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主义文化(合集7篇)

时间:2022-02-17 07:51:05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第1篇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有其时代的特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价值观也具有历史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任何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有其民族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需要的基础上的。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化,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永远会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价值观,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社会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表现出超越民族性的一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的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集中的概括和表述。这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我们都能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找到它们的理论渊源。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和谐无疑是社会主义国家层面最核心的价值观。因为其他两个方面,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表述我们建立的和谐国家和社会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如果说富强、民主、文明等价值理念是世界上多数文化都崇尚的价值的话,那么“和谐”的价值理念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在价值观领域做出的独特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和合”文化。中国人历来注重和谐,讲究“和而不同”。“和”是指不同事物通过相互补充,实现事物整体上的和谐,“同”则是指事物片面的绝对的雷同,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和而不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辩证法,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运用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而且还可以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和交往提供一种重要的方法。中国古人眼中的和谐社会,是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个层面的和谐社会。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传统道家主张,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追求人道和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想。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道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墨子主张“兼爱”,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人道和谐的价值观。“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历来被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同时“,和谐”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体现应该是公平与正义。这是因为,只有社会倡导公平与正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才不是抽象的,也只有在公正的前提下,自由和平等的观念才会得到最终实现。另一方面,法治是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是在战胜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更加具有优越性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这一社会制度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同样深深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断探索一个公平正义社会的建立。历代封建王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爆发,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农民深受封建地主的压迫,农民阶级痛恨不公正的社会遭遇,憧憬一个“均贫富”的理想社会。中国传统社会主张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朴素思想,尽管带有非常深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历史的局限性,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古人追求人人平等的价值理想。从《礼记》的大同理想到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大同社会”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立一个公正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历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主要思想来源。比如,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主义价值观,在国家和个人面前,历来主张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个体对国家民族命运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诚信看作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基本准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强调“诚”的思想,“思诚者,人之道也”,将诚信视为君子必备的品行,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诚信也是开明的封建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民无信不立”,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才能做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是对它的提炼和升华。

二、增强文化和价值观自信,需要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精华

在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价值观曾经有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它是随着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而不断形成的。作为反对封建社会的思想武器,它所倡导的平等、自由、博爱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严格的封建等级制价值观的超越。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社会以往所形成的一切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一方面,体现在它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使得它的实现不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有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是因为这种社会理念以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根本特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自由、公平、人权等价值观念,已经不再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切实可以实现的制度根基和保障。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任何一种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民族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需要的基础上的。所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也体现在它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是建立在中华民族辉煌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正如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增强核心价值观自信,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民族的“根”和“魂”。我们的价值观的自信,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坚持的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我们的价值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从未间断,它所创造的深厚的文化传统,一方面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另一方面也为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来源。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价值观自信来自于文化自信,今天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坚持价值观自信,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前面所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世界贡献了许多具有当代意义的价值观。今天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一定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可以引领世界主流趋势,融入整个世界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和谐”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在价值观领域做出的独特贡献。“和谐”不仅为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在当代,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是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一种价值理念。西方社会讲人权,但在西方的话语语境中,人权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去理解,所以在维护个人人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的相互冲突甚至是战争。“‘和谐’则是一个能够超越西方‘人权’概念的更加上位的价值理念。”[2]80和谐的社会理念尊重个人人权,但也规范人们的权利诉求,从而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谐”的传统价值观,今天还可以运用到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之中,可以成为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国际舆论的总体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立足当代,提高文化软实力,坚持价值观自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增强对外话语的公信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需要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当今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思潮和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社会思潮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在思想领域的集中反映。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应该说,目前我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一些反动的社会思潮也传入中国。这些错误的思潮,虽然在形式和思想内容上不尽相同,但都是以反马克思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如何正确引领多样化的思潮,尤其是如何有效反对错误的反动的思潮,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的根本标准。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价值方向引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一方面,要立足当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批判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另一方面,也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态度坚决地反对的倾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文化观念上的西强我弱的现实,中国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历史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成功抵制西方社会的和平演变,最终走向了解体。今天,吸取苏联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和而不同”的精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是,对于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把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特别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看作是永恒的“普世价值”,则是我们应该根本反对的[3]。“普世价值”论的本质是当代西方话语霸权及其价值渗透方式的表达,其真正目的是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破坏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价值观可以说是“普世”的,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观。所以,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界限,化解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文化第2篇

1.初步形成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国情创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1)提出了“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精神文明的内涵进行了精确地阐述,“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同时,他也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2)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明确指出当前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就是培育“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钻研、吸收、融化、发展”八字方针。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2.正式形成阶段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1)初步界定了先进文化的内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这一内涵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他认为,我们所建设的文化,它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且核心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列主义;它的最终目标必须是培养现代化“四有”新人;它的时代品格必须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它的时代特征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还提出了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揭示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文化在国家整体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出发,阐述了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国家建设、民族建设及社会主义建设间的关系。(3)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3]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要阐述,对于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4)指明了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源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保证发展的先进性,同样,文化创新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至此,中国几代领导人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艰苦探索,正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3.发展完善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1)提出“和谐文化”的概念。“和谐文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基础提出来的。这也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把和谐精神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2)强调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指出,“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4]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而且要敢于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3)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信息技术时代的迅速推进,造成了网络的普及,进而促成了网络文化的出现。它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精神上的各种需求,但也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要特别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4)要求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总之,在新时期提出的文化观念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更是对其的一种伟大创新和实践探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1.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一切成绩的关键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列主义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这也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党的第十八报告大会指出:文化建设必须大幅度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使当前社会更加和谐文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只有正确认识到指导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方向和评判一切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理解为什么整个思想体系的灵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要认识到,“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文化”的构建不仅能使民心聚拢,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泉源。

2.以服务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和使命要求我们必须要把服务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力求文化的不断丰富,努力满足人民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文化的内在品质,从根本上进行创造革新,这样才能创作出更美好更精华的文化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务必要牢记,文化建设旨在服务群众,所以只有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关乎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福祉,不仅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这个中国梦的需要。

3.正确把握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的创新就是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并加以吸收和改进,创造出符合时展的先进文化。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不断创新才取得了伟大的成果。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完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吸纳旧社会传承下来的全部优秀文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必须符合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创造出适合国情的新文化。

4.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第3篇

在当前的中国农村,传统的田园牧歌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变得无比脆弱,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出于利益目的向着城市进发,原本相对固定的熟人交际圈由于流动人动面积的增大逐步面临解体的尴尬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增进人和人之间的交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群众文化活动则提供了一个连接的纽带和桥梁,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轻松化休闲化,为促进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十分便捷的平台。实际上,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人们都需要基于群体构建下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思路。当我们从传统社会的低效率生产模式转向工业化大发展甚至是后工业的高效生产模式时,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基于娱乐以及交流的框架对于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全社会和谐稳定进步的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对于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娱乐和交流进行满足,对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基于文化价值体现的群众文化含义探索

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当中,文化建设构建下所代表的层次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是基于当前社会对政治以及经济构建下的一种集中反映,是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下的更高追求。一个社会进行的文化主导就是对这个社会文化进行支配和领导的行为,从宏观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策略的构建。在当前,我国的群众文化主导地位是通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以体现的,也就是说,基于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引导着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来源。这种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成分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构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框架下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中国梦构建下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念。上述这些理论和观念支撑着我们国家的政治精神,也是对我国特色的文化支柱发展的指导依据。同时,正是上述精神支柱能够保证我国有能力也有勇气兼收并蓄,在多元价值理念以及多元文化进行发展的前提下坚守本心,不轻易被外力所左右的支撑所在。运用群众文化这一有力武器可以使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引领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对全社会共同发展的思想基础进行充分的维护,这已经是当前社会各界的共识。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灵魂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意识形态上的灵魂之所在,这种价值观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全国人民所接受和掌握。但是如果使用传统原始的方式进行强行灌输和教化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毕竟,离群众越遥远,这种主体思想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就越浅薄。但是群众文化则可以充分的扬长避短,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使得复杂而又严肃沉重的话题通过轻松有效的方式进行充分普及,策略性的利用群众文化参与人数众多、方式活泼不死板以及参与者身心愉悦的特点进行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构建,寓教于乐,把主体思想和主导文化利用最高效有序的方式武装给人民群众,使其深深的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群众文化相对于主导文化来说,就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平台作用。

3结论

社会主义文化第4篇

——民进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问题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精神的家园。党的__以来,全国上下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因其性质地位和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光荣使命。

社会服务是派的重要社会职能,是派参与社会实践、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民进是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当前形势下,如何能更好地服务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民进的界别特点,发挥文化人才众多、智力密集的优势;需要我们创新服务机制、服务理论和服务手段;需要我们抓住服务的重点,突破服务的难点,合理安排、规划,科学组织实施,使服务工作务实、高效。

一、坚持推进方向、明确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民进章程》也明确规定: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出版事业为本会的基本任务之一。

我们所有的文化服务工作都不能偏离这个总的指导方针。

二、健全服务机制、创新理论形式

(一)健全文化服务机制

社会服务是派的重要职能,它的外延很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服务的方方面面。随着“文化强国”口号的提出,为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原有的服务机制在现阶段已相对滞后,应做出适当的调整,保障在文化服务方面有所侧重。在人员配备、活动安排、经费补充、理论培训上加大力度和拓宽深度、广度。各地市级党派组织可设立单独的文化服务部门,研究每一年的服务方向、制定服务计划、评估服务效果,并列入年度考核内容;整合会内资源,各基层组织加强横向联系,实现资源集聚,优势互补,联合开展服务;推进载体建设,可成立文化讲师团、文化服务队等服务机构,落实服务活动,建立长效的服务平台;探索加强会内文化建设机制,活跃各项文化活动,创造文化氛围,提高会员文化素质,为文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诗、书、画、咏、舞等联谊会是个很好的文化建设平台,以铜陵民进为例,自成立诗书画咏联谊会以来,吸收了各项文化艺术专长的会员,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在交流中开发了会员的文化热情,在联谊中文化素质得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同时,在活动中也吸引和带动了大部分会员参与其中,增强了会内活力,提升了党派形象。

(二)创新文化服务理论

理论创新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根据民进的党派特点,根据国际、国内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文化发展的走向、趋势,同时针对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背景,创造出符合实际的文化服务理论,并以此指导文化服务实践。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是理论创新的两个重要原则。目前,世界多极化发展,文化和价值观念多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碰撞,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我们如何能做到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壮大自己。如何能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同时又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都给我们的文化服务理论提出研究的课题。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我们要做到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民族众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在不同的地区,文化服务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放程度高,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民族精神的培育应是文化建设和服务的重点;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不高,医疗、卫生、科技等各项服务都很重要,文化服务的重点应放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些民族地区,有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信仰,需要我们充分尊重他们的文化习惯,采取审慎的态度,提供文化服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求同存异,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因此,因地制宜的创新服务理论是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理论,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服务实践。

(三)创新文化服务手段

民进会内文化人才众多,专业化程度高,文化服务工作一直以来开展的很好。传统的文化服务形式有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多采用培训、演出、送教、书写春联、捐赠图书等服务形式,这些都可继续保持,并不断深化。在原有基础上,可针对现代社会发展新特点,出现的新兴行业,新的社会人群,创新服务手段。

如农民工这一群体,在文化服务上所受关注就较少。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脱离了乡村,进城务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基本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精神相对贫乏,心理上也没有归属感,很多靠打牌打发无聊时光。针对他们,我们可“文化进工棚”,为他们搭建图书馆、活动室等文化平台,帮助组织农民工乐队、合唱团,培训相关人员等,提升这一群体的文化素质。

再如待业大学生这一群体,经过多年的积压,很多毕业待岗的大学生,除少部分自主创业之外,有很多应聘从事各种临时性的工作,背负沉重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还有一些 公司的白领,他们普遍有很深的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大,同事之间人际关系冷漠。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群体,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提供怎样的服务,是值得研究的。

在新兴行业,如文化策划、创意行业,数字出版,动漫产业等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根据民进的文化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行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或是会员本身就可从事这些行业。

创新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创新,我们只有不断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把握问题的本质,建全机制、更新手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的职能。

三、保持优势项目、突破薄弱环节

民进因其界别特点,在文化建设和服务领域优势明显,各种文化服务工作在人才上、智力上、项目上都可得到保证,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与以经济类、企业界为主的党派,如民建相比较,民进会员企业界的人才较少,大都是文化教育出版类事业单位工作或管理人员,缺乏经济实力和产业实力,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多会员在各行业内有名气、有水平,但由于没有相关的产业支撑,很难将文化做到产业化、规模化,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需要民进在保持界别性质的基础上,适当吸纳一定数量的企业界人才,特别是文化类非公企业的负责人,如广告、出版、影视、娱乐、印刷等方面,利用会内人才、智力优势,将成果转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四、立足现实所需、追求务实高效

文化服务是惠及百姓、服务民生的工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把好事办到百姓心坎上。需要我们立足现实,追求实效,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面子和做秀行为。

在服务过程中需认真开展调研,调查服务对象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服务工作。服务过程不能“蜻蜓点水”,走过场、摆样子,需具备“死缠烂打”的精神,确实把事情解决透。

社会主义文化第5篇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主要是对人们的思想的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改造,并认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这都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文化思想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本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个任务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完成的。其次,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后发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回答,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上,“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对“阶级斗争为纲”范式的替代,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把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凸显了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上。邓小平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第四,精神文明理论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后发国家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跨越”思想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仅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还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理论在实际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典范。再次,精神文明理论促进了邓小平文化交往思想的形成。国内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国际文化交往,邓小平理论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占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的思想,在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坚持”,[4]从而顺应了民族史融入世界史的全球化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正是其文化交往理论的本质要求。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中,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文化理论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先进文化理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认识。一方面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向多方位、深层次、全领域的纵深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这对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面临新的考验。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和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成为时展的新的要求。“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纲领的出场,总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矛盾的解答”,[5]先进文化理论正是这种解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先进文化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法中看待文化的作用,它突出了先进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于政治的知识导航作用,通过“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主张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9]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邓小平文化交往理论,把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先进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了先进文化理论人民主体的思想,人民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先进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创造性地把文化的先进性赋予重要地位,在让人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在新的实践上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文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贡献。和谐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把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p#分页标题#e#

第一,和谐文化理论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文化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整合,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为和谐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和谐文化理论顺应了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张力。同时,实践和时代问题的出现也急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出新的解答,实现对原有文化理论的突破、发展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和文化的广泛交往,深刻影响国内社会思潮;人们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文化矛盾进入凸显期;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和谐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文化的和谐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和谐文化只是解决文化矛盾的最佳选择,它并不是指一种拒斥矛盾的文化,而是指在其内部的各种文化矛盾得到有效的制衡、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其次,和谐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差异性的统一,人们的各种价值追求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共识不断达成。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就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来引领社会各种思潮、统领各种价值目标、包容多样性,这就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它必然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内在尺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为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1]

社会主义文化第6篇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文化生活的建设步伐却停滞不前。不同地区差异较为明显,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建设来说,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庸俗落后的社会习俗依然残留,民众缺乏精神上的支持,经济上虽然获得了进步,但文化生活停滞不前导致的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滑坡,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文化多样性区域复杂化,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内涵,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也大有不同,文化生活的复杂化加速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加之随着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得到了大幅扩充,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增多,如跳舞、打麻将、上网等,但地域差异依然存在,某些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十分丰富,而某些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群众则较为单一。而且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多以高中和初中为主,极少主动去改变自身的文化生活,要么忙于生计,要么将空闲时间用于休息,精神生活和娱乐活动十分单调,由此也会使得群众的幸福感降低,生活质量无法提升,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基层群众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必然手段,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必须要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让群众取得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进步,逐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措施

(一)加大基层文化设施投入力度,管好用好基础文化设施

基层政府要强化文化责任。首先,乡镇和街道都要提升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认知,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其次,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保养与维护,并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的建设与规划纳入城镇规划的范围和财政预算之内,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此外,对现存的文化宫、图书馆、广场以及公共报刊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给予正常的投入和支持。最后,逐步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完善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捐助、群众自捐或者资源共享等方式购置文化生活所需物品和设施。并对群众进行文化活动满意度调查,明确群众的需求,并根据现有条件尽量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二)规范基层新兴文化娱乐方式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与以往相比数量大幅提升,产生了一些新兴的文化娱乐方式,如广场舞、打陀螺、扭秧歌、等,但是一些新兴文化活动的展开毫无规矩可言,甚至对活动场所周围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如参加广场舞的群众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在早晨或者深夜在居民楼附近大肆放音乐,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干扰,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广场舞活动者与受干扰居民之间的矛盾事件。又如打陀螺活动,既可以活动筋骨,达到健身的作用,又可以作为一种娱乐项目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打陀螺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可能会因不注意而伤害到周围的人,一些陀螺爱好者在过往人群较多的地方打陀螺,对路人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由此可见,一些新兴的文化活动,虽然能给基层群众带来欢乐与乐趣,但是毫无章法可循的状态是不可取的的。这就要求政府和街道以及乡镇对新兴的文化活动进行一定的规范,并制定一些注意事项和活动须知,以保证群众的文化生活能够和谐、愉快地进行。

(三)打造特色文化项目

可由政府牵头,街道和乡镇协助,创办具有当地特色的全民性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在一些民族地区,可以每晚举办民族舞蹈会,期间使用的音响等设备可由政府、街道或者乡镇提供,让大家形成一个习惯性的文化活动,在每天辛劳的工作结束之后,都来小聚一番,既可以沟通群众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特别在遇到一些喜庆的节日,举办活动更能激发节日的氛围,如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

(四)打击不良文化活动,构建良性文化活动圈

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各种活动的质量良莠不齐,必然存在一些不良文化活动。对于有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活动,必须严厉打击。例如,聚众,在很多地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总会有一些打牌、下棋、打麻将之类的活动,但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使得原本纯粹娱乐性的活动变了味,变得不纯洁,一些人因为几块钱的输赢而大打出手,甚至危及性命,这些行为无论怎么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不利的。因此,政府应当倡导健康、正能量的文化活动,对不良文化活动进行规范和改造,或者杜绝该类活动,对于因此引发事端的人群,进行一定的批评教育。此外,政府和街道、乡镇还应对基层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三、结语

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基层群众自身也应当注意到文化活动对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从自身的行为出发,避免参加不良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积极有益的文化活动。在使用文化基础设施时,秉持爱护的态度,不刻意破坏公共基础设施。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和思想觉悟,不受不良文化活动的诱惑。在丰富自身文化活动的同时,充实自我,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单文奇 单位:盐都区龙冈镇文化站

参考文献:

[1]彭龙富.轮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策略[J].中共云南省党委校学报,2015-02-15.

社会主义文化第7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重视文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整个文化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国家性质不同,它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也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文化建设领域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多样性就会失去主导。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抓住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维护文化自身的安全所决定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激荡的局面。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防止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的影响和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而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以上关系,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是由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的需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必须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的迅猛兴起,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出分散性、便捷性和跨国界的特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采取切实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地需要并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包含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和谐文化蕴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第三,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的和谐和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因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蕴涵人与人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理念,主张在劳动平等、社会生活平等的基础上,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因而有助于化解矛盾,最大程度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共识,从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第四,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在自由个性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内在精神上的和谐发展。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习俗。“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形态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就是坚持和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面对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