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临床心理学(合集7篇)

时间:2023-09-28 09:25:00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第1篇

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医学认为,若心理情绪失衡,如情感活动过度或持久则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就可能成为疾病发生的条件。同时,近代心理学的研究,更以大量证据证明了心理因素或称情绪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情绪改变可引起精神病、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神经症等疾病。因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心理治疗,这亦是临床药师在指导合理用药时要注意和使用的。同时针对依赖性、习惯性的药源疾病亦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方可彻底治愈。

2心理学在临床药学中应用的方法

2.1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中的应用患病时患者心理应激可引起各种不愉快的情绪,并会反复咨询。临床药师不但要耐心、正确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并在了解应激源和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基础上,积极给患者安慰和疏导,消除患者对疾病的心理负担,使心理逐渐达到平衡等心理治疗方法来辅助药物治疗,而且在详细解答患者对药物的咨询过程中,亦坚定了患者对该药物治疗疾病的信心。这种方法对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对器质性疾病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在实践中笔者曾经将患者分为依赖确定型、疑虑半确定型、主观情绪不稳定型几种心理类型进行药学服务并取得较好的效果[2]。

2.2心理学在药物治疗的实践有报道放松训练方法为心理干预手段配合药物用于临床治疗[3],心理干预可降低高血压患者临床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并可能减轻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周亮[4]认为,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包括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帮助停止药物治疗,这在治疗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方面尤为明显。笔者认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时,应灵活掌握心理学的技巧,采用心理干预策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将药物治疗作用尽量增至最为理想的强度,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或减轻其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效益。

3心理学在纠正用药决策偏倚的运用

由于急诊需要在有限的时间看许多患者,医生们常常不得不快速做出决定。而对于临床医生,利用心理学理论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能减少偏倚妨害医疗决策的发生率[5]。而对于临床药师而言,参与合理用药是其工作任务之一,因此在熟练掌握药理学及药剂学的技能和临床心理学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医生用药意图,如发现用药决策偏倚,则应立即跟临床医生进行沟通,说服临床医生纠正其错误的用药决策。同时,临床药师应定期与医生们进行药物治疗方面的信息交流,逐步建立良好的相互支持的工作伙伴关系,并且通过相互沟通,促进双方的互相了解及技术进步。

有学者[5]认为,人体是形态结构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和心理精神系统的三位一体。由此产生了形态结构系统疾病、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心理精神系统疾病。这从侧面说明了医学心理学对疾病治疗作用是肯定的。同时,药物临床试验结果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6],并且临床药学任务要求研究干扰某些药物体外或体内作用的因素及其防治方法。也有文献报道,药物与心理疗法联合使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6]。因此,在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应该灵活应用临床心理学技巧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或减轻不良反应的损害。临床药师的语言、行为、态度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临床药师在进行药学服务时需要掌握一定的药学心理学的技巧,对患者实行心理学分类服务,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依从性。所以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必须掌握医学心理学,并把其应用到工作中去。

【摘要】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应用于临床药学领域,把心理学技巧运用到临床药学工作中,能取得较好效果。临床药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大有裨益。

临床心理学第2篇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蔡永亮,许圣弘,杨任民,王晓平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刘惠军,石俊杰,LIU Huijun,SHI Junjie

考试焦虑量表在湖南地区的试用结果分析 范晓玲,FAN Xiaoling

鼻咽癌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温盛霖,张晋碚,叶明志,韩自力,陶炯

胃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情绪状况比较 陈建平,郑柏华,王宾,杨柳,扬帆,尹力心,陈善明

矫形外科择期手术病人神经内分泌应激指标观察 何志晶,陈冬松,贾琳,何洪生,高红叶

人际心理治疗 赵静波,季建林

应激易化成瘾及复吸的生物学机制 张瑞岭,李凌江,郝伟,ZHANG Ruiling,LI Lingjiang,HAO Wei

一般行政能力倾向测验的建构及信度、效度研究 洪炜,龚耀先,HONG Wei,GONG Yaoxian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 梁宝勇,郭倩玉

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 江光荣,靳岳滨

韦氏智力与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验分析系统软件介绍

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JPB)的研制 王栋,钱明,高岩,常模制定协作组

慢性应激对糖尿病倾向鼠几种组织抗氧化酶影响的差异及其意义 刘幼硕,胡敏,姚树桥,蔡伟雄,戴晓阳,龚耀先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建平,崔俊南,陈仲庚,林文娟,罗键,孙燕

剥夺睡眠56小时对正常人血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洪军,裘于容,王升旭,贺旭,刘宁,邓爱文

精神分裂症病人归因与记忆的研究 郭蓄芳,樊作澍,姚付新,王秋,朱滢

抑郁情绪及负性态度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王湘,朱熊兆,王丽,WANG Xiang,ZHU Xiongzhao,WANG Li

Ⅱ型糖尿病患者TCD及神经心理学研究 刘国荣,李月春,马丽萍,田丽川

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尹勇,朱榆红,王荪,YIN Yong,ZHU Yuhong,WANG Sun

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研究 高宗恩,王云生,宋和凤,张文君,许浒

中国幼儿智力量表(CISYC)短、中期重测信度的研究 郑立新,吴宗文,成新宁

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P100显著性概率地形图研究 吴大兴,姚树桥,程灶火,刘哲宁

老年糖尿病人P300认知电位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姜涛,张雄伟,吴振云

儿童记忆发展的横断面研究 程灶火,耿铭,郑虹

透析治疗对肾衰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随访研究 周亮,李凌江,郝伟

下岗工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徐慧兰,肖水源,陈继萍

中专生社会支持特点分析 马惠霞,韩向明,覃晓燕

电子游戏依赖儿童的智力、个性、行为特征研究 刘学军,苏林雁,何伯玲

学绩不良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概念的对照研究 凌辉

单纯性肥胖儿童行为问题配对研究 杨勤,陈非

城乡儿童H.R神经心理测验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张红静,潘芳,江虹,毛雪琴,岳文浩

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为问题调查 傅振荣,马连美,张加林

吸烟饮酒与老年常见病患病率的相关研究 孙金华,胡世云,刘锦桃

咽异感症患者有关心理生理因素调查 刘志明,孙久龄,杨亚平,尹桂茹,彭英娟

内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研究 任清涛,李广,马秀青

乳腺癌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赵玮琳,吴京平,赫军,朱敏嘉,范淑君,邹全庆,施穗琴,梁红英

颌面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彭红莉,王祖承,叶为民,仇剑,徐鹤定

海马梗塞病人的记忆测验结果分析(附一例报道) 王长青,汪凯,孟玉,高宗良

侧脑室周围梗塞所致的语言障碍 周景丽,孔繁会,王维治

脑卒中后抑郁情绪对预后的影响 李菊英,何爱香,吴朝荣

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水平研究 王才康,杨宁

幼儿教师SCL-90测试结果分析 杨宏飞,杨依兰

大学生自尊结构的研究 蔡建红

稳态噪声条件下纺织女工情感状态的研究 张焱,郭玺

一个团体投射测验的介绍 郭洪芹,傅根跃

人格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向小军,王小平,李凌江

网络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发展的新趋势 刘继茹

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安芹

量表的信度及其影响因素 安胜利,陈平雁

精神科及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李沛亨,王耀华,程庭静,童芳

完全与离异家庭中子女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 钞秋玲,汪萍,何宁,CHAO Qiu-ling,WANG Ping,HE Ning

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健康调查 李振国,刘少文,赵虎,杨凤霞,王永华

影响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的主观因素分析 卢抗生,裘小青,LU Kang-sheng,QIU Xiao-qing

海洛因依赖者一级亲属心理状况测查 戴俊平,赵振环,DAI Jun-ping,ZHAO Zhen-huan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思路与步骤 李旭,Gail Huon,钱铭怡,LI Xu,Gail Huon,Qian Ming-Yi

非法药物使用的流行学研究方法 范长河,郝伟,杨德森,FAN Chang-he,HAO Wei,YANG De-sen

心理治疗在中国:西方治疗技术与东方文化思想的结合 季建林,JI Jian-lin

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调查 梁秀娥,任秋芸,LIANG Xiue,REN Qiu-yun

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胡随瑜,王哲,尤劲松,蔡太生,姚树桥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右脑功能的研究 郭靖,黎龙辉,陶德清,GUO Jing,LI Long-hui,Tao De-qing

159例独生子女厌食治疗分析 郭青,GUO Qing

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在神经症治疗中的作用 徐燕,骆晓林,XU Yan,LUO Xiao-ling

男性强制戒毒人群的健康危险行为研究 刘连忠,肖水源,肖骞,林武,柳洋,陈丽丽

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配偶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谭立文,刘铁桥,李凌江,TAN Li-wen,LIU Tie-qiao,LI Ling-jiang

脑外科疾病抑郁情绪的初步调查 丁跃庆,刘哲宁,胡守兴

临床心理学第3篇

社会在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模式的改变,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1] 。这种医学模式从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研究人体与疾病,既重视生物因素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患儿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把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医疗发展的进步、传染病防治的加强、儿童保健的日益完善,儿科临床中疑难疾病和大病重病逐渐减少,相反由于人类竞争意识的加强,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却逐渐增多。在医疗实践中心理科学越来越重要。由于人们对心理知识的缺乏和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儿科门诊中那些心理问题儿童往往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需求,儿科医生应该及时接受现代医学模式的训练、随时了解医学动态和病人就医的流向与心态,正确区分儿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最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儿童和家长对心理卫生知识理解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自制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0份;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及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年龄11~13岁290人(64.2%),14~17岁162人(35.8%),平均年龄13.32岁,男生215人(47.6%),女生237人(52.4%),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2份。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他们多数不知道本地区有心理咨询门诊;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数愿意通过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解决,仅有少数人愿意到儿科门诊治疗;大多数的家长都曾阅读过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文章,而且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儿童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带孩子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少知道他们的所在地有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当孩子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还是愿到当地医院的儿科寻求帮助;由于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不能鉴别出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症状时,总是被当着躯体疾病就诊于儿科门诊。

为什么心理问题常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引起了躯体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相应部位的症状,即内在心理问题以躯体功能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 [2] 。

现今,为什么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呢?资料表明,我国3~15岁的孩子中,5%~15%存在着心理疾病,在校的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约25%~30%,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要在本科以上水平,他们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水平、性格情绪特点及心理发育年龄特征,对孩子提出的期望与要求过高,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给儿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若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久久得不到缓解,慢慢地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表现为三种形式。

3.1 情绪表现 如恐惧、焦虑、沮丧、抑郁、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例1,女,7岁,因纳差、呕吐2个月余来诊。患儿2个多月来不思饮食,反复腹痛,有时呕吐,就诊多次,予消炎开胃止吐解痉等药治疗无效,钡餐透视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病变。详问病史,患儿发病均在晨起刷 牙或早饭时,双休日或节假日症状消失,诊断为学校恐怖症。嘱家长停止喂药,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心理因素,要求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上学的兴趣。病情分析:该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均在早晨即将上学的时候,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上学的行为,是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转化为机体的不适即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出来,药物治疗无效,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进行心理治疗,家长和学校相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的念头,增加其在学校生活的乐趣,随着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症状也就自行消失了。 3.2 行为表现 如离群独处,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等。

3.3 生理表现 以拒绝上学和拒绝考试为主要表现的学校恐怖症、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焦虑症,在临床上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尿急、尿频,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头痛,晕厥,叹气,腹痛,早醒,入睡困难,耳鸣,瘫痪,抽搐等;以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忧郁症和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分离性焦虑。例2,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患儿哮喘发作3天,多次就医,门诊予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平时学习成绩好,父亲刚去世不久,原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3天前因考试成绩不佳被母亲责骂后当即呼吸加快,继而哮喘样发作,入睡后消失。入院诊断癔病。在母亲的参与下给予暗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症状很快消失。观察1天,未再发作,次日出院。病情分析:该儿平时比较依赖父亲,父亲的去世对其打击较大,当其还未从痛苦中走出时,又因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受到母亲的批评,自觉委屈,感到无助,气郁胸中,遂利用自我精神防御机制中的转化机制将精神上的痛苦躯体化,以哮喘样发作形式来解除自己的内心苦恼,以此引起母亲的关注,求得母亲的原谅。例3,女,4岁,反复咳嗽半年余,曾多处就医,先后服过中西药,收效甚微。体格检查除咽部稍充血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胸片提示肺纹理稍增多。仔细询问病史,咳嗽实为清嗓动作,入睡后消失,诊断发声抽动。予以镇静止咳治疗。1周后复诊,症状消失。病情分析:该儿病程半年,久治未愈,患儿伴着药物生活了半年。该病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引起咽喉部不适和咳嗽,病愈后在大脑皮层形成了惰性兴奋灶而反复出现抽动动作 [5] 。因咳嗽不愈,家长焦急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使症状得以强化并延续,经镇静药治疗使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焦急的家人看到了希望,喜悦的心情影响了患儿,使其注意力转移,心理紧张因素解除,症状得以控制而消失。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在不经意中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治疗。以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为主的孩子常被当作任性、调皮、不听话和坏孩子;以生理表现为主的躯体症状出现后和家庭环境的不良,临床表现多样化 [3] 。这些由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症状的儿童到专科就诊或咨询的比率较低 [4] ,家长会把孩子带到医院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临床医生缺乏心理学知识,在询问病情时往往就会只考虑躯体疾病而忽视对心理因素的追究,只做躯体检查不做心理检查,在进行疾病诊断时考虑的是病理因素,很少能把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这些相应的躯体症状常常会被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如心脏病、哮喘、咽炎、胃肠炎、尿路感染、脑炎等疾病,做各种检查,服许多药物。只有当孩子的症状久治不愈时,医生才会建议进行心理咨询,造成了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化,对儿科医生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响儿科医生最佳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小儿心理的忽视 [6]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儿科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卫生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要从患儿本身疾病、环境、心理状况几方面综合考虑,找出发病原因,以防漏诊和误诊,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亚松.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0.

2 Egger HL,Coostello EJ,Erkanli A.Somatic complains and psyˉ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descents:stomach aches,musculoskeleˉtal pains,and headaches.J Am Acad Child Aclolesc Psychiatry,1999,38(7):852-860.

3 裴竹英,包新华,秦炯.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3-265.

4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儿科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与早期干预的初步探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6):380-382.

临床心理学第4篇

社会在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模式的改变,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1]  。这种医学模式从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研究人体与疾病,既重视生物因素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患儿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把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医疗发展的进步、传染病防治的加强、儿童保健的日益完善,儿科临床中疑难疾病和大病重病逐渐减少,相反由于人类竞争意识的加强,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却逐渐增多。在医疗实践中心理科学越来越重要。由于人们对心理知识的缺乏和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儿科门诊中那些心理问题儿童往往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需求,儿科医生应该及时接受现代医学模式的训练、随时了解医学动态和病人就医的流向与心态,正确区分儿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最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儿童和家长对心理卫生知识理解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自制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0份;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及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年龄11~13岁290人(64.2%),14~17岁162人(35.8%),平均年龄13.32岁,男生215人(47.6%),女生237人(52.4%),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2份。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他们多数不知道本地区有心理咨询门诊;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数愿意通过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解决,仅有少数人愿意到儿科门诊治疗;大多数的家长都曾阅读过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文章,而且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儿童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带孩子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少知道他们的所在地有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当孩子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还是愿到当地医院的儿科寻求帮助;由于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不能鉴别出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症状时,总是被当着躯体疾病就诊于儿科门诊。

 

    为什么心理问题常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引起了躯体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相应部位的症状,即内在心理问题以躯体功能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 [2]  。

    现今,为什么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呢?资料表明,我国3~15岁的孩子中,5%~15%存在着心理疾病,在校的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约25%~30%,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要在本科以上水平,他们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水平、性格情绪特点及心理发育年龄特征,对孩子提出的期望与要求过高,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给儿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若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久久得不到缓解,慢慢地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表现为三种形式。

    3.1 情绪表现 如恐惧、焦虑、沮丧、抑郁、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例1,女,7岁,因纳差、呕吐2个月余来诊。患儿2个多月来不思饮食,反复腹痛,有时呕吐,就诊多次,予消炎开胃止吐解痉等药治疗无效,钡餐透视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病变。详问病史,患儿发病均在晨起刷 牙或早饭时,双休日或节假日症状消失,诊断为学校恐怖症。嘱家长停止喂药,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心理因素,要求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上学的兴趣。病情分析:该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均在早晨即将上学的时候,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上学的行为,是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转化为机体的不适即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出来,药物治疗无效,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进行心理治疗,家长和学校相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的念头,增加其在学校生活的乐趣,随着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症状也就自行消失了。

 3.2 行为表现 如离群独处,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等。

    3.3 生理表现 以拒绝上学和拒绝考试为主要表现的学校恐怖症、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焦虑症,在临床上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尿急、尿频,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头痛,晕厥,叹气,腹痛,早醒,入睡困难,耳鸣,瘫痪,抽搐等;以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忧郁症和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分离性焦虑。例2,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患儿哮喘发作3天,多次就医,门诊予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平时学习成绩好,父亲刚去世不久,原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3天前因考试成绩不佳被母亲责骂后当即呼吸加快,继而哮喘样发作,入睡后消失。入院诊断癔病。在母亲的参与下给予暗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症状很快消失。观察1天,未再发作,次日出院。病情分析:该儿平时比较依赖父亲,父亲的去世对其打击较大,当其还未从痛苦中走出时,又因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受到母亲的批评,自觉委屈,感到无助,气郁胸中,遂利用自我精神防御机制中的转化机制将精神上的痛苦躯体化,以哮喘样发作形式来解除自己的内心苦恼,以此引起母亲的关注,求得母亲的原谅。例3,女,4岁,反复咳嗽半年余,曾多处就医,先后服过中西药,收效甚微。体格检查除咽部稍充血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胸片提示肺纹理稍增多。仔细询问病史,咳嗽实为清嗓动作,入睡后消失,诊断发声抽动。予以镇静止咳治疗。1周后复诊,症状消失。病情分析:该儿病程半年,久治未愈,患儿伴着药物生活了半年。该病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引起咽喉部不适和咳嗽,病愈后在大脑皮层形成了惰性兴奋灶而反复出现抽动动作 [5]  。因咳嗽不愈,家长焦急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使症状得以强化并延续,经镇静药治疗使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焦急的家人看到了希望,喜悦的心情影响了患儿,使其注意力转移,心理紧张因素解除,症状得以控制而消失。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在不经意中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治疗。以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为主的孩子常被当作任性、调皮、不听话和坏孩子;以生理表现为主的躯体症状出现后和家庭环境的不良,临床表现多样化 [3]  。这些由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症状的儿童到专科就诊或咨询的比率较低 [4]  ,家长会把孩子带到医院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临床医生缺乏心理学知识,在询问病情时往往就会只考虑躯体疾病而忽视对心理因素的追究,只做躯体检查不做心理检查,在进行疾病诊断时考虑的是病理因素,很少能把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这些相应的躯体症状常常会被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如心脏病、哮喘、咽炎、胃肠炎、尿路感染、脑炎等疾病,做各种检查,服许多药物。只有当孩子的症状久治不愈时,医生才会建议进行心理咨询,造成了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化,对儿科医生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响儿科医生最佳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小儿心理的忽视 [6]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儿科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卫生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要从患儿本身疾病、环境、心理状况几方面综合考虑,找出发病原因,以防漏诊和误诊,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亚松.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0.

    2 egger hl,coostello ej,erkanli a.somatic complains and psyˉ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descents:stomach aches,musculoskeleˉtal pains,and headaches.j am acad child aclolesc psychiatry,1999,38(7):852-860.

    3 裴竹英,包新华,秦炯.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3-265.

    4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儿科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与早期干预的初步探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6):380-382.

临床心理学第5篇

社会在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模式的改变,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1] 。这种医学模式从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研究人体与疾病,既重视生物因素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又重视患儿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把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医疗发展的进步、传染病防治的加强、儿童保健的日益完善,儿科临床中疑难疾病和大病重病逐渐减少,相反由于人类竞争意识的加强,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却逐渐增多。在医疗实践中心理科学越来越重要。由于人们对心理知识的缺乏和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足,使儿科门诊中那些心理问题儿童往往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医疗的需求,儿科医生应该及时接受现代医学模式的训练、随时了解医学动态和病人就医的流向与心态,正确区分儿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最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儿童和家长对心理卫生知识理解的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自制了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0份;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市内两所小学六年级学生及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年龄11~13岁290人(64.2%),14~17岁162人(35.8%),平均年龄13.32岁,男生215人(47.6%),女生237人(52.4%),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2份。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他们多数不知道本地区有心理咨询门诊;出现心理问题,大多数愿意通过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解决,仅有少数人愿意到儿科门诊治疗;大多数的家长都曾阅读过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文章,而且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儿童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带孩子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少知道他们的所在地有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当孩子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还是愿到当地医院的儿科寻求帮助;由于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不能鉴别出躯体症状和躯体疾病,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症状时,总是被当着躯体疾病就诊于儿科门诊。

为什么心理问题常常被误认为躯体疾病呢?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引起了躯体反应,这种反应表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相应部位的症状,即内在心理问题以躯体功能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出现相应的躯体症状 [2] 。

现今,为什么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了呢?资料表明,我国3~15岁的孩子中,5%~15%存在着心理疾病,在校的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约25%~30%,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父母心理错位引发的,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要在本科以上水平,他们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水平、性格情绪特点及心理发育年龄特征,对孩子提出的期望与要求过高,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给儿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若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久久得不到缓解,慢慢地就会出现诸多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表现为三种形式。

3.1 情绪表现 如恐惧、焦虑、沮丧、抑郁、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例1,女,7岁,因纳差、呕吐2个月余来诊。患儿2个多月来不思饮食,反复腹痛,有时呕吐,就诊多次,予消炎开胃止吐解痉等药治疗无效,钡餐透视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病变。详问病史,患儿发病均在晨起刷 牙或早饭时,双休日或节假日症状消失,诊断为学校恐怖症。嘱家长停止喂药,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心理因素,要求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上学的兴趣。病情分析:该儿出现症状的时间均在早晨即将上学的时候,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上学的行为,是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转化为机体的不适即腹痛、呕吐等症状表现出来,药物治疗无效,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进行心理治疗,家长和学校相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的念头,增加其在学校生活的乐趣,随着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症状也就自行消失了。

3.2 行为表现 如离群独处,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等。

3.3 生理表现 以拒绝上学和拒绝考试为主要表现的学校恐怖症、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焦虑症,在临床上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尿急、尿频,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头痛,晕厥,叹气,腹痛,早醒,入睡困难,耳鸣,瘫痪,抽搐等;以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忧郁症和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分离性焦虑。例2,女,13岁,因哮喘发作住院。患儿哮喘发作3天,多次就医,门诊予数种药物解痉平喘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清晰,呼吸深慢、胸廓起伏明显,随着呼吸弯腰伸颈。体格检查无紫绀及鼻扇,肺部听诊无哮鸣音。详细追问病史,平时学习成绩好,父亲刚去世不久,原与父亲比较亲近,生活上依赖性较强。3天前因考试成绩不佳被母亲责骂后当即呼吸加快,继而哮喘样发作,入睡后消失。入院诊断癔病。在母亲的参与下给予暗示治疗,配合心理疏导,症状很快消失。观察1天,未再发作,次日出院。病情分析:该儿平时比较依赖父亲,父亲的去世对其打击较大,当其还未从痛苦中走出时,又因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受到母亲的批评,自觉委屈,感到无助,气郁胸中,遂利用自我精神防御机制中的转化机制将精神上的痛苦躯体化,以哮喘样发作形式来解除自己的内心苦恼,以此引起母亲的关注,求得母亲的原谅。例3,女,4岁,反复咳嗽半年余,曾多处就医,先后服过中西药,收效甚微。体格检查除咽部稍充血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胸片提示肺纹理稍增多。仔细询问病史,咳嗽实为清嗓动作,入睡后消失,诊断发声抽动。予以镇静止咳治疗。1周后复诊,症状消失。病情分析:该儿病程半年,久治未愈,患儿伴着药物生活了半年。该病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引起咽喉部不适和咳嗽,病愈后在大脑皮层形成了惰性兴奋灶而反复出现抽动动作 [5] 。因咳嗽不愈,家长焦急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孩子,使症状得以强化并延续,经镇静药治疗使症状暂时得到缓解,焦急的家人看到了希望,喜悦的心情影响了患儿,使其注意力转移,心理紧张因素解除,症状得以控制而消失。这一过程也是家长在不经意中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治疗。以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为主的孩子常被当作任性、调皮、不听话和坏孩子;以生理表现为主的躯体症状出现后和家庭环境的不良,临床表现多样化 [3] 。这些由心理问题导致躯体症状的儿童到专科就诊或咨询的比率较低 [4] ,家长会把孩子带到医院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临床医生缺乏心理学知识,在询问病情时往往就会只考虑躯体疾病而忽视对心理因素的追究,只做躯体检查不做心理检查,在进行疾病诊断时考虑的是病理因素,很少能把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联系起来,这些相应的躯体症状常常会被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如心脏病、哮喘、咽炎、胃肠炎、尿路感染、脑炎等疾病,做各种检查,服许多药物。只有当孩子的症状久治不愈时,医生才会建议进行心理咨询,造成了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化,对儿科医生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影响儿科医生最佳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小儿心理的忽视 [6]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临床儿科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卫生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在疾病的诊断中要从患儿本身疾病、环境、心理状况几方面综合考虑,找出发病原因,以防漏诊和误诊,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亚松.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0.

2 egger hl,coostello ej,erkanli a.somatic complains and psyˉchopathology in children and addescents:stomach aches,musculoskeleˉtal pains,and headaches.j am acad child aclolesc psychiatry,1999,38(7):852-860.

3 裴竹英,包新华,秦炯.儿童心因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3-265.

4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儿科患儿心理健康状况与早期干预的初步探讨.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6):380-382.

临床心理学第6篇

1.1基本资料

1.1.1病例资料

选择作者所在医院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所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从1号到68号对患者进行排序,并按单双号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各3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51岁,病程从1年到20年不等,平均7年,部分患者合并有高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52岁,病程从1年到19年不等,平均6年,同样有部分患者合并有高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均无较大差异,不论是心绞痛类型及分级、基础心脏病变还是体重、性别以及年龄等均具有可比性。

1.1.2诊断标准

本文根据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所提出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所有确诊患者均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表现,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压榨样难受,胸闷;第二,通过静息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ST-T改变的现象;第三,静息心电图正常,而动态心电图出现缺血性改变;第四,陈旧性心肌梗塞出现明显心绞痛发作;第五,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予以心绞痛的基础治疗措施,包括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治疗,以及阿斯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应用等。如有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使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要对其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上,进一步对观察组患者予以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4粒,连续服药4周。

1.3主要的治疗观察指标

第一,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心律变化;第二,患者对硝酸甘油的消耗量;第三,患者的心绞痛表现情况;第四,患者的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第五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第六,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表现出的其他不适症状。

1.4治疗效果判定

治疗效果判定主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另一方面是患者的心电图检查

1.4.1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判定

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每天对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仅为治疗前的20%或更低,在相同的活动强度下,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仅为治疗前的20%或更低,即可判定为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每天对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仅为治疗前的21%到50%,在相同的活动强度下,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仅为治疗前的21%到50%,即可判定为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如果每天对硝酸甘油的消耗量没有降到治疗前的50%以下,发作次数也没有降到治疗前的50%以下,甚至是有所恶化,即可判定为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

1.4.2心电图检查治疗效果判定

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静息心电图一切恢复正常,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减少80%以上,即可判定为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相关导联降低的ST段于治疗后回升0.15MV,但未恢复正常或主要导联T波变浅达50%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可判定为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减少<30%,可判定为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对比采用SPSS17.0,用t值进行检验,如果P小于0.05,说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表现治疗结果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来看,观察组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的有26例,有效的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的有17例,有效的11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82.35%,在总的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心电图治疗效果

从心电图统计上来看,观察组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的有21例,有效的10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的有12例,有效的14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76.47%,两组对比同样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心肌缺血缺氧急性加重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如发作性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胸闷、难受、心慌、气短,不敢活动,出汗等。虽然冠脉搭桥或支架置入等方法,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费用较高,需到具备介入治疗条件医院才能进行。

临床心理学第7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3611

国内刊号:43-1214/R

邮发代号:42-1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