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合集7篇)

时间:2023-09-27 09:30:29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日语学习模式;日语教学改革

1前言

现在,互联网技术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学生的日语学习模式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日语学习主要是局限在高校日语专业课堂上,学生也是主要依靠教材和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来进行学习。而课外学习资料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图书馆、日语广播、等传统媒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仅在互联网上搜索日语学习资料,甚至会利用网校课程进行学习。不少学生还会参加互联网上的日语学习团体,归属于新的学习群体。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不仅限于pc端,手机等移动端的使用也逐渐增多。互联网已经越来越贴近学生的日常,对学生的学习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2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日语学习模式的影响-对本校日语系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为例

2.1单词背诵学生受访人数45人,其中30人表示常常使用网络相关单词背诵软件进行单词背诵,可见,很多学生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单词学习方式。2.2语法习得学生受访人数45人,其中10人表示使用网络进行日语语法学习。虽然不像单词背诵一样,几乎压倒性地使用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来进行学习,语法习得可以看到学生受到互联网技术地影响相对小。但互联网技术已经为语法习得揭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2.3互动交流学生受访人数45人,其中25人表示会注册使用互联网学习论坛学习日语,在校外的学习社团化开始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

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日语教学改革

通过以上调查,虽然样本局限在一个学校,无法进行大数据化,但仍然不同程度揭示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1)我们可以看到单词的活用互联网和相关软件的比重非常高,但是语法的活用比重还是偏低。这说明,学生的语法习得较少地收到了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影响,还是主要依靠高校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这也说明了,即便现在互联网外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高校课堂教授的优势。高校可以尝试在语法学习当中,在发挥现下高校课堂的优势的同时,积极导入网络课程方式,活用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使用好日语语法相关的网络课程、网络资料。学生仍然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进行语法习得,但可以通过活用网络课程和互联网技术在课堂学习之外进行巩固和扩展学习。让互联网教学和高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积极寻求和校外的互联网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现在,靠以往常见的、学校自行开发的,封闭式网络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互联网开放性信息的特点和潮流,更遑论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学校也无法设立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网络课程运营团队,进行专业化的网络课程软件开发和运营。因此积极活用已有网络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将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可以寻求和沪江网等互联网语言教育先进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多种多样的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方式,把高校的优点和互联网技术的便利和高效结合起来。(3)互联网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社团性和纽带感。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也进行活跃的交流,共有知识和学习方法。新的互联网时代的集群性和社团性的特点,也非常符合当今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习惯。这恰恰是高校教育环节薄弱的地方,在高校日语教育中,老师可以很好地掌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无法实时地把握课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彼此之间的交流。通过活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社团性,引导学生活用互联网进行课下交流,提高课堂外的学习效率,正好可以弥补以往高校教育对课堂外的学习状况鞭长莫及的缺陷。教师可以定期进入相关社团确认学生的活跃度和交流度,进行适当引导,以此来提高课堂外的学习效果。这不仅完善了课堂教育的短板,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4日语精读课程特点与互联网技术在精读课程的运用

日语精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同时从词汇、语法、阅读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打好日语学习基础,是一门日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一般这门课程会从大学第一学年开始开设,往往还会贯穿整个日语教学。首先,通过活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把精读课程划分为网上和网下两种课程形式。精读课程授课内容综合、全面,适当加入互联网课程环节,不仅可以保持高校教室教学的优点,还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和辅助。同时,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实时地确认学生在课下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可以把网络教学活用到课外答疑环节。通过活用互联网技术,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解答过程将会实时的和其他登陆到了互联网教学软件的同学共有起来,因此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引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精读课程学习小组,自发活用互联网教育技术,由学生自己开设网络教室,进行课下的精读课程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活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培养学生自发收集信息、自发学习的能力,打破课堂上教授内容的局限性,让学生连接到互联网上庞大的大数据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这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以社区形式彼此交流的特点,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纽带感,触发学生自己的集群能力,可以使学生互相激发和监督,有助于提高整个精读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最后,高校可以通过活用互联网技术,在学校层面加强和外界的联系。比如,把校内的日语精读课程开放到校外,得到更全面的反馈来进一步完善课程。而且,因为互联网技术突破了空间的局限性,学校可以适当邀请国内外的日语教师以讲座或者发表的形式,给校内精读课程加入更加多样化的缓解。学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课程进行远程听课,或者邀请教师远程进行讲课示范,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软件和技术,保存日语精读课程的上课录像,有助于上课材料的保存和提取。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剧烈变革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应该积极改革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把互联网技术活用到高校教育当中,摸索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崭新的高校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学生新的日语学习模式和日语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蔡蕾.“互联网+”在基础日语课程中的探索及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2).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第2篇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互联网+”如火如荼进行,围绕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创的新型教育教学方式不断的被开发,其核心都是借助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来推动教育教学的前进与发展[1]。基于现今情况,高校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3]。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化的教育思维正在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热点研究问题[4-5]。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将二者相加,而是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下面将围绕着如何在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下,进行互联网化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深入分析。

2.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基于“互联网+”技术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各行业的资源整合的能力[6]。学生运用能力从互联网中得到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加工等处理,变为针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首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对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互联网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直接在互联网和书籍报刊上获得。具体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以及百度等网站进行信息检索。信息获取后,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甄别和处理能力。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繁多,各种类型信息互相混杂,因此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至关重要[7-8]。(2)其次,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网络信息的筛选、整理以及整合等技巧,才能够将复杂和冗余的信息变为能够为自己消化理解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进行信息的甄别与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价值信息提取的能力。(3)最后,培养学生进行信息创新以及再利用的能力。信息创新阶段,是信息分析处理以及加工的最后阶段。学生只有掌握了对信息的创新能力,才真正能够了解知识点的原理以及本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的对学生进行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信息创新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

3.总结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学习 资源共享 交互式学习 传统教育

我国的互联网在线学习始于1994年实施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 1998年,教育部批准4所高校开展高等网络教育,互联网在线学习开始在局部运用。面向中学的网络教育,自1996年首家网校成立,目前全国约百所以上。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个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1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种新生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时间不长,人们对互联网在线学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当前对互联网在线学习的认识有多种观点,目前我们认为互联网在线学习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又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同时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即互联网在线学习是基于Internet开展的一种远程教育,它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远程实时多点、双向交互式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实时传送文本、声音、图像、图形、电子课件和教师板书的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传递过程,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智能化乃至仿真的学习环境―虚拟学校、虚拟课堂、虚拟图书馆等,是人们获得“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佳方式。

2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特点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出现,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结构、教育监控、教育保障和教育评价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它使人们根据工作、生活需要,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扩充知识、提高能力;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这些都构成了互联网在线学习以下显著特点:

2.1 互联网在线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从整个世界来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而借助于互联网在线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便于全球性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了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地区的学生获取知识,解决了教育需求与供给在地域上的不对称状况。

2.2 互联网在线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互联网在线学习以Internet为桥梁跨越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突破了传统教育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将授课课堂由教室和实验室延伸到因特网所能覆盖的任何场所,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时空,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接入网络的设备,就可以获得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善的互联网在线学习一方面没有时间限制,任何人无论地域、种族、年龄、知识程度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上网学习,也可以从网上下载课件和辅导材料,见缝插针地学习,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没有互联网在线学习地域限制,学习者可以学习本地的网络课程,也可以学习到异地的课程,随时随地完成交互式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可见,无时空限制是互联网在线学习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3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局限性

目前,由于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和运作体制等还缺乏定型的理论指导,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努力开创互联网在线学习发展的新局面。

3.1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软件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就目前来看,教育软件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还比较差,我国互联网在线学习中的软件建设还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以至很多多媒体课件都只是现行教材的翻版,毫无新意可言。尽管有时也能看到一、两个创意较好的课件,但浅尝辄止式的学习,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在线学习。没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就不会有互联网在线学习更美好的前景。

3.2 互联网在线学习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现代教育方式,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育所不及,但它也有其先天的不足。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种非校园型的教育形式,学生远离校园,无法获得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熏陶;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无法零距离地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者的精神风范。因此,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豪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而且互联网在线学习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正常交往,没有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碰撞,没有相互的思想沟通和疏导,学生难免产生隔离感和孤独感,这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3.3 互联网在线学习中学生行为的难以控制性

有调查显示,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用来学习的仅有8%,其他的学生则用来打游戏或上网看VCD。多数电脑拥有者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因玩游戏而视力下降;有的因浏览而影响心理健康;有的因沉溺于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的交往和朋友间真切的情感交流,而造成心理和人格障碍。网络上的东西可谓鱼龙混杂,一旦错误信息误导了学生,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这些行为的难以控制性是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时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所以,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教育技术手段的一次简单的更替,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有大。因此,我们应从整个教育的高度,对待基于网络的教育,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构建未来的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万毅平.网络与教育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2(01).

[2]曹文君.对网络教育的涵义的研究与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2(05).

[3]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Z].互联网在线学习研究,2011.

[4]陈健.关于网络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01).

作者单位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传统学习模式的概述

传统的学习模式是指在固定的空间里,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学习活动结构框架和学习活动程序,即学校的课堂学习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行业进行深度融合,逐渐形成新的,相对稳定的,适合时展要求的移动学习模式,以代替传统学习模式,或作为补充传统学习模式的空白不可缺少的存在。

二、新常态下学习模式的转变

3G、4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移动设备的需求变得迫切,传统的计算机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当前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在我国,特别是年轻人一代的移动设备人均拥有量和使用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出现,让人们可以随时获取信息成为新常态,满足快节奏下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由此产生了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互相互融合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借助于手机、个人平板电脑、iPod等可移动的终端,不受时间限制、也和空间无关的,可以发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在线学习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教育技术进行教育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学生将从被学习变成主动学,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学习效果。

三、移动学习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在21世纪初,英国的金斯顿大学开发了一套短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面向在校学生提供教学信息服务,可以向学生发送课程安排、考试安排和考试成绩等内容。该系统和基于传统互联网的E-mail和Web等方式,学生普遍反映良好,符合年轻人对移动信息的需求。

同时,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大学也对移动学习平台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不仅面对大众化的学生提供了常规的教学信息服务,同时还通过短信平台对农村学生开设教育学士学位课程、高级证书课程和其他一些特殊需求的个性化课程。

我国从事移动教育实验的单位当中,北京大学的现代教育中心实验室充分发乎了其在实验资源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在具体的实践试点项目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在运行的过程中,历时四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共开发了三个主要的移动学习环境平台。其中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在其第一期平台开发过程中主要实现了新信息的SMS移动网以及互联网共享学习平台。

上海电视大学在进行该方面的研究中,实现了“移动校园”的设计理念。其中,上海电视大学当中共有八万名学生成为了当前我国国内在收集远程教育方面的真正受益者。该项目主要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功能,其一是实现了实时通知,其二构件了教学辅导系统。其中实时通知就是指针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

四、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模式在高校的实现

1.我国高校移动学习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在线教育产品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PC时代,更多的高校也就仅仅设置了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络学习,提供在线的电子教案、在线测试和课堂PPT等。而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学习等多种前沿概念则很少被采用。当下,智能手机不断升级、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已具备了良好的外界条件。从实际情况看来,高校学生基本都持有智能手机且使用率高,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相对较长,他们也愿意用手机进行补充学习或预习课程,所以,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如何依托手机等移动终端工具,对传统的学习模式进行延申,让学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是信息化时期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新体现。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强调强调要符合现代化进程,构建功能强大的移动学习平台或开发支持可移动设备使用的学习软件以支持教学和学习,实现课程的移动学习功能,是高等教育现代气息的体现,也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移动教学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

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应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学生学习记录、活动菜单、通信和教学反馈。其中学习记录应包含资源利用情况记录、学习进度报告和成绩等;活动菜单应包含课程信息、课件、学习指南、视频教学、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知识拓展等;通信模块应包含电子信函、师生通信、实时交流等内容;教学反馈应包含教师教学质量反馈、教学资源信息反馈等。学生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对课程的电子课件、教案进行查阅,也可以进行模拟测试、在线完成并提交作业,对于教学效果及时提出反馈意见;教师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对电子课件、教案、模拟试题进行更新等操作,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3.可行性分析

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使得手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得到使用,借助先进的无线技术,移动网络像空气一样覆盖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无论在城市的地铁里还是在偏远的山区,人们都能自如地使用手机,这为系统实现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

大多学校有校完网,并拥有相关服务器,只需通过对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分析,确定出了系统的管理结构,交由开发人员进行软件的设计和开发适用于Android和IOS系统的手机应用即可,系统的后期运维交由学院IT人员进行管理,开发和运行成本较低,经济可行。

手机的普及程度远远超过电脑,也超过了其他任何电子设备。今天全球的手机总数已达70亿部,而个人电脑的总数还不到20亿台,手机集照相机、计算器、钱包、记事本,闹钟等多功能于一身,且轻便,便于携带,人们的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开发适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学习软件比建设任何网络平台都有必要。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坚持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统筹有线、无线技术手段协同发展。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届时,移动应用将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

五、移动学习模式的特点

通过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灵活性高的移动学习平台优化现有的学习模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作为一种网络资源获取的方式,克服了传统教育资源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不能够很好的为最需要的群体服务的缺陷,克服了传统的不平衡,能够使得国家或者民族的有限的资源服务无限的群体,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使得一个民族实现教育普及的可能,进而实现社会的进步。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移动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DIY的可能,不同的受教者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最大可能的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个体的优势资源发挥到最大,充分的为社会创造价值。另外受教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避免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3.增加互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的传输。移动教学模式提供的教育方式不再是传统的板书教育的固定格式,不同方式的教育资源的提供(包括视频格式,图片格式,文字格式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不仅受教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更方便某些疑问的回顾。同时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可以使师生进行实时的交流互动。

4.教师通过学生登录的次数等关键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习惯及学习主动性,凭此对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状态进行有效跟进,并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在教育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每次革命都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第一次,专业教师的出现。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从家庭走向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从家长转向教师;第二次,文字的产生与应用。文字资料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改变了口传心授为传递手段的教学模式;第三次,印刷技术的发明。大量书籍出版发行,以文字课本为主要传递知识模式,学校教育走向规范化,教育走向普及化。第四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技术必将取代以文字课本为教育传媒的模式,教育将由学校走向社会。

在这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中,架起一个崭新的、无限开放的学习平台,所有的教学资源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沟通和交流,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模式将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运行。教育信息化、移动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彦慧,马力,宁玉文,李贵明.基于云教育平台的自主移动学习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76-79.

[2]张传福,刘丽丽,卢辉斌,郎逊雪.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业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第5篇

【关键词】改革;技能大赛;网络互联

技能大赛一方面提供给我们展现学院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准备和参与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学科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是借助于职业技能大赛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革。

1. 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设备投入不够。

《网络互联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但日常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实践性教学很少,学生在学完之后,还是对网络互联缺乏感性认识,动手实践能力很差。另外,《网络互联技术》实验不像软件开发项目,只要有一定的开发环境就能完成,其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高。像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等都属于网络互联的配套实验,如果没有相应的设备,是没有办法实施的,目前普遍存在网络连接设备陈旧、投入不足的问题。

1.2 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传统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填鸭式”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教师主观地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虽然教师采用的方法由传统的板书形式发展到目前主要以ppt为主,板书为辅,解决了板书不能清楚解释抽象理论的问题,但由于ppt制作质量问题,导致其并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最终演变成了“电子板书”。对学生来讲,依然是被动地获取知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1.3 考核形式单一,不能起到导向和反馈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考核方式多数还是以闭卷形式为主,学生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往往是抱着厚厚的教科书或复习资料,靠强化记忆、识记知识点应付考试,导致考核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无法准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不能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导向和反馈作用。

2. 改革措施

2.1 整改内容的组织与选取。

(1)合理设计学习情境,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目标。 将课本知识整合为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子情境分成若干个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2)坚持教、学、做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掌握一技之长。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模拟软件训练和交换机、路由器在实验室规划网络以及参与实际网络项目施工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3)合理设计各种实训、顶岗实习,逐级验证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学习情境以及子任务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后,通过课堂实训、综合实训、开放式实训、校内实践、技能大赛和企业实践几种方式,从网络互联的新手过渡到网络互联的能手。

2.2 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1)构建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实现仿真教学。

本课程利用业界领先的思科和锐捷的设备,创建了完整的仿真教学和仿真实训平台,使学生学习和实训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单机环境即可完成网络互联平台的部署和实践。

(2)校企共同研发远程网络互联实训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在校内开发并部署搭建了功能强大的实验台。因此可以高质量的开出课程所需要的全部实训项目。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我们实施了“Open”的计划,即每个试验台增加访问服务器,这样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远程登录连接到实验室的设备上进行实验练习。

(3)模拟企业环境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虚拟化技术VMware建成了高度仿真企业项目实施环境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每台教师机和学生机均可同时模拟10台以上的服务器以及客户终端,逼真模拟了企业真实网络环境。教师利用教师机可以灵活地展示企业网络环境部署、讲解示范服务器配置和操作规范,从而形象、立体地开展教学。学生在学生机上可扮演整个企业网络的不同员工身份,针对虚拟的企业网络环境快速方便地练习网络管理与配置的技能。

2.3 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评价时依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综合使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评价”的考核方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加入到网络工程工作室、代表学院参加技能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我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整改,感谢职业技能大赛,它作为一个载体引领着了学科教学的改革,使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方向阳,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2] 邵慧莹,李军,褚建立.网络互联技术教学研究与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21-122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第6篇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与互联网技术整合的可能性

基于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笔者认为将当今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技术与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整合,或将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笔者从二者相关性的角度对互联网的特点进行如下分析:

1.开放性、综合性――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平台,它拥有关于自然、社会、自我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丰富材料。

2.探索性、实践性――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等软件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

3.互动性、协作性――基于网络技术的互动学习平台,特别是基于Web技术的协作学习平台,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

互联网为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技术的整合提供了可能。互联网既能满足儿童好奇与探索的天性,也能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信息查询为中心的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

与过去相比较,小学生现在的学习方法,更加强调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在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语文学习的材料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课本”、“教材”,它已经扩展到更为广泛而丰富的领域,尤其是网络领域。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多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以信息查询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以生活探索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上述研究性学习的模式都可以实现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而以信息查询为中心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则能使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得到更有效的体现。

首先,使语文学习主体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其次,由于互联网信息更新快,通过网络获取信息非常迅速;再次,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语文学习有着很强的、大范围的互动性。在这种资料丰富、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的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学习成了一种互动行为,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阅读和语文学习,可促使小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信息查询的能力。

建立适应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网络环境

在小学阶段,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并依据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要素,建立一个适应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网上资源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语文学习方式。那么这些“资源”从哪里来?最为快捷有效途径之一是从互联网中获得。但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而小学生的信息搜集、判断和处理的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小学生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梳理,为所研究的主题做一定的信息组织工作:其一,建立教育专题网站,教师通过建立语文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库。其二,建设校园网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资源的组织和建立应该注意适应小学生学习特点,使得资源成为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的结合体。另外也有一些商业的教学资料库可供选择。

2.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工具软件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搜索引擎,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为有效便捷的工具软件,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Google等,利用它们小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他们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资源。其次是E-mail、论坛和聊天室,这些交互性非常强的工具可以让小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请求指导、进行交流。另外,目前还有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Web3d)的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

学习互联网的技术第7篇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运用,为城乡社区教育的全面推广,在理念、手段与方式上赋予了全新内涵,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开放、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福建终身学习在线”运用现代互联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使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具生机与活力。未来的行动策略,将进一步走向完善学习网络、丰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平台、贯通线上线下、培育专业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等路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技术;数字化学习社区;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1—0074—05

一、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是推进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重要趋势

(一)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迫切需要社会成员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学习(E-learning)、新媒体移动装置学习(M-learning),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每一个角落,为广大学习者构筑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学习环境。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创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在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过程中可以为社会成员的自主学习注入极大的动力。[1]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为社区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中国已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见图1)。

图1 中国移动互联用户及上网设备比例图

据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出版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定义,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终端技术到业务全面融合的产物。随着3G、4G、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移动互联学习将成为社会成员学习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既有开放协作、去中心、自由、互动等特征,又具备了移动网络的移动性、可识别性、可控性、实时性、便携性、准确性、可定位性等特点,满足了广大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的服务需求。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采用三种形式:① B/S方式,即通过移动设备的浏览器访问网页;② C/S方式,即有联网功能的客户端如移动QQ、手机电视、手机邮件、音乐随身听等;③ Widget方式,即客户应用的部件,实现自动化和可定制化。移动计算设备(移动终端)实现了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即移动学习(M-learning),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打破了学习行为在空间上的局限,近乎无限地扩大了教育平台的地域性,使学习者得到一个可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了施教者与施教者、施教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由此成为社会成员学习的主流手段。

二、“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推展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架构与模式

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或途径。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紧跟时代步伐,发挥自身的办学及系统优势,整合各类优质学习资源,建设“福建终身学习在线”,以数字化平台的推广应用带动全省城乡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各类数字化学习与培训。

(一)“福建终身学习在线”的技术架构与特点

“福建终身学习在线” 于2009年11月正式开通运行,其理念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网上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一站式”学习服务,实现广大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

1. 平台的技术架构

“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基于.Net技术开发,采用MVC三层架构,并采用模板引擎实现自定义的个性化方案,引入Web2.0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平台自下而上分别为:① 数据层,包含系统数据库、知识库和资源库。该层通过各类数据的水平分割、纵向分割实现数据可伸缩。② 通用接口层,包含知识提供、创作、分享、搜索、聚合以及系统运行维护等通用应用接口,实现系统松耦合,也为子站构建或克隆提供必要的技术准备。③ 应用模块层,通过统一接口集成构建相应的模块,比如:教与学全过程模块、空间/社区模块、知识/资源的开发建设模块、子站克隆模块等。④ 统一门户,用户的各类终端由此访问系统。统一的认证和统一的规范标准贯穿整个系统,从而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和平台可扩展(见图2)。

图2 平台技术框架图

2. 平台的功能

·以学习者为中心。训练能力,培养兴趣,提高素质,提供一体化、深度交互、断点续学的学习方式。

·以知识为核心。根据知识学习需求,匹配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过程,实现闭环控制和个性化推送。

·以互动探究为特色。实现人与知识互动,包括学习内容的探索、实验、训练、游戏、评价、协同合作、发现等,同时实现人与人互动,设置活动流程,配置活动型组件和学习资源。

·以移动终端的使用为手段。通过开放通用接口,最终将实现用户开发APP,订制用户个体的手机软件。

3. 平台的特点

·采用分布式管理系统

平台按照“一体设计,分层管理”的设计理念,采用分布式的管理系统,主站和子站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同步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各个子站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设置栏目,支持多级栏目设置。平台为用户配置个人学习空间,实现社区(空间)、资源和用户的三位一体(见图3)。

图3 平台要素关系图

·汇聚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平台资源丰富,设置了综合资讯、课程中心、学习空间等栏目,为广大学习者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有针对性的资源。资源动态更新,每个学习者也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目前各类学习资源已达4万多学时,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实现了纵向和横向全“覆盖”,即实现从儿童教育到老年教育各个年龄段的全覆盖和社区教育、农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全覆盖,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

平台以学习者为主体,根据社会成员的学习特点,提供人性化的学习系统管理。如查找课程资源,平台提供了多种检索方式,可根据主讲人、课程分类或课程名称对课程资源进行检索;学习记录灵活,学习者在学习系统课程过程中,计入学时,还能查看每次登录系统的学时以及历次登录系统的累计学时;提供在线咨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在线进行咨询、师生互动。

·支持多样化的学习项目

平台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学习项目。如开辟了以“关注女职工身心健康发展”为服务宗旨,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的“女职工周末学习网”;将学习资源进行颗粒化、碎片化处理,使学习者可以用五分钟时间就能掌握某个知识点,扩大知识面的“社区教育五分钟微课程”;集专业技术人员、机动车教练员、驾驶员、标准化考评员等继续教育与技能鉴定、学历教育、企业培训于一体的“交通人才职教平台”等项目。

(二)引入移动互联技术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

1. 灵活设置栏目

平台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资源栏目,特别是针对各类移动终端对各类栏目进行扁平化设计,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较快地访问到需要的资源。

2. 颗粒化资源管理

平台所有学习资源以知识点为单元,实行颗粒化处理,提供适应移动学习的微课程,微视频。

3. 模板个性化定制

各个站点根据需要自由定制站点的模板显示,同时也为移动终端生成多个模板。

4. 信息管理灵活

站点之间的信息互相同步,主站可以提取各个子站的信息内容,移动终端也能同步相关信息。

5. 智能答疑

利用短信、微信机器人实现智能答疑。用户通过手机将问题以短信息形式发送到答疑系统服务器,服务器分析用户的短信息后转化成数据请求,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再将做出的回答发送到用户手机,完成答疑过程。微信机器人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及一定的数据逻辑和数据库实现在微信平台上的智能对话。简单的机器人如天气查询、交通查询等,高级的如陪聊机器人、对话机器人、智能查询等。

6. 设置移动社区(SNS)

通过移动终端实时分享所见所闻,最终实现用户在网站中上传原创的课程、视频等,与他人分享,甚至可进行销售;在网站中形成用户之间知识交流的强大平台。用户不只可以当学生,也可以做老师(见图4)。

图4 平台个人空间

(三)平台推广应用的成效与不足

1. 推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成效

·确立终身教育发展战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度发展

“福建终身学习在线”的建设是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把电大建设成为福建省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主体力量和支撑平台”的战略要求,作为福建电大开展终身学习与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平台已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五级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福建省的8个地市、30个县市和2个村、4个社区开通了“终身学习在线”子平台。数字化学习网络的覆盖为社区教育深入机关、行业、企业、农村、社区奠定了基础,全省各地依托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了一条开展城乡数字化学习的有效路径。

· 提供全新的学习模式,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数字化学习社区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室式的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为全民学习提供随时随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习环境,满足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同时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社区教育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局限与不足,引导社区居民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与普惠性。[2]

·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学习项目

数字化学习社区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系统、开放、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环境,它整合了各类优质学习资源,并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的不同进行资源分类,方便学习者在线搜索、系统学习。如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为开展职业认证培训提供了全面支持;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开展农村技术人员培训,把农村实用技术推送到农民手中。

·探索学历与非学历的沟通衔接,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

平台引入“学分银行”和“课程超市”概念,按照学习者所学课程累计学分,达到规定量学分,由相关学校发给“课程证书”或“荣誉证书”。结合学历教育专业课程学习要求,对学习者在平台参加非学历教育培训时通过的课程考试,在参加学历教育时,可以免修该课程。如在全省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中,已经实现4门课程的免修免考,初步实现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借助“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在全省开展各类数字化学习与培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3年10月底,平台注册人数达17万,累计访问人次突破3710万,最高日访问人数达71万人次。平台开发的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培训、全省网络信息安全人员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告人员培训等20多个分平台,已培训各类从业人员达60万人次。

2. 推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存在的不足

·数字化学习社区发展不平衡

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是以数字化的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因此不仅仅表现在平台建设上,还体现于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建设上,是“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由于福建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社区教育机构和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目前,福建全省已依托电大成立社区大学、学院64所,开通“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分平台38家,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线上”建设东南部地区占65.9%,明显优于西北部地区的39.3%,占了总数的71%;全省69所电大分校、工作站已有64所成立社区大学、学院,“线下”建设基本覆盖全省,但东南部地区占95.1%,仍然优于西北部地区的89.3%,占了总数的60.9%。

表1 福建省社区大学、学院与“福建终身学习在线” 分平台分布图

[

数量 地区\&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宁德\&龙岩\&三明\&南平\&合计\&电大分校、

工作站\&9\&2\&10\&10\&10\&7\&11\&10\&69\&依托电大已成立社区大学、学院\&8\&1\&10\&10\&10\&7\&11\&7\&64\&依托电大已开通在线分平台\&5\&1\&6\&10\&5\&4\&5\&2\&38\&]

·数字化学习资源总量不足

目前,“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已经拥有了4万多学时的资源,但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离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已有的资源中存在部分资源陈旧、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更新、补充和完善。

·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有待于完善

目前,平台存在互动性偏弱、资源类型单一、兼容性较弱、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以及对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分析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学习持续性、有效性弱化,这些都是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推进数字化

学习社区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创新社区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社区教育品质的重要举措,也是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它有利于消除社区居民实际存在的“数字鸿沟”,缩小城乡“知识落差”,满足信息弱势群体获取知识的需求,推动社会成员的开放、远程与灵活学习。[3]

(一)完善数字化学习网络

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学习网络是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基础。因此,要发挥政府的统筹领导作用,把其纳入当地城乡数字化建设规划,推动数字化学习网络的全覆盖;同时要利用遍布城乡的“线下”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推进“线上”数字化学习网络的建设,让数字化学习深入基层社区。[4]下一阶段,“福建终身学习在线” 平台将通过建设遍布全省各市区县,特别是乡村与社区的分平台,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学习网络,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全省城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开展数字化学习、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核心。因此,要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建设,整合各方资源,通过购买、合作与自建等方式丰富学习资源。要强化资源的深加工、碎片化,增加微课程、微视频的存量,满足移动学习需求;要加强资源的共建合作力度,挖掘社区自有和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开发出可供居民学习共享的本土化社区教育资源。“福建终身学习在线”还将依托电大系统办学优势,发挥平台的资源聚合功能,网罗多方资源,凸显地方特色,打造福建省终身教育资源高地。

(三)优化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

数字化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因此,要优化平台的学习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简化注册程序,方便初学者参与;增加互动交流功能,让居民通过该功能将学习心得或碰到的问题与在线学习者相互交流学习;增强移动学习功能,学习者可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观看学习资源等。目前,“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已推出手机版移动学习平台。下一阶段,将进一步拓展多终端应用,优化平台学习空间,重视学习者在移动环境中的学习互动与交流,引入“人人教”理念,实现学习者既是学生也是老师的功能,加强学习个体在平台中的参与度与粘合度。

(四)推进“线上”与“线下” 贯通

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不仅仅是网站建设,而是应该与现实社区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推动居民数字化学习。[5]如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社区活动、社区培训等多种形式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教育,同时将该活动制作成相应资源上传到数字化学习平台,供社会居民共享,实现“线上”与“线下”、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的互补互动。“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将利用平台无限覆盖功能,不断拓展终身教育线下活动,如开展“茶香进社区”、“人与茶--微生活”、 “终身学习课程进社区”等活动,将数字化学习推向社区,并建立长效机制,面向全省城乡社区推广和应用。

(五)培育数字化专业队伍

数字化学习平台管理、维护、运营、推广需要有专门的队伍,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外引内培,加强社区数字化人才队伍配备,同时结合采用市场“外包”方式,由第三方公司负责维护;要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选聘各社区大学、学院及社区内的技术人员,招募社区热心居民组成平台兼职管理和推广志愿者团队,协同做好数字化学习平台维护和推广工作。目前“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的管理人员主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全省各社区大学或社区学院的工作者组成,今后要不断招募社区志愿者参与平台的管理与服务。

(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推展数字化学习社区,体制机制是保障。要逐步建立“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各级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要加强制度和政策保障,将其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中,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数字化学习的可持续进行;要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如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互认制度、资源整合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推进数字化学习的深入开展。[6]“福建终身学习在线”正在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与学校非学历教育或学历教育相对接,实现学分转换,换取相应的继续教育证书或文凭,激励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厉以贤. 社区教育原理[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 谢巍. 多元交互支持下的数字化学习港理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1,(3):21-25.

[3] 严冰. “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8,(4):22-27.

[4] 关注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终身教育专家各抒己见[J]. 发展论坛,2009:28-30.

[5] 张尧学. 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J]. 中国远程教育,2007,(1):5-8,19.

[6] 宋亦芳. 社区数字化学习概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