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合集7篇)

时间:2023-09-20 16:02:21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1篇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 年18 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 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人民公社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主权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 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 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 ~30 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1) 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2) 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 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 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 年代开始经济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 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 年代至80 年代中保持了近40 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 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 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 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 年。根据这一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 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 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GDP 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 年美国的人均GDP 是23400 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 则为470 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 ,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 倍,因此在93 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 ,如果我们能保持7 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 年后即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较客观的比较方法是购买力平价法,按此方法计算,我国93 年人均GDP 为2300 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 那么在10 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 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1) 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2) 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3) 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主权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 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 盈利、1/3 明亏、1/3 暗亏,97 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 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金融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 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 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 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 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 万亿元,其中70% 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 计算,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 万8 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 而市场利率为25% ~30%, 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 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 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 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 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贪污腐败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 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 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工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主权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 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1) 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 斤猪肉需要4 粮食,1 斤鸡肉需要2 斤粮食,1 斤牛肉需要8 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3) 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 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 -18 亿人,比目前增加30% 至50% ,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出现较大的粮食供求缺口,而粮食危机势必将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三结束语: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改革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2篇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 年18 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 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人民公社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主权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 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 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 ~30 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1) 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2) 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 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 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 年代开始经济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 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 年代至80 年代中保持了近40 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 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 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 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 年。根据这一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 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 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GDP 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 年美国的人均GDP 是23400 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 则为470 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 ,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 倍,因此在93 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 ,如果我们能保持7 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 年后即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 锕?液头⒄怪泄?宜?芄郝虻纳唐肥?渴遣灰谎?模?虼私峡凸鄣谋冉戏椒ㄊ枪郝蛄ζ郊鄯ǎ?创朔椒?扑悖?夜?3 年人均GDP 为2300 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 那么在10 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 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1) 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2) 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3) 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主权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 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 盈利、1/3 明亏、1/3 暗亏,97 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 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金融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 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 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 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 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 万亿元,其中70% 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 计算,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 万8 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 而市场利率为25% ~30%, 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 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 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 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 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贪污腐败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 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 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工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主权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 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1) 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 斤猪肉需要4 粮食,1 斤鸡肉需要2 斤粮食,1 斤牛肉需要8 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3) 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 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 -18 亿人,比目前增加30% 至50% ,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 ?鱿纸洗蟮牧甘彻┣笕笨冢??甘澄;?票亟??驳缴缁岬陌捕ā?/P> 

    三结束语: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改革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3篇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 年18 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 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 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 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 ~30 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1) 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2) 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 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 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 年代开始经济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 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 年代至80 年代中保持了近40 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 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 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 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 年。根据这一分析,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 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 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GDP 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 年美国的人均GDP 是23400 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 则为470 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 ,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 倍,因此在93 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 ,如果我们能保持7 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 年后即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 锕液头⒄怪泄宜芄郝虻纳唐肥渴遣灰谎模虼私峡凸鄣谋冉戏椒ㄊ枪郝蛄ζ郊鄯ǎ创朔椒扑悖夜?3 年人均GDP 为2300 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 那么在10 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问题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 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 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1) 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2) 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3) 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 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 盈利、1/3 明亏、1/3 暗亏,97 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 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金融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 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 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 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目前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 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 万亿元,其中70% 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 计算,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 万8 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 而市场利率为25% ~30%, 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 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 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 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 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 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 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工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 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1) 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 斤猪肉需要4 粮食,1 斤鸡肉需要2 斤粮食,1 斤牛肉需要8 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3) 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 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 -18 亿人,比目前增加30% 至50% ,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 鱿纸洗蟮牧甘彻┣笕笨冢甘澄;票亟驳缴缁岬陌捕ā?/P>

三结束语: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改革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4篇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1997 年18 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 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剩余的使用和在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人民公社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主权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 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 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 ~30 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1) 自己投资进行和开发;(2) 向其它国家、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先进技术以实现本国的技术进步。技术开发研究的特点是成功率很低,一般而言,95% 的科研投资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在取得成果的技术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发明技术的成本通常很高;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发达国家由于处于技术的最前沿,因此必须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开发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因而这些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高、时间长;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选择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上就具有后进优势,可以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的模仿或购买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因此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变迁的成本高,如果能长期维持3% 左右的增长率就已经很难得了,而技术进步实现方式上的优势则使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象目前这样水平的高增长速度并不困难。至于我国能保持多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则取决于我国同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日本在50 年代开始的高速增长时,它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要远远小于我国在79 年改革开放之初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日本从50 年代至80 年代中保持了近40 年的高增长速度,亚洲四小龙从60 年代初至现在也维持了近40 年的高速增长,因此从技术差距的潜力来说我国大致可以保持50 年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还能够再维持30 年。根据这一,对比目前我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水平,一个简单的就能表明,如果能把我国与美国之间7% 的年经济增长率差距再保持30 年,则至迟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GDP 总值就将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例,1993 年美国的人均GDP 是23400 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当年我国人均GDP 则为470 美元,这一数值是美国的1/50 ,而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5 倍,因此在93 年,我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10 ,如果我们能保持7 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差距,则大约在35 年后即到下世纪30 年代我国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过美国;因为同样一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家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较客观的比较是购买力平价法,按此方法计算,我国93 年人均GDP 为2300 美元,则我国的经济规模大致为美国的1/2, 那么在10 年后即在下世纪初我们就将达到美国的经济规模。如果上述分析成为事实,则我国将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由盛而衰,继而又由衰而盛的国家,这将是人类上最伟大的奇迹。

二体制不配套引发的

林毅夫接着分析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的道路,从微观经营机制出发,然后逐步推向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总的来说,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而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则落后于微观经营机制。宏观政策环境改革滞后是有其原因的,改革之初,由于作为我国经济骨干力量的国有的特点是效率非常低、缺乏竞争能力、经营能力薄弱,如果象苏联和东欧前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休克式”疗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则国有企业必将大量破产,国民经济就可能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就可能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为了社会的安定,我国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一改革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宏观政策环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中微观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三者间的不配套,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银行呆帐坏帐问题恶化、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扩大、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以及粮食供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则势必会威胁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具体分析如下:

1. 国有企业亏损。

由于宏观政策环境方面改革的落后,目前国有企业依然背负着许多政策性负担,这些负担包括:(1) 沉重的职工养老负担和各种福利负担以及债务负担;(2) 一部分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依然被严重扭曲;(3) 有些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过高,不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条件。政策负担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评价企业经营机制的高下和经营绩效的优劣,国家也缺乏对企业进行监督所需要的客观指标,国有企业总可以把任何亏损都归结为政策方面的原因所致,因为政府必须对因政策的原因所导致的亏损负责,因此企业的预算软无法硬化,当企业出现亏损时,政府就必须给予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自主权越大,企业以各种方式侵吞企业资产和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减弱,1996 年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大致是1/3 盈利、1/3 明亏、1/3 暗亏,97 年则出现了全行业亏损。

2. 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银行在收集信息和降低道德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时银行比其它机构要有利的多。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银行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对整个经济至关重要,银行恐慌会引发整个经济的严重衰退,1997 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银行的坏帐率太高,过高的风险使得公众对银行业丧失了信心,由此导致了银行危机和汇率危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的深化,银行在我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今后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呆帐、坏帐比例高达25% 左右,甚至比东南亚各国的坏帐率还高。

1996 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如果这一局面不加以扭转,随着我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银行体系极有可能受到外国投机者的冲击,由此可能导致我国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从而威胁到整个的。改革所产生的经济体制的不配套是造成银行业呆帐、坏帐比例高的主要原因。在实行拨改贷政策以后,国有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为了维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继续把利率压低,低利率政策是向国有企业进行补贴的最主要手段。以1994 年为例,四大国有银行当年的款额为4 万亿元,其中70% 以上贷给了国有企业,按70% ,则银行向国有企业的款额为2 万8 千亿元,当年银行贷款利率为12%, 而市场利率为25% ~30%, 两者间的差距超过10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1994 年国有企业从银行贷款中获得的补贴超过2800 亿元,而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总利润只有2600 亿元。

因此,如果放开利率,则将使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大为加重,国有企业在1994年就将全面亏损。正因如此,利率在我国迟迟不能放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贷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债务是银行贷款,因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企业还贷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从而导致银行呆帐和坏帐比例的大幅度上升,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3. 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波动。

由于银行利率仍然被人为压低,预算约束依然没有能够硬化,这使得改革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每当政府放松对信贷和投资的管制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时,企业就会争相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储蓄并不增加,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贷款的增加,而货币增加就会引发通膨胀,同时贪污腐化现象也趋于恶化,为了维护稳定,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宏观紧缩政策,砍投资,砍信贷,结果是在通货膨胀和贪污腐败得到控制的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所谓“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现象。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波动具有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这种状况趋于恶化,我国经济就可能因此而崩溃。

解决这一的根本是放开利率,做到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1994 年的五个改革中,把这一点作为主要目标,但至今为止难于实行,原因在于低利率贷款是目前政府补贴企业的主要手段。

4. 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问题。

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东部的优势主要在于制造业,中部适合发展农业,而西部则在矿产品的开采上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投入品以维持国有企业的存在,在逐步放开产品的价格的同时,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却依然被人为压低,这等于是中部和西部在补贴东部的发展。东部发展越快,所需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就越多,因此中西部对东部的补贴也就越多,而东部本来就比中西部富裕,因此东部发展越快,东部同中西部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地区差距的扩大引起东部和中西部在对政策的需求上产生摩擦,东部希望更多的自主权和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中西部则希望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更加集权,所以中央政府就难以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东部同中西部间过大的差距使得许多中西部的农民无法安于农业生产,大量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民工的进城与大批城市工人的下岗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十分尖锐。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批的民工滞留在城市里,无所事事,极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5. 我国的粮食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一增加来自于以下几方面:(1) 酿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粮食;(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肉食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粮食,据估计,生产1 斤猪肉需要4 粮食,1 斤鸡肉需要2 斤粮食,1 斤牛肉需要8 粮食,因而饮食结构的改善会增加对粮食的需求;(3) 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30 年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 -18 亿人,比目前增加30% 至50% ,对粮食的需求也将随之而不断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而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要进一步占用耕地,所以增加粮食供给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农业科研进行大量投资;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必须足够高,使农民有采用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为了给国有企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了保证城镇居民一定的生活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粮食价格一直没有放开,粮食相对价格偏低,农民因此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国将来就可能象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出现较大的粮食供求缺口,而粮食危机势必将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三结束语: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宏观政策环境改革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5篇

>>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浅谈假日旅游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工业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分析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金融支持对策 浅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 当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谈制约当前邮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西南民族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假日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科技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十报告[EB/OL].百度文库,[2013-11-23].

[4] 朱吉玉.从“微笑曲线”理论谈安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峡学院学报,2013(2):29-33.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6篇

关键词 邮政经济 发展 因素 措施

县域邮政在现阶段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县域邮政与当地的企业、单位、政府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由于县域邮政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为整个邮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仅2013年湖北省的邮政经济就已达到了19亿之多,加上这些年来邮政金融发展已逐步进入农村市场,邮政物流也进入农村,使邮政经济又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但在邮政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一、制约当前邮政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结构单一

农村邮政网点的开设对邮政经济来说起着巩固基础的作用。我国邮政金融网点的面积和范围都是比较广的,再加上对邮政工作的重视,邮政经济已走向了以邮政金融业务为主。这种经营结构和模式使邮政经济极易受到金融政策的影响,再加上邮政速递、邮政函件等业务的发展不畅,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制约了邮政金融的发展,导致邮政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

(二)市场拓展乏力

上文说到,目前的邮政经济种,占主要部分的是非城市地区,即乡镇和农村所占比例较大。但我国农村专业性的人才匮乏,并且相对于城市来说,这些地区投入的资金也不够。这两点就导致了农村的邮政经济机构设置不完善、经营机制迟缓,这些市场拓展的问题对我国邮政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资金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邮政网点开设的数量也比较多,往往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对农村的管理落实不完善的情况也会经常性地出现。从近几年邮政分局发生的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涉及最多的就是农村支局局长和投递员犯罪案件。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三点:第一,邮政分局管理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够严格,考核的目标也不明确;第二,邮政网点配置人员空缺太多;第三,对工作在农村的投递员资金方面的监管制度比较少。

二、提高邮政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邮政业务单一瓶颈

要改变邮政经济业务结构单一这一问题,就要实现邮政经济的多元化,改变以邮政金融为主的邮政经济现状。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邮政物流方面进行改革。要进行邮政物流改革,首先要建立起与物流市场相对应的运行机制,提高邮政物流的竞争力,改变邮政物流目前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尽快突破发展当中所遇到的瓶颈,并且打破原有的影响邮政物流做强的机制。

除了对邮政物流进行深化改革之外,在农村市场上还可以开拓出以金融、广告、物流、代收四者共同发展的邮政经济道路。首先,金融指的是金融业务,那么就要做到对网点服务功能进行不断的拓展,不断地提升邮政品牌形象,加大邮储范围,提高新I务发展速度。目前的邮政金融还是以利差作为基本的收入来源和支柱性的邮政经济收入,提高邮储量是保证邮政经济的重点。要做活邮政金融,发展PUS机收单、商易通、小额贷款等业务,为邮政金融助力。其次,农村的需求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是邮政目前走向农村的很少,如很多农村邮政速递是达不到的,那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物流市场当中,邮政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快速进军农村物流市场。另外,邮政要以广告市场的发展为时机,响应政府的政策,和中小企业合作,用邮政的方法将企业的广告深入到农村市场。根据对现在业务的调研,发现业务在农村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邮政在我国农村开拓业务是邮政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促进邮政物流在农村的发展

完善流通体系,扩大农村组织网络,要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的界限,大型流通企业应与供销社携手,加快农村邮政网点的发展,构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国家要加大力度对农村邮政物流设施的财政支持,完成对农村宽带网络、电视、电话、公路等硬件设施建设,形成现代化的整理与共享系统。农村邮政物流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技术硬、基础好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其服务技术水平的前提。因此,必须抓紧人才选调和引进工作,提高在职员工岗位培训,加大整体服务质量,赢得良好的信誉。

(三)开发邮政业务,解决市场拓展乏力的问题

从农村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的基础,第二种是以城市为依托发展的农村,第三种是以农业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的农村。对于以资源为发展,即以旅游业为主要发展基础的农村市场来说,邮政企业应与旅游景点管理合作,还可以就当地的特产资源和企业深入合作,开发长效产品。对以城市为依托发展的农村市场,可以从中小企业、工业区企业着手:对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市场,可以拓展物流、农民工卡、小额贷款等面向农民的特色业务。

针对农村市场,还可以发挥邮政投递员的力量,在投递员走访时鼓励其拓展散户业务,邮政企业可以开发邮递员推销的业务种类,同时还应该制定出能够对投递员营销起到激励作用的机制,然后根据营销员的营销结果对其进行考核。

(四)严把资金管理链条

邮政支局的管理工作对整个邮政来说一直是比较薄弱的,因这一原因造成资金漏洞也是不可小觑的。要想规避风险,邮政企业首先要加大对农村邮政支局的重视力度,调整好邮政支局的政策,充分调动起支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就是对接触资金的人员要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出合理的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再就是邮政企业必须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不断挖掘人才,解决农村邮政支局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结语

我国邮政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值得信赖的品牌,而且近些年邮政服务体系不断地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服务领域,不仅为城市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通过不断的深入农村市场,加上管理链条的充分完善,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的优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而邮政经济面对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调研、深入改革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为邮政经济的发展再次助力。

(作者单位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河北省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波.制约当前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04):212.

[2] 胡宝坤,李秀丽.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296.

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第7篇

关键词: 中国经济,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经济走势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问题

(一)世界经济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进入2008年以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继续向纵深发展。受其拖累,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将明显走低,世界经济也会有一定反应。第一,次级抵押贷款中仍有较大部分要在2008-2009年期间视贷款的风险情况调高利率(次级抵押贷款利率是可调整的),由此将引起一定的贷款违约行为,加剧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第二,次级抵押贷款及衍生产品的资金链条很长,随着其影响的逐步传递,衍生产品投资者的损失情况仍在发展中,近期开始在不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年度”报表中较为集中地暴露出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继续显现。在“次贷”等问题影响下,美国经济出现了以下情况:第一,房地产市场疲软,市场预期总体悲观,先行经济指标持续走低。2008年1月份美国新开工房产许可证数量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33.1%;全球采购经理指数中的先行指标综合指数2008年1月份为135.8,比2007年6月份下降了2%,是2001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第二,银行信贷收缩,金融市场信用紧缩问题依然突出;根据美联储2008年2月对国际主要银行的调查显示,有近70%的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授信标准。第三,财富效应支撑的消费增长放缓。第四,对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势的担忧,国际资金流向开始调整。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外国政府投资美元资产的规模大幅下降,其中投资美国国债的规模还出现较大规模的负增长。在美元持续贬值和美国国内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作用下,欧盟、日本以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面临缩减压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下降,世界经济预计将有明显反应。

同时也要看到,受多方面的经济刺激政策和新兴市场国家高增长的支撑,世界经济将呈现相当的灵活性和弹性,出现全球性持续萧条的可能性依然很小。第一,美国采取了降低利率、减税、稳定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应对措施,有望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振荡,推动美国经济逐步恢复。第二,受美元持续贬值的拉动,美国对欧盟、日本、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出口出现快速增长态势;国内消费者信心回升,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07年12月份的75.5上升到78.4;就业整体保持平稳,单位小时劳动工资还有小幅增长,这些情况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支撑。第三,流动性紧缩主要由市场信心引起,而不是货币供给不足,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美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为6.6%。只要房贷市场的信用危机不再大规模向其他领域扩散,随着美、欧、日等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松动,流动性紧缩状况有望得到较快改善。第四,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增长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最重要因素。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情况,综合判断,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2-3个季度)将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世界经济也将有明显反应。但在刺激经济政策作用和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支撑下,世界经济发生持续回落的可能很小。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贸出口和资本市场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走低、美元贬值对我国外贸的直接影响开始显现。1月份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仅为5.4%,从2007年10月以来持续走低(2005、2006和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增长率分别为30.4%、24.9%和25.7%),1-2月份外贸出口总额的增幅为16.7%,增幅明显降低。第二,美元贬值迫使我国出口商压缩利润空间。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离岸价格)2003年12月到2008年1月,提高0.4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美元对人民币则贬值13.24%,我国对美出口企业利润受到挤压。第三,在美国经济走低,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国际游资涌入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可能会推动流动性过剩问题发展,并影响股市、房市等资本市场的稳定。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需要密切关注。

(二)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恢复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分析

雨雪冰冻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对部分地区和部分月份的价格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全年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预计会对一季度甚至上半年部分地区的市场价格上涨产生较大压力,对全国价格总指数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雨雪冰冻、春节和价格翘尾等因素综合影响下,2008年1、2月份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扣除其中的价格翘尾因素(1、2月份分别为5.8和4.7个百分点),雨雪冰冻、春节因素等带来的新涨价因素为1-2个百分点。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价格上涨集中在局部区域和全年的少数月份,因此估计对全年价格走势不会产生全局性影响。

2、对经济增长水平既有降低也有推高的作用,重点需防范以灾后重建名义铺摊子、上项目的

问题。此次灾害发生在南方,但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影响很小,主要对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农业、林业、电网、工业等造成一定影响。根据各方面的初步数据,导致的农业损失为500亿元左右,林业损失570亿元,电网损失200多亿元,工业损失200多亿元,加上旅游业、电信业损失,总计在1600亿元左右。如果不考虑灾后恢复的作用,仅从农业成灾面积和其他行业直接损失对产值的直接、间接影响分析计算,对全年GDP增长率的影响为0.59个百分点。如果考虑灾后恢复的作用,例如农业方面通过补种等措施扩大种植面积,工业方面通过提高开工率水平补回产值损失等,则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明显减小。综合这些分析,考虑到我国经济总量的规模,估计此次灾害对2008年经济增长水平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灾后重建。如果仅考虑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在此次灾害中受到的直接损失,并以此作为恢复重建的投资额,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率提高0.28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灾后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上述两个部门,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不仅是以上计算的程度。考虑到2008年是各地新一届政府班子开始工作的第一年,面对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容易借灾后重建的名义,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据有关部门的信息,在灾后重建项目申报中,不少地方显示出大思路、大手笔,要打造某某中心、某某基地等,都是大项目。这一苗头一旦蔓延起来,很可能引起行政主导的投资反弹,需要高度重视。

(三)价格涨幅将出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

2008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既有国内外成本推动,也有统计指标包含的翘尾因素,还有因大面积雨雪冰冻与春节旺销而导致的季节性价格上涨,特别是全球性气候异常导致国内后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从稳定价格的有利条件看,伴随改革逐步深入和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国物质基础和企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投资、出口等需求增长趋稳,房市和股市交互推动、持续升温的态势有所遏制,部分农产品短缺下半年可望明显缓解。随着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逐步减弱,预计价格涨幅将出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

1、猪肉、鲜蛋、食用植物油等部分食品供给短缺在2008年会发生转折性变化,对价格上涨的影响将明显减弱。从这些农产品生产的周期特点看,价格上涨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刺激作用,预计在2008年年中左右将集中显现,供给会明显增加,其价格水平也将出现明显回落。

2、国内外成本推动因素对消费价格上涨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看影响不大。随着国内油料作物生产的增加,预计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会有所降低。此外,价格监管措施也会发挥稳定作用。因此,即使大豆、豆油等产品进口价格提高,预计影响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会小于2007年。就农产品而言,由于其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不大,而需求刚性较强,因此,要素成本增加会在长期内持续推动农产品价格呈现攀升趋势。但从农产品生产周期性变化看,2008年年中一些短缺农产品供给数量会明显增加,在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成本上升因素通过价格上涨释放的空间将明显减小。就工业品等非食品类产品而言,由于其需求弹性较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潜力较大,且近几年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上下游企业的成本消化能力较强,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有利于遏制工业品提价冲动。

3、总供求关系趋向好转,对价格上涨的压力将减小。从供给方面看,随着新一轮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增强,粮食连续4年丰收,基础行业供给紧张情况逐步缓解,总供给增长潜力扩大,这是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和较低价格的基本条件。预计2008年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状况将趋于改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将趋于回落。根据我们对投资和生产资料价格周期性波动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2007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2006年上半年投资增幅提高的滞后表现,由于2006年下半年投资即开始趋稳,因此从投资增幅回调趋势的滞后带动效应看,2008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有可能随之回落。

4、正确估计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影响。当前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国内价格涨幅明显提高,因此,推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需要相当审慎,以防加大涨价压力。同时也要看到,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倒挂的格局下,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很难正确发挥,不仅难以刺激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的供给增加,而且会促使本已不足的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输往国外,加剧供求紧张矛盾。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低估,也非常不利于促进社会各方面努力节约利用资源。在供求平衡,竞争趋于激烈的环境中,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引起的成本增加,通常会迫使企业设法加强管理、降低消耗、创新技术等,进而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适时平稳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不能回避的。

5、翘尾因素对2008年上半年价格涨幅的影响较大,下半年将明显减弱。根据我们计算,2008年消费价格累计翘尾因素为3.4个百分点,是2007年翘尾因素的两倍。就是说,即使2008年没有一点新涨价成份,仅仅翘尾因素,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会同比上涨3.4%。从全年来看,各月消费价格的翘尾因素基本呈前高后低的态势:6月份以前会超过5个百分点;6月份以后,翘尾因素会逐月下降,9月份以后会下降到2个百分点以下。

模型分析表明,考虑翘尾因素影响,若不采取相应措施,2008年消费价格涨幅将达到6.3%。中长期看,我国工业品价格涨幅呈现回落态势;农产品以及食品价格呈现攀升态势,但不会十分剧烈。综合模型预测及以上因素分析,随着部分短缺食品的供给增加,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关系的改善,竞争会更加充分,国内外成本推动因素估计较难通过涨价释放,在调控好投资、消费、出口等需求增长的前提下,考虑到资源价格改革的因素,预计新涨价幅度可能保持在1.5%左右,加上翘尾因素,消费价格全年涨幅可能控制在4.8%左右。全年价格上涨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四)高度重视股市、房市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断发展,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日本、泰国、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都难以避免资金过剩问题,并进而导致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严重泡沫化。我国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上涨有合理的一面。从股市看,前几年股指偏低,存在价值低估现象。2006年股市的上涨带有较强的恢复性增长特征,而对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预期,也为上市公司的高市盈率提供了持续的心理支撑。从房地产市场看,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用地结构扭曲和住房需求持续增长,是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但是应该高度关注,我国 的股市和房市正在出现相互推动、交替跃升的局面。由于股市的财富效应,大大刺激和吊高了居民的购房需求。房价看涨预期又强劲推高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股票价格,这样开发商就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在股市上筹集巨额资金,从而不惜以高于底价数倍的高价竞相购地,结果必然推高地价和房价。而房价上涨和开发商土地储备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开发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当房价和社会最终购买力严重脱节、股价和公司的基本面严重脱节时,资产泡沫就会破灭,从而拖累实体经济,造成金融和国民经济的风险,导致经济较大波动。

进入2008年以来,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股市、房市交互推动、持续升温的态势开始改变,这是十分积极的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股市、房市交互推动,持续向下波动的可能,警惕其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的影响。住房和汽车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其中住房的作用更加重要。近年来购房需求快速扩大与房价加快上涨相互推动,使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不断升温,是推动经济增长高温趋热的重要因素。如果房市出现相反的变化,则也是引起经济增长向下调整重要因素。2008年以来,住房交易量在明显缩小,在信贷受到较严格控制,企业上市筹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近期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明显紧张,降价售房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市场房价下降,将改变预期,引起持币待购的现象。购房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少,与房价下降相互推动,导致房价进一步下降、需求进一步缩小。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速度将逐步减缓,对经济增长将形成越来越明显的抑制作用。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预计经济增长将出现较长时间的回调。

股市吸纳、筹措资金的功能和财富效应对房市的影响主要是:股市收益率高时,会分流购房资金,减少房市的需求;房地产企业通过股市可以筹措到运营资金;股市的赢利可以增加购房需求。从这些影响看,当前股市的变化,一方面可能增加购房的需求(资金从股市流向房市),另一方面也可能减少购房需求(资金被套在股市,家庭金融资产减少);同时,会减少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数量,缩小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总量和购置土地、进行开发的能力。综合看,是起着引导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开发收缩的作用。

总结以上分析,当前房市股市的变化,潜伏着导致经济增长下降的因素,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波动出发,对这种可能性要高度重视。

二、近期经济走势分析

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比较复杂,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把握未来经济走势,还是要从三大需求的变化着手。

(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有可能减缓,消费需求增幅有可能趋稳

近期市场购房需求增长可能放慢;受成品油价格提高,用车费用增加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发展,购车需求也可能增长放慢;受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非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增幅可能放慢。综合这些情况,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可能由持续趋旺转为趋稳。当然,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和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预期改善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持续扩大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近期变化对经济增长会有一定影响。

(二)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当前既有刺激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与地方新一届政府开始工作以及灾后重建等相联系;也有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与房市股市变化和城市建设规模、速度等相联系。此外,资源环境工作以及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对投资也会形成一定的约束。需要注意到,在存在资金流动性过剩、劳动力就业压力巨大以及加快发展的条件较好的大背景下,投资增长潜力始终很大。房地产和城市建设的变化,预计不会对近期投资增长形成明显影响。所以,重点需要警惕新的投资反弹。

(三)出口增长可能平稳回落

受外部因素影响,考虑到国内控制不合理出口增长的税收等有关措施,以及人民币升值加快的影响,预计出口增长将逐步减慢,但在一系列支持出口增长的中长期因素作用下,预计总体仍会保持较高水平。

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在消费趋稳、投资有可能趋升、出口趋降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幅可能变化不大。因此对近期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不明显。调控的要点宜协调好投资与出口需求的消长变化,注意保持总需求增长的稳定。房市股市的变化,主要会影响到更长期的经济运行态势,需要综合考虑,妥善调节引导。

综合以上分析,在合理调控各项需求的前提下,近期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高位稳定态势,一季度GDP增长率可能在10.5%左右,CPI同比涨幅在7%左右。

三、政策建议

影响当前经济形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缩性的,也有扩张性的,既有影响当前的,也有关系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针对这些问题,政策的基点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视问题的发展,择机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宜着眼于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农业生产和食品供给、资源价格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投资调控方式完善等方面出台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措施。

(一)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发挥好财政政策支持薄弱环节、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宜以结构优化为中心,根据恢复重建项目的环保、资源利用、技术水平、安全等方面情况,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合理选择项目,重点推进重建基础上的优化升级。要继续控制信贷资金的过快增长,但应该尽可能少用额度控制办法,主要依靠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针对美元利率不断下调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较大等情况,利率调整宜更加谨慎。

(二)继续控制不合理出口增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当前对外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外贸企业既是严峻考验,也是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宜加强这些方面的政策研究,通过改革相关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继续适度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抑制不合理出口增长,鼓励资源性产品、关键适用技术设备进口,同时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与外贸相关的产业加快改造升级,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外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三)积极引导住房、汽车方面的合理消费

在提高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预期、注意按照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引导节能省地环保型的住房、汽车消费,当前最重要的是研究房价变化对预期和需求的影响,促进形成稳定房价和购房需求的市场环境。为此,一方面应继续落实近年来抑制不合理购房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另一方面,应密切监测,深入分析房价和预期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期与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积极采取稳定预期的措施。例如可以考虑从信贷资金方面对房地产企业符合要求的开发建设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适度降低其对售房款的依赖,提高房价的稳定性。

(四)找准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

引起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农产品供给不足,同时,也要高度警惕非食用农产品需求过快扩大,以及总需求加快增长的苗头。稳定价格的重点应该放在增加短缺产品供给方面,同时注意控制非食用性农产品需求增长。

在我国发展 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背景下,应当密切关注价格上涨的客观压力。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国际输入型和体制转轨型因素,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审时度势,深化改革,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信贷政策和相关的公共规制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通胀因素加以治理。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总需求管理的各项措施,主要目标宜集中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延伸影响,我国在货币政策、总需求调控政策方面,宜留出一定的灵活空间,以利于适时适度加以调整。

(五)注意防止食品价格和农产品生产出现较大波动

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包括两类因素,一是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推动的趋势性攀升;二是部分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为稳定农产品生产和价格,要把完善短期政策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刺激农产品生产扩大的各种因素比较集中的时期,应注意其对当期和下期的不同效果。注意监控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把握好各项支持政策的力度,努力减小当期供给与下期供给之间的波动。

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促进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平稳调整,包括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健全疫情疫病防控体系等。我国人均农业资源有限,特别在国际能源与农产品价格开始建立联系的形势下,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益,更要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粮食和与吃饭相关的其他农产品,应该主要立足国内平衡。由此出现的效益损失,宜通过农业扶持政策予以补偿。

(六)注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综合考虑2007年价格翘尾因素和2008年新涨价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冰雪灾害等突发因素可能推高消费价格,既要坚持完善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又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把握好价格改革的时机和力度,并应着力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资源价格改革为例,随着部分食品供给不足得到缓解,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回落,可适时平稳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同时进一步完善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