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合集7篇)

时间:2023-07-27 15:58:53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第1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全面育人 智慧翅膀

一体化教学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它以典型学习任务为中心,推行模块化课程,突出技能操作训练,融合理论与实践,强调“做中学”,是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一体化课程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融通合一,便于教学过程更好地实施、控制与评价,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笔者认为,一体化课程还有更多的潜能可以发掘。

一、发挥一体化教学的全面育人功效

“教育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深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苏霍姆林斯基)基于此,职业院校得天独厚,一体化教学得天独厚。一体化进行的实施无时无刻不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紧密配合,手脑并用,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实现教育任务。

1.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美育教育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体验学习(劳动)过程的美感,进而产生美好的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深入到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发现并感觉自己的学习(劳动)是一种创造,是自己从前没有做过的,那么,在学习(劳动)过程中就会有内心的惊喜,在学习(劳动)过后就会有收获和成就感,这种基于情感体验的美育教育就能实现。

2.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德育教育

美育教育的实现为德育教育做好了铺垫。美是一切道德的阳光,在学习(劳动)过程中体验的美,会点亮学生的内心。另外,在学习(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关系――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同学之间协作互助关系、老师的热情指导等,也会助长学生内心的道德力。

3.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自然实现劳动和智育教育

因为一体化教学本身就是脑力劳动(理论学习)和体力劳动(技能操作)的结合,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和智育教育是水到渠成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要想教学有更多的收获,还需要教师做些有创造性的精心准备,赋予一体化教学更多的智慧。

二、赋予一体化更多的智慧

构成以一体化课程的各个任务遵循“知行合一”原则。“知行合一”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排列,而是既有形合又有神合,在做中思,在思中做,手脑并用,在做中有所获,在思中有所得,在逐项任务渐进的学习中得以全面提升。这里无论要达到形合、神合,还是做中思、思中做,都少不了智慧。

1.要赋予任务情感

由于种种原因,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于生活之美、学习之美、劳动之美以及由此之美激发的美好情感,一直是忽略甚至是忘却的。教师在构建任务时要把某种美好的情感融入到知识和操作中,让情感之手轻轻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在学生眼前最大化地呈现学习和劳动之美,让学生发现学习和劳动之“漂亮面容”上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一旦对学习任务有了感情,对课程有了感情,对课堂有了感情,那么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所以,任务要有情感,课堂要有情感,教师要打造情感任务、情感课堂。

2.要赋予任务更多的思考

人人厌恶重复性的机械动作,即使这种机械动作很美。教师要构建会思考的任务,即可以不时地触发学生思考的任务。会思考的任务具有灵性,可以在学习(劳动)过程中和学生进行思维互动,俨然一位会说话的老师。会思考的任务能够让思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行于思,思于行,知行合一。思考是最有效的学习,能让学生收获成就感和兴趣,而这又是促使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赋予任务思考,要让任务会说话。

3.要智慧地实施一体化教学

如果赋予了任务一定的智慧,那么就可以保证单个任务能智慧地实施。智慧地实施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智慧地实施多个任务。一体化课程由若干任务组成,这些任务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在实施多个任务时,教师要保证智慧接力――情感和思考在任务之间的亲密“拉手”。情感能够长时间地从一个任务传递到另一个任务,思考也会依次传递而不会中断,并且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加强。这是正能量的传递。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深信:我们不仅期望在教育教学上有一个好收成,而且希望连续有好收成,有大收成。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第2篇

劳动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论述。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第一,劳动帮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通过学习和劳动相结合,使儿童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第二,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在校的所有行为对学生都是教育,其中也包括必要的体力劳动。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懂得敬重劳动和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第三,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和文化的财富是与他参加的劳动有直接联系的。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期盼不劳而获、少劳多得都是病态的劳动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越溪乡中心小学以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为校训,让学生通过劳动提升品质,践行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提升,以“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使每一天更靠近梦想”为教育理念,通过劳动教育和品格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每一天都有所得、有所感悟。

一、学校概况

越溪乡中心小学坐落在宁海县越溪乡越溪村,创办于1919年,学校几经变迁,正式定名为“宁海县越溪乡中心小学”又名“宁波市金钥匙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418平方米,建筑面积3974平方米,绿化面积1902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336人,教职34人。近年来,学校提倡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孝文化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始终铭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政策方针,以品格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中心,辐射学生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县教育局、越溪乡教办的关心支持下,把劳动教育纳入本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组建校内专任教师+专业教师+老农民三方共同形成的师资团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精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的初心。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学校负责人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科技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的双向模式。近几年,我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也有所收获,学校先后荣获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优秀实践基地、宁海县文明学校、宁海县科技特色学校、宁海县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海县学校特色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

二、“格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学校在建设初期留有一片空地基,占地700多平方米,后因发展需要,学校开始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开始着手建设劳动场所。由学校老教师牵头,以社团的形式开展劳作活动,学生开始逐渐开始感受劳动的乐趣。2013年,越溪小学劳动社团开始正常运行,随着学校关于科技教育不断的深化,2018年,宁波市专家对于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的考察和指导,学校开始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由原来每周社团开展活动到每班每周至少一节劳动课。2017-2019年,学校投入3万多元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对土质、环境进行施工建设,建设生命科学实践基地。2020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将素质教育改革核心转变为“科技+劳动教育”,学校投入5万余元打造“格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对入园门亭、基地区域规划、外部宣传栏、围栏等进行维修,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底,2020年底,学校获评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极大程度鼓励学校发展劳动教育的初衷,因此学校对基地内的储藏室、基地周边的道路进行改造,学校计划投入2万元,建设工具展示墙和“格知教育”文化长廊。学校每年在工具增设,种子秧苗采办中投入0.5万元。另外,学校还对绿化进行分区域管理,真真切切做到每个班级都有田,每个学生都有地的劳动教育环境。

三、校园文化建设

自2018年以来,学校积极打造“科技教育+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越溪小学始终围绕“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践行实践出真知的教育方针,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忘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打造格知实验室、无人机实践基地,为学生科学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对文化环境建设考虑其中,在基地内的外体墙面上是,日常劳动种植的植物介绍以及季节性植物名称,在基地内有毛主席书写的字体样本“劳动最光荣”,基地门庭上写有“体验劳动艰辛,收获劳动快乐”字样,基地南侧建设“格知·劳动教育”文化长廊,学生可以通过长廊认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以及传统节日下的庆祝活动。此外,学校各中队以国内科学家姓名来命名,主要用以感谢科学家对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针对各个科学家的具体贡献来进行班级环境布置,并定期评选。2021年夏,我校将进行环境改造,学校将对学校门厅进行改造,到时将世界科学发展史进行沿廊设计。各个班级上还有班级展示栏用以记录各个班级在劳动教育中所展示的作品。学校希望通过处处有劳动,时时做劳动的氛围打造,提升学生劳动意识。

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一支具有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师资队伍。我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由校长胡旭波领导组织,教导处负责具体落实,学校师资队伍主要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专兼职教师队伍,越溪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劳作务农,而是在劳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创新能力、艺术审美各方面的提升,因此,学校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就提倡各学科融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融合了语文、品德、科学、美术、体育以及科技等学科,在语文学科上需要诵读经典诗词,感受劳动的艰苦奋斗和感恩之心;在科学课上,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实验、求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美术课上学生通过绘画、制作等方式发扬劳动艺术的价值;通过劳动强健自身的体魄。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劳动人民是学校教育及其缺失的部分,所以,学校通过外聘兼职教师来校指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体验不同职业的艰辛,学校在常规课程之外,还设有乡村青少年宫特色拓展课程,学生可以在拓展课程上学习剪纸、舞龙、太极、国学等内容,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感受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此外,学校还联合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每学年至少有一次校外研学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在职业体验方面,学校联合越溪乡派出所、越溪乡敬老院、越溪乡交警支队,定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加强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兼职老农名,农民是劳动教育课程至关重要的存在,有了专业老农民的加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就得心应手了,学校邀请了2位校外农民,每周定期半天展开种植、施肥、除草、除虫等教学,由助教进行转化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既有实践的体会,又有理论的指导,使得劳动教育生根发芽。我校这只由“学科教师+兼职专业人员+老农民”组建的师资团队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断向上,不断向前发展,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发展,学校现有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12人,初级教师8人,其中市骨干教师1人(科学),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县骨干教师4人(语文、音乐,科学,数学),县教坛新秀7人(语文3人、品德1人、科学1人、英语1人、数学1人)。

五、劳动教育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撑,越溪小学立足学校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为轴心,组织策划适合的劳动教育文化活动,在学校读书节期间,开展劳动教育主题征文比赛,学生切实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还进行了古诗词诵读经典活动;在科技节上,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七巧板绘画竞赛,手抄报评比活动。另外,学校还组织策划了应时应季的“农耕活动”“丰收节”等具有鲜明特点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受到了县教育局的支持和赞许。2019年,我校组织策划首届美食文化节,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食物、自己组织售卖活动,活动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也受到来自家长的支持。在校园活动以外,学校还将家务劳动作为常规性活动辐射至家庭,越溪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需要开展一次家务劳动,并由家长监督,切实有效的做好家务劳动生活化的要求。此外,学校还组建了越溪小学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跟随越溪乡交警支队开展“平安宣讲”活动,“一盔一戴”宣讲活动;元宵,我们制作元宵慰问了越溪乡敬老院和抗战在一线的越溪卫生院的叔叔阿姨们;志愿服务队还承担学校安全督导员的工作,切实宣传防溺水、防欺凌等宣传教育活动。越溪小学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劳动教育活动受到县教育局、乡政府的多次表扬,活动受到今日宁海、看宁海的报道,今年学校的拓展课程文化展演活动还登上了现代金报六一特辑。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第3篇

一、操作的活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的第一维度

这一维度的活动特点是体验、观察、操作 。

案例:教学“中国结”。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中国结”的装饰物,了解“中国结”的编结方法,准备有关材料;课堂上,播放“鞭炮结”编结方法的录像,让学生掌握“鞭炮结”的基本编结方法;让学生尝试独立操作(进行编结)。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体验。

劳动与技术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基本技能与态度的习得是以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因此,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现实的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和操作体验。不管是“家政”部分,还是“技术初步”部分,很多内容都需要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操作的方法。一是熟悉操作的步骤。如“鞭炮结”,一般需经过“彩绳对折、环扣、插入短线绳、收紧环扣、‘井’字互套法、收紧套绳、反复互套穿编、互联成串”的步骤。二是掌握操作的要I,如“井”字互套法的要领是①压②,②压③,③压④,④压①。三是化解操作的难点,如环扣的方向,如何收紧套绳,收尾时如何使短线绳不脱落。

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熟练的操作。

二、知识技能的获得――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的第二维度

这一维度的活动表现形式有讨论、探究、创新等。

案例:上例尝试进行编结活动之后,此时我设计了一个相互交流活动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怎样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股数编结出自己喜爱的“中国结”? 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层层深入。最后举办“我的中国心――中国结”展览。情意盎然、大小不同的“中国结”,展示了一幅幅学生实践操作、自主创新的美丽画卷。

[设计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创造性,让学生自己设计。

学生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人,是劳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主体,更是技术探究的主体。通过一件件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一个个技术现象、技术问题的发现和探究,通过一项项技术小试验,为学生提供了激发创造潜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舞台。

三、情感的体验――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的第三维度

这一维度的目的是人人参与,享受成功的快乐。

案例:我们在编织茶杯套后,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还有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给哪些东西“穿上衣服”?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班级有一名学生就觉得,我妈妈的手机磨损很厉害了,我想给她的手机“穿衣服”。后来,在她妈妈生日的时候,该生果然送给了母亲一个亲手编织的手机套。

[设计理念]作品穿行于生活,体验“劳动课堂”后的学以致用。

“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劳技本身的价值就是能否将学校所学延伸到课外,走向社会。“劳技教育促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知识转化为能力,利用书本知识在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劳技教育实践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整合。”抓住教育的契机,我们劳动与技术课堂上诸如“编织类”“布艺类”等作品可以成为家中的装饰品,也可以成为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因此,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一定会让我们的劳技课堂走向家庭,真正将劳技教育实践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整合。

四、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的第四维度

这一维度的重点内容是适时运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动,适时地给予激励,给予学生自觉投身学习活动的助推剂。

案例:在《涤纶彩球》一课中,我采用的评价方式:

(1)学生制作时实施过程评价。点评奖励获得“合作标兵”的小组;能注意卫生保洁,及时处理垃圾的获“环保标兵”小组;操作过程中保障安全,能使用好针线后及时归放的获“安全标兵”小组。

(2)教学成效比较展示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小组评议,做得最好的,请小组派代表把小组牌贴在彩球的下面。

(3)小组互议,说说为什么投票,其他组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制作优胜”标兵组。

(4)激励学生课后探究涤纶纸的其他用途,举一反三设计制作彩球,改进或创新设计制作,通过义卖检验,体验劳动的快乐,实现自身的价值。

[设计理念]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动。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给学生激励。个性差异决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体验、发现程度各有不同。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或深或浅、体验或多或少、创新或有或无,但只要他们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总会有自己的收获,总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第4篇

一、连云港市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和“教科研热”的特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小学有组织的教育科研工作(以下简称教科研)起始于1987年。经历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研究历程,教科研工作不断普及,并且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老师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1)教师撰写论文数、主持课题数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共有部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98项,市级课题1000项,部级课题填补了空白,省市级课题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8%、80%。全市数量达到10000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300余篇,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90%、82%。(2)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连云港市有10项成果获奖,在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连云港市有24项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名列江苏省前列。近五年来,在江苏省知名度最高的中小学青年教师“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评比中,连云港市的参赛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三名。此种现象被江苏省教科院的专家称之为“连云港现象”。

教科研,全称为教育科学研究。教科研成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个人努力、团队互助、进修培训、专家指导所获得的关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它包括获奖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著作等等。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热”,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特点一是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越来越高,二是教科研工作的实绩与教师的晋升和表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是由于教科研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经济学原理。

二、教科研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看,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与从事教学工作一样,都可以创造价值。因此,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理论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经济学思想。他们主要的观点有:(1)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具有间接的生产性质,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2)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3)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4)劳动创造价值,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思想归结为一点,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力量。而劳动力创造财富的多少是与劳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例的[1]。

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而且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具有劳动的某种特殊性。这种劳动特殊性特别地表现为发现教育规律、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增加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这种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理应得到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奖励。

如今,各级各类学校的职称评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评选,教育系统的人才招聘都注重了教科研成果所占的比重,就是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学的思想。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工作,乃至形成“教科研热”,是正常的,是符合教育经济学的规律的。

三、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投资

从人力资本理论看,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老师亦应该获取相应的收入,而且教科研成果越好,应该获取的收入就越多。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它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解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二,人口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的作用。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使蕴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的总量。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2]。

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学会教科研的方法,学会将教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另一方面,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育投资的过程。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需要很大一笔开销:如图书资料费、会务费、差旅费、通讯费、专家咨询费、网络查询费、招待费、教科研的时间花费等等。但是,这些费用是属于投资性质的。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它将转化为教师的多种技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并将获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较高的回报。实际情况是,凡是教科研工作做得好的老师在职称评审及评优、评先方面都获得很大的便利,他们比不做教科研或者少做教科研的人而言,晋升或评优的机会更多,时间更早,因而获得的薪水就会更多。这是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的。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生产率,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所以,要大量地进行教育投资,扩张教育,这种观点对教育科研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育科研上的投资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往往热心于重奖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积极分子,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运用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还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资本投资,要达到相同的效益,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全社会的人都会热衷于投资教育。现在,许多校长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就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体现。

四、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是教师能力的信号,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

从筛选理论看,教科研成果多的老师将有更多获取更高报酬的机会。筛选理论由迈克尔・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表的《筛选假设――就业的市场信号》一文为形成标志。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内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受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就高,这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同的地方;第二,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对一个寻找工作的人来说,教育程度是表示他的能力的信号,对雇主来说,是根据教育程度挑选工人。教育在这里只起一个筛选装置或教育信号作用,教育的经济效益就是教育筛选作用的结果[3]。

教师通过教科研工作获得高一级的职称、荣誉,便为他获得较高经济利益创造了条件。在这里,教科研成果成了教师能力和素质的信号。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包含了理念、方法、技巧等业务特征。比如,每年教育系统各种各样的评审工作需要评委,各种招标课题主持人的遴选,更高级别的荣誉的获得,工作职务的晋升等等都有“门槛”,教科研成果是这些老师跨入这些“门槛”的重要信号,成为被筛选的依据,从而,也就为自己获得较高的收入提供了便捷。“筛选”理论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而且,这种筛选的“信号”的效应越来越大,成了教师追求教科研成果的重要动力,也是“教科研热”的成因之一。

然而,在筛选论者看来,教育只是通过一纸文凭(教科研成果证书)反映个人的先天能力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具有信息价值就可以了,不必耗费过度的资源,因而,主张一种消极的教育政策。显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教科研政策,就会呈现教科研奖励的“度”的特征,即,奖励的金额不是越多越好,应与成果的水准相一致。否则,过度的奖励不能形成可供筛选的信息,还可能将教科研工作引入误区。

筛选理论认为,只有本身的劳动生产率高的人才会热衷于投资教育,因为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接受更多的教育必然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对高劳动生产率的个体来讲,在合理工资的结构下,个人投资更高级别教育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就会作出进一步投资教育的理性选择。但对于低劳动生产率的个体而言,由于他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在对接受过同一教育级别的劳动者所付工资相同的条件下,其进一步投资教育的成本可能大于收益,从而其理性地选择不进一步对教育进行追加投资。按照这个观点,对于教科研工作而言,愈是教科研成绩好的人,愈希望奖励高;而对于教科研能力弱的人来说,则不希望教科研的奖励过高,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五、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对于教育与收入关系观点的差异

1.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共同点

从教育与收入的关系看,二者都承认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教育对个人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既有社会效益,也是一种有着经济价值的投资活动。从这种意义上看,各级政府纷纷设立教科研成果奖项,各种职称评审、评先都有教科研成果的要求,教师积极地参加教科研活动,有着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效应。因此,出现的“教科研热”对于培养人才、对于知识发生、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自身的收入,都是有益处的。

2.人力资本理论与筛选理论在教育与收入的关系上的不同点

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均不否认教育和收入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均承认较高的教育水平为个人带来较高的收入,但在对这种关系的解释方面不尽相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个人收入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们在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距。教育投资提高了个人的生产能力,从而使他们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如A所示进行描述。

A: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人力资本模型)。

对教科研而言,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产生教科研成果――较高收入。

筛选理论对教育与收入关系的解释如B所示:

B:教育投资――较高的文凭――较高的收入(筛选假设模型)。

对教科研而言,就变成了:

从事教科研――较高级别的证书――较高的收入。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中间阶段。在人力资本模型中,中间阶段是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是对较高生产能力的报偿。筛选模型中,中间阶段仅仅是证书或者文凭。对于教科研而言,前者意味着教科研工作好,就一定能力强,收入也一定高;后者却未必。一位老师教科研成果多,必须要得到权威机关的认可,并且能够得到相应的证书(例如职称证书、荣誉证书),这样,就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提供了信号,为校长(雇主)提供了筛选的依据,否则,较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针对不同的群体和情境,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都有解释的空间,又都有解释的限度。也可以借此解释这样的现象,即为什么获得教科研成绩差不多的老师,其获得的收入却相差较大。

六、基于“教科研热”的政策寻求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表明,中小学“教科研热”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既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也有提高收入的因素。但是,在教科研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教科研热”的出现,表明了教师学习、研究的热情,也包含了对教育高收入的追求,这些都应当给予保护。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小学而言,应将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来做,不能将教科研工作过分地夸大,防止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和影响。现实中,确有一些老师只顾抓教科研,忽略了教学工作,这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必须调控教科研的奖励政策和绩效考核政策,比如控制奖金的数量,使得教育教学实绩与教科研实绩所占的比重相适宜。

2.避免“虚假”信息干扰

毋庸讳言,在“教科研热”中,也出现了许多虚假的教科研成果,加之各种职称评审中的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缘故,使得各种评审的结果(信号)失真。这就导致一些职称和荣誉的虚假。如果仅按照筛选理论进行收入分配的话,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甚至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

3.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科研观

不能将教科研与晋级、评先划等号。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将教科研工作与物质利益密切挂钩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的。而应该引导教师将教科研与改进教学结合起来。树立热爱教育、热爱科学、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的学术道德规范,建立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不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数量。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第5篇

一、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品德与生活》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资料之一。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不必完全按照教科书来开展相同主题的活动。

如: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偏僻的农村,学校门前又有一条马路,学生上下学都要路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就把学生带到马路旁,亲自指挥、操练学生过马路时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升华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以儿童社会性质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设置要以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观察、体验、反思、提升为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我在教学《收获的感觉真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和生长规律;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及收获的技巧,并用看、摸、闻、学、问等方式了解收获物;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我联系了班主任和部分家长一起到学校周围的农户家去秋收,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一系列教育。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体验了陶行知先生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的生活教育内容。

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更多的是让儿童知道怎么去行,而不仅仅是知。把儿童放到生活实践中来,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行为的实践。只有让学生动手了,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在教学《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再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当中。我就让学生利用废旧物

品制作环保警示牌、环保小画册、环保标语等有关宣传环保知识的小制作,举办班级环保作品展示活动,并让学生向家人及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在活动中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开动脑筋,通过小组活动,学会相互合作,并能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

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操作,不仅使学生在“动”中获得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体验快乐。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使课堂成了一种快乐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同时也让孩子在生活中受到了教育,促进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四、生活中要“巧”用即时评价

永远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让他产生失败感,即使在他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在生活中要“巧”用即时评价,以正面激励、尊重学生人格为主,避免讽刺、挖苦。即时评价虽然时间短,但见效快。有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第6篇

主持人提示:德育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

四川省成都市二十中校长胡铃冬:劳动教育课的开设,使学校课程更加丰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对学生意识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处规定:各年级劳动教育课程,高一40课时,高二30课时,高三15课时。从劳动教育课开设初始,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简明教材,经过不断完善,成为校本教材《劳动技能》。该教材曾在2014年省级高中课改校本教材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内容涉及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清扫的主要技能、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校园责任区的划分、劳动效果的评价等。学校还专门为劳动班级制作了工作服装,先为灰色大褂,不久就改为了沿用至今的绿背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劳动教育课又逐渐整合了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清扫校园维护校园整洁外,劳动轮值班级还承担了每日的升降旗仪式、课间礼仪执勤、考场执勤等教育活动。随着劳动课的开展,学校对学生打扫清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推垃圾车不能用倾倒方式,要把垃圾袋在垃圾房一袋一袋地放好,以便清洁工人进来收拾;给垃圾桶换垃圾袋,袋口覆盖要达到8厘米,追求整齐美观。学校希望通过这样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身边事、细小事,教给学生智慧的做事方式,务实的工作态度。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校长仇丽君:由学校德育部门协同少先队大队委,对各项劳动进行评估,配以相应数额的星光币。完成该项劳动就获得相应数值的星光币,如果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完全完成,要扣除一定数额的币值。各个班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学期初进行一次性的劳动项目公布,也可中途每隔一两月进行一次更替,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以上班级劳动,一项校级劳动,这是期末评选“星光学生”和“十佳星光学生”的必备条件。每月最后一天,学生可以把一个月积攒的星光币存到星光银行,星光银行进行登记并赋予一定比例的利率。学生获得的星光币,可以购买学校图书馆的折旧图书,可以参加校园贸易节的拍卖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淘宝拍拍乐贸易节,也可以使用星光币购买贸易节的各种物品。《星光币劳动创业》德育课程体系,是以学校公共福利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教育,通过对班级、校园内涉及的各项劳动进行梳理和整合,采用自由开放的认领形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各项劳动中。而通过发行校园星光币,把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从小培养学生“有劳动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积极创业思想。通过星光银行的开设,让学生初步感受货币流通,渗透理财理念。

体现校本课程特色

主持人提示:学校劳动教育要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德爱学校校长陈二泉:我校的劳动教育,是从和学生生活最紧密的“吃”开始的。从一年级就开设厨艺课,请厨艺大师给他们上课,从包饺子到做寿司、从炒菜到煲汤,学生按程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然后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周末回家偶尔还能在父母面前展示一下,不但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爱惜粮食,也懂得了相互配合和尊重学校厨师等。学校还开设了手工课、泥塑课,每个学生每学期还要认领一盆花或一盆草,自己精心照顾和养护,每学期定期开展“美丽的班级我的家”活动,整个教室的布置和美化全部由学生完成,低年级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通过微信展示,并展开拉票活动。班级打破了以班长及各种委员为干部的组织结构,学校打破了以学生会等常规的学生组织,全部以小志愿者组成的各种组织机构,校园卫生、食堂管理、宿舍看管,完全是自发、自动、自觉、自愿。通过每个人亲身参与,提升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享受到校园因我而改变,感受到自己的水平和力量,真正唤醒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从而带动自己各方面不断提升。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朱燕红:在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幸福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校始终将“让动手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行动指南。学校组织了“播种在春天”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种植蔬菜和花草,见证蔬菜等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与责任意识,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美,感受了植物生长过程的魅力,进而塑造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同时,我校借助开展“左手游戏,右手生活――培养鼓娃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德育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必要的生活小技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手工零钱袋、水果拼盘等生活用品,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在劳动中体验幸福。

江苏省淮安市复兴镇中心小学校长王志洋:学校融合国家和省级课程,开辟校本劳动养成课程,编写了《学会生活》教育读本,按照“自理习惯、家证服务、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生存技能”六个板块来设计。每个年级各板块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形成六年一贯制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处和教务处通力合作,制定出全校学年度技能竞赛计划,并以此来规范各年级学生劳动技能培养活动。学期初在家长会上将竞赛项目布置给家长,各班级在学期中进行班级海选,学校择优在家长会上进行技能展示竞赛。上学期各年级预设的习惯类竞赛项目为:一年级“我会系红领巾”,二年级“我会系鞋带”,三年级“我会装书皮”,四年级“我会整理书包”,五年级“我会擦桌椅”,六年级“我会清扫地面”。这样做,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六年中都能学到生活技能的教育。此外,争取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劳动教育硬件,添置“四维一体机”“标本室”“探究室”“劳技室”等教学设备,为学校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设有专门的劳动试验田,加之集镇周边工厂商铺较多,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

挖掘其他学科蕴含的劳技内容

主持人提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或多或少蕴含着一些劳动教育内容,因此,“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成为新的着力点。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提出办“有灵魂的教育”,教会学生以劳动获取幸福体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在一周一课时的基础上,发动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掘所在学科蕴含的劳技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技教育,进而形成教育合力。比如:通过挖掘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课文,告诉学生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之中。有的老师甚至将数学课开在了食堂,孩子们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包饺子。利用这一主题先学厨艺,在“劳动”之后,老师才开始教学生进行数学的“统计”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还专门开辟了种植园,园里有大片的竹林和丁香、桂花、海棠等观赏植物60余棵,还有石榴、樱桃、枇杷等果树100多棵。学生亲身体验选种、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等环节,教师让孩子们观察树木、花草、麦苗以及蔬菜的生长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孩子们同大自然的植物一起长大。

安徽省芜湖市棠梅小学校长沈鸿:学校十分重视对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德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学生劳动实践纳入德育系统中。学校利用班队课和手工社团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劳动教育。此外,在学校每学年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系列活动中,会专门举行两次主题劳动教育活动:5月“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11月,结合素质教育开放周开展的“劳动大比拼”专场比赛。今年5月开展的“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体现了学科整合、全员育人的特点: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展示了劳动作品――“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的绘画作品,有描绘交警指挥交通的,有描绘清洁工扫马路的,有描绘园丁修剪树枝的……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栩栩如生,以学生向往的方式拉开了劳动的序幕;班主任组织一次室内大扫除和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大扫除活动,包干到人,分工劳动,清扫绿化带、洗擦宣传栏等;音乐教师教唱《劳动最光荣》等劳动歌曲。通过“画、做、唱”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学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孙怡:学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综合实践课是国家课程,是劳动技术课实施的主渠道。学校从学情入手,设计了“衣食起居的劳动习惯、社会生存与生活技能、信息技术与应用”三个综合实践课主题,分三个年段,板块推进,实施国家课程,很好地体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面;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生物与种植、化学与生活、物理与维修等,把劳动技能有机地植入学科中,体现了校本课程生活化的一面;另外,学校还倡导特色教师开发个性课程,例如军模设计课、光与电的探究课、保险与营销课……鼓励教师以生为本,各尽其才。

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主持人提示:言教不如身教。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更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我校通过组织开展“今日我当家”主题活动,激发小学生做家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生活,促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活动内容有洗杯子、倒垃圾、扫地等,并让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务劳动成果,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劳动兴趣,形成一种带动、交流的效果。通过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将学生的学习与教育置于真实的自然、社会、生活中,促进人的发展,在锻炼多种劳动技能的基础上,获得一技之长。

劳动教育课程收获第7篇

【关键词】田园文化;种乐;特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20-03

一、“种乐”教育提出的背景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谢家庄是一个有着250多年历史以农为主的乡村,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过着农耕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孕育、滋养了谢雨金等一批名人志士。谢家庄小学地处广州市北郊的谢家庄村落里面,这里的田园风光衬托着校园的美丽,校园广阔,有大片可种植之地。

提到“田园”,我们就会想到著名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恬静的生活。田园是最理想的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审美的母题。田园文化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在于精神上对一种特定文化的不断体验,在于对“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的守常秉承。它更应深入到心灵感受层面,这种感受是清新、明朗、轻松、愉悦的,折射到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师生关系、课堂学习等方方面面。

学校根据自身的环境条件,在2006年开始就确立利用乡村资源创建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并于此进行乡村特色课题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经过师生多年的开垦种植,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开心农场,学习教育和劳动实践的结合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独有的教育资源优势。以“开心农场”为德育实践基地,进行种植体验、拔花生、收割稻谷等劳动实践;立足于乡村,确立生活教育、快乐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提升教育思想,在整合原有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凝炼文化精髓,提升到具有明显校本特色的“田园文化”。

二、“种乐”教育特色课程的目标

学校挖掘“田园文化”,确立以“播种快乐,构筑幸福家园”的办学理念,以“种乐得乐,献乐得乐”为校训,形成了“本真快乐的情怀、健康质朴的人格”课程总目标,依托农耕种植的劳动实践,构建更具体、更易实施的实践课程,以乡村游戏、乡村劳动实践、乡村竖笛演奏等特色项目为载体,开展系列的各学科快乐课堂和贴近乡村孩子生活、符合乡村孩子兴趣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乐读乐想,乐说乐行”。

挖掘“田园文化”,并不是要回归乡村生活,也不是倡导无为、宁静的生活,而是以“田园”为出发点,追寻自然、健康、和谐、快乐、绿色的校园文化。学校拥有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勤朴的耕种文化、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绿色、和谐的人文课堂。因此,以劳动种植实践来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乡村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寻求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现代化、内省与外显的结合点,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体验温情,释放生命灵性,让生命在家园自然与本真地舒展,让每个人都有播种快乐、享受快乐的机会,让幸福伴随快乐出发,让育人伴着快乐到达,所有人都在为追求自我成长、自我收获而主动投入,学校成为每个生命快乐成长的沃土。

“种乐”教育课程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庄稼人文化的汇聚结合――田园文化;二是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环境,环境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主张为理论依据;三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依据。人的心灵是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所以,我们主张让孩子在心灵里播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种子;四是新课程理念。种乐教育回归自然与本真,尊重、欣赏和呵护每一个生命,一草一木一人。

三、挖掘田园文化与乡村资源,构建系统的特色课程

我们挖掘田园文化与乡村资源,创造充满乐趣的教育环境,研发系列校本课程。师生通过学习校本课程,达成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和对学校的热爱。

学校校本课程,包括“游戏课堂”“乡村游戏集”“乡村家园礼仪”“种植快乐”“美画乡村家园”“诗颂乡村家园”等课程模块,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并分级、分步实施。

学校通过这几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发动师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制定了校本课程大纲,编写了部分校本课程进行拓展学习。特色课程大纲分五部分:一是关于田园文化、乡村教育理论的阐述;二是学校特色发展史、社区名人事迹、精神的展现;三是学校办学理念、校训等形成过程的阐述;四是田园诗及基本的农耕种植知识;五是乡村游戏活动的内容等。这几年,我们师生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总结、收集,编写了几门富有特色的项目特色课程。如:学生从祖辈、父辈以及他们这一辈身上,收集了许多极具乡村特色的游戏活动,像竹竿舞、滚铁环、打陀螺、老鹰捉小鸡、跳房子、两人三足等,然后汇编成《乡村游戏》一书;各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把有些难的知识点设计成游戏而汇编成一本《游戏课堂》;师生们在开心农场长期种植的过程中总结而成的经验介绍等整合而成的《种植快乐》;各年级师生在语文课本上或网络资源等收集,每个年级一本田园诗《诗颂乡村家园》……

四、种乐教育特色课程实施的途径

学校从校本培训、课堂、实践活动、环境等各方面实施种乐教育特色课程。

1. 校本培训,真实体验乡村田园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特色课程领导小组,制订了课程评价体系,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如邀请了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专家主讲“田园文化特色建设”等讲座,邀请谢家庄名人讲当地的历史和故事,邀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并计划与广州市农科院钟落潭基地促成共建单位,依靠他们的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学校进行农耕种植的辅导;通过组织教师观看《放牛班的春天》《美丽人生》等乡村特色的经典电影,参观云山诗意江南竹乡特色,参观极具岭南乡土特色的“故乡里”,开展“幸福”和“感恩”教育活动,教师们对“爱”字又多了一份理解,边参观、边收集适合学生的游戏活动。

2. 立足田园本色,构建“五趣生乐”课堂

我们坚持立足课堂,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在各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特色教育内容。

(1)准确切入,渗透特色。学校充分挖掘乡村素材,把田园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譬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各班用学校种植的水果、花草植物等名称来作为自己的班名,如“红荔班”“向日葵班”,等等,并赋予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各学科充分利用各种乡土材料作为教学用具,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感受。如,品德与生活课与美术课整合:用枯枝树叶、黄豆、花生壳等作为创作素材,把它制作成一幅幅美丽的具有创意的生活美术作品。音乐课:用竹子做笛子当做学生自己的乐器,在开心农场劳作中,学生边吹奏边创作,享受着田园之美和快乐。体育课:师生用铁丝做成铁环,用竹杠来跳竹竿舞等,把乡村特有的资源带入课堂,这是学校田园文化的教学特色。

(2)寓教于乐,绿色生成。校园文化的落脚点和集中体现在课堂:学校结合田园文化内涵,极力构建高效、愉悦的游戏课堂,创设了“五趣生乐式”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教学时适当采用游戏、操作、合作、互动、竞赛等趣味形式,把枯燥的知识学习与学生熟悉、喜爱的活动有机结合,让快乐成为课堂的境界,着重于“三个快乐点”:①导入激趣点,使之成为一节课的良好开端;②抓住“课堂绿色生成点”,捕捉课堂上呈现出即时生成的“笑果”;③玩得“意味浓一点”。各学科根据教学知识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知识游戏,把学习融于游戏中,在快乐中学习。

3. 在田园文化的辐射下开展多样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1)依托开心农场,全面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学校开辟了校园围墙边的一大片空地,作为学校的“开心农场”,有效整合、合理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种植活动。在这块开心农场中,我们把土地分给各班进行劳动种植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知识、爱劳动的意识,从而明白“成功的收获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道理。同时,各班在收获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分享果实的喜悦,现在,有师生们亲手种下的木瓜、黄皮树、杨桃树、杜鹃,还有时令蔬菜。从开垦、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师生们一路走来,在这块热土上倾注了万分热情。在观察记录中,师生与家长记录着这些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陪伴着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师生们也在不断地成长,从无知到有知再到行动投入,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这里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据点,是美术的课堂,是语文写作指导阵地,还是综合实践课的地盘。语文科组开展“校园一角”作文比赛,美术课、音乐课师生们也经常把课堂移到开心农场来进行创作实践学习。

(2)利用校本课程,开展书香校园的诵读活动。只有让师生认识、理解学校文化,才能让他们热爱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把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定为田园诗歌诵读或校本课程阅读学习课,各班开展田园诗歌诵读活动等。利用阅读这一特殊的心灵交流驿站、思维激荡空间,悉心品尝、咀嚼和回味田园学习的快乐。48首田园诗、24个节气,中国的农耕文明、陶渊明等名人故事,田园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充分利用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感受爱劳动、爱校园的情感。

(3)展现儿童的活泼天性,回归田园淳朴本真,开展乡村游戏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感受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喜欢上学,给他们留下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学校开展乡村游戏活动的目的。学校充分利用乡村、社区资源,收集、编写了“乡村游戏”的校本课程,这里面收集了上百种游戏活动项目。竹竿舞、滚铁环、打陀螺、跳格子等都是学生们以前从没见过的,我们重新挖掘、整合,体育课、大课间等都渗透着乡村游戏,学生们玩得无比欢快。此外,学校还定期在每年的十月份开展展现学校特色的乡村游戏运动会,并分别在每年的5月、9月开展“风筝节”“灯笼节”等传统教育实践活动。

4. 营造“田园”文化底色,催化课程果实

学校通过建设“十一”工程:一门(校门文化墙)、一场(开心农场)、一坊(农具坊)、一廊(文化长廊)、一林(竹林)、一亭(乡情亭)、一室(乡村文化室)、一台(文化教育舞台)、一苑(农家棋苑)、一阁(读书阁),营造出田园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让校园里的每一堵墙、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幢楼,甚至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一石一沙、一砖一瓦,都外显着乡村环境的本色;一草一木、一叶一花,都体现出田园之美。

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句的开心农场,开心农场旁边有一个百米文化长廊,48根柱子镌刻了48首田园诗,长廊顶上的24条横梁代表了中国特有的24个节气。

开心农场旁边是一间种乐农具坊,这也是一间农耕工具的博物馆,所有农具都是老师和学生家长收集过来的。学生通过参观农具博物馆,深入了解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从前辈身上学习到他们的劳动智慧。

乡情亭内张贴了一幅幅师生的优秀作品,展现了师生对校园之美的眷恋和热爱。学生们喜欢把这当成诗歌诵读舞台,或吟诵,或玩诗词接龙,或下象棋,自得其乐,这正是田园生活悠然、恬静生活画面的展现。

五、种乐教育特色课程实施的成效

这几年,学校种乐教育特色课程尽显田园本色,营造出诗意般的校园,发挥着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脸孔,熟悉的故事,勤劳朴实的身影,都在师生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家园情怀、快乐精神、健康人格”的品质。

每一位教师都是快乐大使,用轻松的语言为学生送上滋润心灵的欢乐,讲台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舞台,学生乐读、乐讲、乐做、乐助、乐疑。伙伴互助、小组互助成风,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的独立预习、自学习惯和能力得到培养,学习效果整体提高,真正实现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贴近乡村孩子生活的、符合学生兴趣的有特色的种乐教育活动,通过劳动――感悟,体验――领悟,游戏――创新,在这里生活、活动、成长,在校园里,可以见到学生劳动的身影,学生的作文不再空洞,学生的课余生活不再是盲目打闹,学生正在渐渐地变化着。一次次实实在在的劳动体验,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的日记经常提到,因为劳动让他们更珍惜平时吃到的一粒米,一棵菜……这些通过劳动而获得的感悟比教师们多少次说教都要来得有效,学生对田园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传承着田园文化的精神,有着热爱家园、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勤奋学习、懂得感恩、学会生活、坚强自信、懂得包容等良好风气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