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辅导(合集7篇)

时间:2023-12-22 10:13:56
儿童心理辅导

儿童心理辅导第1篇

1.不善于交往,性格孤僻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跟父母,大多跟爷爷、奶奶或亲友生活,所以存在大多孤言寡语、性格孤僻、内向等的心理情绪问题,这严重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据统计:25.1%的“留守儿童”对儿童的集体活动没有兴趣;18.2%的“留守儿童”不愿参加集体活动;12.3%的“留守儿童”不合群,人际关系较差;常常表现为独来独往、性格内向孤僻;近半数的“留守儿童”只有别人叫才去参加集体活动。

2.不同程度的存有情绪低迷、困扰不安、抑郁寡言等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离开父母的关爱,从小缺乏管理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变得沉默、内向、不开朗,表现为情绪低迷,困扰重重,焦虑不安,厌世反感,抑郁寡言。据调查分析发现,21.5%的“留守儿童”常常想念父母,表现为一说父母就焦虑、悲伤、哭泣。但也有19.9%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对父母失去所谓的母爱和父爱的亲密关系,表现为无所谓,满不在乎。还有少数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比上上一代的老人要求严格,而表现的不愿跟父亲和母亲生活。但是,总的来说,调查发现79.2%“留守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迷、困扰、焦虑不安,厌世反感,抑郁寡言等心理障碍。

3.在学习上疏于管理

据调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留守儿童”生活疼爱与监管方面比较重视;而严格要求上就显得惯着、迁就,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疏于管理,61.8%的“留守儿童”学习意识淡薄,贪玩懒散,纪律性不强,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不高,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很容易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

二、对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教育工作模式

1.建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档案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个人喜好、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状况;“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成绩、学习习惯、品德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这样才能及时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使心理辅导教育工作针对性强,提高教育效果。

2.加强家校联系,密切配合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如:组织家长会,举办亲子活动,组织有关专题讲座,请专家现身说法;密切与家长联系,拓宽除电话以外的沟通渠道,增加沟通频率,提高沟通效果。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育环境,及时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不让一个留守儿童掉队。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增设心理健康活动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要在注重知识性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调到留守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开展游戏活动,创设氛围,突出现场效果,进行角色扮演,开展讨论等方式来增加心理健康活动课趣味性。此外,增设心理健康活动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网络平台、心理健康专栏等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化。

4.创新心理教育工作模式

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相结合心理教育工作模式。对“留守儿童”表现的共性问题,要召开专题会,有效面对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疏导和解决。在工作方法上,对存在问题严重和突出的,要采用多个老师共同帮扶的办法;对碍于情面,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要采用一对一的疏导和管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学生设身处地的去做同学的疏导工作。总之,个别辅导与集体引导相结合,疏导要及时,要有耐心,帮助学生彻底解除心理障碍。

5.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儿童心理辅导第2篇

【关键词】农村 留守 儿童 关注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96-03

近几年,随着外出的农村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而他们当中很多人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所在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托付给老人或亲戚朋友照看。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和思想?

一 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缺乏沟通,孤僻内向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有困难时又由于亲疏和害怕等各种原因不愿向他人求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加之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代为监护人,致使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监护人可能采取溺爱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性格。或者在与其他孩子进行交往时,不受欢迎和重视。处在情感孤岛上的这些孩子们,逆反和自卑心理会日益加重。

2.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与人有一点摩擦就较真,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故而跟人相处充满警惕甚至敌意。稍有不顺心的事,因为害怕或倔强不敢告诉监护人或老师,从而使这些处在情感孤岛上的孩子们,逆反和自卑心理会日益加重。随着农村剩余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的现象也日趋严重,这直接影

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批阅作文看到学生的隐私时,无论哪方面的隐私,都不要大惊小怪,要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做到“心知肚明”就可以了。批阅教师应严把“嘴巴关”:既不能将学生的隐私作为饭后谈资,更不能在学生中广泛张扬。即使是作文课堂讲评,教师也千万不要对自认为过于越轨的隐私加以批评、指责,应该将学生的隐私,作为“绝密”文件,永远密封在大脑的档案里。纵然该作文出类拔萃,也不要在课堂上随意当众朗读,点名表扬即可。如果很有必要朗读,也得事先私下里征得作者的同意,方可为之。平时,我让学生在不想公开评讲或展览的作文或周记上做记号。批阅后,亲自地发给学生。这样,学生的作文既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肯定,其隐私权也得到了保护。教师这种巧妙的做法,自然会赢得学生佩服、信任。

面对学生的隐私文章,中学语文教师要如何写好评语呢?学生的情感从内心流入作文里,又从作文流向老师的心间,老师把一份真诚一份情谊借助文字注入孩子情感的小溪中,让它永远地流淌,这就叫感情的延续。因此,教师不能单纯侧重对学生习作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而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让他们觉得他们高兴的时候,老师在鼓掌;他们伤心的时候,老师在为他们流泪。

让作文成为心灵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3.厌学、自卑心理

大多数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直接监管,逐渐对学校没有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中,他们可能胆小怕事、课堂不敢回答问题;高年级留守儿童中,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

二 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

1.监护现状甚忧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力不从心。

2.父母认知的影响

在外务工的父母因观念和一些职业活动存在着负面影响,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为了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3.学校的不当教育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使得我们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很少关心,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孩子。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校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们的“考分”。教师的不恰当教育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第一,教师不恰当的学生观,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好坏或听不听话,是直接影响教师学生观的主导因素。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投入更多地关注,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关注较少。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有的教师甚至采取挖苦讽刺的方式,给这部分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第二,教师落后的教学观,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2)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认为“玉不琢不成器”。(3)由于有些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严重地不负责任,对学生的学习很少关心。

4.社会的不良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农村小集镇上的一些公开的和隐蔽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而大量招来在校学生,甚至引诱学生。留守儿童自控力本身就不强,而留守儿童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辅导

1.从根本着手,矫正他们不良的心理

留守儿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

第一,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地了解,熟悉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辅导,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做详细的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第二,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第三,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第四,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此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在思想上去掉他们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等不正确的思想,要让他们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

2.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和他们交流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的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事实上,有些孩子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甚至老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思想变得成熟起来,学习也很用功,而这些品质是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例以作文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把自己的心里话倾诉出来,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这些学生当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后就会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就能极大地促进学习。

3.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政策倾斜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尽量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欲望和需求;建立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合理流动、充分享受城市优秀教育资源的机制,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也就是说,农民工的子女最好能像城市子女一样,不要交借读费、择校费也能读得起书;建立寄宿制学校,吸收留守儿童住校;乡镇政府要发挥爱心超市作用,把留守儿童列入帮扶对象,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

儿童心理辅导第3篇

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3—0033—01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育和行为控制能力等缺陷,影响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从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发现、了解智障儿童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笔者在从事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尝试对有心理问题的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总结、概括出了对智障儿童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策略,并提出了为智障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从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一、智障儿童个别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智障儿童心理与正常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规律存在一致性,但由于他们智能上的不足,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与人格特征方面都与正常儿童有一定的差别。伴随着生理的缺陷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为、情绪和人格问题等方面。由于智障儿童生理缺陷的不同,所造成心理问题在共性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只对他们进行团体性的心理辅导,只会解决共性的问题,而个体的实质性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会变本加厉,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针对智障儿童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化辅导,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而更有效地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霾。所以,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更迫切地需要个别心理辅导,它对于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智障儿童个别心理辅导的策略

经过一年多以来的心理辅导实践,根据辅读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我校逐步形成了有别于普通学校的心理辅导策略,即“低起点、高支持、个别化”的策略。

1.智障儿童个别心理辅导目标设定的“低起点”。该策略在操作上要求是:在智障儿童心理辅导目标上的要求是将“小步走好”的目标与“适度提高”的目标有机结合。

“小步走好”是指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分解目标,目标的坡度不应太大,每个阶段目标的要求不应定位太高,实现过程不能图快,而要扎实。“适度提高”是指根据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适度、及时地将心理辅导目标指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目标不能停留在一个层次上。矫治性心理辅导是智障儿童心理辅导突出的任务,而往往容易忽视对他们发展性心理辅导的需要与可能。智障儿童心理辅导目标的设定不能只停留在矫治性心理辅导目标的层次上,而应重视他们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目标。

2.智障儿童心理辅导实施过程的“多元支持”。该策略在操作上的要求是:积极营造一个多元因子融合的、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来支持智障儿童健康发展。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的“多元支持”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多元支持”中智障儿童的同伴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

3.智障儿童心理辅导方法的“个别化”。

首先,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档案。具体做法是:要充分把握每个智障儿童的具体情况,要对每个智障儿童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情况、家庭背景等进行调查分析,哪些儿童有什么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哪些儿童有特殊困难需要照顾,也应该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将以上材料进行整理并形成学生心理辅导档案。

其次,制订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计划。在操作上应注意:第一,在确定辅导目标时,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照顾个别差异。第二,在选择辅导方法时,切忌局限于普遍适用的方法,要选择或创造能被不同对象所接受的辅导措施。第三,在实施个别辅导时,要根据儿童所处的身心健康状况条件,捕捉辅导时机,随时调整辅导的进程和辅导次数。

儿童心理辅导第4篇

【关键词】心理辅导;儿童龋病;治疗;心理行为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由粗糙到精细发展,儿童的患龋率随之增加。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也处于幼稚状态,自制能力和判决能力差[1],以往的打针吃药以及治疗龋病的经历,使他们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产生畏惧心理。儿童心理行为对龋病治疗有着显著影响,这要求口腔医生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治疗达到良好效果。笔者把心理辅导运用于儿童龋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患儿心理行为的分类分析

根据患儿就诊时的语言行为表现以及向陪伴者了解,将患儿分为以下几类[2]:(1)安静型:此型患儿懂礼貌,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不乱动和乱讲话,性格内向。(2)娇气型:此型患儿表现过于依赖父母,常向父母和医生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稍有疼痛就不能忍受而抵制治疗。(3)多动型:此型患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到处走动,东摸西看,话多,好问,一般很难安静地接受治疗。(4)执拗型:此型患儿多有过治疗经历,对治疗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

1.1安静型患儿一般懂礼貌,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不乱动和乱讲话,通常以女孩居多。但他(她)会主动和医护人员交流,譬如怎样治疗,要用什么工具,打针和疼痛情况等,他们也恐惧打针、钻牙以及出血。但比较容易沟通,在讲明白之后,他们一般配合很好。

1.2娇气型患儿表现过于依赖父母,胆小害怕,缺乏勇敢精神。常向父母和医生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稍有疼痛就不能忍受而抵制治疗。通常父母也没有办法说服患儿。患儿通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把接受治疗作为要挟父母满足他们要求的手段。

1.3多动型患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到处走动,东摸西看,话多,好问,一般很难安静地接受治疗。即使接受治疗,也会不断地吐口水、摸冷光灯或者说话,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

1.4执拗型患儿多有过治疗经历,对治疗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从进入诊室就拒绝与医生接触,无论怎样说都不开口,不让医生看,更谈不上治疗了。

2针对不同患儿进行心理辅导

在儿童龋病病人的治疗中,正确认识患儿主要心理行为问题,运用心理辅导手段,加强与患儿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减少了医疗纠纷,同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人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辅导措施安静型患儿比较容易沟通,他们也恐惧打针、钻牙,但在讲明白之后,在无痛情况下,他们一般配合得很好;对于过分依赖父母,胆小害怕,缺乏勇敢精神的娇气型患儿,我们可以根据儿童喜欢模仿的特点,用英雄人物故事鼓励他们,要求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英雄人物学习。一般可以顺利完成治疗;对于多动型患儿,应该耐心劝导和解释,首先取得患儿的信任,缩短医患距离,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讲明利害关系,甚至有时可以摆出一副生气发怒的姿态,对此型患儿起作用;执拗型患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和表达,但自己特别有主意,并坚持自己的想法。对有过治疗经历的此类患儿,对治疗尤其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从进入诊室就拒绝与医生接触,无论怎样说都不开口,不让医生看,更谈不上治疗了。对此类患儿应该更有耐心劝导和解释,取得患儿的信任,缩短医患距离,讲明利害关系,直到孩子明白治疗的好处后,再开始治疗。医生力求记住患者的姓名,对儿童直呼其乳名,会赢得孩子极大的亲附,降低不安和抗拒,增强顺从和合作倾向。对个别劝导无效的特别执拗的患儿,在家长的配合下,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也能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2.2全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就有心理治疗作用,是争取患者全力合作的关键,也是减少医患冲突的重要武器。临床中人际关系如何,主要取决于人际的吸引力,让患者被医生的要求完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所吸引,并想与之成为朋友,患儿来就诊,就如同到朋友家做客一样,轻松、愉快[3]。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接触。沟通中首先要注意耐心倾听患儿的陈述,不仅倾听与病情有关的主诉,而且还要倾听其抱怨、担忧、恐惧以及好恶的表达,从中可获得患者心理行为等信息,为心理辅导提供线索。耐心倾听本身就使患儿感到被关注和理解,有助于患儿情绪的安定,增强合作。言语沟通应与目光接触相配合,充分表达亲切友好、关爱、赞赏与鼓励;完全没有目光的接触,会使患儿感到对方冷漠,或对医生缺乏信心。必要的身体接触(身体语言如抚摩患儿的头)是向患者表示关爱、支持和抚慰的重要方式,常能有效地稳定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绪,增加其安全感、耐受力以及合作的信心[4]。

2.3诊室环境的设置对患儿的心理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布置候诊患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放置花草,提供轻松的儿童读物,播放优美的乐曲,甚至播放一些动画片,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焦躁不安,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5]。活动空间还可提供患者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医生可指示紧张、恐惧而抗拒治疗的患儿与治疗顺利者闲聊,通过患儿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治疗行为的建立。关于这一点,国内私立牙医诊所做得很好,值得公立医院口腔科学习借鉴。

2.4暗示可以引导患儿接受治疗儿童接受暗示的能力一般高于成年人,积极暗示可影响儿童的情绪,使其更易配合[6]。医护人员言语态度不慎,可能成为消极暗示,增加患者的焦虑,造成医源性心理问题。对特别疼痛和焦虑的患者可适当应用安慰剂,如口服维生素片等,使患者在暗示下减轻对疼痛的想象和恐惧,将有利于龋病的顺利治疗。

3讨论

通过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行为活动,针对其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缩短了医患间的距离,减少了患儿的恐惧感,并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况,与医生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患儿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障,而心理辅导是让患者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辅导手段,医生也能尽其所能,使儿童龋病达到完善地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

2陈淑.儿童性格与心理特点对正畸矫治的影响及护理.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14(4):691.

3王登峰.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

4杨丽珠.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18-121.

儿童心理辅导第5篇

【关键词】 心理辅导;儿童龋病;治疗;心理行为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由粗糙到精细发展,儿童的患龋率随之增加。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也处于幼稚状态,自制能力和判决能力差[1],以往的打针吃药以及治疗龋病的经历,使他们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产生畏惧心理。儿童心理行为对龋病治疗有着显著影响,这要求口腔医生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治疗达到良好效果。笔者把心理辅导运用于儿童龋病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患儿心理行为的分类分析

根据患儿就诊时的语言行为表现以及向陪伴者了解,将患儿分为以下几类[2]:(1)安静型:此型患儿懂礼貌,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不乱动和乱讲话,性格内向。(2)娇气型:此型患儿表现过于依赖父母,常向父母和医生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稍有疼痛就不能忍受而抵制治疗。(3)多动型:此型患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到处走动,东摸西看,话多,好问,一般很难安静地接受治疗。(4)执拗型:此型患儿多有过治疗经历,对治疗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

1.1 安静型 患儿一般懂礼貌,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不乱动和乱讲话,通常以女孩居多。但他(她)会主动和医护人员交流,譬如怎样治疗,要用什么工具,打针和疼痛情况等,他们也恐惧打针、钻牙以及出血。但比较容易沟通,在讲明白之后,他们一般配合很好。

1.2 娇气型 患儿表现过于依赖父母,胆小害怕,缺乏勇敢精神。常向父母和医生提出许多不合理要求,稍有疼痛就不能忍受而抵制治疗。通常父母也

没有办法说服患儿。患儿通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把接受治疗作为要挟父母满足他们要求的手段。

1.3 多动型 患儿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到处走动,东摸西看,话多,好问,一般很难安静地接受治疗。即使接受治疗,也会不断地吐口水、摸冷光灯或者说话,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

1.4 执拗型 患儿多有过治疗经历,对治疗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从进入诊室就拒绝与医生接触,无论怎样说都不开口,不让医生看,更谈不上治疗了。

2 针对不同患儿进行心理辅导

在儿童龋病病人的治疗中,正确认识患儿主要心理行为问题,运用心理辅导手段,加强与患儿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得到了患儿及家长的认可,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减少了医疗纠纷,同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 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人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辅导措施 安静型患儿比较容易沟通,他们也恐惧打针、钻牙,但在讲明白之后,在无痛情况下,他们一般配合得很好;对于过分依赖父母,胆小害怕,缺乏勇敢精神的娇气型患儿,我们可以根据儿童喜欢模仿的特点,用英雄人物故事鼓励他们,要求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英雄人物学习。一般可以顺利完成治疗;对于多动型患儿,应该耐心劝导和解释,首先取得患儿的信任,缩短医患距离,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讲明利害关系,甚至有时可以摆出一副生气发怒的姿态,对此型患儿起作用;执拗型患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和表达,但自己特别有主意,并坚持自己的想法。对有过治疗经历的此类患儿,对治疗尤其反感,对医护人员极不信任,非常害怕治疗,或者性格执拗、怪癖,不听任何劝导。从进入诊室就拒绝与医生接触,无论怎样说都不开口,不让医生看,更谈不上治疗了。对此类患儿应该更有耐心劝导和解释,取得患儿的信任,缩短医患距离,讲明利害关系,直到孩子明白治疗的好处后,再开始治疗。医生力求记住患者的姓名,对儿童直呼其乳名,会赢得孩子极大的亲附,降低不安和抗拒,增强顺从和合作倾向。对个别劝导无效的特别执拗的患儿,在家长的配合下,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也能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2.2 全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 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就有心理治疗作用,是争取患者全力合作的关键,也是减少医患冲突的重要武器。临床中人际关系如何,主要取决于人际的吸引力,让患者被医生的要求完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所吸引,并想与之成为朋友,患儿来就诊,就如同到朋友家做客一样,轻松、愉快[3]。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接触。沟通中首先要注意耐心倾听患儿的陈述,不仅倾听与病情有关的主诉,而且还要倾听其抱怨、担忧、恐惧以及好恶的表达,从中可获得患者心理行为等信息,为心理辅导提供线索。耐心倾听本身就使患儿感到被关注和理解,有助于患儿情绪的安定,增强合作。言语沟通应与目光接触相配合,充分表达亲切友好、关爱、赞赏与鼓励;完全没有目光的接触,会使患儿感到对方冷漠,或对医生缺乏信心。必要的身体接触(身体语言如抚摩患儿的头)是向患者表示关爱、支持和抚慰的重要方式,常能有效地稳定孩子的注意力和情绪,增加其安全感、耐受力以及合作的信心[4]。

2.3 诊室环境的设置对患儿的心理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布置候诊患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放置花草,提供轻松的儿童读物,播放优美的乐曲,甚至播放一些动画片,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焦躁不安,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5]。活动空间还可提供患者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医生可指示紧张、恐惧而抗拒治疗的患儿与治疗顺利者闲聊,通过患儿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治疗行为的建立。关于这一点,国内私立牙医诊所做得很好,值得公立医院口腔科学习借鉴。

2.4 暗示可以引导患儿接受治疗 儿童接受暗示的能力一般高于成年人,积极暗示可影响儿童的情绪,使其更易配合[6]。医护人员言语态度不慎,可能成为消极暗示,增加患者的焦虑,造成医源性心理问题。对特别疼痛和焦虑的患者可适当应用安慰剂,如口服维生素片等,使患者在暗示下减轻对疼痛的想象和恐惧,将有利于龋病的顺利治疗。

3 讨论

通过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行为活动,针对其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缩短了医患间的距离,减少了患儿的恐惧感,并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况,与医生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患儿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障,而心理辅导是让患者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理辅导手段,医生也能尽其所能,使儿童龋病达到完善地治疗。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

2 陈淑.儿童性格与心理特点对正畸矫治的影响及护理.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14(4):691.

3 王登峰.临床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

4 杨丽珠.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18-121.

儿童心理辅导第6篇

[中图分类号] R7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27-02

据22个城市协作调查,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 , 而且此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因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之一。游戏治疗(Play therapy)在西方国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986年,国际儿童游戏治疗学会成立,游戏治疗在许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近5年来,作者把游戏治疗用于儿童心理障碍与行为异常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游戏治疗的概念及特点

1.1游戏治疗就是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认为,游戏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和自己的重要途径。由于孩子们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游戏因此成为他们表达内心感受,疏导内心困惑、悲愤、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方式。

1.2儿童心理治疗往往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正如美国著名游戏治疗家Garry 所说,玩具是孩子们的词汇,游戏是孩子们的语言。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增加交往,学会运动,产生联想和幻想,他们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在游戏中得到解决。

1.3爱玩是人的天性,每个人的成长中都蕴藏着无数的游戏活动。试想一下,我们当中的每一位是否都是在玩乐中长大成熟的呢?人们印象较深的成长回忆多是些快乐的集体游戏。孩童时的“找朋友”“捉迷藏”“老鹰叼小鸡”“过家家”等游戏都是让当事人感到非常快乐的,从中既能学到很多与群体交往的能力又能充分地表现自己。

1.4寓学于游戏之中。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身处类似于游戏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助于增强并维持人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及内在动机,由于愉快的内心体验,使人们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哪怕是成年人,若把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当作游戏去努力竞争,那么其获取的知识技能会更多、更好,且充满快乐,童心常在。

2游戏治疗的应用

2.1 在“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班学习及其他心理治疗培训时,作者亲身感受到了游戏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应用于儿童心理辅导时效果更好。

2.2 笔者曾多次参加过不同年龄段的个别及集体心理咨询、治疗或辅导,常感到小学年龄段(<12岁)以下的人,尤其是儿童相对较认生,注意时间短,容易躁动,不易暴露内心体验,若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其参与辅导则效果更好。如在团体辅导中,用“找相同点组团队”的游戏来创造轻松愉快的活跃气氛,增强团体意识,理解“团队”或“系统”的涵义。对“怕老师”“怕父母”及“社交有问题”的孩子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来展现模拟的场景,借助示范、榜样、表演训练他们表达积极情绪,促进其成长。对“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的孩子”通过“打电话”的游戏,强调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内容,体会被尊重的感受。用“家庭沙盘游戏”可反映出当事人对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看法,还可反映出其在家庭里的位置和影响力,治疗师由此能探索他们的家庭关系。通过“放松训练”“传递鬼脸”等游戏能让人轻松转移对不良影响的注意力,缓解精神紧张的程度。

2.3 治疗师从游戏中,能较快地发现一些问题儿童,了解到儿童在游戏时借助游戏所表达的愿望、困惑和隐含意义,便于及时进行辅导。因为游戏能力有问题的儿童多属于有情绪障碍的儿童。

3游戏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3.1游戏是儿童的通用语言,它能让儿童快速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并建立联系的机会。如新搬迁来的孩子一般不需要太多的介绍,他通过问邻居的孩子“你想玩游戏吗?”“你参加我们的游戏吗?”等交流,很快就会被认识或接纳。

3.2游戏可帮助儿童从自恋转向体会他人的感受而促进成长。如:儿童通过游戏扮演“爸爸”“妈妈”“宝宝”“老师”“医生”“警察”,让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别人做什么、怎么做、想什么、怎样做会更好。

3.3游戏能使儿童克服烦恼。如用玩具玩看病的游戏,让儿童置身于“医生”“病人”的医疗环境之中,使他们把原先认为是痛苦、恐惧的事情,逐渐转变为对疾病治疗的心理认同,一旦生病时,容易主动配合治疗。

3.4游戏对儿童的消极情绪能起到疏导的作用。如:当儿童受到父母、老师的指令或批评,感到能力弱小、脑子愚笨时,若让他们感受20 min“超人”“神童”的游戏体验,则会对他们产生安慰和鼓励的作用。

3.5许多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在孩子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常常和孩子做好玩的类似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学习技能,用类似于游戏一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增强儿童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3.6游戏能使儿童体验快乐、展现出真诚的微笑,便于互相接纳和沟通,没有人会拒绝一个很真诚向他微笑的人。从这一角度看,善于游戏的人一般是很会学习、做事、人际关系好,而且内心体验很快乐的人。

4体会

游戏治疗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游戏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作为心理治疗师,在治疗中与儿童打交道较多,要善于和儿童做游戏,理解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游戏治疗一定能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22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3-16.

[2]任桂英,王玉风,顾伯美.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4-36.

儿童心理辅导第7篇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所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变的尤为重要。

1 留守儿童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1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1.2 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监护不力。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1.3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这样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1.4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这样疏于照顾,人身安全容易忽视。

1.5 "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1.6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好等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并且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

1.7 父母外出打工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我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却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现或是攻击性较强,或是偏向抑郁。

2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2.1 学校要有所作为。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个一点",即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多一点问候。比如通过造册登记,把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材料记录在案,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亲帮亲,邻帮邻",让在农村工作的党员、教师,常常关心这些孩子,嘘寒问暖等。

2.2 基层非政府组织,如妇联、民兵、团委、治保等,积极建立帮助机制,搭建起信息沟通平台,让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都能真实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最新状况,共同关心他们。

2.3 治标还需治本,教育体系改革才是关键。怎样使留守的孩子不留守,如何解决进城读书的费用、学位等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和政府共同商议,尽快解决问题,消除障碍。

2.4 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对每一个做父母的人来说,天经地义的义务和职责是,一方面,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应该给子女以父母亲情和家庭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但是,在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家庭里,这两个职责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这就要靠学校或监护人积极培养和引导。

2.5 学校老师和监护人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耐心的辅导和帮助。树立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事求是地进 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 "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辅导"。研究人员发现,多数"留守儿童"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逃学、辍学,过早流向社会。

2.6 培养 "留守儿童" 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自救能力以及正常的行为反应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最让家长和监护人觉得头疼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对突发性事件几乎没有应变和自救的能力。 "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另外,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

2.7 疏通思想,老师或监护人经常和他们谈心,培养正常的交往能力,能与周围人们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离家出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糟糕的是,这些孩子在农村缺少管理和控制,这更加大了他们出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