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财务风险与防范(合集7篇)

时间:2023-10-24 10:35:38
财务风险与防范

财务风险与防范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衡量 风险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由于风险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财务风险预测、预警、防范和控制系统,致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在应用深度上,财务风险管理还有很多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进人实质性的应用阶段,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使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及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2.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对长期库存,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3.企业内部关系混乱。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财务风险的衡量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了解风险的起因,进行科学的衡量,进而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通常,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有财务杠杆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等。

(一)财务杠杆指标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资本总额及其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通常需要从税前利润中支付固定的债务利息。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越高,财务杠杆水平越高,财务风险也越大。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税后利润下降更快,从而给企业的股权资本所有者造成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指标能直观的衡量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是国际上通用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

(二)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障,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换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等资产后的余额。一般而言,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较为适当。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必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如果速动比率过大,企业还会因现金和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增加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应收账款可能面临坏账风险。

现金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量的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的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

2.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从债权人处所筹集的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用于衡量企业在破产情况下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一般而言,企业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为0.6较为适当。

产权比率又叫债务权益比率,是指企业的全部债务与全部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产权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和避免破产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若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大于1,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小,企业将面临亏损以及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

(一)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两大部分。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二)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保证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与防范第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风险分析 防范控制 措施

任何一个企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一直伴其走完生命的历程。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应该不断认识和处理这些风险,使其成为自觉的行为。近些年,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纷纷破产和倒闭,大多数都是由于忽视了财务风险与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的,因此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预防和控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财务风险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掌握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关系,把握时机,发挥风险对企业的有力作用,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无论是企业处于生存、发展与盈利任何一个阶段,财务风险的防范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及成因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存在,使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有所差异的不确定性风险。从分析财务风险入手,阐述其含义、特征及种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财务风险内部和外部方面原因;从而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失误的决策发生;通过防范内部制度,建立约束机制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五个方面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以及自我保险、多元化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降低五种技术方法。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样,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大影响。(2)国家政策的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一般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部稳定,一国经济政策变化,都会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融资等。我国已经加大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但对于中小企业也因无法得到供给而导致停产或减小规模。(3)银行融资渠道不流畅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资金来源只有两种方式(自有资金和对外融资),在融资方式中,银行的信贷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但银行在国家金融政策以及自身不健全体质的影响下,普遍在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使其贷款难度变大,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4)自然因素对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自然因素存在于市场、企业之外,但是也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内部原因

(1)对财务风险认识不深。任何企业都会有财务风险的存在,我国很多企业当中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深,这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是买方市场,很多产品都有积压的现象,某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采用赊销的方式。然而管理人员未认识到应收账款坏账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影响了企业的资金流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财务风险。(2)投资决策失误。对于企业来说,正确的产业选择是生存发展的战略起点。但有一些企业在选择产业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产业选择适宜个动态过程”的观念,不能敏锐的把握产业演变的趋势和方向。(3)诚信不足。中小企业信用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或投资人要向其投资就不得不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和提高信息的收集和质量分析。这一方面加大了银行和投资人的贷款股本和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也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不少困难,对于能否融到资金还有能融多少资金是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不确定性。(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权责不明、管理混乱。很多企业并未理顺其内部财务关系,对各部门间资金使用管理、利益分配等未形成制度规范,从而使资金未充分使用,流失严重,资金的完整和安全得不到保证。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与种类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的不确定性、大量风险发生的收益、损失性和激励性。1.客观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企业财务风险是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较为重要的一种风险。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3.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4.收益或损失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因而可以说,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5.激励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风险的种类。

1.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和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的主业投资和其他项目的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只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若项目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小。反之,投资风险较大。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增强,而不是分散企业的资本,投入到一些与企业的主业不相关的项目上,这样只会弱化企业的竞争力,尽管某些项目在短期来看确实有利可图。

2.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负债经营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很重要的。它分为借入资金的筹资风险和自有资金的风险。借款的风险首先表现在企业是否能及时还本付息。借入资金严格规定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牛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就可能使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甚至破产倒闭。其次表现在企业管理者的筹资风险观念淡薄。管理者进行筹资时,常因筹资成本、筹资风险观念淡薄,导致筹资方式不当,筹资方向偏向成本高的筹资,无意中增加了财务风险。自由风险是由于自有资金不需还本付息,如果企业对投入的资金不能产牛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就会给企业今后的筹资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来自太高的筹资费用,且受政策限制较多。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给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给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治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

4.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进口贸易国,所以外汇汇率的微小变动,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产生极大的财务损失。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市场改革不断推进,以及人民币由官方利率逐渐转变为自由的市场利率,中国企业今后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汇率风险。外汇风险无处不在,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汇率波动十分剧烈。企业在控制外汇风险的同时要要遵循全面重视、管理多样化、收益最大化原则,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同时加强引进外汇风险管理人才,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发展

(一)提高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使财务系统有效的运行。

(二)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首先应加强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在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风险意识显得更为重要。海尔总裁张瑞敏常告诫自己也告诫员工的一句话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知名大企业领导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只有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加强了,才可能在企业中引导全体员工参与风险的防范工作,才可能真正在企业形成全面防范财务风险的局面。

其次,精选财务人员,提高财务部门整体素质。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水平,防止失误产生。主要是针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外汇风险作出一系列措施。在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做到真正的责、权、利相结合。

(四)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即要求企业自上而下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对潜在风险或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警惕,不放松任何细微问题,不被一时的表面繁荣景象冲昏头脑。

四、总结

企业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流动性下降、经营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盈利能力下降等,这些问题与企业财务息息相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防范财务风险是加强财务管理,实现最大化目标的重要工作,采取措施的同时还要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导教师:张桂仁)

参考文献:

[1]朱望生.论企业财务风险,会计学会,2002,10.

[2]李俊毅.财务风险类型浅析,商场现代话,2008,(03).

[3]彭韶兵,邢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智慧,企业研究,2004,5.

[5]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赵寅珠,张锐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商业经济,2010,(2).

[7]桂良军.企业筹投资与财务风险,经济论坛, 2001,16.

[8]冯丽霞.企业财务风险的经济学分析,湖北政税(理论版),2000,(5).

财务风险与防范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成因 现状 措施

1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往往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风险的产生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财务风险的产生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1 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1.1.1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缺乏。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之中,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都不具备较高风险管理知识,对财务风险没有一个具体性和客观性的认识,很多管理人员都只是认为只要做好资金的流通管理就会避免财务风险,然而这种认识往往是非常错误的,很多情况下资金的风险规避需要涉及很多经济学领域的知识,而管理人员恰恰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财务风险产生。

1.1.2 财务决策的失误。财务决策上的失误是非常严重的,它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要很好的避免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就必须加强财务决策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在目前我国企业经验中,往往会出现主观性的财务决策,财务决策中常常存在经验主义,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决策的失误就是在所难免的了,这就直接导致了财务风险的产生。在某些固定资产的决策分析之中,有的企业在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时,分析方法缺乏周密系统的研究和论证,有的时候,甚至缺乏全面、真实的经济数据,这就导致了企业投资决策的失误。因此,加强投资过程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建设势在必行。

1.1.3 应收账款控制不足,企业缺乏现金。部分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商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往往采取赊销的方式,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增多;而有的企业在进行赊销出售时,对于购买商品的单位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导致赊销账款失控,形成一种“呆账”;部分企业在长时间内不能按时收回应收账款,导致企业现金缺乏,而在长期的现金缺乏后,企业往往会形成财务风险。

1.1.4 库存货物存放量大,存货周转效率低。在我国很多企业中都存在存货现象,并且有的企业存货量大。在这些存货中,往往有几种货物的占总储量的比重较高,存放的时间比较久,难以在短时间内出售。这些存放的货物实际上在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中有很高的比率,这直接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的缺乏。不仅如此,大量的存货的周转率较低,占有了仓库的存放资源,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保管费用,这对企业的财务分析造成了很大负担。

1.1.5 企业内部各级部门的财务关系混乱。在一些企业之中,企业各部门的利益得不到均衡的分配,上级和下级部门存在着利益矛盾,同级部门之间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经济纠纷,财务关系十分混乱。各个部门在财务管理和分配上的责任不能具体落实,常常使权责不明、监管混乱的现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部门对于资金的利用效率显得十分低下,资金的流失状况严重,资金管理缺乏安全性,从而对于防范财务风险非常不利。

1.2 产生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

1.2.1 负债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合理的负债对于减少企业生产资金成本有一定的帮助,也能一定程度上给股东带来利益。反之,较多的负债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严重影响,过多的负债会导致企业在新的投资建设变得局促,对于新工艺的运用和新技术的研发都十分不利,同时,太多债务也就意味着更多利息,长时间的债务利息的支付将会将企业拖垮,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

1.2.2 企业的外部环境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而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了法律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等,这些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生产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正确把握企业外部环境显得很重要。

1.2.3 市场利率的变动,外汇汇率的变动对企业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将影响企业的债务状况,而外汇汇率的变动将会影响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如果不能合理正确的分析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将不利于企业的风险防范。

2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对于风险控制在资本筹集时显得力不从心,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很多需要进行资本筹集的企业往往自身的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这些企业本身缺乏风险的防范能力,所有在筹资时的情况显得更加不利;而在当前,世界经济在慢慢复苏,很多企业便开始加大投资,有的甚至是开始盲目投资,这就直接加大了企业的自身的财务管理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片面的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盲目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不审时度势,对于自身财务风险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事实上,盲目的扩大经济规模很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的不规模,导致企业的经济收益下降。而当前的国建环境也不容乐观,经济危机仍然没有彻底的消除,外汇汇率的小范围不规律波动的状况仍然存在,企业的进出口环境有待改善。当前情况下,我国企业风险控制状况仍然存在着一些老问题,例如,很多企业仍然存在管理缺陷的问题。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混乱,中层财务管理机构冗杂,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管理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落后,管理的方式方法老套陈旧,管理者只重视生产经营,对于风险管理视而不见,对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 如何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

3.1 强化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第一,企业要加强对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把握住具体经济形势的趋势、走向以及相关规律,要制定并完善相关联的应对措施,做到及时准确的财务管理政策的调整,改进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要努力提高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变性和适应性,确保企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降低,从而确保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第二,面对不断发生改变的企业财务监管环境,企业的财务监管体系必须要基于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同时,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的提升,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确保企业财务系统能够高效运作,防止因财务管理系统的不足和缺陷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2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和实时性原则,要加大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的信息收集分析论证能力,对于潜在的财务风险要尽早的进行关注,并要及时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分析和预测。在预警系统的全面性建设上要把握住企业的整体经济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检验,确保企业当下不存在财务风险。同时,也要制定防范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的预案,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应措施。而对于财务预警在局部的建设上,要对重要的财务部门实行监督管理,要重点监控重要关键的财务部门,对这些部门的财务状况要进行及时严格的检查。预警系统的全面性和实时性原则是将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放在了一起,坚持这两个原则对于预警系统的预警能力有着很强的提高,让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更加具备系统性和针对性。

3.3 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强化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能否有效的分散风险是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风险防范方面,企业要积极的收集整理相关的经济资料,要提高企业的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和信息的分析论证能力;要培养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进行判断。

3.4 提高财务决策过程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财务决策正确性对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正确的财务决策对于财务风险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在财务决策过程中要有严肃和科学的决策态度。企业在实际决策之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财务决策的各项因素,最大可能的采取数据分析的方法,做到定量分析,定量计算,并且结合具体的经济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论证,在做决策时要做到有理有据,要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做决策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

3.5 整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要防范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就必须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进行整理。在整理时要坚持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要明确企业的每个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职能、责任和作用,要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要确定重要部门的领导地位。在各部门的利益分配问题上面,要坚持各方利益均衡考虑,同时利益分配要兼顾部门积极性的调动问题,从而真正的把责任、权利、利益三者统一,为企业的风险防范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1):18-19.

[2]朱剑锋.企业财务安全的预警与风险防范[J].会计之友,2008,(31):38-40.

[3]张巍.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0,(34):218-219.

[4]王万成.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中国市场,2010,(1):32-33.

财务风险与防范第4篇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所以说,它关系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它的收益情况。公司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而根据风险的来源,则可以将公司的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是指公司筹资因资金供需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经营风险又可以称为营业风险,指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公司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公司价值的变动,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流动性风险指公司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公司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里来讲,它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二是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对于财务风险的成因,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总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企业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便是外部原因。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许多企业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都是企业的内部原因。还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的失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这些都是财务风险的成因。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财务风险的防范: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它的特征,想要完全消除风险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那么要如何加强,如何防范呢?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也就是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对财务运行过程进行事中控制,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后控制。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要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方面控制。为防范财务,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的认识,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到财务风险,定期对企业各类财务信息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企业潜在的风险因素,建立起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之后,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风险。

还有就是可以实施债务重组,在债务人陷入财务困难时,债务人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拖延,等到债权人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甚至宣告破产;二是债务重组,通过债务重组的收益减轻负担,获取生存发展的空间。债务重组的实施可以减少企业的债务筹资风险,为企业减压,增强活力,而且对于债权人而言,债务重组可能会使债权人的权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债权人的破产风险,因此只要债务重组的损失不超过企业直接破产造成的权益损失,债务重组的实施就是必要的、可行的和有利的。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水平,能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所以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而决策机制是指决策权力的形成、规范和规定,它包括企业的决策机构、决策内容和决策机制等。

当然能够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采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经营、外部环境等各种资料,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告知企业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张疏而不漏的安全网。一般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和部门财务预警机制。总体财务预警机制的主要功能是让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预先了解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部门财务预警机制,即以企业主要经营部门分别确定检查要点,设立相应的预警线。部门财务预警机制不仅能帮助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寻求财务问题产生的源头,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从短期看,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尤其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企业的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与防范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确,出人意料的事情时时可能发生,这就是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同样风险存在于任何企业中,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企业财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地发展,企业必须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企业经营者应树立财务风险理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财务风险的相关内容。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狭义概念的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计、控制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导致公司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效益发生偏离,从而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广义概念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

无论是狭义的财务风险,还是广义的财务风险,都像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出没无常的风暴和巨浪,都可能引起企业之船颠覆。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企业财务风险按照财务活动的内容,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四种。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种,一是通过企业所有者的投资形成企业自有资金。二是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形成的企业债务资金。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投资风险一般又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企业多样化投资不能分散的风险。如:战争、自然灾害等。非系统风险是企业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掉的风险。如:诉讼失败、失去销售市场等。一般来说,在投资市场中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成正比。投资风险越大投资收益越高,投资风险越小投资收益越低。企业进行投资必须取得资金来源,无论是企业的自有资金,还是企业借入资金,都存在资金成本问题。如果投资报酬率低于企业资金成本,企业在资金上就受到损失,反之,资金报酬率高于企业资金成本率,企业就可以得到资金收益。投资风险就存在于资金成本率的高低和收益率的高低中。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应、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市场需求。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波动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越大。

        ⑵产品售价。产品售价越稳定,经营风险越小;反之,产品售价波动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越大。

        ⑶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产品收入的抵减,抵减后就得到产品利润。产品成本波动越大,在产品收入不变时,产品利润波动也大,经营风险随之增大。反之,产品成本波动小,经营风险也小。

     ⑷调整价格的能力。当产品成本变动时,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调整价格的能力,经营风险就小;反之,企业如果缺乏这种调整的能力,那么经营风险也大。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偿债力风险指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变现力风险指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的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在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很多,主要由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因素构成,不同的企业财务风险,其形成因素也不相同。只有充分了解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更好地规避和降低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内容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 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环境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发生众多的不利变化,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可预知的财务风险,最终可能会威胁企业的收益。

     (二)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一定会存在财务风险。然而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以致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众多的财务决策不遵循科学的决策规律和制度,个人滥用决策权力,在投资、筹资、资金的管理及使用等方面更加明显,由于没有及时有力的监督和控制,不能进行科学及客观的决策,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加大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如何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有的放矢地控制和管理风险,进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筹资风险的控制

     1.资金的筹集量与需求量相吻合

     企业所筹集的资金必须充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但也不应该过多。在确定资金需求量时,不仅要注意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且要注意产品的销售趋势,防止因盲 目生产而造成资金积压。

     2.资金的筹集与投放相结合,提高资金效益

     企业筹集必须先确定投向,即先确定资金的需求量及投资效果,然后才能选择筹资的渠道与方式。例如,企业要把资金用于流动资产,就不宜采用发行长期债券的方式筹资;企业要把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就不能选择短期银行借款来筹集资金。

     3.资产结构与筹资结构相匹配

     企业的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筹资结构是不同来源的资金的比例以及负债期限长短的构成。当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比较大,进行运营的那部分固定资产较小,在运营中这部分固定资产吸收流动资金较多时,就不应该过多地搞债务性筹资。反之,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比较小时,可以多搞些债务性投资。

(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产生的一种防范意识。任何市场都是有风险的,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由于企业处于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缺乏这种风险意识,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就有可能因为适应能力较弱,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管理人员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水平,防止因财务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为了规避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决策方案。一个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都会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企业会时时关注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效地制定新的经营战略,从而规避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需要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日常活动的有效进行。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首先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组织结构、内部审计等。其次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及时地进行监督和控制。最后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奖励;对于违反规章的,给予处罚或警告。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邓长才.浅谈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6):32-33.

财务风险与防范第6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控制 防范

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和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它是因由债务而发生的仅由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控制

财务风险的控制首先企业要搞好财务控制,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以制度理财,以统管聚财,做到集中控制、分层管理,对部门实行集权与有效分权相结合,努力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一)事前控制。

首先,应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与计划,做好各种预算工作。企业根据短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中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预测出自己对资金的需求,提前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安排企业的融资计划,估计可能筹集的资金量。同时企业可以根据预测的筹资情况来确定资金是否能够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并以此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筹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由于两者脱节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防范企业的财务筹资风险。其次,因地制宜地确定资本结构,合理安排资本与借入资本的比例,降低资本成本,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最后,企业在选择负债筹资的方式中,如果选择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应做出分析,对银行做出选择。要关注银行的专业化程度,选择那些拥有丰富专业化贷款经验的银行进行合作;保证所选银行的稳定性,使企业的借款不至于中途发生变故。

(二)事中控制。

在风险的事中控制中应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使用资金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财务筹资风险,提高收益,这是彻底摆脱债务负担的关键。这包括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货币资金回笼。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在于对本次筹资过程的分析上,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的需要,而投资又是为了获得利润。在一个整体的过程结束后,企业必然要对本次筹资运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种财务比率,重点应放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上。从一般意义上讲,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是为了指导今后的工作,企业的筹资活动也不例外。

另外,在做好以上控制的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分配、回避、转移财务风险的方式控制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要敢于冒风险。因为风险的存在,也会给企业带来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但同时,企业一定要学会控制风险,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财务风险:

(一)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

企业冒险总会存在风险,企业不能为了持续的追求高利润,不计后果,大肆投资举债,增加财务负担,利润多少不是衡量一个企业强与弱的唯一标准。过度负债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而且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甚至导致破产的局面。

(二)选择最有利的资本结构 。

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资金成本,最小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场环境中,采取进取型策略,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应谨慎从事,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并做到胸有成竹,机动灵活,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三)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方式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四)采取适宜的借款策略。

企业在借入资金时,不应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财务实践,应慎重考虑。预期收益无法确定,企业就无借款的充分理由,企业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借款,何时不应借款,只有这样,才会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不致因盲目借款而导致财务失败。

(五)保持盈利能力。

如果盈利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要,企业就要靠减少现金余额,出售短期金融资产,或借入更多的债务等手段来弥补资金缺口,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保持盈利能力,增加资金,减少债务,才能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六)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

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流动性是衡量一个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的尺度。保持高度的流动性使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减轻财务压力的重要保证。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以避免资金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建仁.家族式管理的利弊分析及其制度创新,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1.

财务风险与防范第7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防范;财务管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影响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也在增强,其中财务风险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关注。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成果,所以,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企业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积极促进企业财务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的预期收益偏离实际收益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利率风险

企业通过贷款借入的资金必须按规定到期还本付息,因此,利率的变动使企业面临着因利率上升无法按期偿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因资不抵债而进行破产清算。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方式进行投资,由于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不能收到预期投资收益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随着企业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和投资项目的扩大,投资风险也在增加。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有价证券的变现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收益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企业的流动性资产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以保证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债务偿付能力。存在大量固定资产和不能变现的有价证券的企业,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因为资金周转速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循环,进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四)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在资金的收回过程中产生的,当交易的对方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履行合约时就会产生信用风险。由于市场经济中一部分企业履行债务的意识较弱,付款方到期不能偿还商品款,造成赊销方的损失。类似的是银行贷款业务,当贷款企业因生产经营不善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破产清算又不能归还全部贷款额时,银行就会产生巨额损失。

(五)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随着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汇率的变动幅度也越来越大。在某一会计期间内,企业的收益可能随着汇率的变动产生损失,尤其是外汇交易额较大的业务。同时,投资者所参与的外国投资额也会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六)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管理者制定了不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而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政策制定不当会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不适应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受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任何一个环境因素的突变都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中。比如汇率的变化必然会产生汇率风险,导致企业外汇收支不平衡,产生汇兑损失。

2、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为降低资本成本,更多的采用债务融资方式,从而导致债务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过高,一旦资金链断掉,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就会陷入财务困境。从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因为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张以及流动资金不足时,首先会向银行借款。

3、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首先,企业以负债筹入的资金,当合同利率固定时,市场利率的下降会使企业按合同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当合同采用浮动利率时,利率的上升使企业付息压力加大,都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如果企业采用外币融资,那么浮动利率的变化也会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再次,汇率的变动还会影响进出口企业的收益情况。

(二)内部原因

1、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认为只要合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2、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财务决策也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尤其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企业在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过程中,未能科学判断投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对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从而造成投资失误,项目预期收益无法实现,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

3、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普遍偏低,即便是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比重相对较大,甚至有一部分超储积压商品。由于存货的变现能力较低,大量的存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也降低了流动资金的比重,不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同时,长期持有存货还要承担因存货市场价格下跌而产生损失的风险。而且,企业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经常会采用应收账款方式销售产品,但在收回应收账款的过程中,一方面债务人长期占用本企业资金,影响本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对客户的信用水平和经营状况不够了解,造成大量应收账款不能收回,形成坏账损失。

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目的就是为督促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现阶段,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合在一起,未能有效的对财务资金的投资和收回情况进行监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必然造成财务风险的加剧。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财务管理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虽然宏观环境变化不受企业管理人员的控制,但是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和风险调控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综合判断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充分研究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将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各种环境因素降到最低水平。

(二)合理安排企业资本结构

片面追求财务杠杆效应而增加负债筹资是不科学的。在现实中,企业应当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确定负债融资与权益融资的最佳比例,达到资本结构最优,并实现财务杠杆效应的最大化。此外,企业在行业发展不景气时,应降低负债额度,以避免收益减少而负债压力增大的风险;在行业经济持续发展阶段,企业应增加债务促进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三)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关键是使其意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风险意识应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要求各工作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权责分明,理清各种财务关系,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作用。在利益分配方面,也要起到促进公平,兼顾各方利益的作用。

(四)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运用经济模型进行科学决策,坚决杜绝主观决策所产生的财务风险。根据模型分析,选择风险较少而收益较大的财务决策方案来规避风险。

(五)分散企业财务风险

经济发展表明,多元化经营方式有利于分散企业财务风险。同时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某种产品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产生的收益抵消,避免了单一经营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此外,在资本市场上,企业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或筹资项目会大大减少单项投资的风险。证券投资组合就是一种很好的投资多元化模式,多元化投资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企业预期收益。

四、结论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财务风险的加剧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当充分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发生。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欠发达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尤其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保证企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1).

2、李燕.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2008(5).

3、苏文成.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