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感悟(合集7篇)

时间:2023-08-06 10:45:48
语文教学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感悟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感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84-02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感悟语言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领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灵活地运用好语言。同时,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才能真正领会语言的内涵,也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和领悟渗透在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大力气。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呢?

1.咬文嚼字,感悟语言

著名的语言大师朱光潜先生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感悟语言的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弘扬这种精神。像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形容花香的“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些名言佳句,如不狠劲“咬”,能明其妙?不细心“嚼”,能知其味?当然这些名言佳句要认真仔细推敲,但更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咀嚼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奥妙的词句,于平淡处见出不平淡来。朱自清的《背影》中四次用到“终于”一词,这个词虽不算雅,所在句也不算美(如“但他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去”),但它却充分表露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体贴。鲁迅的《祝福》在写到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第二次到鲁镇时,文中两处写到“大家仍叫他祥林嫂”,且单独成段。学生读到这里时往往一览而过,毫不在意。其实,作者单独成段的目的,意在强调,以引起读者注意。祥林嫂嫁过贺老六,大家本应该考虑一下叫老六嫂还是祥林嫂。但是心理习惯是如此强大,以致大家想都没有想,仍然认为她属于第一个丈夫而继续叫她“祥林嫂”。可见,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到鲁迅先生重复使用这句话的匠心。

咬文嚼字,长期训练则利于养成字斟句酌的读书习惯,才能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2.结合语境,感悟语言

对语言应着眼于整体的把握,即“语境”的观照,也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路。我们反对孤立地挑取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或表达上的某些技巧进行“品味”和“赏析”,因为如果词句赏析与语言环境割裂开来,排斥情感体验,变成单纯的搜集整理和知识积累,则必然无从让学生去感受渗透在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则必然使语文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单从字面看,那些明快而充满暖意的词语,很容易把它解读成带有古典主义色彩的理想图景的诗篇,然而诗人为什么不说从今天开始而反复说明要从明天开始呢?“从明天起”这一短语在诗中出现三次,从字面上看,诗人决定从明天起要做许许多多“幸福”的事或与“幸福”有关的事,这只是显性信息。而它的隐性信息则在字面背后,“明天”所指的是未来。在时间上,海子把幸福寄托在未来,在空间上,海子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实质也是未来的另一世界)。诗人对未来所期待的,正是在现实中所失落的。因而,我们在从“从明天起”这一短语中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诗人的现实之痛、时代之伤。

还有《我若为王》一文,作者先以虚拟的笔调写出了“我若为王”的种种好处,之后写到“我将变成一个暴君,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结合上下文,我们才知道,原来“我”对于如果为王的结果,实际上并不是心满意足,而是深恶痛绝的,文章真实的用意是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专制黑暗、愚昧落后的社会现实,表明作者呼吁文明和进步的社会的强烈愿望。

结合语境,感悟语言,就是要揭开隐性信息。越是伟大的作家,其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坚持在语境中感悟语言,有利于形成立体的语感和深刻的思维品质。

3.理性透析,感悟语言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神奇的。不同的词语可能表达相同的意思,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又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但无论如何,作家选用语言的准确、形象和巧妙是可以从理性上加以透析的。在这方面,古人常说:“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提法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科学的。课堂上,学生希望老师做的就是引导他们通过审视、透析语言现象来揭示语言规律和真谛,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教师的一个任务就是给复杂的语言现象以一个合理的透析。

被传为炼字美谈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起初写的是“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等等。为什么“绿”字就好呢?首先在于“过”、“满”、“入”都是视觉无法感知的,而“绿”却带有鲜明的视觉性。其次,“绿”是春天最凸显的特征。正是这样才调动起王安石怀恋故乡的感情:什么时候月亮才能照着我归去呢?这其中包含了王安石对江南已有的春风,将有的明月和眼前江水的沉思。又如我国古典诗话中著名的“推敲”的故事,韩愈凭直觉认定“敲字佳”,这就成了定论。而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及似乎“推”字更好,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仍用传统的批评方法,估测性强于分析性。其实,以理性去透析,应该还是“敲”字比较好。因为整首诗的气氛是无声的静寂的,如果是“推”,则宁静到极点,变成了单调。“敲”字的好处在于在这个静寂境界里敲出了一点声音,用精致的听觉打破了静寂,反衬出这个境界更静了。这就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营造了一个孤寂、幽僻而宁静的现实境界,同时又用"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的喧闹来反衬。

再比如,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只是经验概括,而没有从理性上加以分析。其实,宋祁用“闹”字来形容红,并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包含了多层联想,由红联想到火,由火联想到热,由热联想到闹。在汉语中,红火、火热、热闹,联想程序已经由词语固定下来了。懂得这道理,就不会像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所理解的:“闹”字极粗俗,甚至“闹”字可用,连“吵”、“斗”、“打”也可用了。

面对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教师应像庖丁解牛那样“批大隙,导大款”,游刃有余,引导学生品读、欣赏、透析、辨明,从而让学生既获得美的享受,又提高了思维的分析能力。

4.反复诵读,感悟语言

诵读是感受语言的重要一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诵读和赏听文学作品是特殊的创造过程,会激起学生对语言充满发自内心的热烈情感。诵读就是要通过富有深情的语言与作者直接沟通,再现作品真情语言的自然本色,使静态的文字通过形象化、动态化的声音表现出来,以至读者心领神会。如鉴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通过不同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读读品品,品品读读,学生就能比较自然地感悟到,前句声情婉约,传达出词人缠绵情思;后名声情激越,表现了词人宽阔的胸襟。两句意象不言而喻,两词风格也不析自明。学生只有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

语文教学的感悟第2篇

禅宗的顿悟,与审美体验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艺术中的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从感知到整体把握,往往是刹那间完成的,其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一种以感性为桥梁直达理性的思维方式。

语文教学是一种旨在帮助学生习得言语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即文本的知识结构经由教师的剖析、点拨、引导,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能力形成的标志即是学生达到某种感悟,否则,外在的语文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累积是知识迁移的前提,知识的累积同样是感悟的基础,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倡导多读多写有其合理性。然量的积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质的飞跃,而且这种飞跃带有主观能动性。“感悟”顾名思义是由“感”而“悟”,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开悟,必须着眼于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养成,而不是停留于知识的累积,执迷于繁琐的习题训练。

语文教学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感悟”?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又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不能极其至”。现在的学生读书太少。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诠释费力甚多,但引导学生吟诵课得很少。读书既少,课堂中又没有吟诵,这就很难让学生产生语言的美感、情感的共鸣和认识的开悟。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理智地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论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常常是触景生情,若有所悟。宋代周紫芝评杜甫诗句:“余倾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而月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恍然如己语也。”此情此景,不在多言,感悟与感慨油然而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在教师喋喋不休的耳提面命,而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豁然开悟,教师的职责与教学艺术全在情境的创设与语言的相机诱导。

语文教学的感悟第3篇

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

一、“读”而悟之—学会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种直觉的语言思维现象,是人头脑中深层言语结构水平的“外化”表现,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能力。在课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有所触动,使课文的语言、情感、文字在学生心中沉淀,久而久之形成文化基础,形成思想意识,学生的语感将会变得更加敏锐。

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正如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乐斯所说:“许多隐蔽的美,无究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微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朗读的高度中弄明白的。”因此在每一节课上,我们应该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第四册中的《穿山甲问路》,是一则童话故事,写小穿山甲在雨林中迷了路,多次问路都没有结果,最后在小溪流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观察辨别,终于找到了要走的路。学生似乎很容易理解,但要准确感悟出:“路就在自己脚下”的含义还是较难的。教师引生入境,以“读”促“悟”,启发学生在练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像,进入童话世界,领悟课文情境。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小穿山甲迷路、问路时的情态。同时了解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们所走的“路”和它们活动(或生长)的方式。再让学生根据小溪流自身的重点,认真思考、理解“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和“路在自己脚下”的意思。最后抓住静下心来“观察”、“辨别”、“找到”等词语,明白小穿山甲是靠自己大胆“探索”,从自己的“脚下”找到自己要走的路的。而这,也正是小穿山甲听了小溪流的话“忽然明白了什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理解的含义应该是不一样的,似乎清楚,却又朦胧,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一些空间,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也许会用不同的理解去填满它,这就是“读而悟之”的妙之所在。

二、册繁就简—保证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现代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加强感悟体验,可使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加速,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语文课应该做到: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感知性读;细读课文时,指导性读;最后鉴赏性读。大部分时间应始终围绕一个“读”字。因此看来,学生能否读好,能否去“感悟”,关键看老师如何册繁就简地“精”讲。重点处点拨,点到即止,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

在教学《“黑板”跑了》这课时,老师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来改变一下以往一段一段细读地方法,请小朋友自己细读整篇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讨论的。”学生读了一段时间后,纷纷举手,有的说:“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安培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有的说:“我知道:安培是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人。”有的说:“我知道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还有的说:“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黑板’跑了中的‘黑板’不是真的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安培会把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当作黑板呢?他难道看不到马车的车轮吗?”老师说:“你提的问题很好,你非常动脑筋。有谁能回答他的问题吗?”这时没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说:“请小朋友再细细地把课文的第2、3、4自然段读读,想信大家会知道答案的。”学生又读了一段时间后,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有的说:“因为安培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他对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的车辆都好像没有看见,马车的车轮就更不会看见了。”有的说:“因为他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他在聚精会神地演算,眼里只有‘黑板’,没有马车的车轮。”……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读书、思考、讨论、感悟,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得到了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恰到好处。转贴于

高林生老师曾经这样说道:“最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块多余的一部分恰到好处地凿掉。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的是那些册繁就简,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捷径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知,课堂繁琐讲解的减少,就是学生入境体验、进行感悟时间的增加。

三、学会做人—升华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对作者情感的体会。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边读边思,毫无拘束地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这些心得和感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材中都得到了体现,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爱、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从《母亲的恩情》中感悟伟大的母爱;从《劈山救母》中感悟孝心;从《“闪光的金子”》中感悟助人的乐趣;从《学棋》中感悟学习要专心致志;从《一株紫丁香》中感悟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从《永远站在孩子们中间》中感悟周总理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以及孩子们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的感悟第4篇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现在,具有较好的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致要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 ;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

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光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我们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然而,这是中央的事,小民往往是说不上话的。不过我们也不能等着,我们也有责任思考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我觉得,重要的是他要能知道并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当表达什么意思时,需要用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语气。中学语文教学要给中学生的语文技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语文教育个性化实际是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的问题。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语文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这便是语文教育个性化或人道化。这样,实现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与个体化,使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并让这三者联成一体,就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

语文教学的感悟第5篇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人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就决定了“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现在,具有较好的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致要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 ;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

    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光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我们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然而,这是中央的事,小民往往是说不上话的。不过我们也不能等着,我们也有责任思考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我觉得,重要的是他要能知道并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当表达什么意思时,需要用什么样的词,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句调语气。中学语文教学要给中学生的语文技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语文教育个性化实际是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的问题。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语文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这便是语文教育个性化或人道化。这样,实现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与个体化,使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并让这三者联成一体,就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们认识到: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结合”与“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师感到易教、课时轻松,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容易接受。

语文教学的感悟第6篇

小学语文教学是门思维性、想象力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具有严格感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一面,而且具有灵活性、变通性、阅读性的一面。注意语文教学中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恰当地处理教材中的“一般”和“特殊”、“通常”和“例外”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融合贯通,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认识观,提高语言思维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将阅读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为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含有智力因素的内容,启发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渠道,用简捷巧妙的方法去思考和解答问题,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阅读与感悟呢?

1 教育阅读观念的开放性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形成“开放式”的教育阅读观念,首先是教师角色的再定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友好的合作伙伴,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育人者、参谋者、服务者、欣赏者。

其次,教师不要先想怎么教,而要先想怎么学。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出发去考虑,才有可能真正为学生服务;教师也只有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有强大的学习潜能,有无穷的阅读感悟能力。例如,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金色的草地》一文时,笔者放弃了平常的情境引入,而是采用谈话引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事,请同学们畅所欲言。于是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阅读后的问题:问题一,这些并不引人注意的蒲公英,为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欢乐?问题二:草地为什么会变色?为什么说蒲公英是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用这样的方法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地对学生学习的潜能进行挖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对学生的感悟能力的培养。

2 课堂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教育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语言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能学会的内容不要讲,学生通过与同学合作能解决的问题不要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情况决定讲授内容,组织开放的课堂。

2.1开放的课堂,要给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权利

加强课堂教学开放性的核心是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要充分保证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能量得到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克服教材中一些带有指令性与唯一性的弊端,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自由地阅读课文,笔者巡回指导,然后请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自由、自觉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桌互相说一说、找一找,草地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请大家用笔在书上做上记号,这样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他们可以轻松的有目的进行阅读学习,另外在交流的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感悟思路,培养了学生阅读的灵活性。

2.2开放教学,诱发阅读意识

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全方位地分析和探讨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想象等形式诱发阅读后的感悟意识。例如笔者在教学“摇”“蹲”“嘻”这3个字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老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几个字?小组讨论后,有的说:把头左右摆一摆就是“摇”;有的做了一个摇船的动作说这就是“摇”等等。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记住字的办法。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的感悟思维也在这热烈气氛中诱发出来。

2.3开放的阅读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能力的核心是语言感悟思维,语言感悟思维的基础是阅读实践,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意识,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这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新教材加入了“体验性课题”使语文阅读教学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这无疑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在应用中领会,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把学与用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秋天的雨》等都是学生平常喜闻乐见,学生或是做过、或是见过、玩过的,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因此学生们学起来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容易接受。

2.4进行开放的阅读教学,设计开放题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对题目进行猜想、理解而推陈出新,通过对课题的阅读解析,从而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例如上《秋天的雨》一文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抢着回答,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这么多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小动物们都在忙着干什么?”接着老师告诉他们:你们问的真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你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吧。像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感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为学而阅读感悟。

3 阅读运用的开放性

语文教学的感悟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

感悟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顿悟”,改变了以往以教师的教授为主体的灌入式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已经处于次要地位,相反,如何使学生实现从依赖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的过渡,以及如何使学生真正的有所“感”,有所“悟”,成为教师面临的重大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去探索“导”的艺术,“导”的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基础,而经过再造想象重新组建的意象世界,又可以作为记忆表象进行储存。我们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该指引学生利用其自身拥有的记忆表象,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将抽象的单一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形成一个富有个性色彩的意象世界。

1.将不同的作品中描绘的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意象或人物等进行归类、对比,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古诗《静夜思》时,引导学生对月进行感悟,在宁静的月亮下,人们的大脑会开始遐想,每个人想到的都会不太一样,我将对月的诗句描写分为几类:第一,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第二,月的阴晴圆缺变幻的规律;第三,月的永恒存在;第四,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烟月”“水月”“霜月”。通过对每一组诗句的解读,使学生有所想象和感悟。

2.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优秀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常常会存在着一些“模糊的空白”,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激发和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这种空白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诗人孜孜以求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即所谓“无言之美”。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空白,开启心理想象之门,进行填充,使文学作品显得更加丰富、深刻、生动。在填充的过程中,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所感悟。

二、鼓励学生质疑

发明家保尔·麦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就是你不问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感悟,古希腊的鲁塔克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我在课堂上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激发他们大胆质疑的热情,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感悟。比如,在教学《诗经.伐檀》时,教参上将《伐檀》定位为写劳动者伐木生活和他们愤怒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诗篇,讲完这首诗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向传统的权威的观点发难。一个学生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诗中三段都写到河水,“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且直漪”“河水清且沦漪”,描绘了河水“清静柔”之美,“一切情语皆景语”,如此美景又如何与愤怒残酷联系起来?我立即予以赞扬,肯定了该学生的质疑,紧接着就这个问题师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赞成传统观点,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描绘的是一位美丽少女坐在河边,看着心中爱慕的青年男子专注伐木,伐木声坎坎悦耳,进而联想到这位男子家庭殷富,勤劳能干,每段结尾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可理解为:这位相公啊,可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啊!如此道来,合情合理。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伐檀》有了全新的解读视角,更深入的意境,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在质疑中思索、感悟受益匪浅。

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获得深刻感悟

例如组织一堂名为“感悟生命”的话题讨论课,我为学生播放着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一幕一幕,“快!快跑!小心点!小心点……”在四川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那如此凄厉的声音!到处都是废墟一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为学生描述了一位英雄,这个英雄的名字叫谭千秋,是一名高中教师。在地震发生时,正在给学生上课的他义无反顾地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死死地护佑着身下的四名学生。当沉重的水泥板塌下来时,这四名学生依然在他那有着巨大力量的臂膀下安全地趴着。这四名学生活了下来,而谭千秋老师却在一声声巨响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学生们都很沉痛,进入了深刻的思索中。随即我提出三个问题:如何关注与生俱来的生命?如何看待死亡?人们的生命意识淡薄,你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讨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一位学生谈到她以前总是想到自己的亲人有一天要死去,便很伤心,通过这次讨论,使她悟到家人的离去只是身体上的隔绝,而心灵是不会遭到遗忘的,只要带着充满爱,充满感激的心去体味人生的潮起潮落,无论是自己的死亡或是家人、朋友的离去,我们都不会再畏惧了。除此以外,有的学生谈到生命的价值,谈到要热爱珍惜自身的生命,同时还要珍惜别人的生命,不仅要珍惜人类的生命,更需要承担对具备连带关系的生命责任。学生们都对生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感悟,这样的课堂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堂。

可见,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便会感悟很多,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旬都要由自己的心灵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是无法诉诸言表的。”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解放他们的嘴,解放他们的思维,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感悟,有所创造,他们的语文素养才能被实实在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金元浦.文艺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邹贤敏.于漪:追求综合效应[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