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治理科学化(合集7篇)

时间:2023-09-27 16:08:54
社会治理科学化

社会治理科学化第1篇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s to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political quality, is conducive to safeguarding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country's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ulture conducive to the transmission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o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is a long-term project,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university building and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and other means of networking to enhan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意义 途径

Key word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means

作者简介:谈宗凡(1980―),男,湖南城步人,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胡凯(1952―),女,湖南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素养

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环节。理工科大学生具备了稳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素质,也就成为政治上合格的公民,是个体政治成熟的标志。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自身的专业上,缺少了对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的培养,甚至是缺失。因此,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就显得更加迫切了。大学期间的学习,就为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单是通过自然遗传的方式来实现。政治社会化,使政治文化得以传播和继承。它通过传播自身的政治文化,使之渗透到政治个体的态度和人格结构之中,从而实现政治文化的世代延续。政治社会化的文化转移是一个不断继承、创造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生硬的照搬过程。一旦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政治文化朝着有利于新的政治形式的方向发展,将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

大学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机构之一,担负着向学生系统灌输、传播统治阶级政治文化和主流政治思想的政治任务。高校作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重大影响。“教育作为政治的工具,意味着教育要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为具有阶级性的国家政权培养政治人才,为一定的政治目标服务”。占主流的政治思想,是通过教育来传播的;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正是政治权力所需要的人才。理工科大学生也是政治社会化所要影响和改造的对象之一。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不喜欢受约束,甚至有的学生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淡薄,这十分不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因此,高校担负着对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将一定的社会制度所倡导的政治观念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帮助其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健康的政治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参与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履行政治权利和义务。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国家政治发展

“任何社会,为了能存在下去,必须紧密地围绕保持其制度完整的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成员的脑子里。”不同时期的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都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实现。人们在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和指导下,承认和接受了公共权威,养成自觉服从法律的习惯,从而有效地维持着社会的政治秩序。同时,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统治者为了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人们的政治活动,保持政治稳定,维护政治统治地位,刻意向政治个体灌输现行政治制度的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未来将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其政治社会化程度,将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果理工科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政治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有序的国家政治体系和持续的政治发展就无法实现。总之,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于国家社会的政治稳定、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形势政策教育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导作用。当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社会主义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基本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要环节。当前,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感,要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摈弃就事论事、急功近利、流于形式的做法,应增加一些贴近理工科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内容,增加形势政策教育的力度,既解决方向问题,又能解决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辩证理性分析、科学的政治判断和正确的政治行为能力。

其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注意发挥教育者表率作用的感召力,教育者往往有强烈的暗示性,容易引起理工科大学生的模仿。所以,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把政治信仰化作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政治人格感染学生,以自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学生的表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个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加里宁也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正因为这样,所以每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受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

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定倾斜政策,稳定教师队伍。第二,加强教师梯队建设。第三,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

再次,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还必须紧紧跟随科技进步,重视抓好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新改造。学校应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投入,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等设备装备多媒体教室。组织精干的师资队伍与科研单位联合,加快研制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软件。组织多媒体教学培训,提高教师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理论教学的能力。

(二)通过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理工科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理工科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也是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有无、高低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在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优秀的党团员干部又是党团基层组织和大学生群体当中的骨干力量。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必须加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重点培养优秀的理工科大学生党团员干部。

首先,加强早期培养教育。做好高校学生发展党员工作,应该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规律、特点有清醒认识。一方面由于在校学生时间短,流动快,因而决定了高校学生共产党员发展工作必须采取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学生中自觉参加学习马列主义,主动要求听党课和申请入党的人数逐渐增多,高校党组织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早期教育培养工作。在做法上要抓住三个环节。第一,抓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加强对新生进行了解党、热爱党的教育。第二,抓低年级学生骨干队伍形成环节,促进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早期形成。第三,抓好培养对象,落实培养教育措施,并指派联系人。

其次,重视和依靠共青团做好“推优”工作。理工科大学生中团员的比例很高,如果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对团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方面的作用,无疑将大大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发展。

再次,注重高校育人环境的优化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与高校育人环境的优化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是密不可分的。高校育人环境优化了,就能促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对促进党团员保持其先进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党组织要十分重视育人环境的优化工作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三)通过高校网络建设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当前,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高等院校作为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网络也成为当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和先锋的当工科大学生,正处于政治社会化的关键阶段。网络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使得他们借助网络就可以获取丰富的政治信息,学习广泛的政治文化,奠定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导致他们政治价值观混乱,政治责任感淡化,对网络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认识不足,崇尚和推崇网络中的自由主义观念等。因此科学分析网络对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的双重影响,以切实加强高校网络建设,倡导先进政治文化,对加快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网络发展的影响下,要进一步优化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高等院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先进政治文化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二是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三是教育引导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网络法律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政治辨别力和分析能力;四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技术手段管理网络,将不良信息和不规范的网络行为拒之门外;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网络潮流,在推进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创新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教学方式,开拓先进政治文化宣传教育的新局面;六是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的整合,借助网络推进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马凤歧.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2]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王芳.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政治教育对策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5):98-101.

[4]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A].转引自:德育原理[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985,129.

社会治理科学化第2篇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1-0053-07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主导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核心任务。 我国从2005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开启了系统的学科化建设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它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也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统治,即一个阶级对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由“统治”到“治理”绝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是对国家本质的深刻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对国家本质的新概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国家的意志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更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国家的本质不仅是阶级统治,而更应是社会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不仅表现为由少数人对多数人的阶级统治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民主,而且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凝聚起来的共同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繁荣的人民国家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社会治理的力量,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化,不断完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后,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要极大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阶段,这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理论和实践,但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环节、核心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三个要素的一般认识上,应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人民当家做主的合理性,依法治国的正确性上去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党对国家的领导必须面对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人民当家做主必须面对各种西方民主政治的挑战,依法治国方略也必须面对各种民主的挑战等,这些重大课题都急需得到解决。理论学科的产生多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的现时代提出的这些重大历史课题,也正是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建设加以解决。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面临争夺资源、货币战争、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领土争端、反腐败斗争、网络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等。

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和八项斗争的复杂环境,这就需要党和国家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国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抵御各种危险的政治能力、适应新环境的变通能力、联系群众的工作能力,抗击腐败的廉洁从政能力;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能力、金融控制能力、市场活动能力、意识形态斗争能力、解决领土争端能力、反腐败斗争能力、网络管控能力、反民族分裂斗争的能力等等[1]。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仅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政治科学、法律科学、历史科学、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升党和国家社会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二、 由革命、改革到社会治理思想变革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从社会革命、改革开放到国家治理的思想变革中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历史,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19世纪40年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并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大发现”理论,经过多次革命风暴检验并在工人中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工人运动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密切合作,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特别是对“两大发现”系统化的阐述,体现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奠基作用。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是20世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变成了俄国的革命现实。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先后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孟什维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M一步发展。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社会革命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以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成功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等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中产生的许多社会革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的初步探索。

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需要以人类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不是一两个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几代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完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历史时代可以完成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这一实践没有终结,永远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作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发展也就永远是一个过程。

(二)社会改革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产生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改革的思想,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根本性转变。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革思想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没有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列宁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产生归结为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括;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是根据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的理解,又经过十年“”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许多弯路,遇到了巨大困难,急需进行社会改革,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急需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剧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1984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1996年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批获得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的最初尝试。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21世纪,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教训,总结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社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大问题,从而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做出了路径选择。

2004年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作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决定,强调了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最先贯彻了党和国家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战略决策,并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当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和改革开放实践相伴而生逐步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发展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这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社会治理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过程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代化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过去我们也提出过现代化思想,如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却是第一次提出来。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今天我们也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一条新路,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理论,以前以苏联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进行过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但没有成功,这些已有理论和实践还谈不到制度建设上的现代化。而以民主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标榜自己制度的现代化,实质上却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因为这种制度维护着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当然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的自我批判加以解决,通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加以解决。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从未进行过的伟大事业,我国也仅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依据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因此我们在继续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通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过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

三、 现社会治理新境界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

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宗旨,其主要任务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客观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基本理论内容。

(一)“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实现这一共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共识、目标导向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而来。党的十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应停留在这24个字的研究上,因为24个字层次清楚、容易记忆,可以通过弘扬、培育、践行,以期求得不断形成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共识。而作为学科建设还是应把主要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的研究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2007年,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都急需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以解决。

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重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在国家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的研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本质特征有怎样的不同,国家层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而广大人民群众作用又是怎样的。在社会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不同,这种社会价值观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在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价值追求有什么不同。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国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以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表讲话指出: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这就是说,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需要的理论支撑,如哲学智慧,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都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3]。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科化,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研究,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立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即辩证法、唯物论等观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即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比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要具体得多,它是一个现世的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愿景,我们过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过多注重远大理想的研究,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努力,或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实现,当然这些研究是有价值的是必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研究当代人的理想目标和实现路径。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也应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目标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而全面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实现的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因此,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社会批判、理论批判、自我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法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的重要内容。

之,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除了上面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研究之外,其主要研究路径还应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等。

(三)“五位一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内容的构建

党的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要研究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还要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历史尽管不长,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认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根本上规范着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4]。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重点研究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线,如何集中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另外根据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还应适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分别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五大分支学科。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自2005年一级学科建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二级学科为依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初步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系统性、规范性建设仍不够全面深入。新时期、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应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实践为基础,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切入点,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要求为标准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学科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定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路径选择,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以服务于“五位一体”建设为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为分支的学科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庆祥.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的伟大斗争”[N].人民日报, 2004-07-22.

[2]冷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哲学思考[N].人民日报,2015-04-29.

社会治理科学化第3篇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主导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核心任务。 我国从2005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开启了系统的学科化建设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它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也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统治,即一个阶级对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由“统治”到“治理”绝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是对国家本质的深刻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对国家本质的新概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国家的意志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更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国家的本质不仅是阶级统治,而更应是社会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不仅表现为由少数人对多数人的阶级统治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民主专政,而且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凝聚起来的共同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繁荣的人民国家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社会治理的力量,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化,不断完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后,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要极大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阶段,这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理论和实践,但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环节、核心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三个要素的一般认识上,应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人民当家做主的合理性,依法治国的正确性上去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党对国家的领导必须面对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人民当家做主必须面对各种西方民主政治的挑战,依法治国方略也必须面对各种宪政民主的挑战等,这些重大课题都急需得到解决。理论学科的产生多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的现时代提出的这些重大历史课题,也正是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建设加以解决。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面临争夺资源、货币战争、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领土争端、反腐败斗争、网络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等。

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和八项斗争的复杂环境,这就需要党和国家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国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抵御各种危险的政治能力、适应新环境的变通能力、联系群众的工作能力,抗击腐败的廉洁从政能力;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能力、金融控制能力、市场活动能力、意识形态斗争能力、解决领土争端能力、反腐败斗争能力、网络管控能力、反民族分裂斗争的能力等等[1]。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仅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政治科学、法律科学、历史科学、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升党和国家社会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二、 由革命、改革到社会治理思想变革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从社会革命、改革开放到国家治理的思想变革中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历史,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19世纪40年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并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大发现”理论,经过多次革命风暴检验并在工人中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工人运动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密切合作,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特别是对“两大发现”系统化的阐述,体现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奠基作用。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是20世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变成了俄国的革命现实。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先后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孟什维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M一步发展。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社会革命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成功地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毛泽东等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中产生的许多社会革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的初步探索。

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需要以人类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不是一两个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几代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完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历史时代可以完成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这一实践没有终结,永远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作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发展也就永远是一个过程。

(二)社会改革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产生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改革的思想,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根本性转变。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革思想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没有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列宁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产生归结为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括;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是根据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的理解,又经过十年“文革”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许多弯路,遇到了巨大困难,急需进行社会改革,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急需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1984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1996年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批获得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的最初尝试。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江泽民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21世纪,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胡锦涛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教训,总结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社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大问题,从而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做出了路径选择。

2004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作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决定,强调了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最先贯彻了党和国家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战略决策,并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当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和改革开放实践相伴而生逐步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这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社会治理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过程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代化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过去我们也提出过现代化思想,如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却是第一次提出来。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今天我们也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一条新路,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理论,以前以苏联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进行过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但没有成功,这些已有理论和实践还谈不到制度建设上的现代化。而以民主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标榜自己制度的现代化,实质上却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因为这种制度维护着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当然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的自我批判加以解决,通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加以解决。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从未进行过的伟大事业,我国也仅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依据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因此我们在继续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通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过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

三、 ??现社会治理新境界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

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宗旨,其主要任务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客观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基本理论内容。

(一)“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实现这一共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共识、目标导向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而来。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应停留在这24个字的研究上,因为24个字层次清楚、容易记忆,可以通过弘扬、培育、践行,以期求得不断形成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共识。而作为学科建设还是应把主要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的研究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2007年,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都急需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以解决。

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重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在国家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的研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本质特征有怎样的不同,国家层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而广大人民群众作用又是怎样的。在社会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不同,这种社会价值观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在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价值追求有什么不同。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国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表讲话指出: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这就是说,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需要的理论支撑,如哲学智慧,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都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3]。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科化,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研究,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立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即辩证法、唯物论等观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即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比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要具体得多,它是一个现世的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愿景,我们过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过多注重远大理想的研究,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努力,或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实现,当然这些研究是有价值的是必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研究当代人的理想目标和实现路径。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也应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目标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而全面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实现的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因此,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社会批判、理论批判、自我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法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的重要内容。

?之,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除了上面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研究之外,其主要研究路径还应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等。

(三)“五位一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内容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要研究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还要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历史尽管不长,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认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治理科学化第4篇

关键词:提高 社会治理 科学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49-01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当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各种矛盾和挑战。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当前,那坡县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地探索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要将改善民生作为治本之策,继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着力推进社会建设

改善民生既是促进和谐稳定的根本目的,又是实现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从改善民生出发,将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之举、治本之策。因此,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惠民生、促和谐,进一步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当前,那坡县要国家实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努力实现边境乡村“八通”,让边境群众得到“八有”。即促进具备条件的边境村屯和边境哨所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网络、通客运班车、通边贸点。保障边民有基本农田、有安居住房、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有乡(村)卫生院(室)、有清洁能源设施、有农贸市场和边贸设施体系、有稳定增收产业、有基本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持续巩固产业发展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守土固边建设。通过重点加强沿边乡村发展后劲,以及着重解决边境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使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求医难、住房难、上学难、增收难等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性扭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二、要将化解矛盾作为切入重点,着力维护群众权益

化解矛盾是促进和谐稳定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从化解矛盾入手,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那坡县认真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切实健全完善综治维稳长效机制,先后建立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经常性排查化解、书记定期接访、包案处访等制度,并积极开展政法干警大下访、纠纷隐患大排查、“三级联动”大调解等活动,及时调处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今后,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力度,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和改进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群众、沟通网民等制度,妥善处理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矛盾冲突。当前,尤其要切实强化各级综治维稳中心以及群众工作部(站、组)的职能作用,拓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着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涉军、企业改制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

三、要将优化服务作为基本取向,着力创新治理理念

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既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在,也是现代管理的根本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从优化服务着眼,牢固树立以群众至上、服务优先为主导的科学管理理念。近年来那坡县在改进管理、优化服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效能明显提速;积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重要部门行风评议等活动,促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重要职能部门、窗口单位作风更扎实、服务更高效、管理更便民,极大地增强了社会管理实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更加注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管理更多地体现为服务,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转变方式,变就管理而管理为围绕服务抓管理,使社会管理的措施、方法走向法制化、体现人性化,不断提高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实效性。进一步转变作风,着力破除、衙门习气,摒弃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学会放下身段、放低姿态,换位思考、平等待人,以优良作风和优质服务赢得群众依赖和支持,真正让人民群众主动配合治理、积极参与治理。

四、要将前移关口作为工作重心,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基层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基在基层,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始终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在强基层夯基础中落实。近年来,那坡县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以保障经费投入和强化能力建设为推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围绕扩大基层党建覆盖面,切实抓好“两新”组织和村级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两新”组织、社区等重要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同时,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民生促发展”等主题活动,较好促进基层工作深入推进。今后,要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基层,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层,切实强化基层管理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确保管理延伸到基层单位,服务落实到基层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矛盾化解在基层前端,为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要加强平安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以“百里边关创平安”为重点,扎实地推进平安边关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水平,不断丰富平安创建形势和内容,延伸基层平安创建层次,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以基层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路线的方针,深入开展平安那坡建设,提升平安那坡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要坚持做到专项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治枪缉爆,“扫黄打非”、禁毒禁赌、整治非法集资问题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暗访督查,开展边防乡镇和治安复杂场所、部位等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培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在县城中心区各学校路段,要有民警在校门口维持秩序,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六、要加强法治建设,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宣传政法综治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提升公众安全感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政法机关开展法律讲座进校园、进单位的活动。各乡镇、各单位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加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扎实推进了社会治理法律制度和政策建设,综治部门制定《法治那坡建设实施纲要》、《法治那坡建设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法治那坡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各级政府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对社会治理法律法规政策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 “法律六进”(即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社会治理科学化第5篇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34-02

一、前言

自1997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理工科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如何。既关系到他们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也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进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运行的重大问题。

本次调研样本主要来自湘西吉首大学两校区(吉首校区、张家界校区)7个理工科学院的全日制理工科在校本科学生。共发放问卷680份,其中吉首校区590份,张家界校区90份。两个校区一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80份。回收的问卷经过仔细、严格的检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最后共保留有效问卷642份,问卷有效率为94.41%。同时结合抽样访谈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湘西吉首大学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析。

二、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结果来看。湘西吉首大学绝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予以认真对待,加以正确引导。

1.政治理论学习不积极

通过调研发现,不管是高年级的还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感兴趣,有个人的专业学习规划。学习特别努力,学习成绩也不差。但对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强,到课率普遍不高。或是人在心不在,有的同学是在老师点名的情况下被动呆在教室,这样课堂秩序也不太理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发短信。看与上课无关的书籍甚至打瞌睡等等厌学情绪。这有各方面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通过调查以及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一方面是对老师上课的方式不感兴趣,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政治认知不完整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识不完整,一知半解,在认识层面上存在片面或模糊的现象,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政治生活感到不解。他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既跟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有关,又与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有关,当然,主要还是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慢慢的趋向于功利化。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他们往往从自己的实际感受去评判和思考,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和理解,而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表现比较冷淡。因此,他们的政治认知非常直观。虽然他们的政治认知总体方向是对的,但在认识深度上有待加强,甚至在政治认知上存在模糊观念或错误的认识,这不得不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政治参与具有盲目性

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当前,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方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在政治参与意识上不清晰,另一方面,在政治参与行为上责任感不强,缺乏理性。随波逐流的现象比较多,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把握。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政治参与主体意识比较强烈,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同外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班上同学谈论社会热点,关注国际社会的动态,政治热情表现的相当强烈,但有的参与行为缺乏一贯性。

理工科大学生虽然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也基本正确,也有一定的政治参与能力。但实际上政治参与行为投入不多,在现实生活中甚至还会出现与认知相反的行为。比如:在调查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反映非常强烈,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又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腐败意识,如果通过行贿能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表示可能会或肯定会行贿。

三、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他们自身政治认知和自我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高校教育环境变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政治认知能力和自我认识水平的影响

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主要是对现有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规范的认同能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理工科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他们的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由政治认知能力因素所形成的对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规范的印象和观点,是大学生借以形成政治情感体验并产生一定政治意向的基础。理工科大学自身的政治认知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对其政治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政治体系传播政治文化,与大学生自身的条件有着紧密的关系,换言之,广大学生在接受一种政治文化时只有具备接受某种政治文化观念的能力。政治社会化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如果大学生主体不具备相应的政治认知能力、评估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的话。政治体系所传播的政治文化就会失去自身的效应,达不到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滞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进行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地方。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方面不够,与学生的交流太少,尤其是平等交流,所以广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大多没有被掌握,存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被忽视的现象。很多的高等院校仍然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注重单向灌输和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只有受教育者内化了政治教育的内容时才是真正完成政治教育的事实,单方面的强制灌输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受教育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弱化了政治教育的功能,削弱了其效果。所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没有与时代内容同步,说服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和现实结合起来,

理论没有联系实际。学生没有认识到教育的实际意义。因此,学生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情感和信念,进而不能将教育内容外化为行为。

第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并不断冲击人的思想观念,社会上产生了某些淡化政治教育的错误观念,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政治教育过程中角色的扮演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角色失误的情况。严重地阻碍了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教育者不仅指高等学校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也包括那些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很大。教育者所具有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往往会无形而持久地影响着他们的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总是通过相互关系而从事社会活动的。在这里。个体活动不但受着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首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思想最积极、活跃、敏感的一个群体,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以各种最新的形式和手段获取他们所需的社会信息,用自己的思维论释社会信息,体验社会环境。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很大,其中有积极向上的正面信息,也有一些消极负面信息,这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对家庭和学校的正面的教育有抵消的作用。尤其是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突出。这些现象得不到解决就会消解大学生政治认同,弱化大学生政治信念。大学生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们对这些不良现象恨之入骨,希望能很好的解决。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并渗透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却被动延缓,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过程漫长,盛行,某些政府的行政行为相对滞后,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存在许多困惑,政治权力在不能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弱点在转型中被部分政治权力利用,某些政治权力对经济活动进行非正常渗透,对党的领导理念和政治权力的人民性构成挑战,法律的权威被其损害;平均主义的打破产生新的物质利益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少数腐败分子和钻改革中法律空子的暴发户使社会贫富差距非正常扩大,有失社会公平,没有实现理想中的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构建带来负效应,发达的民主和现实的民主存在很大差距,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好感不强,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彻底性产生怀疑。上述现象不只发生于社会层面,社会转型矛盾在大学生群体里体现明显,比如,都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有的同学上学时有父母开小车送行,而有的却连旅途的路费都是通过借贷来支付。有的学生有父母所给的上万元的零花钱,而有的却要申请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大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疑问,现实困惑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信念。

4.高校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市场国际化。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逐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高等教育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要与世界进行全面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世界高等教育资源来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从而提高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创新。促进国际的互相交流与理解,另一方也使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价值判断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对大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会使一些免疫能力弱的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产生倾斜、偏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念。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如何使广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成为合格的政治人。是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浦,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2

[2]王芳,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政治教育对策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06)

[3]薛其林,伍春晖,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3,(02)

(4]张首宏,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J],泰安师专学报,2000,17:(02)

社会治理科学化第6篇

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优良的企业文化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都是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企业层面的控制内容,这三者存在紧密相连的因果关系,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后两者的基础和前提,优良的企业文化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结果,而前两者更是实施好第三者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就这三者的构建及其关系展开论述。

一、如何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基本规范中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1.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2.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3.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4.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5.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如上所述,企业只有建立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造就出优秀的高管团队和先进的管理制度,依法经营,履行好促进就业、保护员工权益和其他社会责任,高管带头垂范作用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才能有助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二、如何构建优良的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基本规范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1.企业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企业应当培育体现企业特色的发展愿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和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应当重视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平等对待被并购方的员工,促进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

3.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总结优良传统,挖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使其构成员工行为守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4.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企业应当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确保全体员工共同遵守。

5.企业文化建设应当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员工行为方式,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熏陶,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修养和内在素质。

如上所述,企业高管在构建企业文化中起主导和垂范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及机构设置,是难以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的。而优良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所有团队和员工关注到企业的诚信和长远发展,关注到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关注到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因此,没有优良的企业文化是难以保障企业能履行社会责任的。

三、企业如何尽到社会责任

所谓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

1.企业至少应当关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下列风险: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如上所述,不能很好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往往都是致命的,企业必须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三鹿毒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最深刻的教训。事件回放,从2008年6月28日兰州医院收治首个毒奶粉患儿,到2008年12月23日三鹿集团因毒奶粉事件被宣告破产,不到半年时间,三鹿集团遭受灭顶之灾,同时事件还造成6名婴儿死亡,逾30万名儿童患病的恶果。董事长田文华和另外1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毒奶粉事件,我们发现其内部控制存在很大的缺陷:①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看,董事长田文华从1987年开始担任三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到2008年9月17日被刑拘,任职长达21年,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失效。②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看,该公司对购进原料奶疏于管理,没有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③从企业文化方面看,该公司在2007年就接到消费者反映奶粉质量的投诉,直到毒奶粉事件被曝光,没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说明该公司在企业文化环境控制中存在严重缺陷……

所以,企业应当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切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

2.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1)加强安全生产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企业应当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健全检查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不得随意降低保障标准和要求。

企业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重视岗位培训,对于特殊岗位实行资格认证制度。企业应当加强生产设备的经常性维护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应当规范生产流程,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

企业应当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售后发现存在严重质量缺陷、隐患的产品,应当及时召回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缺陷、隐患产品的社会危害。企业应当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3)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制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积极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企业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4)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企业应当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贯彻人力资源政策,保护员工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保持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积极促进充分就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应当避免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批量辞退员工,增加社会负担。

如上所述,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与履行其他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员工就业与权益得到保护,员工满意度提高,会较好地执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较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会促使员工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在企业高管的带领下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社会治理科学化第7篇

【关键词】复杂性治理;工程学范型;多元化;机制

社会发展伴随着复杂性同步进行,与此同时还兼具多样性和风险性,进而促使我国社会治理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社会治理逐步上升至公共管理层面。社会治理现代化包含以下方面内容:理论现代化、技术现代化、手段现代化,上述方面体现出工程学范式,这足以说明社会治理存在复杂性,同时具有社会工程学属性。文章中通过多个学科形成研究框架,以工程学范型与多元化机制形式展开。

一、社会复杂治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针对社会复杂治理来说,主要是借助复杂性科学,还有工程学科知识,通过多学科相结合方法进行社会治理,利用模式、逻辑、机制、对策等,围绕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揭示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性。从社会治理存在的影响因素着手,对社会治理进行优化设计,创新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完善路径和模式,继而促使社会治理结构逐步优化,最终形成系统化治理。社会复杂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避免以往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进社会复杂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投入,减少社会治理动荡。

社会复杂治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将较为复杂社会现象,或是相对繁琐社会事务,逐步清晰化,寻求较为稳定的因素,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实施优化治理。从理论层面分析,重视社会治理结构,还有规则系统建构及演化,形成社会秩序;而在信息层面,主要是以下述方面为基础:信息、复杂网络、计算机科学,借助工程科学,还有复杂系统,对社会进行治理。复杂理论及社会治理,两者之间存在内容上的契合度,是极为关键的治理基础理论。

二、工程学范型具体阐述

(一)工程学维度和要求

所谓社会复杂治理,就好比管理活动一样,属于科学又归属于艺术,而工程学范型属于艺术展现一种形式。社会复杂治理,具有科学性,是复杂性的治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还有科学研究方法;社会复杂治理还具有艺术性,从某种层面来说具有治理的实践性,同时兼具创新性,治理行为属于实践活动,归属工程社会实践体系,这其中关系到很多系统工程复杂性。

社会治理理论,还有社会治理实践显示,社会治理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主体、机制、方式及流程等等,需要多种主体共同完成,与此同时还需要借助多种机制和流程,继而实现治理目标,涉及到多方面的工程性课题,如物理、信息、机制等,必须要实际情况实际分析,需要因地制宜开展治理活动,进行治理设计。由于社会治理包含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社会治理科学性的应用往往是不够的,以往的社会理论通常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个阶段,对于社会复杂治理必须给予新的内涵,借助社会工程学进行治理,设计相对科学的治理机制,优化相对应的流程与平台,应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良好的治疗效果,属于实践的客观要求。就社会社会治理核心来说,其复杂性主要体现社会治理决策,还有相关的治理机制及行动,与此同时,还包含和环境间的复杂因果关系。

(二)社会治理工程学范型

针对社会治理工程学范型来说,通常治理施以科学性为主体,内在规律是研究对象,综合应用以下学科:复杂性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等,选取上述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同时应用逻辑性,阐述社会治理特点,揭示社会治理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实施有效的规划,包括社会活动、事务、组织等等,设计社会治理流程,优化设计机制,从而促使社会治理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继而推动公众及公共利益同时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主要涵盖以下方面内容:社会系统构建、社会治理诊断、社会治理协同、社会危机监测等等。

社会治理工程学范式,属于社会复杂治理一种实现手段,是具体要求及体现,主要特质涵盖以下方面:第一,突出上述学科理论与方法:复杂性科学、公共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等等,重视多学科理论支持;第二,突出治理工具,尤其是系统动力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等,上述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有效应用,针对社会治理体系来说,注重规划设计,还应关注实施与控制,强调技术支持;第三,突出治理主体,主要是以政府、人和社会组织为主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社会治理需要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第四,在社会治理过程这么贵,重点突出以下方面之间的关联性:经济、政治、文化及环境等,彰显复杂作用,社会治理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同时还需要社会的密切配合。

从上述理论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基于现实情况,还是于理论系统支撑,给予社会治理工程学范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多学科交叉的一种体现,促使社会科学犹同工程学科,从而由理论层面过度到技术,具有完整思想范式。针对社会治理工程学范式而言,它不能与社会工程混为一谈,其自身具有特殊性,更关注工程与社会方法的有机融合。

三、结语

总体来说,社会治理复杂性是当前社会治理的主体方向,伴随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社会治理主要是以工程学范式来实现,并且呈现形式及表现方式。文章简述了社会复杂治理的重要性,并从工程学范式及多元化实现机制层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参考文献:

[1]范如国.复杂性治理:工程学范型与多元化实现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

[2]张新文.典型治理与项目治理:地方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探究[J].社会科学,2015(12).

[3]杜英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复杂性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