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营成本的构成(合集7篇)

时间:2023-07-30 10:10:49
经营成本的构成

经营成本的构成第1篇

[关键词] 跨国经营资本成本资本结构

跨国经营的企业与纯粹国内经营的企业相比,具有独特的运作形式,其资本结构问题的复杂程度随之增加。正因如此,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受到国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着眼于国内经营企业的传统模式,这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日益蓬勃发展的现状已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对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即对此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一、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构成就是指这两者各占多大比例,企业通过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筹集资金时,要分别承担相应的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此时就要寻找一个最佳组合比例,即目标资本结构,使得债务与权益两者综合而成的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跨国经营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企业权益资本包括留存收益和股票筹资,权益资本成本就是投资者购买或持有该企业股份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根据CAPM模型,权益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溢价:Ks=Rf+β(Km―Rf),其中Ks代表企业权益资本成本,Rf代表无风险收益率(常以国库券收益率代替),Km代表市场组合收益率(即市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β系数反映该企业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可见,企业权益成本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该股票的β系数。

对某个企业来说,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都是既定的,自身无法影响,但β值却与企业自身有着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CAPM模型中的市场组合代表的是国内市场组合,衡量企业系统性风险的指标β值也只表明用国内市场组合衡量的风险。而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后,可以更多地考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权益筹资,这时的β值是根据国际市场投资组合计算出来的,相应便会降低。其原因在于,国际股票市场比国内股票市场有更多的选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通过投资范围的扩大将在国内市场上无法分散的某些系统性风险给规避掉。企业的β值下降,导致权益成本的下降,也即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了权益资本成本的下降。

三、跨国经营时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

与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情况不同,债务资本成本会受到企业跨国经营行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

首先,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可以涉及较广泛的范围,在多个市场获得收入,这些现金流是不完全相关的。与投资组合理论相类似,企业整体现金流波动的方差就会减小,即出现现金流危机的概率降低。这样无疑能够提高债权人的信心,从而降低跨国经营企业利用债务筹集资本的成本。

其次,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还可以拥有财务灵活性以降低债务资本成本。比如当子公司所处东道国的公司所得税率较低时,该子公司可能比处于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有较高的税后收益,而这种税率差异优势可以通过跨国经营企业内部协调来实现,即通过跨国运作调节所属子公司的资本结构来减少公司收益的税收侵蚀。因此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在削减债务融资风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的能力要强于纯粹的国内经营企业。

2.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拉升作用

首先,公司跨国经营后会面临较高的财务拮据成本。这是指当财务拮据发生,企业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时有破产风险,即使不会破产,也会发生大量的额外费用和机会成本。跨国经营的企业由于面临着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财务拮据成本比纯粹的国内企业要高。如在非固定汇率制下,跨国经营的企业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现金流波动变大;同时,东道国不确定的税收政策,存在侵夺公司资产的可能性等国际政治风险也加大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现金流的波动,同样会增加财务拮据成本,提高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其次,债权人在提供资金时会考虑成本的因素。企业在国外开展经营使得债权人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比国内经营时更加严重,债权人很难监督企业是否将债务资本投资到借款合同条款规定以外的用途,也很难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来掌握公司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了跨国经营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会对其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其在资本成本特别是债务资本成本方面的优势,因为相比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成分并非越高越好,因为随着债务比重的不断上升,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慎重决定资本结构,把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设定在最优的水平,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以使得整体资本成本最低,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俊瑞:国际财务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徐晓萍 程庆生:跨国公司金融[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营成本的构成第2篇

[关键词] 跨国经营资本成本资本结构

跨国经营的企业与纯粹国内经营的企业相比,具有独特的运作形式,其资本结构问题的复杂程度随之增加。正因如此,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受到国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绝大多数着眼于国内经营企业的传统模式,这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日益蓬勃发展的现状已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对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即对此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一、跨国经营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构成就是指这两者各占多大比例,企业通过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筹集资金时,要分别承担相应的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此时就要寻找一个最佳组合比例,即目标资本结构,使得债务与权益两者综合而成的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跨国经营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企业权益资本包括留存收益和股票筹资,权益资本成本就是投资者购买或持有该企业股份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根据CAPM模型,权益资本成本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溢价:Ks=Rf+β(Km—Rf),其中Ks代表企业权益资本成本,Rf代表无风险收益率(常以国库券收益率代替),Km代表市场组合收益率(即市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β系数反映该企业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可见,企业权益成本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该股票的β系数。

对某个企业来说,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收益率都是既定的,自身无法影响,但β值却与企业自身有着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CAPM模型中的市场组合代表的是国内市场组合,衡量企业系统性风险的指标β值也只表明用国内市场组合衡量的风险。而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后,可以更多地考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权益筹资,这时的β值是根据国际市场投资组合计算出来的,相应便会降低。其原因在于,国际股票市场比国内股票市场有更多的选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通过投资范围的扩大将在国内市场上无法分散的某些系统性风险给规避掉。企业的β值下降,导致权益成本的下降,也即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了权益资本成本的下降。

三、跨国经营时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

与跨国经营有利于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情况不同,债务资本成本会受到企业跨国经营行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

首先,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可以涉及较广泛的范围,在多个市场获得收入,这些现金流是不完全相关的。与投资组合理论相类似,企业整体现金流波动的方差就会减小,即出现现金流危机的概率降低。这样无疑能够提高债权人的信心,从而降低跨国经营企业利用债务筹集资本的成本。

其次,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还可以拥有财务灵活性以降低债务资本成本。比如当子公司所处东道国的公司所得税率较低时,该子公司可能比处于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有较高的税后收益,而这种税率差异优势可以通过跨国经营企业内部协调来实现,即通过跨国运作调节所属子公司的资本结构来减少公司收益的税收侵蚀。因此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在削减债务融资风险和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的能力要强于纯粹的国内经营企业。

2.跨国经营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拉升作用

首先,公司跨国经营后会面临较高的财务拮据成本。这是指当财务拮据发生,企业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时有破产风险,即使不会破产,也会发生大量的额外费用和机会成本。跨国经营的企业由于面临着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财务拮据成本比纯粹的国内企业要高。如在非固定汇率制下,跨国经营的企业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现金流波动变大;同时,东道国不确定的税收政策,存在侵夺公司资产的可能性等国际政治风险也加大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现金流的波动,同样会增加财务拮据成本,提高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其次,债权人在提供资金时会考虑成本的因素。企业在国外开展经营使得债权人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比国内经营时更加严重,债权人很难监督企业是否将债务资本投资到借款合同条款规定以外的用途,也很难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来掌握公司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了跨国经营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会对其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跨国经营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其在资本成本特别是债务资本成本方面的优势,因为相比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成分并非越高越好,因为随着债务比重的不断上升,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慎重决定资本结构,把权益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设定在最优的水平,并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以使得整体资本成本最低,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俊瑞:国际财务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徐晓萍 程庆生:跨国公司金融[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营成本的构成第3篇

[关键词] 诚信成本 诚信收益 诚信时间模型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5:p54-55

经营成本的构成第4篇

[关键词] 诚信成本 诚信收益 诚信时间模型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5:p54-55

经营成本的构成第5篇

[关键词] 诚信成本 诚信收益 诚信时间模型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5:P54-55

[2]杜炜:企业诚信的成本与收益.统计与决策[J].2004,10:P146

经营成本的构成第6篇

[关键词] 诚信成本 诚信收益 诚信时间模型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WWw.133229.CoM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5:p54-55

经营成本的构成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成长性 经营绩效 资本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然而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将通过对中小企业上市公司08年-10年的数据分析,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性以及其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盈利水平,更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国家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历了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两个阶段。旧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一系列严格假设进行研究的,包括传统理论、MM理论和权衡理论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 (1)在理想条件下,MM理论得出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的结论; (2)存在公司所得税条件下,MM理论得出公司价值随负债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 (3)存在破产成本的条件下,权衡理论得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要权衡避税利益和破产成本的结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非对称信息进行研究的,包括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理论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分析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结构的治理效应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二、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成长性分析

本文选取的为197家2008年以前上市的中小企业,列取了这些企业08、09、10年各项财务指标的均值对比情况(如表一)。我们可以看出:1.样本企业在上市之后规模不断的扩大,速度较快。2.样本企业负债能力较弱。样本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可见样本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不强。资产负债率离国际上推荐的60%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3.样本企业的资金增值能力不强。

三、上市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1.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截至2011年12月20日,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644只,本文所选用的样本将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筛选:①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是2008年—2010年,所以剔除08年以后上市的中小板公司。②ST、*ST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经营存在问题,造成某些财务指标偏离,会导致实证研究的结果存在偏差,所以也将其排除。③为了消除个别畸形数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将极个别畸高畸低的异常数据剔除,如剔除个别总资产负债率大于1000%的极端值和绩效极差的公司。余下197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wind)

2.控制变量的度量

本文从广义资本结构的多个方面, 即从狭义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率) 、负债结构以及股权集中度三个角度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各变量名及计算方法如表2所示。

3.实证假设

(1)假设1: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负相关。

由于绩效较好的公司能够产生足够的内部现金流, 无需向外融资, 所以, 负债比率较低; 而绩效较差的公司无法由内部产生足够的资金来应付投资支出, 而需向外融资, 而且根据优序融资理论, 公司向外融资以负债第一选择, 因此, 获利性较低的公司其负债比率较高。

(2)假设2: 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公司的规模是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较大的公司, 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 其在本行业市场上占据相对优势, 在产品质量、价格以及后续研发上更有竞争力, 相比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更容易创造好的财务绩效。

(3)假设3:中小企业上市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说明股权集中度就越高, 就越有利于对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和激励, 从而提高经营绩效。董事会规模越大, 越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如果大股东、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确实发挥着积极的监管作用, 将有利于监督管理者使其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公司的长期投资机会。因此, 股权集中程度越高, 董事会规模越大, 则

公司绩效越高。

4.模型构建

model :roe=β0+β1 Dbassrt+β2 sum10+β3 pl+β4 Dirnum+β5 Curtotlia +β6 Noncurtotlia +β7 lntotal+μ

(2)实证结果分析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1)08-10年的数据线性拟合较好,08-10年均通过了F 检验, 即可以认为模型方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2)Dbassrt(资产负债率)和roe(净资产报酬率)成反比,这与假设一一致。(3)反应股权集中度的指标:Sum1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roe(资产报酬率)成正比,其中08年关系不显著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中小企业收入减少或者市场非理性的行为导致。但是P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roe(净资产报酬率)的关系不显著。(4)Dirnum(董事会规模)、Curtotlia (流动负债率)、 Noncurtotlia(非流动负债率)与roe(资产报酬率)均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5)Intotal(公司规模)与roe(资产报酬率)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假设二相一致。

由此可见,假设一、假设二成立、假设三存在争议。

四、研究结论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结构与绩效存在负相关,这也反应我国企业融资过程中融资顺序和优序融资理论的差异。优序融资理论放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而我国公司首先考虑的是权益融资。这是由于内源不足、债券市场发展不健全造成的。此外很多绩效好的企业不愿意负债,认为负债会给外部传递公司经营不好资金周转不灵的信息, 同时,固定的债务利息支出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 在我国负债融资多的往往是企业绩效较差的公司。我国债务融资主要方式为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门槛较高。

第二、公司规模和企业绩效成显著正相关。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的初始阶段,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均较大,而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通常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其在本行业市场上占据相对优势, 在产品质量、价格以及后续研发上更有竞争力,也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相比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更容易创造好的财务绩效。

第三、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绩效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假设三至少是不显著成立的。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股权资本对企业的控制仍不完善。也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约束力的不足,造成对管理者约束的缺失,使得他们的行为往往偏离投资者的利益, 导致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业绩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黎东升 ,郑芳芳.中小企业成长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07年上市的中小企业板数据[J].企业经济,2011,(3):367

[2]乐娜. 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3)

[3]陶静 ,刘朝.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分析[J].市场论坛,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