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3-09-18 17:27:52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第1篇

【关键词】儿科;新护士护理;安全问题;管理对策

一、儿科护理的正确理解

(1)儿科护理的概念

所谓儿科护理,通俗易懂的来讲就是对儿科健康问题的监测及治疗,如:儿科哺乳、儿童进食、儿童疾病的防治、儿童健康治疗、儿科监护、患儿护理,此时的患儿可能存在多种方面的疾病,如消化道(包括肠胃的消化与吸收)、呼吸道(呼吸系统的感染)、营养摄入不均或不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外来细胞入侵人体,抵抗能力不足)、泌尿系统等。

(2)儿科护理背景

如今,儿科的护理已经越来越受广大人民重视,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增加,父母们更加重视医药质量,已不仅仅局限于价格。然而每年都会有各大医院在毕业之际有较多新护士进行实习等,那么由于较多的护士实践能力不足,或没有较强的专业底蕴,失误便是难免的,但是却直接导致儿童的治疗延误。如对于儿科的夜晚护理是尤为重要的,儿童由于各方面还都没有健全,语言沟通能力也存在障碍,所以护理者必须要给孩子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是核心,其次,对于儿童的疾病治疗,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将会带来很大风险。儿童更需要一个全面、人性化的服务态度。

二、儿科新护士护理存在的问题

(1)新护士专业知识存在欠缺

由于现在本科生人数成倍增长,在医院的实习护士也越来越多,很多医院的门槛较低,对新来的护士并不能有严格的考核,这就使得有专业知识或专业不对口的护士进入。但是对于护理的护理,她们是儿童患者的第一接触体,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甚至还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且有的护士还存在责任感不强,没有危机意识的缺陷。

(2)新护士实践能力不足

没有实践的理论不是真正的实践,因此说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对于新护士,在大学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可能在课堂中会有模拟演练等,但远远不是针对真正的患者,所以对于护士心理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初入医院接触患者的护士,实践能力不足,即使有扎实的文化素养远远不够,自己要多提高实践能力,切不可马虎。

(3)医院本身的医疗制度不完善

不论社会中的什么企业,想要正常的运行,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若领导没有很好地决策与提议,那么直接导致员工的不注重。对于医院,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如对于儿科护理,若没有好的护理,严格的医药审核,正确的医嘱,儿科护理也是不成功的。且对于实习生,必须有专业的审核与培训才可以真正接触患儿,这不仅是对实习生的负责,而且是对患儿的生命重视及父母的期望不负。

(4)医院设备、环境欠佳

医疗设备的好坏程度是医院能否正常运行的核心,是一个医院专业程度的评判标准。没有好的医疗设备,医院即使有再大的面积也只是虚有其表。如医疗设备中有很重要的几个代表:心电图机、呼吸测定仪、内窥镜等诊断设备,病床、吊瓶架、氧气瓶、注射器、心脏除颤起搏等治疗设备。这些设备都常用于儿科治疗,也是最普遍的设备。对于某些较先进的设备,需要医院的自我判断是否该引入或引入多少。

对于儿科病房,环境起主导作用。很多专业医院会选择将儿科病房设为独立间,正是因为儿童心智各方面都还不成熟,没有足够的沟通交流能力,特别是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还依然存在很大缺陷,对于护士的护理,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休息环境,其次需要懂得患儿的“内心”。如宝宝在晚上嚎啕大哭,那么就需要了解患儿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必要要对症下药。

三、儿科新护士护理问题的实施对策

(1)医院医疗制度需满足患者的需求

医院的医疗制度不能以自我为核心,需要按照多数患者的提议及需求进行改善。若一套医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常常出现患者投诉或不能得到满意的治疗等问题,就需要重新审视,制定一套更为完善的医疗制度。一套合理的医疗制度必须有合理的排班时间、疾病的全面治疗方案、员工的严密审核、各医疗设备的及时更新与引进等方面。只有这样医疗系统才能达到最稳定状态。

(2)新护士的法律意识完善

如今越来越多的实习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新护士来说,若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法律意识,将会导致很多不该发生的失误,如护理儿童时擅离职守、对患儿没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按正确的医嘱对患儿进行看管、对患儿的用药不能正确拿取等,这些都是新护士自身的经验不足导致的。医院要加大对新护士的监管力度,若对于新护较多失误,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的培训。

(3)正确了解患儿的信息

我国对于医学模式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医院只为了治疗速度,不能全面了解患儿的各方面情况,如患儿的家庭情况及日常行为。很多患儿的患病是由于患儿本身的心理疾病引起的,所以对于患儿治疗之前,必须从父母那里得知他的个人生活,以免存在不能对症下药的情况。

四、小结

本文通过研究如今儿科护理的背景及正确认识、儿科护理的新护士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改善等探讨,发现儿科隐患存在于医院的各个方面,环境问题,看管人员问题及制度完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对于医院而言,必须要加大对这些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可坐视不管,否则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况小容;儿科新护士护理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当代医学;2012年27期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第2篇

关键词:儿科学;专业学位;人文教育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工作的开展,所有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一线人员。而儿科医生不仅要面对不能正确表达病情的患儿,同时还要面对患儿家属,因此在儿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让每一名儿科医生清楚地意识到人文素质是一名医生所必备的素质。

1人文教育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对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质上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尊严、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与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医学实践,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

2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人文教育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医生崇尚“技术万能论”,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与“人”割裂开来,缺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医学人文精神淡化,忽视“人”的体验,忽视“人”的存在,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医护与患者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医护与疾病的关系,二是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好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即首先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说“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加强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2.2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更趋于理性,其更关注就医环境、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尤其是儿科医师面对的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个体,在儿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还必须注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才能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

2.3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交流沟通技能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要懂得如何与患儿沟通,还要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医乃仁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对患儿有仁爱之心,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善于把握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抓住问题的本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时间、地点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建立互助互信、友善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童医疗服务的骨干力量,其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儿科医生的必然要求。

2.4加强人文教育改善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设置导致报考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以理科学习为主,人文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知识储备不够。考上大学后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对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时间很少,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趋于功利化,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因此,很多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课程教育,导致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缺乏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如何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中融入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2],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3.1首先提高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3-4],所以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参加人文培训班,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身教大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临床教师除了讲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知识

指导并带领学生阅读古籍文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可以从中汲取其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涵为尊重人、宽容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珍视人的生命。儒家学说认为,君子要以义为重,人的道义价值应高于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天职的前提下获得正当的经济收入,实现义与利的完美结合。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加大对医学先贤的宣传教育,弘扬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史人物的高尚医德。

3.3在病史采集中注重培养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

病史采集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儿科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儿科患者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痛苦。病史采集大多来源于患儿家属,而患儿家属则因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及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过度担心、焦虑不安,导致其对患儿病情夸大或隐瞒而表述不准确。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儿科医生获得患儿真实病情的重要渠道,也是患儿及其家属信任医生、配合诊断治疗的基础。在临床带教中教育学生采集病史时,做到着装合体、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同时还要善解人意,尊重患儿及其家属,并要求对所有患儿一视同仁。

3.4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

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致使体格检查被年轻医师日益忽视。儿科医师面对的患儿易哭闹,不配合体格检查,家长亦不愿意让年轻医生检查患儿,导致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畏难心理,不愿意给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因此,带教教师不仅要让研究生认识体格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还要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进行检查前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与患儿适当游戏,减轻其恐惧心理;检查时动作轻柔、灵活、规范、准确、全面;检查后帮患儿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并对患儿家属表示感谢。

3.5在辅助检查选择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适宜的辅助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但如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带教教师在指导研究生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培养研究生的医德观念。

3.6在疾病的诊断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正确的诊断是准确治疗的关键,但由于婴幼儿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我们强调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疾病谱,牢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全面把握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3.7在治疗中树立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治疗观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儿童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旦孩子生病,几位大人为之团团转,并对医生的治疗有极高的预期。儿童病情变化快,临床常用药物中大多无儿童的用法用量,治疗手段单一,预后难以判断,一旦孩子的治疗效果与预期偏离,便会发生纠纷、冲突,使得沟通工作和治疗难以维持。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治疗观认为,病与人、身与心是互依互存、融为一体的。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做到既要关注患儿的身体,也要关注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既要重视患儿的痛苦,也要重视患儿家属的感受;既要提高疗效,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机体的损伤;既要考虑现在疾病的影响,也要考虑患儿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做到患儿少受罪、家长少花钱。综上所述,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服务儿科临床的主要力量,带教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加强对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同时,从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培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保平.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56-60.

[2]雷星,阚金庆,张学瑜,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2):134-137.

[3]曹栋栋,王青,王志锋,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内涵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9(5):72-74.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第3篇

(1)儿科护理的概念

所谓儿科护理,通俗易懂的来讲就是对儿科健康问题的监测及治疗,如:儿科哺乳、儿童进食、儿童疾病的防治、儿童健康治疗、儿科监护、患儿护理,此时的患儿可能存在多种方面的疾病,如消化道(包括肠胃的消化与吸收)、呼吸道(呼吸系统的感染)、营养摄入不均或不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外来细胞入侵人体,抵抗能力不足)、泌尿系统等。

(2)儿科护理背景

如今,儿科的护理已经越来越受广大人民重视,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增加,父母们更加重视医药质量,已不仅仅局限于价格。然而每年都会有各大医院在毕业之际有较多新护士进行实习等,那么由于较多的护士实践能力不足,或没有较强的专业底蕴,失误便是难免的,但是却直接导致儿童的治疗延误。如对于儿科的夜晚护理是尤为重要的,儿童由于各方面还都没有健全,语言沟通能力也存在障碍,所以护理者必须要给孩子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是核心,其次,对于儿童的疾病治疗,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将会带来很大风险。儿童更需要一个全面、人性化的服务态度。

二、儿科新护士护理存在的问题

(1)新护士专业知识存在欠缺

由于现在本科生人数成倍增长,在医院的实习护士也越来越多,很多医院的门槛较低,对新来的护士并不能有严格的考核,这就使得有专业知识或专业不对口的护士进入。但是对于护理的护理,她们是儿童患者的第一接触体,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甚至还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且有的护士还存在责任感不强,没有危机意识的缺陷。

(2)新护士实践能力不足

没有实践的理论不是真正的实践,因此说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对于新护士,在大学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可能在课堂中会有模拟演练等,但远远不是针对真正的患者,所以对于护士心理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初入医院接触患者的护士,实践能力不足,即使有扎实的文化素养远远不够,自己要多提高实践能力,切不可马虎。

(3)医院本身的医疗制度不完善

不论社会中的什么企业,想要正常的运行,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若领导没有很好地决策与提议,那么直接导致员工的不注重。对于医院,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如对于儿科护理,若没有好的护理,严格的医药审核,正确的医嘱,儿科护理也是不成功的。且对于实习生,必须有专业的审核与培训才可以真正接触患儿,这不仅是对实习生的负责,而且是对患儿的生命重视及父母的期望不负。

(4)医院设备、环境欠佳

医疗设备的好坏程度是医院能否正常运行的核心,是一个医院专业程度的评判标准。没有好的医疗设备,医院即使有再大的面积也只是虚有其表。如医疗设备中有很重要的几个代表:心电图机、呼吸测定仪、内窥镜等诊断设备,病床、吊瓶架、氧气瓶、注射器、心脏除颤起搏等治疗设备。这些设备都常用于儿科治疗,也是最普遍的设备。对于某些较先进的设备,需要医院的自我判断是否该引入或引入多少。

对于儿科病房,环境起主导作用。很多专业医院会选择将儿科病房设为独立间,正是因为儿童心智各方面都还不成熟,没有足够的沟通交流能力,特别是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还依然存在很大缺陷,对于护士的护理,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休息环境,其次需要懂得患儿的“内心”。如宝宝在晚上嚎啕大哭,那么就需要了解患儿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必要要对症下药。

三、儿科新护士护理问题的实施对策

(1)医院医疗制度需满足患者的需求

医院的医疗制度不能以自我为核心,需要按照多数患者的提议及需求进行改善。若一套医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常常出现患者投诉或不能得到满意的治疗等问题,就需要重新审视,制定一套更为完善的医疗制度。一套合理的医疗制度必须有合理的排班时间、疾病的全面治疗方案、员工的严密审核、各医疗设备的及时更新与引进等方面。只有这样医疗系统才能达到最稳定状态。

(2)新护士的法律意识完善

如今越来越多的实习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新护士来说,若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法律意识,将会导致很多不该发生的失误,如护理儿童时擅离职守、对患儿没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按正确的医嘱对患儿进行看管、对患儿的用药不能正确拿取等,这些都是新护士自身的经验不足导致的。医院要加大对新护士的监管力度,若对于新护较多失误,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的培训。

(3)正确了解患儿的信息

我国对于医学模式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医院只为了治疗速度,不能全面了解患儿的各方面情况,如患儿的家庭情况及日常行为。很多患儿的患病是由于患儿本身的心理疾病引起的,所以对于患儿治疗之前,必须从父母那里得知他的个人生活,以免存在不能对症下药的情况。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第4篇

关键词:儿科学;专业学位;人文教育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工作的开展,所有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一线人员。而儿科医生不仅要面对不能正确表达病情的患儿,同时还要面对患儿家属,因此在儿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让每一名儿科医生清楚地意识到人文素质是一名医生所必备的素质。

1人文教育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对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质上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尊严、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与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医学实践,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

2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人文教育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医生崇尚“技术万能论”,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与“人”割裂开来,缺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医学人文精神淡化,忽视“人”的体验,忽视“人”的存在,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医护与患者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医护与疾病的关系,二是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好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即首先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说“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加强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2.2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更趋于理性,其更关注就医环境、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尤其是儿科医师面对的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个体,在儿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还必须注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才能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

2.3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交流沟通技能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要懂得如何与患儿沟通,还要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医乃仁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对患儿有仁爱之心,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善于把握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抓住问题的本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时间、地点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建立互助互信、友善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童医疗服务的骨干力量,其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儿科医生的必然要求。

2.4加强人文教育改善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设置导致报考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以理科学习为主,人文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知识储备不够。考上大学后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对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时间很少,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趋于功利化,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因此,很多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课程教育,导致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缺乏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如何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中融入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2],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3.1首先提高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3-4],所以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参加人文培训班,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身教大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临床教师除了讲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知识

指导并带领学生阅读古籍文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可以从中汲取其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涵为尊重人、宽容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珍视人的生命。儒家学说认为,君子要以义为重,人的道义价值应高于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天职的前提下获得正当的经济收入,实现义与利的完美结合。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加大对医学先贤的宣传教育,弘扬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史人物的高尚医德。

3.3在病史采集中注重培养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

病史采集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儿科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儿科患者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痛苦。病史采集大多来源于患儿家属,而患儿家属则因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及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过度担心、焦虑不安,导致其对患儿病情夸大或隐瞒而表述不准确。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儿科医生获得患儿真实病情的重要渠道,也是患儿及其家属信任医生、配合诊断治疗的基础。在临床带教中教育学生采集病史时,做到着装合体、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同时还要善解人意,尊重患儿及其家属,并要求对所有患儿一视同仁。

3.4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

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致使体格检查被年轻医师日益忽视。儿科医师面对的患儿易哭闹,不配合体格检查,家长亦不愿意让年轻医生检查患儿,导致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畏难心理,不愿意给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因此,带教教师不仅要让研究生认识体格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还要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进行检查前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与患儿适当游戏,减轻其恐惧心理;检查时动作轻柔、灵活、规范、准确、全面;检查后帮患儿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并对患儿家属表示感谢。

3.5在辅助检查选择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适宜的辅助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但如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带教教师在指导研究生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培养研究生的医德观念。

3.6在疾病的诊断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正确的诊断是准确治疗的关键,但由于婴幼儿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我们强调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疾病谱,牢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全面把握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第5篇

1相关因素

1.1社会因素社会普遍认为患儿是弱者,应受广泛关注,医护人员是医疗技术掌握者,独立承担医疗护理风险。患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生病全家出动,所有亲人将孩子健康的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儿科医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更大的风险责任和心理压力。

1.2医源性因素医学是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学科,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时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患儿未理解各项操作、检查等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因素。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患儿监护者对医疗护理质量出现不信任感。

1.3患儿因素儿科患儿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儿童不能表达自身感觉,往往由家属代诉,家属陈述病情的准确性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判断,同时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遵医行为增加了医疗护理的风险。患儿自理能力差,家属疏于照顾等,导致患儿出现误食、坠床、滑倒、跌伤等安全意外。

1.4药物性因素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多样性,医生对药物剂量难以准确掌握,有用药不足和过量的潜在风险。新药出现使药物配伍禁忌表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就要求护士在配药和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不断积累经验,防止药物潜在风险的发生。

1.5医疗设备因素基层医疗设备数量不足、供应不及时、种类不全、性能不良及反复维修等因素影响医疗护理效果,甚至引起护理纠纷。

1.6病区环境因素病房私人物品多;小儿衣物、尿布乱搭;邻床患儿交换食物、玩具;患儿家属卫生观念差,患儿随地大、小便,随地乱扔废纸屑;部分家属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开门窗等均造成病区内环境污染,空气不新鲜,且影响疾病的痊愈,成为院内感染的隐患。

1.7工作环境因素儿科护理工作繁重、环境嘈杂、家属要求高、护士压力大,护士承担日常工作任务,在嘈杂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差错发生。有时要在家属责难声中保持良好心态,对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提出较高要求。留观患儿逐年增多,留观室患儿多、陪人多、噪声大,护士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存在差错发生的潜在危险。

1.8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临床年轻护士逐年增多,业务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工作薄弱、风险意识教育未跟上,使个别护士技术水平落后、协作技能不强、风险意识滞后、对规章制度执行未重视及认真落实,给患儿造成损害,易产生医疗纠纷,对医疗护理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2对策

2.1加强人员管理①加强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利用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风险教育素材向护士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汲取教训,防患于未然。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儿科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儿科护理工作严谨、纯洁,不容许一丝疏忽和工作失误,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职业荣誉感。②提高业务水平。儿科护理具有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知识面广、家属要求高等特点,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儿科急危重症抢救诊疗流程。年轻护士应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③改变服务观念。医疗作为服务行业,护理人员必须将服务职业、服务观念作为工作目的,尊重自己的职业及患儿,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2.2加强质量管理护理风险隐患存在于临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从患儿一入院开始,护士就面临庞杂的工作细节,因此必须注重质量细节。①制度管理。护理活动中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的后盾。日常工作遵从《护理常规》、《护理管理质量手册》、《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用制度规范、约束各项活动。要求每位儿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认真执行。评估高危环节、高危时段,护士长加强护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和监督。②护理质量管理。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在儿科危重症抢救中尤为重要。提高护士对护理文书的认识,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病情观察做到及时、敏锐,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客观。护理文书详细、准确记录是避免医疗纠纷的有力证据。③工作流程管理。留观室护士必须调整好心态,保证护理操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警惕性,与患儿家属反复核对,实行编号和姓名双查对,确保无误后再进行,保证护理操作无失误。④病员管理。患儿安全管理在科室管理中尤为重要,如入院宣教时交代家属使用护栏避免婴儿坠件的发生,在工作中必须反复告知、及时巡查。⑤药物及设备管理。儿科药物名称、规格、用途和注意事项等打印成表格,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并置于工作台上,牢记掌握并学习药品剂量计算方法,做到操作时心中有数,并监督医嘱准确性。科室收住患儿不平衡性,导致设备不足或闲置,为此,应与其他科室设备互用,达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利用,并满足临床需要。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常用设备每周检查,急救仪器每日检查,保证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⑥抓好病区卫生,重视消毒隔离制度。向患儿家属宣传院内感染危害,要求使用消毒尿布,并设尿布晾晒区,禁止在病房搭晒尿布。按病种分开,禁止家属及患儿串房、串床。教育患儿家属做好奶具、食具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保洁员的工作检查和监督,保证病区卫生环境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率。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第6篇

1培养兴趣是关键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偷快地接受知识。因此,我们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应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学习兴趣出发,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理论应结合临床来讲授,书本上纯理论的内容相对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但是如果通过与临床的具体事例相结合来介绍,情况就大为改观了。在讲授过程中,采用临床图片和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讲课的同时,呈现给学生大量发育正常和发育异常的儿童图片,边分析边讲授,告诉学生如何运用公式和生理常数来区分发育中的正常现象和异常现象,从而把知识顺利地传授给学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相对枯燥的内容。另外,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即在授课之初提出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各论时,则可以在授课之初,给出一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临床典型病例,针对病例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这个小儿是否患病”,“有何临床表现”,“你认为诊断是什么,属哪个证型,如何治疗”等,之后再切入主题,介绍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接受知识,并应用于临床,更容易激起学生对讲授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使记忆中的知识印象深刻,并能够灵活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2备课充分是基础

要讲好每一节临床课,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作为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在备课过程中作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熟悉教材,了解重点、难点和疑点,还要把将中医儿科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及中医内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把握。遇到与中医内科学大致相同的知识,可适当地缩短授课时间,而将讲授的重点放在介绍儿童疾病的自身特点上来。如讲授感冒一节时,对于其主要证型就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学生大多在学内科时已熟记在心,只需稍加提问即可唤起学生的记忆,应将授课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小儿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肝常有余”等的生理病理特点上,因为正是由于这些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导致小儿在患感冒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表现,提示在临床治疗儿童感冒时,应注意在解表基础上佐以化痰、消导、镇惊,才能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总之,在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以及相当清楚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重点内容重点讲述。学生们在学习时就很容易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3引入现代科学知识是必需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儿科学知识也与其他学科一样,不断有新的突破和进展。为了使学生在今后能更快地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满足社会需求,理应在中医儿科学的教授过程中,介绍一些必要的西医儿科学内容,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方面比较成熟的成果,要重点介绍推广。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除了要准确地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外,还要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各种途径吸取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拓宽知识面,用以不断地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如在介绍哮喘章节时,既要介绍中医的诊疗思路,治则用药特点,治疗优势所在,还要补充介绍临床十分有用的西医对哮喘持续状态时的处理措施,以及全球性的哮喘长期规范化管理方案。讲授脾胃系统疾病的内容时,还可把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与小儿消化腺发育差、腺体分泌少、消化道肌层不发达、消化酶活力弱等西医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把握中医学理论的合理内核,使学生不感到中医理论的艰涩难懂,增加学生对中医药的学习和探讨兴趣。而且,适当介绍一些近年来中医儿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日新月异。只有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新动向,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有价值的素材,充实自己的信息量,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满足学生多方位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4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必由之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进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调控,但它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与好奇心,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与阅历,通过纳人示意图法、模拟演示法、病案讨论法、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是我们提髙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互动式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教授过程应围绕要求学生解决酌问题进行安排和开展;另一方面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或复习、巩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掌握相关知识的作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将深奥的理论具体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整个授课过程生动活泼,避免了填鸭式和注人式教学,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儿科医生必备知识第7篇

为响应国际卫生组织及世界儿童基金会发起的创建爱婴医院活动的倡仪,为了普及爱婴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婴儿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于2014年9月起在我院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我院产儿科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住院分娩率,实现爱婴宗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通过在卫生院爱婴活动的开展,普及母乳喂养知识,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经验,使我院的产儿科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1、推行住院分娩,在本镇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

2、住院分娩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达95%以上,6月婴幼儿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

3、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建立母婴同室制度。实现“三早”既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三早”率达100%;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

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我院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把创建爱婴医院与提高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和促进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结合起来;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要求按照创建“爱婴医院”全球十条标准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并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妇产科、儿科、防保科等参与的创建爱婴卫生院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抓。各司其职,积极主动的做好创建爱婴医院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

2.制定爱婴医院的工作制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制定出有利于贯彻母乳喂养规定的本院的规划及制度。规划应包括创建爱婴医院的组织领导、实施方案、培训计划、所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爱婴医院标准的时间。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住院分娩制度、健康教育宣教制度、母婴同室消毒制度、孕产妇保健管理及接诊、转诊、访视制度,医护人员工作职责等。并且建立促进母乳喂养的支持组织,通过医院的热线电话、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解决在母乳喂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宣传培训工作

宣传培训工作是创建爱婴

医院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在广大医务人员中开展促进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爱婴气氛。在医院母婴所到之处张贴妇幼保健的挂图、海报以及促进母乳喂养的“双十条”规定等。也可利用书、画、板报、标语、展版、录像等多种方式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和按需哺乳以及“三早”的重要意义。培训方面,制定对各类人员的书面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及教材按卫生部编印的《创建爱婴医院18小时课程》和《母乳喂养培训教材》、WHO/UNICEF制定的《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本院母乳喂养规定、促进母乳喂养适宜技术等为教材。培训时间要求,全员培训时间至少要达到8小时,妇产科、儿科人员培训达到18小时,其中包括3小时的临床实习。重点人员(助产士、产儿科护士)可增加授课与临床操作时间,达到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宣传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和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适宜技术。培训结果及要求,必须对本单位全体职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对所有接触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医务人员均进行促进母乳喂养适宜技术的重点培训。通过培训、考试使全院职工都掌握了有关爱婴医院的知识,成为爱婴医院的支持者、宣传者、执行者,人人树立爱婴的意识。

4.产儿科建设

创建爱婴医院与产儿科建设和产儿科质量密切相关,首先有产科和儿科。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指房屋、设备和人员等。软件指制度规范和病历文书资料等。

(1)房屋。产科门诊:有妇产科门诊室一间,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产科检查床须用屏障与外界隔开,有条件的应设单独的检查室。分娩区:分娩区总面积应在80平方米以上,相对独立,远离污染源,分娩区与外界之间应有缓冲区,缓冲区内有更衣、换鞋处。分娩区内应设有待产室和分娩室。待产室应设待产床1张。分娩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和消毒,光线充足,环境安静,室内应有调温设备,应设电源接口和流水洗手设施。分娩室在一楼应设地漏。手术室16平方以上。母婴同室区:每组母婴床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有调温设备,室内安静、清洁、通风、光线好、温度适宜。

(2)、设备:基本设施:检查床、待产床、产床、照明灯敷料柜、器械台、推车(担架)、急救药品柜(内放急救设备药品)、紫外线灯、常规消毒设备、刷手与污物处理设备、污物桶、调温设备。诊断测量用具类:

体重计、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婴儿磅秤、软尺、骨盆测量器、多普勒胎心仪(或筒式、额头式听诊器)、集血器、量杯、磅秤、时钟、消毒手套。治疗器械类:注射器、开口器、舌垫(压舌板)、电动吸引器、胎头吸引器、产包、导尿包、侧切缝合包、刮宫包、内诊包、氧源吸氧装置、新生儿气管导管、吸痰管、新生儿复苏囊、新生儿保温用品、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输液器、输液架、沙袋、上下叶拉钩、宫颈钳、卵圆钳、刮匙。其他设备:医院应具备B超、心电图机、X光机、健康教育基本设备和材料,医院应嗵开展血、尿、便常规、乙肝五项、血小板、红细胞积压、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检查等,应有测定血型条件。以上设备要定时检查维修,应保证在功能状态,要随时可及、随时能够投入抢救。

(3)、床位:设床位不少于6张。并配备婴儿床。

(4)、科室设置:设独立妇产科。条件不具备可暂不设独立的产科,但妇产科检查室与产科检查室分开;妇科病房与母婴同室严格分开。

(5)、药品:宫缩剂、心血管系统药物、解痉药、降压药、升压药、镇静药、利尿药、止血药、补溶剂、纠酸药、麻醉药、其他必备药品。以上药品要求:在有效期内、规范摆放、安全保存、随时可得、正确使用。

(6)、人员

助产工作应由2名以上获得助产技术资格的医生、助产士承担,并有儿科医师参与;取得助产资格并在产房工作的护士可作为助产士。助产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或护士执业资格。助产技术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具体考核内容根据助产相关技术所要求的确定。经考核合格,获得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技术人员每年应接受助产技术业务培训,培训应不少于20学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实际提出助产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求。助产技术人员脱离助产专业岗位2年以上者,需重新接收助产技术岗前培训与考核,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分娩室施行24小时负责制,接产时必须由2名以上助产技术人员在场,进分娩室负责抢救危重新生儿。建立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分工负责制度。

妇产科医生:掌握所有助产相关技术

助产士:负责正常产程的观察和处理

儿科医生:参加新生儿日常查房及异常新生儿抢救。

(7)、助产相关技术

产前检查:及时筛查高位母亲和胎儿,给予保健指导,及时转诊;产程中母婴监测技术:提供全程护理、监测产程进展、正确绘制产程图、母婴生命体征检查、胎心听诊、羊水异常的识别等;正常分娩四个产程及新生儿处理;常用助产技术:包括催产素的使用、常规阴道分娩接生、人工破膜、人工剥离胎盘书、胎盘残留剖宫术、会阴侧切和简单裂伤缝合等、胎头吸引术等;、产妇及胎婴儿危险因素识别、紧急处理及转诊;难产的识别、紧急处理及转诊;产科出血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正确测量及估计出血量的方法,以及处理与转诊;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转诊;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技术;母乳喂养适宜技术;健康教育及咨询指导技术。

(8)、工作制度:产科质量管理制度;产科医务人员职责分工及管理制度;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产科转诊、急救制度;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与产妇死亡评审及婴儿死亡评审制度;产科信息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产科病历书写规范;母乳喂养工作制度;其他临床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包括值班及交接班制度、消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差错防范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查房制度等。

(9)、必备常规

具体内容参照卫生部授权中华医学会的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一般需具备并掌握以下常规: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治: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病;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子宫内翻;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产科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褥感染;引产、催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诊治;新生儿寒冷损伤诊治。

(10).儿科建设

硬件:成立专门的儿科,其房屋设备逐步达到县级要求,至少有1名主治医生职称的儿科医生负责儿科技术把关。内儿科病房内设置1-2间房屋为儿科病房,设床位2-4张;逐步配备婴儿取暖设备,复苏设备,红外线辐射抢救台,吸痰器等。内儿科内有1-2名以儿科专业为主的儿科医生,同时兼新生儿科医生工作。

软件:建立必备常规,掌握镇乡能够处理的基本技术,按等级医院标准书写儿科病历及建立儿科文书

(11).产儿科质量管理。产科门诊建立健全与产妇保健及高危产妇管理监护制度;建立填写《孕产妇保健建卡登记本》、《孕产妇保健卡》和《高危孕产妇管理监护登记本》;常规开展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妇幼保健知识指导,并填写《母乳喂养及妇幼保健知识宣教登记本》。产科病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第一时间迅速出击组织抢救高危重急孕产妇,并做好抢救记录。对本院不能处理的高危重急孕产妇建立转诊转院制度并能及时安全上转。及时认真填写分娩及产伤记录:产科病历按等级医院标准书写;病历产科一律书写病历。阴道分娩、各种难产、破宫产在施行手术前试产时均使用产程图,做到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时识别产时高危,及时处理各产程。常规应用阿氏评分,凡评分>7分者做到产后半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并开始吸吮。对产妇常规开展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培训指导。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母婴室、分娩室及产房清洁,环境物体消毒符合要求。院内发生孕产妇死亡一周内组织讨论及填写报告卡及时报告。熟练执行助产常规:产后出血诊疗常规;新生儿窒息诊疗常规正确掌握破宫产指标。效益指标要求:剖宫产率不能超过20%;住院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四以下;产后出血率<5%;产褥感染率<0.5%;入院后8小时子痫发生率<0%;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0%;住院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住院子宫破裂率为0;产科尿瘘发生率为0;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3%;无责任事故发生。

(13).医疗质量管理

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建立医务人医疗技术缺陷档案。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四、考核评估方法

参照创建《爱婴医院标准》,进行自行评估后,由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初评验收。

五、实施要求

规范医院管理,推行创建爱婴医院活动,以此为载体全面提高医院产科服务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医院必须建立健全爱婴卫生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爱婴医院的规定。

六、实施时间

准备阶段:2014年8月-10月

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10月-11月

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

自评阶段:2015年2月

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