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0 16:20:22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第1篇

从国内来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教育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信仰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时代课题。为回应实践的需要,学术界开始深入探讨信仰的一些基本问题,以期转“危”为“机”。刘建军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信和信奉;二是指“信仰者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三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性或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陈建民、阳鲁平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综合体系。它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客观认识,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情感,是一种坚定的人生意志和信念,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秦维红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强调这一信仰的学理基础,李粲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现实的信仰、科学的信仰、崇高的信仰和健全的信仰。刘晓凯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力效应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1.2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的研究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新旧体制交替和对外开放加大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风气、伦理观念、道德标准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同时,各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消极的价值观念乘虚而入,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信仰迷茫。宋俊成、刘晶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着六大挑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严重威胁和诋毁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真理性;历史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造成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倾向;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多种文化的交错,影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致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网络时代,不健康的东西大量充斥,妨碍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自身的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尚未成熟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尚未牢固树立。丁丽娟,陈海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出现和持续存在与共产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潮的事实直接相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一定程度的对社会主义的情感疏离;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冲击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校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1.3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主流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但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的问题,表现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情感不足;大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向,宗教传播有一定势头;各种封建迷信、现代迷信渐有市场;部分大学生对文体娱乐明星过度崇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2009年,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流堪喜,问题堪忧。主流在于: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认可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多数希望加入党组织。堪忧在于:理性信仰感性化,信仰分布多元化,入党动机功利化。2011年,张艳宏通过以大连地区五所高校为对象调研发现,内心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只有35.2%,而有51.0%的学生选择了思考过但没有确立,13.8%的学生从未思考过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孙婉,鲁志美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我们仍应注意到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和缺失,包括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非理性化、多元化、功利化和宗教化。

1.4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内容庞杂、角度各异。归纳起来,代表性的视角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的角度出发,如张艳宏认为,应当关照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信仰选择能力的教育。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过程分析,如靳玉军、陈亮从大学生知、信、情、意、行转化的角度分析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理论功底和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时代情怀,造就一种自觉追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提供实践锻炼和自觉践行的平台。三是,从教育本身出发,探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2关于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取得的成果

大部分研究学者都赞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的观点,在当代思想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对于大学生的个人信仰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引导启示作用。许多学者对高校的学生信仰状况做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做了重点研究分析,结合实际对如何提高现阶段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思考。

一些学者通过对经典文献研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并未否认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只是鉴于当时的特殊情况使用较为审慎。学者们普遍认为,信仰并不等于宗教,在人类信仰史的发展过程中,信仰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任何信仰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不例外,它的出现,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共识,尤其是在无产阶级世界,更是成为很多人的精神指引。学术界认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主流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者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认为当代大学生主流认同马克思主义,但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迷失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大学生信仰过于杂乱,对良莠不齐的思想价值分辨能力较差,部分学生过早地形成了世俗化、功利化的思想价值观。

探索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般方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索。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可采取理论灌输法、实践教育法、比较教育法等多种方法。

3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不够深入,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思考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如何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成果不多。

3.1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研究不够深入目前较多学者倾向于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定义为一种精神现象,虽然在分析时提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一种行动,信仰必须践行,但在定义的时候未明确指出。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关于信仰构成要素的观点较多,大多学者从认识论的角度,认为信仰包括知、情、意等要素。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信仰,不仅包括知情意等精神要素,还应包括信仰行为。因此,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成要素时,应当从精神和行为两个层面分析。

3.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指向不明确一个方面是缺乏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探索。缺乏目标探索的教育,其效果是不会很好的,目标是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确立科学的目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才能有的放矢。目前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论述较多,但均缺乏对教育目标的清晰准确界定。有学者根据高校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提出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但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目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应当更加具体。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第2篇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的集成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儿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是资本为私有的经济制度,这种以资本为主体的制度是尊重资本和财产为私人所有,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占,这就是私有制的含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叫资本主义。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而且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关于社会主义的起源存在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通常是从早期现代的各种观念运动来探讨社会主义论题;第二种说法主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覆盖面广泛,效度较高。样本容量大,提高信度。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人,熟悉不同的环境,积累到不一样的经验;缺点是废卷较多,比较浪费。不好判断被调查者是否处于心情平和的状态。本文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对象为大连某高校的部分大学生,按照工科、理科、文科、商科和艺术科经进行分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全面的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现状的情况。(以大连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因,并为开辟和提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提供依据。

三、结果与分析

1.大部分人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有用的,并且认为我们的生活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并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但是保持中立的人数较多,这说明对于马克思相关理论知识的欠乏,以及了解程度不够。农村与城市相比城市人口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重要性,但整体上差距不大。少数民族比汉族人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作用,且更加认可马克思主义,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政策。学生干部中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重要性了解不够深刻,有待加强。非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百分比高于学生干部,不赞成的百分比也比学生干部要低,因此,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与认知程度不够深刻,整体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干部应该有更好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重要性问题上,女生认为其重要的分布比男生更加广泛,但是在完全赞成的深度上男生高于女生。存在一个比较极端的现象,完全赞成和完全反对上男生高于女生。在学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用程度上艺术生和文科生赞成率最高,而工科生和理科生、商科就要偏弱一些,艺术生和理科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程度更好一些。

2.大多数人都赞成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认为弘扬马克思会对中国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农村对于马克思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问题赞成比率大于城市。但两者的赞成率都超过了60%。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问题汉族和少数民族中赞成程度都超过了60%,但是两者相差不大。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适合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观点。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项上稍低于非学生干部,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赞成这一观点的,认为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工科生赞成的比率高但是反对的比率也比较高。文科生与艺术生对马克思了解更深一些,认为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比率更高,理科生,工科生,商科生要小一些。

3.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

大多人持有中立的态度,并偏向赞成这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少数民族和汉族百分比相差的不大,但在赞同一方,少数民族百分比较大,说明,少数民族中,还是认为思政课与现实社会关联性很大。说女生更比男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很大。在所有调查者中,大部分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都持赞成一方。非学生干部持反对一方的百分比比学生干部高。但相差不大,综合来讲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储备是比较匮乏的,比较片面,不深入。被调查者缺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另外,所有的问题回答中中立的比例都很高,说明被调查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回答问题,模棱两可,有些问题心里不赞同,但碍于学校、老师甚至国家政策等问题又不敢如实回答,也说明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了解并且是曲解的。

四、总结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第3篇

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继续努力全面分析发现,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当前社会矛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二是,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不断变化带来的影响;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各种影响;四是,大学信仰教育不断弱化和转变的影响;五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影响。虽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有效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是,问题的频繁出现、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重、治安环境的不断恶化等,都严重影响我国9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而使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感到疑惑,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信心,进而不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正确的判断和理性的信仰。

二、基于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应对措施

(一)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长期关心的各种问题

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结构要重新组合,将思想和文化相结合,优化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让高校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使高校教育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才能有效解除我国9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时,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开展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分配的充分整合,以解决人民群众长期关心的各种问题。

(二)注重和完善大学信仰教育,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领导机制的创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控力度,同时,注重和完善大学信仰教育,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语的认识,以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领导机制的不断创新,可以协调政府、高校、教师等方面的工作,加强高校党委组织和各行政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稳定,对于促进各大高校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中,让9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培养高校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课外时间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不。例如:组织高校学生自行播放爱国主义宣传片,让高校学生自觉形成爱国主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鼓励高校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学习方法,让他们参与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各种活动中,培养90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三)有效规范社会网络环境,注重网络文化的构建和传播

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确处理90后大学生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有效规范社会网络环境,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网络文化的构建和传播,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效监控,形成完整管理体系。例如:将高校领导的作风纳入考核范围,是高校领导人员严格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分析网络信息、识别网络信息和利用网络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氛围。

三、结语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大学生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1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中的各门课程都具有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肩负着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主要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的集中体现,因此它在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就表现得最为突出、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严肃的科学,是一门科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无神论观点、实践观点、辩证发展的观点。这些观点所阐述的人的本质和人性观点是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述这些观点时自觉地去促使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做法是,要使学生真正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和意识的观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牢固地树立起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的思想认识,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崇尚真理、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科学精神。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科学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起源、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问题;说明了宗教中的神是人们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异己的自然力和社会力,为了获得面临困境时的精神支柱,把自然力和社会力人格化、进而神化的结果;宗教后来的繁荣和发展又是与历代剥削统治阶级的扶植、利用分不开的。在当前世界和我国普遍出现所谓“宗教热”现象的情况下,无神论教育对大学生真正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科学精神,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教育对科学世界观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成功的实践必然要求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它表明,人们在实践中一旦违背真理尺度,就会发生错误,从而导致实践的失败。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自觉遵循真理尺度确保实践成功而逐渐形成、升华出来的一种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坚持真理的自觉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的本质和人性理论的教育来实现的。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价值尺度确保实践成功而逐渐形成、升华出来的一种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自觉意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学说,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个人对社会、他人的依赖和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合作关系。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这一点,必然有助于他们形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和人性观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实践精神的理论根据。人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的活动,实践是人高于动物而能够成为世界主人的根本特点。因此,根据对客观规律和人自身需要的正确认识,自觉地改造一切不如人意的外部环境和事物,是人的独特品格、能力和基本要求。所以,实践精神构成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精神要求人们面对困境、逆境,不是逆来顺受、苟且偷安,而是积极改造、努力创新、发展自己、争取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辩证批判精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告诉人们,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批判性的。这是因为,人们的实践目标是对现实的观念批判,而人们的实践活动则是对现实的实际地、物质性地批判。实践的批判性决定了人们必然总是以批判地眼光和思想观念去面对现实。这是人们之所以会具有辩证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根据。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告诉我们,世界总是运动变化的、发展着的,现实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批判的思想和不断观念创新的方式去观察和思考,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认识跟得上世界的不断变化而永葆其现实性、真理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理论根据

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工作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体系的根本理论依据。其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是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价值、价值认识、价值观的本质和特征,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价值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价值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具体的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等。而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这种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所谓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因而,价值观也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认识,也就是说,价值认识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是以正确的世界观和相关真理为根据确立起来的,是经过人们长期社会实践检验而被证实是对社会生活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使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保证实践获得成功,才能创造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生。其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否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这种理想信念是高校教书育人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从方法论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价值认识,一种价值观,它的树立有赖于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真理的阐发。因此,这种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向大学生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论,说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向大学生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理论教育,说明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必然会走向自我否定的道路而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向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通向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的教育,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其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理论和关于人的本质、人性的思想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和集体主义道德观的理论根据。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个人的短暂人生对于人类漫漫历史长河的意义的思考。由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因而人的价值就在于一个人一生的实践活动对于他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那些由于自己的生命和实践而使得他人和社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的人,就是有价值的人,反之则是没有价值的人。由于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在一般条件下,人们在为他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会由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回报而使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使自身得到发展。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个人只有在集体和社会的发展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因而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正是一种从理论上符合逻辑,在实践中能够实现且毫无弊端的价值诉求。同样道理,集体主义道德观也因此正是这样的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其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自由观是帮助大学生形成以真善美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健康、积极的审美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观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做到了主客体、主客观的一致,即达到了真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又获得了实践成功满足了人的需要,即达到了善的境界时,人们就会进入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这时人们会油然产生一种对自身智慧和力量的欣赏和赞美的愉悦感情,这就是美。因此,真正的美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是以实践中实现了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可见,美在本质上表示的是人的智慧、力量、文明和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培养大学生的全面能力的理论基础

原理课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的思考方法、历史的和逻辑的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和综合辩证统一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从后思索的方法,等等,都是培养大学生全面能力的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帮助青年形成健康人格、心理的思想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的观点、关于理性和非理性关系的观点、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等理论是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人格的重要理论依据。

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主要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理性所支配的。虽然人的心理、人格主要表现为人的非理性层面的精神活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人的非理性的精神活动往往是理性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深受理性因素影响的。所以,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人格,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由他的心理、生理因素所决定的,其实一个人理性层面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心理、人格的实际状态。这是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特定社会环境、实践活动、文化条件下的所形成的理性层面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社会性的精神因素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基本品格和个性特征。

因此,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人格,必须以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真正摆正个人和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同时,再辅以心理调节、人格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成效。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具备现代化的全面素质方面起着其他任何学科教学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自觉 意识形态教育 实践 大学生

[作者简介]关键(1987- ),男,河北邢台人,北京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左鹏(1971- ),男,河南南阳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72-02

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如何改进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教育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效果成为摆在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思想探讨实践中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进途径。

一、文化自觉理念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缺失

1.文化自觉的含义。“文化自觉”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的理念主要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人都是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因此人们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我意识。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这几句话点明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自我意识是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与传承的基本前提,也是文化自觉理念的重要内涵。二是“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在各种外来文化面前确立对自己文化的充分认识与自觉,并对自身文化进行继往开来的创造与发扬。三是要有“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谦和的态度,做到“美人之美”,乃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自觉理念的缺失。文化自觉的理念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高屋建瓴的把握,是传统的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它可以从理念层面弥合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缺陷与短板。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种种不足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对于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同时却对传统文化“集体失忆”,这种文化断层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日益凸显。大学生日益沉醉于庸俗的娱乐文化中,而过分的庸俗化使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与自由主义在校园中盛行,此消彼长丢掉的正是民族文化的魂,传统文化的根。唯有充分发掘我们对民族传统的文化自觉,让大学生重新认可我们的传统文化,改变对东西文化“洋”与“土”“先进”与“落后”“开化”与“愚昧”的片面判断,才能扭转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不利局面,对于国家与民族而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自觉理念的价值

1.政治价值。一方面,意识形态有着极强的政治性,起到了维护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作用。而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入侵既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更是威胁到了我们的政权合法性;另一方面,当前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和社会环境都对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而文化自觉的理念正是对伴随全球化进程产生的全球文化交融碰撞新局面的回应。只有以文化自觉为基础,不断提高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性,才能在面对异质文化时站稳脚跟,在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占得上风,从而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

2.文化价值。文化承载了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生息、传承和发展的全部力量。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来说,社会主义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职能。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丢掉了传统文化则中华民族已不复存在,何谈社会主义?何谈中国?因而,文化自觉这一理念的提出很好地回应了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发扬与创新这一时代命题,既有利于意识形态教育发挥作用,也能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贡献力量。

3.社会价值。当前社会上涌现出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人生观错位以及道德水平下滑等乱象,向外看是我们仰慕西方而未能知其根髓,向内看则是我们自轻自贱而丢掉了自己民族的精华,正如学者余英时所说的:“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很好地描画了当前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面对西方思潮入侵时对待“洋文化”和“土传统”的态度。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现在的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文化自觉发挥作用而创造了空间。“美己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是解决这一问题,达到理想的社会和谐状态的最佳途径。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自觉理念的功能

1.导向功能。当前的意识形态教育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继往开来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理应在当前多元思想多重价值碰撞的乱局中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及发展潜力,以文化自觉理念为指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给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以有益的补充和帮助;在内有社会转型之困,外有西方思潮之围的困境下坚持文化自觉理念的“承”“扬”之道,自觉明了自身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包容各种外来文化,“美人之美”,最终形成适应我们当前社会现实,能够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并以此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好感与受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改善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2.强化功能。一种文化现象在大学生中传播,除了文化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外,必须依赖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的精神对这一外来文化的认同。也就是说,文化本来具有自觉性,青年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积极受众”。现代解释学也认为,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对文本的解释过程,解读者自身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时候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考虑其原有的文化传统,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加入文化自觉理念的内容以强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

3.创新功能。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无论内容和形式都突出地表现为陈旧不堪,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形势。内容上枯燥乏味,脱离社会现实,激不起学生的共鸣,反而因为网络文化的传播而被扣上假大空的帽子;形式上单一匮乏,除了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育就是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总之当前的意识形态教育已同社会发展脱节,无法满足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而文化自觉理念的三层含义层层递进,最终实现的就是文化自明基础上包容兼纳后的创新,将文化自觉的理念带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必然能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极大的丰富和创新,从而为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文化自觉理念的培养

1.强化改进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来说,思政理论教育课仍然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要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实现文化自觉就要求我们更新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使得教育真正卓有成效,被学生所接受。

具体来说,一要挖掘授课内容背后的人文因素,在宣传灌输意识形态的内容时可以把对当前意识形态的宣传灌输同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意识形态熏陶的过程中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与爱国情绪,进而有效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二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内容,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既不能避而不谈也不能大谈特谈,在给予学生适当思考空间的同时树立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追求,从而能够形成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三要结合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增加课堂辩论,结合当前时事与社会问题的课下分组讨论等教学形式,以生动鲜活有趣的历史内容来增强教育的效果与说服力。

2.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形式。传统的教育渠道基本局限于思政理论课与少量的课外活动或实践活动。实际上,真正的意识形态教育应彻底完全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对其思想意志予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大学校园里的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应得到发展创新。如在精心选择内容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多样的短期课外学习活动,建立读书会、交流小组等长期课外活动,从而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影响。其次,应重视新兴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借助微博、社交网络等新的学生交往形式培育意见领袖,积极地在网络上与西方意识形态展开交锋,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环境和媒体舆论空间,从而实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3.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队伍人数不足且良莠不齐,教课资源匮乏,科研经费以及实践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都是当前高校对意识形态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突出表现。事实上,在当前教育体系下,思政教师授课能力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个人魅力和宣传教育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师资力量的建设应主要着眼于教师队伍的人才培养。首先,应适当提高人员待遇,增强专业岗位的吸引力与受众面,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的人员数量和质量;其次,必须注意对年轻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者的思想培养与教育,合理安排授课老师,使我们的思政课课堂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基地而不是西方思潮与文化的宣讲堂;再次,各方牵头定期地组织思政研讨会议或相关的培训活动,给年轻的人才以锻炼提高的机会,保证意识形态教育的后继有人与持续有效性。

4.发挥大学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学教育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因此大学的教育与文化自觉理念的培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教育理应成为捍卫民族文化特性的主力军。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应着眼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养成,一方面应当鼓励学生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也应重视课程设置,提高语文课的地位,同时在选修课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传统经典,诵读传统经典的机会;此外,校园雕塑、格言、文化景观等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也对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培育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支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之最高目标,是现实人类总体和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时,马克思常用的表述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能力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能力主要指人的劳动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力、科技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它是人们具有的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是人与人的特性方面的差异,如行为特点、爱好、性格、心理、气质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特性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强调人要“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二是人的自主性发展。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由,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人才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上。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分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其它素质的方向和性质,它要求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兼顾大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反思的视角。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做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皆可以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之一,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涉及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则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果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端正思想观念。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人文精神当作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指标,把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衡量学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就要既形成积极的舆论,又要加以深入研究,以提高水平、加大力度、强化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

(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和内化人文知识的作用很突出。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名校的人文学院专家学者或其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的探讨;利用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这里既有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观问题,又有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既有教学内容问题,又有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应该牢固占领课堂这个培育人文精神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