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广告实习内容(合集7篇)

时间:2023-09-17 14:52:54
广告实习内容

广告实习内容第1篇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广告学课程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一些高校的广告课程仍以教师口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缺乏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积极性[4。因此,迫切需要更新广告学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广告学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说教、学生被动听记等问题,其作为激活广告学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广告专业技能的有力举措而备受关注。

基于此,本文探索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分析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和组织形式,最后提出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既为高校广告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经验借鉴。

一、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观

注重实践、勤于观察、多维思考是现代广告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广告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广告、思考广告、分析广告、练习广告的习惯。

广告学教学与一般学科的教学存在明显差异,有较强的综合性、操作性和创新性,学习难度较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互动是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同学、环境产生交流与合作,并提高交往互动学习的效果。互动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情景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进行的教与学的交流与融合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交互作用和影响的创新教学模式。因此,广告学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教学,是现代广告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先进手段之一。

广告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导入和谐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的多维交互,完成“自学、导学、助学和督学”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0。通过开展互动教学,使广告理论与实践知识由传统的“填鸭式”单向传递向师生双向交流反馈转变,借助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题教学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广告学习和表达自我观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关键环节

心理学理论将学生学习概括为注意、兴趣、欲望和行动四个步骤。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应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吸引学生对广告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思考广告规律的兴趣,诱导学生对广告理论和实务的求知欲望,促成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广告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吸引学生对广告现象的关注。吸引学生高度关注广告经营管理现象,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形成对广告学习内容的特征和相互关联的认知,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在吸引学生关注的环节,可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广告作品欣赏、案例介绍、资料浏览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广告学的感知印象,加深学习记忆。吸引学生关注时要强调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对广告学习的兴趣和感受的个体差异,选择并组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

(二)激发学生思考广告规律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广告规律的兴趣,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演讲、企业参观、访谈和实习等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应着重就学生所关注的广告领域热点现象,结合广告学基本概念、模型和理论进行具体讲授,使学生对广告学产生强烈学习兴趣并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

(三)诱导学生对广告理论与实务的求知欲望。诱导学生对广告理论和实务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按照逻辑顺序提出疑难问题、设计悬念、组织讨论辨析等方式,营造广告学课程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阅读、请教、思考和探索,学习广告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法则和操作技巧,寻求问题的答案。

(四)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广告的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养成自主学习广告学行为的习惯,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自主创新学习行为具体体现为主动观察广告现象和发现广告问题,积极探究广告学原理和规律;创造性思考广告经营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持续学习,与时俱进,综合运用广告学跨学科学习方法,拓展广告学研究内容,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三、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课堂提问互动。课堂提问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基础模式,由教师参考教材对广告概念、理论与模型进行系统讲解,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或讨论发表观点,教师进行课堂点评,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师生相互对话、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互动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反馈问题重点施教,组织学生系统预习、学习和复习广告学基本知识点。

(二)演示欣赏互动。演示欣赏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特殊形式,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投影仪、扫描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平面广告作品、户外广告图片、电视广告影片、企业广告策划书等多样化广告素材进行展示,充分发挥广告中色彩、图形、声音等要素对学生产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刺激,增加学生对广告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在作品演示欣赏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广告学课堂从学生被动听讲到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使课堂教学保持新鲜感和活力。

(三)案例追踪互动。案例追踪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持续过程,教师将广告热点问题以个案形式建立数据资料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广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围绕广告案例,让学生查找资料,向学生布置思考题目,组织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互动形式,使广告学教学与广告经营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在持续的案例分析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四)情景模拟互动。情景模拟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创新体现。认知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交流讨论内容的70%,亲身体验内容的80%①。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与广告学内容相关的生动场景,围绕广告经营、广告心理和广告创意等内容引导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广告文案写作、主题演讲、辩论比赛、策划分析,促成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开展广告经营管理实务的综合能力。

(五)专题研讨互动。专题研讨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结合广告市场动态对广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选广告学教材和行业实践资料汇编广告系列教学专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研究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互动教学模式应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采取设计问卷、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并撰写调研报告和专业论文等形式,围绕科研专题开展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互动,从而促进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

四、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实践对策

(一)转变育人观念,培育和谐互动教学氛围。实施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应做到观念先行,以人为本。立足广告学课程特色和广告行业发展对广告人才的客观要求,广告学课程教学应实现从教师满堂灌到师生双向交流的积极转变,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将激发学生观察广告、学习广告、研究广告作为教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广告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提问、讨论和模拟等教学活动,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问题、反馈意见,与教师共同推进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互动教学技能。教师是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主导者,教师广告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互动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此,应通过国内外进修、学科建设研讨、教学技能培训、教学观摩比赛、教学经验交流、精品课程建设等方式,不断加强教师对教学心理原理、教学方法和技巧、广告前沿理论、广告行业发展动态等的学习。

(三)更新教学内容,编著特色互动的教材和课件。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应围绕广告学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系统展开。因此,广告学教材是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客体,其决定广告学互动教学的主题、重点和组织形式。以优秀广告教材为基础,结合图片、视频等广告素材,撰写广告精品案例,并融合数字媒体、移动媒体、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汇编广告学新课件、新教材,确保广告互动教学特色鲜明、与时俱进。

(四)引进设施设备,建设信息互动教学环境。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对教学设施设备提出了特殊要求,应根据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客观情况,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运用先进设备与技术工具,建设广告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具体而言,硬件环境包括校园网、计算机设备、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电子白板、网络课堂等,软件环境包括PPT、FlaSh等信息化教学软件、信息系统、课件资料库、课程档案等,两者结合从而保障动态演示、情景仿真、网络教学、软件实验、在线答疑等互动教学形式的正常开展。

广告实习内容第2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广告产业异军突起,广告市场的年营业总额规模已超过GDP的1%,2009年国内广告公司已达15万家,从业人员突破150万人[1]。据中国广告协会对北京、上海、广州3地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缺乏广告专业人才是广告公司目前最大困难的比重高达77.9%[2]。可见,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广告人才,是广告产业乃至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广告行业的转型给传统的广告学教学模式带来极大冲击[3]。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广告学课程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一些高校的广告课程仍以教师口述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缺乏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积极性[4]。因此,迫切需要更新广告学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广告学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说教、学生被动听记等问题,其作为激活广告学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广告专业技能的有力举措而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探索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分析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和组织形式,最后提出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既为高校广告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经验借鉴。

一、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观

注重实践、勤于观察、多维思考是现代广告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广告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广告、思考广告、分析广告、练习广告的习惯[5]。广告学教学与一般学科的教学存在明显差异,有较强的综合性、操作性和创新性,学习难度较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西方教学互动理论认为,互动是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同学、环境产生交流与合作,并提高交往互动学习的效果。互动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情景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进行的教与学的交流与融合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交互作用和影响的创新教学模式。因此,广告学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教学,是现代广告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和先进手段之一。

广告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导入和谐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的多维交互,完成“自学、导学、助学和督学”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6]。通过开展互动教学,使广告理论与实践知识由传统的“填鸭式”单向传递向师生双向交流反馈转变,借助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题教学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广告学习和表达自我观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关键环节

心理学理论将学生学习概括为注意、兴趣、欲望和行动四个步骤。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应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吸引学生对广告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思考广告规律的兴趣,诱导学生对广告理论和实务的求知欲望,促成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广告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吸引学生对广告现象的关注。吸引学生高度关注广告经营管理现象,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形成对广告学习内容的特征和相互关联的认知,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在吸引学生关注的环节,可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广告作品欣赏、案例介绍、资料浏览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广告学的感知印象,加深学习记忆。吸引学生关注时要强调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对广告学习的兴趣和感受的个体差异,选择并组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

(二)激发学生思考广告规律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广告规律的兴趣,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演讲、企业参观、访谈和实习等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应着重就学生所关注的广告领域热点现象,结合广告学基本概念、模型和理论进行具体讲授,使学生对广告学产生强烈学习兴趣并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

(三)诱导学生对广告理论与实务的求知欲望。诱导学生对广告理论和实务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按照逻辑顺序提出疑难问题、设计悬念、组织讨论辨析等方式,营造广告学课程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阅读、请教、思考和探索,学习广告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法则和操作技巧,寻求问题的答案。

(四)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广告的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养成自主学习广告学行为的习惯,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自主创新学习行为具体体现为主动观察广告现象和发现广告问题,积极探究广告学原理和规律;创造性思考广告经营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持续学习,与时俱进,综合运用广告学跨学科学习方法,拓展广告学研究内容,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三、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课堂提问互动。课堂提问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基础模式,由教师参考教材对广告概念、理论与模型进行系统讲解,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或讨论发表观点,教师进行课堂点评,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师生相互对话、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互动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反馈问题重点施教,组织学生系统预习、学习和复习广告学基本知识点。

(二)演示欣赏互动。演示欣赏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特殊形式,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投影仪、扫描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平面广告作品、户外广告图片、电视广告影片、企业广告策划书等多样化广告素材进行展示,充分发挥广告中色彩、图形、声音等要素对学生产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刺激,增加学生对广告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在作品演示欣赏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广告学课堂从学生被动听讲到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使课堂教学保持新鲜感和活力。

(三)案例追踪互动。案例追踪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持续过程,教师将广告热点问题以个案形式建立数据资料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广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围绕广告案例,让学生查找资料,向学生布置思考题目,组织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互动形式,使广告学教学与广告经营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在持续的案例分析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p#分页标题#e#

(四)情景模拟互动。情景模拟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创新体现。认知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交流讨论内容的70%,亲身体验内容的80%①。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与广告学内容相关的生动场景,围绕广告经营、广告心理和广告创意等内容引导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广告文案写作、主题演讲、辩论比赛、策划分析,促成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开展广告经营管理实务的综合能力。

(五)专题研讨互动。专题研讨是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结合广告市场动态对广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选广告学教材和行业实践资料汇编广告系列教学专题,引导学生用科学研究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专题研讨互动教学模式应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采取设计问卷、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并撰写调研报告和专业论文等形式,围绕科研专题开展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互动,从而促进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

四、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的实践对策

(一)转变育人观念,培育和谐互动教学氛围。实施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应做到观念先行,以人为本。立足广告学课程特色和广告行业发展对广告人才的客观要求,广告学课程教学应实现从教师满堂灌到师生双向交流的积极转变,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将激发学生观察广告、学习广告、研究广告作为教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广告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提问、讨论和模拟等教学活动,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问题、反馈意见,与教师共同推进互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互动教学技能。教师是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主导者,教师广告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互动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此,应通过国内外进修、学科建设研讨、教学技能培训、教学观摩比赛、教学经验交流、精品课程建设等方式,不断加强教师对教学心理原理、教学方法和技巧、广告前沿理论、广告行业发展动态等的学习。

(三)更新教学内容,编著特色互动的教材和课件。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应围绕广告学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系统展开。因此,广告学教材是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客体,其决定广告学互动教学的主题、重点和组织形式。以优秀广告教材为基础,结合图片、视频等广告素材,撰写广告精品案例,并融合数字媒体、移动媒体、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汇编广告学新课件、新教材,确保广告互动教学特色鲜明、与时俱进。

(四)引进设施设备,建设信息互动教学环境。广告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对教学设施设备提出了特殊要求,应根据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客观情况,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运用先进设备与技术工具,建设广告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具体而言,硬件环境包括校园网、计算机设备、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电子白板、网络课堂等,软件环境包括PPT、Flash等信息化教学软件、信息系统、课件资料库、课程档案等,两者结合从而保障动态演示、情景仿真、网络教学、软件实验、在线答疑等互动教学形式的正常开展。

广告实习内容第3篇

本文以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主要从两方面探讨了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设置安排合理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教学安排,从而使得学生通过主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消费广告心理学实验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全国各大高校开始逐渐设立心理学专业。但是,我国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校绝大部分为师范类院校,教学方法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操作课程内容很少或甚至没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强调实践重于理论的基础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操作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消费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开设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环节的高校并不多,相应的教材也缺乏,这些均无法满足本专业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的需要。伴随着社会需求由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为了使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本文以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主要谈谈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二、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1.设置安排合理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消费与广告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消费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中,广告心理是消费心理中的重要内容。具体点说,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商品销售对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因此该课程主要目的,是从应用角度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洞悉与理解,这里消费者行为着重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目前课程安排大致包括三个模块,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导论(导言、研究方法、市场细分)、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态度、自我概念等)、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等)。本课程从这三大模块出发,整合原有的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相关实验环节,来探讨如何合理设置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实践,新增市场调查、平面广告综合分析及设计、品牌故事案例分析等三项综合性实验。以市场调查的教学内容为例。导论部分为学生学习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学习内容和框架安排、定量和定性的消费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产品的市场细分和策略。所以这一部分的课程如果能配套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课程新增市场调查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背景举例:大学生相关电子通讯数码产品使用现状调研。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如何在案例中应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2人一组思考研究方案,课外实践实施市场调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问卷编制的技巧,掌握了市场调查的技能。2.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教学安排目前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安排大多集中于让学生习得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大多数课程要求的效果都停留在行为复杂性较低的层次,如识记、理解上,做的好一些的会管理到应用层面。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教育科研机构有这样的发现:许多学生无法脱离教师独立思考,或者是无法超越书本上的内容。因此可以这样说,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方式都没有让学生学会对自身的学习有清醒的意识,没有学会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也没有学会从书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分析出意义。基于这样的前提,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实验教学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渐进的梯度实验教学可以增强互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里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进行批判性思考。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具备这样几种特别的教学功能:实验项目进程安排提供关于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学习的心理策略的信息;对于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思考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出清楚的说明;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而应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先前理解对其进行重新组织;通过实验、报告、答辩以及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复杂化,从而将学习的责任转到学习者一方,使学生成为一个主动者,通过课内外实验操作技能的多方面训练提高学习能力。以平面广告综合分析及设计为例。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复杂繁多,而广告心理是消费心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产品策略的重要体现,由此课程新增平面广告分析和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背景举例:综合分析某品牌某产品某主题的平面广告1幅。要求学生首先熟悉了解该品牌及其产品,然后对某主题的平面广告进行综合分析,如创意理论依据、创意方法、广告主题、广告标题、文案、图片、色彩、色彩、版面布置与编排、文案创意、视觉元素的传达等。以上海大众新polo汽车广告为例(主题:人性化动态尖端科技-德系精湛工艺)。对Polo产品及其广告进行分析。Who-弄清楚Polo是什么东西,它的成长环境等等,它的形象、气质、定位是什么,在消费者中的印象怎样;What-在广告中说了些什么;Whom-弄清楚说给谁听;Which-用什么方式或者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传播给受众;What effect-广告目的,促进销售、传播观念、提高企业形象还是都有。这一过程中,通过平面广告的学习,掌握平面广告的创意规律,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整体提高平面广告综合分析能力。三、思考和小结结合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按照以上思路基本达到培养面向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目的。然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市场调查课外实践环节的把控,平面广告的选取,品牌案例故事的选择等。总之,笔者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了相对适合心理学专业的《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手册,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相信一定会探索和构建出适合心理学专业要求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涂勇.浅谈高校“消费心理学:实验课程建设[J].高校科研,2004,(16):9.

[2]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Anation at risk: The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83.

[3]Rallis, S., Rossman, G, Phlegar, J., &Abeille, A. Dynamic teachers: leadersof change. ThousandOaks, CA:CorwinPress. 1995.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课程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430031381210。

广告实习内容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广告学;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5-0006-01

在广告学教学实践中,利用新媒体背景更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建立全新的广告学教学体系,能够促进广告学教育工作为学生的个人就业提供帮助。积极讨论新媒体背景带来的影响,明确广告学教学的细则,是推进广告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一、关注新媒体背景,更新广告学教学方式

第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主动学习,其效果远远好过被动接受。在广告学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学习内容的收集者与新知识的探究者。打破广告学专业教材对专业内容的限制,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大胆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知。学生真正参与到广告学知识的学习中,才能了解新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使用方法。比如在学习有关于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寻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并搜集与整理网络视听资源,促进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本内容。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于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接触最新鲜的传播方式,促进学生认识到新媒体技术对个人广告学学习的影响。

第二,利用互动教学法组织教学。交互性,是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在广告学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互动教学法组织教学,能够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日前,手机成为学生的必备交际工具,而微信与微博也成为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平台。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有微信账号与微博账号,每一位学生都会利用手机上网。当新媒体技术已经影响学生实际生活时,老师要反思自己新媒体技术应用程度与应用水平。在教学中,重新定位个人角色,通过教学角色的转变,成为新媒体平台上的活跃者。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所支持的教室,于互联网中与学生交流,完成作业修改、问题指导、一对一对话等活动。将师生的互动过程存储在云空间中,方便学生查询以及老师课后反思,能够让广告学教学活动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更加自在,更加先进。

二、关注新媒体背景,更新广告学教学内容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当代广告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还是超文本内容,都让教材的地位被憾动。教师,要认识到广告学行业发展的趋势,利用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打造全新的广告学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广告学学习视野,推进教育进步。

第一,重视新媒体广告设计内容的增加。在传统的广告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只顾着讲解课本,讲解传统的传媒方式,像电视机广告设计与无线播音台的广告设计等。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新课程的开发,将网络广告纳入到广告学教学体系之中。除此之外,还有户外广告设计与植入式广告设计等。在讲解有关于传统媒体的章节,老师要重视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的介绍,更加引入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全新的移动新媒体,促进当代广告学学习者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全新传播平台与传播形式。学生都是这些平台的一线应用者,促进学生总结这些新媒体广告信息平台的特点与使用策略,能够让课堂内容更加灵活。比如,在广告设计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微信验证码植入广告为例,组织学生设计与新媒体技术相匹配的广告内容与广告形式。

第二,利用新媒体创新案例。在广告学教学中,老师有必要引入成功的广告案例,促进学生对广告的基本形式以及不同形式所对应的广告效果进行分析。新媒体技术催生了很多新型的广告形式,比如,在很多手机应用中,广告层出不穷,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像百度网的手机客户端中会有旅游广告,腾讯新闻手机客户端中会有英语教学软件的广告。在许多电影中,会有手机游戏广告,一些手机游戏以电影人物为原型,借助电影的口碑宣传自己。将不同的案例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认识到广告学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还能让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为广告学教育发展服务。

三、关注新媒体背景,更新广告学教学结构

改变广告学教学结构,重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多多组织实践学习活动,让广告学学习者动手去设计广告,成为广告的创造者,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在习得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个人广告行业工作能力。

第一,组织丰富活动优化教学结构。在教育过程中,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的教学部门应当认识到广告学知识与广告行业、新媒体行业之间的关系,号召老师拟定主题,举办广告设计大赛。学校内部的广告大赛,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广告学相关课程中更好地学习,更有动力地探究。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也应当将广告人才培养视为重任,组织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鼓励学生以学院为单位、学校为单位参加,让实践成为学生个人提升中的一部分。

第二,提供实习机会优化教学结构。在新媒体背景下,学校要重视校企联合。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进当代学生有顶工实习的机会。新媒体广告设计的优势有很多,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广告公司访问、广告市场调研以及科研合作、就业培训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去认知新媒体技术,有利于学生个人新媒体意识的建立,将新媒体技术视为广告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利用实习促进教学结构更新,是广告学教学的创新之举,也是培养时代化人才的选择。

四、小结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广告学教学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广告学教学工作中,把握好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利用新媒体促成广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丰富,才能让广告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教学体系全面化,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才能让广告学教育工作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晓静.新时期我国高校传播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J].新闻传播. 2015(03) 

[2] 蔣晓丽. 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的几点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 2012(11) 

广告实习内容第5篇

1微媒体下广告课程学习的碎片化挑战

随着4G移动网络发展及物联网的逐步搭建,商业信息不再仅限于手机接收,各种小巧便捷的ipad、平板电脑、电子手环、视频眼镜、阅读器等终端设备,都将被赋予人工智能兼推送信息,广告传播范围也将不断拓展,突破时空限制[1]。微营销、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和微系统的广泛应用,“微”己植入大学教育。特别是以微博、微信、微课、TED为代表的微媒体,加速了微时代下广告课程学习的碎片化。重构碎片化学习就是思维系统化、聚合化的认知过程。即在互联网情境下,学生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利用多种微媒体、零散时间和课余空间,品鉴及感知广告有关知识的学习方式。

1.1学习时空的再分割:“被动整体”到“自主零散”

微媒体具有灵活、多样的特性。由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上课前就已主动搜索网络教学资源,但分散的资源导致注意力的碎片化。然而,课程学习也不再局限于整块时间被动地灌输知识,而是学生通过充分运用碎片时间、便捷智能终端,在教学网络上按需自主的、非正式的进行无缝学习,即零散时空的融合。目前,广告教学仍然采用正式的课堂讲授,一周两课时,每次安排一章内容。课后,虽然学生迫切想知道后续知识要点,但受课时、教室限制而求之于网络的微型课程。

1.2学习内容的再细碎:“线性集中”到“细小分散”

随着教学时空的碎片化及学生对智能终端的广泛运用,学习内容和知识框架不再是完整的、线性的、固化的整体结构。知识流的网络化、复杂化促使学生思维变得更为灵活、发散。对广告感兴趣的学生不会止步于课堂预设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开展学习,而是用网络信息终端随“感觉”探索未知知识。其中,容易形成间断跳跃、摇摆不定的认知流。系统的知识内容被分解成若干学习模块。一个模块对应一个相对完整提炼的内容,模块间存在一定逻辑联系,但最终建立的是极为松散的、个性化的知识框架。

1.3学习目标的再转移:“成绩至上”到“兴趣至上”

学习碎片化的形成源于学习目标的个性化转变。微媒体下广告教与学的目标不是为了通过正式课程的期末统一测评、获得学分及结课证书,而是为实现职业愿望、满足好奇心或解决现实问题。传统广告教学是依据“学科导向型的系统学习”体系,微媒体广告碎片化学习属于“兴趣导向型的个人学习”。以往广告教学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按照统一标准,达到合格的学习成绩。过于强调广告学习的专业性、系统性,而不是适用性、针对性。这显然与营销职位的就业期望有巨大差别。

1.4学习行为的再解放:“单一连续”到“多样间断”

由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应用普及,学习时空去中心化,学习媒介脱离教师权威。学习行为得以解放,避免其单一性而呈现多样化、非连续性,以促进学生参与。微媒体数量和教学信息供应量日益激增,学生选择及使用各媒体的自由度和个性化得到空前提升,但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在不断缩短。传统广告课堂教学的主要意图是传递某类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不可离开教材内含的理论框架。以讲授课本知识点为目的,易受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限制,自由发挥空间不大。所以,不如TED讲演等网络课程简短、精彩。

1.5学习形式的再丰富:“单调严格”到“灵活宽松”

以往广告课程是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内容,学生课下巩固内化知识。为保证课程质量,课堂讲授的形式大都移植全日制教学体系,并不断强化课堂学习的管理规章。然而,微媒体下的广告教学则正相反。学生各自先通过不同网络终端展开个性化、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后在教师创设的分享平台或集体活动中集中交流,以共同深化补充知识。但是,前期的独立学习往往互动不足,易造成孤独感,减弱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未能及时监管以致形成混乱的逻辑结构,连后期讨论也不易重塑认知。最终不得不面对面辅导,增加教学成本。

2新兴微媒体下广告课程教学的改革建议

目前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碎片化学习”、“微媒体”、“重构式教学”等关键词,发现已有3 863篇。其中,“关联主义”、“建构主义”与“碎片化学习”密切相关。显然,可以基于这两种认知视角尝试对此问题进行初始探索。然后,征集广告业内资深高管建议,初步拟定教改方案,逐步试验各项措施,实时监控,及时修补,以期获得教学效益,见图1。

2.1教学结构由“金字塔”向“蛛网”转变

1) 教改目标。将以往广告教学由广告内涵、广告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古今广告对比、广告定位、广告策划、广告评测、广告组织、广告制度等章节构成的“金字塔”知识结构逐渐转变为自我认知的延伸,知识内容呈现非线性的“蛛网”型结构[2]。由广至专,循序渐进。以此,让学生适应微媒体时代带来的全新碎片化学习体验。

2) 操作策略。设定广告学中的关键词汇,以此为结构节点,将任意节点间的知识整合,形成课程的内容关联[3]。例如,抽出部分教学课时,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腾出宝贵上课时间,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兴趣中心将广告知识嵌入微媒体下的自主学习路径,形成类群模块;通过课堂讨论和课下作业以及每月定期呈交的学后感想,纠正错误认识,精简繁余知识,捋顺逻辑脉络;鼓励学生推荐与广告学相关的读物,开展“读书沙龙”,使广告知识节点间联结增强,构筑更密集、更准确的蛛网结构。

3) 实践启示。在碎片化学习后,教师需要实现学生需求与期望的匹配,使其习得的新知识从“富集”向“有效”转变。但是,要协调与把握好广告学与非广告学间的学科关系,避免学生脱离学科范畴,漫无边际地涉猎无关内容而浪费时间。

2.2教学认知由“解构”向“重构”转变

1) 教改目标。抓住广告课程学习关键理念,将零碎知识重新编排成结构更强、理论更规范的概念,实现由“解构既有概念”向“重构新型概念”的教学认知转变,促进新旧理念融通、碎片知识迭加、理论实践结合,获得完整、综合的学科体系。

2) 操作策略。通过登陆网络社区,采用微媒体工具,使广告知识从单向学习扩展至资源分享,以构建集体智慧的学习共同体。例如,商学院自主建设广告电子实验室,植入广告理论学习软件;学生用移动终端互联互通,随时随地分享感悟;教师课下定期向朋友圈、QQ群、人人网推送新颖广告、典型案例的超链接及专业公众号,引导学生参与微媒体广告的制作及,夯实教学效果;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针对教师所选素材,引导其自发开展碎片化学习。

3) 实践启示。复杂思想并非直接联结,反而显得毫无逻辑、顺序非连续。因此,广告教学要剔除无关信息,合并相似观点。但在实践中,要对重要概念进行充分讨论,师生及时彼此沟通,避免出现概念混淆或解读偏差,顾此失彼。

2.3教学情境由“记忆”向“应用”转变

1) 教改目标。从多维角度挖掘预设课题的实质内涵,增设广告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将重点知识镶嵌、印衬于实际操作之中,做好零碎知识的认知迁移与整合,以使学生主动探寻学习策略,将原记忆中长期储存的知识与情境经验相链接,关联各项知识要点。

2) 操作策略。面对微媒体下的碎片化学习,广告教学可对同一内容构设特殊情境。例如,在电子实验室、微信公众号、QQ学习群中,要求学生在不同时间、环境中以不同目的进行重复的交叉互动;通过市场营销系购买的“创业之星”、“贝腾沙盘”等商业实训软件,模拟广告业务的现实行动场景,分成创新小组,展开组间竞争;借助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级创业比赛、商务模拟综合实训项目等平台,鼓励学生参赛并筹备作品;设立广告课程的产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通过成立项目基金向学生征集创意及方案,辅助教学工作。

3) 实践启示。碎片化学习使无意识的知识导入比传统教学中的有意识记忆更为迅速,但终处于浏览、知晓等低层次思维活动,需要在情境中聚合,以引发深层次逻辑思考,在原思维中摄取、激活并认知后,才可被用于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

2.4教学章节由“原理”向“综合”转变

1) 教改目标。结合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将网络营销理念与应用植入广告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质项目,明确在校生未来就业导向或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能够满足大多数毕业生顺利从事微媒体推广及网络销售的上岗要求。

2) 操作策略。重新梳理过于庞杂的原有知识要点及技能流程,构建综合教学体系[4]。例如,将广告专业原有的市场营销、广告学原理、广告设计与策划、广告公司管理等核心课程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学、网络技术等选修课程进行拆分,抽捡关键知识点,合成“网络广告”综合篇,其包括网络体验营销、网络推广技术、网络媒体管理、网络软文写作、网站运营、网络广告设计、网络广告案例赏析等章节。

3) 实践启示。不能完全抛弃传统广告教学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灌输,而是在已有课程框架内引入知识更替加速及就业形势严峻等压力,促使学生利用各种上网终端进行互联网营销、广告设计等在线课程的碎片化学习,避免抵触情绪。

2.5教学考评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1) 教改目标。改变以往广告教学考评仅仅以期终一次性卷面测验或平时上交纸质论文的笼统评价依据,将碎片化学习纳入过程监控及效果考评的范围,增加试后反馈,避免导致错误遗存,督促学生掌握互联网新媒体广告的应用知识。

广告实习内容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广告策划》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在人才培养上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作者作为从事《广告策划》教学的一线教师,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策划能力,对《广告策划》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广告策划》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对《广告策划》课堂改革的探索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清晰的改革目标为《广告策划》的课堂改革明确了方向。

(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广告策划》的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广告行业的实际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得《广告策划》的授课内容不再是单纯的、机械化的纯理论知识灌输,而是以广告行业中广告策划的基本流程作为授课的主体内容,这样,使得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广告行业的实际,从而使学生今后进入广告策划岗位时能更快的进入自身的角色,适应岗位要求。

(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广告策划》的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被动听课的状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为了完成学业,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因为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

(三)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对《广告策划》知识的运用更加熟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完全参与到广告策划各阶段的任务完成当中来,从而使得学生在熟悉广告策划流程的基础上,对广告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以下能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

(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动态而全面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期末考试,或单纯的书面作业,而是通过学生参与广告策划流程中的具体表现来给予客观、动态而全面的评价。由于广告策划的流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其表现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紧跟广告策划流程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给予客观的评价,而且,教师的这个评价是全面的:涵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方面。

二、《广告策划》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在明确的《广告策划》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的指引下,本次《广告策划》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围绕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而展开的。

(一)授课内容的改革:将教学内容由以往的纯理论性内容向策划过程性内容转变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除了讲解广告策划的方遵循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性内容之外,更多的内容将向广告策划的过程性内容转变。也就是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广告策划的基本流程的详细讲解上:从基本的市场分析入手、到广告策略制定、广告媒介选择、广告预算以及广告效果评估、最终形成广告策划文本等直接呈现广告策划流程的内容上面。这样一方面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学生在后续的策划实践当中也因为拥有扎实的策划知识基础而能从容应对广告策划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情况。

(二)授课模式的改革:由以往单纯的教师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向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式转变

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固然有其可取的地方,但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性。而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广告策划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较抽象,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而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案例也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精选内容单一、策略简单的案例,来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掌握广告策划的某一个知识要点,然后再精选内容丰富、策略复杂的案例,来让学生全面掌握广告策划几乎所有的内容。

现实的案例由于来自社会,会让在校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科竞赛中的历年获奖作品来补充案例教学,这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广告策划内容的理解,并在讲解这些获奖案例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对参赛规则等形成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项目教学法是分配给学生一个具体的项目(该项目尽量是与现实挂钩的),然后让学生在该项目中担任各自的角色,承担各自的职责,这样,学生就带着自身的任务来学习,其学习主动性就能够充分调动起来。

小组讨论法则是和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的,在学生执行项目的过程中,需要集中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这时就需要进行具体的小组讨论,以明确最后的策略。因为小组讨论需要小组成员一一发言,这样学生为了讨论时自身有话可说,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三)课堂教学的改革:由以往单纯的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

传统的教学通常都是学生集中在教室,这种单纯的课堂教学有其长处,但也有其明显的不足。本项目力图改变以往单纯的课堂教学,尝试向课内外结合转变。具体来说,就是理论授课是在教室集中完成,而对学生《广告策划》动手能力的培养则不是在课堂,而是借助课堂外的形式,其地点是完全多样化的:图书馆、专业实验室,还有可能是校外的目标市场。当学生需要查找基本的资料时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需要借助图书馆,而要进行具体的广告创作时,则需要借助专业实验室,而当学生需要了解某品牌消费者的事情情况时,则需要到校外去针对目标市场进行一手调查。

(四)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评价采取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只能说明这个评价给了学生在《广告策划》学习上的一个交代,但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在《广告策划》学习上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不能反应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的若干薄弱点,更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能力。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运用于《广告策划》存在明显弊端。

而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形式则贯穿《广告策划》课程的始终,是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在《广告策划》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所做出的客观评价,这个客观评价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广告策划》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的、动态性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完全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最终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专业自信心。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有三种: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这三种形成性评价方式在《广告策划》的授课过程中都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自我评价在市场调查与分析、制定广告目标、确定广告活动、媒介策略制定、广告预算等阶段都可以使用,运用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任务完成阶段对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自身的学习态度等各方面形成初步的评价,并通过自我反思找到自身在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

互相评价则主要是在广告策划案完成后,在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时(即提案演练),通过互相评价,能让同学们对其他小组的策划方案形成一个比较中肯而客观的评价:能看到该策划案中成功的地方,从而为自身所运用,也能看到该策划案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醒自身避免也犯类似的错误。

而教师评价则会站在整个策划案完成的流程这一角度来进行系统的评价,就小组每一个成员在每一个任务中的参与度、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助能力、对广告策划流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样,对于学生后续的广告策划技能的强化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要通过后续的强化练习来强化自己的短板,同时突出自己的长项。

三、《广告策划》课堂教学改革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在对《广告策划》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基础上,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扭转学生对广告策划的畏难情绪与心理

广告策划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很多学生对于广告策划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对学生做好基本的交流工作,同时通过参与广告策划的项目,组建小组完成该项目,让学生在参与策划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尽管广告策划对策划者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无所作为。只要全面掌握广告策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并经过多次实践,学生就可以将策划做得很好。

(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学生对广告策划的知识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却不知运用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对广告策划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要改变学生以往对广告策划的知识只是单纯停留在认知阶段,却不知灵活运用的问题,要通过实践的加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切实提高学生对广告策划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广告策划的所有流程,并形成内容完整、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可执行的广告策划方案。

(三)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因为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居多,因此,这样的学生通常在家里往往是整个家庭的中心,这种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缺乏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应的任务,就注定了学生必须要学会与他人协作与合作,才能确保本小组各项任务与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严压.广告策划活动项目化的趋势――广告策划类课程实训体系的创新前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3):19-21.

[2]王慧.论广告策划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3):86-88.

[3]董俐娜.现代广告策划中品牌沟通策略探讨――以房地产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2):83-85.

[4]严压.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广告策划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85-86.

[5]李清华.论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38-39.

广告实习内容第7篇

【摘 要】广告媒体研究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三大问题,其一,教学内容陈旧,不能科学的选取教学教材;其二,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兴趣不高,学习内容难以与实践密切结合;其三,教学和考核方法陈旧。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到解决方案,并取得了较好成果。首先,紧跟市场发展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其次,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角色,注重培养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再次,改进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冲破填鸭式教学的桎梏;最后,优化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平时积累。

关键词 广告媒体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其中媒体担当着承载和传递广告信息的重要职责,是广告主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在提倡整合营销传播的今天,怎样选择并整合媒体而达到有效传播是全体广告人要去关注和探索的;在媒体主导的时代,怎样去做好媒体的经营管理与使用更是我们要去考虑和研究的。广告媒体正是为了研究这些广告媒体现象和广告媒体运动规律而开设的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它既要求我们掌握广告媒体学的基本原理,也需要我们培养媒体运营和管理的实践能力,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

武汉大学夏琼教授在其《广告媒体》一书中指出,广告媒体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它是动态的。当然在现实中这种更新和变化的速度更快,往往让我们始料不及,再加上媒体课程实践难度系数较高,就要求广告媒体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去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重重问题。如何克服困难,并培养学生拥有媒体策划、媒体应用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进而达到塑造一位优秀广告人的目的是我们要不断思考和总结的。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学生的深入交流,笔者发现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不断的去探索新的解决模式,在本文中做阐述总结,分享个人的想法,以期为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与授课的困境

首先,教材各有侧重,选取教材困惑多。广告媒体学学科的建立离不开教材的丰富和完善,同样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也与教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截止到2014年,按照内容侧重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已出版的广告媒体学教材大致分为三大类,其一,媒体概述类,例如崔银河主编的《广告媒体研究》、邓相超主编的《广告媒体》等,这类教材将内容重点放在广告媒体发展的历程以及发展特点之上,力求培养学生选择媒体和组合媒体的能力;其二,媒体运作策划类,以夏琼主编的《广告媒体》为代表的这类教材,侧重于广告媒体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培养学生媒体管理、策划的能力;其三,两者兼具类,其中陈培爱、覃胜南主编的《广告媒体教程》使用比较普遍,通过上下篇详细论述了广告媒体的相关理论与实务,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广告人整体素质的培养。面对各有侧重,各有优势的教材,本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择。但是更多的教师却是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选取自己偏好的书目作为学生的教材,甚至十年如一日的选定某本教材,而忽略了广告媒体研究课程动态变化的的特点,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造成学生学习与市场的脱节。

其次,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于广告市场的发展。随着媒体更新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丰富起来,如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那么这些新媒体平台独特之处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去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如何去管理和经营新媒体平台等等,都是我们要让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了适应媒体而出现的一些广告形式,如原生广告,这些前沿研究成果恰恰应该是学生关注的重点。而以上的内容是学生无法从教科书中获取的,因为教材的更新永远追不上实际媒体市场的变化。更多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及时的引导学生去关注最新动态,依旧把重点全部放在教材中传统四大媒体之上,使得学生的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无法紧跟市场的步伐。

2、学习与实践的脱节

首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这门课程的内容涉及到媒体的发展历程、媒体的投放特点、媒体的评估计算等,与其他广告学课程如《广告作品评析》中丰富多彩的广告案例相比,内容较为枯燥单调。所以,在上课期间,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学生情绪的变化,依旧以同样的节奏讲述内容,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将空洞枯燥的教材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课下预习回顾的积极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次,学生学习与实践脱节。广告媒体属于应用型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体经营管理能力是这门课程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实证明,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广告媒体研究课程中很多内容付诸实践是比较困难的,如广告媒体评估、广告媒体计划等,理论的学习相对简单,但在教学课堂中却很难开展实践。因为许多媒体评估数据无法获取,复杂的市场环境难以模仿,学生能做的只是纸上谈兵。面对这种状况,很多教师束手无策,不禁要思考,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到更多的实战案例中去以获得更多的经验。

3、教学和考核方法的陈旧

首先,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众所周知,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育的强大推动力,找出适合课程的教学方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高校教师在广告媒体研究课程的教学中一直探索,希望通过增强与学生互动,加速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来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角色。通常,在课堂上多数教师会有意识的激励学生主动分析广告案例,思考问题。但这种方式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教师往往在理论的讲述之后,列举大量的广告案例来给学生分析,表面看来是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但实际上是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塑造了牢笼,因为他们的答案是建立在已讲述理论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自己过多的想法。与此同时,教师认为学生已经透彻的理解了所讲述的理论,也就丧失了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的动力。所以,虽然我们不断的去尝试新的授课形式,但是传统灌输教学的思想依旧顽强存在着,只是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基础上,给了学生主动发言的机会而已。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广告学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考核方式陈旧,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广告媒体研究课程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媒体运作和策划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广告媒体研究课程的考核方式直接照搬了其他理论性课程的考核模式,衡量学生最终成绩的方法是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结合起来综合评估,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但是,仔细研究之下,还有很多问题值得重视:第一、从考试的内容来看,多为理论性知识点的考察,如广告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播方式、发展演变、测量方法等,而无法对学生媒体的实际应用水平进行考核。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也多以论文或者专题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总结,没有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第二、从考核模式上看,并不能客观的验证学生的学习成果。期末考试成绩占到了总体成绩的70%,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而由课堂考勤、平时作业、上课表现组成的平时考核成绩只占到30%的比例,导致学生看重期末成绩而忽视平时表现。为了应对考试,学生多在考前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缺乏应有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拓展性接触,忽略了平时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另外,平时成绩的多少一般由老师决定,而其中三项考核标准所占的权重由老师自由分配,这无疑加重了平时成绩评定的主观色彩。老师对于自己所喜欢的学生,不免有所偏爱。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市场发展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中的精髓所在,所有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探讨都是为了更好的去展现教学内容。同样,在广告媒体研究课程的教学中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学生要从这门课程中学习到什么,选取哪一本教材更加适合学生。当然,问题要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在广告媒体学学科框架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参考学校广告学培养计划、教学目的、学分设置等情况,来决定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授的重点内容,并选取课程教材。

以本人所在的淮海工学院广告系为例,首先翻阅了学院关于广告媒体研究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是64学分制,开课时间为第四学期。在课程体系安排中,发现只有中外广告史和广告学概论两门课中浅显的涉及到广告媒体的有关内容,如,媒体的分类、特点等。所以,在时间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必要去详细的讲述广告媒体学中的两大部分,一为广告媒体概述;二为广告媒体策划。同样,这就需要选取论述较为全面深入的教材供学生阅读掌握。在淮海工学院2014年修改的教学大纲中,广告学与新闻学归入大类培养之中。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改为32学分制,并在课程体系中安排了中外新闻史。在内容上新闻媒体与广告媒体是相重合的,广告媒体研究课程的教学重点就转移到媒体策划之上,而教材的选择也会有所倾向。总之,我们需要摒弃主观上的喜好与偏爱,根据实际情况客观的选择教材并精心规划教学内容。

2、转变学生角色,培养实践能力

面对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实践能力低下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借鉴。这种观念所蕴含的核心教学思想是,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则扮演着引导和启发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去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基于这种教学思路,在广告媒体研究的实际理论教学中,尝试先通过案例或者情景的展示,来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比如,在ppt上分别展示宝马汽车杂志平面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广播广告等,让学生对比分析各种媒体的传播优势和传播特点,总结哪些产品适合投放哪些媒体等,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在广告媒体研究实践教学中,尝试充分运用周边校园资源模拟实践环境。比如,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媒体实践任务,寻找校园有价值的媒体资源,通过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估;积极联系有意向做广告宣传的校园商家,为其设计媒体计划方案,包括媒体预算、媒体选择、组合、媒体执行等。最后,将其小组成果带入课堂中与同学分享、讨论。总之,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

为了适应广告媒体学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学科性质,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灵活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争取突破填鸭式教学的束缚,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学习,让其成为课堂师生共同的展示的舞台。学生提供的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学习成果、课外实践等都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现。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将知识做系统的总结,而且较容易获取认同感与荣誉感。广告媒体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的分享和交流了他们的实践成果,比如校园理发店媒体计划书、学生自建团队的媒体宣传策划案等。

其次,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亲身实验,笔者认为将项目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综合运用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利用项目教学法将广告媒体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专题项目,分别是传统媒体、新媒体、媒体策划、媒体经营与管理。然后将每个专题中对应的难点重点做问题化处理,例如,你怎样评价手机是第五媒体这个观点;你认为新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吗;选取你感兴趣的产品来搜集它的媒体投放行为,并作出自己的评价等等。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再要求学生提交成果并展示。接着利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展开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全方位互动,并且在学生的讨论偏离了正常思考内容范围之外的时候,给予及时引导和制止。利用课外的自由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园内部展开媒体实践,如调查校园的媒体环境、校园媒体受众资料搜集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悟。

4、优化考核方式,注重平日积累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向标。通过分析过去考核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优化:其一,对于学生平时表现的评定,不能简单的以是否到课为评价标准,而应该结合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严肃对待课堂问题、积极发言、主动提出问题四个方面进行量化的综合评价。开课前向学生强调这一部分在课程整体考核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渐树立起平时课堂的重要性。其二,严格把关学生平时作业的质量。一般以两次平时作业为准,一次理论作业独立完成,另外一次实践作业以小组形式完成。不论是论文还是报告的形式完成作业,都需要明确写作要求,养成学生规范做学术的习惯,也能为以后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其三,合理规划考卷内容。在对硬性知识全面考察的基础之上,适当增加主观题的分值,鼓励学生做创造性思考。在笔试之外,可以添加实践考试,通过设立虚拟情景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经过尝试这种注重平时积累锻炼学生技能的考核方式,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当然,在探索广告媒体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过程中颇具收获,但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如何巧妙的设计教学内容、怎样把握学生作业的难度、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展示机会、不能有效的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的进度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①张芬芳,《对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9)

②王芹,《广告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4)

③梁冬梅,《美国高校广告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