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体经济的意义(合集7篇)

时间:2023-09-11 17:25:55
实体经济的意义

实体经济的意义第1篇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现实中有些经济现象单纯用原理中的理论无法解释或解释不清楚。所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避开这些问题,只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这就使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疑问不能得到解答,从而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实践中的困惑。下面结合原理教学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一、应将《资本论》的研究目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马克思作为已经成熟、壮大了的无产阶级的代表,是为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他写作《资本论》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二是揭示雇佣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事实以唤起广大无产者起来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1]。因此,其研究目的始终贯穿他全部经济理论的阐述中。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科书大都是以《资本论》的理论作为主要内容,在阐述上也基本上保持了原著的逻辑思路和顺序。自然,《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成为原理教学中理论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原著的研究目的贯穿其中,使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研究目的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其理论的精髓。具体地说,可讲解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讲授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后,教师应指出马克思写作的目的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为以后的理论奠定基础。第二,在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时,应使学生明白,马克思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并且为了揭示问题的实质,假定资本家是不参加生产过程的。第三,学习了资本积累理论后,要明确指出,马克思的写作目的在于从再生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矛盾不但是不可调和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日益尖锐,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灭亡。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第四,在讲授了资本流通理论之后,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顺利连续运动所需的条件和客观存在的规律,只是一般的规定性,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客观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致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经常受到阻碍,从而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第五,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揭示出,工人不仅受他所在的那一个企业、部门的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着全体资本家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整个无产阶级同整个资产阶级相对立。无产阶级要求得自身的解放,必须团结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第六,学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时,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目的在于揭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和伴侣,要消除经济危机,就必然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具有历史必然性。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我们只有将原著的研究目的贯穿到各部分的理论分析之中,才能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特征,掌握其理论的精髓。

 

二、应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实际,完整地分析理论

 

马克思为了揭示出问题的实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因素,往往假定一些理论分析的前提,并且又根据他所经历的资本主义的现实,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原理的教学中,在学生疑问较大的时候,进一步将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再分析,充分论证,从而使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

 

譬如,在分析了剩余价值理论之后,仅告知学生马克思在此假定资本家是不参加生产过程的还不够。因为不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初,还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许多资本家都是参与生产管理的。这样,学生就会有疑问:既然资本家也参加了生产过程,剥削是否存在?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否成立?为此,教师应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参与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过程。现在的情况是,工人和资本家都参加生产过程,且劳动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那么,在生产过程结束后,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c+v1+v2+m1+m2

 

其中,c是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v1是工人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2是资本家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m1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m2是资本家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产品实现以后,如果资本家只占有他应得到的c、v2和m2,v1和m1全部归工人,剥削当然不存在。但事实上,资本家不仅占有他应得的,而且还无偿地全部或部分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m1。这样的话,无论资本家把m1投入扩大再生产还是用于个人消费,结论都一样,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存在的。因为,m1如若投入再生产则其所有权自然归资本家;如若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则是显而易见的剥夺。由此可见,不管资本家参加生产过程与否,只要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m1,剥削就存在。

 

再譬如,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写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就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即“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2]。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至今日,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在此,学习了理论之后,教师应联系实际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在不影响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国有经济成分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的状况,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灭亡。当然,还要强调指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要求是客观的,它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生产关系迟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能力和程度是有限的,其生产关系早晚又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替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3]。

 

第三,学习了经济危机理论后,应当进一步向学生指出,马克思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历史意义,是依据他所经历的那一时期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然而,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调整生产关系,建立国有经济,等等。这些变化使得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所带来的影响,如对生产力的破坏程度、对广大劳动者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等都远没有那一时期严重,所以这样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至少现在还不会导致马克思所揭示的必然结果的出现。

 

三、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全面地分析理论

 

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与正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多元结构,非公有经济成分占了一定比重,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所以马克思所分析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有些经济现象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仍然会存在。另外,在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一般都不论述原理中所论述过的内容。这样,教师在原理教学中就应当联系社会主义的现实。不联系现实,就不能打消学生中存在的许多疑问;不联系现实,就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为此,教师应该在原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作进一步分析。具体地说:

 

第一,当讲授剩余价值产生的理论之后,应当指出,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公有制企业工人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剩余劳动也创造价值增殖。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增殖不归哪一个人所有而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且,现实中的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目的也是为了追求更多的价值增殖额即盈利最大化。

 

第二,在学习了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以及剩余价值分割等理论后,应当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的一般原理(一般规定性)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中客观存在着的基本比例和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它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正确处理好比例、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搞好宏观调控,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三,学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后,应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理论的一般原理即国民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只要是商品经济社会,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因为,现阶段除了国控部门和企业的生产资料,其余生产资料大都由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占有和支配。这样,有着各自物质利益的企业,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目的所决定,在生产上必然趋利避害,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容易产生一定的盲目性,这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客观比例关系的失调,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事实上,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存在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独立的企业,其本身就蕴涵着经济发展失衡导致波动的可能性。当然,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避免经济波动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我们只有结合现实全面、完整、客观地分析理论,才能体现原理教学的实践意义,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正确运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实体经济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实体经济;影响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热衷于网上购物,既便宜又方便,随着各大要素资源向网络概念的汇集,网络经济日益成为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冲击,因此正确认识与了解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经济发展较为速速,但实体经济发展较慢,甚至步入了退步现象。首先网络经济为人们的购物交易提供了便利,节省了较多中间环节,所以网购不仅品种齐全而且价格低廉,加之市场具备的价值规律与导向作用,所以商品在实体经济中的销售量较低。实体经济的开设,需要具备一定的设备与店面,但在网络经济中,很多商家能够节约店面与设备的成本支出,这无疑影响了实体经济店面的开设,即日益减少,与此同时,商品在实体经济中的经营需要充分资金的支持,以较好地实行进货销售,而在网络经济中的商品经营领域的拓展则容易的多,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实体经济发展有待改善。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1.全天候经济,这取决于ICT技术信息输送的无限性,理论上来说,网络中的信息输送没有限制。

2.全球化经济,信息网络弱化了地理距离产生的影响,通过网络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空间因素约束,从而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

3.竞和经济,信息网络拓展了企业间的合作领域与竞争领域,并加快了它们之间的转化速度,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不再依赖于资源资源与资金,而是更加依赖信息与知识。

4.速度型经济,信息网络促进了信息流动,加快了经济主体的收集与加工,网络经济速度特点还体现于对新鲜事物的支持与认可,代表着对高度顺利原有东西的摒弃与创新。

5.创新型经济,网络经济虽然来自于互联网与高技术,但又超越它们,网络经济着重将网络技术视作基础,旨在强调教学培训和研究,经济主体优势主要依附于创新,也就是说重新组合各个生产要素。

三、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建议

1.影响。网络经济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并不代表着否认传统工业经济的价值。对于发达国家的网络经济发展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传统经济的支撑,即基于传统经济的支撑,网络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经济属于后工业经济,但它更加注重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网络经济发展除了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持,还需要稳稳扎根在实体经济之中,只有有效整合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生产力变革。网络经济转变了消费活动与生产活动,但也仅是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中融入信息技术,虽然网络具备较多优势,但若离开工业经济,也就仅剩下符号,或者它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实际需求,但却难以取代人们物质消费的实际需求。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需要重新整合企业组织结构,工业经济的必要性也要求我国网络经济发展需要“补课”,所以我们需要合理改革传统工业经济。总体来说,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第一是对流通途径的影响,传统经济组织易受空间局限影响,在缺乏中间商辅助的情况下,厂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接触潜在消费者,所以企业经济贸易的实施需要中介结构的帮助,遇到货物调换、退换等问题依然存在反复运输的现象,长期以往自然会产生浪费,影响企业成本。而人们逐渐认识到互联网会可以直接销售品牌,可以加强卖家和买家的沟通,且不通过中间商也能够了解买家需求,缩短销售中间距离,促使销售途径扁平化,但互联网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额外耗费。近些年,我国有好几万家的机票代售实体店关闭了,这无疑是途径层级紧缩所致,对经济体系而言,途径扁平化给其带来了巨大变化。第二是对产业链的影响,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渗入到产业链中了,网络经济对于生产结构的影响,在变窄销售途径后,网络需求也逐渐冲击着生产结构。以前,制造商估量将满足市场需求,以明确此组织的具体产出,样式设计同样也来源于设计师对消费者心理的揣测,在此基础上组织生产,这无疑会导致厂家预期和市场需求不相同,从而给资金链带来压力。但网络经济带来的影响是C2B消费者开始大规模订制的概念,使企业对消费者需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进而组织生产,这除了可以帮助消费者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还可以夺回定价权,实行集体议价,基于对基础成本的掌握,企业可以生产小规模定制,即卖家依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生产,再向企业生产运营、服务运营等方面进行定制分发,C2B的批量定制概念迎来了挑战。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物流配置成本及存货费用的降低,日后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从而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升。在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这些影响中,众多消费者产生的共同消费需求逐渐转向要求企业订制的现象很有可能是未来最大的影响。

2.建议。网络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众多冲击影响,除了表现于交易领域与成本的影响,还影响了现阶段实体经济的地位,就因为这些冲击,实体经济也迎来了机遇,面临着改革发展。首先,调整销售途径,提升服务水平。通常情况下,网络上的名贵物品交易难以得到较好的保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碰撞,影响了物品实际质量,所以实体商店可以利用此点转变自身销售途径,基于现存的标准系统,加强物品的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的顾虑。为了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实体经济还需要转变交易市场,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与服务体验。其次,强化设施投入,提高优惠力度。配套设施对实体经济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可以在停车场或休息区这些消费者较密集的区域实行人性化设计,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而且提升了实际经济管理实效。在实行经济活动的时候,实体经济可以举行多种优惠活动,以达到吸引人群与建立长期发展战略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忠诚客户群,并定期举行一些惠活动回馈这些忠诚顾客。最后,加强媒体宣传,提升知名度。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实体经济可以利用高科技平台加以宣传与发展,如广泛人们欢迎的微信、微博等平台,或者利用网络平台加以宣传,尤其是换季清仓活动更加积极宣传。基于对这些媒体平台的使用,实体经济能够帮助自身实体店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知名度,提升竞争力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即网络经济在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也带来了相应机遇。实体经济在网络经济的冲击下,需要转变自身形象,学会利用先进技术如网络等包装自己;需要提升自身优势,打破传统局限,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转型与发展。因此,正确认识与了解网络经济,合理分析与探讨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陈映巧 单位:成都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周莹莹,刘传哲.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投资扩张效应影响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3).

实体经济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 地缘优势 边缘化 低成本机制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运作,加快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此举已经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将在2010年建成,广西因其地缘优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应成为广西当务之急。

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动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 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 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961年巴拉萨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做了明确的阐述。国内关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早已开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是总结归纳国外关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来推理一体化定义;另一个层次是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其研究的浓厚兴趣,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曾出不穷,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雅各布.维纳为代表的关税同盟理论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代表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维纳先是指出了早期关税同盟理论的不确定性,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区分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得益与否取决于二者的最终结果,从而将定量分析应用于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经济效应,即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前者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后者主要指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

2.以罗布森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

英国学者罗布森在关税同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区理论。认为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相比是次优的。自由贸易区有以下显著特征:(1)成员方所生产的商品在贸易区内征关税;(2)对来自自由贸易区外(非成员)的各种进口商品,各成员方有权自主决定关税税率;即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3)实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罗布森等人还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专门适用于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罗布森认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益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

3.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为代表的共同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保护主义的障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在假设关税同盟的基础上,研究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应。其核心是:(1)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2)通过市场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

4.以小岛清为代表的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小岛清对依据古典学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来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工提出了疑问,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在实行分工之前两国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但由于市场狭小,导致产量很小,成本很高,两国经过协议性分工以后,都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要使协议性分工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此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还有以普雷维什等为代表的中心—理论和国际依附理论、以里斯.塞泽尔基为代表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国家需要理论、货币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理论、政策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分析理论、双边或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安排否定的理论即双边贸易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矛盾理论等等,在这里就不叙述。

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对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指导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建成,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西在如何制定正确发展战略规划?如何发挥地缘优势?提升和再造其经济优势?如何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有着积极的借鉴指导意义。

1.转变发展理念,达成发展共识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多年实践说明一个简单事实:依靠贸易保护不可能使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成功,同样,游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也难使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取得高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广西在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广西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是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来把握和定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广西推向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使广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就是把国家发展战略转化为广西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和再造广西经济发展优势,使其成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要挖掘广西地缘优势,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面向东盟市场、拥有国际大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加强与东盟各国及广西周边各省(区)的全面经济合作,巩固经济腹地建设,借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夯实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地位。当前,全区上下应加强宣传,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广西“老、少、边、山、穷”地区的传统消极等待意识,抓住发展机遇,谋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达成发展战略共识。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广西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不能成为贸易区中心就将被边缘化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边境地区(省份)的发展创造了独特机遇即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具体包括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三个方面的可接近,可接近性令边境地区(省份)与区域国家在空间上的实现零距离接近,零距离带给边境地区(省份)新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具体而言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降低关税、市场开放等低成本机制促进区域内国家间贸易与要素的流动,带来生产区位的新变化和新经济中心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区位和发展条件的边境地区(省份),因低成本机制将可能在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得到促进,并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而社会经济条件不好的边境地区(省份)或非边境地区(省份)可能会因为不能吸引生产要素而被边缘化,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生产区间和工业基地可能会因为一体化引发企业迁移,而使其市场潜力和投资吸引力受到削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具有零距离优势,双方都与东盟国家有边界接壤,都拥有若干个部级、省级口岸和和若干条出境公路,为各自拓展与东盟国家贸易创造极其便利的条件,此外,还有东盟国家越南,一方面,在地理上,其处于中国——东盟地理中心位置,具有绝对区域地缘优势,另一方面,经过近年来改革开放,越南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未来的自由贸易区更是雄心勃勃,这样,广西沿海沿边的通道地缘优势正受到来自滇、越的分割而削弱。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经验,能否成为区域中心或是被边缘化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能否正确认识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消除地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障碍有着密切关系。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于2002年就启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也于2004年起就落户广西南宁,但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相对而言,在目前的进程中,国家层面推动的多,广西层面积极谋划推动的少。相比之下,云南的区位优势不如广西,但由于其积极争取,泛亚通道、昆曼通道都已启动建设。所以,广西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区域一体进程中,集全区之谋,迅速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举全区之力,办好“南博会”,积极落实区党委提出的“一轴两翼”战略,打造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机遇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流动性资源,抓住了可以为广西所用,抓不住稍纵即逝,如果广西不能抓住机遇,将会错过发展机会被再次边缘化。

实体经济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 地缘优势 边缘化 低成本机制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运作,加快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此举已经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将在2010年建成,广西因其地缘优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应成为广西当务之急。

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动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 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 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961年巴拉萨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做了明确的阐述。国内关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早已开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是总结归纳国外关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来推理一体化定义;另一个层次是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其研究的浓厚兴趣,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曾出不穷,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雅各布.维纳为代表的关税同盟理论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代表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维纳先是指出了早期关税同盟理论的不确定性,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区分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得益与否取决于二者的最终结果,从而将定量分析应用于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经济效应,即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前者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后者主要指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

2.以罗布森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

英国学者罗布森在关税同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区理论。认为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相比是次优的。自由贸易区有以下显著特征:(1)成员方所生产的商品在贸易区内征关税;(2)对来自自由贸易区外(非成员)的各种进口商品,各成员方有权自主决定关税税率;即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3)实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罗布森等人还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专门适用于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罗布森认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益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

3.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为代表的共同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保护主义的障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在假设关税同盟的基础上,研究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应。其核心是:(1)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2)通过市场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

4.以小岛清为代表的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小岛清对依据古典学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来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工提出了疑问,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在实行分工之前两国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但由于市场狭小,导致产量很小,成本很高,两国经过协议性分工以后,都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要使协议性分工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此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还有以普雷维什等为代表的中心—理论和国际依附理论、以里斯.塞泽尔基为代表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国家需要理论、货币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理论、政策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分析理论、双边或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安排否定的理论即双边贸易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矛盾理论等等,在这里就不叙述。

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对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指导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建成,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西在如何制定正确发展战略规划?如何发挥地缘优势?提升和再造其经济优势?如何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有着积极的借鉴指导意义。

1.转变发展理念,达成发展共识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多年实践说明一个简单事实:依靠贸易保护不可能使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成功,同样,游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也难使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取得高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广西在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广西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是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来把握和定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广西推向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使广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就是把国家发展战略转化为广西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和再造广西经济发展优势,使其成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要挖掘广西地缘优势,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面向东盟市场、拥有国际大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加强与东盟各国及广西周边各省(区)的全面经济合作,巩固经济腹地建设,借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夯实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地位。当前,全区上下应加强宣传,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广西“老、少、边、山、穷”地区的传统消极等待意识,抓住发展机遇,谋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达成发展战略共识。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广西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不能成为贸易区中心就将被边缘化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边境地区(省份)的发展创造了独特机遇即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具体包括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三个方面的可接近,可接近性令边境地区(省份)与区域国家在空间上的实现零距离接近,零距离带给边境地区(省份)新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具体而言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降低关税、市场开放等低成本机制促进区域内国家间贸易与要素的流动,带来生产区位的新变化和新经济中心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区位和发展条件的边境地区(省份),因低成本机制将可能在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得到促进,并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而社会经济条件不好的边境地区(省份)或非边境地区(省份)可能会因为不能吸引生产要素而被边缘化,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生产区间和工业基地可能会因为一体化引发企业迁移,而使其市场潜力和投资吸引力受到削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具有零距离优势,双方都与东盟国家有边界接壤,都拥有若干个部级、省级口岸和和若干条出境公路,为各自拓展与东盟国家贸易创造极其便利的条件,此外,还有东盟国家越南,一方面,在地理上,其处于中国——东盟地理中心位置,具有绝对区域地缘优势,另一方面,经过近年来改革开放,越南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未来的自由贸易区更是雄心勃勃,这样,广西沿海沿边的通道地缘优势正受到来自滇、越的分割而削弱。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经验,能否成为区域中心或是被边缘化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能否正确认识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消除地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障碍有着密切关系。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于2002年就启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也于2004年起就落户广西南宁,但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相对而言,在目前的进程中,国家层面推动的多,广西层面积极谋划推动的少。相比之下,云南的区位优势不如广西,但由于其积极争取,泛亚通道、昆曼通道都已启动建设。所以,广西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区域一体进程中,集全区之谋,迅速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举全区之力,办好“南博会”,积极落实区党委提出的“一轴两翼”战略,打造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机遇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流动性资源,抓住了可以为广西所用,抓不住稍纵即逝,如果广西不能抓住机遇,将会错过发展机会被再次边缘化。

3.中国——东盟贸易区大市场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根据共同市场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共同市场,一方面,可以抵御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贸易内部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纵观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就主要是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展开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贸易总额的50%~60%都发生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广西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大致相当,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基础和宽阔的产业与贸易领域,而且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市场,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2006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是2001年的4.3倍,东盟已连续8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显然,广西对东盟贸易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前景广阔。目前,广西对东盟的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整体技术层次较低,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因此,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空间,广西必须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首先,做好广西对东部产业特别是粤港澳三地的产业梯度转移工作,促进广西产业升级;其次,广西要加强对生产型企业出口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对已经成为广西优势产业和石化等港口经济的扶持,扩大其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进品牌战略,以提高广西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再次,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广西相对短缺的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

4.发挥零距离优势,夯实低成本机制是广西当务之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低成本机制,主要包括关税降低和可接近性两方面。关税降低属于国家层面事情,会随着贸易区建立而得到解决,而可接近性则是区位优势所确定。广西的可接近性,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低成本机制提供可能,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健全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搞好金融、外贸、信息等服务,既是打造广西与东盟贸易低成本机制的前提条件,更是广西当务之急。一个方面要尽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国际大通道当前,工作重点是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以建设中国南方大港为目标,统筹规划和建设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沿海港口,力争到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将突破1亿吨。另一方面是加强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具体分两个方面,其一是,开放电信业、构建区域网,建设广西与东盟国家跨区域电信网络,便捷广西与东盟国家信息传输;其二是建立、健全数据库,提高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一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系统资料库。包括贸易主要文件、东盟10国的经济发展和主要企业等信息;二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等资料;三是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资料。包括广西沿海港口、陆路口岸、公路、航空、航运、铁路、专业市场、金融、会展、旅游等物流基地和商贸基地的基本情况,以方便东盟各国和内地各省(区)更好利用广西这个前沿地带和桥头堡。

5.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也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基础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补性, 那么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品范围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生的产品贸易并且贸易的范围比较广阔,即贸易效应, 由于贸易量的增加, 导致与相应产品生产相关的生产要素的区域进一步流动, 形成了一体化内部的生产要素的集聚,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 , 充分发挥了要素的经济效益; 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竞争性,产品之间的替代性较强,竞争会激烈化,结果是质优价廉的产品贸易效应得到加强,从而引发了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也导致了一体化内部生产要素新的集聚与扩散,也会使一些与被替代产品相关的生产要素重新开发新的产品, 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区域竞争优势,同样扩大区域经济规模。显然互补性与竞争性形成了是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构成其内生机制。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既有互补性,也有竞争性,根据出口商品分类,广西在第四类 食品、饮料、酒及醋、烟、第六类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第十一类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十三类 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第十六类 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第十七类 车辆、航空器、船、第二十类 杂项制品、第二十一类 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玩与东盟国家存在竞争性,而东盟国家的资源性产品、石化工业产品、电子电器及农产品在广西有很大的需求,逞互补性。总之,广西与东盟在产业和产品上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具备了开展单边和多边合作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对世界经济总体格局及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各国都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任务放在愈益重要的位置。广西也不例外,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独特地缘优势,应积极借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指导意义,努力做好以下工作:要转变发展理念,形成发展共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广西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广西如果不能成为中心就将被边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市场将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降低交易成本是一体化的基本点,夯实低成本平台是广西当务之急、经济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是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础。

该文章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课题的阶段成果之二,本课题是广西民族大学重点课题,课题成员有李振艺、王新哲、方岚和黄永忠。

参考文献:

[1]施小蕾 郑毅敏: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我国对策 [j].大连大学学报, 2004,(5)

[2]张荐华 陈铁军:欧美国家边境地区的一体化效应及其启示.财贸经济,2004,(2)

[3]梁双陆 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经济问题探索,2007,(1)

[4]李瑞林 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 经济问题探索,2007,(1)

[5]花文苍:自由贸易区: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北方经贸,2006,(3)

[6]李欣红: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综述.财经政法资讯,2007,(3)

[7]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8]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9]佟家栋 王 芳:《欧盟经济一体化及其深化的动力探讨》.世界经济,2000,(1)

[10]聂元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理论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5, (8)

[11]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 (2)

[12]王德民:发挥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的作用.广西日报,2007-7-16

[13]唐 侠: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探析.学术论坛,2002(6)

[14]谢荣贵:梁赞安等课题组成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广西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措施研究,2006年

[15]陈秀莲 李立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启示[j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10)

[16]balassa,bela, thetheoryof economicintegrationlondon: allen & unwin,1962 ,p38

[17]viner,j.1950.the customsunion issue. 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8]meade,j.e. 1953. problems of economic union. london, allen&unwin; meade, j. e. 1955.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实体经济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 地缘优势 边缘化 低成本机制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运作,加快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此举已经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将在2010年建成,广西因其地缘优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应成为广西当务之急。

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动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 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 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1961年巴拉萨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做了明确的阐述。国内关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早已开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是总结归纳国外关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来推理一体化定义;另一个层次是运用相关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其研究的浓厚兴趣,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曾出不穷,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雅各布.维纳为代表的关税同盟理论

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在其代表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维纳先是指出了早期关税同盟理论的不确定性,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区分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得益与否取决于二者的最终结果,从而将定量分析应用于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关税同盟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不同的经济效应,即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前者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后者主要指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

2.以罗布森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

英国学者罗布森在关税同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区理论。认为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相比是次优的。自由贸易区有以下显著特征:(1)成员方所生产的商品在贸易区内征关税;(2)对来自自由贸易区外(非成员)的各种进口商品,各成员方有权自主决定关税税率;即对外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3)实行严格的原产地规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罗布森等人还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专门适用于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型,罗布森认为南南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益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

3.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为代表的共同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保护主义的障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在假设关税同盟的基础上,研究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应。其核心是:(1)通过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延伸,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技术利益;(2)通过市场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

4.以小岛清为代表的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小岛清对依据古典学派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来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工提出了疑问,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在实行分工之前两国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但由于市场狭小,导致产量很小,成本很高,两国经过协议性分工以后,都各自生产一种不同的产品,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成本下降。协议各国都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要使协议性分工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此外,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还有以普雷维什等为代表的中心―理论和国际依附理论、以里斯.塞泽尔基为代表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国家需要理论、货币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理论、政策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分析理论、双边或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安排否定的理论即双边贸易体制与多边贸易体制矛盾理论等等,在这里就不叙述。

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对广西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指导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建成,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西在如何制定正确发展战略规划?如何发挥地缘优势?提升和再造其经济优势?如何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有着积极的借鉴指导意义。

1.转变发展理念,达成发展共识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多年实践说明一个简单事实:依靠贸易保护不可能使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成功,同样,游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也难使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取得高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广西在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广西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是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来把握和定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广西推向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使广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就是把国家发展战略转化为广西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和再造广西经济发展优势,使其成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要挖掘广西地缘优势,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面向东盟市场、拥有国际大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加强与东盟各国及广西周边各省(区)的全面经济合作,巩固经济腹地建设,借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夯实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地位。当前,全区上下应加强宣传,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广西“老、少、边、山、穷”地区的传统消极等待意识,抓住发展机遇,谋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达成发展战略共识。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广西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不能成为贸易区中心就将被边缘化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边境地区(省份)的发展创造了独特机遇即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具体包括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三个方面的可接近,可接近性令边境地区(省份)与区域国家在空间上的实现零距离接近,零距离带给边境地区(省份)新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具体而言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降低关税、市场开放等低成本机制促进区域内国家间贸易与要素的流动,带来生产区位的新变化和新经济中心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区位和发展条件的边境地区(省份),因低成本机制将可能在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得到促进,并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而社会经济条件不好的边境地区(省份)或非边境地区(省份)可能会因为不能吸引生产要素而被边缘化,即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生产区间和工业基地可能会因为一体化引发企业迁移,而使其市场潜力和投资吸引力受到削弱。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具有零距离优势,双方都与东盟国家有边界接壤,都拥有若干个部级、省级口岸和和若干条出境公路,为各自拓展与东盟国家贸易创造极其便利的条件,此外,还有东盟国家越南,一方面,在地理上,其处于中国――东盟地理中心位置,具有绝对区域地缘优势,另一方面,经过近年来改革开放,越南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未来的自由贸易区更是雄心勃勃,这样,广西沿海沿边的通道地缘优势正受到来自滇、越的分割而削弱。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经验,能否成为区域中心或是被边缘化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能否正确认识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消除地方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障碍有着密切关系。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于2002年就启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也于2004年起就落户广西南宁,但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相对而言,在目前的进程中,国家层面推动的多,广西层面积极谋划推动的少。相比之下,云南的区位优势不如广西,但由于其积极争取,泛亚通道、昆曼通道都已启动建设。所以,广西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区域一体进程中,集全区之谋,迅速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举全区之力,办好“南博会”,积极落实区党委提出的“一轴两翼”战略,打造广西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机遇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流动性资源,抓住了可以为广西所用,抓不住稍纵即逝,如果广西不能抓住机遇,将会错过发展机会被再次边缘化。

3.中国――东盟贸易区大市场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根据共同市场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共同市场,一方面,可以抵御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贸易内部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纵观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就主要是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展开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贸易总额的50%~60%都发生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广西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大致相当,不仅具有广泛的经济基础和宽阔的产业与贸易领域,而且利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市场,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2006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是2001年的4.3倍,东盟已连续8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显然,广西对东盟贸易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前景广阔。目前,广西对东盟的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整体技术层次较低,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因此,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空间,广西必须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首先,做好广西对东部产业特别是粤港澳三地的产业梯度转移工作,促进广西产业升级;其次,广西要加强对生产型企业出口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对已经成为广西优势产业和石化等港口经济的扶持,扩大其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进品牌战略,以提高广西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再次,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广西相对短缺的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

4.发挥零距离优势,夯实低成本机制是广西当务之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低成本机制,主要包括关税降低和可接近性两方面。关税降低属于国家层面事情,会随着贸易区建立而得到解决,而可接近性则是区位优势所确定。广西的可接近性,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低成本机制提供可能,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健全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搞好金融、外贸、信息等服务,既是打造广西与东盟贸易低成本机制的前提条件,更是广西当务之急。一个方面要尽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国际大通道当前,工作重点是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以建设中国南方大港为目标,统筹规划和建设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沿海港口,力争到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将突破1亿吨。另一方面是加强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具体分两个方面,其一是,开放电信业、构建区域网,建设广西与东盟国家跨区域电信网络,便捷广西与东盟国家信息传输;其二是建立、健全数据库,提高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一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系统资料库。包括贸易主要文件、东盟10国的经济发展和主要企业等信息;二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等资料;三是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资料。包括广西沿海港口、陆路口岸、公路、航空、航运、铁路、专业市场、金融、会展、旅游等物流基地和商贸基地的基本情况,以方便东盟各国和内地各省(区)更好利用广西这个前沿地带和桥头堡。

5.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也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基础

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补性, 那么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品范围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生的产品贸易并且贸易的范围比较广阔,即贸易效应, 由于贸易量的增加, 导致与相应产品生产相关的生产要素的区域进一步流动, 形成了一体化内部的生产要素的集聚,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 , 充分发挥了要素的经济效益; 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竞争性,产品之间的替代性较强,竞争会激烈化,结果是质优价廉的产品贸易效应得到加强,从而引发了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也导致了一体化内部生产要素新的集聚与扩散,也会使一些与被替代产品相关的生产要素重新开发新的产品, 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区域竞争优势,同样扩大区域经济规模。显然互补性与竞争性形成了是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构成其内生机制。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既有互补性,也有竞争性,根据出口商品分类,广西在第四类 食品、饮料、酒及醋、烟、第六类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第十一类 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十三类 矿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第十六类 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第十七类 车辆、航空器、船、第二十类 杂项制品、第二十一类 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玩与东盟国家存在竞争性,而东盟国家的资源性产品、石化工业产品、电子电器及农产品在广西有很大的需求,逞互补性。总之,广西与东盟在产业和产品上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具备了开展单边和多边合作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浪潮也波及整个世界,对世界经济总体格局及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各国都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战略任务放在愈益重要的位置。广西也不例外,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独特地缘优势,应积极借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指导意义,努力做好以下工作:要转变发展理念,形成发展共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广西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广西如果不能成为中心就将被边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市场将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降低交易成本是一体化的基本点,夯实低成本平台是广西当务之急、经济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是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础。

该文章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课题的阶段成果之二,本课题是广西民族大学重点课题,课题成员有李振艺、王新哲、方岚和黄永忠。

参考文献:

[1]施小蕾 郑毅敏: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我国对策 [J].大连大学学报, 2004,(5)

[2]张荐华 陈铁军:欧美国家边境地区的一体化效应及其启示.财贸经济,2004,(2)

[3]梁双陆 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经济问题探索,2007,(1)

[4]李瑞林 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 经济问题探索,2007,(1)

[5]花文苍:自由贸易区: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北方经贸,2006,(3)

[6]李欣红: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综述.财经政法资讯,2007,(3)

[7]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8]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9]佟家栋 王 芳:《欧盟经济一体化及其深化的动力探讨》.世界经济,2000,(1)

[10]聂元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理论评价[J].经济学动态,2005, (8)

[11]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 (2)

[12]王德民:发挥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的作用.广西日报,2007-7-16

[13]唐 侠: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探析.学术论坛,2002(6)

[14]谢荣贵:梁赞安等课题组成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广西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措施研究,2006年

[15]陈秀莲 李立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启示[J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10)

[16]Balassa,bela, thetheoryof economicintegrationLondon: Allen & Unwin,1962 ,p38

[17]Viner,J.1950.The CustomsUnion Issue. 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8]Meade,J.E. 1953. Problems of Economic Union. London, Allen&Unwin; Meade, J. E. 1955.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实体经济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巴彦淖尔;区域合作;发展

呼、包、鄂经济合作区域成功运作,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速度得到快速提升,通过实践证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成为趋势。巴彦淖尔地区要尽快利用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国际经济学的指导下,因势利导融入呼、包、鄂经济合作圈。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成为巴彦淖尔地区所有经济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区域经济学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创造区域性的最佳经济结构,将有关阻碍经济有效发展的人为因素消除。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存在和运作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国际分工理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的学说。自从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在这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经历了由产业向国家分工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经历由由产业内国家分工到产品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

巴彦淖尔地区的经济,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和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就经济水平而言,不仅仅有与我市更加发达的地区,而且还有与我市经济水平相当甚至还不如我们的地区。因此,在处理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充分运用国际分工理论,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本地区产业和企业参予国内乃致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其次,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在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前景产业;第三,充分利用巴彦淖尔地区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将国内外优势企业的产业链引进来,在分工合作中逐步壮大我们地区的经济实力。

目前,巴彦淖尔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技术领域,完全不具备参与全国乃致世界经济竞争的能力。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全国、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运用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分工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的原理,在怎样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怎样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来提升还发展区域经济;以及如何参与呼、包、鄂区域合作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上,这都对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转变发展理念,达成发展共识

国家分工理论、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以及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要想快速发展起来,并保持长期稳定、持续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加强内部,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学习,发展相互贸易;反之如果实行粗暴的贸易保护,就会阻碍和周边地区开展贸易经济,影响自身的发展。呼、包、鄂经济合作圈的建立以及巴彦淖尔经济发展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巴彦淖尔必须依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加强与呼、包、鄂的经济合作,加深与区域圈内的地区稳定交流合作,互通有无,要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来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入新的环节。所以,巴彦淖尔的发展就需要把呼、包、鄂经济合作圈发展战略转化为自己的战略,以此构力达到区位优势,提高本地区商圈的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入合作带动巴彦淖尔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发展,不断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实现巴彦淖尔地区以本地区开放为基础,深入依托全国的市场,积极主动和周边地区和省市开展进一步交流合作,巩固自己的经济建设,以合作需求新的发展。

2、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是巴彦淖尔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不能参与到合作圈中去就将被边缘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能够给区域内各个经济地区带来发展的机遇和机会,掌握了这个机会就能促进自身发展,但是错过机会,或者不能很好的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圈子中去深入开展合作,就会被边缘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开放和发展,能够组合区域内所有的资源,在整合资源上独占鳌头。同时也能带动本区域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桥梁等,这能够极大的改善本区域内的交通设施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降低区域间各个经济体发展经济交易的关税,市场得到很大程度的开放,交易成本也在不断的降低,加快区域间贸易的流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加深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不断地占领市场。

但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也是对各个经济体的一个挑战。随着一体化的加深,就会加剧本土经济体和外来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这要求本土经济体必须不断的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在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获得一席之地。巴彦淖尔在经济合作建设中具有零距离优势,同邻国蒙古国边界相连,具有多个口岸和多条出境的公路,这为拓展与呼、包、鄂区域经济圈和蒙古国贸易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该地区是否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或者说被时展潮流边缘化,两极的发展取决于本地区政府领导部门是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认识,大胆的抓住时代脉搏,敢于拼搏共进,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开放措施,吸引外资的进入,为融资、经济合作减少阻碍,创造条件,带动本地经济等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巴彦淖尔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在自治区“8337”战略指导下,尽快将巴彦淖尔的经济融入到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体系中来。

3、呼、包、鄂经济合作圈为巴彦淖尔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以共同市场理论为基础,由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共同市场,不仅仅可以抵御区域外的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内部经济的冲击,同时还可以实现经济的规模化。纵观世界经济,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在其组织内部进行展开的,如珠三角地区、上海自贸区、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经过几年的努力,巴彦淖尔整体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环境极大改善,以矿产、装备制造业、化工、风电、医药、农畜产品加工、边贸、物流、旅游为主的产业发展在快速提升。当前,我们首先要做好本地区对呼、包、鄂经济圈、蒙古国的产业梯度深化和转移,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其次,加大外引内联的力度,积极扶持外向型企业,尤其是走向全国、迈出国门的企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注重创新机制的建立,构建自身产业的品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还需要鼓励本地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引进,采用新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的使用率,稳健进出口机制的完善,开展对外贸易。

4、巴彦淖尔的当务之急是发挥零距离优势,夯实低成本机制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低成本机制主要包可可接近性和关税底两个方面。关税的降低可以随着贸易区的建立而得到妥善的解决,但是可接近性确实有地区的地理优势所却定。巴彦淖尔地区的可接近性,使我们与呼、包、鄂经济合作圈生产贸易区的低成本机制提供可能性。要尽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巴彦淖尔建设成呼、包、鄂经济合作圈联结大西北的通道,同时要加速沿中蒙边境综合进出口贸易港口建设。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放电信业,构建区域网络;二是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三是巴彦淖尔作为呼、包、鄂连接大西北的重要通道和边贸进出口的桥头堡,以便呼、包、鄂及周边外省市更好地利用巴彦淖尔地区通道和桥头堡的作用。

5、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同时也是我们与呼、包、鄂经济区域合作的基础

发展对外贸易就是要区域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就要求区域的不同经济体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要有差异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加速发展。如果区域内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反而会加剧地区间的恶性竞争,阻碍地区间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对我们的传统产品和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机制,保障产品的独特性,占领市场,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面临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还不采取措施尽兴革新,加剧区域内的恶性循环竞争,最终会阻碍各个经济体的利益和发展,也不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当今如果仅仅依靠廉价的劳力来发展经济显然行不通了,要想发展就要创新,就要提高产品的科学附加值,强强联合,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来武装自己。

所以,市场经济发展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要求我们:如果要带动巴彦淖尔地区的快速发展,作为巴彦淖尔地区就要紧紧依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展开与呼、鄂、包的合作并加强合作关系,依据地区产品的特点进行分类,减少同质化,避免和降低恶性竞争,依托地区产品有事,巴彦淖尔地区在本地区缺少的资源和产品上深入的与周边地区合作,互通有无,与呼、包、鄂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但是呼、包、鄂地区的资源性产品、石化工业产品以及农畜产品对于巴彦淖尔地区来说却是需求很大的商品,所以两者间又存在互补关系。总而言之两地区在产业和产品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两者间及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也存在互补关系,所以两地区在深入开展经贸合作上面具有广阔的空间。

6、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地区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并获得十足的发展生命力。在这样的时代大发展的大背景下,巴彦淖尔地区要想取得自身经济发展的突破,就要紧紧抓住时展的机遇,展开有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经贸。同时本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的进入,为外部企业的进入创造条件,同时对本地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也要加紧建设,为外资的进步奠定条件和基础。当然巴彦淖尔也包括在其中,巴彦淖尔与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有有着其自身的发展优势,但是也要加紧学习外面先进的理论和知识,采用新的技术,提高效能。

做好本地区的经济建设,需要转变发展观念,科学,环保的观念要牢记心中并在实践中践行,要统一认识齐心协力的谋求可持续、绿色发展,注重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举。再者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是对于巴彦淖尔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果巴彦淖尔要积极参与,依托区域优势发展自己,如果不能顺利的参与进去,那么其将会被边缘化被时代的浪潮淘汰。随着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功能逐步扩大,这将给巴彦淖尔提供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和降低交易成本,这是促使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点,巴彦淖尔的当务之急就是夯实低成本平台建设;最后,经济的互补性和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是巴彦淖尔参与呼、包、鄂区域经济运作的基础。(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节能监察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永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01

[2]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7-01

[3]陈安国,城市区域合作,商务印书馆,2010-01-01

实体经济的意义第7篇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理论学说及科学世界观,是破解经济现象异化逻辑之历史根源的真正“实证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提供了极具超越性和前瞻性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实践彰显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代价值意蕴,又为深化和推进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议题。充分肯定和发展资本与市场,积极探索释放资本与市场活力、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引导资本与市场回归新制度安排和动力机制,最终走向新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实践的客观必然要求,也是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市场化改革;社会主义;中国道路

现代中国正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美好生活的新征程,这是人类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探索和实践。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日益为新时代共产主义实现的新形式提供了极具代表性的制度规划。改革需要价值引导,以此凸显改革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彰显市场化改革社会主义本色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直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现实和重大问题,尤为迫切需要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精神①。政治经济学批判契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向深入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议题。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底蕴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实意义不仅仅体现为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不着眼于构建另一套政治经济学体系,而是在批判政治经济学经济范畴基础上洞悉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为无产阶级自身解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南。

1.破解“资本统治劳动”的意识形态神话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与劳动的真实历史关系的澄清,破解了“资本是被积累起来的劳动”这一古典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的神话。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作为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对抗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和雇佣劳动制度正是在资本和劳动这种交换的基础上建立的,这种交换不断造成工人作为工人再生产出来,资本家作为资本家再生产出来。”②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得以真正洞悉资本主义全部社会关系的实质。与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普鲁东等政治经济学家构想一套先验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公式”不同,马克思从对历史运动的批判认识中,即对本身就产生了解放的物质条件运动的批判认识中得出科学①。马克思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形成了关于资本主义自我认识的科学,这门科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②。18世纪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法国大革命的产儿和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家。他们都力图寻求一条通往人类幸福和理想社会的康庄大道。圣西门把工业化生产和劳动视为解决工人贫困的根本手段,提出了人人应当劳动的主张。他把以改善人类命运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体系的建立看作其全部学说的旨趣。傅立叶推进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认为劳动本质上应满足人类欲望的乐趣,提出了以协作合作社彻底解放人的欲望的构想。欧文通过废除私有制度建立共产制度作为未来新社会制度的核心。总体观之,他们有关未来社会的论断有着惊人的预见力,他们都把实现公共幸福和人类美好生活作为学说的核心旨趣③。但是,他们都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上来看待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没有洞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造成劳动异化的真正根源,没有把无产和有产的对立上升到劳动和资本的对立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看待劳动与资本关系实质的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也是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普鲁东批判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伪善性,把政治经济学界定为现实中的形而上学,力图挽救政治经济学,并且最终使之成为真正的科学。但是,他不自觉地对资本主义经济范畴采取一种非批判的态度,陷入一种非历史的形而上学,他没有把经济范畴看成是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理论表现④。普鲁东看到了以研究劳动和交换规律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倾向,但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最终陷入用资本自身批判资本的理论悖论。他把私有财产看作是本身应该被消灭的资本⑤,没有理解私有财产对人类生存的积极本质,没有看到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在普鲁东看来,劳动的价值与资本生产一样,都是一种“虚构”。他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一切元素,劳动是使事物之间的价值可以彼此通约的工具。马克思提出了与蒲鲁东根本不同的劳动观。“劳动本身无价值”是马克思对劳动问题的根本态度。马克思把劳动作为自然力即人类劳动力的表现,他进一步思考:为何劳动从作为人本身的自然力变成外在于人自身的抽象的交换价值?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涉到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全部批判的核心。“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意识到,各种劳动纯粹量的差别是以它们的质的统一或等同为前提的,因而是以它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为前提的。”⑥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之所以把劳动看成价值的唯一源泉,把一般劳动形式作为价值的源泉,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的抽象性,即把一切具体劳动的规定性抽象为交换价值。“对任何种类劳动的同样看待,以各种现实劳动组成的一个十分发达的总体为前提,在这些劳动中,任何一种劳动都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劳动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现实中抽成为创造财富一般的手段,它不再是同具有某种特殊性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固定了。劳动一般,直截了当的劳动这个范畴的抽象,这个现代经济学的起点,才成为实际上真实的东西。”⑦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本质的理解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把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普鲁东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专家。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意指: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和蒲鲁东等法国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非历史性理解,即把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永恒化。这种理论态度反映出古典经济学家没有洞悉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真正历史起源,体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工资和资本等经济范畴的非历史性态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澄清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思考。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问题和核心要旨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破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资本是被积累起来的劳动”的意识形态神话,探求解决工人贫困和无产阶级解放的现实历史道路。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是对经济现象及其所承载社会关系的形而上学思考,“旧的形而上学及其固定不变的范畴似乎在科学中又重新开始了它的统治”①。破解以往旧的形而上学只有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即到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生产关系研究去寻求。从根本上说,无产阶级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集中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马克思秉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传统,他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范畴的历史批判,批判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构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历史唯物主义),最终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与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采取一种实证主义和非批判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揭示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本身的内在矛盾,这也必然决定了他们对劳动的理解是站在辩护资本立场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体现为把资本看作是“被积累起来的劳动”,这种意识形态把资本对劳动的抽象统治和剥削关系完全遮蔽起来,资本因此获得了对劳动支配和统治的先天话语权。

2.解蔽经济现象异化逻辑的真正“实证科学”破解空想社会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看待劳动与资本关系的意识形态话语,认清资本对劳动支配和统治的实质,这无疑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身是一场自我革命的历史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自我意识的主观批判,也不是直接面向社会历史本身的现象学还原,而是通过对经济范畴的历史批判,呈现社会历史现实本身,反思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探索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批判开创了一门真正综合的“实证科学”和历史科学。与政治经济学关注现实的方式不同,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把政治经济学本身作为批判的对象。政治经济学用经济范畴把握经济事实,经济范畴只是生产的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政治经济学运用经济范畴透视经济现象和社会现实,把资本理解为“被积累起来的劳动”,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本身的丰富内容被经济范畴完全遮蔽。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其特有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透视经济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本质。政治经济学批判运用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社会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用生产方式这把钥匙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秘密,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的真正实质,破解了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是“被积累起来的劳动”的形而上学假设。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范畴作为全部学说和思考问题的先验假设,马克思把经济范畴“作为生产方式的结构、层次和领域严格的确定下来”②。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经济现象异化逻辑的本质和“观念实证主义”实质的深刻揭示和批判性超越,真正破解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形而上学假设。在资本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实证主义集中表现为资本逻辑对个人的抽象统治。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日益被资本所殖民和同化,市场经济下的个体已经被资本建构起来的市场意识和货币观念所统治。“观念实证主义”已内化在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中,成为不可攻破的堡垒。资本具有个性,而人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资本逻辑”体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本来极其明白和合理的社会关系抽象化为商品交换关系。这种商品交换关系“把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看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③。

政治经济学批判剖析了“观念实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它的核心要义是:揭示隐匿在经济生活背后的神秘面纱,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破解“观念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神话,构建真正符合人类生活本性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人的感性的彻底解放,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是被资本和货币建构起来的冷冰冰的经济生活。真正符合人类本性的生活方式和自由个性应当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马克思深刻剖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用经济范畴规定经济生活、用经济生活规定全部社会生活的真正根源和秘密。“政治经济学曾经分析了价值和价值量,揭示了这些形式所掩盖的内容。但它甚至从来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采取这种形式?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呢?”①政治经济学批判进一步揭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把资本看作是“被积累起来的劳动”的方法论根源。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和思辨哲学对社会历史事件的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意识形态)和抽象思辨式把握(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破除了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思考社会问题上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徒有其表的批判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使“全部资本主义生产”变成可以理解的事实,资本主义的制度设计和意识形态的本质被全部揭示出来,进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与之间的交往关系就变得简单明了,而不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政治经济学批判(真正的“实证科学”和历史科学)之所以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还在于:政治经济学只考察社会整体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而作为历史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主要是把复杂的整体本身作为对象②。阿尔都塞认为,把认识的对象等于现实存在本身和把历史科学的对象归结为现实历史都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样,把社会现实等同于主体的想象活动恰是思辨和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同时批判了以上两种看待历史现实的理论态度。“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③。与普鲁东和古典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并没有把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新加以拯救,也并没有重新创立一门新的所谓政治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只能从否定的意义上去理解。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真正洞察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真正破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形而上学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一定经济社会形态的自我认识,这种认识本身只有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去理解,从批判、否定和革命的意义上去理解,即从破解资本对劳动抽象统治的意义上去理解。这正是马克思把自己的经济学说称之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原因所在。

二、社会主义的转型与过渡:走向新政治经济学批判

走向新政治经济学批判意味着:直面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问题,秉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实质探索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形式。新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背离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思考的根本原则,而是为当前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问题提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除非社会主义描绘出主要的制度工具,运用这些工具能量可以被塑造、被传导;除非注意到剩余的抽取和分配方式、经济和政治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信仰体系的内容,否则,对社会主义做出估计是毫无意义的”④。在新时代条件下,新政治经济学批判是探索共产主义新的实现形式和坚守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时代要求。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辩护的人士极力诋毁共产主义。他们提出告别共产主义和拥抱资本主义的口号。现今,对共产主义抱有同情的左翼学者们仍继续探索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形式,这种共产主义将不再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但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形态至今仍未真正形成。一般来说,可以用“后共产主义”来标示以上两种对待共产主义的态度。我们认为,“后共产主义”并非意味着共产主义的终结,而是意味着对共产主义实现形式的新探索及其共产主义本质精神的回归。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脱离资本主义现实运动抽象谈论共产主义的未来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解体和失败为共产主义未竟的事业增添了沉重的历史负担,但也为共产主义新的实现形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和机遇。基于此,共产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安排急需转型和变革。后共产主义时代转型和变革意味着真正回归共产主义的价值旨趣:超越资本逻辑。当今大多数后共产主义国家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形式(政府主导)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代言人声称,后共产主义国家社会变革转向市场和融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意味着共产主义全部危机的征兆①。赞同市场社会主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的结合恰恰体现出了后共产主义国家社会转型的创新,这为共产主义的原则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②。在探索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实现机制方面,西方左翼学者从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和政治民主(民主社会主义)两方面展开了有益探索。正如拉克劳•墨菲强调:“政治空间的扩大和避免权力集中于一点,是每个社会真正民主变革的前提。每一个激进民主计划都暗含着社会主义方向,因为它必然要终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是大量从属关系的基础;但是社会主义是激进民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反过来却并非如此。”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