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老龄化的原因(合集7篇)

时间:2023-10-13 09:42:16

老龄化的原因第1篇

2、死亡率降低:老年人随物质文化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其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加大,是出现人口老龄化的一个原因。

3、出生率降低:由于战乱、自然灾害、 瘟疫及其他人为因素,人口出生率降低,少年儿童在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而老年占人口比重增加,也是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简介: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的原因第2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退休金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2009)12-0146-02

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省会城市。2000年“五普”时哈尔滨人口老龄化指数已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为此,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形成原因、应对措施的分析,为哈尔滨市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就导致了在哈尔滨市的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强。因为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的起始时间是在1998年前后,所以本文在探索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历程时将抛弃对第一、二次人口普查的分析,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开始。

1 第三次人口普查

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哈尔滨市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6.09%,65岁及以上人口占3.81%,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增长112.79%,占总人口的4.32%,1964年上升1.66百分点。说明当时哈尔滨市区人口较年轻化。

2 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哈尔滨市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01%,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4.91%。比1982年上升了0.5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的5.58%。虽说老年人口比例略有增长,但总体上仍呈年轻化。

3 第五次人口普查

哈尔滨人口年龄结构1997年开始进入老龄化发展阶段。截至2000年底,哈尔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99.2万,占人口总数的10.62%。五年来,哈尔滨市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年轻人口数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人口基数相对缩减;同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老年人平均寿命增加。截至2005年底,哈尔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3.9万,占总人口的11.6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5.6万,占总人口的7.7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2.5万,占老年人口的10%以上,老龄化程度高于11%的全国平均水平。

与全国相同的是哈尔滨市的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金字塔低部和顶部同时作用的结果,是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完成的,属于“未富先老”。金字塔两端收缩,上部急剧收缩主要是因为解放前高死亡水平的作用,底部收缩是因为人口计划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缩减型。截至2005年底,哈尔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69%。据预测,按照每年3%的增长速度,2010年哈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30万,2020年将达到170万,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增强。

二、人口老龄化原因

1 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增加

建国后消除了战争对人口死亡的影响。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或根除了饥荒、疾病、溺婴、社会剥削等因素,基本上控制造成人口大批死亡的霍乱、天花、疟疾,还着手完善和提高了医疗、卫生设施和保健服务水平。哈尔滨市人口的平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10.6‰,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5.2‰。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90年的69.82岁。人口平均出生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42.2‰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13.9‰,1998年下降到9.72‰。2000年以来进一步下降到9.0‰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0‰左右。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左右急剧下降到两位数,这就使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

2 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

建国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一五”时期,全市大规模经济建设,迁人大量青壮年人口,这包括外省市的人口,也包括县城和大量农民等寻求生存的人,这是导致20世纪50年代人口机械增长的原因之一。在此之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哈尔滨市人口出生率处于40‰以上的高水平,死亡率在10‰以下,自然增长率保持在30%o以上的高水平。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七个,这些人口群体绝大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人口行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口比例。

3 “”期间人口生育的无政府状态

史无前例的“”,负责计划生育的机构取消了,人口生育又处于无计划、无控制状态,在此期间出生率基本处于30%以上的较高水平。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的低水平,而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的较高水平。这期间出生的人口数量极大,到目前其年龄结构基本在40―50岁左右,为哈尔滨市今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步伐打下了深深的伏笔。

4 “”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

1973年哈尔滨市恢复了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群众对计划生育有了新的认识,哈尔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于1979年首次降至8.9‰,受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出生率始终在20‰左右,死亡率保持在5‰左右的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哈尔滨市人口出生率保持稳步下降,1991--1999年人口出生率在9‰~12‰之间。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到9‰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以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三、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

1 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经济

一方面。哈尔滨市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土壤肥沃。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粮食作物均为一年一熟,劳动生产率较低。因此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更好地满足扶养老人的各种需求,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的承受能力。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水平极其发达,人们从出生到去世都享受着高福利的政策,而中国的老龄化却是发生在低经济水平之下的老龄化。许多研究都做过

对比:发达国家出现老龄化时,人均GDP已经达到5 000美元-1万美元以上,就是“先富后老”;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即“未富先老”。

哈尔滨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2 提高全民敬老养老的社会责任感

老年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曾创造了宝贵的社会财富。现在步入晚年,社会理应予以回报。因此,全社会都应充分重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本作为世界“长寿第一”的国家,把每年的9月15日作为“敬老日”,以示对老年人的尊敬,这很值得我们学习。要进一步积极救助贫苦老人,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

3 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老龄事业投资体制,完善养老办法

在哈尔滨市,一些企业、特别是老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多,企业养老包袱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使一些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搞好养老工作。哈尔滨市应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社会福利,体育筹集资金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老龄事业。

4 加快以小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哈尔滨市各生活小区养老应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小区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迫切。这个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城市小区规划和设计中,从老年人口的需求出发,做好小区建设规划;老年福利设施要有一定的标准,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建设;老年人住房要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进行建设。要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项目,抓好物业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以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

5 尝试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并为退休老人创造再就业的机会

老龄化的原因第3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退休金

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省会城市。2000年“五普”时哈尔滨人口老龄化指数已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为此,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形成原因、应对措施的分析,为哈尔滨市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就导致了在哈尔滨市的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强。因为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的起始时间是在1998年前后,所以本文在探索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历程时将抛弃对第一、二次人口普查的分析,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开始。

1 第三次人口普查

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哈尔滨市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6.09%,65岁及以上人口占3.81%,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增长112.79%,占总人口的4.32%,1964年上升1.66百分点。说明当时哈尔滨市区人口较年轻化。

2 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哈尔滨市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01%,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4.91%。比1982年上升了0.5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的5.58%。虽说老年人口比例略有增长,但总体上仍呈年轻化。

3 第五次人口普查

哈尔滨人口年龄结构1997年开始进入老龄化发展阶段。截至2000年底,哈尔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99.2万,占人口总数的10.62%。五年来,哈尔滨市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年轻人口数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人口基数相对缩减;同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老年人平均寿命增加。截至2005年底,哈尔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3.9万,占总人口的11.6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5.6万,占总人口的7.7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2.5万,占老年人口的10%以上,老龄化程度高于11%的全国平均水平。

与全国相同的是哈尔滨市的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金字塔低部和顶部同时作用的结果,是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完成的,属于“未富先老”。金字塔两端收缩,上部急剧收缩主要是因为解放前高死亡水平的作用,底部收缩是因为人口计划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缩减型。截至2005年底,哈尔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69%。据预测,按照每年3%的增长速度,2010年哈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30万,2020年将达到170万,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增强。

二、人口老龄化原因

1 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增加

建国后消除了战争对人口死亡的影响。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或根除了饥荒、疾病、溺婴、社会剥削等因素,基本上控制造成人口大批死亡的霍乱、天花、疟疾,还着手完善和提高了医疗、卫生设施和保健服务水平。哈尔滨市人口的平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10.6‰,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5.2‰。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90年的69.82岁。人口平均出生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42.2‰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13.9‰,1998年下降到9.72‰。2000年以来进一步下降到9.0‰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0‰左右。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左右急剧下降到两位数,这就使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

2 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

建国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一五”时期,全市大规模经济建设,迁人大量青壮年人口,这包括外省市的人口,也包括县城和大量农民等寻求生存的人,这是导致20世纪50年代人口机械增长的原因之一。在此之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哈尔滨市人口出生率处于40‰以上的高水平,死亡率在10‰以下,自然增长率保持在30%o以上的高水平。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七个,这些人口群体绝大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人口行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口比例。

3 “文革”期间人口生育的无政府状态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负责计划生育的机构取消了,人口生育又处于无计划、无控制状态,在此期间出生率基本处于30%以上的较高水平。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的低水平,而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的较高水平。这期间出生的人口数量极大,到目前其年龄结构基本在40—50岁左右,为哈尔滨市今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步伐打下了深深的伏笔。

4 “文革”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

1973年哈尔滨市恢复了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群众对计划生育有了新的认识,哈尔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于1979年首次降至8.9‰,受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出生率始终在20‰左右,死亡率保持在5‰左右的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哈尔滨市人口出生率保持稳步下降,1991--1999年人口出生率在9‰~12‰之间。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到9‰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以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三、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

1 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经济

一方面。哈尔滨市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土壤肥沃。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粮食作物均为一年一熟,劳动生产率较低。因此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更好地满足扶养老人的各种需求,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的承受能力。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水平极其发达,人们从出生到去世都享受着高福利的政策,而中国的老龄化却是发生在低经济水平之下的老龄化。许多研究都做过对比:发达国家出现老龄化时,人均gdp已经达到5 000美元-1万美元以上,就是“先富后老”;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即“未富先老”。

哈尔滨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2 提高全民敬老养老的社会责任感

老年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曾创造了宝贵的社会财富。现在步入晚年,社会理应予以回报。因此,全社会都应充分重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本作为世界“长寿第一”的国家,把每年的9月15日作为“敬老日”,以示对老年人的尊敬,这很值得我们学习。要进一步积极救助贫苦老人,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

3 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老龄事业投资体制,完善养老办法

在哈尔滨市,一些企业、特别是老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多,企业养老包袱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使一些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搞好养老工作。哈尔滨市应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社会福利,体育筹集资金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老龄事业。

4 加快以小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哈尔滨市各生活小区养老应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小区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迫切。这个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城市小区规划和设计中,从老年人口的需求出发,做好小区建设规划;老年福利设施要有一定的标准,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建设;老年人住房要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进行建设。要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项目,抓好物业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以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

5 尝试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并为退休老人创造再就业的机会

老龄化的原因第4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退休金

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省会城市。2000年“五普”时哈尔滨人口老龄化指数已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为此,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形成原因、应对措施的分析,为哈尔滨市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就导致了在哈尔滨市的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强。因为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的起始时间是在1998年前后,所以本文在探索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历程时将抛弃对第一、二次人口普查的分析,从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开始。

1 第三次人口普查

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哈尔滨市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6.09%,65岁及以上人口占3.81%,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增长112.79%,占总人口的4.32%,1964年上升1.66百分点。说明当时哈尔滨市区人口较年轻化。

2 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哈尔滨市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01%,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4.91%。比1982年上升了0.5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的5.58%。虽说老年人口比例略有增长,但总体上仍呈年轻化。

3 第五次人口普查

哈尔滨人口年龄结构1997年开始进入老龄化发展阶段。截至2000年底,哈尔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99.2万,占人口总数的10.62%。五年来,哈尔滨市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年轻人口数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人口基数相对缩减;同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老年人平均寿命增加。截至2005年底,哈尔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3.9万,占总人口的11.6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5.6万,占总人口的7.7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2.5万,占老年人口的10%以上,老龄化程度高于11%的全国平均水平。

与全国相同的是哈尔滨市的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金字塔低部和顶部同时作用的结果,是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完成的,属于“未富先老”。金字塔两端收缩,上部急剧收缩主要是因为解放前高死亡水平的作用,底部收缩是因为人口计划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缩减型。截至2005年底,哈尔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69%。据预测,按照每年3%的增长速度,2010年哈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30万,2020年将达到170万,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增强。

二、人口老龄化原因

1 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增加

建国后消除了战争对人口死亡的影响。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或根除了饥荒、疾病、溺婴、社会剥削等因素,基本上控制造成人口大批死亡的霍乱、天花、疟疾,还着手完善和提高了医疗、卫生设施和保健服务水平。哈尔滨市人口的平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10.6‰,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5.2‰。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90年的69.82岁。人口平均出生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42.2‰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13.9‰,1998年下降到9.72‰。2000年以来进一步下降到9.0‰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0‰左右。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左右急剧下降到两位数,这就使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

2 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

建国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一五”时期,全市大规模经济建设,迁人大量青壮年人口,这包括外省市的人口,也包括县城和大量农民等寻求生存的人,这是导致20世纪50年代人口机械增长的原因之一。在此之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哈尔滨市人口出生率处于40‰以上的高水平,死亡率在10‰以下,自然增长率保持在30%o以上的高水平。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七个,这些人口群体绝大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人口行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口比例。

3 “文革”期间人口生育的无政府状态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负责计划生育的机构取消了,人口生育又处于无计划、无控制状态,在此期间出生率基本处于30%以上的较高水平。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的低水平,而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的较高水平。这期间出生的人口数量极大,到目前其年龄结构基本在40—50岁左右,为哈尔滨市今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步伐打下了深深的伏笔。

4 “文革”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

1973年哈尔滨市恢复了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群众对计划生育有了新的认识,哈尔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于1979年首次降至8.9‰,受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出生率始终在20‰左右,死亡率保持在5‰左右的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哈尔滨市人口出生率保持稳步下降,1991--1999年人口出生率在9‰~12‰之间。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到9‰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以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转贴于

三、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

1 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经济

一方面。哈尔滨市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土壤肥沃。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粮食作物均为一年一熟,劳动生产率较低。因此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更好地满足扶养老人的各种需求,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的承受能力。西方国家由于经济水平极其发达,人们从出生到去世都享受着高福利的政策,而中国的老龄化却是发生在低经济水平之下的老龄化。许多研究都做过对比:发达国家出现老龄化时,人均GDP已经达到5 000美元-1万美元以上,就是“先富后老”;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即“未富先老”。

哈尔滨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2 提高全民敬老养老的社会责任感

老年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曾创造了宝贵的社会财富。现在步入晚年,社会理应予以回报。因此,全社会都应充分重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本作为世界“长寿第一”的国家,把每年的9月15日作为“敬老日”,以示对老年人的尊敬,这很值得我们学习。要进一步积极救助贫苦老人,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

3 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老龄事业投资体制,完善养老办法

在哈尔滨市,一些企业、特别是老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多,企业养老包袱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使一些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搞好养老工作。哈尔滨市应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社会福利,体育筹集资金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老龄事业。

4 加快以小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哈尔滨市各生活小区养老应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小区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越来越迫切。这个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城市小区规划和设计中,从老年人口的需求出发,做好小区建设规划;老年福利设施要有一定的标准,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建设;老年人住房要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进行建设。要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项目,抓好物业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以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

5 尝试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并为退休老人创造再就业的机会

老龄化的原因第5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述评

前 言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 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 2 0 亿, 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

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

1、“未富先老”。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如李建民,杜鹏等学者(2006)则认为“未富先老”并不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当前的老龄人口问题也是和“未富先老”无关的,并指出老龄化挑战的真正含义是“未备先老”。而穆光宗等(2011)则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外,还具有“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的特点。

3、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如王志宝,李国平等(2013)通过分析了近20年的人口面板数据,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较大,且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性比较高,认为经济发展是推动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4、其他特点。其他学者则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的其他特点。如钱凯(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外,还具有老龄人口总量“多”,老龄人口的增速“快”的特点。史佳颖等认为(2013)人口老龄化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少子老龄化,因此中国的老龄化还具有典型的少子化特征。

三、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21世纪共分为三个阶段。如徐文杰(2011)认为,2001—2020为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为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2100为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穆光宗(2011)则指出,人口老龄化将伴随着21世纪的始终,而且2030—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时期。

而有的学者则从其他角度提出了我国未来的老龄化趋势研究。如贾云竹等(2012)是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的趋势研究出发,认为随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女性各个年龄段死亡风险的进一步降低,未来我国老年人中的女性化程度将会逐渐深化。

四、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两个方面的作用结果:一方面是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如孙一(2010)认为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下降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学者对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看法确不尽相同。如吴红乔(2010)认为少子化是我国发生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少子化的直接形成原因是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何建宁(2010)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回归分析之后,认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而人口密度又是影响生育率的根本原因。

有些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如原新等(2009)采用假设模拟的方法再现了1982-2007年人口发展进程,考察了相关人口学变量: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惯性作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变量中,人口惯性作用的贡献率为最大,为56. 06%;马骁骁(2010)则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在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中,经济水平和生育政策是两个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并认为即使中国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仍要大于政策因素,但与国际相比,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仍相对较小。

五、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

(一)经济层面。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消费、储蓄投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等经济领域带来一定的影响。

1、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李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比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最终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何奇等(2012)认为人口老龄化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从积极因素转向消极因素,因此中国应当逐渐降低财政支出的规模,可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我国的公共教育领域。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中,有关人口老龄化与消费需求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王金营等(2006)通过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了标准消费人的消费函数中,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均有影响,并且发现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均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消费水平增加速度减小,老龄化也会降低未来消费水平和比率;王森(2010)在将人口的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的数据进一步解决了消费函数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使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方面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于潇等(2012)利用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并实证分析和讨论了中国的消费函数,对人口老龄化和消费之间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3、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的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学者认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会导致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如杜本峰(2007)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从而加大了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出现系列波动;刘永平和陆铭(2008)则以中国家庭中的父母自利性假设为出发点,得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储蓄率下降的结论;而李中秋,王朝明(2013)同样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有负效应,且由于未富先老,城乡倒置的老龄化状况,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方面更加复杂。

有些学者不完全认同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负效应或者程度。如唐东波(2007)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的模型,揭示了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的最优储蓄增加的结论;王森(2011)则基于VAR模型的方法,使用了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对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贡献率仅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反而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大;毛毅(2012)则区分了当期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他是运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当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的,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影响;黄润龙(2012)认为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了居民储蓄水平,而人口老龄化是是通过社会经济变量来间接影响储蓄水平,而且认为,老年人因为消费减少及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因素,会导致储蓄随着老龄化而增加;朱礼华,赵志勇(2013)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日本的有关方面数据,针对老龄化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并且中国近20年来的经验数据也表明,老年人口比率的上升提高了国民储蓄率,但是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展现出类似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储蓄效应,即人口老龄化将降低国民储蓄率。

4、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降低劳动生产率。但有的学者认为,针对我国具体的情况,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如祁峰(2010)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生育年龄的人口多,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国家政府方面应该积极防范。并从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的状况对比,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5、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如彭秀建(2006)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来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陆铭(2008)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将随着老龄化增强而下降,但如果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将会大大地减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齐传均(2010)则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资本形成、人口老龄化将削弱全要素生产力,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方面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6、其他方面的影响。吴帆、李建民(2010)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代际关系影响角度,认为人口老龄化加深了社会代际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方面、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和待机利益关系格局等具体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刘辉煌等(2012)利用因素分解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二)社会层面。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同样也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田雪原(2007)认为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用于养老金及医疗支出的数额和比例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政府预算中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业支出则紧缩,必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童玉芬等(2008)针对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就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做了定量关系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预测了北京市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变动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林森,张军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医疗保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保人员的结构老化,二是医保“隐形债务”的增加,三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并参照了国外医疗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影响:包玉香(2012)从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角度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了该模型中,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等一系列结论。陈卫民,张鹏(2013)从人口年龄结构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角度出发,将人口结构引入一个生产者最优化模型当中,并经过实证研究,认为当老龄化程度较高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会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六、评述和建议

1、国内学者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以及老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他们的观点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有的学者提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存在着严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但是他们在分析这种不平衡的时候,并没有讨论区域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2、有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是大量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定量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定性分析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还不是特别充足。

3、关于很多问题的研究,学术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如有关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分析上,很多学者用不同的模型和假设条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如何利用更加科学的模型和方法来分析我国的这种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应用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其学科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得人口老龄化可以用于分析其他很多方面,如和资源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可以分析人口老龄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和金融资本相结合,可以分析人口老龄化和我国的金融状况的关系;和开放性经济相结合,可以分析人口老龄化和对外贸易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有关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思敏.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2]徐文杰.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社会统计学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18).

[3]田雪原.“未富先老”视角的人口老龄化[J].南方人口,2010(2).

老龄化的原因第6篇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 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 2 0 亿, 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

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

1、“未富先老”。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如李建民,杜鹏等学者(2006)则认为“未富先老”并不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当前的老龄人口问题也是和“未富先老”无关的,并指出老龄化挑战的真正含义是“未备先老”。而穆光宗等(2011)则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外,还具有“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的特点。

3、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如王志宝,李国平等(2013)通过分析了近20年的人口面板数据,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较大,且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性比较高,认为经济发展是推动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4、其他特点。其他学者则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的其他特点。如钱凯(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外,还具有老龄人口总量“多”,老龄人口的增速“快”的特点。史佳颖等认为(2013)人口老龄化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少子老龄化,因此中国的老龄化还具有典型的少子化特征。

三、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21世纪共分为三个阶段。如徐文杰(2011)认为,2001—2020为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为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2100为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穆光宗(2011)则指出,人口老龄化将伴随着21世纪的始终,而且2030—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时期。

而有的学者则从其他角度提出了我国未来的老龄化趋势研究。如贾云竹等(2012)是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的趋势研究出发,认为随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女性各个年龄段死亡风险的进一步降低,未来我国老年人中的女性化程度将会逐渐深化。

四、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两个方面的作用结果:一方面是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如孙一(2010)认为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下降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学者对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看法确不尽相同。如吴红乔(2010)认为少子化是我国发生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少子化的直接形成原因是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何建宁(2010)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回归分析之后,认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而人口密度又是影响生育率的根本原因。

有些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如原新等(2009)采用假设模拟的方法再现了1982-2007年人口发展进程,考察了相关人口学变量: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惯性作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变量中,人口惯性作用的贡献率为最大,为56. 06%;马骁骁(2010)则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在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中,经济水平和生育政策是两个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并认为即使中国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仍要大于政策因素,但与国际相比,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仍相对较小。

五、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

(一)经济层面。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消费、储蓄投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等经济领域带来一定的影响。

1、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李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比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最终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何奇等(2012)认为人口老龄化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从积极因素转向消极因素,因此中国应当逐渐降低财政支出的规模,可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我国的公共教育领域。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中,有关人口老龄化与消费需求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王金营等(2006)通过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了标准消费人的消费函数中,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均有影响,并且发现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均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消费水平增加速度减小,老龄化也会降低未来消费水平和比率;王森(2010)在将人口的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的数据进一步解决了消费函数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使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方面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于潇等(2012)利用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并实证分析和讨论了中国的消费函数,对人口老龄化和消费之间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3、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的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学者认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会导致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如杜本峰(2007)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从而加大了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出现系列波动;刘永平和陆铭(2008)则以中国家庭中的父母自利性假设为出发点,得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储蓄率下降的结论;而李中秋,王朝明(2013)同样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有负效应,且由于未富先老,城乡倒置的老龄化状况,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方面更加复杂。

有些学者不完全认同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负效应或者程度。如唐东波(2007)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的模型,揭示了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的最优储蓄增加的结论;王森(2011)则基于VAR模型的方法,使用了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对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贡献率仅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反而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大;毛毅(2012)则区分了当期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他是运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当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的,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影响;黄润龙(2012)认为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了居民储蓄水平,而人口老龄化是是通过社会经济变量来间接影响储蓄水平,而且认为,老年人因为消费减少及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因素,会导致储蓄随着老龄化而增加;朱礼华,赵志勇(2013)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日本的有关方面数据,针对老龄化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并且中国近20年来的经验数据也表明,老年人口比率的上升提高了国民储蓄率,但是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展现出类似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储蓄效应,即人口老龄化将降低国民储蓄率。

4、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降低劳动生产率。但有的学者认为,针对我国具体的情况,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如祁峰(2010)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生育年龄的人口多,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国家政府方面应该积极防范。并从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的状况对比,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5、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如彭秀建(2006)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来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陆铭(2008)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将随着老龄化增强而下降,但如果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将会大大地减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齐传均(2010)则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资本形成、人口老龄化将削弱全要素生产力,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方面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6、其他方面的影响。吴帆、李建民(2010)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代际关系影响角度,认为人口老龄化加深了社会代际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方面、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和待机利益关系格局等具体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刘辉煌等(2012)利用因素分解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二)社会层面。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同样也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田雪原(2007)认为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用于养老金及医疗支出的数额和比例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政府预算中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业支出则紧缩,必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童玉芬等(2008)针对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就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做了定量关系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预测了北京市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变动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林森,张军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医疗保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保人员的结构老化,二是医保“隐形债务”的增加,三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并参照了国外医疗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影响:包玉香(2012)从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角度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了该模型中,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等一系列结论。陈卫民,张鹏(2013)从人口年龄结构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角度出发,将人口结构引入一个生产者最优化模型当中,并经过实证研究,认为当老龄化程度较高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会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六、评述和建议

1、国内学者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以及老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他们的观点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有的学者提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存在着严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但是他们在分析这种不平衡的时候,并没有讨论区域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2、有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是大量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定量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定性分析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还不是特别充足。

老龄化的原因第7篇

[关键词]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思考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70-02

1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例如我国的医疗水平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从落后国家步入了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本文中笔者将就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给出几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充分地发挥老龄人力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整体经济水平发展十分迅猛,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十分显著的,而且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国家人口数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储量丰富,因此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够实现,而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做好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已经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必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继续保持国民的经济增长。

3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因

老龄人力资源所针对的主要是年龄在60~70周岁的人群,因为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而这个年龄段的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还比较好,而且其在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说对这个年龄段劳动力人口的资源开发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如何在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首要问题。

(1)年龄原因。实行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年龄原因。人的身体素质和精力与人的年龄大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认可的,所以说在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中要充分地考虑老龄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心态等方面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要根据开发对象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行业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更好地发挥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2)性别原因。从业者在择业的过程中行业的选择与其性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从业者所从事的行业与性别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一些体力劳动比较多的行业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而对于一些类似手工艺等行业中则是女性从业者比较多,这与我国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家庭观念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3)健康原因。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前提就是劳动者的健康因素。强健的体魄是人从事生产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从业者的健康因素,在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中选择一些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继续从业,充分地发挥其工作的性质和能力。

(4)受教育程度的原因。对老龄人口工作动力的影响主要就是其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大多都是从事一些脑力劳动,因此这类人员比较愿意继续从事其原本所从事的行业,不会由于重体力劳动而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所能够参与工作的时间也就比较长。

(5)工作环境的原因。人类的工作的积极性与其工作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工作环境比较好的劳动力在其身边的人也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因此有关工作环境原因的考虑也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

(6)家庭的原因。家庭原因主要指的是老龄人力资源的家庭状况,包括家庭成员的身体和工作状况以及家庭的具体人数等方面。

(7)精神方面的原因。从业者所从事的行业中企业以及国家政府所指定的各种政策对从业者的影响就是精神方面的原因,从自身的情况来讲,老龄人口的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追求是对其所从事工作方面的重要影响原因。

4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老龄人力资源蕴涵着不可估量的潜力,这部分人群在社会工作中属于工作经验最为丰富的群体,而且其身体健康状况普遍比较好,因此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但是根据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认识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对于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认识不够充分。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很多人对老龄人力资源的社会价值认识不清楚,他们认为老龄人力资源为社会的包袱,认为有关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只是满足离退休人员的工作期望,并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所在。有的人认为老龄人员再就业的形式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年轻人就业困难的问题,认为这样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老龄从业者在传统的退休方式中在退休以后会感觉极度的空虚,由于很难快速从其工作中的角色转换出来,这样的退休人员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对其身心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2)教育工作存在缺陷。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工作的开展来看,主要推行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这类青年朋友的教育工作,但是在成人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比较少的。很多人认为老龄人口教育只是组织老头和老太太们娱乐,消磨其空余时间,由于这种对老龄人口教育程度不够重视而导致对于老龄人口的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由于目前我国仅有的一些老年教育机构中也都很少设置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且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所以说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的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是非常严重的。

(3)行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新中国发展起步比较晚,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根据有关数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老龄人口在从业过程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要占913%,而从事服务型行业的人要占57%,从事脑力劳动的仅占3%左右,而在农村中年龄在60~70岁的老年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又要占总数的457%,农村的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又不够完善,所以说我国的老龄人力资源行业结构不合理。

5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方式

(1)根据年龄适度开发老龄人力资源。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年龄阶段主要是指对年龄在60~70岁的劳动力的开发,这类人员与年龄在70岁以上的人口劳动力无论是在工作经历还是在身体健康状况方面都要好很多,因此这类低老龄人口在所从事的行业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当人处于60~70岁的阶段其家庭与高于70岁的人口相比一般都处于比较稳定发展的状态,同中龄人口相比其工作经验要丰富很多,因此选择适度的年龄段进行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是十分关键的。

(2)完善各项老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任何政策的实行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政策的实行过程中也要建立完善的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制度,各级政府以及老龄人力资源使用单位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在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中要根据从业者所从事的行业以及从业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对老龄人力资源设置合理的岗位,企业则要根据自身运营特点灵活地制定老龄人力资源用工制度,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用工制度,通过对老龄劳动力的灵活管理,根据其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技术特长来合理地分配岗位从而保证其能够在所从事行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设立专门的老龄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由于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工作,只有设立专门的老龄人力资源开发部门才能够更专注地从事此项事业的发展,进而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工作能力。在各个企事业机关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设立离退休职员娱乐场所来为离退休的老龄员工提供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老龄职员能够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愿意继续留在企业为企业奋斗,为促进老龄人力资源老有所用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

(4)设立专门的督导工作组。督导工作组可以选择一些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好的职工作为成员,在其原本所从事的行业中继续发挥其工作的能力,并且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对其工作领域的工作进行监督。在督导组的工作中他们会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无形地传递给其他员工,从而更好地保证工作能够合理合法地开展。

6结论

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人口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现实性的问题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也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所以本文有关老龄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的思考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有关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通过建设合理的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从而更好地发挥老龄人口的劳动能力,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易论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J].学术交流,2012(1)

[2]王颖莉解析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J].现代商业,2012(36)

[3]刘子君高校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与管理研究[R].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