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合集7篇)

时间:2023-07-28 16:33:51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第1篇

1人寿与健康保险在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比较

企业为员工购买人寿与健康保险即通常所说的团险,在西方发达国家被称为员工福利计划,由雇主与员工共同参加,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障之外的补充利计划。在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之下,一些为企业购买人寿与健康保险时帮助企业融资的计划便应运而生,它们的灵活性及为企业带来的大量税收优惠,使其得到很好地发展。

1.1自愿员工福利计划

1.1.1自愿员工福利计划的概念

自愿员工福利计划通常是在企业内部成立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协会,对整个计划进行运作。它实质上是一种信托,有一个独立的受托人,通常是银行,作为保险合同的所有者,负责管理所有的信托资产,而参与该计划的员工则是保险合同的受益人。

1.1.2自愿员工福利计划融资作用分析

自愿员工福利计划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税收设计工具,能为个人和任何类型企业降低税收,它在税收优惠方面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购买人寿保险合同能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允许企业在税前扣除高额的保险费。

(2)企业对信托的缴款也可以列入企业发生的费用,做税前扣除。

(3)信托中积累的资产、获得的收益以及资产所产生的利息全部享受税收递延。

(4)受益人收到的死亡或生存给付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

(5)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在企业对买卖协议重组时也有帮助。因为自愿员工福利计划能为受益人提供高达数百万元的税收优惠,可以为企业在买卖协议中提供资金,进而减少企业在协议中的融资成本。除在税收优惠方面的优点外,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的融资作用还发挥着其他方面的优势,如对该信托的所有缴款以及信托中所有的资产都无需用于偿还个人或企业对债权人的债务等。

1.2保费分摊计划

1.2.1保费分摊计划的概念

保费分摊计划是指人寿保单的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间的一种保费安排。保费分摊计划一般发生在雇主与员工、公司与股东、或是捐赠人与受赠人之间。通常雇主与员工之间使用保费分摊计划的情况最为常见,因此,一份保费分摊人寿保险安排是指由雇主和员工共同购买一份保险合同,以员工的生命作为保险标的,保险金额按照合同规定分配给雇主与员工。

1.2.2保费分摊计划的分类

保费分摊计划分为传统与非传统两种。非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是指当员工退休、计划终止时,员工能得到保险合同的退保现金价值,这部分退保现金价值称为员工在保单中持有的“股权”;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是指员工不能得到保单的退保现金价值。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是背书安排,即雇主是保单的所有者,并在合约上背书,注明员工所指定的受益人应得的利益;另一种是抵押转让安排,即员工作为保单的所有者支付所有的保费,雇主支付的保费仅作为对员工的贷款,员工以保单合约中的权益作为对雇主的贷款抵押。一旦被保险人(通常为员工)死亡,雇主将得到其所支付的保费,其余部分则归受益人所有。

1.2.3保费分摊计划与税收机制

保费分摊计划的形式决定了税收情况。根据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的两种基本结构,相应地,通常也有两种相互排斥的税收机制:一种是经济利益机制(背书),与工作有关的以及捐赠人/受赠人的非股权保费分摊计划就属于这种情况。在该机制下,人寿合约的所有者(雇主)为合约的非所有者(员工)提供经济收益。对于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经济收益通常指提供给员工的人寿保险所保障的金额;在非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中,经济收益还包括员工在保费分摊计划中的其他权利或福利和合约的退保现金价值等,如补偿支付、资本捐赠、赠与以及其他转让所得。另一种是贷款机制(抵押转让)。在此机制下,人寿保险合约的非所有者(雇主)所支付的保费被视为合约的所有者(员工)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雇主直接或间接地支付保费;第二,雇主所支付的保费是通常意义上的贷款,需要全部偿还;第三,该贷款由保单规定的死亡给付金额或其退保现金价值担保或偿还。

2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融资现状分析

2.1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982年我国恢复人身险业务以来,人寿与健康保险发展较为迅速,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2196.13亿元增至2010年的10356.98亿元,增幅达到370%;2002年,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202.56亿元,2010年仅为406.27亿元,增幅为100%,且在2004年达到最高1562.53亿元,随后又出现回落,并缓慢增长。虽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从自身的发展状况而言有所增长,但与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的整体发展相比,团体保险的发展则显得较为缓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图12002~2010年我国人寿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与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资料来源:根据2002~2010年保险年鉴整理2.2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中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福利的发展在整体上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和保费分摊计划在我国仍然属于较新的概念。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调查,美国员工福利支出占到企业支出总额的39.2%,其中人寿保险与健康保险占到27.7%。而在我国,根据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3被访企业从未投保团体保险。虽然近几年团体保险在我国不断发展,但根据笔者之前所整理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团体保险缓慢的发展速度表明情况并未得到很好地改善。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通过人寿与健康保险为员工福利融资的发展。此外,缺乏良好的税收优惠机制成为我国企业通过人寿与健康保险为员工福利计划融资发展滞后的另一个外部因素。而企业发展员工福利计划的意识薄弱则是企业较少选择人寿与健康保险为员工福利计划融资发展缓慢的内因。

3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政策建议

虽然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还非常之少,但根据发达国家的保险发展轨迹与经验,以及这些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资金优势和对团险的促进优势,笔者相信,伴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团体保险的发展,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多并得到长足发展。基于理论研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具体给出如下建议:

3.1提升企业和员工对员工福利计划的认识

要发展人寿与健康保险在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首先提升企业对员工福利计划的认识。保险公司应通过多种渠道使企业认识到员工福利计划对充分激发企业内在的人才潜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长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3.2有针对性地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寿与健康保险在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有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支撑,为企业加入融资计划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税收优惠政策使企业切实享受到加入自愿员工福利计划、保费分摊计划等员工福利融资计划为企业带来的节省现金流等各种好处,促进了这些融资计划的快速发展。因此,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的险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不同的融资方式有针对性地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3.3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

在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以避免企业滥用员工福利融资计划为企业不合理的避税。在这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并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经验。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第2篇

    1人寿与健康保险在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比较

    企业为员工购买人寿与健康保险即通常所说的团险,在西方发达国家被称为员工福利计划,由雇主与员工共同参加,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障之外的补充性福利计划。在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之下,一些为企业购买人寿与健康保险时帮助企业融资的计划便应运而生,它们的灵活性及为企业带来的大量税收优惠,使其得到很好地发展。

    1.1自愿员工福利计划

    1.1.1自愿员工福利计划的概念

    自愿员工福利计划通常是在企业内部成立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协会,对整个计划进行运作。它实质上是一种信托,有一个独立的受托人,通常是银行,作为保险合同的所有者,负责管理所有的信托资产,而参与该计划的员工则是保险合同的受益人。

    1.1.2自愿员工福利计划融资作用分析

    自愿员工福利计划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税收设计工具,能为个人和任何类型企业降低税收,它在税收优惠方面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购买人寿保险合同能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允许企业在税前扣除高额的保险费。

    (2)企业对信托的缴款也可以列入企业发生的费用,做税前扣除。

    (3)信托中积累的资产、获得的收益以及资产所产生的利息全部享受税收递延。

    (4)受益人收到的死亡或生存给付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

    (5)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在企业对买卖协议重组时也有帮助。因为自愿员工福利计划能为受益人提供高达数百万元的税收优惠,可以为企业在买卖协议中提供资金,进而减少企业在协议中的融资成本。除在税收优惠方面的优点外,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的融资作用还发挥着其他方面的优势,如对该信托的所有缴款以及信托中所有的资产都无需用于偿还个人或企业对债权人的债务等。

    1.2保费分摊计划

    1.2.1保费分摊计划的概念

    保费分摊计划是指人寿保单的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间的一种保费安排。保费分摊计划一般发生在雇主与员工、公司与股东、或是捐赠人与受赠人之间。通常雇主与员工之间使用保费分摊计划的情况最为常见,因此,一份保费分摊人寿保险安排是指由雇主和员工共同购买一份保险合同,以员工的生命作为保险标的,保险金额按照合同规定分配给雇主与员工。

    1.2.2保费分摊计划的分类

    保费分摊计划分为传统与非传统两种。非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是指当员工退休、计划终止时,员工能得到保险合同的退保现金价值,这部分退保现金价值称为员工在保单中持有的“股权”;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是指员工不能得到保单的退保现金价值。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是背书安排,即雇主是保单的所有者,并在合约上背书,注明员工所指定的受益人应得的利益;另一种是抵押转让安排,即员工作为保单的所有者支付所有的保费,雇主支付的保费仅作为对员工的贷款,员工以保单合约中的权益作为对雇主的贷款抵押。一旦被保险人(通常为员工)死亡,雇主将得到其所支付的保费,其余部分则归受益人所有。

    1.2.3保费分摊计划与税收机制

    保费分摊计划的形式决定了税收情况。根据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的两种基本结构,相应地,通常也有两种相互排斥的税收机制:一种是经济利益机制(背书),与工作有关的以及捐赠人/受赠人的非股权保费分摊计划就属于这种情况。在该机制下,人寿合约的所有者(雇主)为合约的非所有者(员工)提供经济收益。对于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经济收益通常指提供给员工的人寿保险所保障的金额;在非传统的保费分摊计划中,经济收益还包括员工在保费分摊计划中的其他权利或福利和合约的退保现金价值等,如补偿支付、资本捐赠、赠与以及其他转让所得。另一种是贷款机制(抵押转让)。在此机制下,人寿保险合约的非所有者(雇主)所支付的保费被视为合约的所有者(员工)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雇主直接或间接地支付保费;第二,雇主所支付的保费是通常意义上的贷款,需要全部偿还;第三,该贷款由保单规定的死亡给付金额或其退保现金价值担保或偿还。

    2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融资现状分析

    2.1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982年我国恢复人身险业务以来,人寿与健康保险发展较为迅速,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2196.13亿元增至2010年的10356.98亿元,增幅达到370%;2002年,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202.56亿元,2010年仅为406.27亿元,增幅为100%,且在2004年达到最高1562.53亿元,随后又出现回落,并缓慢增长。虽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从自身的发展状况而言有所增长,但与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的整体发展相比,团体保险的发展则显得较为缓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图12002~2010年我国人寿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与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资料来源:根据2002~2010年保险年鉴整理2.2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中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福利的发展在整体上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自愿员工福利计划和保费分摊计划在我国仍然属于较新的概念。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调查,美国员工福利支出占到企业支出总额的39.2%,其中人寿保险与健康保险占到27.7%。而在我国,根据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3被访企业从未投保团体保险。虽然近几年团体保险在我国不断发展,但根据笔者之前所整理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团体保险缓慢的发展速度表明情况并未得到很好地改善。团体人寿与健康保险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通过人寿与健康保险为员工福利融资的发展。此外,缺乏良好的税收优惠机制成为我国企业通过人寿与健康保险为员工福利计划融资发展滞后的另一个外部因素。而企业发展员工福利计划的意识薄弱则是企业较少选择人寿与健康保险为员工福利计划融资发展缓慢的内因。

    3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政策建议

    虽然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还非常之少,但根据发达国家的保险发展轨迹与经验,以及这些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资金优势和对团险的促进优势,笔者相信,伴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团体保险的发展,人寿与健康保险在我国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多并得到长足发展。基于理论研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具体给出如下建议:

    3.1提升企业和员工对员工福利计划的认识

    要发展人寿与健康保险在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首先提升企业对员工福利计划的认识。保险公司应通过多种渠道使企业认识到员工福利计划对充分激发企业内在的人才潜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长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3.2有针对性地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寿与健康保险在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中的融资应用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有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支撑,为企业加入融资计划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税收优惠政策使企业切实享受到加入自愿员工福利计划、保费分摊计划等员工福利融资计划为企业带来的节省现金流等各种好处,促进了这些融资计划的快速发展。因此,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的险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不同的融资方式有针对性地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3.3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建设

    在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以避免企业滥用员工福利融资计划为企业不合理的避税。在这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并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经验。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文化合理化规范化健康发展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式,面向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7所浙江省高校,共发放问卷790份,收回790份,有效785份,有效率达到99.4%。其中男生412人,女生373人。具体见表1

9心情与饮食的关系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有40.2%的人谈到自己会因心情决定饮食,也有27.4%的人说自己不会因心情决定饮食,11.9%的人则称自己不知道,还有一些人选择了看情况,有20.5%之多。

10小摊拉肚子经历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5.7%的人说到自己有过吃小摊食物拉肚子的经历,且次数小于3次,而也有12.8%的人声称自己自己有大于3次以上的经历吃小摊食物而拉肚子。只有41.6%的人说自己吃小摊食物时没有拉肚子。11方便面代替正餐情况

调查显示,有多达71.2%的学生谈到自己偶尔用方便面代替正餐,其中男生占到了这部分人中的68.1%,选择“次数较多”的也占到了10.1%,这一部分中绝大多数还是男生占到了75.9%,而经常如此和从不这样的人则较少,分别只占到了18.7%与0%

12周围小摊卫生状况

通过调查,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学校周围小摊卫生状况不怎么好,占到了43.4%,也有41.1%的人认为小摊卫生还行,其余分别有11.9%的人和2.7%的人认为小摊卫生状况非常不好和较好。

15健康饮食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有50.3%的人认为健康饮食非常重要,,同时也有39.3的人认为比较重要,而认为不重要的和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人分别只占到了5.9%和4.5%。

三、数据分析

1当前浙江省在杭大学生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吃早餐和偶尔不吃早餐人数较多,一方面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上课工作更好地进行。

(2)对早餐应付比较随便,较多人在上课路上和教室解决,不利于正常消化,也对教室上课环境有一定影响。

(3)较多大学生生活习惯不是很好,不吃早饭时由于起的太晚,还有个别人为了减肥而不吃早饭,可见对健康知识掌握不是很到位。

(4)大多数人三餐较为规律,但仍有一些人是有时无,甚至还有个别人基本没有,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身体健康。

(5)除多数人在食堂就餐外,也有一些人贪图方便选择叫外卖,“外卖文化”开始滋长,而去餐馆的也较多,经济消费较多

(6)日常饮食追求各有所求,注重营养均衡的较少,而只关注自身喜好和只求吃饱的较多,对健康饮食认识不足。

(7)每天吃水果的人较少,而人又较多人很少吃或者不吃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作为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平常在食物中摄取的则不是很多。

(8)晚上吃夜宵的人仍然较多,甚至有一些人经常去吃。专家提醒:想拥有健康最好的方法是不吃夜宵或少吃夜宵。如果晚上确实需要补充营养,最佳选择是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和糖类。经常吃可能导致结石,脂肪肝,失眠等症状。

(9)仍然有较多人会因心情而决定饮食,这种做法不可取,须知饮食要有规律,要合理不能仅凭心情而易。

(10)大多数人都有吃小摊食物拉肚子的经历,在选择吃小摊食物时要慎重。要注意饮食卫生。

(11)仍有较多人偶尔或较频繁地用方便面来代替正餐,正餐对于人一天当中的营养供给非常重要,而方便满营养价值含量较低,多吃对身体健康不利,建议少吃。

(12约有一半的人认为周围小摊的卫生状况不怎么好,学生选择时应慎重,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于小摊的检查整治力度。

(13)到校外就餐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于学校餐厅不好吃,人多拥挤,校外菜式多样,可见学校食堂得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以适应学生的就餐要求。

(14)大学生主要在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原因时主要贪图省时省事,随个好,而也有一些人是不了解饮食的重要性,可见其自身也得加大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15)仍然有一些人忽略大学生饮食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其不重要。

(16)学校对大学生饮食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及教育工作。

(17)学生主要通过上网查询,家庭教育,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健康饮食知识,而在学校教育及公益广告灯则相对较少,可以适当加大这两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让人揪心的是也有一些人对此不关心。

2学校,食堂,小摊,餐馆所扮演的角色分析

(1)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内部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有着影响。可以说学校在对大学生饮食习惯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学下大力倡导健康饮食,增加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鼓励开展各种讲座活动,定然会创造出一个健康饮食的氛围,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饮食习惯也会变得更科学合理,大学生的饮食文化也会变得更加

(2)毫无疑问,食堂必然是学生就弹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的运作模式(包括价格,菜式,味道,服务,硬件设施,宣传饮食知识)对学生饮食文化影响极深,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就餐地点选择,菜式选择,营养摄取以及健康知识的获取等等

(3)小摊也是学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摊主要是学生夜宵选择的主要场所,而夜宵对于个人身体健康则不是很好,因此小摊主要角色有点负面。

(4)餐馆是学生聚餐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个别追求饮食高品位的人的选择,它的菜的营养价值,卫生条件等还是可以保证的。因此对学生饮食消费,营养补充,饮食品位等有重要影响四、对策与建议

1关于学生

1.自身应多关注有关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科学的饮食习惯。

2.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宣传及教育活动。

3.定期对自身的饮食行为状况做总结,以便发现不足之处,以求改进

2关于学校

1.重视健康教育。。每月讲一次保健课,如果有人因特殊情况未去听,就必须补课。应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加入饮食和健康的知识,纳入体育考试中,并占一定比

2.有条件的学校请医院的医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结合季节和节日出现的饮食不当引发的各种疾病,结合他们在医院中的病例,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性。还可以用现代化的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录像。用生动的事实和真相来触动学生思考自己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身体素质。

3学校也可以利用食堂周围的环境,定期或不定期推出饮食卫生知识和图片,在日常的就餐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指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有用的饮食习惯知识。

3关于食堂

1环境卫生设施等的硬件建设的高层次是基础,需体现静、雅、净的特点。近年来,绝大多数高校附近饭店林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就餐。其中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环境雅致,二是服务多样。多样的服务既包含服务内容多样,又包括服务时间随机。虽然,以往高校食堂“大锅饭”的简陋设施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饮食服务项目,但单一的大锅饭菜也不可能满足当代高校师生的饮食需要。所以,如果硬件建设不上去,那么,在人数众多的学生食堂建设饮食文化就必然流于口号。

2在一流设施的基础上体现内涵发展的高品位是今后高校伙食改革的主导方向。内涵发展的高品位就是要拓展食堂“吃饭”的传统单一功能,实现就餐服务的多样化。实践证明,只有发展高品位的饮食文化内涵才能使高层次的硬件建设不落俗套。

3高质量的服务是饮食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建设饮食文化的最终落脚点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膳食服务将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实现社会化,吸引学生就餐就是我们在迎接高校膳食服务社会化趋势的自觉思考。实际上,如何吸引学生就餐对于炊管人员是一个新课题。要在质量上狠下功夫,上质量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上服务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就餐。

4制定科学、合理、简明的食谱由营养师提供多种营养相同但搭配不同的食谱,建议根据“食品交换份法”制定,并把这些食谱放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于学生参考。

4关于小摊

1努力改善摊位以及在制作食物过程中的卫生状况,确保学生安全饮食。

2在制作食品过程中注意一定的营养搭配。

5关于餐馆

1在菜谱上加一些日常饮食小常识。

2根据季节等合理调整菜单结构,增加菜式,可以开发特色营养餐

五、小结

通过此次调研使我们对在杭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从中看到了一些所存在的问题,也意识到了我们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自己的饮食习惯中的优缺点。综合说来其实大学生饮食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内容,而我们能做到的也是尽可能地站在我们学生的立场上去透视剖析其现状,争取从中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而我们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小些结论,希望给广大的大学生以及对这方面有所关注的人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而我们自己也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而这次调研活动也必将是我们人生当中难忘的一部分。致谢:本次调研在钟英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并得到本校机械学院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张富谊.饮食文化建设与高校食堂改革[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04)

[2]朱燕,陈晓,.知行集[J]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06)

[3]王大江.对大学生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3)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第4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各个大学的学生的采访和调查,分别了解其饮食习惯,食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饮食消费行为,以及对饮食产业的看法.最终从整体上了解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找出影响大学生饮食文化的主要原因,为政府在大学生培养教育方面的决策的科学化为学校在食堂建设方面的合理化为大学周边饮食环境结构的规范化提供依据。保证大学生生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饮食文化  合理化 规范化 健康发展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式,面向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7所浙江省高校,共发放问卷790 份,收回790 份,有效 785份,有效率达到 99.4%。其中男生412 人,女生373 人。具体见表1

 

9心情与饮食的关系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有40.2 %的人谈到自己会因心情决定饮食,也有27.4 %的人说自己不会因心情决定饮食, 11.9%的人则称自己不知道,还有一些人选择了看情况,有20.5 %之多。

10小摊拉肚子经历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5.7 %的人说到自己有过吃小摊食物拉肚子的经历,且次数小于3次,而也有12.8 %的人声称自己自己有大于3次 以上的经历吃小摊食物而拉肚子。只有41.6 %的人说自己吃小摊食物时没有拉肚子。 11方便面代替正餐情况

调查显示,有多达71.2 %的学生谈到自己偶尔用方便面代替正餐,其中男生占到了这部分人中的 68.1%,选择“次数较多”的也占到了10.1 %,这一部分中绝大多数还是男生占到了75.9 %,而经常如此和从不这样的人则较少,分别只占到了18.7 %与 0%

12周围小摊卫生状况

通过调查,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学校周围小摊卫生状况不怎么好,占到了43.4 %,也有41.1 %的人认为小摊卫生还行,其余分别有11.9 %的人和2.7 %的人认为小摊卫生状况非常不好和较好。

15健康饮食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有50.3%的人认为健康饮食非常重要,,同时也有39.3的人认为比较重要,而认为不重要的和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人分别只占到了5.9%和4.5%。

三、数据分析

1当前浙江省在杭大学生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吃早餐和偶尔不吃早餐人数较多,一方面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上课工作更好地进行。

(2)对早餐应付比较随便,较多人在上课路上和教室解决,不利于正常消化,也对教室上课环境有一定影响。

(3)较多大学生生活习惯不是很好,不吃早饭时由于起的太晚,还有个别人为了减肥而不吃早饭,可见对健康知识掌握不是很到位。

(4)大多数人三餐较为规律,但仍有一些人是有时无,甚至还有个别人基本没有,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身体健康。

(5)除多数人在食堂就餐外,也有一些人贪图方便选择叫外卖,“外卖文化”开始滋长,而去餐馆的也较多,经济消费较多

(6)日常饮食追求各有所求,注重营养均衡的较少,而只关注自身喜好和只求吃饱的较多,对健康饮食认识不足。

(7)每天吃水果的人较少,而人又较多人很少吃或者不吃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作为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平常在食物中摄取的则不是很多。

(8)晚上吃夜宵的人仍然较多,甚至有一些人经常去吃。专家提醒:想拥有健康最好的方法是不吃夜宵或少吃夜宵。如果晚上确实需要补充营养,最佳选择是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和糖类。经常吃可能导致结石,脂肪肝,失眠等症状。

(9)仍然有较多人会因心情而决定饮食,这种做法不可取,须知饮食要有规律,要合理不能仅凭心情而易。

(10)大多数人都有吃小摊食物拉肚子的经历,在选择吃小摊食物时要慎重。要注意饮食卫生。

(11)仍有较多人偶尔或较频繁地用方便面来代替正餐,正餐对于人一天当中的营养供给非常重要,而方便满营养价值含量较低,多吃对身体健康不利,建议少吃。

(12约有一半的人认为周围小摊的卫生状况不怎么好,学生选择时应慎重,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于小摊的检查整治力度。

(13)到校外就餐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于学校餐厅不好吃,人多拥挤,校外菜式多样,可见学校食堂得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以适应学生的就餐要求。

(14)大学生主要在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原因时主要贪图省时省事,随个性爱好,而也有一些人是不了解饮食的重要性,可见其自身也得加大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15)仍然有一些人忽略大学生饮食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其不重要。

(16)学校对大学生饮食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及教育工作。

(17)学生主要通过上网查询,家庭教育,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健康饮食知识,而在学校教育及公益广告灯则相对较少,可以适当加大这两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让人揪心的是也有一些人对此不关心。

2学校,食堂,小摊,餐馆所扮演的角色分析

(1)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内部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有着影响。可以说学校在对大学生饮食习惯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学下大力倡导健康饮食,增加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鼓励开展各种讲座活动,定然会创造出一个健康饮食的氛围,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饮食习惯也会变得更科学合理,大学生的饮食文化也会变得更加

(2)毫无疑问,食堂必然是学生就弹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的运作模式(包括价格,菜式,味道,服务,硬件设施,宣传饮食知识)对学生饮食文化影响极深,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就餐地点选择,菜式选择,营养摄取以及健康知识的获取等等

(3)小摊也是学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摊主要是学生夜宵选择的主要场所,而夜宵对于个人身体健康则不是很好,因此小摊主要角色有点负面。

(4)餐馆是学生聚餐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个别追求饮食高品位的人的选择,它的菜的营养价值,卫生条件等还是可以保证的。因此对学生饮食消费,营养补充,饮食品位等有重要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

1关于学生

1. 自身应多关注有关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科学的饮食习惯。

2. 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宣传及教育活动。

3. 定期对自身的饮食行为状况做总结,以便发现不足之处,以求改进

2关于学校

1. 重视健康教育。。每月讲一次保健课, 如果有人因特殊情况未去听, 就必须补课。应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加入饮食和健康的知识, 纳入体育考试中, 并占一定比

2. 有条件的学校请医院的医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结合季节和节日出现的饮食不当引发的各种疾病, 结合他们在医院中的病例, 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性。还可以用现代化的媒体, 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录像。用生动的事实和真相来触动学生思考自己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 并找出问题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身体素质。

3学校也可以利用食堂周围的环境, 定期或不定期推出饮食卫生知识和图片, 在日常的就餐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指导,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有用的饮食习惯知识。

3关于食堂

1环境卫生设施等的硬件建设的高层次是基础, 需体现静、雅、净的特点。近年来, 绝大多数高校附近饭店林立,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就餐。其中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环境雅致, 二是服务多样。多样的服务既包含服务内容多样, 又包括服务时间随机。虽然, 以往高校食堂“ 大锅饭”的简陋设施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饮食服务项目, 但单一的大锅饭菜也不可能满足当代高校师生的饮食需要。所以, 如果硬件建设不上去, 那么, 在人数众多的学生食堂建设饮食文化就必然流于口号。

2 在一流设施的基础上体现内涵发展的高品位是今后高校伙食改革的主导方向。内涵发展的高品位就是要拓展食堂“ 吃饭”的传统单一功能, 实现就餐服务的多样化。实践证明, 只有发展高品位的饮食文化内涵才能使高层次的硬件建设不落俗套。

3 高质量的服务是饮食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建设饮食文化的最终落脚点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膳食服务将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实现社会化, 吸引学生就餐就是我们在迎接高校膳食服务社会化趋势的自觉思考。实际上, 如何吸引学生就餐对于炊管人员是一个新课题。要在质量上狠下功夫, 上质量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上服务质量, 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就餐。

4制定科学、合理、简明的食谱 由营养师提供多种营养相同但搭配不同的食谱,建议根据“食品交换份法”制定,并把这些食谱放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于学生参考。

4关于小摊

1努力改善摊位以及在制作食物过程中的卫生状况,确保学生安全饮食。

2在制作食品过程中注意一定的营养搭配。

5关于餐馆

1在菜谱上加一些日常饮食小常识。

2根据季节等合理调整菜单结构,增加菜式,可以开发特色营养餐   五、小结

通过此次调研使我们对在杭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从中看到了一些所存在的问题,也意识到了我们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自己的饮食习惯中的优缺点。综合说来其实大学生饮食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内容,而我们能做到的也是尽可能地站在我们学生的立场上去透视剖析其现状,争取从中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而我们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小些结论,希望给广大的大学生以及对这方面有所关注的人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而我们自己也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而这次调研活动也必将是我们人生当中难忘的一部分。 致谢:本次调研在钟英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并得到本校机械学院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张富谊.饮食文化建设与高校食堂改革[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04)

[2]朱燕,陈晓,胡平.知行集[j]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06)

[3]王大江.对大学生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3)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各个大学的学生的采访和调查,分别了解其饮食习惯,食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饮食消费行为,以及对饮食产业的看法.最终从整体上了解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找出影响大学生饮食文化的主要原因,为政府在大学生培养教育方面的决策的科学化为学校在食堂建设方面的合理化为大学周边饮食环境结构的规范化提供依据。保证大学生生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饮食文化 合理化 规范化 健康发展

一、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式,面向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7所浙江省高校,共发放问卷790 份,收回790 份,有效 785份,有效率达到 99.4%。其中男生412 人,女生373 人。具体见表1

9心情与饮食的关系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有40.2 %的人谈到自己会因心情决定饮食,也有27.4 %的人说自己不会因心情决定饮食, 11.9%的人则称自己不知道,还有一些人选择了看情况,有20.5 %之多。

10小摊拉肚子经历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5.7 %的人说到自己有过吃小摊食物拉肚子的经历,且次数小于3次,而也有12.8 %的人声称自己自己有大于3次 以上的经历吃小摊食物而拉肚子。只有41.6 %的人说自己吃小摊食物时没有拉肚子。 11方便面代替正餐情况

调查显示,有多达71.2 %的学生谈到自己偶尔用方便面代替正餐,其中男生占到了这部分人中的 68.1%,选择“次数较多”的也占到了10.1 %,这一部分中绝大多数还是男生占到了75.9 %,而经常如此和从不这样的人则较少,分别只占到了18.7 %与 0%

12周围小摊卫生状况

通过调查,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学校周围小摊卫生状况不怎么好,占到了43.4 %,也有41.1 %的人认为小摊卫生还行,其余分别有11.9 %的人和2.7 %的人认为小摊卫生状况非常不好和较好。

15健康饮食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有50.3%的人认为健康饮食非常重要,,同时也有39.3的人认为比较重要,而认为不重要的和没想过这个问题的人分别只占到了5.9%和4.5%。

三、数据分析

1当前浙江省在杭大学生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不吃早餐和偶尔不吃早餐人数较多,一方面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上课工作更好地进行。

(2)对早餐应付比较随便,较多人在上课路上和教室解决,不利于正常消化,也对教室上课环境有一定影响。

(3)较多大学生生活习惯不是很好,不吃早饭时由于起的太晚,还有个别人为了减肥而不吃早饭,可见对健康知识掌握不是很到位。

(4)大多数人三餐较为规律,但仍有一些人是有时无,甚至还有个别人基本没有,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身体健康。

(5)除多数人在食堂就餐外,也有一些人贪图方便选择叫外卖,“外卖文化”开始滋长,而去餐馆的也较多,经济消费较多

(6)日常饮食追求各有所求,注重营养均衡的较少,而只关注自身喜好和只求吃饱的较多,对健康饮食认识不足。

(7)每天吃水果的人较少,而人又较多人很少吃或者不吃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作为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平常在食物中摄取的则不是很多。

(8)晚上吃夜宵的人仍然较多,甚至有一些人经常去吃。专家提醒:想拥有健康最好的方法是不吃夜宵或少吃夜宵。如果晚上确实需要补充营养,最佳选择是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和糖类。经常吃可能导致结石,脂肪肝,失眠等症状。

(9)仍然有较多人会因心情而决定饮食,这种做法不可取,须知饮食要有规律,要合理不能仅凭心情而易。

(10)大多数人都有吃小摊食物拉肚子的经历,在选择吃小摊食物时要慎重。要注意饮食卫生。

(11)仍有较多人偶尔或较频繁地用方便面来代替正餐,正餐对于人一天当中的营养供给非常重要,而方便满营养价值含量较低,多吃对身体健康不利,建议少吃。

(12约有一半的人认为周围小摊的卫生状况不怎么好,学生选择时应慎重,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于小摊的检查整治力度。

(13)到校外就餐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于学校餐厅不好吃,人多拥挤,校外菜式多样,可见学校食堂得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以适应学生的就餐要求。

(14)大学生主要在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原因时主要贪图省时省事,随个好,而也有一些人是不了解饮食的重要性,可见其自身也得加大关于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15)仍然有一些人忽略大学生饮食健康的重要性认为其不重要。

(16)学校对大学生饮食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及教育工作。

(17)学生主要通过上网查询,家庭教育,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健康饮食知识,而在学校教育及公益广告灯则相对较少,可以适当加大这两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让人揪心的是也有一些人对此不关心。

2学校,食堂,小摊,餐馆所扮演的角色分析

(1)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内部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有着影响。可以说学校在对大学生饮食习惯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学下大力倡导健康饮食,增加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鼓励开展各种讲座活动,定然会创造出一个健康饮食的氛围,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饮食习惯也会变得更科学合理,大学生的饮食文化也会变得更加

(2)毫无疑问,食堂必然是学生就弹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的运作模式(包括价格,菜式,味道,服务,硬件设施,宣传饮食知识)对学生饮食文化影响极深,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就餐地点选择,菜式选择,营养摄取以及健康知识的获取等等

(3)小摊也是学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摊主要是学生夜宵选择的主要场所,而夜宵对于个人身体健康则不是很好,因此小摊主要角色有点负面。

(4)餐馆是学生聚餐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个别追求饮食高品位的人的选择,它的菜的营养价值,卫生条件等还是可以保证的。因此对学生饮食消费,营养补充,饮食品位等有重要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

1关于学生

1. 自身应多关注有关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科学的饮食习惯。

2. 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宣传及教育活动。

3. 定期对自身的饮食行为状况做总结,以便发现不足之处,以求改进

2关于学校

1. 重视健康教育。。每月讲一次保健课, 如果有人因特殊情况未去听, 就必须补课。应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加入饮食和健康的知识, 纳入体育考试中, 并占一定比

2. 有条件的学校请医院的医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结合季节和节日出现的饮食不当引发的各种疾病, 结合他们在医院中的病例, 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性。还可以用现代化的媒体, 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录像。用生动的事实和真相来触动学生思考自己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 并找出问题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身体素质。

3学校也可以利用食堂周围的环境, 定期或不定期推出饮食卫生知识和图片, 在日常的就餐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指导,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有用的饮食习惯知识。

3关于食堂

1环境卫生设施等的硬件建设的高层次是基础, 需体现静、雅、净的特点。近年来, 绝大多数高校附近饭店林立,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就餐。其中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环境雅致, 二是服务多样。多样的服务既包含服务内容多样, 又包括服务时间随机。虽然, 以往高校食堂“ 大锅饭”的简陋设施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饮食服务项目, 但单一的大锅饭菜也不可能满足当代高校师生的饮食需要。所以, 如果硬件建设不上去, 那么, 在人数众多的学生食堂建设饮食文化就必然流于口号。

2 在一流设施的基础上体现内涵发展的高品位是今后高校伙食改革的主导方向。内涵发展的高品位就是要拓展食堂“ 吃饭”的传统单一功能, 实现就餐服务的多样化。实践证明, 只有发展高品位的饮食文化内涵才能使高层次的硬件建设不落俗套。

3 高质量的服务是饮食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建设饮食文化的最终落脚点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膳食服务将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实现社会化, 吸引学生就餐就是我们在迎接高校膳食服务社会化趋势的自觉思考。实际上, 如何吸引学生就餐对于炊管人员是一个新课题。要在质量上狠下功夫, 上质量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上服务质量, 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就餐。

4制定科学、合理、简明的食谱 由营养师提供多种营养相同但搭配不同的食谱,建议根据“食品交换份法”制定,并把这些食谱放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于学生参考。

4关于小摊

1努力改善摊位以及在制作食物过程中的卫生状况,确保学生安全饮食。

2在制作食品过程中注意一定的营养搭配。

5关于餐馆

1在菜谱上加一些日常饮食小常识。

2根据季节等合理调整菜单结构,增加菜式,可以开发特色营养餐 五、小结

通过此次调研使我们对在杭大学生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从中看到了一些所存在的问题,也意识到了我们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自己的饮食习惯中的优缺点。综合说来其实大学生饮食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内容,而我们能做到的也是尽可能地站在我们学生的立场上去透视剖析其现状,争取从中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而我们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小些结论,希望给广大的大学生以及对这方面有所关注的人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而我们自己也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而这次调研活动也必将是我们人生当中难忘的一部分。 致谢:本次调研在钟英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并得到本校机械学院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张富谊.饮食文化建设与高校食堂改革[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04)

[2]朱燕,陈晓,.知行集[j]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06)

[3]王大江.对大学生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3)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第6篇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摊贩经济 摊贩管理

一、概 述

(一)非正规就业相关理论阐述

1、非正规就业概念及界定

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在付酬、劳动时间、劳动关系、工作形态、社会保障及经营活动等方面不稳定或不规范而与正规就业有性质上区别的劳动就业形式。对非正规就业,在经济学上我们首先得给出科学的界定,使之可以被确认,从而可以被归类和管理。

引用张彦教授的界定方法,我们可以把非正规就业不同于正规就业的界定要素列举如下①:(1)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几乎没有制度性联系;(2)劳动时间不固定;(3)收入不稳定,非标准工资雇佣方式;(4)劳动关系不规范、不稳定;(5)劳务收入经常处于税务监管的“盲区”,经营活动处在法律法规的边缘不易统计;(6)家庭所有制及自我雇佣等工作形态。上述六条标准之中只要有一条符合便不是正规就业。尤其是要注意“非正规就业”与违法就业的区别,即以劳动方式取得收入及总体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作为其合法性的界限,不能逾越。

2、我国非正规就业门类

非正规就业是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以及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入为主要经营目标的自救性和公益性组织及其他自负盈亏的劳动领域。如:(1)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如短期临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等;(3)第三类是以独立的服务者或机动劳动者存在的经济形式。主要指摊贩经济、家政服务行业等从事各种临时性和零星就业的部门。摊贩经济是非正规就业里面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领域,而且其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3、我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2008年12月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显示,国内实际失业率已达9.4%,再加上今年大学生、农民工、下岗人员三支就业大军的叠加,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而非正规就业对扩大就业、缓解压力的贡献率已超过50%” 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之下淘汰出了大部分下岗职工和低素质人群,他们赶不上经济腾飞的马车,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发挥非正规就业“就业海绵”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非正规就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二)摊贩经济相关理论阐述

1、摊贩经济的定义

所谓摊贩,亦称小摊贩,专指那些无经营执照、无经营房屋、无固定经营时间、被纳入城管取缔的个体小商品经营者。摊贩经济,即街头贩卖活动,是人类史上历史悠久、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业态。从我国古代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到近现代走街串巷的街头叫卖者,如卖菜的、剃头的、挑货郎担的,一直发展到当代的摊贩商业街,如我国北京的秀水街以及各个社区之间的早市等。还有香港的庙街夜市售卖品种异常丰富、货品极富特色而且价廉物美。每年各大高校里的跳蚤市场,临时布阵很多学生组织的摊位售卖各种书籍、衣物、学习用具等。而在美国也存在着很多摊贩市场,如波士顿的Faneuil Hall,芝加哥的Maxwell街市,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如今已形成城市中重要的风景线。

2、摊贩经济的特征

各国的摊贩经济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经济特征:

第一,从业主体大多为城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部分自产自销的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其共同的特点是为生活所迫从事摊贩,文化程度较低,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第二,摊点经营规模比较小,经营生产场所不固定。摊贩往往可以通过步行、肩挑、车运等方式在不同的地方流动性地进行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也有一些比较固定地点营业的摊贩,但是经常受到城管部门的驱赶,被迫流动。

第三,贩卖的商品大多数为价值不高的日用品。如衣饰、玩具、三无产品和盗版电子产品以及各类农产品,如时令蔬菜、水果等。另外还提供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一些服务,如修理家具、收购废弃物、擦鞋等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满足了城市“贫民窟”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

3、关于摊贩经济的几种观点

(1)取缔主义。此观点认为摊贩对城市市容造成极大破坏,应该予以取缔。学者们认为摊贩们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形象。摊贩们降低了城市品位,与实现城市现代化目标严重不符,将摊贩们视为白色经济的“眼中钉”、“肉中刺”,是社会问题的制造者。

(2)鼓励发展。这是在2004年在日本福冈市九州大学召开的“亚洲摊贩国际研讨会”中亚洲各国专家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此观点认为摊贩经济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为经济繁荣带来了黎明前的曙光,应该支持鼓励并且合理引导。

(3)客观观点。此观点认为摊贩经济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并发展着,是一种必然长期存在的经济现象。之所以现在政府部门与摊贩的对立,是因为摊贩经济的新发展与旧的管理机制不匹配。

二、发展摊贩经济带动非正规就业

(一)摊贩经济与城市非正规就业的经济联系

摊贩经济作为非正规就业形式的一种,与非正规就业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二者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着一致性。从摊贩经济和非正规就业的经济联系上来讲,要促进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摊贩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是重要推动力,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预测,摊贩经济在促进非正规就业方面所起到的拉动作用将扮演着就业“火车头”的角色。

1、非正规就业者大军里面大多从事摊贩买卖

摊贩经济从业人员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中占据大部分。摆摊设点进行经营是非正规就业中最常见的形式,也是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从别的就业岗位转向摊贩经营,与其他非正规就业门类相比,降低了从业转换成本。

2、摊贩经济的市场需求所对应的人群恰恰是非正规就业者

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人员,收入少,购买能力低下,而摊贩提供给他们的商品和服务因为价格低廉、品种多样化、生活化,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所以这部分人群对摊贩经济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果摊贩经济被取缔,这部分人群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威胁,从而会加剧贫困,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摊贩经济从业门槛在非正规就业领域是最低的

既不需要什么劳动合同、口头协议,也不需要受制于其他雇主,找个空闲的地皮,去批发市场批发几样小东西,摆个摊点就能做生意赚钱。与其他非正规就业部门相比较起来简单易行,而且事实证明,摊贩的扩张恰恰引起了非正规就业率同比上升,直接导致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扩大。

(二)摊贩经济对促进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意义

摊贩经济形式是摊贩从业人员由非正规就业转向正规就业的一个“驿站”,发挥摊贩经济在非正规就业领域中的“内部动力”效应,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就业低效率。摊贩行业不仅解决了摊贩业主自身的就业问题,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给同类经济群体,起到了双向就业的积极作用。非正规就业为摊贩经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摊贩经济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率的提升。预测以后的就业趋势,摊贩经济的“火车头”带动作用在促进非正规就业领域将会愈发的明显。

三、发展摊贩经济相关对策建议

(一)规范市场秩序

为加强管理,政府应该设置“摊贩中心”,专门对摊贩进行专业性的规范化的管理。对迁人摊贩中心的摊贩发给牌照,赋予合法性,降低赋税,规范摊贩市场经营,引导摊贩自觉迁入与迁出。将摊贩中心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中心,展现地道风味和传统意蕴,延续街头文化。

(二)明确摊贩产权

复旦大学刘新宇博士曾经指出摊贩管理低效背后的根源其实是产权的错置,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明确摊贩的产权。在治理过程中承认摊贩的设摊权,并降低申请设摊的成本,在规范摊点的同时明确摊点所对应的摊贩业主,明文规定其应该遵守的市场法则,并形成长效机制,减少在以后摆摊设点的不稳定性而引起的各种利益冲突。产权明确,摊贩经营岗位稳定,避免了摊贩业主进入“失业—再失业—又失业”的怪圈。

(三)摊贩自治

鼓励摊贩成立自治团体,应用各种激励措施加强摊贩内部的自我管理。不仅可以减轻城管执法负担,还可以实现摊贩的结社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基本权利,协助解决城管日常执法与摊贩的纠纷,减少暴力执法、暴力抗法而引起的动乱。摊贩“自治”将有利于就业者自我管理、自我提升,降低经营成本和失业风险,也有利于提高城管部门的管理效率。

(四)摊贩管理法制化

摊贩的管理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盲点,缺失切实有效地法律提供根据和支持,使得我国摊贩经济发展在规范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城管人员执法理念低,执法程序不合法,管理活动缺乏监督等。摊贩业主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在抵抗过程中酿成了人间悲剧。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让摊贩经营活动和城管的管理活动和谐进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完善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大都针对正规经济设计,触碰不到非正规经济的边缘,对非正规经济的管理只能严重缺失,尤其是在摊贩经济的规范与管理上就更少涉入。完善政府经济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摊贩经济的有效途径。将政府经济职能的十六字方阵“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落实到摊贩的管理上。

四、结 论

摊贩经济的管理与非正规就业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理论上应加强摊贩经济与非正规就业经济联系的研究,完善理论的不足,为经济决策者提供理论建议。实践中,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认真履行经济职能。总的来说,要以发展摊贩经济为手段,带动非正规就业为目的,帮助从业者走向健康长久就业之路,这对于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维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态势,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战略性意义。

注释:

①张彦. 非正规就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②引自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非正规就业:破解就业难题的新途. 2010.08

参考文献:

[1]何松. 我国发展非正规就业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 北京:商业时代,2009(3)

[2]王会涛,汪戎. 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J]. 黑龙江:北方经贸,2011(1)

[3]张占勤. 城管执法与摊贩经济[M]. 河北:宝鸡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建议第7篇

【关键词】地摊经济;发展措施

一直以来,地摊由于自身的一些问题,导致其长期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没有合法的身份,使得全国各地不断上演小商贩和城管“斗智斗勇”和“猫和老鼠”的市井短剧,并逐渐演变成暴力对抗的“全武行”。尽管地摊现在仍不能堂皇入室,但却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经济力量。关系到底层百姓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各地政府必须引起重视,妥善安置和引导。

1.地摊经济的缺点

地摊由来已久,虽然便利了百姓,但它自身的特性不可避免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麻烦。笔者认为,地摊经济有如下三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1.1散

地摊经济的散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分布散,地摊遍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它灵活游走于各个角落,哪里人多哪里热闹就奔向哪里,极强的流动性也造成了地摊客观上难以管理;二是形式散,地摊商贩销售产品的形式多样,一块塑料布、一个挂架、一台三轮车、一个箩筐、甚至商贩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成为他们销售产品的舞台,而售卖的产品从用的、穿的到吃的也是应有尽有。

1.2乱

地摊经济的乱体现在销售秩序上,绝大部分地摊都存在占道经营问题,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一些地摊甚至摆到了马路上,这也造成了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而收摊后留下遍地垃圾,也让环卫工人苦不堪言。

1.3差

地摊经济的差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服务意识差,绝大部分地摊经营者都是因为生活所逼,才选择了摆地摊作为过渡,一旦有更好的选择便会立马结束,因此,地摊经营者在潜意识里没有与顾客建立长期客户关系的想法,服务的主动性和服务质量差,欺骗顾客的事情时有发生;二是产品质量差,低价格是地摊产品最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低价带来的必然是产品的低质,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特别是入口的产品,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一些劣质原材料,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是一种极大威胁。

2.地摊经济的好处

虽然地摊经济的缺点是导致城市管理者不容许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客观来说,地摊经济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2.1地摊经济也能孕育企业家

尽管地摊卖的东西小,销量额低,但只要经营者有恒心,将其作为事业来看待,完全有可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拥有1100多家谭木匠专卖店的谭木匠控股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是一家上市企业,其专卖店遍及全国,董事长谭传华的第一把梳子就是在地摊上卖出的。创立重庆超奇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西南水果大王何超,创业初期也是一名挑着箩筐走街串巷的水果小贩。开有1720家农村超市的重庆腾龙百货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世杰,当年创业的第一桶金也是摆地摊挣来的。由此可见,只要经营者有恒心,麻雀也可以变凤凰。

2.2地摊经济对解决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

摆地摊的人,不少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没有一技之长,无法解决就业,如果这些人长期处在社会底层,连基本温饱都无法解决,势必导致他们对社会和政府的失望,从而给社会埋下不稳定因素。而摆地摊对于资金要求不高,技术要求也几乎没有,超低的准入门槛使得这些人可以较容易的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就业,不少的地摊经营者就是靠这个小小的地摊养活全家。允许城市存在地摊经济,实际上就是给低收入人群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存状态的机会。它可以解决农民工、下岗职工和一部分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已有70%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灵活就业领域,而且其中有近三成人员从事过地摊经营。目前,正在从事摊贩经营的劳动者大约有3000万,地摊对拉动就业功不可没。

2.3给城市带来生活气息

正如一名经济学家所说,一些不入流的经济形式,却是多姿多彩的经济马赛克。地摊经济能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地方的特殊风味。北京、上海等地兴起的“创意市集”就是一群有才华的艺术家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集体摆地摊,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和创意。纵观世界各地,但凡有底蕴,有文化的城市,“地摊经济”都较为发达,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聚集,更是一道人文景观。比如台北的“士林夜市”,已经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游客旅游观光,感受台湾普通民众生活气息的最好去处。而在我国香港地区,以九龙旺角、佐敦等地为代表的庙街夜市,每天都是人流不断,并成为香港的一大文化特色。

2.4对城市的消费层次是一个有利补充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拉大,物价的不断上涨,使得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低相对较低,对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买东西时精打细算,地摊商品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这也是地摊经济长期存在的市场依据。

3.对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几点建议

既然地摊经济成为不可消除的一种社会现象,说明其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我们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与其靠行政手段千方百计的堵,倒不如科学有序的导,使其在可控状态下成为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

3.1给予一个身份

哲学上说得好,存在即合理,既然百姓有需求,到不如大大方方的给予地摊经济一个合法身份,承认其合法性。而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地摊的合法身份,这也是解决城管纠纷的根本措施,上海市早在2007年就已出台了《城市设摊导则》,开始允许一部分小商小贩存在,并为他们颁发临时许可证。重庆市主城也开始在进行这方面的摸索,陆续设立了新桥夜市和黄桷坪涂鸦夜市,更多后续的地摊夜市正在规划中。

3.2制订一套规则

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除了给予合法身份外,还要制定一个可行的规则,让地摊经营做到有法可依,除此之外,建立一套进入和淘汰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给予身份,保障权益,对于违反规则的坚决淘汰。实行摊位卫生责任制,每位摊主必须对自己摊位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负主要责任,这样也可有效遏制收摊后垃圾遍地的情况。这方面,沙坪坝的经验值得借鉴,首先是放宽了准入门槛,有下岗证的、是低保户,将优先设立摊位。对经济困难的,办健康证的费用也可减免。在“准入制”宽松的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退出机制”,经营户如果不能规范营业,搞乱了市场的秩序,就必须退出市场。

3.3划定一个范围

根据具体情况,给地摊的经营设置时间段,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范围开市和收摊,这样可以做到既方便百姓,也不会扰民。在地点的设置上,可以选择闹市区的背街地段,这样既可以保证往来的人流量,又不影响市容市貌,更重要的是,区域划分好后,也有利于政府进行有效监控。

3.4成立一个协会

鼓励地摊经营者采用民主直选的方式成立协会或委员会,实现由政府管理转为摊贩自治,让经营者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当然,为使协会处在政府可控和监督下,建议由协会所在地区市政管理机构的领导担任协会的名誉会长,履行监督和检查的职责,这也可以缓和消除摊贩与市政管理方多年来积攒的怨气。

公共权力的“弹性”理论认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并非不可调和。随着地方政府一份份地摊解禁的文件出台,即体现了“权力的弹性”,又彰显了民生权利与公共权力的互让性。这场牵涉到数百万城市边缘群体生计的改变,说明公共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如何更好的管理好城市中出现的地摊经济,已经成为关注百姓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要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