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合集7篇)

时间:2023-07-28 16:33:58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第1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农田水利标准化在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有在农业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分析其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对我国农田水利标准化进行分析,才能够使建设工程施工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

加强农田水利缔造是增强防灾减灾才干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设备是抵御天然风险、增强防灾减灾才干的硬件基础。中国地舆气候条件凌乱,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这些年,跟着工业化、城镇化展开,中国农田水利展开面临严厉的应战,洪涝灾害一再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出产日子的严峻隐忧,农田水利缔造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安稳展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备单薄仍然是国家基础设备的明显短板。农田水利缔造与经济社会展开的需要对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可,缔造发展明显滞后,确保水平明显偏低。从西南五省的特大旱灾来看,农田水利设备较好的当地,抗灾才干就强;农田水利设备单薄的当地,抗灾才干就弱。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缔造、前进农业抗御天然灾害的才干,是增强村庄农业防灾减灾才干的迫切需要。

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部门配合意识不强

工程建造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致使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相互统筹。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修理,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处理漏水疑问,致使枯水时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工程重复建造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胶葛多。形成了计划无序、施工无质、办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许多工程危险,如某乡(镇)田间灌溉途径工程,归于农业开发项目,农综办担任办理,但没有装备专职办理人员,形成工程工期伸长,完工后无人过问,该途径内堆积许多淤泥。

2、小型农田水利设备缺少,工程老化失修严峻,时节性、工程性缺水疑问突出

因为受客观条件的束缚,时节性、工程性缺水在我县一些当地体现的适当杰出。如朱村乡的石水缸等村,地处高山,水源等水利设备建造缺少,一到干旱,当地乡民连吃水都成疑问,更别谈农田灌溉了。因为水利工程数量缺少,拦蓄才能较弱,全县有用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适当有些是边计划、边规划、边建造的“三边”工程,至今已运转四、五十年,先天缺少加之后天修理配套没有跟上,致使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峻,效益衰减。

3、大众投工投劳缺少,严峻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建造与办理

乡村撤销“两工”今后,大众上班投劳没有了强制性束缚,再加上农业对比效益逐渐降低,乡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遍及,留守在家的少量青壮劳力也大都有自个的运营项目,真实务农的微乎其微。因为乡村劳动力的许多外出,搞农田水利基本建造在我县一些当地尤其是经济落后的高山偏僻山区成了一句废话。许多当地农田水利基本建造处于阻滞状况,原有工程也因而得不到及时修理,损毁严峻。

4、因产权制度变革不标准带来的疑问开端闪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办理形成不一样程度影响。查询中发现,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租借、承揽、拍卖后,因为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少对运营业主必要的束缚性办法,操作程序不标准,有的一卖了之,收了钱就不管工程的好坏;有的业主只注重运营办理,不注重工程办理;有的业主不履行合同责任乃至违约,弃置不管;有的工程运用不合理,形成了水质污染,导致了许多新的对立和疑问;乃至还有的把水库当成私有财产,越是干旱需水越不放水,背离了变革的目的,对此大众意见很大,乃至导致上访。

5、底层水利办理单位本身才能建造单薄,急需加强

因为城镇机构变革等缘由,我县现有的三个水利站均存在人员编制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文明层次偏低一级表象。因为财政困难,当前三个水利站都无车辆制造,影响了正常的事务作业。大都曩昔由城镇水利站办理的小型水库灌区,如今很难办理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来招聘的暂时办理人员因薪酬无着落而回家,有适当有些小型水利工程处于无人办理的状况。

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1、活跃推行节水灌溉技能

施行节水灌溉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确保.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削减灌溉用水丢失,有利于处理农业面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进步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方法,有必要摆在乡村水利建造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备与节水技能的推行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开展喷、滴灌工程,要点开展浅湿灌溉技能,有条件的当地对骨干途径逐渐完成衬砌化。

2、努力进步农田灌排标

准跟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能规范的研讨。往后农田水利基本建造要习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实在进步供水确保率和农田排涝才能的规范,非常好地为农业生产供给高规范的灌排效劳。一起,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计划研讨,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备发扬非常好的效果。

3、加大乡村水环境办理力度

这些年,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损坏疑问日益严重,给水产饲养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表象时有发作;一起,水土流失影响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加强乡村水环境办理,维护乡村水资源,改进乡村居民生活条件,发明杰出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

4、加速小乡镇防洪排涝工程建造

跟着乡村乡镇化、集镇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迫切需求处理乡村小乡镇防洪排涝疑问,特别是从抗御突发性暴雨遭到的灾祸影响来看,乡村乡镇的水利设备难以习惯短历时暴雨的排涝需求,一旦发作较大的洪涝灾祸,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形成丢失。

5、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办理

防洪除涝工程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开展,因而加强办理作业非常重要。榜首,要处理工程维护运转办理经费来历,一是要活跃争取财务撑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水费征收方针,三是对经过确权划界获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财物,再经过租借、承揽等方式获取收益。第二,要界定工程办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的办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其编制内人员经费要归入公共财务预算;要做好管营养开作业,维护作业经过公司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减轻办理单位的财务担负。第三,要研讨拟定排涝费收取运用方法,要根据当地工情、水情和栽培饲养业及工业经济特色,研讨拟定排涝规范,供给优质效劳;依照动力费、薪酬、维修费、办理费、折旧费等核定排涝费,细化获益面积、维护生齿、公司产量、栽培饲养业等担负份额,由办理单位向获益自己、获益单位收取排涝费,由县及县以上政府出台方针,树立财务、团体(或公司)和自己一起担负机制,处理排涝费用疑问。

五、结束语

农田水利标准化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综合性标准,尤其要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提高标准化的意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加强农田水利标准化的生产。

参考文献

[1]任兰义.地方小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思考[J].广东科技,2007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第2篇

关键词: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23

进入21世纪,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对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提出了迫切需求。随着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日益增多的农业建设项目迫切需要标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发展也逐步进入了市场化和全球轨道,我国农业发展走出去急需标准来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多年来,编制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主要是服务于中央投资的农业建设项目。而从整个农业行业出发来制定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几乎没有。可以说,一直以来,农业领域就缺少农业工程建设、工程设施以及装备的标准和定额,更是缺乏系统性、配套性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2013年,在农业部和建设部的努力下,建设部启动了《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编制工作,预计2014年左右完成,这项农业工程国家标准体系的颁布将直接指导我国农业工程领域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因此,加快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切实保证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弄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极为必要。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理清了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同时,在大量标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现状;其次,在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从管理机构、管理职能与流程等方面评估了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山东寿光温室建设标准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了地方层面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及其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完善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议。

1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发展历程

回顾建国6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的技术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力度,开展了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因此,这段时期编制了农田水利和农机方面的一些标准。

1.2 停滞阶段(1966―1993年)

1966―1977年,“”期间,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受到巨大挫折,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工程研究。1978年3月,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提出“要加强农业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后”,农业工程这个学科正式确立,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成立。除了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之外的土地利用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及建筑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其他农业工程门类受到重视和加强。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这些农业工程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有些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

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却远远落后于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由于农业工程的含义和地位不明确,农业工程没有被纳入到工程建设的领域中来。农业工程的专业门类分属于不同的行业与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长期被忽视。

1.3 恢复发展阶段(1994―2002年)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逐渐重视,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进行调整,国家财政支出中弱化农业的现象有所改观。1994―2002年,中央进入农业投入政策的强化阶段,用于农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在这一时期,为了满足中央投资的农业建设项目的需要,农业部开始组织制定了一些建设标准。到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一些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如《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 17824.1-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商品肉猪生产技术规程,GBT17824.5-1999》等工程建设标准。

1.4 快速发展阶段(2003―2012年)

这一时期,农业投入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标准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根据课题组的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8月,农业工程建设涉及的标准有766条。其中,国家标准173项,行业标准593项。强制性标准373项,推荐性标准393项[3]。

从标准部门来看,具有如下特点:(1)农业工程建设方标准涉及农业部、水利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土部、环保部以及机械行业、城镇建设行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行业工程建设、建筑工业工程建设、水利电力行业、土地管理行业等众多部门与行业;(2)水利部和建设部编制的标准最多,分别占到20%和23%,农业部编制的标准仅占8%;(3)其他指有色金属等一些行业标准。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尚处于起步状态。已有的标准只是根据农业部项目需要而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标准化难以以系统的形式发挥作用。

1.5 迈入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起始)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入了关键期,农业工程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这些都要求农业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标准化成为题中应用之义。与此同时,随着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国内农业工程专家提出以系统的观点和思路来看待“农业工程”,农业工程的外延也不断地扩张,涉及农业机械化、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农产品流通、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4]。2013年,“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终于启动,这表明未来标准体系将系统地指导标准化的发展。

2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管理机构与分工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包括政府管理机构和非政府管理机构两类[5]。政府管理机构统领标准化工作以及标准的审批等。非政府标准化管理机构受政府委托完成相应的标准编制工作,其工作经费由政府部门划拨。

2.1.1 政府管理机构设置 政府管理机构可划分为国家、行业和地方等三个层级。一是国家层面,主要指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其统领全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并负责国家标准的编制及管理。二是行业层面,由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负责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归口管理,具体是由项目监督管理处负责,而农业部农业工程中心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标准定额研究所为监管处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总而言之,行政管理由计划司,整个日常运行由农业工程服务中心,标准化的研究、制定、培训和升级由农工院标准所、两会来负责,由此构建了农业工程标准化完整的管理体系。三是地方层面。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厅或建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这些省份的建设主管部门一般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比如标准定额处或建筑工程处等。省辖的市(区)、县范围内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均由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目前,国家没有对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职责给予清晰的界定,其管理职责将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规定[6]。

2.1.2 非政府管理机构设置 非政府管理机构主要指的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负责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机构以及专门的社会团体机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非政府管理机构具体是指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受住建部委托完成国家标准的编制及相关工作。

(2)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受住建部或农业部的委托完成标准编制等相关工作。

通过分析可发现,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备,还存在如下问题:地方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设置不明确,省级及其以下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尚不明确,由于地方方面没有人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标准的采用及备案情况,很多企业无标生产,地方层面管理机构设置的空白,是已有标准执行不力的关键原因。

2.2 管理职能与流程

整体而言,标准化包括4个方面:一是标准的制修订管理;二是标准的宣贯、培训及考核;三是标准实施及其监督;四是标准实施的后评价[7]。具体到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管理职能,包括9个步骤:第一步,探明标准需求;第二步,进行标准立项的评估;第三步,完成征求意见稿;第四步,完成送审稿;第五步,完成报批稿;第六步,标准;第七步,推进标准应用;第八步,标准实施的监督;第九步,标准的修订。

2.2.1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刚刚起步。管理职能也较为侧重于前端的标准制修订管理,而标准的宣贯、实施及监督方面几乎处于空白。

(1)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管理的现状。我国标准体制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四级。其中,国家标准由住建部组织审核并。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作为标准主管部门,负责农业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出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划和年度计划草案,经部批准下达后实施,检查计划的落实;二是负责落实标准的制、修订,落实编制经费,审定标准的参编单位和编制组成员,审定编制方案,将报批稿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审核。农业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协助其完成标准审查工作。

标准的复审。国家标准的复审(标准复审是指对使用一定时期后的标准,由其制定部门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进行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有效性的活动)。工作由住建部标准定额司负责组织;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由农业部或农业工程协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地方标准的复审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企业标准需要在地方备案。

(2)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管理流程。管理流程包括4个步骤,具体见图5。(1)每年3―4月份项目监管处向农业部各个业务司局征集标准项目需求,汇总。(2)标准立项的评估,其中,国家标准提交给住建部审批,行业标准由农业部计划司监管处评审和立项。(3)标准编制:批准的行业标准项目由申请的业务司局推荐或组建标准编制组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标准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草稿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后提交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委员会对送审稿进行技术审查。标准编制组根据技术委员会意见,再次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完善后提交给主管部门。(4)由农业部质量监督管理局组织标委会评审后,标准。

2.2.2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下面结合标准化的内在要求及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对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表1),得出如下4条结论。

(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职能划分不明确。全国从上到下标准管理机构职能、定位存在重复或相互交叉的现象,无法对各级标准实施有效管理。

(2)标准的宣贯,监督等职能尚未建立。管理的部门及机制也未建立。

(3)从分析中发现,管理职能残缺,使得管理流程不连贯,没有形成闭环三角形;管理职能在实施中缺乏法律保障。

(4)标准实施缺乏制度保障。我国农业工程中有69项强制性的标准。强制性的标准就是技术法规,这成为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农业工程很多行业的发展尚处于不规范的阶段,配套的管理办法及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强制性标准的执行还没有保障。

3 对完善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计未来标准编制需求和数量将大幅度增加;标准化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体系框架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缺失和空白。尤其是地方层面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机构设置处于空白是导致标准化管理职能难以履行的最根本原因。鉴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的迫切需求,建议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要尽快全面启动,对此,主要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3.1 编制农业工程温室建设标准体系并尽快

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协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全过程的全面配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强标准制修订的管理,使得标准能够紧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2 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明确政府与协会的职能分工

完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的设置。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为主导,社会中介和企业自检为补充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管管理体系。积极筹建各农业工程专业门类的行业协会或在现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下增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性机构或社会团体,起到对接政府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作用。健全标准编制审批机制,成立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委员会。

3.3 健全标准实施及监督职能,切实推动标准应用

3.3.1 探索出多种途径大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 一是宣贯。加强标准培训宣传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对温室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大力宣传和培训。遵循“谁制标、谁宣传、谁培训”的原则,每年定期组织编制人员到各地各单位进行标准应用的宣讲。例如,借鉴设施农机补贴、阳光工程的模式,由农业部、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活动”。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标准编制和宣贯中的作用。二是监督抽查。三是建立温室建设申报、审批及备案制度,企业标准要在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从而实现对温室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和后续管理。与土地管理部门结合,开展不定期抽查,保证建设项目的有效运行,减少闲置、撂荒现象的发生。可先从由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温室建设项目入手。

3.3.2 政府管理机构与行业协会的职能分工需进一步明确 在标准化工作中,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执法监督与宣贯培训相分离;引导行业协会及社会团体等非政府机构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推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宣贯培训、监督管理工作。例如,推荐性标准可以由行业协会来组织编制[7]。其中,“两会”成为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发展趋势的平台,标准研究与制定的组织平台以及标准应用的宣贯平台。

3.3.3 健全政府投资温室项目建设标准实施制度 健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后评价机制;实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主体各方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验收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信息公示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8]。

3.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确实保障标准有效实施

进一步完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这是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管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撑。在整个建设市场中,各方主体之间所掌握的信息量、信息内容不完全相同,且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将进行一场多方博弈。在这些博弈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市场自身调节,很难会形成集体理性的结果,其结果更倾向于各单位选择有利于个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陶鼎来.中国农业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詹慧龙.中国政府农业投入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朱明,郭红宇,周新群.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5.

[4] 杨瑾峰.工程建设标准化实用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 张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6]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第3篇

关键词:泉州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

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基准前提下所展开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可以在各行业推行实施,可以达到各生产运行过程更为科学合理的目的。

1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1.1工程介绍泉州东海滨城

A12地块(东海湾十二宴)项目位于泉州东海滨城开发区内,开发区南侧为晋江下游出海口。本建设地块地处经十五路东侧、纬五路南侧、东海综合大道西侧、东滨大道北侧,附近有泉州东海滨城A-11、调整-B两小区地块、城市公园、教育用地以及东海高端楼盘核心区等,与大海相距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此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58991.4㎡,总建筑面积26万㎡,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建设有两层地下室以及部分夹层,建筑面积约10万㎡。地上建筑主要由22~37层高层住宅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项目总体建筑风格与泉州整个城市融为统一整体,在建筑空间造型、功能设置上与周边建筑物、商业、周边环境有机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自本项目施工项目组成立以来,始终遵循“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原则,把项目的质量控制做为重点,不敢有丝毫怠慢,运用标准化管理方法从可行性研究、规章制度、承包商、施工现场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的实施。

1.2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控制情况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需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项目创优计划书等指导性的文件进行详细的编制;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先要了解地下室土层的情况,对地下室的施工进行专项部署,对桩基施工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测和采取必要措施;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对模板、混凝土、钢筋三个分项施工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通病治理、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严格把控,且做好水电安装预埋的配合工作;装饰施工阶段最好使用国产当地的装饰材料,对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优化,专人负责样板作业施工;电气安装阶段主要是将各个配电楼的主干进线引进每个楼梯单元处,且设立总的电表箱,再从电表箱出线引到每个用户的配电箱;暖卫安装阶段施工时要采用钢塑管建立给水系统立管,且给水支管要采用PPR管暗设置且接入各个户的安装分水器,然后引到各用水点。

2工程建设标准化主要特征

2.1工程建设标准系统化特征

在工程建设当中,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科学运行的管理系统,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利用管理系统的资源调配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次性有效解决企业所出现的相关问题。此次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复杂、工期长、标准高,所采用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就具备完善的系统化特征,也是工程量大和复杂性的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工程安全问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只需要采取单方面的针对措施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具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化运行系统,全方位、全过程运用这个系统来有效解决问题。

2.2工程建设标准专业化特征

在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工种较多,分工也越来越详细,且存在吊装、高空作业、挖掘等高危作业,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正所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化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资人力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专业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另外不断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应以打造建筑工程品牌工作为中心,可以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2.3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化特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所需要采集、管理的数据系统也十分庞大,数据化管理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影响因素很多,主次矛盾如何来去区分就给决策者提出了严峻考验。在现今大数据的时代,基于数据化的科学管理系统就可以给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数据化是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标准,工艺流程、作业时间、验收合格率等重要数据都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和判断标准。

3泉州东海滨城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分析

3.1可行性研究的标准化管理

泉州东海滨城建设工程在建筑前期需要对所在地段的地质环境、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勘测调查,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以及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之初就运用标准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在合法与合理基础上来运行,在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启动前,各级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技术、社会、环境等进行数据采集调研,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探讨,确定东海滨城建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对项目投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进行科学论证,在取得主管单位审批方可进行施工。近些年来我国对城市建设规划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已从单一的工程建设领域拓展至环境保护领域,对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绿色施工、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这就要求在前期调研论证过程中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工程建设所具有的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管理充实到节能降耗、绿色建设中去,符合泉州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设施统一风格,使公众利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3.2规章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随话说:“无规矩无以至方圆”,规章制度是施工质量衡量的尺子,是规范施工者行为的框架,更是建筑工程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当中,规章制度是建筑施工执行的标准依据,东海滨城建设项目组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和相关条文制定各项制度,并随着施工的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加以完善,确保规章制度的正确性和实施过程的合理性。东海滨城工程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以质量控制为主的标准化要点,管理部门根据建筑工程类型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强、控制要点明确、责任落实到岗的特点,使每一个岗位都能够科学规划,人员分工明确,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也是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岗位标准化流程提升了现场秩序标准化,使各个施工环节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减少了传统管理方式出现的重复管理、缺失管理等问题。此外标准化质量管理中还建设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问题等进行追责,使整个工程始终在标准化制度框架之内高效运行。

3.3承包商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由相应承包商来完成,承包商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质量和文明施工。因此在实行标准化管理时,不但要对投资方、监理方人员进行标准化要求,更要对承包商队伍展开行为标准化管理,承包商队伍庞大,人数众多,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流程标准化、个人文明标准化、房间施工内容标准化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标准化操作的严格考核,以规范承包商队伍的执行力.

3.4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是确保施工有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首先在施工前要做好场地规划,包括材料存放位置、办公地点、宿舍、食堂等;其次应对属地区域进行划分,并指定相应负责人做为属地主管,负责对本属地内的人员、设备、规章制度等进行管理;另外还需建立关键作业点的标准化管理,按照施工顺序对各关键点进行检查验收,以达到工程中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人,杜绝盲区现象。

4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对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各项施工程序更加有序合理,质量把控更加严格,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在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下运行,确保了此地块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石民祥.建筑幕墙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新进展———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4).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第4篇

本文结合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工程为例,论述标准化管理在此建设工程中的实施过程,着重对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可行性研究标准化、规章制度标准化、承包商行为标准化、施工现场标准化等方面深入探讨,通过此建设工程的标准化管理达到提升工程质量、打造品牌工程的目的。

关键词:

泉州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

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基准前提下所展开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可以在各行业推行实施,可以达到各生产运行过程更为科学合理的目的。

1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1.1工程介绍

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东海湾十二宴)项目位于泉州东海滨城开发区内,开发区南侧为晋江下游出海口。本建设地块地处经十五路东侧、纬五路南侧、东海综合大道西侧、东滨大道北侧,附近有泉州东海滨城A-11、调整-B两小区地块、城市公园、教育用地以及东海高端楼盘核心区等,与大海相距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此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58991.4㎡,总建筑面积26万㎡,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建设有两层地下室以及部分夹层,建筑面积约10万㎡。地上建筑主要由22~37层高层住宅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项目总体建筑风格与泉州整个城市融为统一整体,在建筑空间造型、功能设置上与周边建筑物、商业、周边环境有机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自本项目施工项目组成立以来,始终遵循“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原则,把项目的质量控制做为重点,不敢有丝毫怠慢,运用标准化管理方法从可行性研究、规章制度、承包商、施工现场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的实施。

1.2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控制情况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需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项目创优计划书等指导性的文件进行详细的编制;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先要了解地下室土层的情况,对地下室的施工进行专项部署,对桩基施工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测和采取必要措施;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对模板、混凝土、钢筋三个分项施工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通病治理、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严格把控,且做好水电安装预埋的配合工作;装饰施工阶段最好使用国产当地的装饰材料,对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优化,专人负责样板作业施工;电气安装阶段主要是将各个配电楼的主干进线引进每个楼梯单元处,且设立总的电表箱,再从电表箱出线引到每个用户的配电箱;暖卫安装阶段施工时要采用钢塑管建立给水系统立管,且给水支管要采用PPR管暗设置且接入各个户的安装分水器,然后引到各用水点。

2工程建设标准化主要特征

2.1工程建设标准系统化特征

在工程建设当中,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科学运行的管理系统,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利用管理系统的资源调配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次性有效解决企业所出现的相关问题。此次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复杂、工期长、标准高,所采用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就具备完善的系统化特征,也是工程量大和复杂性的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工程安全问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只需要采取单方面的针对措施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具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化运行系统,全方位、全过程运用这个系统来有效解决问题。

2.2工程建设标准专业化特征

在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工种较多,分工也越来越详细,且存在吊装、高空作业、挖掘等高危作业,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正所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化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资人力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专业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另外不断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应以打造建筑工程品牌工作为中心,可以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2.3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化特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所需要采集、管理的数据系统也十分庞大,数据化管理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影响因素很多,主次矛盾如何来去区分就给决策者提出了严峻考验。在现今大数据的时代,基于数据化的科学管理系统就可以给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数据化是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标准,工艺流程、作业时间、验收合格率等重要数据都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和判断标准。

3泉州东海滨城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分析

3.1可行性研究的标准化管理

泉州东海滨城建设工程在建筑前期需要对所在地段的地质环境、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勘测调查,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以及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之初就运用标准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在合法与合理基础上来运行,在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启动前,各级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技术、社会、环境等进行数据采集调研,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探讨,确定东海滨城建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对项目投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进行科学论证,在取得主管单位审批方可进行施工。近些年来我国对城市建设规划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已从单一的工程建设领域拓展至环境保护领域,对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绿色施工、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这就要求在前期调研论证过程中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工程建设所具有的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管理充实到节能降耗、绿色建设中去,符合泉州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设施统一风格,使公众利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3.2规章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随话说:“无规矩无以至方圆”,规章制度是施工质量衡量的尺子,是规范施工者行为的框架,更是建筑工程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当中,规章制度是建筑施工执行的标准依据,东海滨城建设项目组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和相关条文制定各项制度,并随着施工的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加以完善,确保规章制度的正确性和实施过程的合理性。东海滨城工程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以质量控制为主的标准化要点,管理部门根据建筑工程类型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强、控制要点明确、责任落实到岗的特点,使每一个岗位都能够科学规划,人员分工明确,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也是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岗位标准化流程提升了现场秩序标准化,使各个施工环节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减少了传统管理方式出现的重复管理、缺失管理等问题。此外标准化质量管理中还建设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问题等进行追责,使整个工程始终在标准化制度框架之内高效运行。

3.3承包商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由相应承包商来完成,承包商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质量和文明施工。因此在实行标准化管理时,不但要对投资方、监理方人员进行标准化要求,更要对承包商队伍展开行为标准化管理,承包商队伍庞大,人数众多,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流程标准化、个人文明标准化、房间施工内容标准化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标准化操作的严格考核,以规范承包商队伍的执行力。

3.4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是确保施工有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首先在施工前要做好场地规划,包括材料存放位置、办公地点、宿舍、食堂等;其次应对属地区域进行划分,并指定相应负责人做为属地主管,负责对本属地内的人员、设备、规章制度等进行管理;另外还需建立关键作业点的标准化管理,按照施工顺序对各关键点进行检查验收,以达到工程中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人,杜绝盲区现象。

4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对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各项施工程序更加有序合理,质量把控更加严格,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在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下运行,确保了此地块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郑东炎 单位:泉州东海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第5篇

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是公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介绍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地进行施工设计管理;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

关键词:

公路工程;标准化管理;管理对策

1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简介

1.1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概念

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是指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规范、标准以及要求等执行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加强监督、检查。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具有较大难度的系统工作,涉及到工程的投资、合同、设计、人员、施工、进度、质量、存在的风险以及材料、设备、物资、运营等多方面的内容[1]。概括来说,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加强施工现场不同区域的施工控制;②严格施工材料的用材标准(包括材料及设备的选择、采购、使用等);③优化施工工艺的流程和选择;④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1.2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1.2.1公路施工项目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公路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其施工的项目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项目具有多样性[2]。另外,每个施工项目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合同、设计、施工工艺、设备材料等,涉及到的部门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并且施工工艺、地基处理方法都会根据施工条件及地形、地质因素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项目又具有复杂性。

1.2.2公路施工项目影响因素的多变性

在进行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时,施工条件的变化较大[3]。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条件的变化以及一些影响施工的因素,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3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涉及内容及部门较多,各个环节的工作和部门的沟通及协调、管理工作都有较大的难度,并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这些都是促使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的必然条件[4]。(2)近些年来,我国对公路工程建设一直都很重视,用于公路建设及维修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涉及到多个工作阶段,需多个工作环节的共同组合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或者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或差错,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因此对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2现阶段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设计管理不足,内容不全面

目前,虽然我国制订了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相关的规范文件如《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的通知》等,但是这些只是针对设计阶段和实施准备阶段的施工设计规范,对后期中标后的施工设计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范,因此很多中标单位后期施工设计的格式及内容都不够全面,有的甚至与实际的项目整体需要相背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性以及项目的一次性。

(2)施工现场管理缺乏,问题频出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很多企业都缺乏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如偷工减料导致质量检测不达标;材料资源分配不合理,纰漏现象严重;应急措施不完善导致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施工进度缓慢导致延期完工等。

(3)工程成本管理不足,经济效益较差

工程成本管理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管理,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对这一部分的管理比较缺乏,如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不足,没有对材料的使用额度进行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限额领取制度;此外,对人员的管理也不合理,主要是人员的分配与分工,以及安全问题等方面,导致工程的施工成本远超出规定成本的额度,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益[5]。

(4)风险管理缺乏,损失严重

任何施工项目的进行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既包括技术上的风险,也包括非技术上的风险。其中,技术上的风险是指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而非技术上的风险则是指自然环境、合同、经济、材料、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风险[6]。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在施工前对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但是并没有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损失。

(5)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效率不佳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历不足:据调查显示,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中专及大专的学历;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的不足:现阶段,很多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除了工程管理专业)对于一些现代管理理论知识都还不了解,掌握的管理知识及管理理念都还比较传统、陈旧;③对标准化管理认识不足:大部分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还未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对标准化管理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还有些管理人员对于施工流程的规范及施工工艺各工序的技术要求都还不熟悉,因此管理效率都比较差。

3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策略分析

(1)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标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因此企业应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公路工程的监理不仅需要政府加强监督,更要企业加强自检和施工项目的监理,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监理控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该体系中,还要将建设单位、承包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明确化,以确保出现问题时可追究到具体的单位,甚至是具体的个人。

(2)科学地进行施工设计管理

施工设计是进行施工的重要准则,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设计人员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此外,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仔细审核设计内容,发现其中的不足及问题,并督促设计人员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应积极完善公路工程施工设计相关的规范,特别是中标后期施工设计内容的规范,应进一步明确化。

(3)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做好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工作,采购部门应积极关注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尽量采购价格适宜且质量好的材料;其次,建立完善的限额领材制度,杜绝材料浪费和缺失的现象;最后,做好各部门人员的管理工作,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分工,将每个人的职责具体化和明确化,避免出现一岗多人的现象。另外,还要积极做好人员的安全管理,如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等。

(4)完善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

管理人员应将风险管理列为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要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更要采取具体的措施,以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管理效率

作为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模式,并且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熟悉掌握各施工流程的规范及施工工艺各工序的技术要求,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4结语

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标准化管理是公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标准化公路工程的核心部分。管理人员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雄伟,孙柏林,,等.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13):183-186.

[2]刘超然,郭晓红,吴玉然,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与控制方法研究[J].湖南张家界佳通科技出版社,2012,15(32):333-335.

[3]张明国,刘华军.公路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应用及效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144-146.

[4]李义.高速公路的标准化建设[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8):116-117.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第6篇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307号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4月12日省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 龚正

2017年5月21日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实施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交通、水利、工业等专业工程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通信、人民防空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第六条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为了细化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对相关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要求作出统一规定的,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规定的事项包括:

(一)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改造、拆除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二)工程建设中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要求;

(三)工程建设中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新产品应用的要求;

(四)工程建设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

(五)工程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

(六)需要全省统一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要求。

第七条 制定地方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经济政策;

(二)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体现本地气候、地理、环境等特点;

(三)不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四)采用专利技术的,应当取得专利权人许可。

制定地方标准,应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鼓励参照先进的国际工程建设标准和境外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地方标准。

第八条 地方标准项目分为政府委托项目和社会申报项目。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地方标准政府委托项目,按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要求,委托具备条件的标准主编单位编制地方标准。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根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需要,可以向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报地方标准项目,由申报单位委托具备条件的标准主编单位编制地方标准。

第九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于每年第三季度,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标准建议项目,拟订地方标准编制年度计划,确定政府委托项目和社会申报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列入地方标准编制年度计划的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经济政策;

(二)具有成熟的工程建设或者产品生产实践经验;

(三)拟纳入标准中的科技成果已通过验收或者鉴定,且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

(四)与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第十一条 地方标准相关文件的编制工作由标准主编单位负责。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具备法人资格,承担过与所主编标准内容相关的工程建设科研、勘察、设计、施工或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工作,并在相关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

第十二条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程序及实体要求开展编制工作。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征求与标准内容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单位和专家意见。对有争议的重大技术问题,由标准主编单位聘请专家专题研究解决。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送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 地方标准直接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和其他公共利益的条文,可以作为强制性条文。

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地方标准,应当在文本中注明强制性条文。

第十四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标准送审稿通过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专家审查委员会,对地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专家审查委员会应当由不少于9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审查委员会成员应当是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安监、科研等方面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五条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根据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送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地方标准涉及有关行业领域的,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

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地方标准在批准前,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

经批准的地方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按照地方标准管理规定统一编号。

第十六条 地方标准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联合。

第十七条 地方标准应当自之日起30日内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地方标准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涉及地方标准技术内容的,由标准主编单位作出说明。

第十九条 地方标准实施后,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组织专家对地方标准进行复审,并根据复审结果确认其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地方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第二十条 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根据市场和创新需要,制定并团体标准。

企业根据需要可以自主制定企业标准并实施。

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建设、规划编制、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严格依据工程建设标准从事相关工程建设活动。

第二十二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建设工程通用标准设计和相关产品应用标准设计,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建设工程设计企业进行设计时,应当优先采用标准设计。

标准设计项目的确定、编制和实施,参照地方标准的管理要求执行。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宣传普及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

工程建设标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依法公开,并纳入诚信体系管理。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程序、标准组织编制地方标准的;

(二)未依法履行工程建设标准监督检查职责的;

(三)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及时进行查处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第7篇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307号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4月12日省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 龚正

2017年5月21日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实施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交通、水利、工业等专业工程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通信、人民防空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第六条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为了细化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对相关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要求作出统一规定的,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规定的事项包括:

(一)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改造、拆除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二)工程建设中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要求;

(三)工程建设中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新产品应用的要求;

(四)工程建设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

(五)工程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

(六)需要全省统一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要求。

第七条 制定地方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经济政策;

(二)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体现本地气候、地理、环境等特点;

(三)不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四)采用专利技术的,应当取得专利权人许可。

制定地方标准,应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鼓励参照先进的国际工程建设标准和境外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地方标准。

第八条 地方标准项目分为政府委托项目和社会申报项目。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地方标准政府委托项目,按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要求,委托具备条件的标准主编单位编制地方标准。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根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需要,可以向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报地方标准项目,由申报单位委托具备条件的标准主编单位编制地方标准。

第九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于每年第三季度,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标准建议项目,拟订地方标准编制年度计划,确定政府委托项目和社会申报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列入地方标准编制年度计划的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经济政策;

(二)具有成熟的工程建设或者产品生产实践经验;

(三)拟纳入标准中的科技成果已通过验收或者鉴定,且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

(四)与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协调配套。

第十一条 地方标准相关文件的编制工作由标准主编单位负责。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具备法人资格,承担过与所主编标准内容相关的工程建设科研、勘察、设计、施工或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工作,并在相关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

第十二条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程序及实体要求开展编制工作。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征求与标准内容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单位和专家意见。对有争议的重大技术问题,由标准主编单位聘请专家专题研究解决。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根据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送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 地方标准直接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和其他公共利益的条文,可以作为强制性条文。

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地方标准,应当在文本中注明强制性条文。

第十四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标准送审稿通过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专家审查委员会,对地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专家审查委员会应当由不少于9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审查委员会成员应当是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安监、科研等方面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五条 标准主编单位应当根据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送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地方标准涉及有关行业领域的,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

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地方标准在批准前,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

经批准的地方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按照地方标准管理规定统一编号。

第十六条 地方标准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联合。

第十七条 地方标准应当自之日起30日内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地方标准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涉及地方标准技术内容的,由标准主编单位作出说明。

第十九条 地方标准实施后,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组织专家对地方标准进行复审,并根据复审结果确认其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地方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第二十条 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根据市场和创新需要,制定并团体标准。

企业根据需要可以自主制定企业标准并实施。

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建设、规划编制、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严格依据工程建设标准从事相关工程建设活动。

第二十二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建设工程通用标准设计和相关产品应用标准设计,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建设工程设计企业进行设计时,应当优先采用标准设计。

标准设计项目的确定、编制和实施,参照地方标准的管理要求执行。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宣传普及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

工程建设标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依法公开,并纳入诚信体系管理。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程序、标准组织编制地方标准的;

(二)未依法履行工程建设标准监督检查职责的;

(三)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及时进行查处的;

(四)其他、、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