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艺术审美的分类(合集7篇)

时间:2024-04-02 11:30:04
艺术审美的分类

艺术审美的分类第1篇

关键词 原始造型艺术;审美意识

一、原始造型艺术

原始造型艺术,广义地说包括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生产工具、武器、骨制器具和中后期的彩陶雕塑壁画装饰品等。原始社会早期使用的自制的最早工具,是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所用的石器。他们从使用天然的石块、树枝,到对石块的加工,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们把鹅卵石或石英石砸击后,有的形成尖状,有的显出利刃,用作狩猎的武器和采集野果的工具。这些古人类制造石器的时候,完全是为着实用的目的。从对材料的选择、制作过程到最后完成,大概不会去注意工具样式的新颖、外形的美观,以及颜色的鲜艳。尽管在当时他们的活动已经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能活动了,但是他们的活动依然是为着自身生存而进行的较为简单和低级的活动。这时,作为纯粹审美意义的艺术活动还没有开始。

但是,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毕竟与天然的石块大不相同了。其中物化着人的智慧和才能,体现着人的意志和愿望。在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已经包含了艺术活动的因素,这些看去很粗陋的器具中,蕴藏着艺术的萌芽,而在人类最初的意识中,也同时孕育着审美意识的萌芽了。

山顶洞文化时期的石器有了显著的革新,出现了骨器。在对器具的制作上,人类不仅能够利用打击、切割的方法,而且还掌握了磨制、钻孔和刮光的技术,能制造较为精细的骨针,以至能在鹿骨上雕刻文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出现了装饰品。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多晶莹美丽的石器。可见这时的人类,对于工具的取材,除注意到实用价值外,同时又顾及造型和颜色的美了。当时的人们不仅能制造出各种用途的生产工具,而且还能制造一些装饰品,美化自己。在山顶洞人住过的洞穴里,发现的装饰品有白色带孔的小石珠、黄绿色的钻孔砾石及穿孔兽牙等装饰品。在比较晚的青莲岗、大汶口等遗址出土的石铲的外轮廓成矩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可以想象,这在开始很可能处于砍切便利的实用目的。石刀上面等距离、对称的孔眼,也许同样出于捆绑在木柄上较为牢固的实用目的。但后来这些都衍用下来,又在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中,由无意到有意的,把某些规则应用到造型艺术中去。此后的石器、骨器、玉器,尤其在彩陶的造型与图案的各种纹样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对均衡、对称等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的运用。

这一时期装饰品的出现和器具的形式没因素的加强,都可以标志着造型艺术的产生。如果说在周口店文化时期造型艺术是紧紧地、不可分割依赖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那到了这时,艺术已经开始独立出来了。艺术的产生正反映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类对形式美的注意,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的美化,对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意味着人在向自然索求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又建立了另一种关系,也就是所说的审美关系。这一关系,是人同自然关系复杂化的结果,是人和自然全部关系的一个方面。这一关系是随着人类最初极为低下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在二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时候形成的。我们大概可以认为,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到对工具形式美的关心,到具有明显意义的造型艺术的出现,也就是从周口店时期到山顶洞时期,大体可以看作为人类审美意识最早形成的时期。

二、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产生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审美意识的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现在进一步分析人类审美意识产生、发展的条件及其产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一时期人类生活、社会组织等资料来看,审美意识的产生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外部条件――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复杂,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规律,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二是内部条件。人体、特别是人脑的发达。经过不断的劳动,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改变,促使人类有机体产生了新的特征,手的日益灵巧也对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脑开始复杂和完善起来。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基本条件,人类才有产生审美意识的可能。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类的劳动实践。

艺术审美的分类第2篇

艺术价值既具有审美价值的一般性涵义,又有其特定的涵义。艺术价值一般包括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认识价值、教育价值、道德价值、娱乐价值等,是以审美价值为主体的多种价值的综合体,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从广义讲,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于艺术活动之中,而且是诸多社会实践活动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狭义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是艺术创造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

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是指在艺术的创造和交流过程中,艺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创造过程的实现,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具有强烈的美感特性和社会性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客观属性。在艺术活动之外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样可以创造审美价值,它体现于人类许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掌握世界、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想追求。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会在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中渗透进审美的因素,创造更高的审美价值。然而,只有艺术活动,才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

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同于其经济价值,但与经济价值有着密切联系。艺术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以其综合性价值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大众,人们在消费艺术品时须支付费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艺术活动应当也必须生成其经济价值。艺术的经济价值首先是维系其艺术再生产的需要。如果没有充足的经济收入,就不能维持艺术活动的持续生产,而推进艺术活动持续运行的经济动力,最主要的应当来源于艺术生产自身。艺术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艺术活动居于整体文化产业的核心的地位,本身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与艺术相关的其它大部分文化产业类型的活动,均具有或多或少的艺术成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渐具有了主体性地位,其间,艺术活动所体现出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代,艺术活动不仅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但是人们又看到,由于艺术的经济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强化,艺术的经济价值所具有的负面作用也愈加体现出来。它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有时又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冲击着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一些艺术家在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使下,逐渐放弃了艺术的审美理想,以及作为艺术家的使命感,一味追求其经济利益,致使艺术出现一系列堕落的趋向, 诸如艺术的过分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现象均有所泛滥。因此,不论是脱离艺术的审美理想而一味追求其经济价值,或是闭眼不看其经济价值而奢谈其审美价值的做法,均是十分有害的。

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不同于理性的认知与教育价值。过分强调艺术的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走向偏颇、失去艺术特质及其审美魅力。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曾经在较长的时期里过分强调艺术的上述价值和作用,致使艺术一度成为某种政治理念或政治路线的附庸与传声筒,失去了作为艺术的基本的审美特性,以及娱乐和经济的特性,同时也就失去了对于大众的审美吸引力,大众消费及其艺术活动的衰落自然就是难免的,而其努力追求的认知与教育价值也就微乎其微。无独有偶,20世纪以来西方乃至我国近年来一些自诩为前卫和先锋的现代的艺术中,也不乏这种现象,他们将其作品自称为探索性与实验性艺术,但究其实质,一方面失去了基本的审美价值,同时又赋予其艰涩的、只有他们个人方能阐释的理念,因而在失去大众的同时,也就同时失去了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而其一味强调的理念也就变得比较可笑,认知价值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艺术的各种价值均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联系为一体,离开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其它价值的实现是不现实的。换言之, 艺术只有在实现其基本的审美价值时,其经济价值或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才能同时实现。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经济价值,就会导致艺术的低俗化,甚至堕落,这不仅是对艺术的损害,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众精神素质的损害,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损害;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对于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过分强调,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脱离大众审美需求,走向衰微与凋敝。

审美活动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之一,它体现了人类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有的能力, 只有人类才能具有审美能力,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美。正是在人类的长期的发展与繁衍中,人们创造了艺术,同时也创造和丰富了人类的审美意识。而当一些现代艺术家及其理论家在否认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其审美创造之时,他们实际上也就同时否定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人类的审美理想,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应当包括人们的审美创造意识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人的审美领域的不断扩展,人的更多生活领域的审美实现等等。在这一理想不断确立和趋于实现的过程中,人们必须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锻造和冶炼自身,而在其间,对于艺术的创造和艺术品位的不断提升,正是实现审美理想的主要途径。

人类的审美理想体现了人类各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其一,进取性。它始终具有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特性,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履;其二,进步性。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在其主体上始终表达着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念,其相应的美的艺术创造已经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创造性。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具有不可重复的不断创新的基本特性,正是在其动态和历史的创造过程中,人类持续地提升着自身的创造能力;其四,愉悦性。艺术的美感创造无论是在其形式还是在其内涵上,均体现出令人愉悦的基本特性,这一特性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基本特性之一。以上基本价值取向充分表明,人类的审美理想应当属于人类的本体属性以及人的本质追求的范畴。

在新的世纪,人们看到,艺术世界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情景。比如,纯粹艺术与各种实用艺术的并存。可以说,更多人类文化的和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具有了艺术的和审美的特质,这正是人类审美意识不断深化的体现;优美的和各种不同范畴的艺术美形式同在,这也充分展示出人类审美创造意识与艺术精神的丰富及深化。

而与其同时,艺术活动也出现一些不和谐音,比如:有的非艺术的文化活动形式纷纷假艺术之名招摇过市,特别是一些根本不具备人的美感需求和艺术特质的所谓“艺术”也要冠以艺术的名义显示自己的存在;一些以表现丑陋为主要目标的艺术样式多了起来,在个别领域或地区甚至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人们承认,在一些艺术美范畴中,例如悲剧、崇高、滑稽等,均有丑的艺术因素的出现,这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必要,而且也是对与艺术美领域及其表现力的丰富与扩充。即使是在有的以表现丑为主旨的艺术作品中,人们也可看到,其间潜隐着对于丑的贬斥与否定,而并非只是对于丑的津津乐道的欣赏。只有极少数艺术品浸满了对于丑的事物貌似客观的表现与激赏,这当然应属于艺术的逆流。事实上,当他们对于艺术的和社会审美活动的意义生发怀疑乃至予以颠覆的同时,他们也就颠覆了属于人类的进步的价值观及其生存理想。

美作为一种价值形态,实质上,它在创造与表现美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是从事艺术审美实践的人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即价值关系。人们创造艺术审美价值的劳动,一方面,必须借助于外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有发现与创造美的素质,即能够从客体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中找到具有审美价值的质素,并能够予以创造的素质和能力。而这种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活动。不仅人的感受美、创造美的器官的成熟和审美心理基础的奠定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实质就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态中,艺术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土壤。审美价值所独具的特色在于,它既是形象性的,也是超象性的;既是精神和情感的,也是物质和实践的;既是功利的,也是超功利的;既是主观意识的,也是客观的和社会的。艺术的审美价值正是上述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艺术审美价值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美”的创造,是艺术审美价值的核心,艺术活动中的许多方面,均与“美”的创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崇高、壮美、悲、喜、滑稽、丑等审美范畴的创造,均能充分体现其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主体对于形象、典型和意境的营造,则是实现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目标;艺术家对于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和形象性表现,更是较深层次的审美价值的创造。在当代,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对许多课题的感悟与思考,均上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对社会与公众具有重要的启示。而在艺术及其审美领域内部,更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追求。自20 世纪以来,属于社会艺术活动的领域及其方式在不断拓展,审美的和艺术的类型也在扩充,这正是艺术活动持续发展和艺术审美价值不断提升的表现。 由于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以及人们理念与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化,促使艺术世界出现了许多新的景观,同时也出现一些混沌与迷乱。面对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人们当会基于审美理想的基本内涵,通过对于以往世纪艺术历程的冷静思索,逐步予以厘清,更加坚信人类审美与艺术活动光明的发展趋向和前景。

创造审美价值,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宗旨。艺术的全部价值,均是艺术主客体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主体创造的结果;艺术审美价值的生成,更是主体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以富有审美意味的形式建构出不同样式的作品,并通过形象、意境和典型等凝结了人类和世界上具有普遍审美意义的精神质素,其间所充盈的精神性价值即为艺术的审美价值。创造审美价值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活动本身,而且在于以此达到净化人的心灵、改善人与世界的关系,提高人的精神品格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创造审美价值,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体现。主体在创作中,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理想模式渗入其间,使之在创作过程中成为规范总体作品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为作品导航,同时又在作品的最终形式中得到体现。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的审美理想有着特定的时代和民族的特征,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积极的、进取的人生目标的追求,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总是相通的。高尚的审美理想必然导向作品的高雅,低劣的审美情趣势必导向作品的低俗。凡是得以传世的艺术作品,大都在某个方面凸现了主体对于人生或世界某个方面的审美追求,昭示着具有一定社会、时代和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

艺术审美的分类第3篇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读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透的内涵。

艺术活动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2)审美教育功能;

(3)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艺术审美的分类第4篇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读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透的内涵。

艺术活动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2)审美教育功能;

(3)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艺术审美的分类第5篇

关键词:高校;艺术美学;教学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审美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高校艺术类专业的美学课程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然而,目前艺术美学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艺术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理解有偏差,致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艺术美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艺术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巩固根基――以哲学美学为理论依据

艺术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应建立在哲学美学的基础上。目前教学中存在着艺术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艺术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的问题,这导致艺术美学课程缺少美学的理论思辨性。美学作为连接哲学与艺术的“中间体”,一方面展现的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从艺术的内涵上反映了艺术的普遍规律,所以诸如黑格尔等学者将美学定义为“艺术哲学”。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艺术美学应该以哲学美学作为其理论出发点,将美学史和艺术史相交叉,将审美文化、审美心理等融入其中,把具体的艺术门类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形成其相对严密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加明确其学科定位。

把艺术美学的理论基点建立在哲学美学的基础上,无疑深化了艺术美学的理论基础。纵观中西艺术的发展历程,在艺术美学理论中被中国普遍重视的“道”“气”“意境”等问题和被西方普遍重视的“优美”“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哲学美学。哲学美学以哲学的思辨性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问题融入美学体系中,在人类审美文化和审美意识发生、发展的背景下解读艺术发生、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问题,深入剖析艺术作为人类高级精神需求的原因。综观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家,他们的优秀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就体现在他们对于人类普世精神的解读和对特定时期文化的具体表现。对艺术美学教学来说,哲学美学基本理论的支撑也将使学生在对“形式”“结构”“色彩”“韵律”等艺术美学的基本要素掌握的基础上用哲学的思辨去理解艺术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艺术的能力,开阔学生艺术创作的视野。

二、丰富内涵――以审美文化为载体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历史记忆和现实存在的具体表现。文化作为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直接影响着人类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审美主体的审美价值取向。法国美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将人类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放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探讨了艺术的普遍规律,指出了文化对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的影响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论是艺术史、艺术批评还是艺术思潮,教师都是对艺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所占的位置和所产生的精神价值进行梳理。艺术美学中所强调的艺术和审美问题的交叉研究弥补了纯艺术史研究中所忽略的审美思辨性和纯美学研究中所忽略的艺术的现实表现性问题,而这种交叉点正是人类的审美文化。人类不同的文化体系所显示出的审美与艺术形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方面解释了作为“类”存在的人类主体如何实现艺术与审美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在美学范畴和艺术精神理解上的差异性。由此可见,要理解艺术美学的精神内涵,就必须理解人类的文化精神。艺术美学课程以审美文化为依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人类审美文化发展史中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了解人类艺术的成长历程,了解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代表时期文化对审美和艺术产生的影响,从而在科学的高度上把握审美和艺术中的关键问题。

艺术美学课程的理论高度除体现在哲学层面外,还体现在对人类文化特别是人类文化中的审美文化的把握上,即以审美文化作为艺术美学的载体有效连接作为宏观上的艺术史和作为具象表现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渗透在人们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中的文化心理结构剖析出来。作为审美文化中的审美主体,“人的审美活动结晶为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在运动中参照审美范式(典型艺术作品)进行构思设计,作为理想的审美意识表现出来,这也就形成了艺术创造”。总结出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中的普遍规律,培养学生具备从人类审美文化的宏观层面去解读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微观世界的能力,将是艺术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立足本体――以各类艺术为依托

艺术美学课教师要既能上升到哲学美学的理论高度,又能从审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解读艺术,还能以各类艺术为依托,回到具体的艺术门类、艺术家、艺术作品和鉴赏者中,对不同艺术所表现出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进行解读,赋予艺术美学教学以生机和活力。

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在人类通过不同的感官和表现手法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解读的方式上。《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形象地描述了人类艺术的情感表现性和各艺术门类的精神互通性,而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和艺术作品表达途径的丰富性也使人从不同的层面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文学作品通过对语言的加工和创造书写人类的生存意义和心灵感触,使读者通过阅读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丰富人生阅历,提高人生趣味;音乐作品通过声音和旋律的变化触碰人的心灵,使人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沉静下来,去品味音乐的情感表达;绘画作品通过笔墨描绘出自然的四季变化和人的喜怒哀乐,通过人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和用色彩创造的“第二自然”,使鉴赏者在艺术作品中感受自然,体悟人生……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艺术门类还有很多,艺术美学需要阐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立足具体艺术形态的同时,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还要走出单纯依靠艺术去探索“美是什么”的误区。在艺术美学中,“美”仅仅表现为一种情感倾向。在以具体的艺术门类作为艺术美学教学与研究的本体的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人在艺术创作、鉴赏中的主体性地位,将各类艺术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活动相结合,去探索艺术世界的精神内涵。

在艺术美学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各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例证来使学生掌握各类艺术的美学特征。针对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某类艺术进行重点分析,同时也要注重各类艺术间的互通性,通过对相近艺术门类的类比分析,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把握能力。例如:书画艺术的融会贯通是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所在,也是理解和把握绘画作品中意境的关键。教师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将这两种艺术门类联系起来进行深入阐释,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种艺术的特点,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解读能力。

四、提升价值――以完整人的塑造为最终目标

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纵观人类艺术的发展历程,如果将艺术的内涵归于一点,那就是对“人”的解读。艺术体现的是人类审美价值的取向,是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和谐发展的祈望。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艺术是重建人的整体和谐的手段,艺术把美育和人性的和谐完整地联系起来。他认为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美和艺术将人从堕落的两极引上正路,把自然的人提升为道德的人,从而把自然的国家改造成道德的国家,实现人类自由的崇高理想。

艺术美学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平台,不仅要具有课程本身所体现出的深厚审美意蕴,使学生体悟艺术的意义和人类的精神价值,而且要着眼于当下,以对学生人格的完善教育为最终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艺术美学课程还应以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核心来促进学生审美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存品质,并提供有价值、有实践意义的促进人格完善和人性完整的参照系统,从而完成美育“完整人塑造”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艺术审美的分类第6篇

审美教育合作精神养成关系所谓的艺术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领域的学习和感知中,通过对艺术的鉴赏和感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造力、反思与评价以及分工与合作等能力。因而,审美教育关系着合作精神的养成,影响着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而加强对高校审美教育和合作精神养成关系的探讨,不仅影响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而且也影响着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的转型,我国在对教育改革模式的探索中,逐渐意识到音乐、美术等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传统因素制约,当前高校中审美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高校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审美教育缺失,相关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院校不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是制约审美教育推行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审美教育仅仅存在于艺术类院校中,而在非艺术类院校中,基本不会安排相应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必修课,因而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只需要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就能顺利完成高校要求的艺术类选修任务。而且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也不会将艺术类课程安排到非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中去,这样课程设置的结果就是审美教育在高校中面临着缺失的危险,大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并不能得到适当的艺术审美训练。

2.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制约教学模式改进

反观当前许多高校,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制约了审美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比如,音乐鉴赏课程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辅助,需要相关音乐器材配备到位,更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师引导和培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自身的创造、反思、合作等艺术审美能力的养成。而教学设备配备不到位,不仅制约课堂效果,也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资金投入不充足、对审美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理念落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制约高校审美教育的开展。

二、审美教育与合作精神养成的关系探究

团队合作能力的养成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重视与培养,更需要教师创造一定的平台,从团队合作的理论到团队实践,建立起完整的合作能力培养方案,从而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因而,教师在设置艺术类课程时,应该从审美教育的特征及作用以及实施方案等角度入手,重点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而合作精神的养成一定的程度上又会促进审美教育的开展。

1.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

艺术类课程有助于提高审美教育的质量,也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而审美教育的开展,则会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反思与评价意识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因而对高校而言,审美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艺术类专业,非艺术类专业同样需要审美教育。首先,高校要转变传统观念,将艺术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一个途径。比如,音乐鉴赏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思维的活跃力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同时一些音乐作品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尤其是乐器演奏、指挥,对于团队的协作水平要求很高。而美术、影视剧鉴赏和学习,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加强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等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校内艺术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

2.审美教育的课程安排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审美教育在进行课程安排时,摒弃传统的课程设置方面不合理的部分,按照时展的要求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一方面,按照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课程安排遵循灵活多样但又强调本专业发展需求为原则,以本专业相关课程为主,以艺术类专业为辅,相辅相成,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又不忽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另一方面,艺术类课程要安排到非艺术专业中去,作为专业选修课的一部分推行。目前高校中将艺术类课程作为公选课的做法弊端重重,对非艺术专业艺术类课程要求较低,公选课开课的艺术课种类较少,大部分学生只是按照学校要求选取一门艺术课,这样显然没能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而将艺术类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推行,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3.审美教育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高校审美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要按照艺术类专业教学设施的配备模式对教室进行完善,这样有助于采用合作探究模式,审美教育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从而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因此,相关高校首先要加大对审美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设备的配置。比如多媒体教室数量要适当增加、相关器械要定期维修,艺术类器械要按照需要尽量其配置,从而尽量满足学校推行审美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比如采取小组讨论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性。教师可以布置一个教学任务,对某首音乐歌剧的鉴赏,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并且以情景再现方式表达该歌剧描述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总结

高校审美教育主要是有关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训练,高校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相关人员要加强对审美教育和合作精神养成关系的探讨,加快高校审美教育的推行。

参考文献:

艺术审美的分类第7篇

关键词:自然美学;自然与艺术;物感说;自然美学之独立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2-0076-07

一、艺术:西方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起点

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应当从哪里开始?当代西方美学家大多从自然审美欣赏与艺术审美欣赏的比较开始。罗纳德·海伯恩(Ronald Hepburn)从对西方19世纪以来艺术中心论的美学传统,反思出美学研究自然美的必要性,促进了20世纪后期自然美学在西方的复兴。[1]阿诺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以艺术欣赏中欣赏者参与现象为基础建立其独特的环境美学理论——“参与美学”(Engagement Aesthetics)。[2]马尔科姆·布德(Malcolm Budd)在与艺术的比较中认识到自然审美应当尊重自然对象特性:

正如艺术审美欣赏是将艺术作为艺术的欣赏一样,自然审美欣赏也应当是把自然作为自然来欣赏,因为自然不是任何人工制品,如其本然的自然审美欣赏,若要真实地面对自然之实际,它就必须是这样一种审美欣赏:不将自然视为任何人类有意识地创造的对象(因此它也就不是艺术)。[3]

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对这种比较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意识到这种比较容易导致对自然对象的误读,“人们总是频繁地将自然欣赏与艺术欣赏相比,这种类比会同时造成理论误区与实践遗憾。在理论方面,这种类比典型地涉及到对自然欣赏和艺术欣赏的双向误解。在实践层面,它将导致根本就不能欣赏自然,或者对自然的不恰当的欣赏,这种欣赏建立在关于自然的错误信息、融入自然的错误方式,以及对自然的错误反应之上。”[4]但另一方面,他仍坚持自然与艺术在本质上的同一性:“我们的自然欣赏是一种审美欣赏,而且在特性与其结构方面与艺术有相似性。二者之所不同者在于:艺术范畴与知识由艺术批评提供,艺术史则与艺术欣赏相关;在自然欣赏中,范畴、自然范畴知识则由自然史自然科学提供。”[5]

实际上,卡尔松本人也是在与艺术欣赏的比较中,发现了他以为真正正确的自然审美欣赏模式——“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 Model)。[6]卡尔松甚至认为,自然与艺术的比较应当成为环境美学的核心问题:“环境美学的中心哲学话题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欣赏与艺术欣赏特性之比较而确定。”[7]

由此可见,自然与艺术的比较是当代西方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出发点,当代西方的自然美学、环境美学极大地依赖于既有的艺术观点才能建立。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术现象呢?

首先,从学术史的角度看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当代西方美学家在创立和研究自然美学、环境美学时,他们首先必须面对一个艺术中心论的美学传统,他们必须首先反思、批判这样一个传统,然后才可以进行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因此,自然美研究借鉴艺术理论似乎顺理成章,甚至不得不然。

其次,还有逻辑上的原因。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在20世纪西方是新兴的学科。自然与环境如何研究?总要有一个适当的出发点。艺术中心论的美学传统使得艺术理论、艺术哲学成熟于前,正可以作为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借鉴。在此方面,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 Cognitivism)自然美学和伯林特的“参与美学”环境美学是典型代表。卡尔松的自然美学直接借鉴了肯戴尔·沃尔顿(Kendall Walton)的“艺术范畴”(Categories of Art)理论。沃尔顿提出,应当在正确的艺术范畴下欣赏艺术作品,卡尔松将它移植为应当在正确的科学范畴下欣赏自然对象。伯林特首先注意到了艺术欣赏中,特别是音乐与戏剧欣赏中欣赏者的参与有重要作用,于是,又将它移植到环境美学中,提出自然环境审美欣赏的最大特征便是欣赏者对环境的全方位的参与,并以此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理论相对立。二者在具体的理论观念上是相对立的,但是,在自觉借鉴艺术理论这方面则高度同一。①

西方美学家从这种比较中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他们最想要,也是最为重要的东西,那便是自然对象自身的特性,自然审美欣赏应当尊重这些特性,是对这些特性的欣赏这样一些最基本原则。比如,通过比较,美学家一致认识到:艺术作品是人工创造的对象,而自然对象则并非人类创造,因此,艺术欣赏要以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为指导,而自然欣赏则需充分意识到人类理性设计意图、创作技能的缺场。通过与艺术的比较,美学家发现了自然对象特性,建立了自然审美欣赏应当尊重自然特性的原则,并一再强调要把自然作为自然来欣赏,而不能有意无意地当作艺术来欣赏,这是此种比较最大的学术功能。

这种比较还有什么学术功能?西方美学家似乎并未意识到。我们想指出的是,虽然这种比较的主观意图是发现自然审美特性,实现自然美学、环境美学之自觉,但在客观效果上,艺术这一参照系却有可能制约我们对自然审美对象的独立性理解,对自然美学、环境美学有很大的规范作用。因此,这种建立在与艺术进行比较基础上的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其独立、自觉性仍很有限。下面,我们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二、艺术与自然:何者为先

西方美学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中有一种观念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有意识地根据自身的理性意图设计创造而成,因此,我们可据此理解艺术品;自然审美欣赏的对象则是现成的,并非人类根据自己的意图创造而成,我们不知道这些对象产生的意图是什么,因此,我们对自然对象无法进行审美欣赏。[8]这一观点的逻辑推导只能是:在对自然进行审美欣赏和研究时只能以艺术为参照,艺术应当成为自然审美、自然美学研究的逻辑前提。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对象,自然是现成的对象。这一事实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艺术并非一种先验事实,而是随着人类自身的进化,具体地说,随着人类自身文化创造能力的提高才出现的。人类要创造艺术,需要一系列物质操作技术和心理能力上的准备。自然审美则不同。一方面,自然欣赏的对象是现成的,不需要人类的创造;另一方面,自然审美欣赏从对自然对象的形式美欣赏开始,早期人类中的绝大部分个体只要具备正常的耳目生理感官,即可欣赏自然。即是说,就人类所应具备的主观条件而言,与艺术创造相比,自然审美欣赏更为简易。这就意味着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自然审美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9]艺术创造则是后来才有的事,亚里士多德已然讨论过实践技能对艺术创造的必要性。

从历史次序上说,自然审美欣赏很可能在前,而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则很可能在后。若此不谬,那么,我们的祖先在尚无能力创造人工的审美对象——工艺与艺术之前,难道由于没有艺术这个参照系,也就不能欣赏日月星辰、绿树红花之美了吗?可见,艺术这个参照对于自然审美而言,并非必需的。相反,如果有了这个参照系,反倒容易造成艺术对自然审美而言是必要条件这样的认识,容易遮蔽自然审美完全可能早于艺术而产生,因此也完全可以独立于艺术而存在这一重要事实。

若自然审美早于艺术创造这一假说可以接受,接下来的问题便不是如何以艺术理论来解决自然审美欣赏,恰恰相反,应当考虑如何以自然审美欣赏经验解释人类艺术创造何以可能。

如果自然审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就存在这种可能:不是艺术欣赏为人类自然审美提供参照,而是刚好相反,人类自然审美经验为艺术创造提供必要的前提性审美经验,当然并非全部的审美经验,至少在物质材料操作技能这方面,自然审美对艺术创造并没有贡献。它可以贡献于艺术的是其他部分。

众所周知,最早的艺术品是一些人工创造的日用对象和工具,是对这些日用对象的形色装饰,是一些有意识讲究形式美的工艺品。那么,我们想提出的问题是:这些艺术品(工艺品)对象上的形式美从何而来,是艺术家纯主观创造的产物吗?非也。更可能的情形是:在他们创造这些有美感的人工对象之前,他们在与各类具有鲜明形色特征的自然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然培养起自己对于形式美的感知能力,甚至形色趣味。换言之,是人们首先在自然审美欣赏中培养起自己对形式美的敏感与爱好,然后才将它们自觉地应用于自己所创造的人工对象之中。相反,如果先民在自然审美的环节,当他们面对大自然对象的形色特征毫无知觉,不起任何反应,亦即并无欣赏形式美的能力和趣味时,我们便很难想象人类早期艺术家会在自己的人工制品上想得到,并有能力进行形色方面的形式美装饰。

当然有人会提出:艺术不止于形式,它还有意义,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意义的人工对象。如果真的如此——艺术是有意义的人工物质对象,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艺术的意义又从何而来?当然有人会立即回答——从艺术家个人的思想感情中来,艺术是艺术家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这正是表现论所提供的答案。但是,这一答案只是对人类已然进入自觉艺术创造阶段后才较为适合,对人类早期艺术创造而言,我们需要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是——人类在艺术创造中欲表达的精神性“意义”及其表达需求又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范围内并不能得到解决。

中国美学史材料显示:中国人在其早期自然审美欣赏中,已然不止于对自然对象的形式美观照,还出现了以自然事象兴发人类精神性情感的现象: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10]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11]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12]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13]

如果说,自然审美很可能早于艺术创造,而且人类在自然审美中已出现了精神性心理反应,人类面对特定的自然对象、现象可以产生相应的思想情感,这就意味着:人类早期深度的自然审美欣赏——“以物起情”培育、积累起来的对自然对象、现象的精神性态度和心理反应成果——思想情感,可以为日后的人类艺术创造,特别是艺术“意义”的产生与表达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如果在自然审美欣赏中人类面对自然对象、现象麻木不仁,没有任何心理反应,不起任何喜怒哀乐之情,我们也就很难想象艺术家会在艺术创造中有一颗饱含情感的心灵,艺术品具有意义,欣赏者需要从艺术品中发现意义,这样的情形也很难想象。如果说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为艺术创造提供了物质操作技能基础,那么,人类早期自然审美则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心理基础,至少,自然审美成为培育人类早期艺术精神性内涵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他领域则可提及早期宗教及日常生活经验。

自然审美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自然审美在历史上早于艺术创造这一假说意味着:在实践层面,自然审美欣赏完全可以独立于艺术这一参照系而进行,我们的祖先在有能力创造艺术时,很可能就已独立地欣赏天地自然之美了,这一事实使美学家的见解——没有了艺术这一参照,我们不知道自己当如何欣赏——自然显得十分可笑。在理论层面,美学家完全可以在没有艺术理论的参照下,独立地建立自己的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从这个角度讲,艺术这一参照系对于自然审美实践与研究而言,即使不是多余的,至少不是基础性的。

这一假说还意味着:不是艺术为人类自然审美提供了必要参照,恰恰相反,自然审美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必要基础。自然审美对于艺术创造的价值在于:它为人类早期艺术创造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从形式美感到情感意味。没有艺术这个参照系,我们仍然可以相对独立地解释自然审美;但如果没有了自然审美这个参照,一些重要的艺术理论问题便无法获得较深入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艺术这一参照系使我们的自然审美研究陷入一个重大理论误区:艺术这一逻辑在先的预设无意识中转化为对艺术与自然审美历史次序的颠倒性认识,似乎自然审美后起于艺术创造,进而导致了自然美学的错误路线,不是从对自然审美史的独立性考察中总结出人类自然审美的规律,而是一开始就依附于艺术理论,在与艺术的比较中确立自然审美特性,这一错误路线最终导致自然美学在事实上不能独立,需依赖艺术理论才能建立的现状。这是由错误的参照(艺术)导致错误的历史性认识(艺术创造先于自然审美),最终导致自然美学对艺术理论的依附状态。

三、自然审美:艺术创造的心理基础

现在,我们可进一步讨论自然审美经验对艺术的基础意义。

人类为什么会有艺术?表现论告诉我们,因为人类的思想情感需要得到表现,因为艺术家心中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强烈思想感情需要得到表达。托尔斯泰告诉我们,艺术乃是由于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需要,弗洛依德告诉我们,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是由于他/她急于发泄自己受压抑的生理本能。在很多情形下,这确实是对人类艺术创造内在动力的很好解答,尤其是当我们对人类艺术作相对独立的考察,考察艺术作品与艺术家心理状态间关系时确实如此。但是,一旦将自然审美经验与艺术表现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表现论即使是正确的,至少不够深刻,因为对人类艺术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它只提供了一种就事论事的现象描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4]

这是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名作。当然,它首先是一个诗歌文本,而且是一个很符合表现论的抒情文本,诗人在这里主要表达自己的人生艰辛之慨。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在这个文学文本中,其前半部分竟然都是对自然景物之描述。如果这些自然对象、现象与诗人的心理状态毫无联系,他有必要在诗中提及这些自然对象与现象吗?大概不会。诗是世界上最简洁的艺术,若无必要,自然对象与现象绝然不会进入诗篇。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在逻辑上推定这些自然对象与现象不只与诗人所抒之情相关,而且极为重要,甚至就是诗人所抒之情得以产生的逻辑、事实前提。如果这种理解方向正确,那么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描述自然景物的文字,以及它与后面的主观抒情性文字之间的关系呢?首先,我们可以将前半部分描述自然景物的文字看成是诗人相对独立的自然审美经验,因为诗人如果在此以前没有感知过这些自然对象与现象,或者虽感知过,但诗人对它们并不感兴趣,他就没有必要在此提及。其次,这些文字并非只是自然审美经验,它对诗人后面所抒之情有逻辑关联,没有这些自然审美经验,诗人也许根本就不会产生如此人生之感慨,也许根本就不会有这首诗。这些自然审美经验对诗人所抒之情来说,至少从诗人做诗的内在心理动力上讲是必需的。这便典型地呈现出自然审美经验对诗人艺术创造的前提性规定意义。诗歌后半部分,即诗人主观抒情部分可有两解:其一,它是诗人主观的人生之情,与自然审美经验在性质上相异,若一定要与自然审美相提并论,那也只是一种与自然审美相关的经验,它自身不就是自然审美经验。其二,由于这些情感确实由自然审美所引起,是诗人自然审美的结果,因此它根本上也属于自然审美经验。

不管我们怎样理解诗人所抒之情,对诗人杜甫而言,有一点确定无疑:没有前面的自然审美经验,也就不会产生后面的思想情感,因此也就不会有这一作品。因此,这种自然审美经验对其诗歌创作而言,是前提性、不可或缺的。

杜甫此诗并非特例,在古代中国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大量古代诗文充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成为诗人表情达意的必要内容,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艺术创造若想成功、优秀,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能“得江山之助”。[15]对于这一见解,古人有很好的概括: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16]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17]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18]

这便是中国美学史上著名的“物感”说。其理论出发点是要解决上面我们所提及的问题——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从何而来?其答案是“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5](409)

中国古代也有表现论,抒情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基本的艺术特征。但是,在如何解释人类主观情感根源上,中西方表现出极大差异。简言之,西方的表现论只在人类自身文化范围内解释这种情感,或是从艺术家个人的内在欲望,或是从社会群体际需要来解释艺术表现的根源。与之相比,中国古代“物感”说的理论视野似乎要更广泛、深入一些,它超越了人类自身而究天人之际,努力寻找人类主观情感产生的自然哲学、心理学基础——天地自然对象、现象对于人类心灵的引动作用,其核心结论便是人心“感于物而动”。

立足自然美学,中国古代“物感”说提出两个问题:其一,自然对象、现象对人类审美欣赏主体的心理引动功能——面对自然对象与现象之刺激,人类起反应的不只是其耳目感官,所得到的不只是自然对象、现象的物理表象之美——形式美,同时还会产生相应的精神心理反应,会产生相应的思想与情感。这种自然对人心的精神引发功能有助于解释自然审美何以能超越生理,达致情意之悦的境界。当然,大自然这一特殊功能的实现,也要以人类主体自身的文化进化程度——人类主体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为前提。其二,自然审美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到底是自然审美依赖于艺术创造,还是艺术创造依赖于自然审美?中国古代大量的自然审美和艺术创造材料突出揭示了后面的事实——自然审美经验对艺术创造的前提性意义。

其实,在当代西方美学中亦不乏相似意见,比如尼尔·卡罗尔(No.l Carroll)的“感兴”模式(arousal model):

我认为对我们中的许多人而言,欣赏自然通常意味着为自然所感动,或是由自然引起一种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向自然之刺激敞开的方式欣赏自然。走近它的某一方面,我们被它带入某种情感状态。[19]

立足于其“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 Cognitivism)理论,卡尔松认为,这种朴素的为自然所动的模式在自然审美欣赏中即使确实存在,也只是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非自然审美欣赏中的重要因素,因为由自然所引发的这种情感,其内容是模糊、朴素的,作为自然审美经验,其对自然对象、现象的理解是粗浅的。[20]我们认为,也许需要对自然对象、现象特性与自然对象、现象对人类主体的心理感发功能区别开来。这种感发功能一方面可以激发我们对自然对象、现象本身的直接感知、观照与体验,此属于纯粹自然审美经验范围。在此意义上,自然审美经验欲求丰富与深刻,确实不能满足于朴素的生活常识和朴素、朦胧的“为自然所动”状态。对生活于当代社会的人们,自然审美应当自觉借助自然科学知识的补充与帮助。另一方面,这种感发功能又会超越自然审美,让人们兴起对自身命运之叹,激发起艺术家更为深刻、丰富的人生经验,进而有益于其艺术创造。后者诚然已不是纯粹自然审美经验,但它也并非与自然审美无关,而是自然审美经验之拓展,它可以成全艺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对自然审美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有全新理解:自然审美是艺术创造的心理基础,艺术创造则是对自然审美的发扬光大。虽然这并非艺术创造之全部事实,但确实有许多情形是如此,至少中国古代美学可以为此提供许多事实。

四、结论

自然美学、环境美学从哪里开始?当代西方美学的相关研究大多从艺术开始,从与艺术的比较中发现自然特性。这种比较诚然取得了明确的理论成果,促进了当代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但是,我们愿意在此指出:这样的出发点隐含着对自然审美历史事实的重大误解,最终使自然美学并不能真正独立。其最大问题在于,它在逻辑上隐含着这样的谬见:不仅艺术对于自然审美解释在逻辑上是必需的,而且艺术创造也早于自然审美。没有艺术这一参照,我们无法知道如何正确地欣赏自然,但这样的观点在逻辑与历史两个方面都不能成立。

立足于中国古代美学相关材料,我们提出自然审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这一假说。自然审美本来就是一种独立发展起来的审美形态。在此基础上,在不引入艺术这一参照系的情形下,我们仍然可以对人类自然审美经验进行相对独立的系统梳理,建立起真正独立的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理论。我们想指出这样的正确方向: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应当从对人类自然审美史的系统、独立考察开始,而不是从与艺术的比较开始。这一新思路益处有三:其一,它符合人类早期自然审美之实际。其二,它有益于自然美学、环境美学从逻辑上摆脱对艺术理论的依赖。与艺术相比较而产生的自然美学虽然表面上强调自然审美特征,强调自然与艺术之区别,但在根本思路上它还很大程度地为艺术理论所制约,并由此而产生了对自然审美一些最基本事实的重大误解。其三,更重要的是,基于我们的假说,自然审美与艺术创造的关系被根本地颠倒过来:不是自然审美依赖于艺术审美,而是艺术审美依赖于自然审美;对人类自然审美经验的深入、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建立一种独立、深刻的自然美学,它同时也有益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艺术。具体地说,在解释人类艺术何以可能、人类主观的思想情感从何产生、人类艺术创造的心理基础等问题上,自然美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独特而又深刻的解释,这便是自然美学对艺术理论的重要贡献。

与中西方久已存在的发达的艺术理论相比,自然美学才刚刚开始兴起。自然美学在其草创阶段,借鉴、参照艺术理论是可以理解的,它毕竟促进了自然美研究之复兴。但是,当自然美学进入到自我深化的新阶段时,就需要转换研究思路,由静态的艺术与自然的逻辑对比转化为对自然审美史的动态、系统考察,从依傍艺术参照系确立自然审美特性,发展到在对自然审美经验独立、深入分析基础上建立自然美学。

一种脱离了艺术参照系的自然美学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自然对象、现象诚然不是我们的创造物,但我们仍然可以感知、理解和体验天地自然之美。既然自然对象、现象非人类所创造这一事实并没有妨碍科学家对自然的认识与研究,为什么我们因此而竟自绝于天地自然之美呢?殊可怪也。

注释:

①在一次讨论中,笔者问卡尔松:“自然美研究为何一定要从与艺术的比较开始?”他回答:“这样做更容易。”

参考文献:

[1]罗纳德.海伯恩.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A].艾伦·卡尔松,阿诺德·伯林特编.自然环境美学[C].香港:广角镜出版社,2004.43-62.

[2]阿诺德·伯林特.艺术与参与[M].费城:天普大学出版社,1991.

[3]马尔科姆·马德.自然审美欣赏[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91.

[4]艾伦·卡尔松.美学与环境[M].伦敦:路特里吉,2000.14.

[5]艾伦·卡尔松.自然与肯定美学[A].环境伦理学第6卷[C].1984.5-34.

[6]艾伦·卡尔松.欣赏与自然环境[A].美学与艺术评论第37卷[C].1979.267-276.

[7]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EB/OL].http///views/home/html.

[8]肯戴尔·沃尔顿.艺术范畴[C].哲学评论第79卷,1970.334-367.

[9]薛富兴.自然审美的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6).

[10]诗经·曹风·蜉蝣[A].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8.

[11]诗经·小雅·杕杜[A]. 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3.

[12]诗经·小雅·采薇[A].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1.

[13]诗经·秦风·晨风[A].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2.

[14]杜甫.登高[A].引自全唐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9.

[15]刘勰.文心雕龙·物色[A].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412.

[16]乐记·乐本[A].陈澔.礼记集说[M].北京:中国书店,1994.317.

[17]陆机.文赋[A].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70.

[18]诗大序[A].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70.

[19]尼尔·卡罗尔.为自然所动:在宗教与自然史之间[A].艾伦·卡尔松,阿诺德·伯林特编.自然环境美学[C].香港:广角出版社,2004.90.

[20]艾伦·卡尔松.自然、审美欣赏与知识[A].美学与艺术评论第53卷[C].1995.393-400.

Nature and Art: on the Adequate Starting Point of Aesthetics of Nature

Xue Fu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