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低碳经济目标(合集7篇)

时间:2023-08-17 17:34:53
低碳经济目标

低碳经济目标第1篇

(一)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下国有企业行为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但在转化过程中,尽管微观经济主体的产权结构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国有企业依然占据着绝对的影响地位。仅从经营成果上看,国有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在直接反映其剩余价值的同时,还能反映出其自身经济效益的高低以及其社会贡献的大小,所以,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也就定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到后来,国有企业又将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目标,依然未能摆脱发展受限的局面。

(二)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下存在于国有企业行为目标中的局限性

通过对上述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哪种行为目标都是将价值作为主要判定方向,都将追求“最大化”作为主要努力方向,这样取向与现阶段所追求的低碳经济不相适应。“最大化”目标是极端化的表现,带有较为严重的单边治理色彩。如果在低碳经济模式下依然将“最大化”作为主要行为目标,将会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极大冲突,同样也会使微观主体目标受到影响。如会使国有企业的经济决策不能长远考虑,制约国有企业向前发展,还会对低碳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受到较大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和自身的约束,使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受到重挫。

二、低碳经济模式下国有企业行为目标选择时应注意的要点

国有企业属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影响较大的一种微观经济主体,它的行为目标在与宏观经济目标保持一致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长期的价值导向,也就是说将其行为目标在选择上既要体现出自利的一面,还应体现利他的一面。因此,应将我国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定为价值的可持续增长。

(一)其目标应与经济主体双重动机论相对应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尝试着从其著作《国富论》以及《道德情操论》中分别讨论其人类本性中的自利与利他,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创建一个可以诠释人类各种行为的统一型理论。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后来的经济学家逐渐将《道德情操论》的理论内涵所丢弃,很多经济学家只是单纯的从自利动机中尝试构建该理论,这样研究也就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只是单纯的对生活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与预测,未对现实世界进行全面理解,这种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其解释受到很大局限。以往的经济主体行为目标也是新古典经济学自利假说的体现。行为经济学指出,新古典经济学的建立基础是显示偏好假定,也就是说个体带有一定的单一自利动机,其中的显示偏好则是该动机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所以,只要通过观察个体就能很好的显示出行为选择,不用考虑行为背后的内生动机和其中的心理过程。但真实情况则是,选择行为可能是由不同行为动机所形成的,个体的行为动机则可能又是多元的,所以,显示偏好难以完全体现出个体行为的实质。自利与利他人类本性中最基本的两方面,应将其看做是研究经济问题中的基本逻辑起点,由于行为个体的本性就是自利动机与利他动机的整合体,不管是单纯的自利还是单纯的利他都是这种组合中较为极端的形式。行为经济学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了重设,使其具有自利和利他两种动机,它所预设的所有个体不仅有自利和利他动机的混合形式,还具有两种的矛盾形式,因此,可以将自利和利他设定为“实然”问题,而不是将其设定为“应然”问题。

(二)其目标应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赤道原则”相对应

早在2003年,以花旗银行为首的多家银行率先提出实行“赤道原则”。所谓的“赤道原则”就是根据国际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而制定的、一系列与管理与发展项目集资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体现的一套较为自愿性的原则。该原则指出,金融机构在进行项目融资时应重点考虑环境风险与社会风险,关注环境、社会应与企业发展相一致,进而促进商业银行将治理目标逐渐从以往的“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向为“综合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要求”。对于“赤道原则”来说,尽管其主要目标在与重塑商业银行的主体行为目标,但其所展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却极大的影响着低碳经济中国有企业行为目标,并带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和传递作用,这样一来也充分展示了低碳经济模式国有企业行为目标的基本要求与方向。

(三)其目标应与可持续发展等形成呼应

在国有企业行为目标中添加可持续发展,其真正意图在于让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应为其他企业做表率,首先构建环保与节约资源思想,同时全面考虑各种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长远利益,以便形成促进国有企业经济增长的长效发展价值。在自利与利他不断推动的作用下,真正实现良性循环目的,从而逐渐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最终获得更大的社会价值。以往的行为目标只是将怎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只关注经济活动中所获得成本,这样的行为目标也就带来了一定的资源环境问题。为在追求价值可持续增长的行为目标中,国有企业对成本与效益所界定的范畴通常较为关注经济活动中的总成本与总效益。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国有企业行为目标应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形成相呼应关系。

(四)碳金融的提出与应用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新型行为目标

现阶段,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与资源的重要。在碳金融还未被提出与应用以前,商品碳还没有出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也未开展,再加上对自然资源的定价较为困难,污染度的补偿量也很难确定,使得国有企业的外溢成本问题为未能得以真正解决,同时其选择价值的可持续增长问题中的内生动力还十分不足。在这方面的问题,市场失灵较为严重,通常只能让政府介入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在选择上意象还不够明确,这也是致使生态问题出现的一大原因。现阶段,碳金融理论与实践逐渐丰富,国有企业的外溢成本就能够在碳金融政策的影响下,逐渐实现量化与内部化,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有企业自发选择价值中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结论

低碳经济目标第2篇

[关键词]和谐会计;和谐社会;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56-01

一、和谐会计构建的时代背景分析

(一)企业效益受宏观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作为外部大坏境,对个体即企业的发展必然有一定的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经济形式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周边邻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及时地了解国际形式并可以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那么就会可能会面临国际经济形式变化的影响带来的风险。二是国家政策的不完善带来的影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共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侧重宏观上调控经济,关于经济方面的政策难免不够完善和健全。这给企业的一系列管理和运作活动如消费市场、进出口贸易等带来了不便。三是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市场经济变化莫测,各种因素如政治、技术和人为等的单一因素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都有可能带来市场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微观经济环境影响着企业的财务

微观市场的经济主体――企业,其内部的经济环境极其细微的变化都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漏洞。很多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由于信息获取不全,造成在财务分析上形成分歧,使会计之间产生不和谐的现象。并且,一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只看到眼前的情况,缺乏长远的眼光,风险意识薄弱,无法在风险来临时及时做出评估和决策,这种企业管理上的滞后将给企业的营运带来重大损失。其次,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并不是经济财务专业,很自然就不熟悉金融方面的业务。加上会计行业在新时代也是不断地知识更新和发展,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是企业内部职能划分的界限不请。财务是一个企业的重心,,其担负着将资金集中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以提高对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现行企业的财务并没有起到对实质资金的管理作用,只是简单的资料整理,更多是由决策者来管理分配,财务本身却成了执行者。

二、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的关系分析

(一)和谐会计在低碳经济目标下应运而生

随着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经济发展到低碳的阶段,便催生了和谐会计。和谐会计是指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以资金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行为,采用会计手段进行规范,以便促进民主、法治、公平、诚信、有序与协调的会计”。个人认为,和谐会计是各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思想融合的总称。和谐会计的构建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对和谐社会的一种回应,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体利益关系。

(二)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的交集

首先是关于环境和资源的方面,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低碳经济的主题,而如果会计忽略企业的环境资源成本,那就使低碳经济的理念付之一炬了。其次,社会大众都逐渐意识到低碳消费的重要性。市场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持续发展,所以说,消费者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起着重要作用,对会计行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低碳经济的主体内容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因此,消费者的支持是低碳经济的实现的保证。最后,低碳经济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轻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即要求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此来减少产品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和谐会计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确认,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低碳目标下构建和谐会计的若干建议

(一)树立和谐会计理念,营造和谐的会计环境

构建和谐会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和谐会计的理念,注重对和谐会计环境的优化。和谐会计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如会计人际关系和谐、会计环境和谐、会计信息系统的和谐、会计规范系统的和谐、会计工作内部和谐、会计工作与外部工作和谐、会计管理系统的和谐等等。

会计与政治和谐,可以贯彻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从而有助了和谐会计的构建。会计和经济和谐,会计工作的出色可以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展,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着会计事业的发展。会计与社会和谐,加强会计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交流,可以提供正确实际有价值的会计信息给利益相关人,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推广。总而言之,和谐会计的构建是满足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需要的必然趋势。

(二)和谐会计职责的明确

财务是一个企业的重心,其担负着将资金集中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以提高对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企业会计基本职能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给利益相关人,在现有的会计职责中加入对资金以外的部分的核算,如生产消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等的价值,而不是单一只对资金进行核算。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广,和谐会计建立在低碳经济的目标下,企业会计的任务也因此要扩展,主要是注重低碳资产的核算,以及扩展低碳成本、低碳利润或者低碳负债等,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三)健全和谐会计相应的法律法规

任何一个政策的落实和推行,都需要法律法规做根本保障。因此,和谐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迫在眉睫,利用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会计制度和准则进行确认,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理论和法律依据,形成一系列的强有力的处理措施和惩罚体系。

结语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谐会计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我国的会计行业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和谐会计的构建的路上会有阻碍和艰难。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会计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和谐会计的构建会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策略来推动,与低碳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10.

低碳经济目标第3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07-03

2003年以来,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核心的低碳经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以传播。由于农业生产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农业中的能源消费构成了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题中之应有义。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发展低探农业的有效路径是依靠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一、当前农业结构的特点

(一)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黑龙江省农用地总面积3 950.45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 440.43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重最高,为61.77%;耕地1 187.07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重位居第二,为30.05%;牧草地222.6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63%;园地6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15%;其他农用地94.4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39%。

从目前的土地利用结构上看,比较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林地、园地、牧草地占比超过了农用地总面积的65%,有利于森林碳汇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0.31公顷(合4.6亩/人),远远超过全国人均耕地水平(1.4亩/人)。因此,从短期看,黑龙江省的“人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十分尖锐。

但是,从长期看,黑龙江省拥有众多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一旦进入资源枯竭期,必然要求城市定位转型,发展接续产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加上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的铺开,也将对农业用地造成挤占。因此,从长期看,黑龙江省保护耕地面积、保护农业用地面积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二)农业附加值结构

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 113.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478.2亿元,增长5.8%;林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6.7%;牧业增加值506.5亿元,增长7.9%;渔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7.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68.5:3.5:24.8:1.3:1.9变化为69.9:2.9:24.0:1.4:1.8。

从农业附加值结构上看,黑龙江省农业附加值的主要贡献行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林业、渔业和服务业附加值贡献比较小。

从种植业看,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四大粮食作物2004—2012年连续9年喜获丰收,产量呈增长趋势,巩固了“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的地位。对比之下,甜菜、油料、烤烟、亚麻等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则波动较大。以亚麻为例,2011年产量1.2万吨,同比下降46.7%;2012年产量1.0万吨,同比下降12.1%。目前,黑龙江省亚麻纺织生产能力已从占全国60%降至20%。可见,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波动对种植业的生产力造成了不利影响。

从畜牧业看,近几年畜牧业迅猛发展。2002年以来,黑龙江省实施了奶业振兴计划,积极发挥粮食、秸秆丰富的优势,突出发展奶牛养殖。目前,黑龙江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和乳制品加工量3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完达山、龙丹、飞鹤等本地品牌受到市场认可。另外,生猪产业也在继续做大,初步形成了全国猪肉生产基地。但是,根据上文的土地利用数据,用于支撑畜牧业发展的牧草地仅占全省农业用地面积的5.63%,显然过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林地、牧草地被过度开垦成为农田,一方面造成了土壤流失和沙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另一方面牧草供给的大幅减少也使得牛羊养殖成本显著提高,不利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加工规模从小到大,加工层次由粗到精,市场竞争力由弱到强。2008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 500亿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 700个,比2000年增长3.7倍;全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26个,打造了“完达山”、“飞鹤”、“龙丹”、“摇篮”等乳业名牌和“五常”、“北大荒”等米业名牌。依托着独特的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发生金融危机后,由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仍然不乏市场需求。但是,从总体来看,在农业生产上,产业链条短、经营规模小的问题仍然突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户家庭化生产的带动作用尚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在畜牧业中,“龙丹”等龙头企业在全省建立的乳源基地分布较广,能够有效推动农民家庭养牛产奶,带动农民增收;在种植业中,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的联系尚较为有限,种粮农民的订单式生产不十分普遍。

(四)基础设施建设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势头,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得以不断强化。首先,农业机械化稳步推进,种植环节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11年,农业拖拉机拥有量增长了5.4%,但产销环节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农用运输车拥有量下降了13%。其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成效显著。在“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指导下,截至2012年,黑龙江省共整合368个自然屯,新建和改造423个中心村。但是,在自然屯的整合撤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农村子女失学问题严重、农村住宅楼空置率过高等问题。

二、未来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从低碳经济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角度来看,黑龙江省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如下:

(一)优化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首先,从建设用地的角度来看,应重点保障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建设用地;保障农副产品深加工、能源等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保障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建设用地。因此,应适度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快城镇现有建设用地整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其次,从农业用地的角度来看,要保护耕地面积,加强黑土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西部荒漠化的综合治理,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种植业用地尤其是粮食基地的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了畜牧业的长期发展,应深入推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加强天然林、牧草地和湿地的保护力度。

(二)稳定种植业生产,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

首先,看种植业。在粮食作物的生产方面,主要任务是在粮食产量已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粮食质量的提高,即发展优质粮食和绿色农产品生产,积极建设非转基因大豆、强筋小麦和优质马铃薯等生产基地,打造寒地黑土等绿色品牌。在经济作物的生产方面。一是要稳定亚麻等传统经济作物的产量。黑龙江省亚麻生产能力的显著下降昭示了纺织业的发展危机。其重要原因有几个方面:龙头企业哈尔滨亚麻纺织厂改制不顺、濒临破产;民营亚麻厂并起,但多数规模小、效益差;省财政对亚麻产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亚麻原种基地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因此,对于亚麻纺织业,如何走出困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二是要大力推进蔬菜的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建设优质蔬菜生产大省,推进蓝莓、食用菌、蚕蜂、果蔬等绿色特色产业升级。

其次,看畜牧业。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过去黑龙江省是粮食大省,一直以粮为纲,但未来应该由粮食大省向畜牧大省转变,实现主辅换位。为提高畜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畜牧业,应突出抓好比较优势强、产业关联性大的“两牛一猪”生产,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的建设,尽快建成全国最大、具有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质乳、肉、蛋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强界江、界河渔业资源保护。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产业链条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增强龙头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能力。

首先,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其次,基地的建设是推动龙头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建立符合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专业村和专业小区。

再次,发展订单农业,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延伸产业链,搞好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对接,让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相辅相成。

在黑龙江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推动了以乳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的超常规发展。与之相比,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是今后需要重点推进的领域。

(四)深化农业机械化进程,适度建设小城镇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应进一步深化农业机械化进程,适度建设小城镇。

首先,机械化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机械化向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后续环节发展。在养殖业中,要重点推进奶牛的机械化榨奶方式,以替代传统的手工榨奶方式,重点推进渔业和生猪饲养的机械化水平。在种植业中,耕、种、铲、收四个环节里,春耕起垄使用农业机械较为普遍,拖拉机已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农业家庭,但是在随后的播种、铲草施肥灌溉和秋收环节中农业机械使用还远远不足,因此,应重点推进这些环节的机械化进程,力争主要农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从而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率。

其次,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小城镇建设要适度有序,切不可盲目追求过快的规模和速度。“撤村建镇”本有种种好处,例如:撤销自然村后,可以还原耕地,增加耕地面积或增加无人区面积,保护生态平衡;可以节约基础建设的投入,集中使用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可以集中使用文教、卫生资金,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育质量和医疗条件;可以加强社区管理,稳定社会治安,降低犯罪率。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持“撤村建镇”的适当规模和速度,步伐迈得过快过大,则“撤村建镇”的负面影响将被不断膨胀放大,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三、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机制体制创新

(一)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利益补偿机制,并探索其动态调整方式

由于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而粮食的供给需求弹性都偏小,因此,对商品粮生产基地应实行保护耕地和支持粮食生产相结合的利益补偿政策,这将有利于促进农业节能减排,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补偿资金的稳定来源,应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利益补偿的长期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坚持政府主导,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产粮大县、粮食产业项目和水利、农机等工程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的成本收益率。

(二)深化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作为主要改革目标。但是,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将集体林业的经营权通过承包到户转让给农户,经营权的放活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但由于林业生产活动的投入产出周期很长,容易诱发农户经营中乱砍滥伐、低价转让林地等短视行为,从而影响地区生态环境和地区整体的长期利益。因此,需要强化对承包农户的约束机制,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放开林地的处置权。采取多种形式的确权方式,例如将林地使用权赋予多个农民组成的联合体,以避免林地细碎化等问题的产生。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经验和借鉴,积极探索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有效推进国有林区的市场化运作。

(三)探索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型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土地流转制度

当前,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的市场要求。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必须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坚持和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应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大力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农业,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中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农民的分散土地连接起来,发展连片种植,使经营形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场县共建等规模经营方式转变。

(四)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龙头企业无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引擎。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应注重龙头企业加工资源的整合,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另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关系才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只有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真正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是签订产品收购合同或要素供应合同,以契约为纽带,是契约的联结。在这种契约式联结中,两者的利益分配主要由龙头企业主导而较少由中介组织或专业市场带动,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在与龙头企业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对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所带来的利润分享份额缺乏话语权。因此,今后,应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强化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博弈力量;同时,壮大市场中介组织的规模,加强中介组织和专业市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建立资产联结、服务联结等多种利益联动关系,推进两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向规范化、多样化、内在化、平等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立冬,崔元锋.绿色农业概念的经济学审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

[2] 高文铃,施盛高,等.低碳农业的概念及其价值体现[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

低碳经济目标第4篇

三个指标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最终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控制并减少CO2的排放量,如何才能从目前一个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重工业发展中国家逐步过渡到非石化能源依赖的温室气体(CO2)排放量比较合理的低碳型较发达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当前CO2排放的主要和直接原因。

1.1能源消费现状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有着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迥异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大国,我国煤炭储量资源相对丰富,占目前世界探明储量的13.5%,总共为1145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于世界第三位。而对应的石油、天然气的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仅仅占到世界总储量的1.3%和1.1%。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可以用“富煤、贫油、少气”来形容。这种资源结构就必然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费层次以“煤炭”为主。据2007年BP数据统计,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平均占28.5%、石油平均占比35.5%、天然气平均占比23.7%、其他能源如水电、风电和核电总共平均占比为12.4%。通过数据比较,相对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我国能源中煤的消耗量所占比例超过70%,远远大于世界上对煤的平均消费量;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只占总能源的22%上下,而其他主要国家大都超过50%;核电和其他新能源我国也仅仅只有8%[3]。2013年最新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依然不容乐观,煤炭消费量比例为68%,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不变,依然为22%,水电、风电和核电则提高到了10%。这就表示我国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还将严重依赖于污染能力最强,CO2排放最大的煤的开采与消费来进行工业和社会现代化发展,而减少CO2的排放量将主要集中在逐步减少社会发展中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上。

1.2温室气体排放

行业按温室气体(CO2)排放量来统计,我国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业。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同时,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在低端制造业也独占鳌头,使得电力与热力、制造业与建筑业的CO2排放量超过总排放量的80%,而其他国家大体也就50%上下。这就表示在接下来的不到7年的时间内,我国控制CO2的排放量将主要集中在电力与热力部门和制造业与建筑业部门。

1.3单位能耗效率

从能源工业单位产品能耗的角度比较(如表1所示),我国在几乎所有的能耗指标上都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单位能耗。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折合为26.5亿吨标准煤。基础能源消费量1863.4百万吨油当量,占世界基础能源消费量总量的16.8%,但创造的GDP仅占世界的6.0%。以占我国电力70%的火电为例,虽然能耗从2000年的363克煤当量/千瓦时降低到2007年的333克煤当量/千瓦时,效率提高了近10%,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落后了11.4%。总体比较,我国的能耗效率在2007年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近20%。换句话说,如果我国的单位能耗效率能够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应的CO2排放量将相应降低20%。2012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更是达到36.2亿吨标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因此,在未来不到7年时间,我国可以从提高单位能耗效率的角度间接减少CO2的排放量,同时提高单位能耗

1.4核心技术

我国的能源工业核心技术或关键材料大部分都控制在美英等发达工业国家。以新能源中的风电为例,我国目前虽然也有上兆瓦级别的整机以及部分的零部件生产能力,但更为关键的整机控制技术、叶片设计技术、新型碳纤维叶片材料、以及叶片检测和轴承技术还大规模依赖于英美发达国家进口。我国风电专利的十大申请厂商中,前三名都是国外厂商,前十名中中国也只占三位,专利总量仅仅占总比例的20%。这就意味着我国必须提高国内能源领域的科研水平,逐步掌握能源工业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1.5森林覆盖率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偏低(如表2所示)。全世界平均的森林覆盖率为25.81%,日本更是高达64.57%,而我国按下表的统计仅仅达到16.6%。我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而森林是CO2天然的净化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在广大西北地区推广种植高CO2吸附能力的森林植被,以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达成向世界承诺的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

2针对以上障碍的五大应对措施

以上仅仅是从硬件条件上客观分析我国能源和技术现状,不包括我国制度环境,人文素质等情况。总之,能源现状比较严酷,要达到我国2020年制定的CO2减排和新能源消费比重占15%的目标,任务比较艰巨。但是,危险总是意味着机会的到来,我国可以在今后的不到七年时间以着重解决上述五个问题的方式来进行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1大力发展新能源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资料显示:全球的化石能源资源将在22世纪内开采殆尽。按照当前世界能源使用量推测,全球煤炭探明储量可供生产使用133年,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供应更少,分别为40多年和60年。将当前的能源储量与我国能源消费需求情况比较可知:我国化石能源供应前景不妙,三大化石能源中煤炭剩余储量仅仅100年;石油探测储量的保证程度不足20年;天然气探测剩余储量也不足30年。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依赖煤炭的特点,国家应该调整发展思路,将能源开发逐步转向其他能源种类。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未来国家更多的要依赖于包括自然能源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由可再生能源的衍生能源:比如生物燃料、氢能的新能源;还有核能源的发展。争取在未来的7年时间内,在稳定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条件下,降低煤的能源比重到60%,增加新能源和核能比重到15%以上。

2.2可再生能源及绿色建筑针

对我国CO2的排放量主要集中在电力与热力部门和制造业与建筑业部门的情况,国家应该逐步控制相关行业的CO2排放,减少部门对环境气候的污染,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如表3),新能源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对煤炭的能源依赖,还能极大减少碳排放量。针对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对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国家要坚决关停或限期要求升级制造设备和提高工艺水平,同时提倡绿色环保技术,比如建筑业中提倡绿色建筑等。

2.3推广先进技术针

对我国的单位能耗效率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情况,国家应整顿高能耗企业,提高能效技术国外引进和自主研发与推广相结合方式。在中国的科研能力处于起步阶段之时,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出新标准”的技术模式。以我国核能发电的大型先进压水堆示范电站CAP1400(C即代表China,中国)项目为例,它就是我国在引进美国较为先进的AP1000技术基础上,消化、吸收、全面掌握,再创新并开发出来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在功率上更为强大的核电技术,电功率由AP1000的125万千瓦一次性提升15%到了140万千瓦。像这种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技术革新手段也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2.4打破垄断,激发创新

针对我国能源领域核心技术控制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国家应该“打破垄断,建立风投,激发创新”。针对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等部门的垄断,已经使得我国失去技术创新活力。国家应该只在做好监管的前提下,放开民间市场,鼓励风险投资,激发国民创新活力,让民营资本在高新技术和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承担高风险的同时获取高额利润回报。国家在制定税收等收费政策时对这部分企业降低收费标准,同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贷款利率优惠等。

2.5植树造林

针对我国森林覆盖率低的问题,国家应该针对不同地域给与不同的政策激励。对于广大西北干旱地区,国家应该通过生物工程来培植耐旱、耐咸类植物品种,同时激发当地人的植树造林热情,给以相应财政补贴,落实专款到户。对于西南边区等贫困地区,国家应鼓励当地居民大量种植生产乙醇的甜菜、甘蔗等和生产生物柴油的棕榈油、可可籽等经济类作物,既帮助当地居民提高经济收入,又可以改善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

3国家战略

低碳经济目标第5篇

一、低碳经济兴起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项关键手段,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基础和保障,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在《京都议定书》框架内我国尚无强制性减排目标,但极有可能在2012年后要承担一定量的碳减排任务,这必将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造成重要影响。实行低碳财务管理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实行低碳财务管理,才能够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构建一套低碳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其目的是保持和改善人类生态资源环境,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组织各种财务活动所希望实现的最终结果,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科学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实现企业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目标既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建立在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这显然不能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必将导致企业的财务决策行为与低碳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往往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而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传统财务管理只注重经济再生产,而低碳财务管理注重的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协调统一。低碳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要突出生态责任,企业不能仅仅以自身经济利益为中心,而是应把自身看作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企业所认同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难以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不能适应低碳经济所强调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重的目标导向。因此,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必须要考虑生态环境。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就必须要重新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二、低碳经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述评

(一)利润最大化 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经济组织,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利润越多表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越合理,对社会GDP贡献越大。但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以下缺陷: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实现的利润额,这种观点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种观点往往忽略了风险价值;没有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之间(或期间之间)的比较;未考虑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只注重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片面强调某个会计期间的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出现短期行为和弄虚作假的现象。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每股收益最大化即将企业的收益和股东投入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每股收益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绝对数的利润变成了相对数的每股收益,比第一种观点利润最大化要好,但仍然存在缺陷: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没有考虑风险价值;没有考虑现金流量。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经营,采取科学财务管理策略,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的基础上,为股东增加尽可能多的财富。人们习惯用股票市价代表股东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就演变成股票市价最大化这一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存在缺陷: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相对忽略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容易导致企业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对大量的非上市公司难以适用,因为非上市公司没有股价可参考;股票市价除了受企业内部因素影响外,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用一个企业不能有效控制的指标作为最优目标,有些不太现实。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在合理协调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合法经营,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现金流量、资本结构等因素,采取科学的财务策略,不断增加企业总报酬,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反映的是企业未来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大小,它是一个前瞻性概念,也是目前较流行的财务管理目标。但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未来预期的现金流量和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大小这两个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动态因素,很难准确预计。

在全球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在不考虑环境资源的条件下,以上几种财务管理目标对引导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下,企业只是单纯地考虑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而未考虑尚未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不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资源的影响,不能准确核算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低碳经济下要求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并重,注重环境保护和合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正是基于此,低碳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有所变革,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新目标——绿色经济增加值最大化

低碳经济目标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财务管理 目标 创新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度的GDP总额高达9.40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足以见得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然而,中国传统的工业进程催生了一大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它们既是中国经济的推动者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在强大的GDP数字背后,我们也应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所付出的雾霾、酸雨、大气变暖等生态环境代价。变革财务管理目标也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这一词语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世界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低碳经济,便是基于能源使用导致的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考验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二、现行财务管理目标的评析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导向、激励和考核等作用,是协调企业各方面财关务系的宏观引导,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多种,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最具有代表性。

利润最大化。该财务管理目标在19世纪初期被人们广泛接受。该观点以满足投资主体的需求为主,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财富积累越多,越接近于企业的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该财务管理目标的不足。既没有考虑到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产出间的关系。同时,由于对利润的片面强调,容易造成企业投资者不能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造成短期行为。

股东财富最大化。该观点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出资人,其出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理应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受益者。该财务管理目标虽然相比较利润最大化有所进步,考虑了时间价值、避免了短期行为,但它仅仅作用于金融市场。同时,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可能导致企业经营者为考虑自身利益而危害股东利益,故逐渐被企业所抛弃。

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前者有较大程度的进步。他考虑了企业相关者利益主体的利益。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下的评估的指标(如未来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一般因难以准确地预测企业股价而影响其价值的确定。

如今,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已全球热点。这对我国企业来说也是有利有弊。显而易见,上述的几种财务目标都更加偏重于实现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不符合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对经济与生态齐头并进的发展要求。作为二氧化碳最大的“生产者”,企业有义务担负起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这就要求企业重新定义财务管理目标。

三、低碳经济下财务管理目标的构建

企业应深化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依然仅仅追求自身经济利润最终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应站在促进自身结构调整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的更高的角度,调整思想,加强科研力量,开发环保型产品,开拓环保型市场。将低碳经济下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要求作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构建应注重各个环节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低碳经济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带来传统成本,还要考虑在此过程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等隐形成本。建立一套低碳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于筹资过程考虑回收处理污染物排放所需要的资金;于投资环节考虑是否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的要求;于利润分配环节,鼓励提取环保准备金,提高股东环保意识,全方位、多领域的赋以环保理念。以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立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社会价值最大化就是要求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预期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发展,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间的良性循环关系。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企业必须勇于担负起社会责任,不仅仅只考虑股东权益,还应考虑其他相关者共同的社会利益。

企业涉及的利益方是多元的,不能仅仅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把自己看做是组成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生态价值与企业总体价值正相关。当企业从事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生产经营活动时,企业的总体价值会提高;反之,当企业从事高耗能、高排放等环境破坏型生产经营活动时,企业的总体价值会降低。

四、构建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要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企业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构建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表现,也是对社会认真负责的表现。

有益于企业增强社会公认度,树立良好的信誉。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出发,追求质量上乘,且符合环保理念,服务到位,有益于让合作企业记忆广大消费者增加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

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低碳经济对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企业及时转变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能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持续发展,同时大力研发、推进高能效、低排放的绿色产品,发展“低碳技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环保产业,有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充足的实践经验。但发展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是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必然选择。积极顺应低碳经济大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构建绿色财务管理目标,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久之道。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目标第7篇

一、低碳经济概述

要想了解低碳经济的内涵,首先需明白什么是低碳。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其中,经济正增长是实现以上三种情形的前提条件。那么,该如何来理解低碳经济呢?其实,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高碳能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模式。根据字面的定义,可看出低碳经济是属于经济范畴的,但从本质上来说,低碳经济首先应该属于技术创新问题,然后才属于经济问题。另外,需要补充的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是可持续发展,有效方式是循环利用,关键环节是清洁生产,基本保障是低碳能源。

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国有企业行为目标的选择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国有企业行为目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框架下,必须对国有企业行为目标进行重塑。一般而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下,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应该满足两个原则:一是与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二是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长期价值导向。因此,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可界定为价值的可持续增长。下面来详细阐述这一行为目标选择的原因。

1.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赤道原则”的基本精神相契合。

“赤道原则”,简称EPs,是一套非强制的自愿性准则,用以决定、衡量以及管理社会及环境风险,以进行专案融资或信用紧缩的管理。该原则最早出现于2003年6月,是由十家国际领先银行按照世界银行的环境保护标准与国际金融公司的社会责任方针来制定并实行的。在2009年,已经有67家财务金融机构采用了这个原则,可以说,它已成为一个实务上的准则,协助银行和投资者了解应该如何加入世界上主要的发展计划,并对它们进行融资。具体来讲,“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项目融资中审慎考虑环境和社会风险,并强调环境、社会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其实,这一原则在无形之中推动商业银行将公司治理目标从早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从这一层面来讲,国有企业的价值可持续增长的行为目标与“赤道原则”的基本精神是相契合的。虽然“赤道原则”仅局限于商业银行领域主体行为目标的重塑,但它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对整个低碳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目标具有辐射和传递作用,并充分反映了低碳经济对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目标重塑的基本诉求和主导方向。

2.与行为经济学的经济主体双重动机论相契合。

行为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显示偏好的假定基础之上,即个体具有单一的自利动机,而显示偏好是这种动机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只需观察个体显示出的选择行为,无需对行为背后的内生动机和心理过程做考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行为动机会产生不同的选择行为,而个体的行为动机又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显示偏好是难以完全反映个体行为的本质的。因此,自利与利他作为人类本性的两个基本方面,应当共同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逻辑起点,因为行为个体的本性是自利动机与利他动机的一种组合形式,无论是纯粹的自利还是纯粹的利他均是该组合形式中的极端特例。从这个方面来说,行为经济学重设了微观经济主体具有自利与利他的双重行为动机,它预设每个个体都是兼具自利与利他动机的混合体或矛盾体,即认为自利与利他均属于“实然”问题,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利他视为“应然”问题。国有企业的价值可持续增长的行为目标也反映了自利与利他的双重行为动机,与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相契合的。

3.其可持续发展、价值增长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三者相辅相成。

将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重塑为价值的可持续增长,其实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其中了,是希望国有企业能够以承担社会责任人的身份出现,做好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带头人,并兼顾与其它利益相关者的远期利益,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增值。在自利与利他的双重动机下,这一目标行为要真正做到自身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全社会价值最大化。其实,在传统的行为目标下,国有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了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难免会导致资源环境问题。但是在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目标下,国有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范畴是与其经济活动有关的社会总成本和社会总效益。因此,在低碳经济的框架下,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增长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三种理念是相辅相成的。

4.碳金融的实施为其提供了可能。

目前,全球变暖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是人类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两大问题越来越凸显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碳金融逐渐兴起,它是环境金融在低碳领域的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但在碳金融出现之前,由于没有商品化的碳、没有相应的碳交易市场、没有碳排放权的买卖等活动,再加上自然资源定价的困难性,导致污染程度补偿量度难以确定,也难以解决各行为主体的外溢成本问题,最终引发市场失灵现象以及生态危机,最后只能凭借政府的行政手段来提倡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碳金融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和丰富,经济主体的外溢成本可以通过碳金融政策、手段的实施得以量化和内部化,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自发选择价值的可持续增长这一新的科学的行为目标将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转变以往的多元化行为目标,实施价值的可持续增长行为目标。因为这一目标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赤道原则”的基本精神相契合,与行为经济学的经济主体双重动机论相契合,其可持续发展、价值增长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三者相辅相成,碳金融的实施也为该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