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合集7篇)

时间:2024-03-05 16:28:58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第1篇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 自我和谐 述情障碍 心理健康

分类号:G762

1 问题提出

党的十明确提出“支持特殊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特殊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听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越来越多的听障学生得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他们虽然生理上接近成熟,但生活阅历、独立生活能力、对自身认识等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加之无法治愈的生理创伤,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心理困扰。李强等认为,听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接收听觉信息,对视觉信息会产生曲解,进而导致认知偏差,易产生敌对和偏执心理。研究显示,与健听大学生相比,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受认知、人格特征、家庭、学校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述情障碍(alexithymia)用于描述难以识别和描述自己的情感、缺乏外向性思维的患者。具体而言,述情障碍主要表现为:缺乏用言语描述感情的能力;缺乏幻想;缺乏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在区分躯体感受和情绪状态过程中存在困难;囿于外界事物无关紧要的部分。伴随有述情障碍发生的心身疾病,如果不加以注意,会增加诊疗的难度。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可能是心理障碍的人格基础。自我和谐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及自我和经验之间的协调。近年来,自我和谐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被许多研究证实,如温子栋等对天津市5所高校学生的研究表明,低自我和谐的学生比高自我和谐的学生存在更多心理问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偏差,自我与经验不一致以及个体为维护自我统一采取的防御反应,缺乏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但此前的研究基本是在普通人群和心身疾病患者中实施的,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听障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张燕平、吴师伟、范玉霞等分别以卫校学生、大学生、高中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述情障碍与自我和谐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可能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即个体的述情障碍可能会通过降低自我和谐水平进而损害身心健康,自我和谐在其中充当中介变量。本研究将以此为假设,以听障大学生为被试对自我和谐在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之间所起的作用予以考察,并与健听大学生加以对照,以甄别二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为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河南省两所高校(中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整群抽取听障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87份,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89.84%。其中,男生88人,女生80人;一年级94人,二年级74人;年龄介于17-22岁,平均年龄(21.66±2.57)岁。同时在两校抽取听力正常的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共回收有效问卷251份。

2.2 研究工具

2.2.1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

包括难以识别情感、难以描述情感和外向性思维3个因子,分别包含7、5、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表示“很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其中,4、5、10、18、19等5个条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述情障碍程度越严重。各分量表的Cronbaeh α系数在0.581-0.739之间,分半信度在0.558~0.803之间。本研究中健听大学生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85,听障大学生为0.792。

2.2.2 自我和谐量表(SCCS)

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因子,分别有16、12、7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对灵活性因子的12个条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自我和谐水平越低。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4-0.85之间,与SCL-90有显著相关。本研究中健听大学生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41,听障大学生为0.865。

2.2.3 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12)

共包括12个条目,积极和消极条目各半,采用4级评分。总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分半信度系数为0.76,该量表与GHQ-28测量结果相关显著。本研究中健听大学生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9,听障大学生为0.805。

2.3 研究程序与数据分析

将三份量表装订为成套问卷。正式施测前抽取少量听障大学生进行了预测试,发现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部分词句,因此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问卷指导语、部分条目的文字表述和语法结构做了微调。施测时,由任课教师协助向学生解释填写方法和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当场填写并回收。健听大学生的施测过程与此相仿。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录入和分析数据,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独立样本t检验、线性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听障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听障大学生和健听大学生各量表得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根据王登峰提出的标准(74分以下为低分组,75—102分为中分组,103分以上为高分组)对两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分组比较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听障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三个量表的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听大学生,且除自我的灵活性因子外,听障大学生各因子的得分也更高;在自我和谐的分布上,处于高分组的听障大学生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健听大学生。即前者的述情障碍程度较后者严重,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3.2 述情障碍、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分别对听障大学生和健听大学生的述情障碍、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两类大学生各自的述情障碍、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三个变量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

3.3 中介效应分析

两类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在此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方法和程序拟合回归方程进行分析,以健听大学生为例,共分三步:第一步,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述情障碍为预测变量,所得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25(p

听障大学生的分析结果见表5、图2。在第三步中,述情障碍对心理健康的回归系数由0.196降为0.076,不再显著(p>0.05),而自我和谐的回归系数显著(p

4 讨论

4.1 听障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状况

t检验结果表明,听障大学生述情障碍程度较健听大学生严重。受感觉通道所限,听障大学生在识别他人情感时较多依赖视觉线索,容易失之简单、片面;在表达自身情感时,又因词汇匮乏、刻板而难以描述清楚,造成他人理解困难。Kokkonen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述情障碍与儿童期的语言发展具有相关性。耳聋者以学语前聋居多,在该阶段还没有获得丰富的言语经验,与同龄人相比,后期的言语发展更显迟滞,相应地会造成描述和分析情感或情绪的能力低下。对于学语后性耳聋者,听觉缺陷同样会影响语言发展。而抽象思维发展迟缓,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使得听障学生看待问题时易表面化、单一化,难免会执着于事物的细枝末节。因此,述情障碍在听障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国内有学者发现,听障学生的情绪智力和情绪感知能力较差,情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而情绪行为问题是他们主要的行为问题。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其核心是理解、表达和调控情绪。据此推测,述情障碍可能导致其中的部分功能受损,影响情绪管理的有效性,特别是对消极情绪的理性调控,从而为冲动行为和行为的发生埋下祸根。鉴于目前相关研究较少,这一假设还有待验证,但毋庸置疑,听障学生的情绪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从自我和谐量表得分的分布来看,听障大学生全部处于中高分组,无人进入低分组,与健听大学生有极为显著的差异,表明他们自我和谐水平亟待提高。与同龄学生一样,听障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和谐状态稳定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听觉障碍,更多的是听觉缺陷招致的各种麻烦和现实阻碍,如渴望与人交往,但沟通不畅、人际关系受限;渴望参与集体活动并展现自我价值,但自身的先天不足使他们极为自卑、缺乏自信;渴望赢得满意的工作机会,但在就业中遭到歧视、屡屡碰壁;等等。自我与经验之间的矛盾,对经验的不合理期望,自我概念不够灵活都会影响听障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完善程度。

本研究对两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听觉障碍引发的在沟通、学业、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难,通常被视为造成二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关心特殊大学生的成长进步,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宣传和引导,减少社会公众对听障大学生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为他们自立自强提供温馨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无疑是建设公平正义、团结友爱的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4.2 两类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关分析揭示,两类大学生述情障碍、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正相关,即述情障碍越严重,自我和谐水平越低,心理健康水平也越低。若在识别、描述情感上发生困难,情绪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以外部和描述取向为主,则会引发高述情障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达到自我和谐状态;自我和谐作为心理健康的基础,其起伏变化情况又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发现,述情障碍和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是各自独立的,在考虑了自我和谐的影响后,述情障碍能更好地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表现为最终拟合的回归方程R2值的提高(R2=0.047、0.046)。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两类大学生述情障碍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影响机制不同,自我和谐在健听大学生的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听障大学生.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二是影响程度不同,述情障碍和自我和谐对健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大于听障大学生(R2=0.152、0.084)。这种差异性也提示我们在对待两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既要看到共同点,又要注意到听障大学生的特殊性。健听大学生感官机能正常,接收外界信息较为全面和准确,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自我期望更高,一旦出现述情障碍症状,造成的社交焦虑、内心冲突、恐慌和无助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直接损害,且程度较为严重,而自我和谐的缓冲作用有限。述情障碍在听障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长期无声的生活环境中经过自我调适可能已对此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够接受和正视自己的缺陷,加上交往范围相对狭窄,同龄人之间“同病相怜”,故述情障碍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不太明显,需要通过自我和谐才能发挥作用。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和谐状况的出现和持续则是其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

宫火良以情绪信息加工可能存在的缺陷为出发点,提出了情绪心理表征、情绪表达态度、情绪理解和评估能力、情绪表达训练等四个可供干预的领域,以及情绪智力和书面表露两个述情障碍治疗的新视角。但此类方法多从对临床人群的研究实践中得出,对听障大学生适用性如何还需要作进一步探索。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断,要想更好地降低述情障碍对听障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除却以往治疗述情障碍的心理动力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艺术疗法,还需要认识到自我和谐的关键性,促使个体逐渐提高自我和谐水平,调动自我的力量筑起心理防线。如,针对听障大学生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勇于面对现实,并逐步纠正错误信念和不合理期望,以培养平和心态、保持内心和谐、灵活适应环境。此外,在听障大学生中开展情绪管理策略的训练,提高他们捕捉和识别面部表情线索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也不失为可行之策。总之,听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既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

5 结论

(1)听障大学生述情障碍的程度更重,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及健听大学生;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第2篇

一、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和了解,尽管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认识到现行的应试教育体系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素质教育应该得到提倡,尤其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可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难实施。很多学校只有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偶尔开设课程,检查过后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有些学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的必要性,也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但在课程实施时往往不能保证课时,因而其有效实施存在困难,更别提实施的程度。

2.教材存在的问题。教材的偏差存在于价值取向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价值取向以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为主,这种教材只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种知识点编入,忽视了学生的价值,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学生的健康发展。

3.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课程目标的理想化表现为有些课程目标的制定不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人为地杜撰,目标过于呆板,没有意义。课程内容的理想化表现为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

4.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采用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较为混乱。目前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都以考试的定量方法为主,这种方法不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所提高,只能反映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这种评价方法是不能评价出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的。

二、优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1.“热身”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始一般用于这种方法。“热身”就是让全身动起来的活动,好比运动员参加比赛之前的准备活动。要让学生尽快地兴奋、活跃起来、积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是“热身”的目的,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大胆地展示自己。“热身”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开心、兴奋即可;有时可以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它犹如一个序曲或前奏。“热身”的形式不限,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场地来设计。

2.情景体验法。心理课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景体验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模拟或想象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其中去感受、体验、分析,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明了自己的心理反应状态,对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例如,针对有些初中生常出现考试过度焦虑,教师可以设计模拟考试的场景,再现考试的场面,让学生在场景中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逐步消除焦虑;对有些学习自控能力不强的初中生,教师可以带他们到最热闹的地方去看书,地点可以是学校或校外,让他们讨论问题,从而测定和训练学生的自控能力。通过情景辅导活动,学生辨别哪些情绪情感是消极的,哪些情绪情感是积极的,在学会调节的同时疏导自身的不良情绪,提升健康的情感。

3.讨论分析法。讨论分析法是多种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讨论分析法要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针对某一专题各抒己见,通过交换意见或辩论,集思广益,交流思想和感受,促使问题的解决。讨论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两种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较为常用,而且效果比全班讨论要好。小组讨论时的组合可以是老师随机指定,也可以是学生自愿组合,一般以自由组合为主。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广泛地交往和畅所欲言。

4.心理自述法。心理自述法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就是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既可以帮助情绪合理宣泄,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心理自述法一般遵循自愿原则,在活动中初中生可以讲述自己对某些事件的感受、讲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讲述自己的某次经历、讲述自己的朋友、讲述自己的家庭等。心理自述法是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活动课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自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触及学生的个人隐私。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第3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体系构建

纵观现状,由于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均处于青年的中期和晚期,许多学生都处在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在这种心理阶段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多变,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促使个体心理走向不健康的发展道路。本文便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完善性教育策略,希望借助本文内容,能够有效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其健康和谐的发展。观其现状,当前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项内容:社会环境的冲击问题、学生身心发展的失衡问题、家庭因素的困扰问题、现代传媒内容的侵蚀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滞后问题等,下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论述:

一、社会环境的冲击问题阐述

在马克思主义中这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应当是社会性,人便是社会的人。所以社会因素便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趋向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主要由于以下几项原因对大学生造成影响:其一,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复杂性缺乏正确合理的认知,非常容易面对人格扭曲、价值失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滑坡等社会现象,这便容易促使学生形成迷茫、悲观、失望甚至消极等负面心理。久而久之,存在负面心理问题的学生,便很容易出现人格障碍;其二,面对着当前多元化的世界,大学生们一旦走出校门则需要承担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就业紧张感不言而喻。在这种压力之下,当代大学生非常容易出现畏惧、过度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失衡;其三,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中的伦理价值正处于无序性的状态,传统道德思想正与现代生活方式交织并存着,促使许多高校学生觉得无所适从。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以及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被不断,当代大学生对于新旧观念的整体整合能力还有所欠缺,便非常容易产生心态失衡心理或到的困惑等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因素的困扰问题阐述

众所周知,家庭乃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更是直接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其中,父母的教育模式、教育态度、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整体氛围以及家庭结构等众多因素都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永久性的影响。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十分深远,非常容易导致家庭成员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异常。针对于该问题,也有以下几种原因:其一,当代大学生所处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独生子女。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家长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溺爱,与此同时,父母对于子女的成才期望又过高。如此一来,当代大学生极容易养成依赖性强、骄横任性的心理;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过重,恐慌焦虑的不良情绪;其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均认为成绩能够决定未来,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不过是一句空谈。这便会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与社交能力均受到影响,仅仅注重知识与智力教育;其三,城乡差别导致收入悬殊问题。可以说,家庭经济因素往往会决定学生的成长性格。部分大学生除了需要应对学业竞争压力以外,还需要承担高额学费与日常生活开支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过重的心理负担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其心里不平衡,最终出现心理疾病。

三、高校心理教育开展的滞后问题阐述

自高中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条件、人际交往背景的变化,促使许多大学生均背负着极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许多学生对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不满意,认为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相差过远。这种强烈的落差感很容易促使其出现冷漠、压抑、沮丧、烦躁等不良心理倾向。但是,观其现状,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滞后,例如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不曾步入正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有待完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严重欠缺等等。换者言,高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均不曾跟上当代大学生变化、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发展无法健全。当前,针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三个十分显著的倾向:其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强调与心理医疗教育,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理论建设、教育教学研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均缺乏重视度;其二,许多高校均将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问题归结为道德问题,全部用道德教育代替心理教育;其三,运用心理课程教育取代日常心理辅导。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现代传媒的侵蚀问题阐述

传媒本身是向用户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种载体,它具有具体形象、传播迅速、导向性强、信息含量大以及覆盖范围广泛等众多优点,深刻影响着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当代大学生与媒体接触交流的过程当中,同样潜移默化的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但是,也同样会受到一些不负责任媒体的毒害与侵蚀。正如同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所说:“在公共舆论的传递过程中,真理与无穷的错误会直接混杂在一起。”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形成阶段,并且对周遭事物充满好奇。故此,现代传媒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侵害非常明显。

五、身心发展的失衡问题阐述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发展虽然早已成熟,但是其心理发展却依然尚未成熟。在这一阶段的他们,内心非常复杂多变,很容易产生矛盾纠结的心理。这一时段,如若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完善,无法调节好自我心态,便非常容易对周遭事物产生心理偏差,从而形成心理失衡的情况,造成自我否定、心理障碍、价值取向缺失以及道德失衡等问题出现。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乃是一件持续发展状态的事情,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但是,只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高校教师共同努力,终有一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得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萍,方乐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03(06).

[2] 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6(07).

[3]王振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 (04).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第4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影响;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日益明显,涌现出了多种价值取向,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在拓展大学生视野、扩大选择空间的基础上,也使得大学生面临困惑,手足无措。外加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大学生中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面向当地某所高校展开,围绕把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的学生进行研究,共计430人,女生286人,男生144人;选取满足研究样本标准,且未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的另外一所高校作为对照组,总人数为340人,女生200人,男生140人。利用自我概念问卷,借助苦恼量表,通过社交回避充当心理健康指标。若站在心理健康层面而言,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接纳自我、认可他人中。自我概念属于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而自我意识的改进与提升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自我概念主要包含身体自我、理想自我等多个指标。由此可知,评判自我概念能够科学预估心理健康水平,并可准确评判心理素质。另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心理困扰,且绝大多数都无法正视自我,畏惧人际交往。因此,笔者参照这两个量表来评判心理素质。

二、研究结果

1.自我概念方面的对比

面向实验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前期,参照自我概念问卷,围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自得分展开对比,权衡同质性。面向实验组的学生讲授心理健康课程后,围绕实验组学生针对授课前后得分展开对比,进而得出心理健康课程在自我概念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围绕对照组的学生针对前后得分展开对比。通过对比可知,两组对比拥有同质可比性。待接收心理健康课程后,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概念指标得分显著提升,满足统计学差异,且较为明显,后测成绩超出前测成绩。但对照组学生的个别指标得分却有所下降。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可知,实验组的自我概念总分超出对照组,差异显著。

2.社交苦恼方面的对比

从社交苦恼着手,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下述结论:两组拥有同质可比性。其中实验组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其社交苦恼程度迅速下降,且社交回避、焦虑得分等都小于前测结果,同时降低的程度满足统计学中的显著性,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课程学习后,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迅速下降;而对照组学生在这一层面的前后得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学生的社交苦恼程度和焦虑感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心理健康课程可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感。

三、理论剖析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心理素质。实验组在接受课程学习后,其自我认知得到大幅改善,并可正确评价自身,无论是从整体层面,还是从某个层面,相应的评价均有所提升。同时,社交苦恼程度大幅下降,社交回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为规避前、后测量中因学生的自我成熟水平、知识宣讲等的作用,并增添了对照组,对照组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如实验组学生,但并未开设健康课程。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健康课程之前具有同质性,然而,讲授健康课程后,从自我认知与社交苦恼等层面而言,对照组的变化并不明显,且低于实验组。借助这一结论可消除无关因素的作用,可认为健康课程讲授是提升社交技能、改善自我认知的根本因素。

经由本次研究表明,在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课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关乎着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客观评价自我,强化自信心,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树立合理的目标,缩短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心理健康课程还可帮助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降低社交苦恼度,降低社交焦虑感,认可和接受别人,友善待人。

四、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建议和策略

现阶段,某些高校并未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即便是开设此门课程的高校,因发展和研究时间较短,如何改进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此门课程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促进作用仍是高校面临的主要课题,迫切需要解决。笔者结合实证,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素质展开研究,并对课程开设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1.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

现阶段,对于高校而言,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包含下述几种形式:集体辅导、专项咨询、教育课程、知识讲座、宣传活动、健康报刊等。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上述教育活动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增强,且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可替代。然而,若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层面而言,上述活动所表现的特点、适用条件与局限性等存在差异。其中集体辅导主要被应用在心理问题一致或者心理发展要求一致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存在多种形式,在活动中渗透教育内容,学生主动参与,效果良好。然而,此种教育形式却要求依照学生的意愿正确分组,且每组成员大约为十人,经由此种形式达成的目标存在局限性,也对辅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专项咨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有效解决真实存在的心理问题,然而,受益面狭窄,影响较小,效率不高,且其开展离不开健康知识普及。

与上述几种教育形式相比,心理健康课程因时间、内容较为充足,且课程目标集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个人情感、思想态度于一身,全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必修课程来开展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却能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质,在其成长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构建专门机构,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为顺利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校应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专门、系统化的教学机构,主要负责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计划编排、共同备课、教学交流、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内容。心理健康课程除讲授心理健康内容与技能外,还应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惑。因此,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并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此次研究中,借助开放性调查明确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了需要讲授的心理学知识,并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有98%的大学生认可课程内容设置,且获益良多。

经过此次调查还得出下述结论:大学生渴望学习心理学知识,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情绪和压力等。这一调查结果和往期研究相一致,其中人际交往也是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掌握学生的基本需求,并围绕这一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另外,设置课程内容时还应考虑男女性别差异与专业年级不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3.壮大师资队伍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师是开展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对于高校而言,为有效、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要求。教师应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工作态度、强大的心理素质,并熟悉心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增强心理素质和提升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课程以心理学科学为基础,专业性要求较高,主要涉及与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要求教师应具备扎实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大部分高校均是由德育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有些还要求辅导员兼任。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辅导员,均未接受过系统训练,不了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将其等同于道德品质教育,主要通过说教开展课程教学,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和抵触,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为充分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实现开设目的,高校应结合具体情况与现实需求,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固的教师,并选聘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充当主讲教师。同时,围绕喜欢心理健康教育并拥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认真学习,积极补充,增加知识储备,增强理论素养,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4.改善教学形式

对于高校而言,心理健康课程并非单纯的理论传授课,除讲授心理健康理论外,还希望借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悦纳他人,以此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且将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教育目标、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保障。因此,在讲授此门课程时,不提倡采用讲授方式,要求我们应改善教学形式,采取多种手段。作者经过相关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引入生活实例,开展案例教学;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应增设活动游戏,增加专题讨论模块。由此可知,教师应采取不同种类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困惑,经由教师的指引,实现自我反思。

五、结语

高校可从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课程化是一种最有效、最合理的形式,还是全面增强心理素质的关键。各所高校应科学看待心理健康课程,明确其在增强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大面积开设此门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J].兰州学刊,2012,(9).

[2]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趋势;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论是校园环境、人际氛围,还是学习方法;也不论是个人目标、家庭期望,还是自我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大一新生基本上都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近年来,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精神卫生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教育学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专业化心理健康机构的建立、机制的完善和队伍的优化,共同引导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就是发展模式下的重要工作之一。位于滨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自2002年起,该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房树人投射测验等在每一届本科新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和筛查。根据测验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针对筛查出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了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干预和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笔者从近三年燕山大学的新生心理普测结果和后期干预的有效经验出发,谈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

对燕山大学近三年(2006-2008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以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四方面的结果和启示。

1、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2006、2007和2008级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24%,7.86%和4.83%,三届新生总体的检出率为7.89%。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1-3]。燕山大学的研究结果与其他高校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说明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本研究中三届新生总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9%,没有超出上述同类研究结果的范围,基本处于同类研究的中下游水平,提示该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

2、三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总分和9个因子分在三届新生之间无一例外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有明显的逐年降低的趋势(p<0.01)。提示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升。

3、三届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比较:三届新生总体的SCL-90的所有因子分与大学生常模和全国常模相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9个因子分均较低,提示该校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同时也表明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自己的群体特征,与大学生常模存在明显差异。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躯体化、抑郁和敌对3个因子分较低,其余6个因子分较高,提示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的薄弱是三届新生的共性,应引起该校相关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的因子分布:结果显示,三届新生中重度症状比例最高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2007级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2008级为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三届新生总体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接近或大于2%;重度症状比例最低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2007级和总体均为躯体化,2008级为躯体化、恐怖、焦虑和精神病性,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小于0.5%。不难看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的异常,是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通病,这无疑给该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众多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论述均指出: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认识与定位问题等方面[4]。燕山大学心理中心针对大学新生的上述常见心理适应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性和服务性措施,这些措施是在借鉴国内众多兄弟院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总结提升出来的,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行之有效的体系[5]。燕山大学以国内外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和涵盖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从燕山大学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出发,引申和扩展到我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着重从观念的转变和措施的开展两大方面入手。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

1、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的典型方式。从服务对象和目标的角度来分类,有矫治模式和发展模式两种类型。矫治模式以有心理障碍学生为对象,以消除症状为首要目标。此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医学色彩,其特点是注重心理问题的具体分析,通过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使双方能在共情的基础上平等、真诚地对话,有针对性地消除心理问题。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矫治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教育策略,即当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性的措施;而且,矫治模式对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转贴于 2、施教者主体的转变

在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施教者的主体是为数不多的校内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是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配比要求——1:3000的比例来配置,对于像燕山大学这样一所仅本科生就达三万名的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不足十名。这样为数不多的数名心理教师肩负着维护全校几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担,很明显是超负荷的,所以仅凭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协调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此模式的核心是构建“校—院—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统筹协调三级网络的工作,使之服从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此模式不但能够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高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以燕山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就逐步构建起了由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科长和辅导员等)和班级学生骨干(班干部和“心理危机阳光小组”成员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一级网络,主要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以及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指导等;学院的学生辅导员等为二级教育网络主体,起衔接、沟通、强化教育的作用;班级的学生骨干为三级教育网络主体,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该网络体系中各级的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不同,但大家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密切合作,通过二级、三级教育网络系统向全校范围辐射,有助于心理中心对于全校危机学生情况的掌握,信息通畅且有效[5]。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操作体系的丰富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两大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矫治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外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热线、危机干预等几种形式。上述工作形式中,心理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坐等心理问题学生上门,然后给予相应的辅导或干预。其工作对象是少数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状况的学生,教育和服务的范围较小。而新型的发展模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其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任务是使大部分学生学会自己应对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所以是以前摄性预防为主导思想的。此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将大大扩充,主要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心理健康常识和技能的宣传(如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形式)、佳片心理解析、心理知识大赛、朋辈心理辅导、新生心理普测、各年级心理问题排查以及根据普测或排查结果给予的约谈、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新老学生座谈等活动。

2、与施教者主体扩大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预防发展模式的兴起必然要求施教者主体的改变,正如前文所述,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者从少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扩展到遍布全校的三级工作网络全体成员,此工作网络中,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心理骨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等)、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成为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随之丰富起来,主要有辅导员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或主题班会(常见主题同上),辅导员或学生心理骨干组织的老生经验谈、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班级活动,学生心理骨干自办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板报、报纸、广播节目,同学间的朋辈心理支持与辅导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习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吉林师范大学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74-77.

[2]王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0-632.

[3]王希华,赵广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7-290.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第6篇

【关键词】 健康概念;语义分析;概念谱系

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文化认同能力,通过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自我主张与价值,并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创造性贡献。

1.2.4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可简单解释为做人的道理和应有的品德。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发展与升华,是个体依据社会伦理要求而确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他”,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道德健康是最高层次的健康。

上述4个层次的健康,共同构成了健康的基本内涵;4个层次的健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不是四种健康,而是“一个”健康的4个方面,我们平常所说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实际上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4个层次的健康所做的综合性或单一性描述与说明。从其判断标准看,4个层次的健康依次趋向于社会化。生理健康的标准个体化色彩最浓,道德健康的标准则最具社会化色彩,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介于二者之间。从外显性和对社会的影响来看,亦是如此(见图1)。

1.3 健康概念的本质表达

健康的“四层次说”,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健康怎么样”,但“什么是健康”,仍未给出明确答案,这也是以往关于“健康”的论述中经常混淆的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健康究其本质是指人与环境自觉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状态。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对个体而言)既包括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也包括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环境)、自然环境,还包括交互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指:天与人、身与心、内与外、人与我、我与理五种关系;这里所说的“和谐统一”主要指上述五对矛盾在发展中相互依存,平衡协调,即“和而生物”;所谓“自觉”是指健康状况的获得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不是盲目的追寻过程,而是基于科学理念,依靠科学手段,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过程。每个人都有获得健康的权利,但没有人是生而健康的,没有人在变化的环境面前会永远健康。“自觉”构成了健康的主观条件,“环境”构成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谐”与“动态”构成了健康的基本特征。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不仅仅贯穿于人类生命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 在横断面上也有它的复杂性, “健康”与“疾病”同处于一条直线的两端, 在特定条件下, 健康和疾病共存。

基于上述定义,以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健康学将是一门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它建立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体育与健身学、营养学、保健学、生态学、遗传学、哲学等学科之上。

2 健康素质及其量化表达

2.1 健康素质

健康素质是表示健康的可能(潜在)状态的一个范畴,是现实健康的基础。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健康状况与健康水平。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个体及他人的健康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健康素质属于广义上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又区别于科学文化素质,它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发展、转化、升值的推进剂,是人所拥有的创造性能力得以发挥的可能性平台。具体而言,健康素质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的内容。

2.1.1 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是以健康为对象的一种精神现象,包括3个要素:“知”——对健康的认识活动和了解程度;“情”——对健康的情感与情绪;“意”——对健康的价值认可程度和执著程度。健康意识从主体角度可分为个人健康意识和群体健康意识;从客体角度可分为自我健康意识和他人健康意识;依据自觉程度可分为潜健康意识和显健康意识。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基础层次,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提高有助于个体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能力的更新、充实、提高;健康意识的淡薄,则会制约健康素质的提高,并最终决定个体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决定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特征,遵循“感性、理性、科学”的递进发展历程。

2.1.2 健康观念 健康观念是主体反映健康现实,在意识中创造理想化健康模型的思维活动的成果,同实际的健康活动相对应,表现为健康理念、健康箴言。如“生命在于运动”,“养生胜于治病”。健康观念依存于社会实践,“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健康观念,健康观念的升华加上人生阅历的练达,就形成了健康智慧,即一种对人生的基本态度。

2.1.3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在健康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健康实践检验的对健康规律的反映。依据人们反映健康规律的深刻性和系统性程度,健康知识可分为健康常识和健康科学。健康常识是对某些健康事实的判断和描述,健康科学是通过一定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健康的知识系统。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多元到一元,由谬误到真理,由相对到绝对,是人类健康知识运动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一过程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过程。

2.1.4 健康能力 健康能力是社会和个体基于主观意识和观念,综合运用医学、运动学、保健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健康知识,利用客观物质条件和资源,针对特定环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健康目标的现实力量。健康能力是健康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基本途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是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健康观念转变为现实行为的表现,是实现健康的桥梁与手段。

上述4个层次依次递进,共同构成健康素质木桶,共同决定个体健康素质的高下。从知行关系来讲,健康意识最接近于“知”,健康能力最接近于“行”(见图2),正如孙中山所说:“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 [4]。

2.2 健商:健康素质的量化表达

在智商(IQ)、情商(EQ)等概念传入中国并获得普遍接受之后,“健商”(HQ)悄然登陆中国。我们认为,健商是健康素质的量化体系,代表着一个人的健康能力和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健商不是先天就有的,它与一个人所受教育、知识水平、个人品格有密切关系。健商理念的核心是心理养生,健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2.2.1 狭义健商 狭义健商主要指“具体健康”或“健康硬件”,内容包括 :①体商(BQ),即“身体成本”的状况,如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适应性、耐久力、暴发力、抗逆性等。若测试不及格、刚及格的便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和补救了。②心灵商(MQ),即心理状态的数字化。以α脑电波和脑啡肽为基本指标,定级为4级。一般人可达1级,注意心理养生者可达2级,善养心者可达3级;那些心理障碍、心理不正常或有心理疾患者则不够1级,而为0级,心灵商是心理养生的核心。③心缘商(RQ),即人际关系的数字化。有四种情况:我行,你不行(自负);你行,我不行(自卑);我不行,你也不行(嫉妒);你行,我也行(尊重别人和自信)。以末一种的RQ值为高。④性商(SQ),难以启齿的性问题大量存在,且对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性问题的定量使人们对自己健康的了解更加全面。这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影响,交织成网,其中一个不正常便会牵动全局。

2.2.2 广义健商 广义健商是健康素质的具体化,内容包括:①健康意识,即自己对健康重视程度的量化;②健康知识,知识可带来健康,为增进健康,每个人都要积累和丰富健康知识;③健康智慧,成功需要智慧,而增进健康就是最大的成功,许多智慧已可数字化为商数(Quotient),如智商(IQ)、情商(EQ)、逆境商(AQ)、发育商(DQ)、成熟商(OQ)、职业商(JQ)、财商(FQ),加上健商(HQ)共同构成健康智慧;④健康能力,即由“知”转化为“行”的能力,是实现健康的关键一步。

3 健康概念的表达体系

我们平常所说的健康问题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核心就是大健康观。大健康观包括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构成要素、健康素质、健商等内容,关键是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构成了研究健康问题的理论前提(见图3)。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纵坐标为个体,横坐标为社会。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核心,健康意识的强与弱决定着健康智慧的完整性,它是健康知识的原动力。没有健康意识就不可能有健康智慧的完善、健康知识的求知欲和较高的健康能力。与健康意识相对应的是健康资源和健康环境,它们是激发健康意识的基础条件,无论这些条件是否充足或良好都会对健康意识产生刺激作用 [5]。如果健康资源短缺或者健康环境恶劣最终将会削弱健康意识,而影响健康素质的完善;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都会激发和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使人们的健康素养和智慧得到完善,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去获得健康知识和增强提高健康能力的信心。对于健康有着两个相对应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个体);另一个是个体的集合——社会。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健康有着不同的要求。个人的健康意识是通过社会的健康意识作用于人而产生的,在社会的影响下,他的心理趋于社会化、理智化。人的这种社会化和理智化的心理也就是他的健康意识。换言之,只有社会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加强,个人的健康意识才会随之得以强化。同样,健康智慧、健康知识也是如此,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个人的健康智慧也就无法形成;社会的健康资源短缺,就无法满足个人对健康知识的求知欲望,健康能力的提高必将会受到影响。健康要素之和从个人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商,从社会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康素质,它们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与健康的四个层次共同组成了健康谱系。

综上所述,当我们对某一群体进行健康考察时,应当对健康谱系中各因素都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既不能仅仅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以及道德健康来评价健康的水平,也不能单单地考察个体的健康水平,而忽略了社会健康素质的状况,同时还应对健康资源和环境状况对健康素质的影响程度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制约健康素质发展的各因素,建立提高健康素质的战略发展规划,使得人口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Lalonde M.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M].Ottawa:Government of Canada,1974.

[2]田中恒男.健康学概论[M].东京:大修馆书店,1983:18.

[3]马克思.资本论[M].东京:人民出版社,1975:24.

高中生心理健康自述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趋势;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论是校园环境、人际氛围,还是学习方法;也不论是个人目标、家庭期望,还是自我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大一新生基本上都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近年来,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精神卫生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教育学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专业化心理健康机构的建立、机制的完善和队伍的优化,共同引导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就是发展模式下的重要工作之一。位于滨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自2002年起,该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房树人投射测验等在每一届本科新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和筛查。根据测验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针对筛查出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了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干预和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笔者从近三年燕山大学的新生心理普测结果和后期干预的有效经验出发,谈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

对燕山大学近三年(2006-2008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以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四方面的结果和启示。

1、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2006、2007和2008级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24%,7.86%和4.83%,三届新生总体的检出率为7.89%。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1-3]。燕山大学的研究结果与其他高校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说明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本研究中三届新生总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9%,没有超出上述同类研究结果的范围,基本处于同类研究的中下游水平,提示该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

2、三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总分和9个因子分在三届新生之间无一例外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有明显的逐年降低的趋势(p<0.01)。提示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升。

3、三届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比较:三届新生总体的SCL-90的所有因子分与大学生常模和全国常模相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9个因子分均较低,提示该校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同时也表明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自己的群体特征,与大学生常模存在明显差异。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躯体化、抑郁和敌对3个因子分较低,其余6个因子分较高,提示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的薄弱是三届新生的共性,应引起该校相关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的因子分布:结果显示,三届新生中重度症状比例最高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2007级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2008级为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三届新生总体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接近或大于2%;重度症状比例最低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2007级和总体均为躯体化,2008级为躯体化、恐怖、焦虑和精神病性,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小于0.5%。不难看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的异常,是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通病,这无疑给该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众多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论述均指出: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认识与定位问题等方面[4]。燕山大学心理中心针对大学新生的上述常见心理适应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性和服务性措施,这些措施是在借鉴国内众多兄弟院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总结提升出来的,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行之有效的体系[5]。燕山大学以国内外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和涵盖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从燕山大学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出发,引申和扩展到我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着重从观念的转变和措施的开展两大方面入手。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

1、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的典型方式。从服务对象和目标的角度来分类,有矫治模式和发展模式两种类型。矫治模式以有心理障碍学生为对象,以消除症状为首要目标。此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医学色彩,其特点是注重心理问题的具体分析,通过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使双方能在共情的基础上平等、真诚地对话,有针对性地消除心理问题。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矫治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教育策略,即当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性的措施;而且,矫治模式对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2、施教者主体的转变

在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施教者的主体是为数不多的校内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是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配比要求——1:3000的比例来配置,对于像燕山大学这样一所仅本科生就达三万名的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不足十名。这样为数不多的数名心理教师肩负着维护全校几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担,很明显是超负荷的,所以仅凭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协调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此模式的核心是构建“校—院—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统筹协调三级网络的工作,使之服从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此模式不但能够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高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以燕山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就逐步构建起了由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科长和辅导员等)和班级学生骨干(班干部和“心理危机阳光小组”成员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一级网络,主要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以及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指导等;学院的学生辅导员等为二级教育网络主体,起衔接、沟通、强化教育的作用;班级的学生骨干为三级教育网络主体,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该网络体系中各级的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不同,但大家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密切合作,通过二级、三级教育网络系统向全校范围辐射,有助于心理中心对于全校危机学生情况的掌握,信息通畅且有效[5]。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操作体系的丰富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两大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矫治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外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热线、危机干预等几种形式。上述工作形式中,心理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坐等心理问题学生上门,然后给予相应的辅导或干预。其工作对象是少数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状况的学生,教育和服务的范围较小。而新型的发展模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其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任务是使大部分学生学会自己应对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所以是以前摄性预防为主导思想的。此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将大大扩充,主要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心理健康常识和技能的宣传(如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形式)、佳片心理解析、心理知识大赛、朋辈心理辅导、新生心理普测、各年级心理问题排查以及根据普测或排查结果给予的约谈、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新老学生座谈等活动。

2、与施教者主体扩大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预防发展模式的兴起必然要求施教者主体的改变,正如前文所述,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者从少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扩展到遍布全校的三级工作网络全体成员,此工作网络中,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心理骨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等)、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成为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随之丰富起来,主要有辅导员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或主题班会(常见主题同上),辅导员或学生心理骨干组织的老生经验谈、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班级活动,学生心理骨干自办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板报、报纸、广播节目,同学间的朋辈心理支持与辅导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习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吉林师范大学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74-77.

[2]王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0-632.

[3]王希华,赵广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