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药学专业(合集7篇)

时间:2022-06-21 23:04:30
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第1篇

1.1根据教学规律,结合培养目标,整改实验内容药理学实验内容设计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教学进度依次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案例讨论和处方分析设计性实验四个阶段,确定了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动学实验和病例讨论、处方分析等基本教学内容。另外,为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目标,参考近年来国内多所院校对实验课改革的主流趋势[1],在学时安排上,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处方分析、临床案例讨论,设计精选了深度不一的实验项目,具体安排见表1。前三次实验项目为基本知识讲授与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即“三基”。“三基”训练占总学时的20%,强调从基础抓起、严格要求,为后面的实验打下扎实基础。之后为验证性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来验证已知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2],这些项目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重复性好。但其内容缺乏未知性、难度不高,实验涉及的基本是本学科内的知识,学时设置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学科间的分离和学生创新能力弱化,降低学生积极性,所以我院安排的验证性实验只占总学时的14%。第三个阶段是综合性实验,这是将生理、病理生理、药理等不同学科整合、重组而成的实验,其过程较复杂、观察指标多、信息量大、难度较高。通过综合实验,学生能较全面地应用所学的医药知识,有利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程重建时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和改进综合型实验(占总学时的53%)。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的联系,体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多数国内医药院校的药理学实验项目的“三段式”教学不同[3],我院还增加了处方分析与临床用药病例讨论部分。例如在家兔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实验时,让学生角色扮演成急诊科医护人员,分析讨论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和用药,然后再建立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家兔模型和实施解救;在实验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作用中,增加糖尿病患者病例讨论,并且发放空白处方,让学生按要求填写,然后进行处方评价、分析。新增的处方分析与临床用药病例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医药知识的联系。课程最后一阶段是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全程参加实验的选题、查阅文献、设计、答辩、实验准备、实验实施、撰写报告分析讨论,相当于微型的课题研究。设计性实验拓宽了学生视野,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奠定基础,有利于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历届学生都踊跃提交设计方案,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活跃的科研思路。在这些方案中,由于学生引用的参考文献较多且内容广泛,需要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水平、了解学术前沿,才能对学生设计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这样也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相长。

1.2编写与实验配套的教材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药理学实验教材,大多院校使用的是自编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我院最早使用的是朱教授主编的《生理科学实验教程》[4]。该教材至今在医学专业的机能实验课中使用已长达十年,期间受到师生广泛好评。药学院初建时,药学专业和医学专业学生一起上机能实验课,所以使用同样教材。但独立开设药理学实验课后,出现了教学内容与教材不配套的局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院多次考察调研后选择使用了暨南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药理学实验教程》[5],还根据开设的实验项目编写了相应的《补充实验指导》。但使用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外校自编教材加补充教材使用起来不方便,例如教材和部分上课内容仍然不对应,影响学生预习,增加教师讲解难度,补充教材容易忘记携带等。最后经全体教师和专家的反复讨论,总结实验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自编了《药理学实验教程》[6],于201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使用中获得师生一致欢迎。至今全体教师仍坚持定期开会讨论自编教材使用效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修订,以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

2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注重教师团队培训

2.1全面的集体备课制度,保证教学质量集体备课能集思广益、促进教师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讨、分析试讲、审定教案、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的活动[7]。但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其内容分为理论教授和实践训练两部分,其集体备课模式也应根据实验课的特点制定。所以我院建立了特色的药理学实验集体备课制度,具体如下:①参加人员除了授课教师外,还包括教辅技术人员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研究生。实验课的药物调配、仪器器械管理均有专门的实验师负责,实验的巡回指导还有研究生参与,整个团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缺一不可,所以需要集中一起备课,沟通协调、相互学习和提高。②内容流程:集体备课流程可归纳为带教教师试讲课件和教案实验教学团队提问、讨论完善共享多媒体课件预实验小结操作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教师书写实验报告。从上述流程可见药理实验集体备课内容比理论教学更加丰富,增加了预实验和教师书写实验报告等环节。其中的预实验,是指实验指导教师将要开展的实验预先做一遍。只有通过预先进行的实验,才能对整个实验进行评估,理清操作上的重点、难点,在随后开展的学生实验中做到有的放矢,并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排查,对实验细节进行调整,以提高实验成功率。预实验后,还要求书写教师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分析写作水平,还有利于教师批改学生报告。总的来说,我院在每个实验前一周进行集体备课,预先对将要开展的实验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有利于提高教学团队对授课内容和操作技巧的掌握,促进教学梯队中资深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知识,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还给予了参与教学活动的研究生快速学习的机会,使沉淀的教学经验得以传承、发展,保证了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

2.2注重培训教师的专业教学方法及情感教学方法药理学实验的指导教师全部具有医、药学专业背景,熟知专业知识,又有集体备课做保障,在讲授专业知识上有优势。但是没有长期、系统地接受师范教育,只接受了短暂的岗前培训后就直接承担教学任务,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边教学边学习、摸索各种教学方法。因此我院在注重教师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方法研讨班和进修班,开展教师授课比赛,定期开会讨论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根据药理学实验的专业特点,在学习传统讲授法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在实验课中灵活运用小组法、案例法、演示法、探究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另外,为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我们在注重多元化专业教学方法的同时,也鼓励教师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如药理学实验对象主要是动物,常有学生因为害怕小鼠而不愿意动手,此时不应强迫学生立即动手,而是亲自在学生身边示范捉拿小鼠,以亲切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正面引导、侧面鼓励,逐步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障碍,教师多用“你能行”、“做得很好”等激励的话语,让学生肯定自己,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当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虐待动物,不能厉声叱喝,应耐心解释,加强生命伦理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培养其爱心,对实验动物伤害减至最小。教师还利用综合性实验中小组分工完成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实验室建设

药学专业第2篇

1、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7年;

2、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5年;

3、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3年;

4、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1年;

药学专业第3篇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因专业而不同,即使相近专业培养侧重亦有别。因此,针对不同非医药专业,教学侧重应有区别。比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是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鉴于此,教师在讲授中药学时,应将中药知识与药物市场营销的关联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程度上学好中药学知识可以提高药物的市场营销量,从而激发非医药专业学生对中药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若适当侧重对中药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描绘,帮助学生理解中药知识存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而可拉近中药学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距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同学们学习中药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适当侧重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中药发展的影响,并以生动的案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广泛渗透并应用到中药多个领域,学好中药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水平。

2授课用语应通俗易懂

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除了中药学(中医方药学•中药学)课程学时少之外,其他中医药相关课程开设时间亦不多甚或不开展,因此非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知识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药学的学习难度。因此,针对非医药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主,用语做到口语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中药学知识,最终学好中药学。

3讲授药物数量不宜多,应突出重点

药学专业第4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级技术人才[2]。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此目的指导下笔者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接受能力,选择难易适中、先进实用的教学内容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时以分析化学的各类方法为主线,在介绍各种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测定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简单的、学生较为熟悉的药物供学生讨论。

并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全面提高药品质量的主题,抓住药品质量控制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三方面的基本规律,紧扣各类药物结构的特点与分析方法之间关系,突出剖析具有特性的方法,尤其重视同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药物分析中的异同点比较。此外笔者还结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把药典知识、药品全面质量控制、药品管理、药品质量标准以及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也作为讲授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药物及药物质量管理有关的知识,在课堂和实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具体地讲授过程中,药物分析教材中各类药物基本上是以化学结构进行分类的,所以笔者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结构-性质-检验(即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这条主线,并结合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剖析药物结构入手,分析其相应的理化性质,介绍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2实训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药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3]。高职高专教育中,实训课所占比例较大,这就要求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为拓宽学生知识面,笔者对药物分析实验内容进行改革。

首先,笔者设计一些基本技能实验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基本仪器设备的训练与应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例如通过对盐酸普鲁卡因、葡萄糖及其注射液等一些不同类型的药物原料或制剂的性状观测、真伪鉴别及纯度检查实验,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性状观测设备及性状描述术语,了解并掌握药品真伪鉴别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熟悉药物纯度检查的常规项目及限量的计算,并能熟练规范地进行检查操作。

其二,笔者还增加了综合性实验,主要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实验内容主要综合药物分析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分析。

如通过对牛黄解毒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制剂的质量全检验实验,学生能熟悉并掌握药物分析检验工作的程序、项目和过程,为其独立进行药品质量的检验、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等工作积累技能。

另外,笔者根据药物分析方法学的要求以及药物分析在实际工作总的发展趋势,安排的七次学生实验涵盖了旋光法、薄层色谱法、容量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常用药物质量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笔者的最大教学资源来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中将会用到的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教学方式。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紧密结合实践,操作性、应用性强的学科,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严格的技术动作、细微的结构等,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反复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另外,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笔者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中,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结合目前假药劣药给人民群众健康造成重大损害并受到法律追究的实例,近年来接二连三出现的严重药品事故: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生产的“梅花K黄柏胶囊”非法搀入过期的四环素,致湖南株洲中毒58人;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按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不完整,从而导致欣弗(克林霉素膦酸酯葡萄糖注射液)集中出现患者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80多例,死亡9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因使用了强毒的工业溶剂二甘醇原料,导致多名患者肾衰竭等。假药劣药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患者与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最终生产厂家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考核方式。

为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笔者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进行改革。期末总评成绩包括2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30%,根据学生实验课表现及实验报告、讨论分析的情况作出综合评定。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在理论课试卷设计上,着重主观题的分量,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和学生知识面。这样,试卷不再是成绩的最终结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保持,既保证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避免了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现象的发生。

总之,药物分析课的教学探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教育思想及观念的转变,又涉及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既涉及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又涉及平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笔者希望通过与同仁们的不断探讨,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药学专业第5篇

教学方法欠佳在藏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汉语授课教师容易简单化的将汉族学生的授课模式直接应用,不能将抽象的理论处理为接近生活、通俗易懂的语言。导致藏族学生听不明白、想不透彻,学习跟不上教学。另外药物分析有不少枯燥单调的内容,知识点琐碎难记,原理复杂,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反应历程不易掌握。如果教学理念僵化、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将深奥的知识点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

目前我校藏药专业药物分析课程都是由内地医学院校毕业的汉族教师授课。汉族教师要尊重少数民族,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充分理解藏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实际出发,细致耐心的解决问题。不仅要传授好专业知识,还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做学生的知心人,生活上给予帮助。要加强汉族教师对藏区文化经济、生活风俗等背景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对藏族学生的了解,更好的掌握学生心理、学习习惯等,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定期举行相关教研活动:与藏族教师共同探讨学生民族心理、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等;举办学生座谈会,及时发现学生诉求,解决学习困难;要求任课教师参加藏语培训班,使沟通更加有效,加强他们和藏族学生的亲和力。补充教材内容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m之间,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拥有丰富的中藏药资源。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中藏药分析,可以培养藏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有意识的关注中藏药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增加藏族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其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对毕业后工作定位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还可在教学过程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中的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毒牛奶(三聚氰胺)、毒大米(黄曲霉素)、毒饮料(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酯、2─乙基己基)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体现在本学科的分析方法里,如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猪肝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药物残留。适当增加类似的知识,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而且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教学手段药物分析教学中有许多枯燥抽象的内容,藏族学生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不容易理解。对于复杂的药物化学性质,即使理解了也不容易记忆。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汉藏语言障碍。丰富的图片、动画、短片等,可将晦涩乏味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有趣生动、逻辑性强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掌握,减少厌学情绪。例如药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氧化还原的电化学反应等,这些微观的运动变化可以用多媒体做很好的诠释。此外,在实验课中也要将传统授课方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做有机的结合,如药物分析精密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使学生能直观、细致地观察到先进实验仪器,快速掌握操作技术,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大部分藏族学生今后要从事与藏药质量控制相关的工作,但是现行教材内容很少涉及中藏药分析,而且在医药知识以成倍速度增长的今天[5],要赶上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正确的学习思路有助于藏族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药物分析主要研究药品真伪、纯度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应该教会学生从药物化学结构入手,先理解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质,再根据性质引出鉴别、含量测定。如维生素C的分析,首先进行维生素C化学结构的介绍:维生素C化学名2,3,5,6-四羟基-2-己烯酸-4-内酯,具有烯二醇结构,有2个手性碳。根据烯二醇结构,使维生素C具有酸性、还原性;根据手性碳,使维生素C具有旋光性。根据烯二醇还原性,有维生素C的硝酸银、2,6二氯靛酚鉴别反应,二氯靛酚及碘量法含量测定。

对于一些难点、重点及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第四章中分析方法验证,课本中只介绍了验证的内容及定义,但缺少具体实例,内容枯燥、不易学生理解掌握。教师可以在介绍基本概念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余时间查阅科技文献,组织讨论,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交给老师,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总评。学生经过查文献、讨论、写报告这三个过程,所学的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还能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在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合理地安排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是培养藏族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设计性实验的一切步骤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小组讨论实验原理、方法、使用药品仪器等,确定方案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报告要求条理清晰,数据分析正确合理、结论明确。整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6],为日后藏药科研工作打下基础。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端精密仪器在藏药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红外分光光度法(IR)、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等。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藏药专业药物分析实验必须增加高端仪器的使用,删除一些内容陈旧重复的实验。我教研室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增加了学生实验:HPLC法测定藏药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AAS法测定藏药佐太中汞含量、人体血浆中SMZ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测定、大鼠尿液中奥美拉唑含量测定等。实验涉及生物样品的采集、处理,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等环节,应用了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AA7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分析仪器。另外,减少实验小组人数,由原来的每组5人减少到2人,保证学生接触到新仪器、新技术,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仪器的机会,掌握先进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中藏药分析工作打好基础。

作者:朱俊博 李向阳 尹月淼 程会云 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药学专业第6篇

关键词:药用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专业课程

药用分析化学是关于分析方法和化学信息理论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在高职药学专业中,是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新药开发、药品质量的综合控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等,都要运用到分析化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1]。通过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精确细致的科学实验能力,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药用分析化学同专业课程药物分析密切相关[2],为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教学方法和内容应以服务于专业课程而进行适当调整。

一药用分析化学目前的教学实情

药用分析化学课程,在高职药学专业中,一般设在第三个学期,是在学生了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很多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列为公共课,由公共课部或基础课部的老师进行授课。由于公共课的老师和专业老师分属不同系部,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学环节难免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感觉非常吃力。专业课老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对于涉及到分析化学的一些知识,以为学生已学过,常是一言带过。其实,学生却是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便会大幅降低,专业课的教学也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尴尬局面。因此,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与专业任课老师应时常沟通,了解专业课对基础课的知识需求,有目的地调整教学重点,与专业课进行有效地衔接。笔者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谈谈药用分析化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粗浅建议。

二药用分析化学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紧扣药学专业,主次分明,适当补充对于药物分析,由于生产力技术水平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版本的《中国药典》在滴定分析方法的内容上还是占有较大的比例[3]。因此,在药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向学生解释药物分析检测中化学分析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作为经典的分析方法,应加强其理论和实验教学。容量分析法中,在滴定方式的选取方面,返滴定法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较多,比如,溴量法测定五号位基团带不饱和键的巴比妥类药物,阿司匹林水解后通过返滴定测定其含量,剩余碱量法测定氯贝丁醑,间接碘量法测定异烟肼等。因此,在滴定分析中应注重加强对返滴定法的理论教学,同时适量增加采用返滴定法的相关实验。对于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因为大多数学生对非水滴定很难理解,所以讲解这个内容体系时,教师应将无机化学中的酸碱质子理论,预先给学生补上,同时多穿插实例进行授课,让学生重新对酸和碱的概念有新的认识。此外,对于溶剂,也要让学生多了解,可在授课时进行一些有机溶剂的实验,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通过这些知识的铺垫,为学生理解非水溶液滴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药物分析中,学生在使用非水容量法检测有机碱盐、有机酸盐及有机酸碱金属盐类等药物的含量时,就会对该知识点顺利地掌握。从分析方法的发展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分析法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工业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在药物分析中也不例外。在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多组分含量分析中,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不需要分离杂质便可进行测定,操作过程简化,在药物检测中应用较多,如药物的杂质检查、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等。但是,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章节中无此项知识点,考虑到专业课需要,可以补充这种方法的理论和分析案例,使学生对该法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药物分析课程打下基础。药用分析化学课程对单组分测定介绍了三种方法,即吸光系数法、工作曲线法和标准对照法。在中国药典中,标准对照法收载较多,在授课时应强化该法的教学,尽量结合一些药物分析的相关实例配合进行讲解。从1985年起,在药典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从无到有,其收载数量和检测类别逐版快速增长。它预期将用于未来的药典色谱,特别是HPLC将成为药物含量分析方法的主流分析。因此,对于药用分析化学的教学,其重点应放在色谱法体系,包括经典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其它在药典中收载的色谱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增加色谱实验,为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专业课中关联概念的异同,宜强调提示药用分析化学与专业课程中有很多的相关概念,其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容易混淆。因此,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应寻找这类概念,并在授课中向学生进行强调,下面列举几个这方面的实例。实例一,区分检测分析结果表示的差异。在药用分析化学中,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以百分含量表示居多。在药物分析中,原料药的含量结果大多以百分含量表示,但药物制剂的含量表示,常采用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规格为含盐酸曲马多0.1g,称为标示量,中国药典规定含盐酸曲马多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4]。假如检测结果在药典规定的标示量限度范围内,则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实例二,区分浓度的差异。在药物分析中,碘标准溶液或溴标准溶液假设为0.1032mol/L,学生通过分析化学的学习,通常认为它们的浓度是事实上,药物分析中的含义是“I”或“Br”的含量为0.1032mol/L,也就是说,含I2或Br2是0.0516mol/L。实例三,区分溶液浓度表示上的差异。在药用分析化学中,标准溶液的浓度通常采用物质的量浓度(mol/L),但在药物分析中,标准溶液的浓度基本采用滴定度(mg/ml)进行表示。滴定度常使分析结果的计算简易化,可在分析化学中,多数老师只是简单带过,主要是学生认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任课教师应加强滴定度概念的讲解与习题演练,确保学生在药物分析中能熟练应用滴定度进行计算。以上这些溶液区别在教学中应向学生阐明,讲解清楚,以免混淆,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使用。上述例子表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某些概念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差异,这就要求基础课的老师要善于去发现,并在授课时向学生重点强调,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学会运用。

(三)理论与实训相互融合,培养专业技能药用分析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提倡培养综合专业技能。在省高职高专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中,其中《药学》分册[5],技能抽考项目达到15个,可见分析化学在药学专业中所占的份量。按照这些项目,我们将一些药物的分析检测有机地融入进去,根据专业技能抽考的评价与考核标准进行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的实验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心中树立“量”的概念,让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在药物分析检测方面的运用。

三结束语

药用分析化学的任课老师应主动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专业课对分析化学相关知识的需求和差异点的辨析,确保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并为之有效服务。同时,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可接受性,将药用分析化学和专业课有关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以知识链接的形式该专业及发展方向。在教学方式上,针对化学知识杂而多,教学学时偏少的特点,教学应侧重于与药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上,对其精讲多练,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夯实专业基础。而对于专业课程应用很少的化学知识点,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培养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拓展需求,以了解为主。此外,药用分析化学教师,在授课的适当时机,穿插对学生进行STS教育,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即科学、技术与社会[6]。教师利用分析化学在社会生活、药学中的应用进行有关知识的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前沿,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作者:李华生 王文渊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文秀,董顺福,董树国,等.打好药用分析化学基础促进药学专业课程学习[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52.

[2]邱承晓.薛全振.王海燕.等.化学课要切实为药学专业课打好基础[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60-61.

[3]李华生,王文渊.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6,43(16):249-250.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第二部:937.

药学专业第7篇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是药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策略,以进一步提高药学专业教学效果。

【关键词】

药学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策略

药学专业以培养高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为目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药学专业教学工作中,培养职业能力是核心任务。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药学专业教学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但是也涌现出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不合理,教育特色不明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这对药学专业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逐渐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目前,药学专业教学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药学专业教学以工作过程导向。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必要性

1.1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国内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试验实训、实习等,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局限性较大,实质上,其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实践。学生的认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分割,是导致学生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相脱节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传统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训、实习等是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毫无疑问,药学传统实践教学对强化学生单项技能操作能力是有益的,但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意义不大,这显然与药学专业教学的核心任务相悖。

1.2传统实践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药学专业实践性较强,但是当前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技能训练为核心,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药学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从属于理论教学,只是片面的强化学生单项技能操作能力,并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不利。

2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是指依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设计课程,注重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学习,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性。

3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3.1明确药学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药学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熟练掌握药学理论知识和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是对高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药学专业教学是一个广泛的综合性研究客体,更好的明确药学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首先需要我们了解药学专业教学的独有的特点。研究药学专业教学的学者们都对一项观点表示赞同,那就是药学专业是培养的是人才对药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种应用能力是检测药学专业教学目标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明确药学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推进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活动的前提,只有教学任务明确了,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才会不断前进。

3.2积极走产学结合之路药学专业培养的是高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药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备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学习。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药学专业教学走产学结合之路,有利于实现药学专业教学目标。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药学专业教学只有与企业不断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企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企业的优势更大。药学专业教学培养人才是以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但是可供学生进行实践的资源较少,这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而言具有局限性,但是如果药学专业教学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就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安排实践岗位,并且企业的工作人员大多具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及时解决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学习。

3.3注重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药学专业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因此,改革药学专业教学,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高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必须注重教师的作用。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教学思维,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对学生采用案例教学,则应当注意所选案例的性质,是否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讨论方式,则应当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次,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第三,教师应当注意对教学情况进行及时总结。教师应当及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测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改进教学思路,并注重不同教师教学工作之间的探讨和交流,注重推行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语

改革药学专业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高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明确药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走产学结合之路,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积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才能进一步提高药学专业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祁秀玲,陈俊荣.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09,2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