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合集7篇)

时间:2024-04-11 10:28:54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第1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14-01

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的真知灼见和创新观点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对刚入学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中医理论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中医基础理论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习惯于中学期间形成逻辑思维的大一新生。因此,要使学生们真正透彻领会抽象而古奥的中医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例如:五行学说、脏腑概念、气血津液等。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1]。这就使得初学中医知识的学生们常常会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中医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主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黑板、粉笔与教材”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乏味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文字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较快较好地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人员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中合理的引入相关教学病案和增加师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合理引入教学病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兴趣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有助于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医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并不断完善于临床实践。根据“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的学习基本心理过程,中医学习过程中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中医传统学习模式是“家传”和“师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早期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2]。因此根据目前中医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情况,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应用临床病案,通过模拟临床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并强化教学效果。例:在病因“痰饮”章节讲解中,可以通过以下病案分析讲解:“王某,男,50岁。面部及双下肢反复浮肿时间6年余。因劳累导致双下肢再次浮肿,按之则凹陷。脸色暗淡无光泽,口淡乏味。形体消瘦,腰酸体倦。怯寒肢冷,减退。舌质淡胖,脉沉细”。问:“此患者的水肿症状,主要与哪些脏腑的哪些生理功能失调有关?为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学生明白了病为水肿,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导致津液代谢失调。然后让学生回顾津液的生成输布过程以及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就启发性的加深了学生对广义痰之水湿痰饮的理解。当然,在应用病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切合教学目标,浅显易懂并把握好教学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满堂灌”的模式为主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解答而掌握新的知识[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入后,许多课程教学便广泛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之中最常用的是课堂讨论法[4]。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教学中开设讨论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在讨论课中,把握阶段教学目标,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横向引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在进行专题讨论时,要精心选择讨论专题,最好选定横跨不同章节的专题内容:如“脏腑关系”部分。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讨论一对脏腑之间的关系,并派代表到讲台进行“演讲”,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相关的补充。发言之后,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相关问题,由发言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由老师总结同时根据各组的表现予以细致的点评。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能将相关知识前后贯通,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巩固,从而能自觉运用和分析相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结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授课教师做好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动力。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病案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既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又锻炼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因此,认真研究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与之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方法融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并为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王蕾,李春英,张炎,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J].中医教育,2000,19(6):23.

[2]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第3篇

1.1案例设置法学习藏象内容时,宜以案例为主进行教学。①根据内容,构思和设计真实性、针对性的案例,或引用名医医案;②实现目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从案例中总结出脏腑的特性和功能,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和归纳;③检测成效。以新的案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教师最后进行评判和总结。通过本方法使学生对中医独特的辨证体系有初步的认识,对培养学生中医辨证思维有一定促进作用。1.2实验教学法学习气血津液内容时,宜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构思、设计实验方法,如“气能摄血”理论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验证中医基础理论的正确性,体验中医抽象理论的科学性,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实验后通过学生的实验总结,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3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①考试成绩评价。引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形式,采用理论笔试+现场答辩的形式,其中笔试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②课后问卷调查评价。自行设计调查表,主要从学习能力、知识理解与掌握、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是”与“否”二级评价方式,共发放问卷127份,均有效收回。1.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考试成绩实验班的理论笔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在反映学生中医基础知识应用的答辩环节,实验班的成绩亦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知识掌握,且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验班对CDIO模式的认同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见表2。

3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第4篇

1优化课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入学新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应采用从抽象到具体—三段层次的教学方法:第一层次:理论教学方法。针对比较枯燥难解的理论知识(比如阴阳、五行、藏象等概念和基本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导入式、举例法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易观察到的现象相联系,用生动解释抽象,化繁为简,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减少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深奥理论的困难;第二层次:实践教学方法。针对中医学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特点(比如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藏象学说中五脏六腑的特点),可以采用案例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打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格局,通过医学案例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有血有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活泼。第三层次:自主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习无限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特点,可采用开设讲座、组织试讲、网络学习等教学方法,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2更新课程教学手段,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以“手写板书”为主,板书是教师最普遍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学技术中的“常规武器”。好的板书可以呈现本节课程的脉络,并提示、警示知识难点、重点。还可以制造教学的停顿。教学需要停顿,因为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教师利用板书制造的停顿长短、频率、出现的时机,以给学生提供思考消化的时间。随着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打破了打破了板书色彩单一、内容平面、形式单调的缺点。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面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一些老师反映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尤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更是如此[3],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往往只能把大量的文字复制在上面,形成一本电子教材书,造成学生视觉疲乏,思考滞后,甚至不知如何记笔记。所以,好的教学手段就是要不断更新,使之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努力把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发挥到极点,适当配合板书,真正达到驾驭灵活,惟妙惟肖的目的,让学生的视听言动紧随其中。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理论繁冗特点和学生学习思维特征,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把握三要素:第一、变文字为结构图。著名的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中医基础理论》中一些比较枯躁概念、原理,不但难以记忆,而且容易忘记。如果把古朴的文字转换成简洁的结构图,配合生动的讲解,学生喜听易懂肯用笔画,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第二、丰富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把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4],以达到刺激学生感官的作用。由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与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文学内涵完全不同,所以初学新生易产生“认知乱码,无法识别”的现象。如果将这些陌生的抽象名词和知识难点以图像、动画展现给学生,会给学生留下很直观和生动的印象,加深学生的清晰理解,使难点不难。此外还可适当扩充知识容量,在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串联一些与本节知识相关联的中药、方剂图片,舌象、脉象图片,病案、症状图片,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第三、明确制作目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之前,务必要认真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各个章节的内容,确定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价值,尤其涉及到图片、影音、动画等方面的内容,要做到适当而止,避免走入形式重于内容的误区,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效果;制作过程中,文字部分的描述应当简练准确,概括性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务必要用文字明确表述,清晰难忘。色彩部分,避免使用太过绚烂的颜色,要确保文字部分可见度要高;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了很多板书时间,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需要理解、消化、整合和记笔记的时间,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应当适时给学生预留停顿时间,控制课堂节奏,严格遵循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此外,在更新课程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效率,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其他中医课程的“先导课程”。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内涵建设水平不仅仅是为了顺应中国教育改革的总体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课程的持续发展,不断发扬的重要举措。

作者:刘禹辛 尚晓玲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第5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第6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