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合集7篇)

时间:2023-07-27 15:58:37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第1篇

[关键词]综合性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49-02

1 地方综合性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定位不明确

教育部界定公共事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相当一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相关师资或专业开设的。例如,师范院校的教育管理专业、艺术院校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等。可以说,以这一特定的专业形成方式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其明确的办学方向和专业优势。相比而言,依托地方综合性大学为资源所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方向优势。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确定了5个专业方向,即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5个专业方向中,相对于师范院校。医学院、体育学院的专业方向而言,综合性大学没有优势可言,多数院校依托原有的师资和专业优势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了“万金油”,很难分清与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等相近专业的区别,学生毕业后也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方向和定位。

1.2 师资力量匮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是一个新专业,全国还没有该专业的博士点,所以专业的教师比较匮乏。现有该专业的高校师资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体育、卫生、教育等专科院校开设的体育管理、卫生管理和教育管理等公共管理专业的学校,主要还是借助于原来业已成熟的师资力量,但是却存在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方面的教师。二是在一些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建立了该专业,但是却缺乏环保、社会保障等专业特色的教师。师资的匮乏必然会使专业理论不成熟,势必会影响到对学生的专业培养。

1.3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设置中有一明显缺陷就是“杂”而专业重点不突出。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性质所决定,要求本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等,同时也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课程设置中的结构上的缺陷,具体体现为:一是课程门数多、课时多。二是“重心”不突出,尽管要求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但必需具备一组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特”的专业技能,即有区别于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独特技能的课程,这样才能使毕业生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去向。三是课程设置中的重叠、交叉现象严重,由于公共事业内涵模糊,公共事业课程设置上缺乏统一性,使得课程中的内容、知识重复学习。

2 地方综合性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明确具备比较优势的专业培养方向

确立明确的专业方向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除了传统的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卫生管理、体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之外,还应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性质,地方性大学应本着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原则。因此,可以拓展的专业方向可涉及: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学校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综合性大学一般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两大类学科优势,在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与当地经济发展中均有长期积累的科研与师资优势,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在选择专业方向上可以考虑专业方向设置的层次性。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探索多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加强师资建设,这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可以实现院际甚至校际师资共享。由于本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建设课程体系,这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横跨管理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在师资上要想完全凭借本专业的教师来满足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可以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其他院系的师资力量来满足。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利用兄弟院校的师资力量互相交流来满足教学需要,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实现了教学资源效率的最大化。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第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

当前阶段是我国发展前行的重要阶段,我们正面临着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变的最后一步。面对一片大好的新形势,事业单位也应当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与改正,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主动跟上时代步伐。这对更新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对推动社会发展与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寻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方向尤为重要。

一、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意义

事业单位与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事业单位的影响,其涉及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生活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同时对文化、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事业单位作为传递民众呼声、传达政府号召的关键性纽带,是保障民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政府政策法规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和运用的方法,进而实现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者就是这一职业的实践者。目前我国已经充分融入到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已经不仅是影响当地范围的行为,对社会存在更大的影响。因此深化各项改尤其是行政管理改革已经十分迫切。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陈旧,程序复杂

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事业单位也担负着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就职人员也随之增加。在陈旧管理模式下往往呈现出上下不平衡的典型现象,一项指令需要层层下达才能得以实施,一项报告要经过多重上报才能进行决定,实施效率大大下降。这样不仅消耗了人力、财力和时间资源,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多种风险,传达的差异性致使实施也会出现错漏现象。这样的现象不仅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其公共形象也存在不良影响。

(二)政务透明政策实施不够完善

政务公开是推进事业部门进行自我约束和由民众进行监督约束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通过一些政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的实施,但在落实力度上仍然不够。政务信息的延迟或缺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对政府工作的信任会随之降低。这样不利于之后政府工作的开展和政策制度的实施。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对信息的局限于有限的区域内,没有较为完善的公共信息系统或网站等渠道,在信息公开范围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這样未公开的政务信息会造成民众信任的流失,公开信息也存在时效性差的特点。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传统的“铁饭碗”思想致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素质成为普遍问题,在管理人员中大家的竞争意识薄弱,也不会主动去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素质提升速度缓慢的现象。在管理过程中无法接受新知识或无法及时接受新的知识会使管理人员月民众和疏远,加大了管理难度。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方法

(一)更新管理模式,打造更先进的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也逐渐提升。“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政务”的发展前景也更加值得期待。接触和应用新兴产业和新的模式发展不仅能够使管理与群众思想接轨,增加可接受程度更能促使管理人员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政务公开、传达相关政策也能够增加受众面积,扩展政策传播范围。在内部工作中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沟通能够更加直接的进行沟通传达,减少了时间资源的浪费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加清晰的进行沟通,减少错误的产生。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民众更加深入的了解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更加直接的进行政策传达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精简结构,提升效率

除了利用新型平台和工具以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也不容忽略。面对繁杂的机构体系,无论是政策的传达还是意见的沟通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将机构组织进行精简化改革,使政策的下达和意见的上传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步骤,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立足自身,实事求是

事业单位的陈旧观念已经存在了较长一段时间,在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发展规划,不能将一套模式套用在所有单位的改革中。只有推陈出新,去除糟粕,将就得传统观念进行有效改正才能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做好。科学技术方面应该积极学习,努力改善,使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都能够与社会发展接轨甚至走在发展前头,起到引导作用。在思想素质方面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进行考核机制的完善,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的建设,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感和归属感,有了坚实的文化引导和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四)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创造性的思想,但是一旦方案确定就要准确实施,不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打折扣的行为。在企业单位发展的现状和自身特点基础上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管理实施才能保证改革政策的推进。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质量管理上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通过对行为进行规范保证质量和标准。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第3篇

《评价研究》综合运用管理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实证分析、制度安排和治理对策等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其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凸显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公共管理学研究的角度拓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新领域。《评价研究》把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绩效评价与治理对策研究作为管理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着力点和闪光点,既凸显了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使选题具有鲜明的理论前沿性、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又凸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与理念创新和制度安排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的整合和互补,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开阔新的视野,拓展新的领域,提供新的范式、方法和手段。书中对11个市、州政府近7年公共享业管理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仅是对这种崭新范式的一个有益尝试和生动演示,而且以其扎实的资料、独到的分析和科学的结论,为人们分析和把握影响与制约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进而科学选择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改进和治理的对策思路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完整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系统研究了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研究》以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一价值取向一技术方法制度安排治理对策为主线,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制度安排治理对策等五个层面构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体系。在系统研究民众价值取向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影响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取向(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向与民众本位取向)和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工具取向,即有限政府价值取向、效益标准价值取向与系统评估价值取向。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第4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较晚,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次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本专业建设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开设的学校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已达408所。随着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组织的发育以及国家和地方对于社会服务的愈加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尤其是地方综合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却让很多教育管理者、专家学者感到焦虑。他们认为当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及本专业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将是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者需要长期面临的课题,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目的。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广泛探讨,内容涉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1]、发展困境[2-3]、人才培养模式[4-7]等。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晰,学者们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努力:

1.明确具有地方特色性多元化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学科专业优势综合确定,总体上要突出特色,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上要走“应用型”“多元化”“多维发展型”发展模式,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保险、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就业。

2.设置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上,本专业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兼顾地方社会发展与需求现状,以管理学为核心,兼顾行政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拓展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

3.多途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复杂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教学队伍质量,包括引进学术带头人;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政府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

现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在各大高校逐步深入实践。但是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既没有部属大学所具有的雄厚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又没有专业高校所具有的特色专业优势,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遭遇瓶颈,难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一种模式将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各方面有机结合并加以综合改善已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模式转变的有利探索[8]。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将上述三个方面有机统筹并综合改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产学研合作又称“产学研一体化”或“产学研结合”。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9]中的表述,产学研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多数研究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合作来理解产学研合作,本文将突破狭义视角,从广义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理解。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优秀实践案例非常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是不管实践或理论,一般所涉及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指理工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工艺、高科技创新等内容。那么是否能够从产学研合作方面推进作为文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及发展呢?

首先,根据以上对产学研合作的广义理解,产学研合作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应该包括人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涉及理工科和文科类专业两大领域。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和实践,现在所提的产学研合作内容及领域已经得到拓展,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工业、科技等领域。比如美国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涉及所有学科,覆盖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商业资讯、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德国产学研组织弗朗霍夫学会主要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服务性产业以及政府提供合同式科研服务 [9]。

其次,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解决。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企业及政府的不同部门,这符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 “应用型”和“多元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可以帮助地方综合性高校较为容易和灵活的实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产学研合作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在促进教师实践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与企业和政府签订的各种科研项目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盟。同时,高校通过和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各种学术交流及互动,可以吸纳和共享企业和政府中的优秀人力资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资质量。

因此,可以从广义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提出地方综合国力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且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涉及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机地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结合起来并综合提高。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策略探讨

(一)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可[10]。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应该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识,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对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首先,学院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领导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尤其是产学研政策,同时积极借鉴其他专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成果,从而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要鼓励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实践及指导学生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次,学校及学院教师在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交往过程中要向其灌输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思想,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意识。

(二)深入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该突破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既要重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也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领域。根据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1.传统的合作培养

传统的合作培养包括定向委培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共建基地、相互兼职等合作形式。其中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是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其是产学双方利用专业与职业(行业)相关的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11]。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应当与地方政府、城市社区以及各种大小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各方也需要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其他培养方式,如定向委培、教师和各单位管理工作者互相兼职、互相学习,培养利益结合点,巩固产学各方的联系,稳定学生培养质量。

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委托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进行某项研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和科研单位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在委托研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接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课题。以吉首大学为例,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如在湘西州和吉首市政府部门文化产业规划中,学生参与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其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申请承接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项目设计、研究和撰写报告等工作,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的成长,近两年来有多人参与湖南省“挑战杯”、吉首大学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课题、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等,并在国内多家杂志上发表科研成果。

3.共建研究中心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地方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置针对地方事务的共同研究中心。以吉首大学为例,2012年吉首大学向省科技厅申请成立“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内容之一为武陵山片区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这为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本专业可以更好地实施传统产学研办学和委托研究合作模式。除此之外,本专业还可以成立规模较小的专业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员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及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学习性工作。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保障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稳定可持续地开展需要科学的保障机制,具体可以构建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机制。

1.管理机构保障机制。管理机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机构建设和完善,可在学院下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由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院领导联合组成,负责产学研教育的顶层设计,共同研究、制订合作内容和组织实施方案。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可以包括两个中心:一是产学合作中心,由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组成教师和管理队伍,建立和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实施学生实践教学计划;二是专业研究中心,是学生参与和进行课题研究的平台。以上产学合作中心和专业研究中心均实行导师负责制。

2.协议制约机制。协议是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的长效保障机制,院系要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以签订协议、规划和管理办法等形式,构建起产学研深度合作教育平台,如签订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等,双方制定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教育等管理办法。通过签订系列协议,明确合作双方各自的责任、利益和义务,规范学生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教学中各方的行为。

3.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产学合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关键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建立标准化的考核制度。制定各种实践教学规范制度,使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2)加强交流。一方面,学生实践教学结束后,学院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另一方面,学院要积极组织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学生科研创新的兴趣,组织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学和老师积极交流,提高学术视野。(3)追踪调查。学院对学生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将反馈信息反映到教学改革中,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同时巩固产学研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水金,王琼.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的关系辨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第三部门的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0(1).

[3]金红磊.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4]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5]项宗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B).

[6]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7]高永红.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8]李志恒.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

[9]祖廷勋.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第5篇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广泛探讨,内容涉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1]、发展困境[2-3]、人才培养模式[4-7]等。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晰,学者们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努力:

1.明确具有地方特色性多元化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学科专业优势综合确定,总体上要突出特色,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上要走“应用型”“多元化”“多维发展型”发展模式,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保险、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就业。

2.设置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上,本专业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兼顾地方社会发展与需求现状,以管理学为核心,兼顾行政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拓展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

3.多途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复杂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教学队伍质量,包括引进学术带头人;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政府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

现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在各大高校逐步深入实践。但是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既没有部属大学所具有的雄厚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又没有专业高校所具有的特色专业优势,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遭遇瓶颈,难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一种模式将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各方面有机结合并加以综合改善已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模式转变的有利探索[8]。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将上述三个方面有机统筹并综合改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产学研合作又称“产学研一体化”或“产学研结合”。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9]中的表述,产学研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多数研究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合作来理解产学研合作,本文将突破狭义视角,从广义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理解。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优秀实践案例非常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是不管实践或理论,一般所涉及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指理工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工艺、高科技创新等内容。那么是否能够从产学研合作方面推进作为文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及发展呢?

首先,根据以上对产学研合作的广义理解,产学研合作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应该包括人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涉及理工科和文科类专业两大领域。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和实践,现在所提的产学研合作内容及领域已经得到拓展,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工业、科技等领域。比如美国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涉及所有学科,覆盖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商业资讯、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德国产学研组织弗朗霍夫学会主要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服务性产业以及政府提供合同式科研服务 [9]。

其次,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解决。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企业及政府的不同部门,这符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 “应用型”和“多元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可以帮助地方综合性高校较为容易和灵活的实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产学研合作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在促进教师实践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与企业和政府签订的各种科研项目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盟。同时,高校通过和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各种学术交流及互动,可以吸纳和共享企业和政府中的优秀人力资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资质量。

因此,可以从广义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提出地方综合国力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且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涉及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机地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结合起来并综合提高。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策略探讨

(一)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可[10]。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应该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识,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对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首先,学院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领导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尤其是产学研政策,同时积极借鉴其他专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成果,从而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要鼓励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实践及指导学生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次,学校及学院教师在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交往过程中要向其灌输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思想,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意识。

(二)深入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该突破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既要重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也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领域。根据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1.传统的合作培养

传统的合作培养包括定向委培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共建基地、相互兼职等合作形式。其中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是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其是产学双方利用专业与职业(行业)相关的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11]。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应当与地方政府、城市社区以及各种大小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各方也需要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其他培养方式,如定向委培、教师和各单位管理工作者互相兼职、互相学习,培养利益结合点,巩固产学各方的联系,稳定学生培养质量。

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委托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进行某项研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和科研单位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在委托研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接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课题。以吉首大学为例,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如在湘西州和吉首市政府部门文化产业规划中,学生参与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其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申请承接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项目设计、研究和撰写报告等工作,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的成长,近两年来有多人参与湖南省“挑战杯”、吉首大学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课题、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等,并在国内多家杂志上发表科研成果。

3.共建研究中心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地方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置针对地方事务的共同研究中心。以吉首大学为例,2012年吉首大学向省科技厅申请成立“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内容之一为武陵山片区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这为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本专业可以更好地实施传统产学研办学和委托研究合作模式。除此之外,本专业还可以成立规模较小的专业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员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及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学习性工作。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保障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稳定可持续地开展需要科学的保障机制,具体可以构建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机制。

1.管理机构保障机制。管理机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机构建设和完善,可在学院下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由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院领导联合组成,负责产学研教育的顶层设计,共同研究、制订合作内容和组织实施方案。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可以包括两个中心:一是产学合作中心,由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组成教师和管理队伍,建立和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实施学生实践教学计划;二是专业研究中心,是学生参与和进行课题研究的平台。以上产学合作中心和专业研究中心均实行导师负责制。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第6篇

(一)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专业建设基础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主体,也是专业建设的载体。没有高质量的师资,不可能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也不可能培养高质量人才。“211”理工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比较薄弱,师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福州大学自设置该专业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1)从“985”高校引进优秀博士6名,这6名教师现已成为专业的骨干教师;(2)支持5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使得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3)聘请“985”名校博导兼职担任专业教师,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和交流会,承担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充分激发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把师资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尽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建设目标、实现方式等差异,专业建设有着自身的逻辑和特点,高质量的师资并不一定意味着高质量的专业。所以,做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工作,非常有必要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采取措施激发每一个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把师资的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1)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对于参加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的教师,学院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如参加1项校级教改项目,相当于完成了1/20年工作量;(2)鼓励教师发表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根据学院政策,发表在一般刊物的学术论文不计工作量,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论文则计算工作量。根据目前学院工作量计算方法,每篇教学研究论文计7个工作量,高出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工作量40%;(3)提高教学工作的地位。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中,提高教学工作量系数的权重;(4)要求并鼓励教授担任本科教学工作,规定教授每学年必须承担最低本科教学时数,并以相应权重计入工作量;(5)认可各项校级以上教学奖项的工作量。通过以上措施,避免了重点高校广泛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极大激发了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热情,有效地把师资力量转化到专业建设上。

(三)调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专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专业建设成败的根本标准。由于社会治理环境的变化,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治理社会的理念、模式、方式、政策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中,相应地,对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不能只从理论和学科逻辑上研究,而非常有必要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为确定特色方向,优化课程体系等提供依据。只有这样,专业人才培养才能经得起社会和人才市场的检验。第一,调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口径很宽,至少有二十几个专业方向,选哪一个方向作为突破口,取决于师资情况,更取决于社会的需要。2007年,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突破口,是经过人才市场调研反复认证的结果。第二,加强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建立多渠道的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系统,多渠道了解信息,采纳毕业生对人才培养质量、方式、课程、实践等环节的建议,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多渠道了解就业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的要求。通过会议、集体或个别交流、专门调研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知识、实践等方面的要求,并作为调整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第四,到其他兄弟单位,尤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较强的“985”大学调研,了解和学习他们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和理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为我所用。第五,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公共管理改革和动向,为课程设置、调整以及课程内容的更新等提供依据。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管理,公共管理也是专门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学科,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政府改革的动向,这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显著特点。最近党的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很多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社会治理、廉政建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必要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或开设专题讲座,或安排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讨论等,这也是本专业建设下阶段重点努力的方向。

(四)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学校根据师资力量和办学传统在理论和实践上各有侧重。一般而言,“211”理工类大学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内的文科专业总体上比较薄弱,突出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福州大学理工见长,文科相对薄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时,专业基础政治学学科比较薄弱,缺乏相关学科的支撑,几乎是从零开设,和其他很多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985”高校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重复其他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道路,无疑永远落后。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结合学校理工学科优势,走靠特色取胜的发展道路。1.确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发展方向1998年专业调整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口径非常宽广,涵盖了以前十多个专业,每个学校的专业方向各有优势。自2005年起,经过两年的调研以及院(系)内部反复讨论和论证,2007年最后确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并从2007年起,逐步调整专业培养计划,按照“成熟一门、开设一门”的原则,逐年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现已开设了8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把人力资源管理确定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年级公共管理类学生选择专业时,第一专业志愿的人数从不足10%逐年提高到50%,约占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总人数的一半。2.突出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福州大学理工见长的优势学科,在专业课程中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信息技术与定量分析、行政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等一系列定量分析理论与技术的课程。在体现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特色和优势的同时,拓宽了专业口径,为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了更好的专业平台。3.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内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突出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鉴于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相对薄弱,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而且也应成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建设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满足专业特点的实习场所。现已建成了7个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可满足全部专业学生课程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其二,提倡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模拟实践情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鼓励案例教学与讨论。提供典型案例,结合理论知识探讨;其四,要求毕业论文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最后,夯实实践性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安排了11门专业实践性必修课程。

(五)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改革创新专业建设思路、特色和措施等是一定外部环境下的产物。有关专业建设宏观性纲领性文件(如相关制度、人才培养计划等)以及微观的措施(如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前者为专业建设奠定制度保障,后者使专业建设落到实处。1.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并要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运行的相关制度,如请假制度、调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堂教学、课程考试考核、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教学研究与改革等相关制度,通过完善以上相关制度,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2.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是关于学生培养的目标、课程安排及要求的纲领性文件,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可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完善的过程,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特色方向不断体现的过程。以特色课程为例,从最初的1门增加到了现在的8门,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的核心课程。3.积极承担各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抓手,也是做好专业建设,后来居上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以来,公共管理系就一直重视各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自2009年来,共承担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1项,发表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25篇,获各类教学优秀以及教学成果奖20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4项。通过以上措施,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近四年来,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了120多篇高品质的学术论文,承担了60多项的横、纵向科研项目,其中省级以上纵向项目22项,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4项,有代表性的转让或被采用的科研成果三十多项。专业建设有必要解决教学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专业建设和科研相结合,使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专业建设的优势。具体措施如下:(1)开设教授专题讲座,原则上要求每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每学期为高年级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2)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3)毕业论文选题,尽可能让学生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据近三年的毕业论文选题统计,90%的论文选题时根据导师的研究课题确定,或作为导师研究课题的构成部分;(4)在从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高年级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结论

(一)“211”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充分利用理工学科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以人文社科见长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而“211”理工院校一般人文社科较差,理工学科较强,如复制综合性大学专业建设的模式,无疑永远处于追赶的过程中。所以,“211”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充分利用工学科优势,实现学科融合,突出优势和特色。

(二)“211”理工大学同样可以建设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在文科专业中,“211”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差距相对较小,只要理工大学充分发挥理工学科优势,找准特色方向,完全可以构建区别于综合性大学成功的专业建设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第7篇

 

然而,公共管理学科几年来的发展也遇到了对公共管理学科涵盖范围的困惑,究竟什么是公共管理,它应当包括哪些领域?这是公共管理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共识,公共管理学科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按照我国目前研究生专业目录(1997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则是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四个二级学科。这两个专业目录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其差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感到上述专业目录没有能全面、准确地覆盖公共管理领域。因此,不清楚地回答什么是公共管理这一问题,不利于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专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系统地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从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看,公共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我们首先从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来探讨公共管理的范畴®〇

 

一般认为,管理是人类对自身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计划、决策、控制的过程。以人类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事务来划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三个领域,即私人事务、公司事务和公共事务。公共事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公共管理就是基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事务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于各个国家。但是,公共事务会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因为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一般而言,以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领域都属于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例如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国家安全(国防与外交)、公共安全(食品、交通)、公共卫生与健康、基础教育、公共资源管理(土地、水、能源、道路)、城市发展(市政设施)、公共环境(污染防治)等。

 

公共管理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NPO),其中NPO是近年来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而逐渐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并日趋受到重视的。从政府角度讲,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资本资源,公务员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人力资源。所以,公共管理不等同于我国一些学者所讲的行政管理,其涵盖的领域要宽得多。从上述判断出发,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应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研究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部分,简称“基础模块”;二是研究公共管理具体职能的部分,简称“职能模块”。我们分别论述如下:

 

一、研究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部分(基础模块)包括以下领域:

 

1、行政管理,主要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实施主体的政府机构的组成、运作方式、治理机制、绩效管理等;

 

2、非营利组织(NPO),主要研究NPO的组成方式、运行环境、管理模式与方法等;

 

3、公共政策,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检查、反馈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4、公共财政,主要研究公共财政的收支机制,包括税收、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管理等;

 

5、公共人力资源,主要研究公共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人力资源政策等。

 

二、研究公共管理具体职能领域的部分(职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领域:包括宏观经济管理的有关方面,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特殊行业的管理;工商注册管理等,可以称为国民经济管理;

 

2、社会发展领域:包括就业与劳工关系、社会保障、人口管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管理、文化事业等,可以称为社会发展管理

 

3、公共卫生与医疗领域:包括公共卫生、医疗、食品安全等,可以称为公共卫生与医疗管理;

 

4、公共安全领域:包括国际事务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管理(交通、治安)、公共危机管理等,可以称为公共安全管理

 

5、公共资源领域:包括对土地、水资源、环境、能源的管理,可以称为公共资源管理。

 

可以看出,上述两个部分正好构成了两个纬度,以基础模块为X轴,以职能模块为Y轴,正好构成公共管理学科的矩阵结构。公共管理实施主体是落实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公共职能部分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体现,两部分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中都可以实现有机结合。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在现阶段,国民经济管理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公共管理应当大有作为的领域。因为,中国尚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20多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中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另外,由于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大部分职能是在城市中落实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有不同的特点。我国正处在城市发展的关键阶段,缺乏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的人才,因此,可以考虑在公共管理下面设立“城市管理”二级学科。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公共管理虽然是管理学,但是,由于它涉及领域的特殊性和内容的复杂性,它需要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众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做基础和支撑。特别是政治学和经济学,对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可以按照上述领域设置十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管理、公共卫生与医疗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共资源管理。在十个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三级学科的研究方向,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在上述领域进行深人研究。

 

上述十个领域,特别是职能模块的五个二级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还有许多其它学科在研究,并且,对于这些公共事务的问题,也必须是多学科共同研究才能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不是任何一个单一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对于上述领域,公共管理主要是从管理学角度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公共管理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既定的体制、社会环境、可用资源等条件的约束下,通过选择管理模式和制定管理手段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或者说,公共管理不仅要回答“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可以看出,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任何一所高校想覆盖全部研究领域都是十分困难的,应当各有侧重。

 

从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层次上看,也应当各有侧重点。公共管理的博士研究生是培养在公共管理领域研究和教学的人才,所以,应当鼓励学生在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内细化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学术型是博士生的前期预备阶段,只应占硕士生的一小部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是主体,对于没有过就业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应当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进行培养,以利于学生毕业后寻找就业岗位。对于那些在职学习的硕士研究生,例如MPA,应当考虑三级学科的特色,使得学生可以更密切地联系实际。在这方面,目前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17个MPA专业方向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则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可以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对于研究和学习公共管理的本科生而言,“基础模块”是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课程是从事公共管理所必修的,要让学生了解公共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要求。在基础模块中,社会对NPO、公共财政、公共人力资源方向的毕业生也许会有一定的需求量。“职能模块”是本科生的专业方向,随着公共管理重要性的提高,社会上的需求会增加,它们将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我们应当面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实际工作需要,既可以按照公共管理职能划分专业方向,也可以将有关公共管理职能加以综合,形成“城市管理”等专业,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

 

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时期的社会需要,在上述二级学科的基础上,设置一定时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三级学科,如食品安全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专业。但是,从本科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原则上不应当鼓励本科生设置的专业过细。或者,可以根据中国高校分层的特色(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学校)和地方差异的特色,在地方院校中突出专业细分的特色,以利于本科生学生就业。