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合集7篇)

时间:2023-12-27 10:41:21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第1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核心能力;教育培训;操作技能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用于加工产品。近年来数控人才市场需求日趋紧俏。我国数控人才不仅数量上短缺,而且质量、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数控“蓝领”人才,不仅要具有现代机械设计、机制工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具有机床数控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立并完善数控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一、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1、建立适应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其专业核心能力定位为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能力、数控加工操作能力与数控机床维护管理能力,要求学生熟悉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控编程与机床操作人员。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中、高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从而构建了既自成体系又紧密关联的教学体系与技能培训体系。

(1)、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中,突出数控机床与编程主干课程的建设,并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第一、精简内容,突出实用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本着必需、实用的原则,按照生产实际对知识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如在数控机床与编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中,着重从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及分类方法和应用范围,到能掌握简单零件的手工编程方法, 计算机辅助编程的基本方法,再到能够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加工工件,教学内容完全按生产实际的工作流程来组织。

第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组织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紧密结合, 以专业实际能力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主线,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穿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将部分理论教学的内容放到实训环节中进行现场教学。如教材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数控机床实例简介、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等内容,不在课堂内进行讲授,而是移到实训环节中,结合实际操作讲授,便于学生直观教学与有效的掌握。

第三、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强化现场教学的效果

在现场教学中,注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 如同一课题内容让学生编制不同的加工工艺并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加工工艺,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的编程能力与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2)、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第一、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第二、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 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

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第四、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2、精选实训内容,强化数控操作四个阶段的能力培养 根据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达到数控设备实际操作能力,一般应经过以下四个实训阶段。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第2篇

关键词:数控机床;实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62-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将逐步引航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应针对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习课时比例,快速高效地为现代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一、企业数控技术岗位群对毕业生能力要求

通过对一些企业和毕业生的广泛调研,受访企业三个数控技术岗位群(操作员、程序员、维护员)中需求程度较高的能力依次为:第一,各岗位群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识图绘图能力,普通机加工知识,数控机床操作加工能力;第二,各岗位群的关键能力——数控机床维护/调试能力、电脑软件编程能力、手工编程能力、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第三,各岗位群发展的关键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交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第四,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劳动态度,责任心要强,敬业精神要好,团队精神很重要。这些能力要求中的数控机床操作加工能力,数控机床维护/调试能力、手工编程能力是通过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这门课来培养的,而目前的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达不到要求,原因是实训教学这个环节存在如下问题。

二、高职院校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方向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一线技术工人,技能的培养应该是职业学院的重点,故实践教学的建设应是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实训教学建设目标不明确;实训教学结构体系不完整;实训教学项目组成不系统;实训教学手段不多样;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不科学。综上所述,实践教学质量全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实践教学的成果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悟性,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根据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对数控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尝试。

三、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改革途径

1.明确实训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以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现有数控实训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力度,结合现代加工的特点,不断补充、规划教学内容,推动实训工作进一步向前的发展,从而大力培养与工厂零距离的实用的技能型人员。

2.完善实训教学结构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以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结构体系为重点,以利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①以科学发展观重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独立授课,使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既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②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重新整合成新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建立模块化、分层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③以产学合作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实训课程开发的研究。根据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层次化、综合化和柔性化的多种实训课程模式,优化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结构。

3.系统实训教学项目。①由于数控设备种类多,所采用的系统多样化,各个学校难以满足多品种,多系统的需要,造成实训教材与现有实训条件的不适应。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编写符合高职学院的数控实训教材,使所开设的实训项目与实训条件相符合。②将实训教学环节直接对应数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将以往的职业资格考试题目作为培训项目纳入日常教学,按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规定进行课目考试。③教学中应该完成一定数量的企业项目。这些项目与企业接轨,为企业解决了问题,学生也学到了各种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样化教学手段。①模块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具体岗位工作任务为一个模块,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项目,确定明确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实验培训模式,在培训者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候,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部达到中级工技能水平,使部分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围绕这一总目标,将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基础实训模块、模拟实训模块、实际操作实训模块。②项目式教学。项目学习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5.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实训成绩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实行量化管理实训考核是整个实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检查学生实训的效果,促进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实训教学改革意义

1.推动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建立学校和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按企业的生产任务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学生全方位接触公司的生产产品,进行实际操作,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胜任岗位技能要求,以这种方式达到校企合作,形成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局面。

2.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根据对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程序编制等方面的学习与提高。

3.推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数控实训中心建设中,应优先满足教学与培训要求,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包括数控模拟培训软件,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接受数控加工技能基本训练的机会。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与时俱进,本着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则是我们需要研究与实践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伟中,楼建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2008,(29).

[2]刁希莲,金山,李付君,等.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教改的探讨[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3).

[3]陈选政.数控仿真系统在数控实习训练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0,(12).

[4]黄文汉.浅谈《数控加工编程》与数控仿真融合式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7,(7).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第3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方向 数控机床编程 职业能力 培养模式

随着数控技术及其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其相应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且对数控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数控技术职业能力培养及其培养模式是近年来一直被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以下简称数控技术方向)职业能力培养及其教学模式,其中主要对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作些探讨。

一、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确定学生数控技术方向能力结构

随着数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扩大,社会对数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不断变化,不仅是需求种类,而且对数控人才的质量要求都在不断变化。根据各种市场需求信息,数控技术方向相关就业类型有:数控机床设计制造,数控设备的操作使用,数控设备的调试与维护,数控工艺人员及数控程序调试员,数控设备及其零部件的生产管理与营销等。同时,数控技术方向相关各类人才十分短缺,大型数控设备和特种数控设备的操作使用等方面的人才尤为缺乏。据2008年有关部门统计,未来5年上海市全市的“灰领”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次。

学生通过在校的四年学习之后,将一一步入社会,因此,学生能力结构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作为数控技术方向职业能力,主要有:数控机床设计能力、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机械识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能力、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制造能力、PLC控制编程及其机床维护能力、数控技术方向相关生产管理及营销能力等。其中,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能力,主要又可分为:识图能力、工艺设计能力、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操作使用能力和零件数控加工质量控制能力。

二、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教学非常重要。在建立课程体系和进行技能培养模式探讨时,应该尊重教育规律,重视技术应用。首先,必须强调实践环节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注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在安排课程上采用逆向手法,即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确定能力模块和与能力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确定主要专业课,然后以专业课为主线,科学地设置相关专业基础课及其他相关课程,其中每门课的设置都应该符合能力模块的需要。同时在课程设置时,应注意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积累,应处理好每门课之间的内在关系,避免重复教学。表1为数控技术方向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分解与开设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分解及其相关课程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重要能力之一,其技术含量高,核心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机床与编程等。主要就业方向如表1所示。表中还列出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控制作能力及其相关证书、主要课程等。

由上可见,数控技术方向学生培养目标应该是既懂数控机床操作,又能识图绘图,又能根据工艺要求编写零件数控加工程序乃至进行数控加工和质量控制,又对数控设备的维护有所了解的“灰领”人才。下面主要围绕数控技术方向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讨论。

三、促进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能力提高的教学改革

在数控技术方向的多个能力模块中,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是重点能力之一。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做了各方面的举措和尝试。

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识图能力、工艺设计能力、数控编程能力和零件数控加工质量控制能力等的提高来实现。为把学科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技术应用挂钩,将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考试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

1.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机械识图绘图能力培养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机械制图及其CAD教学,安排CAD实训,通过让学生读解和绘制各种零件图、装配图,不只是能让学生掌握AutoCAD操作系统的使用,更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机械识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的能力。

为了提高机械读图或识图能力,在识图绘图能力培养相关课程的学习期间,安排1~2周的车工、钳工等内容的认识性传统金工实习,由此将零件图与加工联系在一起,非常有助于识图绘图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安排实训和适当的培训,组织学生参加CAD认证考试,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认知度。

2.加强数控工艺教学,提高学生加工工艺编制能力

实现数控加工,编程是关键。然而在编程前,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工件、刀具、切削机床和夹具工艺系统四要素,同时编制出数控工艺。工艺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极其长期的任务。

通过开设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装备、数控加工工艺等课程,使学生学习到有关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开设金工实习和专门的工艺系统设计训练课,培养学生的工艺系统设计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图样分析,加工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编制,刀具或刀具系统的设计或选择,工艺装备的设计,等等。

学生在校期间,开始进入相关工艺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各种工艺编制实践环节的学习,不断得到工艺设计能力的培养。随着数控工艺教学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按照数控工艺师考试的要求,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数控工艺编制训练,组织学生参加数控工艺师认证考试。

3.改革数控编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数控机床编程能力

与机械识图能力和工艺编制能力息息相关的数控机床编程能力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技能中另一重要能力之一。要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就需要编制出可行的数控加工程序。而学生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能力的培养则有其独特的地方。数控机床编程课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是不可分割的。

以往的授课形式,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独立,实训课一般安排在理论课完全结束之后进行。然而,这样做,学生对课堂内容难以理解和接受,理论学的枯燥无味,进入实训课时能想起的寥寥无几,导致重复教学过多,课时浪费较多,教学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编程教学效果,改变以往理论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形式,把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动手紧密结合起来。编程能力的提高,最终离不开操作使用数控机床。然而,由于数控机床的昂贵和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学习编程理论初期,不便直接在数控机床上进行。为此,我们引进实验课,即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实验教学。这样做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的教学惯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实验课就是利用数控编程软件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各个数控指令,并运用各种数控指令编写数控程序。数控实验以作业或课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完成,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在编制某种零件的加工程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同学需要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方法,教、学、练交叉进行,学一学练一练,效果很好。

四、围绕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技能教育,切实搞好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金工实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般机床的操作使用方法。再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能力培养,学生已具有基本编制典型形状特征零件程序的能力。但由于还停留在模拟阶段,所以必须实际上数控机床进行实战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控制能力训练。在掌握数控操作技能的同时,进行零件分析,编制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调试,最后加工出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都合格的零件。

同时,为了检验学生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能力是否能适应市场,在学生综合学习理论与实际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典型零件的编程练习,安排统一的课题进行实战编程与操作训练,最后组织学生参加数控机床工职业技能认证考试。

然而,要全面提高数控机床编程及其操作控制能力,进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就离不开数控技术实践教学,离不开有效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战训练,因此就必须充分重视实训室建设。数控机床技术含量高,实训室建设应作为一个关键项目立项来抓,从实践教学内容、投资的经济合理性、设备的市场通用性、实用性和发展的前瞻性出发,配置中、高档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等硬件设备,同时配备相关的软件设备,形成一个较好的数控技术职业技能教学的软、硬件环境。

按照这一要求,配备高层次的齐全的CAD/CAM机房电脑设备及软件系统。不仅满足数控编程实验和上机实训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能自由上机练习提供方便的场所。

同时,为了大案例教学的需要,购置一台综合性强的数控机床,以方便学生拆装数控设备和开展数控设备相关课程教学的需要。

五、结语

本文以就业方向、市场需求为切入点,讨论数控技术方向职业能力内涵,探讨解决学生各方面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的途径,摸索教学模式新思路。作为技术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从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互补关系出发,将其有效结合,穿行,使其融为一体,同时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关数控技能考证要求为能力目标,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保证。

2.将考证内容作为技能培养的参考,目标明确。

3.在数控编程理论教学中引进实验课,使教、学、练交叉进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控制职业能力分成各个不同职业能力模块,按能力模块的互补关系有层次地开展教学,取得了能力培养的综合效果,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京.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8(11).

[2]柳永念.创新教育观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2).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第4篇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模块化教学 探讨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随着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社会急需大批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数控加工与编程》就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职业技能课,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作为一名教师,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将《数控加工与编程》这一职业技能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为如下几个模块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手工编程训练模块;数控仿真训练模块及数控机床实际操作训练模块。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实践与实用的统一。

一、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开设,之前已经完成《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实训,所以可直接进行数控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此模块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计划40学时,完成两部分的教学。第一部分主要讲授数控加工实用基础:包括数控系统构成、数控机床及其坐标系统、数控编程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处理及工艺指令和常用工艺文件等内容;第二部分讲授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这部分是这一模块的重点内容:包括数控车床、铣床及加工中心三类典型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巧。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这三类典型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位置调整与坐标系的设定、各类编程指令及编程技巧。

在教学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以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结构变得直观,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除此之外,理论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设疑式、分层式、任务驱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其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手工编程训练模块

此模块内容应紧接在理论教学模块之后以实训周的形式集中进行,时间1~2周。手工编程就是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夹具、数据计算、编写程序单、程序输入、校对检查程序等。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零件的加工,以及计算较简单、程序段不多、编程易于实现的场合。

训练内容包括:根据预定工艺要求,拟订工艺路线、选择加工方式(车、铣)训练;正确选择切削用量、刀具、夹具、量具训练;正确选择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切入切出点、走刀路线训练;根据系统格式手工编写加工程序训练;调试程序训练。

该训练的题目由指导教师确定,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典型零件的手工编程为主。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自己独立完成,掌握了训练内容后可自行修改题目内容或创作题目,由指导教师协助完成,以培养学生想象空间和创作能力。

三、数控仿真训练模块

数控机床仿真训练是让学生在实际使用数控机床前在计算机上使用仿真软件练习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面板的使用、工件的装夹、找正、对刀及工件精度的控制,是一种进行数控实作前模拟加工教学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上数控机床训练的效果、对数控机床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国内的几种数控仿真软件经过多方面比较,我校最终选择了上海宇龙公司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教学软件。它可以实现对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加工零件全过程的仿真,其中包括毛坯定义、夹具刀具定义与选用,零件基准测量和设置,数控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拥有FANUC 数控系统、SIEMENS 数控系统、华中数控系统、广州数控系统等多种数控系统,具有多系统、多机床、多零件的加工仿真模拟功能,该软件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此模块同样也以实训周的形式集中进行,时间2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对软件的应用做简单的讲解,学生在了解软件的应用后要进行反复的实践训练,熟练掌握后要对手工编程模块所作题目逐一进行仿真训练,检验其正确及合理性。

该训练教师起引导作用,即对学生活动中遇到困难或无法下手的问题进行引导、讲解,完成典型零件的仿真训练后还应尽可能结合工程中数控加工的实用工件进行分析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数控机床实际操作训练模块

学生在经过以上模块的训练后,就可以进行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训练了。实训时间4~5周。此模块要构建以数控中级工认证强化训练为重点,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等课程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数控技术应用基本技能训练。以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面板操作、零件程序的编辑和对零件的自动加工方法,熟悉操作要领,熟练操作过程,能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能正确选择和安装刀具,并确定切削参数;能编制带有台阶、柱面、锥面、螺纹、沟槽等零件的加工程序并能加工;能手工编制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能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能输入程序,对刀试运行工作。

该训练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学生从分析设计图纸毛坯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选择工艺参数确定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零件检测各项操作都由自己完成。在这过程中,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教师可帮助解决,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自己解决。

在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结束时,按照中级技能资格证书的要求报请劳动技能鉴定部门组织测试,合格者颁发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理论知识再次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使他们上岗就能顶岗,为用人单位大大缩短了培训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又达到了产学结合的目的。

五、结语

数控技术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数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面临着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汤振宁,梁日辉.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4):13~14

[2] 于淼,张志娟.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2):340

[3] 王加春.数控机床课的教学探讨[J].教学研究,2005(2):166~168

[4] 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25~26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第5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培训机械制造业问题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机械制造业发展水平与趋势。数控技术对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数控技术普及大大促进了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进步。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我国机械制造业基础差底子薄,与国外发达国家中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流通与普及,大大改变了我国机械制造业落后局面,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提供了新的生产组织与生产工艺。我国机械制造业生产模式由原来的一个工人只能掌控一台机器发展到一个工人可以任意地掌握几台机器,机械制造业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数控技术培训现状

因为目前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在数量和其他方面很难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有关学校在所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授权后,开展了中短期(时间从1周至3个月不等)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和以CAD/CAM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培训班,并配合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更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信赖。参加这种培训的对象,大部分是有关企业组织的在岗职工,目的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应用技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也有准备求职或跳槽的人员,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

而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目前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由于其实施难度大、硬件设施要求高、师资力量要求高等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和发展。这种长期以理论为主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操作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基础又不扎实的结果。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已经逐步意识到培训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强教学的时间性与操作性。但是在众多中职院校中,数控技术培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数控技术掌握的关键与否,要在于是否能在实践中掌握技术的要领,在于是否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同时提高技术水准,在于是否可以真正提高数控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我国数控培训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存在问题

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进入新的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大批跨国企业枪滩登陆在国内高起点设厂、将生产加工向中国转移;国内制造企业更是背水一战,大举通过信息化、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对掌握现代信息化制造技术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对大量的一线技术工人形成了巨大需求。

2.培训体系结构不能满足数控用人企业需求

在数控技术培训方面,很多学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操作方面。事实上,作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操作非常简单。用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精通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工程素质”。这些专业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课堂的灌输,而是要对学生“真刀真枪”地长期实训。各学校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的限制,这方面的培训远远不够,导致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

3.学校数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基本上每个学校的数控教学师资队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数和知识结构的缺乏。目前各级职校的师资队伍的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学历水平偏低。现在各学校的数控教师主要是从各高校机械或机电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数控专业的理论课没什么问题。但由于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新专业,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很少。即使有相应的教材,大部分教师也很难承担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维修等实践性环节很重要的一些课程,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和背景知识,本身缺乏数控“工程素质”,也对用人单位的数控人才知识结构缺乏了解,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已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4.数控实训设备条件严重不足

前几年,各学校对数控技术所归属的机械、机电专业的投入力度非常有限;各学校的数控实验室的数控培训设备非常有限。近年来,由于数控人才的需求拖动,各校均建有不同规模的数控实训基地,有的是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的实训中心,也有设备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的实验室。有的学校实训基地以纯工业加工设备配进口数控系统为主,有的学校以教学型数控设备为主。尽管实训基地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基太上包括或认为应包括以下数控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以及数控机床典型部件装拆、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维修综合实验台。然而,由于所能购买的工业数控机床的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每个学生的独立动手机会少,反而制约了实训效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成本、安全性上考虑,都不适合用于学生的普及教学实验,只能给学生作“认识实验”,不足以给学生进行实训。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没有通过实践体验很难买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学校期望这些工业数控机床能为培训中心承接对外加工,达到创收和良性循环的目的。但目前还没有哪所学校能较好地解决承接对外加工的市场开拓、数控刀具、工具的投入、培训和生产的矛盾等问题。

5.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落后

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虽然部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已经逐步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已经开设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的教材设计上并没有摆脱过于传统的影子,很多教学设计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标准,甚至部分数控参数数据还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因此,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迫在眉睫。

三、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

地方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为“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地方政府增加经费投入,改善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和训练条件、支持教师培训和课程教材开发等工作。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和培训经费,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相关职业院校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等,在经费安排上要向承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倾斜。

根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领域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形成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委托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及部级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与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和单位合作,将相关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轮训一遍。积极创造条件,选拔和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条件,建设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室和实训基地。组织开发和编写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教材体系。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1.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2.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4.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五、结语

我国的机械制造相关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的,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学习和摸索的阶段。近些年来,由于PC机在数控领域的应用,及国家大力培养数控人才,使得我国的数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模式的形成。因此,不断巩固与加强中职教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值得社会与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实践教学上,学校与相关院系还要进一步统一意见、加强创新,在根本上提高整体专业能力与学校综合实力,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数控人才奠定充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荃,刘汝娟. 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职教研究,2012,01

[2]孙荣创.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群 体系规划 课程综合改革措施

数控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目标是培养操作型的技术工人。根据我院专业招生生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就业现状,确定了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金领”人才,具体在数控加工与编程方面就是培养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高级操作能力,能加工中等复杂零件;具有中等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能力,能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制造工艺和主流型号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

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第一要务,通过以企业的实践过程为任务流程,规划了课程群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的三大体系,提出了三大体系在教学中的探索性实践方法。

一、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群体系规划

通过典型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的技术、生产,以及对员工的岗位人才需求,结合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凝炼制订出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构建支撑课程群体系。制造企业需求的数控加工与编程岗位能力包括识别工程图纸的能力、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数控工艺的制定能力、数控零件的程序编制能力等。

优化整合传统的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主线地位,构建基于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的课程群体系。在理论课体系中,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CAD原理、三维软件设计课程整合成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培养学生的识别工程图纸和制图能力;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夹具、刀具、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质量学整合成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课程,培养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和加工能力;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整合成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培养典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编制和加工能力。在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设置数控车(铣)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数控车(铣)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数控工艺员鉴定培训、制图员培训、三维建模资格证书培训(UG、SOLIDWORS等系列)等,此类课程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提供相应培训,增加就业资本;选修课程开设模具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等数控加工与编程的拓展课。

将实践环节分解成理论课内试验、课程设计、实习和实训等部分。实践环节具体设置为工程测绘和制图、三维建模、金工实习、机械制造基础试验、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课程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试验、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数控加工与编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专业素质教育为学生课程外自修环节,包括数控车床工和铣床工的职业鉴定等级证书、制图员证书、三维设计证书、数控工艺员证书、各种相关竞赛获奖证书、专题讲座等。取得相关学科证书的学生将获得学分加分或课程减免的奖励。

二、课程综合改革措施

1.实施项目教学法

教学改革过程中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采用企业典型实例作为项目,对一门系统学科利用实际例子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培养工程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以企业的产品制造流程为项目实施的标准。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和课内实验讲授基本事例,先通过理论课布置项目实例,讲述课程要求的能力目标,而后分析完成项目的流程,进行知识点分解,按照流程讲述知识点。

以机械制造工艺与实施课程为例,机械制造中使用的机床、刀具、加工方法等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在课程群中的金工实习中学习过,在讲述课程理论知识时,简单的理解性知识可以采取布置任务学生自学的方式完成,具体项目及知识点如表1所示。

课程设计与理论课程联合进行,先讲授理论课程,课程中提出课程设计具体要求,设计典型件的工艺流程、夹具、加工装配完成后进行零件加工。在讲授理论课程时,以此夹具上的零件讲授项目的知识点,对难理解的知识点放在课程设计中讲解,此时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基础理论,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以学生能动学习为中心教学

培养学生能动学习能力,比如对于工程识图和制图能力的培养,变大班授课为小班授课,在制图教室授课,教师可以讲课,同时学生可以画图,直接从工程图纸识图开始,将复杂的画法几何知识融入识图和制图过程中。学完理论课后,直接进行机械零件测绘实践,将其画成AUTOCAD二维平面图纸,而后利用UG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形,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对于实习实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证培训等实践类课程,教师分步操作,学生依次训练,教师检查指导评判,最后给出实际零件,学生自主完成,每课有目标,目标必实现。

安排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课后布置理论研究、动手编程和上机操作加工等探索性题目。开放数控机床实验室,接受学生课外实验和创新制作,调动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和数控职业技能竞赛,以竞赛的标准培训参赛学生,使学生认识不足,自主寻找差距,能动学习。

3.加强工程软件应用能力培养

企业广泛使用工程软件数控加工零件,以典型企业使用的应用软件为教学工具,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和编程综合能力。选用的软件有AUTOCAD、UG、VERICUT、VNUC、CAXA工艺图表等,用来进行三维设计、数控加工和仿真等。

4.企业化情景模拟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除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顶岗实习等形式外,对于学校中的实践环节按照企业情境和生产流程构建。

在数控加工与编程综合课程设计中,组成项目小组,组内按照现代企业岗位部门的设置,分为材料和生产准备、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编制、机床操作加工、产品检验等角色,分别对应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准备工、工艺员、编程员、数控机床工、检验工等工作岗位。在项目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比如,利用精益生产中的“看板管理”绘制进度流程图和阶段将要完成的工作目标,使团队成员对任务一目了然;加工中执行企业的“6S”现场管理标准;在课程设计和实训中使用的工艺文件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规范编制。

5.成绩评定与考核

成绩评定以考核能力为主线,注重对工程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考核具体形式有课上回答、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阶段大作业、期中考试、上机练习作业、期末考试、实训报告、实训过程、实训答辩、面试、实操、仿真操作等形式。考核地点有课内、课外、平时、期中、期末、实验、实训、工厂车间、课程设计、CAD/CAM机房等。考核人员由教师、企业教师共同组成。考核成绩向学生公开,同时展示作品和评语。

参考文献:

[1]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6):16-20.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第7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建设;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改革;工程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主干专业,各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但多数培养操作型的技术工人。沈阳工程学院根据专业招生生源的特点,结合本校在典型企业的就业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了本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金领”人才,数控机床加工与零件编程是核心技能之一,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具体的能力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高级操作能力,能够加工中等复杂零件;具有中等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能力,能够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制造工艺和主流型号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

以就业为人才培养出发点,调研典型机械制造企业,按照企业的生产实践流程和岗位技能要求培养学生。以企业实践过程为任务流程,规划了课程群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大体系,并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一、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课程群规划

通过调研学生近五年就业的典型制造型企业和潜在的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主管、技术主管、生产主管座谈,参观企业生产车间,了解产品和数控工艺与编程现状,凝炼出企业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人员的能力需求,结合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对应各职业能力需求,制订出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构建支撑课程群体系。

制造企业需求的数控加工与编程岗位能力包括识别工程图纸的能力、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数控工艺的制定能力、数控零件的程序编制能力等。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在专业必修课中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整合成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培养典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编制和加工能力。在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设置数控车(铣)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数控车(铣)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数控工艺员鉴定培训、制图员培训、三维建模资格证书培训(UG、SOLIDWORS等系列)等,此类课程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提供相应培训,增加就业资本;选修课程开设模具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等数控加工与编程的拓展课。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分为理论课程内试验、课程设计、实习和实训等部分。专业素质教育方面,为学生课程外自修环节,包括数控车床和铣床的中级工和高级工操作等级证书、制图员证书、三维设计证书、数控工艺员证书、各种省级以上相关竞赛获奖证书、专题讲座等。取得相应相关学科证书的学生将获得学分加分或课程减免的激励,专题讲座既有教师讲座也包括学生讲座。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依据课程体系制定资源建设的总体架构,体系组成上包括课程总览、理论课程、网络课程、课程设计、实验、实训、试题库、考证培训、软件资源、信息交流等模块资源,具体的资源素材重点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作为资源的支撑平台,利用教务处的清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库模块为资源库管理平台,进行资源的管理,教师和学生可以登录和检索使用。

资源库建设首先制定底层素材技术标准、学习情景素材技术标准、元数据技术标准等。资源编目及属性描述需遵循教育部教学资源数据规范,尽量采用精简数据格式的视频和音频格式文件。在建设上采取校企联合方式,与专业实践企业基地密切联系,媒体素材取自企业实践的案例;紧跟企业技术发展趋势,改革课程体系培养“无缝对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紧跟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集成化制造的大潮,大力发展工程软件资源建设,选择典型的行业工程软件如表2所示。素材建设着重利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和动画仿真技术,使课程形象直观。

建设途径采取教师自制、学生项目参与、网络下载和企业资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每位教师负责收集对应的资源,资源收集后定期进行评审和定稿。

利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编辑软件进行素材编辑处理,保证分辨率和清晰度。加强数字化版权保护意识,利用密码加密的PDF文件代替WORD文本文档素材,利用密码加密的PDF文件代替POWERPOINT课件文档素材;为压缩打包文件设置解压密码;利用视频加密软件对视频进行加密处理,播放时输入密码方可播放;利用水印工具为视频和图片素材添加可见或不可见水印。

参考文献:

[1] 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3下):16-20.

[2] 罗红.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69-70,73.

[3] 王海根,马剑.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