、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013年9-10月,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组成员对重庆市2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教师、102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依据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当其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充满挑战与竞争的世界经济发展洪流中,创业不但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具有“倍增”效应,而且不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也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较强、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较强的特殊群体,对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独立创业,不仅实现了大学生成功就业,而且促进了技术创新,尤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2010年初,国家教育部教办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迄今为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均认为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有82.83%的高校和90.72%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83.5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创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就实质而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自我成才的重要任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据报道:“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比2011届高0.4个百分点,比2010届高0.5个百分点。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增高,但追踪调查显示,2009年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群中到2012年已有63%的人放弃创业,重新选择受雇全职工作。”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道路上仍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创业成功率不太可观。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经我们课题组调查,高校和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超过70%的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成为了创业教育可能遇到的近乎最大的障碍;调查发现,有60.0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创业意向;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3.17%的大学生面对创业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始终应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现代教育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知情意行”的启蒙思想下,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全力推行素质教育,认为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一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完善课程设置,拓宽大学生创业知识领域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营销、政策与法规知识等其他综合性知识。在目前的条件下,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实现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与拓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做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更应该不断创新,以便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的能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高校应积极落实政策,结合需求,完善课程设置。首先,高校应全面分析社会和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在开设恰到好处的专业课同时,增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必修课。如教育部文件《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已经把“创业基础”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必修课开设,各高校需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开展此项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开设诸如《成功与失败创业个案研究》之类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创业成功及失败的经典案例,让学生了解成功创业者发展历程和创业失败者的经验教训,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学习榜样和借鉴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高校需开设创业实践、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企业文化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学、法律法规等选修类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知识把握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还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发挥创新创业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前瞻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将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中。大学生应珍惜校园美好时光,充分利用大学的有利条件,合理安排学生时代的充足时间,精通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与创业有关的选修课学习,全面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把主动掌握和了解创业政策和讯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全方位、多领域贮备创业知识,才能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把握全局,驾驭市场,实现创业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加强心理辅导,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主要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一般体现在大学生创业者是否具有独立思考、选择判断、交流合作、敢于冒险、顽强拼搏等方面的心理品质。高校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创业品质。首先,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高校要根据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品质,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应认真组织上好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为其顺应创业的艰辛过程、调试心理困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还应丰富第二课堂的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实际,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或咨询活动,并结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广泛深入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设立创业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心理咨询教师,投入齐全的心理辅导设备与物品等,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作为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的青年,首先要正确处理学生时代各方面的困惑,如适应新环境、自我控制与管理、恋爱关系、求职择业等,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市场,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情商和逆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底线,自觉培养独立思考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敢于冒险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体现优良的创业品质。

(三)营造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欲望、热情、决心、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它对树立坚定的创业理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与是否具备坚定的创业理想息息相关,因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首先,政策宣传到位。学校应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宣传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中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其次,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教育。如开展青年企业家宣讲报告会、创新创业讲座,成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建立创业服务平台等,通过各种形式扩大创业教育影响,营造出以创业为荣的良好风气,提升创业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用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勇于创业敢于冒险的精神,形成正确的创业理念,将创业意识潜移默化地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自然的环境;再次,高校应维系好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主动参加校园创业文化活动,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勇于自主创业,使自身的个性发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升自信度,牢固树立创业意识,把创业的目标视为奋斗的目标。

(四)丰富实践载体,不断强化大学生创业技能创业是一项考验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事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对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效果显著。高校要不断丰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内容与载体,强化创业技能。首先,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科技文化艺术节,“我敢想、我能创”创意设计比赛、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尤其通过更多开展“挑战杯”竞赛、创业设计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周”活动、公益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践等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活动,培育大学生创业兴趣,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大学生执行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高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如利用寒、暑假,联系企业,结合其专业优势以及各区县、农村的经济状况,组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再次,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应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文体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实训和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活动,从而增强对社会、对基层的了解,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与成长中培养自身的协作能力、受挫能力等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断强化自身的创业技能。

四、结语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人文教育是一个既非全新也非只限于个别国家的议题。自上世纪中叶起,人文、科学分离所带来的威胁就开始引起各国警觉,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成为共识。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报告,我国则于199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对中国目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找出如何走出大学人文教育困境的路子,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科学的空前繁荣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严格地说,是一部喜忧参半的悲喜剧。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诸如战争、环境破坏以及人自身危机等巨大的灾难和威胁。“现代科学或现代文明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对科学在观念上的正确把握和定位,而这有赖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清晰体认、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肩负着架构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任,加强其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是短暂的,只有百余年历史,但在发展中一直以实用教育为主旨。的确,以实用理性主宰的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经济与技术的功利目标却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决定了当今高等学校既要重视其工具性的功能,即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其目的性功能,即塑造人的精神方面功能。事实上,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

(三) 现代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即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人类的理想追求是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同等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低层次的需要,精神需要则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否则,人就等同于动物了。马克思曾指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因此,大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是大学生完善自己、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性的使然。

三、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归因

(一) 人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隐性作用的被忽视是人文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科学教育之所以能在17世纪科技革命后迅速崛起并成为教育主流,源于科技与生产力的直接转化关系。人文不同于科技,尽管对社会发展起着价值导向的基础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以隐性状态存在,所以当需要科技推动的经济发展被强调成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时,人文对社会的隐性作用就往往或被忽略或被放在次要地位,教育也会有意无意倾向于科技教育,人文教育由此受到压制。正因为如此,人文教育的困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之中。

但这种困境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国际科技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全球性挑战面前,发展中国家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目标: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为实现这一集中目标,国家在发展规划上会有意无意拔高科技价值,在教育上会强调科技倾向而压倒别的倾向。因为人文对社会的作用呈隐性状态,它与讲究效率的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关系难以自然调解。因此,追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容易过于关注科学技术教育,对教育的指标都充满计量化特征。这样,人文教育不仅在整个国家发展中被轻视,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也被套上科学教育的衡量标准,其陷于困境成为必然。

(二) 对西方大学制度的简单移植是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难以走出困境的历史原因

三四千年前中国就有自己的高等教育,但真正拥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却是在一百年前因处处挨打而盛行西学东渐的清末。今天看来清末是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时代,因“器不如人”的事实,让即使再保守的士大夫都主张“旁采泰西”、“采西洋之术”,西方的大学制度由此顺利被移植。这个时期西方教育的主流是科学教育,而这种主流又很迎合中国当时急切想“富国强兵”的需求,因此“西艺”、“实利”很快成为当时的教育思潮。但由此产生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在西方教育制度成功移植的同时,不仅没有很好承继中国人的“大学之道”,还断裂了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累积。

今天看来隐藏着很大弊病的简单移植,自产生之日起却具很强的迷惑性和生命力。自中国移植西方现代大学后,“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批评最直截了当的,莫过于‘无裨实用’;提倡西学,最为有力的口号,便是‘有裨实用”。这种观念一直被延续,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这种讲求实用,要求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实用教育思想就成为教育主流思想。不可否认,这种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确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业化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同时,这种调整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文理分驰”、“重工轻文”、“理重文轻”的结构失衡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尽管在发展和充实人文学科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努力,但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整体格局并未改变,直到今天,这种功利主义教育一直或隐或显,绵延不断。 转贴于

(三) 大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化与知识化是大学人文教育陷入困境的最直接原因

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生命的对话、是心灵的流露、是感情的交流。人文学科的学习需要“思辨”而不是“推理”,因此,“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是‘讨论’、‘对话’、‘反思”’。反观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长期以来,在许多高等学校所实施的教育中,认知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情感教育只作为附庸,被边缘化,教师讲授的人文知识只停留在概论上、书本上、课堂上,而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弊端丛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仅很难确立人文学科地位,而且这其实也是把人文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的灌输,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却被忽视。因此,这样的人文教育在到处充满评估的教育现实中不可能被重视,也不能触及大学生的灵魂深处,更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其结果,留给学生的也只是人文知识。

四、重拾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原则和切入点

(一)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德育为首。德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着重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从爱同学、爱专业、爱学校做起,把高尚品格的培养融入具体的生活实际之中。

2.坚持高品位。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并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课程结构,引进国粹,引进经典,引进高雅艺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各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特殊性,从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出发,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3.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人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人文精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交给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去完成,也不能仅仅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而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应该渗透和延伸到所有学科之中,尤其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二)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路径

1.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前提人手。人文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就是应该注重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动性发挥的教育,才反映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讲,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或情绪障碍,甚至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制的现象。这就要求人文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和个别问题学生的情感需求,以生动感染生动,以激情点燃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2.从重视大学生的践履这一长效机制人手。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人文知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在本质上是解决“应当怎么样”的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的知识性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注重引导大学生“悟”。

如何引导大学生“悟”?一方面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学校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学校应针对当代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大社会环境和核心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创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支持、发展积极健康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纳入教学体系的,包括专业见习和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设计、公益劳动和军事训练等;另一类是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的,包括社会调查活动、社区援助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科技开发活动等。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培育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支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之最高目标,是现实人类总体和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时,马克思常用的表述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能力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能力主要指人的劳动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力、科技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它是人们具有的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是人与人的特性方面的差异,如行为特点、爱好、性格、心理、气质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特性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强调人要“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二是人的自主性发展。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由,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人才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上。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分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其它素质的方向和性质,它要求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兼顾大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反思的视角。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做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皆可以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之一,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涉及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则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果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端正思想观念。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人文精神当作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指标,把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衡量学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就要既形成积极的舆论,又要加以深入研究,以提高水平、加大力度、强化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

(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和内化人文知识的作用很突出。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名校的人文学院专家学者或其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的探讨;利用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这里既有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观问题,又有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既有教学内容问题,又有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应该牢固占领课堂这个培育人文精神的阵地。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第5篇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A81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了解和学习他的形成过程,理解它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完整的掌握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而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正式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人的需要、能力、劳动、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内容。

1.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没有了需要,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就都没有了意义。人的需求包含人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人的享受需求,是一个全面、综合、多层次的开放系统。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随着人的全面发展逐渐丰富,低层次的需求是高层次需求的前提和基础,并不断向高层次的需求演进。正如马克思所说“已经得到满足的每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有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都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它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压抑的需求相区别,不仅包括物质性的需求,还更多的包括了精神、发展上的需求。

1.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人的能力主要包括人的体力、智力、自然能力、社会能力、潜在能力、现实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人的能力发展的各方面中基础的内容。体力和智力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基础,人作为一个生命体,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只有解决了生存问题,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良好的体力和智力可以让我们拥有劳动能力,从而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获得生存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人为了解决各种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1.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出现,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个人也从狭小的生活空间中解放出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种新的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的关系将取代资本主义狭隘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将变的极为丰富。但是丰富的社会关系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要获得人全面发展不仅要创造出足够丰富的社会关系,更要使这种社会关系为大多数人服务。

1.4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也相应提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人,个性的发展必然表现为个人独特色彩的增多和丰富。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寻找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1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共同发展。当代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沟通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综合素质。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素质的提高。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高等教育应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时期和地域都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但从本质上来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2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在传递知识、完善人格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一直以来,我国都把教育摆在关系国家前途发展的重要位置之上。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制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是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接收的教育对大学生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全面发展教育课程,高等教育能为社会提供思想道德高尚、专业技能扎实、人格健全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3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3.1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并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把学生看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即马克思所说的“各个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提供了价值引导,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明灯。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孤立的存在,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当前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增加和科技的进步已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的社会关系,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适应这些社会关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内容过于陈旧,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与时代接轨,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马克思认为,人是自我全面发展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的灌输式教学等弊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理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上增加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从而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缺乏兴趣的问题。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理解枯燥的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3.2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当前的社会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不断发展变化着,大学生最容易被当下的流行文化所吸引。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单调,缺乏娱乐性等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应从这一实际出发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改变单调的课程设置,把一些流行文化的元素渗透到体育课程当中,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人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每个人独特个性的不断丰富。这启示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他们成为有个性的人,以能够适应社会条件和各种社会关系为目标,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3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人文科学教育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这里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多面的能力。只有这些能力共同发展才能使人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实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人文科学教育应从这一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内容。高等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无可厚非,但当前高等教育都普遍存在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仅仅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首先应转变理念,把人文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要求,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

3.4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

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实践和创新教育,应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马克思认为人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大学并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远没有亲身体验得到的经验深刻。这个社会缺乏的就是能跳出惯性思维,不跟随大多人的勇者。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在竞争激励的职场中脱颖而出。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更离不开学校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变。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被看作以一个口号而并没有真正落实。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大学不应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单纯看重学生的成绩和学分只能导致学生为了得到学分而死读书背课本。高等教育改革应从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始,探索更多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224.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第6篇

【关键词】大文化大学生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51-02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

“教育”一词的古文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即使人成其为有德、有智、有为之人。自孔孟以来对人的教育就始于“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这种“德、美、体、智”的育人理念,在本质上表达了教育的诉求。19世纪,马克思从人类本质的视角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在于人类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就个体的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塑造完美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内在体验。教育的本质是要把人真正当人来培养,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由此可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把人培养成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要求。

(二)大文化育人理念的现实依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主导价值观,理论深层蕴涵着人本主义,其实质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从两个方面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发展的着眼点应该是满足人的人本主义诉求,发展必须立足人的能力发展,尽最大可能释放人的潜能,发挥其创造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另一方面,“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把人作为发展的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切实做到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和完善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目标任务。人才培养必须以时展需要为价值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将素质教育渗透、融人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建构高校大文化育人环境,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等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二、大文化育人的内涵及特征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知识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念,贯穿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并指导教育教学评价行为。实质是注重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重激发学生追求科学、民主的精神素质,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调师生、课程、教育教学回归生活、感悟人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大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就是要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大文化育人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选择的要求,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等基础素质。充分发挥文化所固有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教化力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内省的能力、文化的品位、开放的心灵、独立的思维,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胸怀,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大文化视野下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措施

(一)树立大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或途径丰富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人格结构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应以大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拓展和科学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人文与专业的对接、人文与职业的互动。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发挥学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合力,强化综合育人工作队伍的职能,以及学生管理和学生代表参议制度等为平台的实践体系,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把人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二)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文化育人,在本质上,弘扬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尊重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塑造完美的知、情、意、行的人格特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建构应坚持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统一,始终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课程体系设置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一个渠道,两方渗透,三类活动,四种氛围”,即大文化育人渠道,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渗透,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染与开放学习、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三类活动,课堂、宿舍、校园、社会四种氛围,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创造时时、处处、人人的大文化育人模式。课程评价按照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性和实效性标准;考核主体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辅导员、学生、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协调发展,实现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理实考核一体化。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课外、从显性到隐性、从知识认知到素质拓展、从理论学习到内化信念和行为养成,逐步形成知识学习与方法探索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课堂、校园、社会的氛围中感悟、修为、外化,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

1 情感式教学。情感式教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为教师对知识的热爱,知识渊博、思想奔放、胸怀开阔、品德高尚。教学过程充满真情、充满热情、充满激情,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变“无情”为“有情”,用情感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其二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喜爱。大文化育人是一种人性教育,重视人文关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情感认同,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2 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针对学生的疑惑、理论观点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强调教学的问题意识价值取向。问题教学从问题出发,结合实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方式灵活多样。如,案例讨论、重要理论、热点问题、学生兴趣等。尊重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或不同想法,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辨能力。为此,一方面,教师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关注热点问题,提高理论修养和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能力。

3 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鼓励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备课、讲课、讨论,变传统的“独唱”为“合唱”,优化学生参与机制,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大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教育资源,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同,锻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等社会实践能力。

4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将某个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进行,通过学习、应用知识及技能,在实践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从传统的强调传授、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项目式教学立足学校特色、区域特点和学生兴趣,形式多种多样,诸如,社会调查、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就业创业、企业实训等。引导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历练其独立思考、敏锐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能力培养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 发展理论 大学生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49-02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青年人的培育,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拓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大力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积极营造他们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密切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

二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优良品格的个体的一种育人模式。素质教育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主体基础、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细致地开展素质教育,着重加强大学生做人的教育、做学问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真正地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前条件下,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学科交叉日渐明朗,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据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契机,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必须按照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来指导自己,前瞻性地提升自我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多方面的素质。

三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通识教育,注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科学建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凸显。从国际背景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多样化、价值冲突、伦理道德标准的不一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网络信息大量涌入。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归结为一点,就是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精神空虚、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这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一个道理: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建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现实社会的呼唤,只有消除人的精神世界的痛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特别是要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趋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帮助当代大学生积极构建充实的精神家园,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实现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通识教育思潮与通识教育实践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学生个体内在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关注。通识教育强调基本知识、基本价值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通过打好人生持续发展的根基,借助于唤醒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来形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的自我发展意识与自我发展精神。高校要通过对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帮助、引导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

四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统一,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须臾不可分。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求实,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求善求美。从价值论上看,人文精神和理论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航向;从本体论上讲,科学精神和技术为人文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这两方面要相互融合、协调统一。其一,人文精神是首要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探究其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来帮助其应对心理问题。同时,要用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来导引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主要生命活动,贯穿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同时,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必要的。其二,科学精神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

五 结束语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积极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